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肥料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十一单元-课题2化学肥料 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十一单元-课题2化学肥料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肥料的定义和种类。
2.掌握化肥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3.了解化肥的使用注意事项。
4.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化学肥料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化学肥料的种类和成分。
•难点:掌握化肥的作用和正确使用方法。
三、教学过程1. 热身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化学肥料的概念和作用。
例如:•请问大家知道什么是化学肥料吗?•化学肥料对于植物生长有什么作用?2. 知识讲解(10分钟)通过PPT或黑板板书的形式,向学生讲解化学肥料的种类、主要成分和作用。
要注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
例如:2.1 化学肥料的种类•无机化肥:包括氮肥、磷肥、钾肥等。
•有机化肥:包括农家肥、堆肥等。
2.2 化肥的主要成分及作用•氮肥:主要成分为氮,促进植物生长,增加茎叶的生长和绿色部分的发育。
•磷肥:主要成分为磷,促进植物的根系发育,增加植物的吸收能力。
•钾肥:主要成分为钾,增强植物的抗寒抗旱能力,提高植物的产量和品质。
3. 案例分析(15分钟)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真实情境的案例,让他们思考如何正确使用化学肥料。
例如:案例:小明的父亲在家里种了一些蔬菜,但一段时间后发现蔬菜长得不太好。
请问这可能是由于使用化学肥料不当导致的吗?应该如何正确使用化学肥料呢?引导学生讨论可能的原因和解决办法,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化学肥料的使用注意事项。
4. 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化学肥料进行进一步研究。
要求他们整理出如下信息:•化学肥料的主要成分和作用;•使用该化学肥料的注意事项;•该化学肥料的优缺点。
5. 小结归纳(5分钟)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对其他同学的报告进行评价和补充,最后进行小结归纳。
同时,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小结的关键词,让他们填写到自己的笔记中,便于复习。
6. 拓展延伸(5分钟)提问学生关于化学肥料的拓展问题,鼓励他们主动思考和进一步学习。
初中化学肥料教案设计

初中化学肥料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肥料的种类和作用。
2. 理解化学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 掌握化学肥料的正确施用方法。
教学内容:
1. 化学肥料的种类和成分。
2. 化学肥料的作用及作用机理。
3. 化学肥料的施用方法。
教学步骤:
一、引入(5分钟)
1. 团体讨论:学生们分享自己对化学肥料的了解。
2. 导入话题:介绍化学肥料的概念,并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讲解化学肥料的种类和成分(10分钟)
1. 介绍常见的氮肥、磷肥、钾肥等化学肥料的种类和主要成分。
2. 讲解化学肥料的作用和作用机理,引导学生理解化学肥料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三、实验探究(15分钟)
1. 组织学生进行化学肥料施用实验,观察植物生长情况。
2.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讨论不同种类化学肥料的效果。
3. 让学生总结出适合植物生长的化学肥料种类。
四、讲解化学肥料的施用方法(10分钟)
1. 介绍化学肥料的正确施用方法,包括施肥时间、施肥量等。
2. 强调施肥要注意环境保护和安全用药。
五、小结和延伸(5分钟)
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要点。
2. 提出延伸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化学肥料的种类和作用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观察、实验和分析的能力。
在未来的学习中,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化学肥料的施用原则
和使用注意事项,帮助他们更好地应用化学肥料促进植物生长。
化学肥料教案5篇

化学肥料教案5篇化学肥料教案5篇化学肥料教案1 本课题分为两局部,一是化肥简介,简要介绍化肥的种类和作用,这局部内容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讲使用化肥有利的一面,以常用的氮、磷、钾肥为例,进一步详细介绍氮、磷、钾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展现化学价值。
另一方面讲使用化肥所带来的问题——化肥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从环境角度简单提及了农药的使用,让学生理解到科学开展已经解决的问题,同时理解科学开展中尚待解决的问题。
第二局部以活动与探究和资料的形式分别探究和介绍了氮、磷、钾肥的区分及不同氮肥的鉴别。
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1)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学惯用分析^p 、归纳的方法对有关信息进展加工。
(2)学会自学,进步自己组织语言的才能。
(3)擅长用辩证的方法对待问题。
(4)学习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为进步人们生活程度、维护人体安康而好好学习化学的决心。
教学重点能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
教学难点归纳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方法自学,学生讲解,实验,分析^p ,归纳,应用实际。
教具准备老师用具:投影仪。
学生用具:仪器:药匙、烧杯、玻璃棒、天平、铁片、酒精灯、三角架、试管;药品:氯化铵、碳酸氢铵,磷矿粉、过磷酸钙、硫酸钾、氯化钾、硫酸铵、熟石灰。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引言]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农产品需求量增大,增施化肥逐渐成为农作物增产的最有力措施。
农作物对氮、磷、钾的需求量大,因此氮肥、磷肥、钾肥是最主要的肥料。
[板书]1.氮肥、磷肥、钾肥是重要的肥料。
[学生讲课](根据学生自己的预习情况及搜集资料的情况,归纳常见氮肥及作用、常见磷肥及作用、常见钾肥及作用,老师适当补充)1.氮肥:常见的氮肥有尿素[CO(NH2)2〕、氨水(NH3H2O)、铵盐(如:NH4HCO3、NH2Cl)、硝酸盐(如:NH4NO3、NaNO3)等含氮化合物。
化学肥料的教案范文

化学肥料的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学肥料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2. 使学生掌握化学肥料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合理施肥的原则。
3. 培养学生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化学肥料的定义:化学肥料是指用化学方法制成的,用于供给植物养分的物质。
2. 化学肥料的分类: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微量元素肥料等。
3. 化学肥料的作用: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等。
4. 化学肥料的使用方法:撒施、冲施、叶面喷施等。
5. 注意事项及合理施肥的原则:适量施肥、平衡施肥、根据作物需求施肥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化学肥料的分类、作用、使用方法及合理施肥的原则。
2. 教学难点:化学肥料的分类和合理施肥的原则。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化学肥料的实物或图片,以便进行展示。
2. 准备相关资料,以便进行讲解和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化学肥料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化学肥料的定义和作用。
2. 讲解化学肥料的分类:分别讲解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微量元素肥料的特点和作用。
3. 讲解化学肥料的使用方法:介绍撒施、冲施、叶面喷施等方法及其适用场景。
4. 讲解注意事项及合理施肥的原则:强调适量施肥、平衡施肥、根据作物需求施肥的重要性。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化学肥料的定义、分类、作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6. 作业布置:布置一道关于化学肥料的选择和使用的题目,让学生课后思考和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化学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实例,分享各自的了解和经验。
2. 案例分析:提供一个农业生产中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化肥使用是否合理,并提出改进建议。
七、实践操作1. 化肥识别:让学生通过观察、闻味等方法识别不同类型的化肥。
2. 化肥配比:指导学生如何根据作物需求和土壤测试结果,配比复合肥。
八、课堂讨论1. 讨论主题:化肥对环境的影响。
化学肥料教案范文大全初中

化学肥料教案范文大全初中【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肥料的种类和作用;2. 掌握如何正确选用、施用化学肥料;3.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1. 化学肥料的种类和作用;2. 化学肥料的正确选用和施用方法。
【教学难点】1. 不同类型的化学肥料适用于不同类型的作物;2. 化学肥料对环境的影响及如何减少负面影响。
【教学准备】1. 化学肥料的样本或图片;2. 不同类型作物的施肥需求资料;3. 实验用的化学肥料;4. 实验器材;5. 图片资料和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化学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思考:化学肥料有哪些种类?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使用化学肥料?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化学肥料的种类和作用;2. 不同类型作物的施肥需求;3. 化学肥料的正确选用和施用方法。
三、实验操作(20分钟)教师将实验用的化学肥料分发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化学肥料在不同类型土壤中的溶解情况,并记录实验结果。
四、讨论和总结(10分钟)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讨论,总结化学肥料的特点,可以在图表、报告等形式进行总结展示。
五、拓展延伸(10分钟)教师播放相关视频资料或展示相关图片资料,介绍化学肥料对环境的影响及如何减少负面影响。
【课堂作业】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关于化学肥料的小作业,并在下节课时展示。
【教学反思】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对化学肥料的溶解情况观察不够仔细,有待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下节课可以增加更多实验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肥料教案的范本,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案示例[化学肥料

教案示例[化学肥料]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学肥料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2. 使学生掌握化学肥料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化学肥料的定义:化学肥料是指用化学方法制成的,含有植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的肥料。
2. 化学肥料的分类: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等。
3. 化学肥料的作用:补充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肥料的作用,引出化学肥料的概念。
2. 讲解:讲解化学肥料的定义、分类和作用,结合实物或图片进行展示。
3. 互动:分组讨论化学肥料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分享彼此的见解。
4. 总结:强调化学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提醒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化学肥料定义、分类和作用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互动环节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和沟通交流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资源:1. 课件:展示化学肥料的图片、分类和作用。
2. 实物:展示不同类型的化学肥料。
3. 参考资料:提供有关化学肥料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的资料。
六、教学活动:1. 实践操作:让学生参与化学肥料的配制过程,学会根据作物需求合理搭配肥料。
2. 参观农场:组织学生参观农场,了解化学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和正确使用方法。
七、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创设农业生产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学习化学肥料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2. 案例分析:分析农业生产中化学肥料使用不当导致的实例,引导学生引以为戒。
八、教学拓展:1. 对比实验:设计实验,对比使用化学肥料和有机肥料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2. 主题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化学肥料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九、教学反馈:1. 学生自评:让学生评价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包括知识掌握和技能运用。
九年级《化学肥料》教案、教学设计

(4)案例分析:分析化学肥料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合理施肥的重要性。
(5)课堂讨论:引导学生针对化学肥料的优缺点、使用注意事项等问题展开讨论,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6)总结反馈: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总结,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反馈。
4.评价与反思: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提升、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提高他们的自我认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师通过课后反思,调整教学策略,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5.教学拓展:
-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了解化学肥料在现代农业技术中的应用,拓宽知识视野。
(四)课堂练习,500字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将设计以下课堂练习:
1.判断题:让学生判断一些关于化学肥料的陈述是否正确,以检验他们对化肥知识的掌握。
2.计算题:设计一些化肥配比计算的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应用题:给出一些实际农业生产中的化肥使用案例,让学生分析并给出合理的施肥建议。
九年级《化学肥料》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肥料的定义、分类及作用,掌握主要化学肥料的组成成分及特点。
2.学会计算化学肥料中各种养分的含量,并能够根据作物需求进行合理施肥。
3.掌握化学肥料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以及过量使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农业生产中化学肥料的选用和施用问题。
-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如参观农场、开展环保宣传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十一单元 课题2 化学肥料(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课题2 化学肥料(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化学肥料的种类和作用,并掌握常见化学肥料的成分。
2.能力目标: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化学肥料,并了解其适用场景。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强调合理使用化学肥料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理解不同化学肥料的成分和作用。
2.掌握化学肥料的正确使用方法。
三、教学难点1.分辨和辨别不同类型化学肥料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2.强调合理使用化学肥料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材2.教学课件3.实验用化学肥料样品和实验器材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中的图片或描述,引入化学肥料的概念。
•向学生提问:你们了解什么是化学肥料吗?它的作用是什么?2. 介绍化学肥料(15分钟)•分组讨论:请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共享自己对化学肥料的了解。
每个小组从自身的观察和经验出发,讨论化学肥料的种类和作用。
•汇报讨论结果:请各小组派代表进行简要汇报,教师进行点评并引导学生对汇报内容进行补充和修正。
3. 化学肥料的种类和成分(20分钟)•使用课件的动画展示不同种类的化学肥料的成分和特点,包括氮肥、磷肥、钾肥等。
分析它们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适用于不同作物和土壤的化学肥料类型。
4. 化学肥料的正确使用方法(20分钟)•介绍化学肥料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使用量、使用时机和喷洒方法等。
•强调合理使用化学肥料的重要性,以避免过度施肥和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
5. 实验活动(30分钟)•进行小组实验:将不同种类的化学肥料样品与植物进行组合种植,观察不同化学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并记录。
•学生讨论:学生们根据实验观察结果,讨论不同化学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差异。
•教师总结:教师以实验结果为基础,总结和强调不同化学肥料的使用方法和适用场景。
6. 小结与作业布置(10分钟)•与学生总结本节课的要点和重点,确保学生掌握了化学肥料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单元课题二化学肥料
【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3、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学习难点】培养学生整理信息、表达信息的能力。
课前预习
1、化肥的分类
叫氮肥,所起的作用是,常见的氮肥有、;
叫磷肥,所起的作用是,常见的磷肥有、;
叫钾肥,所起的作用是,常见的钾肥有、;
叫复合肥料。
2、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为什么会带来土壤、水、大气环境的污染?
3、农药是如何在自然界中转移的?
4、铵盐的检验
加入碱溶液,加热,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用红色的石蕊试纸检验,变蓝色。
课内探究
【自主学习】
1、常见化肥的种类及作用。
2、化肥、农药的使用对环境的污染
【合作探究】
1、农业生产中为什么要使用化肥?化肥有什么作用?因缺少氮肥、磷肥、钾肥对农作物生长有什么影响?
2、如何施用化肥?
3、如何选用化肥?
【精讲点拨】
1、施用过量的化肥,不仅使农作物生长受到影响,同时会造成水体的污染和空气的污染,提高学生环境意识,培养学生重视农业,关心农村的真情实感。
2、铵根离子的检验可简记为:“铵盐遇碱生气”。
据此可知,铵态氮肥不能遇碱性物质混用,否则会放出氨气,降低肥效。
【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互相讨论,本节课学到了哪些内容,有没有感到疑惑的知识,谈谈本节课你的收获与感悟。
【有效训练】
1、合理使用化肥,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减少环境污染。
下列有关化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保证高产尽量多施用化肥
B、不能将氯化铵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
C、KNO3是一种常用的复合肥料
D、提倡将农家肥与化肥综合使用
2、盛放化肥硝酸铵、尿素和碳酸氢铵的包装袋字迹模糊,已经分不清是哪一种。
可将它们区分开来的最简单的方法是()
A、观看颜色
B、闻气味
C、加碱
D、先闻气味,加碱后再闻气味
3、用二氧化碳的水溶液浇灌盐碱地的植物,其主要作用除改良碱性土壤外,还能()
A、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
B、加速植物的光合作用
C、增加植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
D、代替碳酸氢铵等作氮肥施用
4、从“磷肥、钾肥、复合肥料”中选择合适的肥料填入空格中。
能使作物枝叶繁茂,叶色浓绿;
能使作物根系发达,耐寒、耐旱;
能使作物增强抗倒伏能力;中含有两种或两以上的营养元素,能同时给作物给作物提供多种养分。
5、如果同时给作物施用N、P、K的三种化肥,对给定的下列化肥:K2CO3、KCl、Ca(H2PO4)2、(NH4)2SO4、CO(NH2)2,合理的组合是。
6、请计算下列化肥中氮元素的含量:尿素
〔CO(NH2)2〕;碳酸铵〔(NH4)2CO3〕。
7、小红看到一则广告(如右图)
回校后,小红通过计算发现该
广告是虚假的,请你写出小红
的计算过程和判断依据。
课后延伸
1、有一包化学肥料,可能是硫酸铵、碳酸氢铵、过磷酸钙、氯化钾中的一种。
取少量样品,观察到其外观为白色晶体,加水后能全部溶解;另取少量样品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没有刺激性气体放出。
这种化肥是( )
A 、 氯化钾
B 、碳酸氢铵
C 、硫酸铵
D 、过磷酸钙
2、某班同学以“施用化肥的利与弊”为题进行小组辩论,正方的观点是施用化肥的利,正方的下列观点中不科学的是( )
A 、施用化肥可使农作物产量增加
B 、施用化肥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C 、化肥肥效快
D 、复合肥料能给农作物提供几种营养元素
3、碳酸氢铵是一种化肥,生产厂家有使用说明:“本品宜贮于干燥阴冷处,防止受潮,使用后盖土或立即灌溉,避免曝晒或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以免变质,造成肥效损失”。
根据上面的叙述,归纳出碳酸氢铵的性质。
(1) ;
(2) ;
(3) 。
4、小明家住在山清水秀的月牙山脚下,几年前,村里为了发展经济,在村边建起一座氮肥厂。
近段时间,小明发现村里的井水,在烧水或用碱性洗衣粉洗衣服时,总闻到水里散发出一股与氮肥厂附近相似的刺激性气味。
【作出猜想】联想到所学的化学知识,小明猜想可能是氮肥厂排出的废水污染了井水。
他猜想的依据是 。
【表达交流】请你根据上述信息帮助小明归纳污染物的化学性质:
(1)、
(2)、
【设计实验】为了验证猜想,小名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从氮肥厂取来氮肥作为样品。
(2)、取适量样品放入玻璃杯中,加入井水充分溶解。
将所得溶液分为2份。
(3)、一份加入碱性洗衣粉,搅拌后闻气味;另一份加热后闻气味。
【反思评价】小明的实验方案存在着问题,你认为应怎样改进?
【获得结论】小明通过改进后的试验,确认是氮肥厂排出的废水污染了井水。
国内首创 优质硝酸铵(NH 4NO 3) 含氮量全球最高(38%)
【探究启示】目前该村村民还需饮用井水,请你提出一条简便的处理方法:【本课作业】P82 第3、5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