英雄革命家书
抗战家书内容

抗战家书内容篇一:抗战家书抗战家书时值清明,让我们一同缅怀先烈!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战胜利70周年。
70年前,无数中华热血儿女为抗击日本侵略者,或血洒疆场,或牺牲于敌人的屠刀,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今天,我们翻开他们写给亲人的家书,除了能感受到为国赴死的英雄气概,还深深地感受他们为人父、为人子、为人夫、为人母的浓浓的亲情,以及为了民族存亡舍小家为大家勇于献出生命的豪迈,以及对家人的愧疚。
集温情与豪情于一身的抗日先烈,在血洒疆场之时,在硝烟弥漫的战斗间隙,在敌人的囚车中,于字里行间挥洒出他们的真情。
1:左权:别时容易见时难家书原文志兰:就江明同志回延之便再带给你十几个字。
乔迁同志那批过路的人,在几天前已安全通过敌之封锁线了,很快可以到达延安,想不久你可看到我的信。
希特勒“春季攻势”作战已爆发,这将影响日寇行动及我国国内局势,国内局势将如何变迁,不久或可明朗化了。
我担心你及北北(左权将军唯一的女儿左太北),你入学后望能好好的恢复身体,有暇时多去看看太北,小孩子极需人照顾的。
??想来太北长得更高了,懂得很多事了,她在保育院情形如何?你是否能经常去看她?来信时希多报道太北的一切。
在闲游与独坐中,有时总仿佛有你及北北与我在一块玩着、谈着,特别是北北非常调皮,一时在地下、一时爬着妈妈怀里,又由妈妈怀里转到爸爸怀里来闹个不休,真是快乐。
可惜三人分在三处,假如在一块真痛快极了。
重复说我虽然如此爱太北,但时局有变,你可大胆按情处理太北的问题,不必顾及我。
一切以不再多给你受累,不再多妨碍你的学习及妨碍必要时之行动为原则。
志兰!亲爱的:别时容易见时难,分离二十一个月了,何日相聚?念、念、念、念!愿在党的整顿之风下各自努力,力求进步吧!以进步来安慰自己,以进步来酬报别后衷情。
不多谈了,祝你好!叔仁五月二十日晚(注:此信写于1942年)家书背后的故事左权,1905年3月15日生于湖南醴陵一个农民家庭。
中学时代参加中共领导的社会科学研究社,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
革命英雄家书

革命英雄家书亲爱的家人们,我希望这封家书能够代表我对你们的思念和深切的关怀。
虽然我们身处革命的洪流中,却始终不能忘记我们的家庭与亲人。
我身为革命英雄,为了自由与民主的事业,我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战斗之中。
尽管我已经离开了你们的身边,但请相信,我一直都在你们的心中,而你们也一直是我前进的力量。
在这汹涌的革命潮流中,我们目睹了无数的痛苦和牺牲。
无辜的人们在追求自由的征途中遭受着残酷的压迫。
作为革命者,我们肩负着解放和救赎苦难人民的责任。
战斗虽然艰难,但我们相信,只要一息尚存,就不能放弃。
我们要坚守信念,继续努力,为了一个更加公正与平等的社会而奋斗。
无论我们身处何地,革命的使命始终萦绕在我们心中。
我们肩负着历史的责任,决不能辜负先烈们的期望与付出。
家人们,我深知你们为我牵肠挂肚,希望我能平安归来。
但在这危机四伏的战场上,我不能保证安全,我只能将自己的生命融入到革命中。
请你们不要过于担心和悲伤。
我虽然离开了你们的身边,但我奋斗的目标是为了我们的家庭和国家能够拥有光明的未来。
我相信,在革命的洪流中,我们团结一心,坚定信念,终将战胜邪恶的势力。
届时,我们将共享一个更加美好和平等的社会。
家人们,请保重自己,照顾好彼此。
当我再次与你们团聚时,我们将会更加珍惜和感恩这来之不易的幸福。
最后,我向你们表达永不妥协的决心和深深的爱意。
让我们共同追求真理,为了自由而奋斗,直至胜利的那一天!愿天佑我家人,愿天佑革命事业!衷心的爱,[你的名字]。
英雄革命家书完整版

英雄革命家书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或许你从电影里,书里,已经认识一位叫做赵一曼的抗联女英雄。
她曾以纤纤弱质率众抗击入侵东北的日本侵略者,被捕后又顽强不屈,直至英勇就义。
但你可能并不知道,她是一位普通的母亲。
在生命的最后,她给儿子留下了一封家书。
而这封家书,整整迟到了21年。
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
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
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母亲死后,我的孩子要代替母亲继续斗争,自己壮大成长,来安慰九泉之下的母亲!你的母亲赵一曼于车中1936年8月2日这是1936年8月2日,时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二团政委的赵一曼,在牺牲前一刻留下的话。
那一天,赵一曼被押上开往刑场的火车,她虽感到死亡迫近,却丝毫没有表现出惊慌的神态。
在生命最后时刻,她最为牵挂的是唯一的儿子。
她向敌人要来纸和笔,写下了这封遗书。
之后凛然就义,年仅31岁。
这份记录在日军审讯档案里的家书,时隔21年后,才传到赵一曼的儿子——宁儿那里,而赵一曼的真实身份也在1957年被解开。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1905年出生在四川宜宾一个富裕家庭,是家里最小的孩子。
21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进入黄埔军校学习,成为该校唯一一届女学员中的一员。
1932年春,儿子宁儿未满三岁,李坤泰就接到党中央派遣,从此音讯杳无,留给宁儿的,只有一张合影。
不久后,在东北的抗日战场上,一位名叫赵一曼的女英雄,成为传奇般的人物。
她带领群众罢工,建立游击队,多次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以“红枪白马女政委”声名远扬。
赵一曼的孙女陈红介绍说,父亲只知道他的妈妈是地下党,干革命去了,当时谁都不知道赵一曼是谁,因为她到东北去了以后,就跟家里人没有一点书信往来。
百年革命 三封家书

百年革命三封家书梁衡《人民日报》(2011年06月23日20 版)林觉民《与妻书》(局部)聂荣臻给父母的信一个八路军战士给妻子的信(局部)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福建闽侯人。
少年时留学日本,加入中国同盟会。
1911年回国,留下绝笔《与妻书》。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聂荣臻(1899—1992),字福骈,四川江津人。
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论时间,从第一封信算起已经整整100年,恰是辛亥革命百年祭;第二封已经89年,与共产党党龄相仿;第三封也已64年,比共和国还长两岁。
而写信者当时都是热血青年,都是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准备牺牲的普通的战士。
其结果,一个成了名垂青史的烈士,一个成了共和国的元帅,一个没入历史的烟尘,代表着那些无数的无名英雄。
细看就会发现,这三封跨越百年,不同时代的家书中都有一条红线一以贯之,就是牺牲个人,献身革命,为国家、为民族不计自己并家庭的得失。
正是这一代代的前赴后继,不计牺牲才铸就我们这个民族,铸就中华文明。
这是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历史精神,而它在革命,特别是战争时期更见光辉,又由代表人物所表现。
唯此,历史才进步,人类才进步。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纪念活动少不了拜谒故地,披览文物。
三月,我有事去褔州,公余又去拜谒了一次林觉民故居。
林觉民的《与妻书》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文物。
黄花岗72烈士,其事迹大多湮灭,幸有这篇美文让我们能窥见他们的心灵。
广州黄花岗烈士碑上72人名单(随着后来的发掘,实际上已超过72人)中,林觉民三字人们抚摸最多,色亦最重。
《与妻书》早已选入中学课本和各种文学的、政治的读本,我亦不知读了多少遍。
印象最深的是“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
他反复给妻子解释,我很愿与你相守到老,但今日中国,百姓水深火热,我能眼睁睁看他们受苦、等死吗?我要把对你的爱扩展到对所有人的爱,所以才敢去你而死。
红色家书原文摘抄

红色家书原文摘抄红色家书原文篇1这是中共一大代表、山东党组织的缔造者和早期领导者邓恩铭的一封亲笔家书。
字里行间透出的是一个远离家乡游子的满满亲情,力透纸背的是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革命信念。
(邓恩铭家书)01由来1917年9月,邓恩铭投奔时任山东宁阳县公署帮审的二叔黄泽沛,前往济南读书。
黄泽沛的岳父何少伯是贵州荔波县人,布依族。
清末进京考取进士,先后派任山东胶县、东阿等地知县。
黄泽沛来山东投靠老岳父后,在山东地方谋事。
1919年后,黄泽沛先后出任青城县知事,胶县、淄川、益都、沂水等县县长。
期间,邓恩铭跟随二叔为生。
1918年,邓恩铭考入山东省立第一中学(简称省立一中),编为第九班。
五四运动爆发后,他积极响应北京学生爱国运动,组织罢课运动,成为山东颇有影响的学生领袖。
1921年春,邓恩铭等发起建立济南中共早期组织,7月,赴上海出席中共“一大”,成为最年轻,也是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
党的一大后,中国共产党集中主要力量领导工人运动。
从1922年至1923年,全国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全国掀起了一次大规模的工人运动。
1922年8月,邓恩铭在参加了中共二大后,遵照中央指示,第一次来到淄博,他利用叔父黄泽沛任淄川县知事的条件,深入淄川矿区开展工作。
淄博,位于山东中部,包括淄川、博山、张店几个区域,处在胶济铁路的中心地段,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是鲁中南部山区至渤海、济南至青岛的交通枢纽,是当时山东最大的煤炭产地、全国三大矿区之一。
特别是以淄川炭矿为中心的北部矿区,是近代中国矿业产业工人最集中的地方之一。
19世纪末,德、日帝国主义势力就先后在这里建工厂、筑铁路、开矿山,掠夺淄博的矿产资源,一支以煤炭工人为主体的工人阶级队伍从无到有,迅速壮大。
据史书载,1919年时淄博就有矿工2.5万余人。
位于胶济铁路线上的“淄博张”(淄川、博山、张店)煤矿,是当时山东最大的矿区。
1924年3月,邓恩铭再次来到淄川矿区,在赵豫章等人的陪同下,深入矿井、工棚、学校及周边的农村,了解工人的生活状况、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党员,筹建地方党的组织。
红色家书革命烈士书信原文集合5篇

红色家书革命烈士书信原文集合5篇红色家书革命烈士书信原文疫情爆发这段时间,我看到了太多令人感动的事迹,也接触了太多不断拼搏在一线的共产党员,当问及他们如此坚持的理由是什么的时候,他们说到:为了一颗初心。
直到无意间读到《红色家书》这本书,我才恍然大悟为何他们能够如此无怨无悔的付出。
初读之时,我选择性的略过了关于每封家书前的作者介绍,故而只是感觉到先辈们心中对家人的思念和无奈。
回头再读之际,却发现每一封家书都是革命先烈写给家人的绝笔,这一刻我意识到我正在阅读的不仅仅只是家书,而是先烈们对家人的诀别信,对祖国的承诺书。
不禁油然产生了一种敬畏和悲凉的心情。
再读之际,我眼前彷佛看到了先辈们强忍着全身的剧痛,用尽全身最后的力气一笔一划写着对家人的思念和对革命胜利的决心;看到了先辈们在阴暗而冷酷的牢房内看着铁窗外隐约的月光,抱着视死如归的心情想象着革命胜利后的美好中国;看到了先辈们在面对死亡时那仍然傲立的身影。
“抛头颅,洒热血,明翰早已视等闲。
各取所需终有日,革命事业代代传。
红珠留作相思念,赤云孤苦望成全。
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这些话多像如今在一线奋斗的医护人员所言的“疫情不退,我们不退!”我的言语太过稀薄,实在无法表达出自己对于先烈的尊敬以及对党的期盼。
但愿借诗人海子的诗词表达我内心的情感“万人都要将火熄灭,我一人独将此火高高举起。
此火为大,开花落英于神圣的祖国。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我藉此火得度一生的茫茫黑夜。
”“我选择永恒的事业,我的事业,就是要成为太阳的一生。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我也将如同中华民族的亿万儿女一样跟随党以及前辈的步伐为祖国的辉煌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不断前行!红色家书革命烈士书信原文仰之吾弟如晤:现已决定于今晚往襄河东岸进发,不顾一切,向北进之敌死拼。
无论作好作坏,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
由现在起,以后或暂别、永离,不得而知。
专此布达。
看最近之情况,敌人或要再来碰一下钉子。
十大经典红色家书

十大经典红色家书1.《毛泽东选集》《毛泽东选集》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毛泽东个人的重要著作,也是一部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红色家书。
这本书集中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的重要著作和演讲,对于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思想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2.《红星照耀中国》《红星照耀中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歌,也是一本经典的红色家书。
这本书记录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革命战争中的英勇斗争和取得的伟大胜利,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情厚意,展现了中国军人的英雄形象。
3.《红岩》《红岩》是中国作家巴金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一本经典的红色家书。
这本书以四川大学抗日救亡斗争的红色根据地“红岩”为背景,通过描写主人公在抗战中的坚定信仰和不屈精神,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战争年代的英勇斗争和崇高情感。
4.《红色娘子军》《红色娘子军》是中国导演杨洪基执导的一部影片,也是一本经典的红色家书。
这部影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妇女民兵组织“红色娘子军”为题材,讲述了她们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事迹和无私奉献,展现了中国妇女在革命中的崇高精神。
5.《红旗飘飘》《红旗飘飘》是中国的一首经典红色歌曲,也是一本经典的红色家书。
这首歌曲以红旗作为象征,表达了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赞美和支持,展现了中国人民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仰。
6.《红色婚礼》《红色婚礼》是中国作家莫言的一部小说,也是一本经典的红色家书。
这本小说以中国土地改革时期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农村青年和一位来自城市的女青年在革命斗争中的爱情故事,展现了中国农民的英勇斗争和婚姻观念的变革。
7.《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也是一本经典的红色家书。
这本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为主线,通过描绘他们的情感纠葛和命运沉浮,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寄托了作者对社会变革和人性解放的思考。
8.《红高粱家族》《红高粱家族》是中国作家莫言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一本经典的红色家书。
这本小说以中国解放战争和文化大革命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农村家族在革命和变革中的命运,展现了中国人民在历史变迁中的坚毅和奋斗。
七封革命先烈的家书

七封革命先烈的家书引言革命先烈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是为国家独立和人民幸福而英勇奋斗的英雄。
他们为了信仰和理想,献出了自己的一切。
他们的家书记录下了他们革命历程中的忧愁和期望、坚持和奉献。
这七封家书,正是这种坚毅与豪情的见证,值得我们珍藏和传承。
一、家书一:《永别的家书》1. 革命先烈的坚毅决心•先烈在信中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先烈坦然面对生死,表达了为了信仰而牺牲的决心。
2. 组织团结与爱国情怀•先烈感恩组织,立志为国家的解放事业付出一切。
•先烈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人民的无私奉献。
3. 为家人和国家祈福•先烈祝福家人希望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先烈祈祷祖国早日独立和人民早日过上幸福的日子。
二、家书二:《长征路上的家书》1. 革命先烈的艰辛征程•先烈描述了长征途中的艰难和危险。
•先烈表达了为了信仰而不畏艰险的意志。
2. 革命同志的情谊•先烈表达了对同志的深厚感情和忠诚。
•先烈鼓舞人心,激励大家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3. 对未来的期望与祝福•先烈寄望革命事业的胜利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先烈祝福家人过上美好的生活。
三、家书三:《血染的家书》1. 革命先烈的悲壮告别•先烈表达了自己生命即将结束的忧愁和悲壮。
•先烈对亲人表达了永别希望和爱意。
2. 革命信仰的坚持•先烈在家书中坚定了自己革命信仰的决心。
•先烈希望后人能继续为共同目标而奋斗。
3. 为人民祈祷•先烈祈祷祖国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
•先烈希望亲人能够感受到为人民奉献的价值和意义。
四、家书四:《苦难岁月的家书》1. 革命先烈的艰辛生活•先烈描述了革命岁月中的贫困和艰辛。
•先烈表达了为了信仰而甘愿牺牲个人利益的决心。
2. 对亲人的思念和关怀•先烈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和期待。
•先烈鼓励家人要坚强,理解并支持自己的选择。
3. 为国家和人民祈福•先烈祈愿国家的繁荣和人民幸福安康。
•先烈希望自己的牺牲能够换来更美好的明天。
五、家书五:《革命烈士的家书》1. 革命先烈的痛苦和牺牲•先烈表达了自己牺牲的痛苦和对家人的思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一种力量让人心潮澎湃
■张磊峰
“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这是抗日烈士赵一曼就义前一刻留给儿子的家书。
“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
人终有死,我死您也不必过伤悲,因还有儿女得您照应。
”这是共产党员、抗日名将吉鸿昌在走上刑场前,写给其妻胡红霞的遗书。
穿越历史硝烟,经历战火洗礼,在波澜壮阔的抗战画卷中,一封封家书,就这样让我们窥见那个永不磨灭的时代,靠近那些至情至性的抗战英灵。
岁月可以抹去各色记忆,却永远抹不去情感上的共鸣。
虽然时间流逝70多年,今天细细品读这些英烈的家书,依然能感受到流淌其间炽热的温度,赤诚的情怀。
一封封抗战家书,既是抗日英雄舍家救国的正气书,亦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警世洪钟。
“我们要中国打胜仗,必须全中国四万万同胞都团结起来,同心合力去打鬼子,才能把鬼子赶出中国。
”新四军烈士胡孟晋的辞别书道出了当时国人的心声。
一封封抗战家书,既是坚定信念牢记使命的教科书,亦是面向未来振兴中华的强军战歌。
“儿这次为了民族,为了阶级,为了可爱的家乡,为了骨肉相连的弟妹,求得生存和幸福。
”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程雄向双亲袒露了自己的革命理想。
“你应该立即奔上抗日的战场,在战斗的环境中创造你的人生,开辟你的前途!”面对残暴的敌人,共产党员王孝慈为国捐躯、效命疆场之志涤荡人心。
透过抗战家书,看到一种滚烫的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透过抗战家书,升腾一种激越豪迈的民族气节:视死如归、宁死不屈。
透过抗战家书,感受一种久违的英雄气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
透过抗战家书,感到一股力透纸背的必胜信念:百折不挠、坚忍不拔。
会有一种情怀令人泪流满面,会有一种力量让人心潮澎湃。
重温抗战家书,我们捧读壮怀激烈的绝笔,聆听殷殷期盼的嘱托,铭记拳拳相报的誓言……在那些朴实的文字、纯真的情感、高尚的理想中,体会革命志士博大胸襟、浩然正气。
重温抗战家书,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接受一次深入骨髓、直抵灵魂的心灵净化与洗礼,深情缅怀那些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奉献的宝贵生命,缅怀那些为我们创造今天一切的革命先烈。
重温抗战家书,我们以史为鉴,补足精神之钙、补齐能力短板、清除作风之弊,成长为担当强军重任的“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
”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我们刚刚隆重纪念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那些在抗战中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敢于抛头颅、洒热血,就是因为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重温在烽火硝烟中写就的抗战家书,就是要坚定这份信仰、坚定这份信念、坚定这份忠诚。
“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
”在时间深处重温泛黄的抗战家书,我们收获更加清醒的使命意识与责任担当。
让我们万众一心传承生命铸就的抗战精神,凝聚起捍卫和平的无尽力量。
英烈长眠,浩气永存,精神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