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肥料》优秀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化学肥料》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化学肥料》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化学肥料》教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化学肥料》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教案栏目。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化学肥料》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2.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3.能鉴别地氮肥。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

【教学难点】归纳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过程学习指导一:化肥的简介【自主练习】阅读书本79-81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农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很多,其中氮、磷、钾需要量较大,因此氮肥、磷肥和钾肥是最主要的化学肥料。

2.拿出常见的氮、磷、钾肥让学生观察,然后填写下表:(1)氮肥中一定含有氮元素,磷肥中一定含有磷元素,钾肥中一定含有钾元素。

给出2分钟的时间,二人一组,一个同学说出化肥名称,另一个同学写出化学式并说出这种化肥属于哪种肥料。

(2)氮肥中氨水是液态;碳酸氢铵有强烈的氨味,应密封保存。

(3)把全班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算出一种氮肥的含氮量,让学生说出每种氮肥的含氮量,最好记住。

(4)给出2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说出农作物的症状,由其他学生说出这种作物需要施用哪种肥料。

3.有些化肥中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这样的化肥叫复合肥料。

如NH4H2PO4、(NH4)2HPO4、和KNO3等。

4.浅谈使用化肥和农药的利和弊。

【教师点拨】总结归纳化肥的作用时,尽量简洁。

氮肥长叶;磷肥长根;钾肥长茎。

农作物哪一部分出了毛病,就施哪种肥料。

【跟踪练习】1.为了防止枇杷裂果,果农要适时适量地施用钾肥,下列物质中属于钾肥的是(A)A.K2SO4B.CO(NH2)2C.Ca(H2PO4)2D.NH4NO32.下列化肥中,能使农作物生长茂盛、叶色浓绿的是(B)A.KClB.NH4NO3C.NaHCO3D.Ca(H2PO4)23.小明家的小麦出现大面积倒伏现象,你认为应增施的化肥是(A)A.氯化钾B.碳酸氢铵C.尿素D.磷矿粉有效成分学习指导二:初步学会区分常用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自主练习】阅读书本82-83页的有关内容,同学们自己动手作演示实验完成下列问题:1.比较氮肥(氯化铵、碳酸氢铵)、磷肥(磷矿粉、过磷酸钙)和钾肥(硫酸钾、氯化钾)的外观、气味和在水中的溶解性,归纳它们的性质。

初三化学肥料教学设计

初三化学肥料教学设计

初三化学肥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肥料的定义和分类,掌握肥料的化学成分和作用机制。

2. 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选择合适的肥料,合理使用肥料改善植物生长,并能进行相关实验操作。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让学生懂得合理利用肥料,并注重环境保护。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肥料的定义和分类,肥料的化学成分和作用机制。

2. 教学难点:肥料的选择和使用,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 导入(1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顾植物的营养需求以及营养元素的种类。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植物需要哪些元素来生长,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2. 知识讲解(30分钟)(1)肥料的定义和分类:首先介绍肥料的定义,然后根据来源、肥料的主要成分和功能,将肥料分为有机肥料、无机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等几类,并介绍每种肥料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2)肥料的化学成分和作用机制:详细介绍肥料中各种营养元素的化学成分和作用机制,如氮肥的作用、磷肥的作用、钾肥的作用等。

3. 实验操作(45分钟)安排一系列简单的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以加深对肥料的认识和理解。

例如,通过实验观察不同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学生可以对比不同肥料的效果,探究不同肥料对植物的营养需求的满足程度。

4. 讨论与总结(20分钟)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并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哪种肥料对植物的生长影响最大?为什么?哪种肥料更环保?为什么?通过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兴趣,引导他们总结和归纳所学内容。

5.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并鼓励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观察身边的肥料使用情况,并记录下来。

四、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分为两个层面:1. 学生表现:观察学生对植物营养需求和肥料的理解情况,实验操作的实际操作情况以及讨论和总结的参与程度等。

2. 学生产出:通过对学生作业和实验报告的评阅,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

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化学肥料》第2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化学肥料》第2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情景的创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例如,我可以通过展示农田中化肥使用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到化肥对农作物的影响,引发他们的思考。同时,我还可以通过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化肥的作用和影响,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问题导向
问题导向是我教学中的重要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在讲解化肥的作用时,我可以提问:“化肥对农作物有什么作用?过度使用化肥会导致什么问题?”通过问题的引导,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进行实验和观察,从而得出答案。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以学生为本,注重实践,培养能力”为指导思想,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自主探究化肥对农作物的影响。同时,我还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中总结规律,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肥的分类、作用和施用方法,能够根据农作物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化肥。
2.掌握化肥对农作物的影响,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分析化肥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3.学会合理施用化肥,提高化肥的使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自主探究化肥对农作物的影响的能力。
2.培养学生从实验现象中总结规律,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能够与他人共同完成实验和探究任务。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案例亮点的重要性。在本节课中,我注重实践性、问题驱动、小组合作、情境创设以及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使得学生在学习化肥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培养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这些亮点不仅使得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他们继续探索科学的欲望。

化学肥料教案5篇

化学肥料教案5篇

化学肥料教案5篇化学肥料教案5篇化学肥料教案1 本课题分为两局部,一是化肥简介,简要介绍化肥的种类和作用,这局部内容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讲使用化肥有利的一面,以常用的氮、磷、钾肥为例,进一步详细介绍氮、磷、钾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展现化学价值。

另一方面讲使用化肥所带来的问题——化肥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从环境角度简单提及了农药的使用,让学生理解到科学开展已经解决的问题,同时理解科学开展中尚待解决的问题。

第二局部以活动与探究和资料的形式分别探究和介绍了氮、磷、钾肥的区分及不同氮肥的鉴别。

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1)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学惯用分析^p 、归纳的方法对有关信息进展加工。

(2)学会自学,进步自己组织语言的才能。

(3)擅长用辩证的方法对待问题。

(4)学习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为进步人们生活程度、维护人体安康而好好学习化学的决心。

教学重点能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

教学难点归纳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方法自学,学生讲解,实验,分析^p ,归纳,应用实际。

教具准备老师用具:投影仪。

学生用具:仪器:药匙、烧杯、玻璃棒、天平、铁片、酒精灯、三角架、试管;药品:氯化铵、碳酸氢铵,磷矿粉、过磷酸钙、硫酸钾、氯化钾、硫酸铵、熟石灰。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引言]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农产品需求量增大,增施化肥逐渐成为农作物增产的最有力措施。

农作物对氮、磷、钾的需求量大,因此氮肥、磷肥、钾肥是最主要的肥料。

[板书]1.氮肥、磷肥、钾肥是重要的肥料。

[学生讲课](根据学生自己的预习情况及搜集资料的情况,归纳常见氮肥及作用、常见磷肥及作用、常见钾肥及作用,老师适当补充)1.氮肥:常见的氮肥有尿素[CO(NH2)2〕、氨水(NH3H2O)、铵盐(如:NH4HCO3、NH2Cl)、硝酸盐(如:NH4NO3、NaNO3)等含氮化合物。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优秀教学案例:课题2化学肥料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优秀教学案例:课题2化学肥料
4.反思与评价提高自我认知:在教学的最后阶段,我引导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高自我认知能力。通过相互评价和总结归纳,学生可以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和巩固。这种反思与评价的教学策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教学内容与过程设计合理:在教学内容与过程的设计上,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兴趣需求,将化肥的分类、性质、作用以及合理使用方法等内容进行生动讲解,并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质疑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教学内容与过程的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2.实施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度。
3.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总结,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和思维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竞赛。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形成共识。在竞赛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在小组总结中,学生可以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提高归纳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化肥的性质、作用和合理使用方法。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究能力。
3.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总结,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针对化肥的相关知识点,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究能力。在课堂尾声,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和思维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优秀教学案例:课题2化学肥料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化学肥料》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化学肥料》教案
(4)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5)善于用辩证的方法看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道化肥、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懂得“科学种田”的道理;
(2)通过分析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利弊,树立关注环境、热爱自然、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
(3)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三溶:灰色粉未部分溶于水,且溶液有酸味的是过磷酸钙;黄褐色或灰褐色粉未不溶于水的是磷矿粉。
练习
某同学帮父亲去一家生产资料公司购买化肥,该公司化肥售价表如下:
化肥
CO(NH2)2
Ca3(PO4)2
NH4NO3
NH4HCO3
过磷酸钙
硫酸钾
氯化钾
价格(元/t)
1200
150
1000
350
250
800
650
教学流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养分,土壤提供的养分是有限的。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农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大,那么人类是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上获得足够多的农产品的呢
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中N、P、K是三大营养元素,因此氮肥、磷肥、钾肥是最主要的化肥。
介绍常见的化肥。
施用化肥的增产作用占各增产因素总和的30%-60%。
强烈氨味
加碱有氨味
无气味
溶解性
溶于水
大多数不溶或部分溶
溶于水
[实验探究二]:取研细的氮肥(硫酸铵、氯化铵)、钾肥(硫酸钾、氯化钾)各克,分别放在铁片上灼烧, 观察现象.再取上述化肥各少量,分别加入少
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能否嗅到气味

化学肥料的优秀教学设计

化学肥料的优秀教学设计

化学肥料的优秀教学设计概述:化学肥料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农资。

它能够提供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向学生全面、系统地介绍化学肥料的种类、特性及应用,培养他们对化学肥料的认识和应用能力,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介绍一种优秀的化学肥料教学设计,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化学肥料的知识。

第一部分: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了解化学肥料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b. 掌握主要化学肥料的成分、作用和应用方法。

c. 理解化学肥料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机制。

2. 能力目标:a. 能够正确选择和运用适宜的化学肥料。

b. 能够评价化学肥料的优缺点,并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c. 能够分析植物的营养需求,并制定适当的肥料施用方案。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a. 化学肥料的定义和分类。

b. 常用化学肥料的成分和特点。

c. 化学肥料的作用和应用方法。

d. 化学肥料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机制。

e. 化学肥料的优缺点及改进建议。

f. 化学肥料的选择与运用。

g. 肥料施用方案的制定。

2. 教学方法:a. 教师讲授: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传授化学肥料的基本知识。

b. 实验教学:组织学生观察和进行一些简单的化验实验,让他们亲自感受化学肥料的作用。

c.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化学肥料的优缺点及改进建议的讨论,增强他们的思维和合作能力。

d. 案例分析:引入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第三部分: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生动的问题或图表引发学生对化学肥料的兴趣。

2. 知识传授:教师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介绍化学肥料的基本知识,如定义、分类和特点。

3. 实验教学: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化验实验,让他们亲自感受化学肥料的作用,加深对化学肥料的理解。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化学肥料的优缺点及改进建议的讨论,鼓励他们思考和交流。

5. 知识梳理:教师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问题进行互动。

初中化学试讲化学肥料教案

初中化学试讲化学肥料教案

初中化学试讲化学肥料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肥料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化学肥料的分类和内容。

3. 了解化学肥料的制备方法和使用技巧。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化学肥料的问题解决。

二、教学重点1. 化学肥料的分类和内容。

2. 化学肥料的制备方法和使用技巧。

三、教学难点1. 各种化学肥料的制备方法。

2. 如何根据土壤需要选择合适的化学肥料。

四、教学内容1. 什么是化学肥料?2. 化学肥料的分类和内容。

3. 化学肥料的制备方法。

4. 化学肥料的使用技巧。

五、教学过程1.引入向学生提问:“你知道什么是化学肥料吗?它有什么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2.讲解a. 什么是化学肥料?化学肥料是指通过化学方法制备的,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元素的肥料。

它可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氮、磷、钾等元素,促进植物生长。

b. 化学肥料的分类和内容:主要包括氮肥、磷肥、钾肥等,每种肥料都有不同的养分含量和使用方法。

c. 化学肥料的制备方法:化学肥料可以通过合成或提取的方式制备,其中氮肥主要是通过合成氨气来实现,磷肥是通过提取磷矿物等途径制备的。

d. 化学肥料的使用技巧:在使用化学肥料时要注意控制用量,避免过量施用造成的土壤污染和植物生长障碍。

3.示范向学生演示化学肥料的正确使用方法,示范如何根据土壤情况选择合适的化学肥料,并介绍化学肥料的施用时间和方法。

4.练习让学生进行化学肥料的分类练习,并根据不同的植物需求选择合适的化学肥料进行施用。

5.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鼓励学生多加实践,提高化学肥料的正确使用技巧。

六、作业1. 记录一下本周所在植物的化学肥料需求,并进行施用。

2. 思考一下如何根据土壤情况选择合适的化学肥料。

七、板书设计化学肥料- 定义:含有植物生长所需养分元素的肥料- 分类:氮肥、磷肥、钾肥等- 制备方法:合成氨气、提取磷矿物等- 使用技巧:控制用量、选择合适肥料八、反馈布置作业并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化学肥料的正确使用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肥料
单元分析
本课题分为两部分,一是化肥简介,简要介绍化肥的种类和作用,这部分内容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讲使用化肥有利的一面,以常用的氮、磷、钾肥为例,进一步具体介绍氮、磷、钾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展现化学价值。

另一方面讲使用化肥所带来的问题——化肥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从环境角度简单提及了农药的使用,让学生了解到科学发展已经解决的问题,同时了解科学发展中尚待解决的问题。

第二部分以活动与探究和资料的形式分别探索和介绍了氮、磷、钾肥的区分及不同氮肥的鉴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有关信息进行加工。

(2)学会自学,提高自己组织语言的能力。

(3)善于用辩证的方法看待问题。

(4)学习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为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维护人体健康而好好学习化学的决心。

教学重点
能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

教学难点
归纳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方法
自学,学生讲解,实验,分析,归纳,应用实际。

教具准备
教师用具:投影仪。

学生用具:仪器:药匙、烧杯、玻璃棒、天平、铁片、酒精灯、三角架、试管;
药品:氯化铵、碳酸氢铵,磷矿粉、过磷酸钙、硫酸钾、氯化钾、硫酸铵、熟石灰。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言]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农产品需求量增大,增施化肥逐渐成为农作物增产的最有力措施。

农作物对氮、磷、钾的需求量大,因此氮肥、磷肥、钾肥是最主要的肥料。

[链接课件:丰收的庄稼、蔬菜图片。

]
[板书]1.氮肥、磷肥、钾肥是重要的肥料。

[学生讲课](根据学生自己的预习情况及收集资料的情况,归纳常见氮肥及作用、常见磷肥及作用、常见钾肥及作用,教师适当补充)
[链接课件:缺乏氮肥的植物图片。

或动画:缺肥的结果、化学肥料]目的:了解氮肥的作用。

1.氮肥:常见的氮肥有尿素[CO(NH2)2〕、氨水(NH3·H2O)、铵盐(如:NH4HCO3、NH2Cl)、硝酸盐(如:NH4NO3、NaNO3)等含氮化合物。

氮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叶绿素的组成元素。

氮肥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以及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合理施用氮肥是极为重要的。

作物缺氮会绿色褪淡,生长缓慢,瘦小,直立,成熟提早,产量品质下降,果小皮硬。

大豆,蚕豆等一些植物无需或只需少量施用氮肥。

它们可以将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而被植物吸收。

将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方法叫做氮的固定。

[链接课件:缺乏磷肥的植物图片。

或动画:缺肥的结果、化学肥料]目的:了解磷肥的作用。

2.磷肥:常见的磷肥有磷矿粉〔Ca3(PO4)2〕、钙镁磷肥(钙和镁的磷酸盐)、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钙和硫酸钙的混合物)等含磷物质。

磷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酶等多种重要化合物的组成元素。

磷可以促进作物生长,还可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

作物缺磷时会生长迟缓、产量降低、植株矮小、苍老、瘦弱,茎细直立、分枝少,叶片小、缺光泽,根系发育差,易老化,成熟迟缓。

[链接课件:缺乏钾肥的植物图片。

或动画:缺肥的结果、化学肥料]目的:了解钾肥的作用。

3.钾肥:常见的钾肥有硫酸钾、氯化钾等含钾化合物。

钾具有保证各种代谢过程的顺利进行、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等功能。

作物缺钾表现为最初老叶叶尖及叶缘发黄,以后黄化部逐步向内伸展同时叶缘变褐、焦枯,叶片出现褐斑,严重时叶肉坏死、脱落。

[过渡]以上各化肥营养元素比较单一,为使作物均匀地吸收各营养成分,人工合成了一些含多种营养元素的复合肥料。

例如:硝酸钾、磷酸铵。

[提问]请说出以上复合肥料所含的营养元素。

[学生回答]
[转折]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去看待问题。

[设问]谈谈你对化肥弊端的了解。

[学生发言]如:不合理地使用化肥,可能会形成:1.土壤污染 2.水污染 3.大气污染。

[教师]同理:农药的使用也有利有弊,它可以除草杀虫,保护农业,但也存在潜在的危害。

[投影]
[教师]人们利用科学技术,生产了化肥、农药,发展了农业,同时还应注意利用科学技术,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尽量减少污染。

[板书]2.化肥和农药对提高农产品的产量有重要作用,但也会带来环境问题。

要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提高它们的利用率,并注意减少污染。

[引导]不同土壤结构需不同营养元素的化肥,那我们如何区分各种化肥,以防施肥不合理。

[活动与探究]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
1.比较氮肥(氯化铵、碳酸氢铵)、磷肥(磷矿粉、过磷酸钙)和钾肥(硫酸钾、氯化钾)的外观、气味和在水中的溶解性,归纳它们的性质。

2.取研细的氮肥(硫酸铵、氯化铵)、钾肥(硫酸钾、氯化钾)各0.5 g,分别放在铁片上灼烧(如右图所示),观察现象。

再取上述化肥各少量,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
能否嗅到气味?
3.根据上述实验,归纳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步骤和方法:[学生活动]
[交流]1.比较外观、气味、溶解性:
2.灼烧
[板书]3.区分常见化肥的方法:
[链接教学课件:(1) 常见化肥区分方法]目的:了解常见化肥的区分方法。

[教师]氮肥有多种,不同氮肥性质也有差异,我们可以利用下述方法区分不同氮肥。

[投影]氮肥的简易鉴别
氮肥中的氨水是液态,碳酸氢铵有强烈的氨味,据此可直接将它们与其他氮肥相区别。

其他常见肥可按下列步骤鉴别: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三种重要化肥的作用,了解了在利用它们优点的同时要考虑到其对环境的危害,最后又总结出了利用物理、化学性质区分各种化肥的方法。

[作业]习题3
查阅有关化肥、农药的作用的资料,整理使用化肥、农药的利弊,下节课我们以“化肥、农药的利弊”为题展开辩论。

板书设计
课题2 化学肥料
1.氮肥、磷肥、钾肥是重要的肥料。

2.化肥和农药对提高农产品的产量有重要作用,但也会带来环境问题。

要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提高它们的利用率,并注意减少污染。

3.区分常见化肥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