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波》测试题(含答案)

《机械波》测试题(含答案)
《机械波》测试题(含答案)

《机械波》测试题(含答案)

一、机械波选择题

1.一列简谐横波,在t=0.6s时刻的图像如图甲所示,此时,P、Q两质点的位移均为-

1cm,波上A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这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B.这列波的波速是16.67 m/s

C.从t=0.6s开始,紧接着的?t=0.6s时间内,A质点通过的路程是10m

D.从t=0.6s开始,质点P比质点Q早0.6s回到平衡位置

2.声波能绕过某一建筑物传播而光波却不能绕过该建筑物,这是因为

A.声波是纵波,光波是横波B.声波振幅大,光波振幅小

C.声波波长较长,光波波长很短D.声波波速较小,光波波速很大

3.一根长20m的软绳拉直后放置在光滑水平地板上,以绳中点为坐标原点,以绳上各质点的平衡位置为x轴建立图示坐标系。两人在绳端P、Q沿y轴方向不断有节奏地抖动,形成两列振幅分别为10cm、20cm的相向传播的机械波。已知P的波速为2m/s,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A.两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反

B.两列波的频率均为2Hz,叠加区域有稳定干涉图样

C.t=6s时,两波源间(不含波源)有5个质点的位移为-10cm

D.叠加稳定时两波源间(不含波源)有10个质点的振幅为30cm

4.一列简谐横波在t=1

3

s时的波形图如图a所示,P、Q是介质中的两个质点,图b是质

点Q的振动图象。则()

A.该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B.该列波的波速是1.8m/s

C.在t=1

3

s时质点Q的位移为

3

2

A D.质点P的平衡位置的坐标x=3cm

5.有一列沿x 轴传播的简谐橫波,从某时刻开始,介质中位置在x=0 处的质点a和在

x=6m处的质点b的振动图线分别如图1图 2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这列波的最大波长为24m

B.若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这列波的最大传播速度为 3m/s

C.若波的传播速度为0.2m/s,则这列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

D.质点a处在波谷时,质点定b一定处在平衡位置且向 y 轴正方向振动

6.一振动周期为T,振幅为A,位于x=0点的波源从平衡位置沿y轴正向开始做简谐振动,该波源产生的一维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波速为v,传播过程中无能量损失,一段时间后,该振动传播至某质点P,关于质点P振动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振幅一定为A

B.周期一定为T

C.速度的最大值一定为v

D.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向上

E.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向上或向下取决于它离波源的距离

7.一列简谐波沿x正方向传播,振幅为2cm,周期为T,如图所示,在t=0时刻波上相距50cm的两质点a、b3cm,但运动方向相同,其中质点a沿y轴负方向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列波的波长可能为75cm

B .该列波的波长可能为45cm

C .当质点b 的位移为+2cm 时,质点a 的位移为负

D .在2

3

t T =

时刻,质点b 的速度最大 8.图甲为一列简谐波在0.10t s =时刻的波形图,P 是平衡位置为 1.0m x =处的质点,Q 是平衡位置为 4.0m x =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Q 的振动图象,则( )

A .在0.25t s =时,质点P 的速度方向为y 轴正方向

B .质点Q 在t=0.075s 时位移为52cm

C .从0.10t s =到0.20t s =,该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了4m

D .从0.10t s =到0.25t s =,质点P 通过的路程为30cm

9.如图所示,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为一正弦曲线,其波速为200 m/s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从图示时刻开始,质点b 比质点a 先到平衡位置

B .从图示时刻开始,经过0.01s 质点a 通过的路程为0.4m

C .若该波波源从O 点沿x 轴正向运动,则在x =2000m 处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将小于50Hz

D .若该波传播中遇到宽3m 的障碍物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10.在O 点有一波源,t =0时刻开始向+y 方向振动,形成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距离O 点为x 1=3m 的质点A 的振动图像如图甲所示;距离O 点为x 2=4m 的质点B 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距离O 点为x 3=5m 的质点C 的振动图像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

()

A.该波的波长为6m B.该波的周期为12s

C.该波的波速为1m/s D.10s末A点的振动速度大于B点的振动速度

11.一列简谐横波,在t=0.6 s时刻的图象如图甲所示,波上A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这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B.这列波的波速是50

3

m/s

C.从t=0.6 s开始,质点P比质点Q 晚0.4 s回到平衡位置

D.从t=0.6 s开始,紧接着的Δt=0.6 s时间内,A质点通过的路程是4 m

12.在均匀介质中选取平衡位置在同一直线上的9个质点,相邻两质点的距离均为L,如图甲所示。一列横波沿该直线向右传播,0

t=时到达质点1,质点1开始向下运动,经过时间t?第一次出现如图乙所示的波形。则该波的()

A.周期为2

3

t?,波长为8L B.周期为t?,波长为8L

C.周期为t?,波速为8L

t?

D.周期为

2

3

t?,波速为

12L

t?

13.甲乙两列简谐横波在同一介质中分别沿x轴正向和负向传播波速均为40cm/s,两列波在t=0时的部分波形如图所示.关于这两列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甲波的波长λ甲=40cm

B .乙波的周期为T 乙=1.2s

C .t =0时刻,介质中偏离平衡位置位移为24cm 的相邻质点的距离为480cm

D .两列波可以形成稳定的干涉

E.从t =0时刻计时在图示的区域内,经过0.45s 才再次出现有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距离为24cm

14.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周期为0.2s ,0t =时的波形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衡位置在1m x =处的质元的振幅为0.03m

B .该波的波速为10m/s

C .0.3s t =时,平衡位置在0.5m x =处的质元向y 轴正向运动

D .0.4s t =时,平衡位置在0.5m x =处的质元处于波谷位置 E.0.5s t =时,平衡位置在 1.0m x =处的质元加速度为零

15.如图甲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 =0.2s 时的波形图,P 为平衡位置在x =2m 处的质点,图乙所示为质点P 的振动图象,则下列关于该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 .该波的周期是0.4s

B .该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

C .该波的传播速度为10m/s

D .t =0.3s 时,质点P 的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 E.从t =0.2s 到t =0.5s ,质点P 通过的路程为40cm

16.图示为一列沿x 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实线为t =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为t =0.6 s 时的波形图,波的周期T >0.6 s ,则( )

A.波的周期为2.4 s

B.在t=0.9 s时,P点沿y轴正方向运动

C.经过0.4 s,P点经过的路程为4 m

D.在t=0.5s时,Q点到达波峰位置

17.一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图1示t=0时刻的波形图,图2是介质中某质点的振动图象,则该质点的x坐标值合理的是()

A.0.5m B.1.5m C.2.5m D.3.5m

18.在如图所示的轴上有M、N两质点,两点之间的距离为x=12m,已知空间的简谐横波由M向N传播,某时刻两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已知该简谐横波的波长介于8m和10m之间。下列正确的是()

A.该简谐横波的传播周期为0.8s

B.该简谐波的波长可能为48m

C.该简谐波的波长一定等于9.6m

D.该简谐横波的传播速度大小为12m/s

E.0~1.2s的时间内质点M点的路程为120cm

19.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轴正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该时刻波传播到Q 点,t=0.2s时,M点第一次到达波谷,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波的传播速度v=1m/s

B.质点P的振动周期T=0.4s

C.M点的起振方向沿y轴负方向

D.0~1s内质点Q运动的路程为1m

E.0~1s内质点M运动的路为0.18m

20.波源O在t=0时刻开始做简谐运动,形成沿x轴正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当t=3s时波刚好传到x=27m处的质点,波形图如图所示,质点P、Q 的横坐标分别为4.5m、18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P的起振方向沿y轴正方向

B.波速为6m/s

C.0~3s时间内,P点运动的路程为5cm

D.t=3.6s时刻开始的一段极短时间内,Q点加速度变大

E.t=6s时P点恰好位于波谷

21.水槽中,与水面接触的两根相同细杆固定在同一个振动片上.振动片做简谐振动时,两根细杆周期性触动水面形成两个波源.两波源发出的波在水面上相遇.在重叠区域发生干涉并形成了干涉图样.关于两列波重叠区域内水面上振动的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不同质点的振幅都相同

B.不同质点振动的频率都相同

C.不同质点振动的相位都相同

D.不同质点振动的周期都与振动片的周期相同

E.同一质点处,两列波的相位差不随时间变化

22.如图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在x=1.0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在x=4.0m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Q的振动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

A.这列波的波长是8m,周期是0.2s,振幅是10cm

B.在t=0时,质点Q向y轴负方向运动

C.从t=0.1到t=0.25s,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了6m

D.从t=0.1到t=0.25s,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30cm

E.质点Q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0.10sin10πt(国际单位)

23.两列振动方向相同、振幅分别为A1和A2的相干简谐横波相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的振幅为|A1-A2|

B.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始终为A1+A2

C.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的位移总是小于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的位移

D.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的振幅一定大于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的振幅

24.一列简谐机械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2m/s.某时刻波形如图所示,a、b两质点的平衡位置的横坐标分别为x a=2.5m,x b=4.5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b振动的周期为 4 s

B.平衡位置x=10.5m处的质点(图中未画出)与a质点的振动情况总相同

C.此时质点a的速度比质点 b的速度大

D.质点a从图示开始在经过1

4

个周期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 2cm

E.如果该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尺寸小于 8m 的障碍物,该波可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25.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的正向传播,振幅为2cm,周期为T.已知为t=0时刻波上相距40cm的两质点a、b的位移都是1cm,但运动方向相反,其中质点a沿y轴负向运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列简谐横波波长可能为150cm

B.该列简谐横波波长可能为12cm

C.当质点b的位移为+2cm时,质点a的位移为负

D.在t=

5

12

T时刻质点b速度最大

二、机械波解答题

26.一列横波t=0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介质中P质点此后一段时间内的振动图像,Q点是x轴上离原点O距离25m处的质点(图中未画)。求

(1)此横波的波速多大?

(2)此横波从t=0时刻开始经过多长时间能传到Q点,并判断传到Q点起振的方向?

(3)从t=0时刻传到Q点这段时间内,P质点振动通过的路程是多大?

27.图中的实线是一列正弦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曲线.经过0.5 s 后,其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设该波的周期T大于0.5 s.

(1)如果波是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波的速度和周期分别是多大?

(2)如果波是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波的速度和周期分别是多大?

28.x=0的质点在t=0时刻开始振动,产生的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1=0.14s时刻波的图像如图所示,质点A刚好开始振动。

(1)求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2)求x=4m的质点在0.14s内运动的路程。

29.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图中的实线和虚线分别是该波在t=0.02 s和t'=0.08 s时刻的波形.

(ⅰ)在t=0.02 s时,求x=0.9 m处质点的振动方向及该波的最大周期;

(ⅱ)若波传播的周期为T,且8T < t' ≤ 9T,求该波传播的波速大小.

30.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在沿x轴方向传播的过程中,波形由实线变为虚线经历的时间Δt=1.0 s.

(1)若该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且在Δt时间内传播的距离小于波长,求传播速度;(2)若该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求传播速度的可能值。

31.一列横波在x轴上传播,在t1=0时刻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t2=0.05s时刻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

(1)求这列波的波速;

(2)若有另一列波能与这列波发生稳定干涉,则另一列波的最小频率是多少?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机械波选择题

1.AB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由乙图读出t=0.6s时刻质点A经过平衡位置向下振动,故这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A正确;由甲图读出该波的波长为λ=20m,由乙图周期为:T=1.2s,则波速为:

.B正确.△t=0.6s=0.5T,质点做简谐运动时在一个周期内质点A通

过的路程是4倍振幅,则经过△t=0.4s,A质点通过的路程是:S=2A=2×2cm=4cm,C错误;图示时刻质点P沿y轴正方向,质点Q沿y轴负方向,所以质点P将比质点Q早回到

平衡位置.将此图象与正弦曲线进行对比可知:P点的横坐标为x P=m,Q点的横坐标为x Q=m,根据波形的平移法可知质点P比质点Q早回到平衡位置的时间为:

t=,D错误.

考点:横波的图象;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2.C

【解析】

波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的条件是:孔缝的宽度或障碍物尺寸与波长相比差不多或比波长更短.由于声波的波长比较大(1.7cm ~17m )和楼房的高度相近,故可以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而可见光的波长很小,无法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故只有C 正确. 3.A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P 起振方向沿y 轴负方向,而Q 起振方向沿y 轴正方向,因此起振方向相反,A 正确;

B .由于波长

=4m λ

波速由介质决定的,因此两列波的速度相等,根据

v f T

λ

λ==

可知

0.5Hz f =,2s T =

因此两列波的频率均为0.5Hz ,叠加区域有稳定干涉图样,B 错误; C .t =6s 时,两列波都向前传播了12m ,波形如图所示

当两列波叠加时,合振动等于两个振动的矢量和,由图象可知,在x =-7m ,x =-1m ,x =3m 处位移都是-10cm ,且在6~8m 间还有两个点位移是-10cm ,因此有5个点位移为-10cm ,C 正确;

D .振动稳定后,某时刻振动图象图所示

从图中可知,在叠加稳定时两波源间(不含波源)有9个质点的振幅为30cm ,D 错误。

故选AC 。 4.AC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图b 可知,t =1

3

s 时,质点Q 向上振动,因此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A 正确; B .由图a 、b 可知

36cm 0.36m λ==,2s T =

因此波速度

0.18m/s v T

λ

=

=

B 错误;

C .质点Q 从平衡位置开始振动,在t =

1

3

s 时质点Q 的位移

2A sin

A 2

y t T π== C 正确;

D .由图可知,OP 间相位差恰好为

6

π

,因此OP 的距离 63cm

2d π

λπ

=?=

D 正确。 故选ACD 。 5.AC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若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振动由b 传到a 需要1

()4n T +,此时ab 间距离为1()4

n λ+,

则波长

6m

1

4

n λ=

+①

当n =0时,这列波的波长最长,且最大波长为24m ,A 正确;

B .若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振动由a 传到b 需要3()4n T +,此时ab 间距离为3()4

n λ+,则波长

6m

34

n λ=

+②

由图可知振动周期

8s T =

当n =0时,这列波的传播速度最大,且最大传播速度为

m 1m/s v T

λ

=

=

B 错误;

C .若波的传播速度为0.2m/s ,根据

v T

λ

=

可得波长

1.6m λ=

代入②式恰好

3n =

恰好满足沿x 轴正方向传播表达式,因此这列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C 正确; D .由图1和图2可知,无论该波向左传播还是向右传播,质点a 处在波谷时,质点定b 一定处在平衡位置且向 y 轴正方向振动,D 正确。 故选ACD 。 6.ABD 【解析】

试题分析:简谐波在传播过程中,波上各个质点的起振方向,振幅,周期都是相同的,故P 点的振幅一定为A ,周期为T ,起振方向沿y 轴正向,故ABD 正确E 错误;质点振动的最大速度即在平衡位置的速度与波传播的速度无关,C 错误; 考点:考查了简谐波的传播

【名师点睛】介质中各质点的起振方向与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沿波的传播方向质点的振动越来越迟,后振动的质点重复先振动的质点的运动.各点振动周期相同,若无能量损耗,则振幅相同.机械波的基本特点是:介质中各质点随着波源做受迫振动,起振方向都与波源相同,各质点的振动情况概括起来为:“前带后,后跟前 7.AC 【解析】 【分析】 【详解】

AB .根据振动方程sin x A t ω=可知对a 有

2sin a t ω=

3

a t π

ω=

同理对b 有

53

b t πω=

结合2T

π

ω=

可知 4233

b a t t t T πω?=-=

= 则

2

50cm 3

n λλ=+(n =0,1,2……)

变形得

150

cm 32

n λ=

+(n =0,1,2……) 当0n =时,波长75cm λ=,当波长为45cm 时,n 不为整数,A 正确,B 错误;

C .根据波形平移可知,当质点b 的位移为+2cm 时,质点a 位于平衡位置下方,且向平衡位置动,所以质点a 的位移为负,C 正确;

D .波形图的平衡位置传播至质点b 处,速度最大,则

5

()13232

n n t T T T

ππππ-+==+ 当2

3t T =

时,n 不是整数,D 错误。 故选AC 。 8.A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振动图象知,t =0.10s 时,Q 处于平衡位置向下振动,根据上下坡法知,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当t =0.25s 时,即在t =0.10s 开始经过3

4

T ,质点P 在平衡位置以下向上振动,即速度方向沿y 轴正方向,故A 正确; B .根据乙图可知,质点Q 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

y =10sin10πt (cm )

质点Q 在t=0.075s

时位移为,故B 正确; C .根据图象可以看出波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故C 错误 D .由于P 点不是在波峰或波谷,或平衡位置,经过0.15s ,即经过3

4

T ,质点经历的路程不等于3A ,即30cm ,故D 错误。 故选AB 。

9.BD 【解析】 【分析】 【详解】

波沿正方向传播,此时a 向下振动,b 向下振动,A 错;波长为4m ,周期为

,0.01s 时间内质点a 通过的路程为2A=40cm ,B 对;该波的频率为50Hz ,

在波的传播方向各质点振动周期与波源相同,C 错;当障碍物的尺寸比波长小时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D 对; 10.BC 【解析】 【分析】 【详解】

BC .波从波源开始振动, 传播到A 点用时

1

1x t v =

传播到B 点用时

2

2x t v

=

由图甲可知

14s 12T

t +

= 由图乙可知

259s 12

T

t +

= 解得12s T =,1m /s v =,故BC 正确; A .该波的波长

=12m vT λ=

故A 错误;

D .波传播到B 质点用时4s ,再经6s 即10s 末,位于平衡位置,速度最大,而A 点不在平衡位置,故A 点的振动速度小于B 点。故D 错误。 故选BC 。 11.A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题图乙可知,t =0.6 s 时A 点沿y 轴负方向振动,因此可判断这列波是向x 轴正方向传播的,选项A 正确;

B 、由题图甲可知,该波的波长为20 m ,由题图乙可知,该波的周期为1.2 s ,可得该波的

波速为

50

3

m/s ,选项B 正确; C 、由波上各质点振动情况可知,P 点沿y 轴正方向振动,应该先回到平衡位置,选项C 错误;

D 、0.6 s 的时间为半个周期,因此质点振动路程为4 m ,选项D 正确. 故选ABD 12.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乙可知波长

8L λ=

简谐横波沿该直线向右传播,图中质点9的振动向上,而波源1起振方向向下,所以经过时间t ?第一次出现图乙所示的波形,图中还有半个波长的波形没有画出,则图示时刻质点9已经振动了0.5T ,质点1振动了1.5T ,即

1.5T t =?

解得

23

T t =?

波速

81223

L L

v T

t t λ

=

=

=?? 选项D 正确,ABC 错误。 故选D 。 13.AB 【解析】 【分析】

由图先读出两列波的波长和振幅,通过数学关系得知两波长的最小公倍数,对波峰相遇时的点的坐标进行分别列式. 【详解】

A .相邻两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即为波长,由图可知,甲波的波长为40m ,故A 正确;

B .由图可知,乙波的波长为48m ,由公式

48

s 1.2s 40

T v

λ

=

=

=乙, 故B 正确;

C .t =0时,在x =40cm 处两列波的波峰相遇,该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为24cm ,两列波的波峰相遇处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均为24cm ,从图线可以看出,甲、乙两列波的波长分别为:λ1=40cm ,λ2=48cm ,甲、乙两列波的波峰的x 坐标分别为:

11140x k λ=+

22248x k λ=+

介质中偏离平衡位置位移为24cm 的所有质点的x 坐标为:

(40480)cm x n =+

当n =0时,x =40cm ,故C 错误; D .甲波的周期为:

40

s 1.0s 40

T v

λ

=

=

=甲, 由于两波的频率不同,所以两列波不可以形成稳定的干涉,故D 错误; E .经过0.45s ,甲波向右传播的距离

x 甲=vt =40cm/s ×0.45s=18cm ,

图中x =0处波峰传到x=18cm 处。乙波向左传播的距离

x 乙=vt =40cm/s ×0.45s=18cm ,

图中x =40处波峰传到x =22cm 处,可知在图示的区域内,经过0.45s 没有出现有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距离为24cm ,故E 错误。 故选AB 。 【点睛】

该题是一道难度较大的试题,解答过程中要注意数学知识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尤其是对于通式的表述.同时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计算能力,计算过程中要细心。 14.AB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波形图可知,平衡位置在1m x =处的质元的振幅为0.03m ,选项A 正确; 由图可知波长λ=2m ,因T =0.2s ,则该波的波速为2

m/s 10m/s 0.2

v T

λ

=

=

=,选项B 正确;因t =0时刻平衡位置在x =0.5m 处的质元沿y 轴负向振动,则t =0.3s=1

1

2

T 时,平衡位置在x =0.5m 处的质元向y 轴正向运动,选项C 正确;因t =0时刻平衡位置在x=0.5m 处的质元沿y 轴负向振动,则t =0.4s=2T 时,平衡位置在x =0.5m 处的质元仍在平衡位置向y 轴负向运动,选项D 错误;因t =0时刻平衡位置在x =1.0m 处的质元在波峰位置,则t =0.5s=2

1

2

T 时,平衡位置在x =1.0m 处的质元振动到波谷位置,此时的加速度为y 轴正向最大,则选项E 错误. 15.ACD 【解析】

试题分析:(1)由题图乙可以看出,质点P 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的时间为0.4s ,所以该波的传播周期为0.4s ,选项A 正确;由题图乙可知,在t =0.2s 后质点P 向x 轴负方向运动,根据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之间的关系可以判断,该波一定是沿x 轴负方向传播,选项B 错误;由v =λ/T 可知,该波的传播速度为v =10m/s ,选项C 正确;在t =0.3s 时,质

点P 运动到距平衡位置最远处,所以其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选项D 正确;从t =0.2s 到t =0.5s ,质点P 通过的路程应为60cm ,选项E 错误. 考点:波动图像、振动图像

【名师点睛】由乙图读出质点P 在t=0.2s 时刻的速度方向,在甲图上,运用波形的平移法判断出波的传播方向,读出波长和周期,求出波速.根据时间与周期的关系,确定质点的位置,分析速度的大小和速度的方向. 16.D 【解析】 【详解】

A.从两时刻的波形图可以看出,在Δt =0.6 s 时间内,波传播的距离Δx =34

λ

=6 m ,故传播时间Δt =

34

T

=0.6 s ,周期T =0.8 s ,A 项错误; B.同时可求波速为10 m/s ;t =0时刻P 点向y 轴负方向振动,经过Δt =0.9 s =11

8

T ,P 点正向y 轴负方向振动,B 项错误;

C.经过t =0.4 s ,即半个周期,P 点经过的路程为2A =0.4 m ,C 项错误;

D.经过t =0.5 s ,波向x 轴负向平移Δx =vt =5 m ,可知Q 点处于波峰,D 项正确。 故选D. 17.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题图2可知,该质点在t=0时刻竖直方向的坐标为-0.1m >y >-0.2m ,并且向y 轴负方向运动,由题可知波向x 轴正方向运动,综上可知,该质点的坐标值可能为2.67m >x >2m 之间,故选C . 18.AC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振动图像可知这列波的周期为T =0.8s ,A 正确; BCD .由于简谐波由M 向N 传播,则有

1

()4

x n λ=+,(n =0、1、2、3…)

又因为8m<λ<10m ,所以n =1时,λ=9.6m ,则波速由

v T

λ

=

可得

v =12m/s

B 错误,CD 正确;

E .一个周期内质点通过的路程为振幅的4倍,1.2s 为1.5个周期,则M 点通过的路程为振幅的6倍,即60cm ,E 错误。 故选ACD 。 19.BCE 【解析】 【分析】 【详解】

AC. t =0时刻波传播到Q 点,Q 点起振方向沿y 轴负方向,在波传播过程中各点的起振方向都相同,则M 点的起振方向也沿y 轴负方向;经过t =0.2s ,M 点第一次到达波谷,可

知波的传播速度

0.02m/s 0.1m/s 0.2

x v t ?=

?== 故A 错误,C 正确;

B.由图象可知,波长λ=0.04m ,则波的周期,亦即P 质点振动的周期

0.04

s 0.4s 0.1

T v

λ

=

= 故B 正确;

D.0~1s 内质点Q 振动了2.5个周期,运动的路程

s =

t T ?4A =10.4

×8cm =20cm 故D 错误;

E.波传播到M 点的时间

t 1=0.01

0.1

s =0.1s 则0~1s 内质点M 振动了2.25个周期,运动的路程

110.1

48cm 18cm 0.18m 0.4

t t s A T --=

??=== 故E 正确。 故选BCE . 【点睛】

本题考查了波动和振动的综合运用,掌握波长、波速、周期的关系,知道质点振动的周期与波动周期相等。 20.ACE 【解析】 【详解】

A .根据波动与振动方向间的关系可知,波源O 的起振方向与图中x =27m 处质点的振动方向相同,沿y 轴正方向,则质点P 的起振方向也是沿y 轴正方向,故A 正确。

B .该波3s 内传播的距离为27m ,则波速

279m/s 3

x v t =

== 选项B 错误; C .波的周期

18

s=2s 9

T v

λ

=

=

则0~3s 时间内,P 点振动的时间为 4.51

3 2.5s=1T 94

t =-= 运动的路程为5A =5cm ,选项C 正确;

D .t =3.6s 时刻质点Q 振动的时间'18

3.6 1.6s 9

t =-=,则此时质点Q 正在从最低点向上振动,则在开始的一段极短时间内,Q 点加速度变小,选项D 错误;

E . t =6s 时P 点已经振动了 4.53

6 5.5s=2T 94

s s -=,此时P 点恰好位于波谷,选项E 正确。故选ACE 。 21.BDE 【解析】 【分析】 【详解】

两列波叠加形成稳定的干涉现象的条件是两列波的频率相同;任何质点都在按照相同的频率在振动,不同区域的质点振幅和位移不一定相同,两列波在水面上相遇时发生干涉,有的质点振动加强,有的振动减弱,可知不同的质点的振幅不一定相同,选项A 错误;各质点振动的频率与波源频率相同,波源振动频率又与振动片的振动频率相同,不同质点的振动频率相同,都等于振源的频率,选项B 正确;因各质点距离振源的距离不一定相同,则各质点振动的相位不一定相同,选项C 错误;不同的质点振动的周期都与细杆的振动周期相同,细杆的振动周期与振动片的周期相同,则不同的质点振动的周期都与振动片的振动周期相同,选项D 正确;同一质点处因与振源的位置关系一定,则两列波的相位差不随时间变化,选项E 正确;故选BDE. 22.ACE 【解析】 【分析】

由波形图和振动图像读出波长、周期和振幅;根据振动图像可求解波的转播方向和传播的距离;质点在一个完整周期中运动的路程为4A ; 【详解】

由图像可知,这列波的波长是8m ,周期是0.2s ,振幅是10cm ,选项A 正确;由Q 点的振动图像可知,在t =0时,质点Q 向y 轴正方向运动,可知波向x 轴正向传播,选项B 错误;波速8

/40/0.2

v m s m s T

λ

=

=

=,从t =0.1到t =0.25s ,该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了

旋转测试题及答案

旋转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32分) 1.如图,把?OAB 绕着O 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OCD 的位置,那么OA= , ∠B= ,旋转角度是 . 2.如图,?ADE 是由?ABC 绕A 点旋转180度后得到的.那么,?ABC 与?ADE 关于A 点 对称,A 点叫做 . 3.如图15-22所示,ABC ?绕点A 旋转了0 50后到了'''C B A ?的位置,若0 '33=∠B , 056=∠C ,则________'=∠AC B . 4.如图,四边形OACB 绕点O 旋转到四边形DOEF ,在这个旋转过程中,?旋转中心是________,旋转角是_______,AO 与DO 的关系是________,∠AOD 与∠BOE 的关系是___________. 5.如图,AC ⊥BE ,AC=EC ,CB=CF ,则△EFC 可以看作是△ABC ?绕点________按_________方向旋转了________度而得到的. 6.如图所示,ABC ?中,0 90=∠BAC ,cm AC AB 5==,ABC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后得到ACD ?,则图中的________是旋转中心,旋转角度为_______度. 7.正六边形至少旋转______度后与自身重合. 8.图形在平移、旋转过程中,图形的______和_______不变. A B D C O E A B D C 图15-22 C'B'C B A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图 图 图15-23 E A B C D D C B A 第4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

9.下列四个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10.已知ABC ?经过旋转得到DEF ?,4=AB ,5=AC ,则EF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 11.国旗上的五角星是旋转对称图形,它的旋转角度是______(填最小的度数),请你 再举一个旋转角度与五角星相同的正多边形是_______. 12.在26个大写英文字母中,写出既是轴对称,?也是中心对称的字母______?、?_____、 _____.(写3个) 13.小明把如图所示的扑克牌放在一张桌子上,?请一位同学避开他任意将其中一张牌 倒过来,?然后小明很快辨认为被倒过来的那张扑克牌是________. 颠倒前 颠倒后 14.如下左图,等边△ABC 经过平移后成为△BDE ,则其平移的方向是_____;平移 的距离是_____;△ABC ?经过旋转后成为△BDE ,则其旋转中心是_____;旋转角度是_____. 15.如图,一块等边三角形木板ABC 的边长为1 ,现将木板沿水平线翻转(绕一个点 A . B . C . D .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P'P D C B A 图15-28

八年级数学上册轴对称解答题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轴对称解答题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一、八年级数学 轴对称解答题压轴题(难) 1.在梯形ABCD 中,//AD BC ,90B ∠=?,45C ∠=?,8AB =,14BC =,点E 、F 分别在边AB 、CD 上,//EF AD ,点P 与AD 在直线EF 的两侧,90EPF ∠=?, PE PF =,射线EP 、FP 与边BC 分别相交于点M 、N ,设AE x =,MN y =. (1)求边AD 的长; (2)如图,当点P 在梯形ABCD 内部时,求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 (3)如果MN 的长为2,求梯形AEFD 的面积. 【答案】(1)6;(2)y=-3x+10(1≤x <103);(2)1769 或32 【解析】 【分析】 (1)如下图,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DHC 可得到HC 的长度,从而得出HB 的长,进而得出AD 的长; (2)如下图,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PQ 、PR 的长,然后利用EB=PQ+PR 得去x 、y 的函数关系,最后根据图形特点得出取值范围; (3)存在2种情况,一种是点P 在梯形内,一种是在梯形外,分别根y 的值求出x 的值,然后根据梯形面积求解即可. 【详解】 (1)如下图,过点D 作BC 的垂线,交BC 于点H ∵∠C=45°,DH ⊥BC ∴△DH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四边形ABCD 是梯形,∠B=90° ∴四边形ABHD 是矩形,∴DH=AB=8

∴HC=8 ∴BH=BC -HC=6 ∴AD=6 (2)如下图,过点P 作EF 的垂线,交EF 于点Q ,反向延长交BC 于点R ,DH 与EF 交于点G ∵EF ∥AD,∴EF ∥BC ∴∠EFP=∠C=45° ∵EP ⊥PF ∴△EP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同理,还可得△NPM 和△DGF 也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E=x ∴DG=x=GF,∴EF=AD+GF=6+x ∵PQ ⊥EF,∴PQ=QE=QF ∴PQ= ()1 62 x + 同理,PR= 12 y ∵AB=8,∴EB=8-x ∵EB=QR ∴8-x=()11622 x y ++ 化简得:y=-3x+10 ∵y >0,∴x < 103 当点N 与点B 重合时,x 可取得最小值 则BC=NM+MC=NM+EF=-3x+10+614x +=,解得x=1 ∴1≤x < 103 (3)情况一:点P 在梯形ABCD 内,即(2)中的图形 ∵MN=2,即y=2,代入(2)中的关系式可得:x= 83 =AE

轴对称图形练习题

《轴对称图形与成轴对称》练习题 姓名:班别: 学号: 一.填空。 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 (),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 2.在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 二.判断。 1.通过一个圆的圆心的直线是这个圆的对称轴。( ) 2.圆是轴对称图形,每一条直径都是它的对称轴。() 3.等腰梯形是对称图形。( ) 4.正方形只有一条对称轴。( ) 三.选择。 1.4、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条数最多的是( ) A.正方形 B.长方形 C.等腰三角形 D.等腰梯形 E.等边三角形 F.角 G.线段 H.圆 I.正五角星2.下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①长方形②平行四边形③圆④半圆 3.一只小狗正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如图所示),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是( ) 4.(2004·安徽)如图14-18所示,下列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1)(2) B.(1)(3) C.(1)(4) D.(2)(3) 5.(2004·厦门)如图14-19所示,下列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图14-19 A.(1)(2) B.(1)(3)(4) C.(2)(3) D.(1)(4) 6、下列英文字母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N B 、S C 、L D 、E 7、下列各时刻是轴对称图形的为( ) A 、 B 、 C 、 D 、 8、将写有字“B ”的字条正对镜面,则镜中出现的会是( ) A 、 B 、 C 、 D 、 9、和点P (-3,2)关于y 轴对称的点是( ) A.(3, 2) B.(-3,2) C. (3,-2) D.(-3,-2) 10.小强从镜子中看到的电子表的读数如图所示,则电子表的实际读数是 . 四.作图题。 画下面图形的对称轴. 五.解答题。 1. 判断下列图形(如图14-6所示)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B 第10题图

九年级旋转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

旋转(90分钟,120分) 一、选择题() 1.平面图形的旋转一般情况下改变图形的() A. 位置 B.大小 C.形状 D.性质 2. 9点钟时,钟表的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 A.30° B.45° C.60° D.90° 3. 将□ABCD旋转到□A′B′C′D′的位置,下面结论错误的是() A. AB=A′B′ B. A B∥A′B′ C.∠A=∠A′ D.△ABC≌△A′B′C′ 4.在下列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又是轴对称的图形是() 5.如图,图形旋转一定角度后能与自身重合,则旋转的角度可能是() A. 30° B. 60° C.90° D. 120° 6.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为DC边上的点,连接BE,将△BCE绕点 A B C D F E D C B A O F E D C B A 第5题图第6题图第8题图

C 顺时针旋转90°得到△DCF ,连接EF ,若∠BEC=60°,则∠EF D 的 度数为() A. 10° B. 15° C. 20° D. 25° 7.把一个正方形绕它的中心旋转一周和原来的图形重合() A. 1次 B. 2次 C. 3次 D. 4次 8.如图,△ABC 和△DEF 关于点O 中心对称,要得到△DEF ,需要将△ABC A.. 30° B. 90° C. 180° D. 360° 二、填空题() 9.钟表上的时针随时间的变化而转动,这可以看做的数学上的 . 10.菱形ABCD 绕点O 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四边形A ′B ′C ′D ′,则四边形A ′B ′C ′D ′是 . 11.钟表的分针经过20分钟,旋转了 ° . 12.等边三角形至少旋转 °才能与自身重合. 13.如图,△ABC 以点A 为旋转中心,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的△A B 1B 是 三角形。 14.如图,△ABC 绕着点C 顺时针旋转35°得到△1A 1B C ,若1A 1B ⊥AC ,则∠A 的度数是 。 15.如图,△ABC 绕点B 逆时针方向旋转到△EBF 的位 置 ,若∠A=15°,∠C=10°,E ,B ,C 在同一直线上,则∠ABC= , 13题图 C 1 B 1 C B A 14题图 A 1 B 1 C B A 15题图 F E C B A 16题图 D C B A

初二年级数学上册旋转测试题(答案)

三一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2b9089066.html,)/初中二年级 〔初二年级数学上册旋转测试题(答案) [1]〕 《旋转》训练题 1、经过旋转,图形上的每一点都绕沿相同方向转动了, 任意一对对应点与的连线所成的角都是旋转角,对应点到 的距离相等.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形旋转后对应线段,对应角相等; B、旋转不改变图 形的形状和大小;C、旋转后对应点的连线的垂直平分线经 过旋转中心;D、旋转形成的图形是由旋转中心和旋转方向 决定的. 3、要使正十二边形旋转后能与自身重合,至少应将它绕中 心逆时针方向旋转() A、30° B、45° C、60° D、75° 4、如图1所示的五角星旋转多少度能与自身重合? 5、如图2所示,若正方形ABCD可由正方形CDEF旋转后得到,则图形所在平面上可以作为旋转中心的共有几个?

6、(2010年天津市)如图3,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3,为边上一点,.以点为中心,把△顺时针旋转,得△,连接,则的长等于 . 7、图4中的两个正方形的边长相等,请你指出图中可以通过绕点O旋转而相互得到的图形并说明旋转的角度. 8、如图5,△ACE、△ABF都是等腰三角形,∠BAF=∠CAE=90°,那么△AFC是以点为旋转中心,旋转度之后能与另三角形重合,点F的对应点是. 9、如图6,把一个直角三角尺ACB绕着30°角的顶点B顺时针旋转,使得点A与CB的 延长线上的点E重合.则(1)三角尺 旋转了度;(2)连接CD,可 判断△CDB的形状是三角形; (3)∠BDC的度数是度. 10、如图7,四边形A/B/C/D/是四边形ABCD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请你作出旋转前的图形ABCD. 11、如图8所示,四边形ABCD绕某点旋转后成四边形 A/B/C/D/,请你帮助找出它们的旋转中心. 12、如图9,∠AOB=90°,∠B=25°,△A/OB/可以看做是由△AOB绕点O顺时针旋转α角度得到的,若点A/在AB上,则旋转角α的大小可以是() A、25° B、30° C、45° D、50°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轴对称》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十二章《轴对称》测试题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如图,下列图形中,轴对称图形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2.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 A.圆 B.正方形 C.等腰三角形 D.长方形 3. 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4cm 和9cm ,则该三角形的周长是( ) A .17cm B .22cm C .17cm 或22cm D .18cm 4. 小明从镜子里看到镜子对面电子钟的像如图所示,实际时间是( ) A 、21:10 B 、10:21 C 、10:51 D 、12:01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关于某直线对称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B.全等三角形是关于某直线对称的 C.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则这两个图形一定分别位于这条直线的两侧 D.有一条公共边变得两个全等三角形关于公共边所在的直线对称 6. 、已知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为2cm ,则斜边的长为( ). A .2cm B .4cm C .6cm D .8cm 7.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00°,则它的顶角是( ) A.80° B.20° C.80°或20° D.不能确定 8. 点M (1,2)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A .(-1,-2) B .(-1,2) C .(1,-2) D .(2,-1) 9.如图,在已知△ABC 中,AB=AC , BD=DC ,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BAC=∠B B.∠1=∠2 C.AD ⊥BC D.∠B=∠C 10.到△ABC 的三个顶点距离相等到的点是( ) A.三条中线的交点 B.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C.三条高线的交点 D 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36分) 1. 已知点A (x ,-4)与点B (3,y )关于y 轴对称,那么x +y 的值为_______. 2.如果点P (4,-5)和点Q(a ,b)关于y 轴对称,则a =_____,b=____。 3.点(-2,1)点关于x 轴对称的点坐标为_ _;关于y 轴对称的点坐标为_ _。 4.等腰三角形中的一个角等于100°,则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_ _。 5.已知△ABC 中∠ACB=90°,CD ⊥AB 于点D ,∠A=30°,BC=2cm ,则AD=__ __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练习习题

欢迎阅读 页脚内容 A B C N O 图3 轴对称复习练习题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42 0,则它的底角度数_______. 2.下列10个汉字:林 上 下 目 王?田 天 王 显 吕,其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______有一条对称轴的是________;有两条对称轴的是_______;有四条对称轴的是________. 3.如图,镜子中号码的实际号码是___________. 4.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7,则其周长为______. 5.已知等腰ABC △的周长为10,若设腰长为x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6.在△A BC 中,AB =AC ,AB 的垂直平分线与AC 所在的直线相交所得到锐角为50°,则∠B 等于 7 8的长915和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2..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345.如图3,已知△ABC 中,AC+BC=24,AO 、BO 分别是角平分线,且MN ∥BA ,分别交AC 于N 、BC 于M ,则△CMN 的周长为( )A .12 B .24 C .36 D .不确定 6.如图4所示,Rt △ABC 中∠C=90°,AB 的中垂线 DE 交BC 于D ,交AB 于点E .当∠B=30°时,图中不一定相等的线段有( )A .AC=AE=BE B .AD=BD C .CD=DE D .AC=BD 7.如图,在△ABC 中,AB =AC ,点D 在AC 上,且BD =BC =AD ,则∠A 等于( )A .30o B .40o C .45o D .36o 8.如图,等腰△ABC 的周长为21,底边BC = 5,AB 的垂直平分线DE 交AB 于点D ,交 AC 于点E ,则△BEC 的周长为( )A .13 B .14 C .15 D .16 9.如图,AB =AC,BD =°,则∠ABD 的度数是( ) A D E

数学旋转测试题附答案

第3题图E D C B A 第4题图D C B A 第5题A B 旋转测试题 一、 选择题: 1.一个图形经过旋转变化后,发生改变的是 . A.旋转中心 B.旋转角度 C.图形的形状 D.图形的位置 2.下列图形中绕某个旋转180°后能与自身重合的有 . ①正方形; ②长方形; ③等边三角形; ④线段; ⑤角; ⑥平行四边形 A. 5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如图所示,△ABC 中,AC =5,中线AD =7,△EDC 是由△ADB 旋转180°所得,则AB 边的取值范围是 . A. 1<AB <29 B. 4<AB <24 C. 5<AB <19 D. 9<AB <19 4.如图,已知△OAB 绕点O 沿逆时针方向旋转80°到△OCD 的位置,且∠A =110°,∠D =40°,则∠AOD 的度数为 . A. 30° B. 40° C. 50° D. 60° 5.将方格纸中的图形(如图所示)绕点O 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的图形是 6.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而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等边三角形 B.矩形 C.平行四边形 D.菱形 7.点A (-3,2)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点B ,点B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C ,则点C 的坐标是 . A.(3,2) B.(-3,2) C.(3,-2) D.(-2,3) 8.已知点A 的坐标为(a ,b ),O 为原点,连结OA ,将线段OA 绕点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OA 1,则点A 1的坐标为 . A.(-a ,b ) B.(a ,-b ) C.(-b ,a ) D.(b ,-a ) 9.如图,△ABC 为等腰三角形,AB =AC ,∠A =38°,现将△ABC 绕点旋转,使BC 的对应边落在AC 上,则其旋转角为 . A. 38° B. 52° C. 71° D. 81° 10.如图所示,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C =90°,AC =6,BC =8,将△ABC 绕点B 旋

《轴对称图形》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轴对称图形》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201 2.宜昌)在以下永洁环保、绿色食品、节能、绿色环保四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是……( ) 2.小明的墙上挂着一个电子表,对面的墙上挂着一面镜子,小明看到镜子中的表的时间如图所示,那么实 际的时间是…………………………………………………………( ) A .12:51; B .15:21; C .21:15; D .21:51; 3.(2013?钦州)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则它顶角的度数是……………………( ) A .80° B .80°或20° C .80°或50° D .20° 4.(2014秋?博野县期末)△ABC 中,点O 是△ABC 内一点,且点O 到△ABC 三边的距离相等,∠A=40°, 则∠BOC=……………………………………………………………………( ) A . 110° B . 120° C . 130° D . 140° 5.(2009?攀枝花)如图所示,在等边△ABC 中,点D 、E 分别在边BC 、AB 上,且BD=AE ,AD 与CE 交于点 F ,则∠DFC 的度数为…………………………………………………( ) A .60° B .45° C .40° D .30° 6.(2013?葫芦岛)如图,四边形ABCD 中,点M ,N 分别在AB ,BC 上,将△BMN 沿MN 翻折,得△FMN ,若 MF ∥AD ,FN ∥DC ,则∠B=………………………………………………( ) A .60° B .70° C .80° D .90° 7.如图,在△ABC 中,∠ABC 和∠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E ,过点E 作MN ∥BC 交AB 于M ,交AC 于N ,若BM+CN=9,则线段MN 的长为………………………………………( ) A .6 B .7 C .8 D .9 8.在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点A 、B 是方格纸中的两个格点(即正方 形的顶点).在这张5×5的方格纸中,找出格点C ,使AC=BC ,则满足条件的格点C 有…………( ) A .5个; B .4个; C .3个; D .2个; 9.(2013?枣庄)如图,△ABC 中,AB=AC=10,BC=8,AD 平分∠BAC 交BC 于点D ,点E 为AC 的中点,连接 DE ,则△CDE 的周长为……………………………………………………( ) A .20 B .12 C .14 D .13 10. 如图,四边形ABCD 中,∠BAD=120°,∠B=∠D=90°,在BC 、CD 上分别找一点M 、N ,使△AMN 周长 最小时,则∠AMN+∠ANM 的度数为……………………………………( ) A .130° B .120° C .110° D .100°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若()2 120a b -+-=,则以a 、b 为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 12.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50°,它的一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为 . A. B. C. D. 第5题图 第2题图 第6题图 第7题图

初二数学轴对称图形测试题

初二数学轴对称图形测 试题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试题分析: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再根据SSS 证得△ABO ≌△ACO ,即可得到∠BAO=∠CAO ,最后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求解即可. 连接AO 并延长 在△ABO 和△ACO 中,AB =AC ,OB =OC ,AO=AO ∴△ABO ≌△ACO (SSS ), ∴∠BAO=∠CAO , ∴AO 垂直且平分BC 故选B .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高线、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 2.A 【解析】 【分析】 如图,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可得到:∠=1 2 (∠ABC+∠ACB),∠ABC 1=1 2 (∠ACB+∠BAC),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C 1=90°-1 2 ∠ACB ,可知∠C 1是锐角,同理可证∠B 1、∠A 1是锐角即可判断△A 1B 1C 1是锐角三角形. 【详解】 如图,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可得到:∠BAC 1=1 2 (∠ABC+∠ACB), ∠ABC 1=1 2(∠ACB+∠BAC), 在△BAC 1中,∠C 1=180°-1 2 (∠ABC+∠ACB+∠ACB+∠BA C )=90°-1 2∠ACB 所以∠C 1<90°, 同理可证∠B 1<90°,∠A 1<90°,所以△A 1B 1C 1是锐角三角形. 故选 A. 【点 睛】 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利用数形结合求解是解题的关键. 3. 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由BE 平分∠ABC,∠ACB=90°,DE⊥AB,可得CE=DE ,即可求得结AE+DE=AE+CE=AC=3cm. 故选B. 4.B 【解析】 【分析】 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为180°逐步算出答案. 【详解】 解:∵AB=BC , ∴∠ACB=∠A=18°, ∴∠CBD=∠A+∠ACB=36°, ∵BC=CD , ∴∠CDB=∠CBD=36°, ∴∠DCE=∠A+∠CDA=18°+36°=54°, ∵CD=DE , ∴∠CED=∠DCE=54°, ∴∠EDF=∠A+∠AED=18°+54°=72°, ∵DE=EF , ∴∠EFD=∠EDF=72°, ∴∠GEF=∠A+∠AFE=18°+72°=90°. 【点睛】 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5.等腰三角形,正方形,正 七边形,菱形 【解析】 【分析】 根据轴对称的定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 根据轴对称的定义,等腰三角形,正方形,正七边形,菱形都可以找到一条直线,图形沿直线折叠后两边图象可重合.所以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等腰三角形,正方形,正七边形,菱形 【点睛】 本题考查轴对称,轴对称图形两边图形折叠后可重合.找到对称轴是解题关键. 6.50° 【解析】 【分析】 利用三角形的外角和定理求得∠ABC 的度数,然后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得∠BAC 的度数,则∠CAD 的度数即可得到,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得∠E 的度数即可. 【详解】 ∵∠BDE 是△BAD 的外角,,∠BDE=100°,∠BAD =70° ∴∠ABC=30°, ∵AB=AC , ∴∠ABC=∠ACB=30° ∴∠BAC=120°,∠CAD=50°, ∵AC8.4. 【解析】试题分析:关于直线OE 对称的三角形就是全等的三角形,则有ODE 和OCE ,OAE 和OBE ,ADE 和BCE ,OCA 和ODB 共4对. 考点:轴对称图形.

(完整版)图形的旋转测试题(含答案)

逆时针旋转 80(或 120( m( 0(

轴对称单元测试卷+答案

第十三章轴对称单元测试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32分) 1.轴对称是指____个图形的位置关系;轴对称图形是指____个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2.设A、B两点关于直线MN对称,则______垂直平分________. 3.等腰三角形是_______对称图形,它至少有________条对称轴. 4.小明上午在理发店理发时,?从镜子内看到背后墙上普通时钟的时针与分针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时间是__________. 5.点(1,3) P 关于x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 6.已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30°,则它的一个底角是. 7.已知等腰三角形有一个角是50°,则它的另外两个角是. 8.等腰三角形两边长为4cm 和 6cm ,则它的周长为. 9.已知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PA=6,则PB= . 10.如图,在Rt△ABC中,∠C=90°,∠A=30°,BD是∠ABC的平分线,若BD=10,则CD= . 11.如图,在等边△ABC中,AD⊥BC,AB=5cm ,则DC的长为. 12.如图,△ABC中,AB=AC,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 AB=8,BC=4,∠A=36°,则∠DBC=,△BDC的周长C△BDC = . 13.如图,∠1=50°,∠2=80°,DB=AB,CE=CA,则∠D=,∠D AE= . 14.如图,AB=AC,∠A=40o,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于点D,则∠DBC=_______. 第14题图第15题图第16题图A C D 第10题第11题图第12题图第13题图 B A D C B C D A E 12 B C A D E 第4题图

A D E F B C D E C B A O A B C D E A C O B D B A 15.如图,若P 为∠AOB 内一点,分别作出P 点关于OA 、OB 的对称点P 1P 2,连接P 1P 2交OA 于M ,交OB 于N , P 1P 2=15,则△PMN 的周长是________. 16.如图,若B 、D 、F 在MN 上,C 、E 在AM 上,且AB=BC=CD ,EC=ED=EF ,∠A=20o ,则∠FEB=________. 二、解答题(共68分) 17.(7分)已知:如图,△ABC ,分别画出与△ABC 关于x 轴、y 轴对称的图形△A 1B 1C 1 和△A 2B 2C 2 , △A 1B 1C 1 和 △A 2B 2C 2 各顶点坐标为:A 1( , );B 1( , );C 1( , );A 2( , );B 2( , );C 2( , ). 18.(5分)已知:如图,AC 和BD 交于点O ,AB 23.(5分)如图,△ABD 、△AEC 都是等边三角形,求证:BE=DC . 24.(6分)已知:E 是∠AOB的平分线上一点,EC⊥OA ,ED⊥OB ,垂足分别为C 、D .求证:(1)∠ECD=∠EDC ; (2)OE 是CD 的垂直平分线. 25.(5分)已知:△ABC 中,∠B、∠C 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D ,过D 作EF//BC 交AB 于点E ,交AC 于点F .求 证:BE+CF=EF

中考数学专题《旋转》综合检测试卷及详细答案

一、旋转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如图1,△ABC是边长为4cm的等边三角形,边AB在射线OM上,且OA=6cm,点D 从O点出发,沿OM的方向以1cm/s的速度运动,当D不与点A重合时,将△ACD绕点C 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BCE,连结DE. (1)求证:△CDE是等边三角形; (2)如图2,当6<t<10时,△BDE的周长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BDE的最小周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如图3,当点D在射线OM上运动时,是否存在以D、E、B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此时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存在 【解析】 试题分析:(1)由旋转的性质得到∠DCE=60°,DC=EC,即可得到结论; (2)当6<t<10时,由旋转的性质得到BE=AD,于是得到 C△DBE=BE+DB+DE=AB+DE=4+DE,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DE=CD,由垂线段最短得到当CD⊥AB时,△BDE的周长最小,于是得到结论; (3)存在,①当点D于点B重合时,D,B,E不能构成三角形,②当0≤t<6时,由旋转的性质得到∠ABE=60°,∠BDE<60°,求得∠BED=90°,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 ∠DEB=60°,求得∠CEB=30°,求得OD=OA-DA=6-4=2,于是得到t=2÷1=2s;③当6<t<10s 时,此时不存在;④当t>10s时,由旋转的性质得到∠DBE=60°,求得∠BDE>60°,于是得到t=14÷1=14s. 试题解析:(1)证明:∵将△ACD绕点C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BCE, ∴∠DCE=60°,DC=EC, ∴△CDE是等边三角形; (2)存在,当6<t<10时, 由旋转的性质得,BE=AD, ∴C△DBE=BE+DB+DE=AB+DE=4+DE, 由(1)知,△CDE是等边三角形, ∴DE=CD, ∴C△DBE=CD+4, 由垂线段最短可知,当CD⊥AB时,△BDE的周长最小, 此时,CD3cm, ∴△BDE的最小周长=CD3; (3)存在,①∵当点D与点B重合时,D,B,E不能构成三角形,

旋转测试题及答案

旋转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32分) 1.如图,把?OAB 绕着O 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OCD 的位置,那么OA= , ∠B= ,旋转角度是 . 2.如图,?ADE 是由?ABC 绕A 点旋转180度后得到的.那么,?ABC 与?ADE 关于A 点 对称,A 点叫做 . 3.如图15-22所示,ABC ?绕点A 旋转了0 50后到了'''C B A ?的位置,若0 '33=∠B , 056=∠C ,则________'=∠AC B . 4.如图,四边形OACB 绕点O 旋转到四边形DOEF ,在这个旋转过程中,?旋转中心是________,旋转角是_______,AO 与DO 的关系是________,∠AOD 与∠BOE 的关系是___________. 5.如图,AC ⊥BE ,AC=EC ,CB=CF ,则△EFC 可以看作是△ABC?绕点________按_________方向旋转了________度而得到的. 6.如图所示,ABC ?中,0 90=∠BAC ,cm AC AB 5==,ABC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后得到ACD ?,则图中的________是旋转中心,旋转角度为_______度. 7.正六边形至少旋转______度后与自身重合. 8.图形在平移、旋转过程中,图形的______和_______不变. A B D C O E A B D C 图15-22 C'B' C B A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图 图 图15-23 E A B C D D C B A 第4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

9 .下列四个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10.已知ABC ?经过旋转得到DEF ?,4=AB ,5=AC ,则EF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 11.国旗上的五角星是旋转对称图形,它的旋转角度是______(填最小的度数),请你 再举一个旋转角度与五角星相同的正多边形是_______. 12.在26个大写英文字母中,写出既是轴对称,?也是中心对称的字母______?、?_____、 _____.(写3个) 13.小明把如图所示的扑克牌放在一张桌子上,?请一位同学避开他任意将其中一张牌 倒过来,?然后小明很快辨认为被倒过来的那张扑克牌是________. 颠倒前 颠倒后 14.如下左图,等边△ABC 经过平移后成为△BDE ,则其平移的方向是_____;平移的 距离是_____;△ABC?经过旋转后成为△BDE ,则其旋转中心是_____;旋转角度是_____. 15.如图,一块等边三角形木板ABC 的边长为1,现将木板沿 水平线翻转(绕一个点旋转),那么A 点从开始到结束所走的路径长度为 . A . B . C . D .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第16 题图 P'P D C B A 图15-28

轴对称单元测试卷

轴对称章节测试(满分100 分)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 2 分,共24 分) 1、下列图形:角,线段,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圆,其中是轴对称图形有个,对称轴 最多的是。 2、等腰三角形有一个角为36°,那么它的另两个角的度数为。 为。 4 、若点(n+1,m-2 )关于y 轴的对称点坐标为(-3,-2), 则 A m= ,n= . 5、到三角形三个顶点距离相等的点是。 6、如图(1),在△ABC中,∠B=30°, ∠C=45°,AD⊥BC于D,CD=1, C B D 则AB= . 7、如图(2),AB=AC,∠B=50°,∠CED=20°,则∠BDE= 。 图(1) 8、如图(3),在△ABC中,CD是角平分线,DE∥BC,交AC于E,若DE=7,AE=5,则AC= 。 9、如图(4),已知在△ABC中,∠C=90°,∠B=15°,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D,交AB于M,且BD=8cm,则AC= cm 。 10、如果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7cm,一腰上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两个三角形,其周长之差为3cm, 则这个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A A A D E M D C B 图(2) E B C 图(3) B D 图(4) C 二、选择题:(每题 3 分,共15 分) 11、下列图案是几种名车的标志,在这几个图案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 C : D : A 12、能把一个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的线段或直线是() (A )角平分线(B)高(C)边的垂直平分线(D)中线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个 ①关于某直线对称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②两个全等三角形一定关于某E D G 直线对称③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这两个图形一定分别位于这条 C 直线两侧④若点A、B 关于直线MN对称,则直线MN垂直平分线段AB B

旋转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1.(人教版.九上.旋转.23.3分)如图,将Rt△ABC绕直角顶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C,连接AA′,若△1=20°,则△B的度数是() A.70°B.65°C.60°D.55° 考点:旋转的性质. 专题:几何图形问题. 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AC=A′C,然后判断出△ACA′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AA′=45°,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求出△A′B′C,然后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B=△A′B′C. 解答:解:△Rt△ABC绕直角顶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C, △AC=A′C, △△ACA′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CAA′=45°, △△A′B′C=△1+△CAA′=20°+45°=65°, 由旋转的性质得△B=△A′B′C=65°.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熟记各性质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 ↓2.(人教版.九上.旋转.23.3分)如图,在△ABC中,△ACB=90°,△ABC=30°,AB=2.将△ABC绕直角顶点C逆时针旋转60°得△A′B′C,则点B转过的路径长为() A.B C.D.π 考点:旋转的性质;弧长的计算. 专题:几何图形问题. 分析: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关系得出BC的长,进而利用旋转的性质得出△BCB′=60°,再利用弧长公式求出即可. 解答:解:△在△ABC中,△ACB=90°,△ABC=30°,AB=2,

△cos30°=, △BC=ABcos30°=2×=, △将△ABC绕直角顶点C逆时针旋转60°得△A′B′C, △△BCB′=60°, △点B转过的路径长为:=π.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以及弧长公式应用,得出点B转过的路径形状是解题关键. ↓3.(人教版.九上.旋转.23.3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B=60°,BC=2,△A′B′C 可以由△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得到,其中点A′与点A是对应点,点B′与点B是对应点,连接AB′,且A、B′、A′在同一条直线上,则AA′的长为() A.6B4C3D.3 考点:旋转的性质. 专题:几何图形问题. 分析: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4,再利用旋转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出AB′=2,进而得出答案. 解答:解:△在Rt△ABC中,△ACB=90°,△B=60°,BC=2, △△CAB=30°,故AB=4, △△A′B′C由△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得到,其中点A′与点A是对应点,点B′与点B是对应点,连接AB′,且A、B′、A′在同一条直线上, △AB=A′B′=4,AC=A′C, △△CAA′=△A′=30°, △△ACB′=△B′AC=30°, △AB′=B′C=2, △AA′=2+4=6.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得出AB′=B′C=2是解题关键. ↓↓↓4.(人教版.九上.旋转.23.3分)如图,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绕点A逆时针旋转45°后得到正方形AB1C1D1,边B1C1与CD交于点O,则四边形AB1OD的面积是()

人教版初三旋转测试题及答案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一、 选择题 1.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2. 如图,△ABC 与△A ′B ′C ′成中心对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S △ACB =S △A ′B ′C ′ B. AB =A ′B ′,A ′C ′=AC ,BC =B ′C ′ C. AB ∥A ′B ′,A ′C ′∥AC ,BC ∥B ′C ′ D. S △A ′B ′O =S △ACO 3. 如图,已知点O 是六边形ABCDEF 的中心,图中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等边三角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ODE 绕点O 顺时针旋转60°得到△OBC B. △ODE 绕点O 逆时针旋转120°得到△OAB C. △ODE 绕点F 顺时针旋转60°得到△OAB D. △ODE 绕点C 逆时针旋转90°得到△OAB 4.如图,把直角三角形ABC 绕直角顶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 到达C B A '''?,延长AB 交B A ''于点D ,则A AD '∠的度数是( ). A. 30° B. 60° C. 75° D. 90° 5.4张扑克牌如图(1)所示放在桌子上,小敏把其中一张旋转180°后得到如图(2)所示, 那么她所旋转的牌从左起是( ). A .第一张、第二张 B .第二张、第三张 C .第三张、第四张 D .第四张、第一张 (1) (2) 6.已知点A 的坐标为),(b a ,O 为坐标原点,连接OA ,将线段OA 绕点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1OA ,则点1A 的坐标为( ). A .),(b a - B .),(b a - C .),(a b - D .),(a b - 7. 有两个完全重合的矩形,将其中一个始终保持不动,另一个 矩形绕其对称中心O 按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每次均旋转45°, 第1次旋转后得到图(1),第2次旋转后得到图(2),…,则第 10次旋转后得到的图形与图(1)~(4)中相同的是( ). A. 图(1) B. 图(2) C. 图(3) D. 图(4)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平面内任一点),(b a 若规定以下三种变换: ),(),()1(b a b a f -=,如)3,1()3,1(-=f ),(),()2(a b b a g =,如)1,3()3,1(=g ),(),()3(b a b a h --=,如)3,1()3,1(--=h 按照以上变换有:)2,3()2,3())3,2((=-=-f g f 那么))3,5((-h f 等于( ). A .)3,5(-- B .)3,5( C .)3,5(- D .)3,5(- 二、 填空题 9. 点P (2,-5)关于原点对称的点Q 的坐标为________. 10. 等边△ABC 绕其三条中线的交点O 旋转,至少要旋转_____才能与原图形重合. 11. 如图,E 、F 分别是正方形ABCD 的边BC 、CD 上的点,BE =CF ,连接AE 、BF ,将△ABE 绕正方形的中心按逆时针方向转到△BCF ,旋转角为a (0°<a <180°),则a =______. 12. 如图,在Rt△ABC 中,∠ACB =90°,AC =BC =1,将Rt△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30°后得到Rt△ADE ,点B 经过的路径为BD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___. (第11题) A B C D F E 300 E C D A B (第12题) A ’ D B A C B ’ (第13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