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源管理大作业(—大连理工大学)

合集下载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信息系统》在线作业1-2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信息系统》在线作业1-2

大工《管理信息系统》在线作业1
数据流程图是描述信息系统的( )的主要工具。

A:物理模型
B:优化模型
C:逻辑模型
D:决策模型
参考选项:C
具有固定个体变动属性的数据应当存放在( )。

A:处理文件中
B:随机文件中
C:主文件中
D:周转文件中
参考选项:D
系统分析的首要任务是( )。

A:尽量使用户接受分析人员的观点
B:彻底了解管理方法
C:正确评价当前系统
D:弄清用户要求
参考选项:D
文件设计时,首先应设计( )。

A:共享文件
B:中间文件
C:单非共享文件
D:处理文件
参考选项:A
周转文件用来存放具有( )。

A:固定个体变动属性的数据
B:固定半固定属性数据
C:固定属性的数据
D:随机变动属性的数据
参考选项:A
数据流是由一个或一组固定的数据项组成。

A:对
B:错
参考选项:A
数据字典是配合数据流程图,运用文字对系统的逻辑模型进行描述。

1。

大连理工大学c语言大作业

大连理工大学c语言大作业

大连理工大学c语言大作业第一篇:大连理工大学c语言大作业程序设计大作业总结报告——<东北大馅饺子馆>的点餐/帐目信息管理系统选题意义;餐厅账目繁多,通过本系统可以实现餐厅管理的自主化。

更加适应这个信息化的社会。

通过对账目、订单的管理与排序。

也能使餐厅管理者更加直观地看出产品之间的优劣与受众。

使其能够更好的调动资源,达到餐厅的快速发展目的。

设计方案;1)任务分析该系统应包括两大界面—用户界面和管理界面。

用户界面包括用户点餐功能并将用户点餐信息存入账单文件中。

管理界面包括记录饺子的单价,库存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按一定规律排列供管理者参考,还要记录每天的收入与库存消耗。

2)系统组成框图系统组成如下图所示,点餐/帐目信息管理系统中任务调度模块是信息管理的指挥中心,所有的功能模块均通过该模块集中管理和调用。

数据文件是用于将改变的记录随时保存起来,I/O交互模块是指数据按键和控制按键的响应操作。

数据按键是窗口的输入输出。

系统平台I/O交互任务调度数据文件添加账目查询账目查询原料销量排序当天收入功能模块设计;本管理系统开发的过程中成功地完成很多函数的编写,而且全部通过程序调试。

下面针对与该系统相关的主要功能函数的编写思路和实现方法作总结。

1)数据描述与数据文件(1)数据描述;系统中共定义了三种结构体分别是struct list(账单信息)、struct dump(原材料信息)、struct system(管理信息)其中账单信息成员定义如下; struct list/*账单信息 */ { int num;/*编号*/ intmonth;/*月份*/ int date;/*日期*/ int table;/*桌号*/ int people;/*人数*/ int add;/*收款金额*/ };原材料信息;struct dump/*原材料信息*/ { int num;/*编号*/ char a[40];/*名称*/ int price;/*单价*/ int quantity;/*库存*/ };管理信息;struct system { struct dump data;/*点餐*/ int cash;/*收款*/ int sale;/*销量*/ int p;/*人数*/ };(2)数据文件;共定义四个数据文件;记录编号的文件count、记录原料的文件dumplings、记录账单的文件customer、数据处理文件system。

大连理工大学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大连理工大学网络与信息化

大连理工大学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大连理工大学网络与信息化

大连理工大学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教育信息化正推动着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的全面创新和深刻变革,高等学校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高等学校教学和科研综合实力以及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

第二条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资源共享、高效实用”的指导方针,运用系统工程思想和管理科学相关理论,使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学校全面实施数字化校园建设。

第三条信息资源是学校非常重要的资源,信息资源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必须对信息资源进行规划、设计、开发、使用、组织和控制。

第四条信息化建设对于提高学校竞争力和创新力具有重要作用。

为使学校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障和推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顺利实施,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组织、管理体系建设第五条学校成立大连理工大学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该领导小组是全面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最高管理与决策机构。

其主要职责如下:(一)负责审定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方案与经费预算;(二)负责审定学校信息化建设推进的责任分工、资源分配管理与考核机制;(三)负责审定年度重大信息化建设项目的计划立项、经费预算与总结验收;(四)负责审议各部门提出的信息化建设工程方案;(五)审议由专家咨询组或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提交的有关信息化建设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

第六条学校成立大连理工大学信息化建设专家咨询组,该专家咨询组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技术问题与重大管理事项的咨询机构。

其主要职责如下:(一)负责审议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与经费预算的建议书;(二)负责学校信息化重大建设与技术改造的论证和咨询;(三)负责提出学校信息化建设管理与运行的模式;(四)对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提供技术性指导;(五)负责审议学校信息标准规范;(六)承担学校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的其他咨询工作。

第七条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是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具体实施机构,其主要职责如下:(一)负责研究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制定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规章制度和信息标准规范;(二)负责信息化建设具体方案的组织协调与实施推进;(三)推进学校信息资源共享、信息资源整合;(四)协助资产管理处组织信息化重大项目的立项、招标、验收;(五)承担学校内部信息化建设一般项目的立项、审批、检查、落实、验收等工作;(六)负责学校基础数据的统计、整理与分析;(七)负责对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IT服务管理(ITSM)进行监督指导;(八)协助信息化领导小组对各部门的信息化工作进行督导及考核;(九)不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信息化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全校师生员工的信息化应用技能;(十)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调研与应用研究;(十一)做好与信息化建设和信息管理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十二)完成学校及信息化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大连理工大学20春管理学离线大作业标准答案

大连理工大学20春管理学离线大作业标准答案

网络教育学院《管理学》课程大作业学习中心:奥鹏学习中心[24]层次:专升本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年级: 19 年秋季学号:************名:***完成日期: 20 年 6 月 25 日大工20春《管理学》大作业及要求第一部分:注意:请从以下题目中任选其一作答!题目四:试述影响集权与分权的因素。

答:影响组织集权和分权的因素有:产品结构及生产技术特点,环境条件及经营战略,企业规模与组织形式,企业管理水平和干部条件。

1、经营条件和业务活动性质;2、组织的规模空间和分布广度;3、决策的重要性和管理者的素质;4、对方针、政策一致性的要求和现代控制手段的使用情况;5、组织的历史和领导者个性的影响。

集权和分权是组织层级化设计中的两种相反的权力分配方式。

集权是指决策指挥权在组织层级系统中较高层次上的集中。

分权是指决策指挥权在组织层次系统中较低层次上的分散。

在组织层级化设计中,影响组织分权程度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组织规模的大小。

组织规模增大,管理的层级和部门数量就会增多,信息的传递速度和准确性就会降低。

因此,组织需要及时分权,以减缓决策层的工作压力,使其能够集中精力于最重要的事务。

(2)政策的统一性。

如果组织内部各个方面的政策是统一的,集权最容易达到管理目标的一致性。

然而,如果一个组织所面临的环境是复杂多变的,为了灵活应对这种局面,组织往往会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场合采取不同的政策,这虽然会破坏组织政策的统一性,却可能有利于激发下属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

(3)员工的数量和基本素质。

如果员工的数量和基本素质能够保证组织任务的完成,组织可以更多地分权;组织如果缺乏足够的受过良好训练的管理人员,其基本素质不能符合分权式管理的基本要求,分权将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4)组织的可控性。

组织中各个部门的工作性质大多不同,有些关键的职能部门,如财务会计等部门往往需要相对地集权,而有些区域性部门或者是业务部门,如研发、市场营销等部门,却需要相对地分权。

信息资源管理作业

信息资源管理作业

现代社会信息量急剧增大,信息载体多种多样,信息传播渠道十分复杂,并且每天新的信息不断产生,同样我们的图书馆所储存的信息量也不断的在增大,为广大的学生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服务,提供的信息在特定的问题和状态中被利用并有效发挥其功能,体现其价值性。

具体的说,有价值的信息应具备以下条件:能够及时地以适当的方式提供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依据;信息符合用户需求的内容;信息的可依赖程度高;信息具有综合性;信息容易获取;信息的费用与目标吻合。

为此,可以对信息源、信息准确度、信息费用三方面的评价来判断信息是否有价值,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是好是坏。

对信息源的评定一般采取两种方法。

一种是直接评定法:按照对信息源的一般要求制定一些标准或者指标,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对信息源进行评分评价;另一种是间接评定法即通过信息用户来评价信息源,以调查表的方式调查用户对信息源的需求和利用情况,然后由信息工作者对调查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对比,对信息源的价值作出评定。

直接评定法评定的指标:(1)报道及时性(2)信息的完整性(3)技术新颖性(4)科学可靠性(5)叙述简明性信息准确度的比较:第一种角度:(1)从不同的信息源获得同一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比较;(2)定期的、系统的收集信息,调查过去同种信息是否出现并和新获取的信息进行比较评价;(3)从多种信息源授集、分析同种信息和相关信息,与切题的信息进行比较评价。

第二种角度:(1)把信息分成6个要素,按要素分成不同的组;(2)分析各组中有无共同点,把具有共同点的信息抽出来;(3)只有被抽出来的、具有共同点的信息要素构成信息形态;(4)把组成信息形态的要素分别同原信息进行比较;(5)根据比较结果,对被认为最有共同点的原信息做进一步调查检验,分析它与其他信息的相关程度、相关的交接点等信息的经济性评价:(1)所需信息存在率的评价(2)所需信息适合率的评价(3)所需信息可靠性的评价而我们的图书馆现有馆藏中外文纸质文献100余万册;中外文科技期刊近3000种。

大连理工大学信息检索大作业-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信息检索大作业-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信息检索课作业
姓名李彤
学号31709068
院系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与通信工程
完成时间: 2017年 11月
2.《万方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3.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或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SCI-E或SSCI)
5.Scopus:
四、查询特定期刊的影响因子
按规定日期将作业发送到:(请用“信息检索2017+院系+姓名+学号”做文件名和邮件主题)
校对报告
当前使用的样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_GBT_7714-2005]
当前文档包含的题录共3条
有0条题录存在必填字段内容缺失的问题
所有题录的数据正常
参考文献
[1] 吉阳生, 陈家骏, 牛罡, et al. Transfer Learning via Multi-View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J].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 Technology, 2011(01):81-98.
[2] 戴文渊. 基于实例和特征的迁移学习算法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09.
[3] 庄福振, 罗平, 何清, 等. 迁移学习研究进展[J]. 软件学报, 2015(01):26-39.
10。

大连理工大学信息检索大作业-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信息检索大作业-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信息检索课作业姓名李彤学号31709068院系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与通信工程完成时间: 2017年 11月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方案三、文献检索范围及结果1.《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知网)2.《万方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3.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或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SCI-E或SSCI)4.EI Engineering Village:Compendex(EI)5.Scopus:6.The 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B) (PQDT-B)7.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Science或 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 - Social Science & Humanities (CPCI-S或CPCI-SSH)8.Derwent Innovations Index四、查询特定期刊的影响因子选取检索结果中的文章《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with transfer learning for computer vision-based data-driven pavement distress detection》发表的期刊Construction & Building Materials。

此期刊2016年的影响因子为3.169。

五.完成特定格式参考文献的标准著录模拟文章:Apollo program, Project ApolloApollo, Moon-landing project conducted by the U.S.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Administration in the 1960s and ’70s①[1]. The Apollo program was announced in May 1961, but the choice among competing techniques for achieving a Moon landing and return was not resolved until considerable further study. In the method ultimately employed, a powerful launch vehicle (Saturn V rocket) placed a 50-ton spacecraft in a lunar trajectory. Several Saturn launch vehicles and accompanying spacecraft were built. The Apollo spacecraft were supplied with rocket power of their own, which allowed them to brake on approach to the Moon and go into a lunar orbit. They also were able to release a component of the spacecraft, the Lunar Module (LM), carrying its own rocket power, to land two astronauts on the Moon and bring them backto the lunar orbiting Apollo craft②[2].The first manned Apollo flight was delayed by a tragic accident, a fire that broke out in the Apollo 1 spacecraft during a ground rehearsal on January 27, 1967, killing all three astronauts. On October 11, 1968, following several unmanned Earth-orbit flights, Apollo 7 made a 163-orbit flight carrying a full crew of three astronauts. Apollo 8 carried out the first step of manned lunar exploration; from Earthorbit it was injected into a lunar trajectory, completed lunar orbit, and returned safely to Earth. Apollo 9 carried out a prolonged mission in Earth orbit to check out the LM. Apollo 10 journeyed to lunar orbit and tested the LM to within 15.2 km (50,000 feet) of the Moon’s surface. Apollo 11, in July 1969, climaxed the step-by-step procedure with a lunar landing; on July 20 astronaut Neil Armstrong became thefirst hu man to set foot on the Moon’s surface③[3].按规定日期将作业发送到:(请用“信息检索2017+院系+姓名+学号”做文件名和邮件主题)校对报告当前使用的样式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_GBT_7714-2005]当前文档包含的题录共3条有0条题录存在必填字段内容缺失的问题所有题录的数据正常参考文献[1] 吉阳生, 陈家骏, 牛罡, et al. Transfer Learning via Multi-View Principal ComponentAnalysis[J].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 Technology, 2011(01):81-98.[2] 戴文渊. 基于实例和特征的迁移学习算法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09.[3] 庄福振, 罗平, 何清, 等. 迁移学习研究进展[J]. 软件学报, 2015(01):26-39.页脚内容10。

大连理工大学2004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真题

大连理工大学2004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真题

2004年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真题讲义❝ 1.(2004)事务❝考察章节:10.1❝所谓事务是用户定义的一个数据库操作序列,这些操作要么全做要么全部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

事务是恢复和并发控制的基本单位。

❝相关知识:事务的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续性(多简答)。

数据库恢复,系统故障,介质故障❝ 2.(2004,2002)关系模式❝考察章节:2.1❝关系的描述称为关系模式,它可以形象的表示为R(U,D,DOM,F),其中R为关系名,U为组成该关系的属性名集合,D为属性组U中属性所来自的域,DOM为属性向域的映像集合,F为属性间数据的依赖关系集合。

❝类似:关系模型、关系、模式、外模式、内模式、数据库二层映像。

❝ 3.(2004)MRPⅡ❝考察章节:3.4❝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MRPII),是以物料需求计划MRP (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为核心的闭环生产经营系统,它以计划安排生产为主要内容,以经营规划、生产规划、主生产计划、能力需求计划、标准成本计划、生产监控为中心,对企业的生产制造资源进行全面规划和优化控制,把生产、供应、销售、财务等生产经营活动连成一个有机整体,形成一个包括预测、计划、调度、监控的一体化闭环系统,提高了生产计划的可行性、生产能力的均衡性、生产控制的可靠性,使企业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

❝ 4.(2004)U/C矩阵❝考察章节:5.3❝U/C矩阵即功能-数据类矩阵,是描述组织的管理功能和数据类之间关系的一种矩阵。

❝注:Create—产生,Use—使用❝1、(10分)为什么说系统分析是系统开发中最困难、最重要的阶段?❝(2001)系统分析工作的任务是什么?有哪些困难?应该如何克服这些困难?❝考察章节:6.1❝系统分析阶段的基本任务是系统分析员与用户在一起,充分了解用户的要求,并把双方的理解用系统说明书表达出来.❝系统分析是研制信息系统最重要的阶段,也是最困难的阶段,体现在三个方面:对问题空间的理解,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环境的不断变化.❝一方面系统分析员缺乏足够的对象系统的业务知识,在系统调查中往往感到无从下手;❝另一方面,用户往往缺乏计算机方面的足够知识,不了解计算机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且往往不善于把业务过程明确地表达出来.分析员与用户的知识构成不同,似的双方的交流十分困难,因而系统调查容易出现遗漏和误解.最使分析员困惑的是环境的变化,系统分析阶段要通过调查分析,抽象出新系统的概念模型,锁定系统边界,功能,处理过程和信息结构,为系统设计奠定基础.但信息系统生存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环境对他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只有适应这些要求,信息系统才能生存下去.❝2、(10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可以分成哪几个大的阶段?各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考察章节:4.2❝信息系统生命周期分为: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和系统维护;❝系统规划阶段:系统规划的任务是论证建设一个新的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并提出一个初步的设想,即回答“为什么”建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资源管理上机报告我国近年来针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研究热点——基于共词分析班级:姓名:学号:教师:目录1.实验内容 (2)2.文献获取与数据收集 (2)3.数据处理 (3)1)文献数据筛选 (3)2)关键词处理 (3)3)关键词共词矩阵 (4)4)关键词相似矩阵 (5)5)关键词相异矩阵 (6)4.数据分析与挖掘 (6)1)类聚分析 (6)2)因子分析 (8)5.研究热点分析 (9)1)发展机制 (9)2)温室气体 (9)3)对策 (9)4)生态 (9)5)低碳经济 (10)6.总结 (10)7.个人体会 (11)1.实验内容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降水重新分布,改变了当前的世界气候格局。

影响和破坏了生物链、食物链,带来更为严重的自然恶果。

全球气候变暖使大陆地区,尤其是中高纬度地区降水增加,非洲等一些地区降水减少。

有些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的频率与强度增加。

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社会生态、气候甚至是政治等都有相应的影响。

全球各国一方面研究如何对全球气候变暖加以控制,同时也在面对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危害的挑战。

为了研究中国学术界针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研究重点、研究方向以及社会各界之间研究的合作关联性,笔者采用共词分析的方法对我国近年来针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研究热点进行分析。

本实验具体内容包括:1).文献资源检索2).文献处理3).文献挖掘4).分析我国近年来针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研究热点5).总结实验研究、分析优缺点2.文献获取与数据收集实验数据来源于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利用该网站的高级检索,对检索条件做相应设置,主题定为:全球气候变暖。

时间选择:2006年~2012年。

具体设置与搜索过程如图2-1所示:图2-1 文献搜索(CNKI)将搜索到的文献数据,以自定义的方式,选择“题名”、“作者”、“单位”、“文献来源”、“关键词”,并利用Excel导出。

原始数据如图2-2所示:图2-2 原始数据(部分)3.数据处理1)文献数据筛选通过有无作者、有无关键字、摘要内容无关、新闻报道等对不合适的文章进行筛选。

最终可使用文献数据共1362条。

2)关键词处理○1关键词清洗在观察关键词的内容过程中,发现关键词中含有由于网站下载做包含的一些特殊字符,利用Excel的替换功能,对关键字进行清洗。

○2关键词结构利用Excel数据分析功能——分列,将关键字进一步处理,处理结果如图3-1所示。

图3-1 关键词初步处理表(部分)○3关键词筛选从所有关键词中选取词频较高的作为实验的关键词,具体筛选方式如下:※将所有关键词放置在同一列中,即将图3-1的关键词B列、关键词C 列···中的关键词放置在关键词A列中。

并将一整列的关键词,放置在新的表首位置,得到如图○3-1所示:※在B1位置输入“=countif(A:A,A1)”,作用:统计A1中的关键词在所有关键词中的词频。

※拖动B1位置,涵盖所有关键词所在行。

得到结果如○3-2所示。

※对关键词以列B为主要关键字,降序、列A为次要关键字进行排序。

删除词频小于14的关键词行。

并在C列对相同关键字以词频做标记,得到结果如图○3-3所示。

※对关键词以列C为主要关键字,降序、列A为次要关键字进行排序。

删除重复关键字。

得到最终结果如图○3-4所示。

○3-1 ○3-2 ○3-3 ○3-4最终,得到原始关键词3355个。

选择词频不低于14的关键词,筛选出45个关键词作为高频词。

其中,关键词“全球气候变暖”词频693次,为最高频次。

但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与本研究内容完全重合,在共词分析中难以发挥作用,予以舍弃,得到最终高频关键词44个,如表3-1所示。

表3-1 高频关键词筛选结果(词频>=14)3)关键词共词矩阵由于表3-1中的这些关键词是有关全球气候变暖文献中出现的频次较高的词,他们从较大程度上能够代表中国当前针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研究热点。

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些关键词之间的联系,在建立的数据库中对表3-1的高频关键词进行两两共词检索,统计它们在1362篇文章中同时出现的频率,建立一个44×44的关键词共词矩阵。

具体建立方式如下:※首先统计1362篇文章的关键词属于已统计出来的高频关键词的个数。

如:在统计第一篇文章的时候,需在写入统计数的单元格中写入:“=COUNTIF(N1:BE1,A1)+COUNTIF(N1:BE1,B1)+COUNTIF(N1:BE1,C1)+COUNTIF(N1:BE1,D1)+COUNTIF(N1:BE1,F1)+COUNTIF(N1:BE1,E1)+COUNTIF(N1:BE1,G1)+COUNTIF(N1:BE1,H1)+COUNTIF(N1:BE1,I1)+COUNTIF(N1:BE1,J1)”其中:A1~J1为第一篇文章关键字所在的单元格;N1:BE1为高频关键词所在单元格。

※由于对于统计数小于2的文章,说明其存在的高频关键词无法实现两两共词,故将统计数低于2的文章关键字删除。

※将余留的所有文章的关键词与44个高频关键词进行匹配。

得到0,1矩阵,如图3-2。

图3-2 0,1矩阵(部分)※根据0,1矩阵,做共词矩阵,示例语句如下:“=COUNTIFS(OFFSET($B$1:$B$507,0,ROW()-508,507,1),1,B$1:B$507,1)”最终得出共词矩阵如图3-3所示。

图3-3 共词矩阵(部分)共词矩阵为对称矩阵,对角线的数据定义为缺失,非对角线中单元格的数据为两个关键词同时出现的次数。

4)关键词相似矩阵共词矩阵转化为相似矩阵的具体方法是用Ochiia系数将共词矩阵转化为相似矩阵,即在共词矩阵中的每个数字都除以与之相关的两个关键词总频次开方的乘积,其计算公式为:A、B两词同时出现的频次√A词总出现频次×√B词总出现频次由于,在实际的矩阵中,A词总出现频次与B词总出现频次始终为其各行列的最大值。

故使用以下范式语句在Excel表格中进行计算:“=B2/(SQRT(MAX(B:B))*SQRT(MAX(2:2)))其中,B2表示某一单元格,B:B表示该单元格所在的列,2:2表示该单元格所在的行。

此时,对角线上的诗句表示该词自身的相似程度,经过以上计算过程,其值均为1,利用以上过程计算,最终得到相似矩阵如图3-4所示。

图3-4 相似矩阵(部分)相似矩阵中的数字表明其对应两关键词之间的亲疏关系,数值越大表明关键词之间的距离越近,相似程度越好;反之,数值越小表明关键词之间的距离越远,相似程度越差。

5)关键词相异矩阵由于相似矩阵中的0值过多,统计时容易造成误差过大,为了方便进一步处理,用与全部相似矩阵数据相减,得到表示两词之间相依程度的相异矩阵。

如图3-5所示。

相异矩阵中的数据表示不相似数据,数值越大表明关键词之间的距离越远,相似程度越差;反之,数值越小表明关键词之间的距离越近,相似程度越高。

3-5 相异矩阵(部分)4.数据分析与挖掘1)类聚分析本实验采用系统聚类,选择组间连接法,聚类分析结果树状图如图4-1所示,可初步判断各关键词的关联程度。

图4-1 聚类分析结果树状图2)因子分析:因子分析的目标是尽可能少的因子去描述众多指标间的联系,其基本思想是把研究对象的变量分组,使用组内的变量的相关性较高,不同组的变量相关性较低。

每组变量称为一个公共因子,这样几个公共因子可以反映原资料的大部分信息。

相关矩阵使用SPSS17.0软件因子分析,选择“主成分法”、“平均正交法”,并选择“输出碎石图”,得到因子分析的结果如图4-2;成分矩阵如图4-3。

图4-2 因子个数碎石图图4-3 成分矩阵因子个数碎石图直观的显示出因子分析的前15个因子类别是比较清晰的,根据因子载荷系数大于0.5对命名才有帮助的原则,15个主成分名称如表4-1所示。

表4-1 主成分因子5.研究热点分析1)发展机制从因子分析结果来看,有关发展的的关联性是最强的,包含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针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有关的发展约定与协议,强调一定程度上在顾及全球气候变暖的前提下,如何发展。

对全球各国的不顾环境的发展加以制止,国内针对这部分发展有较为深刻的思考,可以知道这是一研究热点。

2)温室气体温室气体指的是大气中能吸收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并重新发射辐射的一些气体,如水蒸气、二氧化碳、大部分制冷剂等。

它们的作用是使地球表面变得更暖,类似于温室截留太阳辐射,并加热温室内空气的作用。

这种温室气体使地球变得更温暖的影响称为“温室效应”。

水汽(H2O)、二氧化碳(CO2)、氧化亚氮(N2O)、甲烷(CH4)、臭氧(O3)等是地球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

从结果来看,国内针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也是一大研究热点,通过针对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温室气体”进行研究。

一方面研究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一方面依靠科学手段对温室气体进行处理与转换,使之达不到为祸世界的地步,也是国内研究热点。

3)对策气候变得更暖和,冰川消融,海平面将升高,引起海岸滩涂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生态群丧失,海岸侵蚀全球变暖的可怕后果,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层,沿海土地盐渍化等,从而造成海岸、河口、海湾自然生态环境失衡,给海岸带生态环境系统带来灾难。

水域面积增大。

水分蒸发也更多了,雨季延长,水灾正变得越来越频繁。

遭受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遭受风暴影响的程度和严重性加大,水库大坝寿命缩短。

水温升高可能会给南极半岛和北冰洋的冰雪融化。

北极熊和海象将灭绝。

许多小岛将无影无踪;将感染疟疾等传染病……因为还有热力惯性的作用,现有的温室气体还将继续影响我们的生活。

对于人口众多、灾难频发的中国,研究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及应对对策,已然成为国内研究热点。

4)生态更多森林大火全球变暖除了让冰川融化,飓风肆虐外,还加剧了森林大火。

古迹彻底毁掉全球变暖很可能会令文明古迹彻底毁掉。

海平面上升以及更恶劣的天气都有可能破坏这些无可替代的历史古迹。

“回弹”的群山普通登山者可能留意不到,由于山顶的冰雪融化,阿尔卑斯山和其他山脉的高度在过去一个世纪中都经历了缓慢的回弹过程。

2003年5月21日拍摄的照片显示,在被称为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上,海拔5860米珠峰东绒布冰川只有少量冰塔林。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近年来,珠峰地区的东绒布冰川和中绒布冰川消融加剧,使冰川明显退缩。

运行更快的卫星二氧化碳的增加改变着大气电离层的密度,这对在该层运行的卫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改变动物基因图谱由于植物今年提早开花,那些按照以前的时间迁徙的动物或许会错过所有的食物。

冻土解冻令地表不平全球变暖使得永久冻土层解冻,导致地表收缩,变得凹凸不平,从而产生一些地坑,对铁路、高速公路和房屋等建筑造成损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