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

合集下载

热处理的基本知识大全

热处理的基本知识大全

热处理的基本知识大全热处理是通过控制材料的温度和时间来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工艺过程。

下面是热处理的基本知识大全:1. 热处理的目的:热处理的目的是通过控制材料的温度和时间,改变材料的晶体结构和性能,以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耐腐蚀性等。

2. 热处理的基本过程:热处理一般可以分为加热、保温和冷却三个过程。

加热是将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使其达到所需的组织结构转变温度。

保温是在所需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使材料的组织结构能够发生改变。

冷却是将材料迅速冷却到室温,固定其新的组织结构。

3. 热处理的分类:热处理可以分为退火、正火、淬火、淬火和回火等几种不同的类型。

退火是在加热到一定温度后缓慢冷却,使材料的晶体结构得到恢复和细化。

正火是将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却,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

淬火是将材料迅速冷却到室温,使材料形成硬脆的马氏体组织。

淬火和回火是淬火后将材料进行回火处理,以消除淬火产生的内应力,并提高材料的韧性和强度。

4. 热处理的影响因素:热处理的影响因素包括温度、保温时间、冷却速度等。

温度和保温时间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冷却速度则影响材料的硬度和韧性。

5. 热处理的设备:常见的热处理设备包括炉子、加热炉、淬火槽等。

炉子用于加热材料,加热炉用于控制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淬火槽用于控制冷却速度。

6. 热处理的应用:热处理广泛应用于钢铁、铝合金、黄铜、铜、镍、钛等不同材料的制造和加工过程中。

通过不同的热处理方法,可以改变材料的强度、硬度、韧性、耐磨性等性能,以满足不同的工程要求。

以上是关于热处理的基本知识大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四种常见热处理方法

四种常见热处理方法

四种常见热处理方法
热处理是一种通过控制材料的加热和冷却过程来改变其物理和
机械性能的方法。

常见的热处理方法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

首先是退火,这是最常见的热处理方法之一。

退火是将材料加
热到一定温度,然后在适当速度下冷却。

这有助于减轻材料内部的
应力和提高塑性,同时改善材料的韧性和韧性。

其次是正火,也称为时效处理。

正火是将材料加热到一个高温,然后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该温度下,最后进行适当的冷却。

这种方
法常用于合金钢和铝合金,可以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

第三种方法是淬火,这是一种通过迅速冷却来使材料迅速固化
的方法。

通常是将材料加热到临界温度,然后迅速冷却,以产生高
硬度和高强度的组织结构。

淬火常用于制备工具钢和轴承钢等材料。

最后是回火,这是一种在淬火后将材料重新加热到较低的温度,然后保温一段时间后再冷却的方法。

回火有助于减轻淬火过程中产
生的内部应力,同时可以调节材料的硬度和韧性,使其达到最佳的
性能状态。

以上所述的四种常见热处理方法,分别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材料和工件,能够有效地改善材料的性能和延长其使用寿命。

通过合理选择和控制热处理方法,可以使材料达到最佳的力学性能和组织结构,从而满足不同工程应用的要求。

热处理方法有哪些

热处理方法有哪些

热处理方法有哪些热处理方法有哪些?(上)热处理是指通过加热、保温、冷却等一系列工艺措施,改变材料或零件的组织结构、性能和形状的工艺过程。

热处理方法多种多样,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热处理方法。

1. 火焰淬火火焰淬火是利用火焰或火腿加热工件到淬火温度,然后通过气流或喷水等介质冷却,使工件表面形成一层淬火组织,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

2. 淬火回火淬火回火是指在淬火后,对工件进行回火处理,改变其组织和性能以达到所需的力学性能。

该方法常用用于工具钢、弹簧钢等材料的热处理。

3. 渗碳渗碳是指将具有一定碳含量的低碳钢或铁件,置于含有碳、氧、氮等元素的介质中进行加热,使其表层渗入碳元素,从而提高其表面硬度和耐磨性能。

4. 固溶处理固溶处理是指将有机物质或合金材料加热,使其中的固溶体发生不完全固态反应,使其达到特定的化学成分和组织状态,从而达到提高材料性能的目的。

常用于不锈钢、合金钢等材料的热处理。

5. 淬火调质淬火调质是指先将工件快速加热到淬火温度,然后进行气体或水冷却,使其达到莫氏硬度要求,然后回火,调整其硬度、强度和韧度等性能。

该方法常用于合金钢、冷拔钢丝等材料的热处理。

6. 磷化磷化是利用化学反应原理,将所需的基体材料表面,通过化学作用,在表面一层上生成有机物磷化层,以提高其表面硬度、耐蚀性能。

以上就是一些常见的热处理方法,它们可以提高工件的硬度、强度、耐磨性、耐腐蚀能力等物理和化学性能。

同时,热处理也是材料加工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工艺。

热处理方法有哪些?(下)热处理是冶金学的重要分支,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信大家对热处理方法有一定了解了,接下来将进一步介绍其他热处理方法。

7. 焊后热处理焊后热处理是指在焊接过程完成后,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等工艺措施,使其焊接部位的材料复原其原有的组织和性能,同时消除焊接时产生的焊接应力问题。

8. 焙烧焙烧是指通过加热材料,使其表面或内部氧化或还原,从而改变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能的过程。

热处理的方法

热处理的方法

热处理的方法热处理是一种通过加热和冷却金属材料来改变其物理和机械性能的方法。

在工业生产中,热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金属制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以提高其硬度、强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能。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热处理方法。

1. 淬火。

淬火是指将金属材料加热至临界温度以上,然后迅速冷却至室温以下的一种热处理方法。

通过淬火处理,可以使金属材料获得高硬度和强度。

淬火的方法包括水淬、油淬和盐水淬等,不同的淬火介质会对材料的性能产生不同的影响。

2. 回火。

回火是指在淬火后,将金属材料重新加热至较低的温度,然后保温一段时间后再冷却的一种热处理方法。

回火可以消除淬火过程中产生的内部应力,提高材料的韧性和塑性,同时降低其硬度和脆性。

3. 淬火回火。

淬火回火是将淬火和回火两种热处理方法结合起来进行的一种复合热处理工艺。

通过淬火回火处理,可以在保证金属材料硬度和强度的同时,提高其韧性和塑性,以满足不同工件的使用要求。

4. 固溶处理。

固溶处理是将合金加热至固溶温度以上,然后在一定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最后迅速冷却的一种热处理方法。

固溶处理可以溶解合金中的固溶体,改善合金的塑性和加工性能,同时提高其耐腐蚀性能。

5. 淬火回火处理。

淬火回火处理是将淬火和回火两种热处理方法结合起来进行的一种复合热处理工艺。

通过淬火回火处理,可以在保证金属材料硬度和强度的同时,提高其韧性和塑性,以满足不同工件的使用要求。

总结。

热处理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加工工艺,通过改变金属的组织结构和性能,可以使材料达到理想的使用要求。

不同的热处理方法可以使金属材料获得不同的性能,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具体工件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热处理工艺,以确保产品质量和性能。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热处理的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能够在实际生产中加以应用,为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提供有力支持。

热处理的种类

热处理的种类

热处理的种类热处理是金属材料加工中常用的一种工艺方法,通过对金属材料进行加热和冷却,改变其组织结构和性能。

热处理过程中,温度、时间和冷却速率是关键因素,不同的热处理方法可以使金属材料获得不同的组织和性能。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热处理方法。

1. 退火退火是最常用的热处理方法之一,通过加热金属到适当温度后,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却至室温。

退火可以消除金属材料的内部应力,提高延展性和韧性,改善加工性能。

退火的应用范围广泛,适用于各种金属材料。

2. 淬火淬火是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然后迅速冷却至室温的热处理方法。

淬火可以使金属材料获得高硬度和高强度,但也会产生较高的脆性。

淬火适用于需要高硬度和高强度的金属制品,如刀具、弹簧等。

3. 回火回火是在淬火后,将金属材料重新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冷却至室温的热处理方法。

回火可以减轻淬火引起的脆性,提高金属材料的韧性和塑性。

回火一般用于淬火后的金属制品,以提高其综合性能。

4. 热处理强化热处理强化是通过对金属材料进行多次热处理,使其组织结构更加致密,从而提高强度和硬度。

热处理强化一般包括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两个步骤。

固溶处理是将金属材料加热到固溶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迅速冷却,使固溶体中的溶质均匀分布。

时效处理是将固溶体再次加热到较低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冷却,使金属材料获得细小、均匀的析出物,进一步提高强度和硬度。

5. 氮化处理氮化处理是将金属材料暴露在含氮气体的高温环境中,使金属表面形成氮化物层的热处理方法。

氮化处理可以提高金属材料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同时改善其耐腐蚀性能。

氮化处理广泛应用于切削工具、轴承等金属制品。

热处理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加工工艺,可以改变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提高其机械性能和耐用性。

不同的热处理方法适用于不同的金属材料和要求,通过合理选择和控制热处理参数,可以使金属制品获得理想的性能。

热处理工作总结7篇

热处理工作总结7篇

热处理工作总结7篇第1篇示例:热处理是一种通过控制金属材料的加热、保温和冷却过程来改变其结构和性能的工艺。

作为热处理工程师,我们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根据不同金属材料的性质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和设备,进行热处理操作,以达到提高材料硬度、强度、耐磨性以及改善其工艺性能等目的。

在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热处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下面我将就此进行总结。

热处理工作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

在进行热处理操作时,要严格按照工艺流程和规范操作,避免出现操作失误或疏忽造成材料受损或设备事故的情况。

要时刻注意工作场所的通风情况和防护设施的完好性,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在进行热处理操作前,要对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设备运行正常,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操作中断或事故发生。

热处理工作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热处理工程师需要了解不同金属材料的性质和特点,掌握各种热处理工艺参数的调节方法,以及相关设备的操作原理和维护技巧。

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正确选择合适的热处理工艺方案,确保热处理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跟上行业技术的发展动态,为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热处理工作需要注重团队合作和沟通。

在实际工作中,热处理工程师需要与生产、质检、技术等部门密切合作,共同制定热处理方案和解决实际问题,保障产品质量和生产进度。

要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参与工作讨论和交流,及时沟通和协调各方需求,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热处理工作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持续改进和完善工作流程。

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和挑战,比如材料变形、裂纹产生等,我们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找出问题原因并寻求解决方案,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要关注热处理工艺技术的发展动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热处理工作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保持专业水平和团队合作精神,不断总结经验和完善工作流程,以确保工作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效果。

热处理概念

热处理概念

热处理的概念与应用一、引言热处理是一种通过改变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来改善其力学性能和耐用性的工艺。

它是金属加工领域中一项重要的工艺技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设备、建筑工程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热处理的基本概念、常见的热处理方法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二、热处理的概念热处理是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等工艺步骤,对金属材料进行物理或化学性质的改变,从而使其获得所需的力学性能和耐用性。

热处理可以改变金属的晶体结构、晶粒尺寸和相组成,从而改变其力学性能,如硬度、强度、韧性和耐腐蚀性等。

三、常见的热处理方法1. 硬化处理:硬化是通过加热金属至一定温度,然后迅速冷却,使其产生高硬度和高强度的工艺。

常见的硬化方法有淬火、水淬、油淬等。

例如,汽车发动机曲轴经过淬火处理后,可以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从而提高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2. 回火处理:回火是指在金属材料硬化后,将其加热至适当温度,然后冷却。

回火可以降低金属的硬度和脆性,提高其韧性和可加工性。

例如,刀具经过回火处理后,可以提高其耐磨性和使用寿命。

3. 固溶处理:固溶处理是指将金属加热至固溶温度,使其内部的溶质原子溶解在基体中,然后迅速冷却。

固溶处理可以改善金属的塑性和可加工性。

例如,航空航天领域中的铝合金零件经过固溶处理后,可以提高其强度和耐腐蚀性。

四、热处理的实际应用举例1. 航空航天领域:航空发动机的涡轮叶片经过热处理后,可以提高其耐高温和抗疲劳性能,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2. 汽车制造领域:汽车发动机的曲轴经过热处理后,可以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从而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汽车车身的钢材经过热处理后,可以提高其强度和耐腐蚀性,从而增加车身的安全性能。

3. 电子设备领域:电子元器件中的导线经过热处理后,可以提高其导电性能和耐腐蚀性,从而提高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 建筑工程领域:钢结构经过热处理后,可以提高其强度和耐腐蚀性,从而增加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寿命。

热处理的方式详解

热处理的方式详解

碳钢 合金钢
①单液淬火→加热A化后的钢件放入水或油中连续冷却 至室温的方法。
(水淬应力大,工件易变形、开裂;油淬冷却速度慢,碳钢 油淬无法全部获得M)
②双液淬火→加热A化后的钢件先放入水中冷却至接近 Ms后再放入油中冷却至室温。
(在油中缓慢实现M转变,淬火应力小,可防止工件变形和开 裂。但水中停留的时间较难把握。用于形状复杂件防开裂)
光镜下形貌
电镜下形貌
索氏体形貌像
光镜形貌
电镜形貌
屈氏体形貌像
光镜形貌 电镜形貌
贝氏体转变 ➢550~350℃: B上; 40~45HRC;
1)贝氏体B ----含碳略微过饱和的铁素体与弥
散分布的微细渗碳体的混合物。 2)过冷奥氏体在550℃ ~ Ms之间发生的转变 3)根据转变温度的不同,B分为上B和下B。
➢650~600℃ : 细片状P---索氏体(S); 片间距为0.2~0.4μm (1000×); 25~36HRC。
➢600~550℃:极细片状P---屈氏体(T); 片间距为<0.2μm ( 电镜 ); 35~40HRC。
层片间距越小(即从P→S →T),材 料的强度、硬度、塑性、韧性越高。
珠光体形貌像
*本质晶粒度反映了钢在一定条件下奥氏体晶粒
长大的倾向性。其与起始晶粒度和实际晶粒度 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Review
标准晶粒度1~4级 的为本质粗晶粒钢
标准晶粒度5~8级 的为本质细晶粒钢
本质粗晶粒钢:奥氏 体随温度的升高迅速 长大的钢。如经锰硅 脱氧的钢、沸腾钢等
本质细晶粒钢: 奥氏体晶粒长大 倾向小,加热到 较高温度才显著 长大的钢。如经 铝脱氧的钢、镇 静钢等
③分级淬火→加热A化后的钢件先放在略高于Ms点的 恒温盐浴或碱浴中保温一段时间(使内 外均温),取出后在空气中冷至室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协林热处理系统(北京)有限公司
张志宏 20100825
热处理:将金属材料加热至一定的温度,保温一定的时间,然后以一定的
速度冷却下来的工艺方法. 金属材料通过正确的热处理方法,可以获得所需的性能.

T
保温 加热 0 t 冷却
二.Fe-Fe3C状态图
铁碳合金中的基本相
铁碳合金中的 Fe 和 C 可形成铁素体(F) 、奥氏体(A)、渗碳体三个基本相。这些 基本相以机械混合物的形式结合还可形成珠 光体(P)和莱氏体(Ld)。铁碳合金中这些 基本组织性能各异,其数量、形态、分布直 接决定了铁碳合金的性能。
5.回火:
•定义:将淬火后的零件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冷却下来的一 种工艺. •目的:减少内应力,稳定组织和尺寸,获得所需要的性能. •工艺方法:低温回火,中温回火,高温回火. • 轴承零件通常采用低温回火,一般为150∽170℃,回火时间一定要保证; 对于大型零件或尺寸稳定性要求严格的可采用多次回火的办法,或适当 提高回火温度的办法(行业内常称高温回火).
P
M+K+A′
4.冷处理:
由于残留奥氏体不稳定,为减少它,需要把工件冷到室温以下继续淬火, 这种方法就是冷处理.由于马氏体转变终了点在-70左右,因此,冷处 理温度一般是-70℃∽-80℃.由于马氏体转变的不完全性,冷处理 后仍保留有少量的残留奥氏体. •冷处理必须在淬火后马上进行,一般不能超过30分钟,更不能回火 后冷处理,不然冷处理的效果会大大降低;冷处理后,要自然冷 到室温马上回火。 •如需要继续减少残留奥氏体,可采用:冷处理+活化处理+冷处理+回 火 •对于冶金轴承,除非有很高的尺寸稳定性要求,一般不进行冷处理。
渗氮/碳氮共渗工艺和渗碳类似, 只是介质和温度时间不同.
6.感应加热热处理:感应淬火原理.swf
•感应加热是表面热处理的一种;主要是提高表 面硬度和耐磨性. •根据使用的频率不同分为: 高频(10∽500KHz):电流透入深度小于 2.5mm. 中频(1∽10KHz):电流透入深度小于10mm. 工频(50Hz):电流透入深度10∽30mm.
金相组织
铁碳相图中的特性线
相图中的一些线应该掌握的线有:ECF线、PSK线 (A1线)、GS线(A3线)、ES线(ACM线) 钢: 0.0218% < Wc < 2.11% 按室温显微 组织又分为: ①亚共析钢 0.0218% < Wc < 0.77% 组织为珠光体 + 铁素体 ②共析钢 Wc = 0.77% 组织为珠光体 ③过共析钢 0.77% < Wc < 2.11% 组织为珠光体 + 渗碳体
钢的淬透性
根据国家标准(GB/T225—)规定,钢的淬透性用末 端淬火法测定。测定时将标准试样(Φ25 mm×100mm)按规定的奥氏体化条件加热后,迅速 取出放入末端淬火试验机的试样架孔中,立即由末端喷 水冷却。因试样是一端喷水冷却,故水冷端的冷速最快 ,越往上冷的越慢,头部的冷速相当空冷。冷却完毕后 沿试样两侧长度方向每隔一定间距测量一个硬度值,即 可得到沿长度方向上的硬度变化,所得曲线即为该钢的 淬透性曲线。
多用炉
3.淬火:
•定义:将金属材料加热到Ac1(下临界点)以上温度(下临界点+3050℃),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快速冷却下来的一种工艺. •目的:提高硬度,强度,耐磨性,对于冶金轴承还要有较高的韧性. 高碳铬轴承钢淬火分为马氏体淬火和贝氏体淬火。 •工艺:马氏体淬火:显微组织为隐晶或细小结晶马氏体,残留碳化物 和残留奥氏体. 贝氏体淬火:显微组织为下贝氏体,残留碳化物和残留奥氏体. 淬火过程的冷却阶段2004.swf
(2)钢 0.0218% < Wc < 2.11% 按室温显微组织又分为: ①亚共析钢 0.0218% < Wc < 0.77% 组织为珠光体 + 铁素体 ②共析钢 Wc = 0.77% 组织为珠光体 ③过共析钢 0.77% < Wc < 2.11% 组织为珠光体 + 渗碳体
钢的分类(按用途分)
三.钢的C曲线
四.钢的淬透性
淬透性是钢的一种重要的热处理工艺性能,是钢的一种 属性,指定淬火时形成马氏体的能力。一般以圆柱形试 样的淬透层深度或沿截面硬度分布曲线表示。淬透性的 评定标准通常认为:一般采用表面至半马氏体组织(即 该层是由50%马氏体和50%非马氏体组织组成)的距 离作为淬硬层深度。淬透层越深,表明钢的淬透性越高 。
淬透性试验
图1 钢的淬透性曲线
1.退火:
•定义:将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下来的方法. •目的: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便于车削加工;改善组织,为最终热处理做组织 准备. •工艺方法:扩散退火,去应力退火,再结晶退火,球化退火,时效处理等.
℃ 790±10℃ 720±10℃ 炉冷650 ℃
820-840 ℃ ℃
150∽200℃ 油冷
0 t -70∽-80℃
850-870 ℃(GCr15)
A P
℃ Ms A t 0 M A B 230-240℃ 盐浴
910-940 ℃

890 ℃
150∽200℃ 油冷
0 t
网带炉
七.推盘式渗碳淬火炉
井式炉
辊棒炉
井式炉及盐浴淬火槽
5.渗碳(渗氮/碳氮共渗)处理:井式渗碳炉.swf
•定义:在一定温度,一定气氛, 一定时间下,将工件表面层渗入碳(氮)原子, 提高工件表面含碳量,通过适当的热处理工艺,获得所需性能的工艺. •目的:提高表面硬度和耐磨性,心部仍保持高的韧性. •工艺方法:气体渗碳,固体渗碳,液体渗碳./(浅层,中层,深层). •化学热处理的基本过程主要由介质分解——表层吸收——扩散三个基本 步骤组成。 注意: •渗碳温度一般比较高(900∽940℃). •渗碳时间一般比较长(0.05∽0.10mm/Hr). •渗碳介质一般为煤油,乙醇,苯,丙烷等等. •渗碳钢一般为低碳钢(20﹟,20Cr等等).
GCr15轴承钢球化退火工艺 0 t
锻造组织500X 球化退火组织500X 片状珠光体 球状珠光体 碳定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空冷下来的一种 工艺. •目的:便于车削加工;改善组织. 对于轴承零件,一般用正火来消除网状组织或消除退火过热的片 状组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