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案的变化
0第二章 图案的写生与变形

二、图案写生的方法
(一)线描法 线描法借鉴中国画的白描手法,强调自然形 的外轮廓线,通过不同线描程式使线条刚柔 相济,富于韵律感,画面明确流畅,清晰生 动,常用 素描法通过运用素描的基本原理,在一定的角度、光源下刻画固定对象的结构、 体积、光感及空间感,画面层次分明、 质感丰富,工具多以钢笔或B~4B铅笔 完成,如铅笔过硬便耗时太长,如铅笔 过软又会使细节表达不到位。
(2)色铅法:近来多有用彩色铅笔或水性彩色铅笔写生 的画法,借鉴插图表现技法,画面笔触随意性较大,且 使用方便,是一种新兴的写生方法。
(3)限色法:从套色成本的角度出发,本着经济、实用、美观的原则,用尽量 少的套色概括对象的自然色彩,在限定的套色内对自然对象进行归纳,限定色之 间不能混合。其力求既有图案的艺术美,又不改变对象的自然属性。
上图是海洋生物的图片资料,那富有扩张感和凝聚感的形态结构和神奇的色彩 关系都会给我们带来形式上的启示,成为图案设计的原始素材,令人叹为观止。
左边两图中装饰性的色彩组合和微妙的视觉肌理, 都可以成为设计的素材和研究的对象。在显微镜下, 细小的晶体、生物的细胞和组织、金属的微观构造、 多种物象的微观形象和色彩等视觉元素,越来越引 起设计者的关注和重视。
四、图案变形的方法
图案变形即图案的设计,变化是指在道法自然、掌握素材 的基础上,对手中的写生材料进行加工、改造,使之成为装饰纹样。变化也是 一种创造,通过简化、夸张、想象等一系列既相互关联又有自身独立性的装饰 手段,使对象脱离自然形态,成为更加完美的艺术形象,使画面具有表现力和 感染力。
(一)省略法 省略法又称“简化法”,大胆舍弃与设计 目的不相关的一切细节和重复的似形,以 求以少胜多、以点概面,既简单、凝练, 又能传神达意,富有形式感、艺术性。
图案的变形

•
二、以摄影,绘画作品中的动物形象 为素材进行变化
动物图案的变化方法
• 一.形象归类:可以归纳成不同类别,确定了各类动物 的基本形体特征,并进行几何化归纳. • 二.色彩特点:彩特点主要体现为皮毛特点 ,还体现 在动物的皮肤纹理上. • 三、动态特征:动物越高级,动态越复杂。不同类别 的动物有不同的特有动态。 • 一般动态:静态动态:站立、躺卧 • 运动动态:走、奔跑及头部的扭转等 • 典型动态:是某些动物特有的、独具个性的动作。 • 适宜夸张表现,
• 二.平视体构图 平视体构图是中国传统民间装饰图案的一种典型构 图形式。在风景图案中,平视体构图所表现的物象均 是以一个最佳视角(正面)所观看的平面化、形美的造 型呈现于画面。形象不分前后、大小,上下左右分布 排列,充分利用画面空问。 平视体风景图案构图在 组织构成上可有两种方式。 1.平行构成 构成画面的结构线均是横平、竖直的平行线,景物 排列整齐、端正,具有平静、安宁的艺术效果,有很 强的均衡稳定感。 2、弧线形构成 将平视效果的景物以s线、弧线或波浪线等曲线穿 插分割,构成画面的迂回曲折和纵深感,自然、活泼 富于变化,有很强的视觉流动效果。
动物图案写生与变化
• 动物图案的变化途径
• • 一、写生变化 1.动静结合:当动物运动时,着重表现它们 的动态特点,当动物休息静止不动时,着重 勾画它的形体特征、局部结构关系和皮毛纹 理。 当动物动时着重表现他们的动态特征, 要概括、夸张。 • 2.观察比较:如:鸡、鸭、鹅,狮、虎、豹. • 3.记忆默写:反复观察、反复感受.
• • • •
二.四方连续纹样 1.散点式四方连续纹样 2.连缀式四方连续纹样 3.重叠式四方连续纹样
3、写生的步骤
• 选材—观察—比较—分析—描写—整理 完成。(课本76页)
常见的图案变形方法

(4)要求:认真观察物象,抓住物象的基本形体和特征,进行简化、 提炼、概括,使图案更简练,更传神,更清晰,更概括。
(三)添加修饰法
添加修饰法亦称添加求全法,就是将已 经提炼概括、夸张变形处理后的图案形 象的外轮廓内适当添加一些有联想意义 的图案纹样,使图形更加丰富,更加美 妙,更有情趣。如我国传统图案中的花 中套花,花中套叶,叶中套花,以及十 二生肖中套花和有吉祥意义的图案形象 丰富优美、寓意性强,富有装饰意趣, 耐人寻味。
常见的添加修饰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画出平常看不见的部分。如兰花的根、荷花的藕,平常在泥里看不 见,添加求全法则要求把它们全部表现出来。
2、画出事物的发展过程。如表现葫芦从开花到结果的全过程。
3、画出同一物象的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如把人脸的正面和侧面组合 在一起。
作业
(1)临摹添加修饰法图案十二幅图。
作业
(1)临摹动物、人物神态夸张的变形图案各四幅图。
(2)自选物象进行写生变化,并自行构图作动物、人物神态夸张变形 图案各二幅图。
(3)规格:十六开纸,每张二幅图。
(4)要求:认真观察物象,抓住其富有表情性的部位特点,表现其特 征。
(二)简化修饰法
简化修饰法也称省略修饰法。就是抓住对象的基本形体和特征,将素 材进行删繁化简、去粗取精、提炼概括,使图案形象更简炼、更传神、 更清晰、更典型。
4、转折起伏的简化。如一枝花,枝叶有前后的穿插,花瓣叶片有卷曲 或转折,如实表现就没有装饰效果,去掉这些转折,把它象夹标本一 样的平展开来,就显得更单纯,更典型、更艺术、更具装饰效果。
作业
(1)临摹运用简化修饰法制作的图案十二幅图(花卉、动物各六幅 图)。
服饰图案的变化

第二节 服饰图案的变化 一、变化的目的 在写生中,通过仔细观察研究后进行描绘所获得的素材,虽然已经经 过初步的概括、提炼,但从工艺的特点和要求来看,它只是认识自然、掌 握自然的形象,为图案变化和装饰设计完成了第一步。为了完美地体现特 定的思想感情,集中表现人们的审美经验,适应他们欣赏要求,服饰图案 不应是简单的摹拟自然现象,还应在造型上作图案化的加工,这种加工的 过程,就是图案变化。从一定意义上说,这种变化是对于具体事物的抽象, 丰富的内容,往往用单纯的形式来表示的。艺术形式的单纯和内容丰富是 统一的。有时形式复杂,不免导致内容简单化。以纹样的节奏感而论,如 卷草纹是对水波、连山或植物蔓藤之类特征的模仿,可是这种模仿已经服 从了比例、平衡、对称、连续等图案原则的要求。 作为具有装饰意趣的艺术形象,需要经过加工提炼,根据形式美和实 用的原则,取其精华,突出优美生动的部分,舍弃丑陋、繁琐、一般化的部分, 把那些与图案造型有关的、富有装饰价值的形状、构图、色彩加以概括集 中,并给予适当的艺术处理。这种加工改造过的形象比生活中的形象更理 想、更集中、更感人、更优美、更典型、更概括。我们进行变化的目的, 就是从美的原则出发,应用装饰手法,对所写生的形象从形状、构图、色 彩上加以艺术处理,使之富有装饰性,并符合各种工艺品种对材料性能和 生产制作条件的要求。图案变化是一项辛勤、细致和富有创造新的劳动。 在这一过程中,应以客观对象为依据,要注意两个问题: 1.在变化过程中,不管应用什么手法进行图案化的处理,要尽量保留所表 现客观对象的基本特征。 2.防止自然主义倾向,不要被表面的、非本质的现象所迷惑。缺乏分析和 取舍以及加工提炼的作品是没有艺术感染力的
第二章 服饰图案造型 第一节 图案的取材 服饰图案的取材,也就是所表现的题材,是 十分丰富的,在我们的现实世界里几乎是无所不 包,它主要是来源于社会生活和取之不尽、用之 不竭的大自然。尽管它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但 概括起来大致有自然的资料和人为的资料这两个 方面。 自然的资料有: 花卉、草木、瓜果、庄稼、昆虫、鱼类、螺贝、 禽鸟、走兽、矿藏(结晶)、山水、日月、云霞、 彩虹、泳花、雪花、浪花等。
第二章图案的写生与变化(图案的变化)

• 造型要素为点,线,面
• (1) 点
• 定义:点只有位置没有大小,是线的端点 及线与线交接处为点。
• 分类:点由规则性(几何形,机械形)与 不规则形)。
• 特征:有运动,活泼,分离,夸张,不安 定的感觉。
• 应用:直接点眼,活跃画面气氛,丰富层 次。(用针管笔表现)
• (2)线
图案设计
中国传统图案设计
目录
第一章 图之源——图案概述 第二章 图之变——图案的写生变化 第三章 图之形——图案的审美与构成 第四章 图之色——图案的色彩 第五章 图之魅——图案的表现技法
四川彝族刺绣图案
陕西刺绣图案
波兰陶瓷图案
第二节 图案的变化
一、图案变化的意义
图案的变化是把写生的自然物象通过变化加工成为 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图案形象。这是基础图案的基 本功。没有这个过程,就不能成为图案。
姓名 作业名称
作业三
• 挑两张写生稿进行变形,每张写 生稿创作3个变形.尺寸 10cm*10cm装裱在黑卡上
• 变形方法
• 1.粗线法 • 2.线面法 • 3.黑白转换法 • 4.点缀法 • 5.线描法 • 6.色块法
不同花卉的不同造型
• 玫瑰花
• 花头大多为紫红色,也有白色和 黄色,花头为多花瓣结构,花蕊 为细条状形,叶子多为三片或五 片,叶子有锯齿,外形椭圆形。
• 如传统图案中的花中有花,花中有叶、叶中有花等。它不受客观形体结构的约束 ,而是在“意”和“情”上探求符合人们审美要求的艺术创造。
• 4、巧合法
• 巧合法是一种巧妙的组合方法,如传统图案中的“三兔”、“三鱼” 等。在图案设计中,选用某些典型的特征,按照图案的规律,巧妙地 组成新的图案形象,使它更富有艺术魅力,如设计的形象巧妙地共用 同一条轮廓线或局部的形。但要注意整体的协调性,充分发挥自己的 想象力和创造力。
图案变化的方法名词解释

图案变化的方法名词解释图案是一种表达形式,通过色彩和形状的组合产生视觉效果。
图案变化的方法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技巧和手法,改变现有的图案以达到不同的效果和目的。
一、对比法对比法是图案变化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对比不同元素之间的色彩、形状、大小等特征,产生明显的差异。
通过对比,可以突出某一元素,增强视觉效果。
例子如下:1. 色彩对比:将鲜艳的颜色与暗淡的颜色进行对比,在视觉上产生鲜明的变化。
2. 形状对比:通过将不同形状的图案放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对比,增加视觉冲击力。
3. 大小对比:通过大小的差异,突出某一图案或元素的重要性。
二、重复法重复法是图案变化中常见的一种方法,通过重复相同的元素,形成统一感和规律感。
重复能够使图案更加连贯、有序,也能够增强视觉冲击力。
1. 空间重复:在二维平面的图案中,通过重复相同的元素,形成统一的空间感。
2. 时间重复:在时间轴上,通过不断重复相同的图案,形成循环感和重复感。
三、变化法变化法是图案变化的核心方法,通过改变图案中的元素或特征,实现不同的表达效果和目的。
1. 色彩变化:通过改变颜色的明暗、对比度、饱和度等特征,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2. 形状变化:通过改变图案中的形状,如线条的弯曲度、形状的扭曲等,产生各种变幻的效果。
3. 大小变化:通过改变图案中元素的大小,可以改变其重要性、距离感和空间感。
四、层次法层次法是通过图案中元素的前后顺序、大小关系等,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和层次感。
层次感可以通过改变元素的大小、透明度等来实现。
1. 前景与背景:通过将图案中重要的元素放在前景中,与背景形成对比,突出重要性。
2. 大小关系:通过改变图案中元素的大小,形成不同的层次感。
3. 透明度:通过改变元素的透明度,产生不同的透视效果和层次感。
五、纹理法纹理法通过在图案中添加纹理特征,增加图案的细腻感和立体感。
1. 点线面纹理:在图案中通过点、线、面的组合,形成丰富的纹理效果。
2. 材质纹理:通过模拟不同材质的纹理,增加图案的真实感和质感。
大学图案基础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对象:大学设计专业学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图案的基本概念、构成要素和变化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图案进行创意设计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和设计素养。
教学内容:一、图案的基本概念1. 图案的定义2. 图案的作用3. 图案的分类二、图案的构成要素1. 点、线、面的运用2. 图案的基本形3. 图案的结构三、图案的变化规律1. 写实变化2. 写意变化3. 图案变形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观看一些优秀的图案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出问题:什么是图案?图案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二、讲授新课1. 图案的基本概念:讲解图案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2. 图案的构成要素:讲解点、线、面的运用,图案的基本形和结构。
3. 图案的变化规律:讲解写实变化、写意变化和图案变形。
三、案例分析1. 展示一些国内外优秀的图案作品,分析其构成要素和变化规律。
2.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将这些图案变化规律应用到自己的设计中?四、实践环节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图案设计。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互相评价。
2. 教师点评,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了图案的基本概念、构成要素和变化规律。
2. 实践环节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设计中,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个性化指导。
课后作业:1. 学生选择一个生活用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图案设计。
2. 提交设计作品,并撰写设计心得。
图案的写生与变化

图案变化
• 图案变化的目的:是各种写生的素材加工 变化或成为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图案形象。 不同的装饰用途有不同的制作工艺,图案 变化是从自然形态到艺术形象的创造。
图案变化的方法
• 图案变化的方法多种多样,大体可以分为 写实变化和写意变化两大类。写实变化是 根据写生的自然形态进行概括、提炼、取 舍加工而成。写意变化则是在写实的基础 上适当的进行归纳简化、夸张手法的处理, 以加强装饰效果。
同时也是锻炼描绘技能的手段。 二、写生的要领
观察、构图、整体与局部、取舍 三、写生的方法
黑白写生(慢写、速写、默写) 色彩写生(铅笔和钢笔淡彩、水粉、水彩)
第二节 图案素材的其他来源
一、采用摄影的形式搜集素材 二、图片的选择和利用
第四章 图案的变化
第一节:图案变化的目的
• 图案变化的目的:是各种写生的素材加工 变化或成为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图案形象。 不同的装饰用途有不同的制作工艺,图案 变化是从自然形态到艺术形象的创造。
• (3)风景变形:采用多种变形技法,绘制六幅变形图案 (在一张作业上完成)。
• (4)人物变形:采用多种变形技法,绘制四幅变形图案 (在一张作业上完成)。
第三章 装饰图案的写生
➢一、装饰图案的写生 ➢二、搜集素材的其他方法
第一节 装饰图案的写生
一、写生的目的 写生的主要目的是为图案创作搜集素材,
几何法图例
• 几何法图例
• 作业名称:图案变形设计(共计四张) • 要求: • 1、纸张规格:六开白卡纸绘图; • 2、采用黑白的表现技法;构图合理;画面整洁; • 3、内容: • (1)花卉变形:以一种花卉为设计素材,采用多种变形
技法,绘制九种变形图案。
• (2)动物变形:以一种动物为设计素材,采用多种变形 技法,绘制四种变形图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四、图案变化的途径
• 图案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各种风格的图案适应不同的审 美情趣和需要,图案变化的途径也是多渠道的。
• 一)写生变化
写生变化是图案创作的一条重要途径。罗丹曾说过:“美 是到处可见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写生 变化就是将客观世界中存在的美的形态、构造,组织规律等 进行记录、描绘并加以装饰变形,在形式上突出单纯化.平 面化、秩序化.对自然景物做创造性表现。 • 写生的方法有很多,因而出现很多的风格点通常有以下几种 方法来进行: •
写意变化不求形象的真实感,而是追求形象的鲜明及形式美 感,追求高度的提炼和极度夸张的统一,追求艺术造型的理 想化。
图案变化的具体处理,可以概括为简化法、夸张法、添加法、巧合法、几何法、象征 法、分解法、组合法等方法。
1、简化法
简化是一种提炼过程,是艺术的再创造。 它是在不失自然形象特征的前提下,力求达到造型上的简洁与单纯。在变化中 要做到精心选择,删繁就简,净化提纯,创造出整体美感强的图案形象。 简化法是抓住物象最美最主要的特征,去掉繁琐的部分,通过归纳、概括、省 略,使物象更单纯、完整,以加强整体特征的表现。如菊花,花瓣多、瓣形复杂, 通过删繁就简、以少胜多的处理,使形象特征更加鲜明。
• 3、人物变化
• 人物变化,首先要了解人物的自然属性,如男、女、老、幼的动态、 体形特征、结构、比例等,把人物最美的、最理想的体态、结构比例、 特征形象加以变化,如男子的健壮、女子的婀娜,儿童的活泼可爱, 老人的稳健。人物变化,还必须重视人物的社会属性,如宗教信仰、 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等。人物的社会属性决定着人的精神状态和内 在感情,这些常常表现在人的外在形态之中,如服饰等。另外,还要 注意人物的表情。人物的表情是表达人的内心世界的窗口,如喜怒哀 乐等。在此基础上,对所变化的人物形象、动态、服饰进行概括提炼, 夸张人物最美的部分,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强烈,如舞蹈人物形象的 变化,重点注意动态、舞姿造型和服饰,抓住人物动态重心,以及腿 部、手部优美的姿势和颈部、头部和谐有机的配合,设计出舞蹈装饰 图案,给人以优美动人的舞姿造型的视觉效果。
•
写生是图案的素材收集的主要方法。然而,有些时候采用其他方法往往可以 使写生不到位或写生不具体的内容得到补充。
• 二)传统图案的临摹与重构
•
世界各地各民族的传统图案中有许多优秀作品可供我们学习借鉴。中国汉 代艺术博大而深厚的造型及简练概括的表现形式;民间图案粗犷有力,单纯 朴素的风格;古希腊应用美学完美和谐的造型法则;非洲、美洲原始文化中 装饰形象神奇、夸张、抽象化的特色等,这些风格迥异的精美图案为我们提 供了丰富的临摹和创作素材。我们可以运用符台时代的表现语言,对传统图 案进行重构、改编,赋予它们新的生命。
•
• 4、巧合法
• 巧合法是一种巧妙的组合方法,如传统图案中的“三兔”、“三鱼” 等。在图案设计中,选用某些典型的特征,按照图案的规律,巧妙地 组成新的图案形象,使它更富有艺术魅力,如设计的形象巧妙地共用 同一条轮廓线或局部的形。但要注意整体的协调性,充分发挥自己的 想象力和创造力。
•
三兔连耳
三鱼争头
编织图案
四川彝族刺绣图案
陕西刺绣图案
清 青花花卉纹大盘 纹天球瓶
明 青花缠枝花
二、图案变化的方法
图案变化的方法多种多样。大体可分为写实变化和写意变化两大类。 写实变化是根据写生的自然形态进行概括、提炼、取舍加工而成的。接近 自然形态的写意变化是以写实为基础,适当地作归纳简化、夸张手法的处理, 以此加强装饰效果。
• 1、线描写生法
• 使用铅笔或钢笔等,进行线条勾勒,可采用中国传统画中 的白描用线法,利用线条的转折、顿挫、粗细、曲直、浓 淡的变化,生动地记录对象的结构、特征和进行细部的刻 画,线描写生法由于工具携带方便,也是写生中常用的方 法。
• 2、素描写生法
• 它是以单色来表现对象的形体、结构和明暗层次的方法。 这种方法,工具简单,表现充分,适应性强
第三课 图案的变化
1
[教学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图案变化的目的;掌握并熟练 运用图案变化的的各种方法。
[教学重点]
图案变化的的方法
[教学难点]
图案的题材与变化的关系
[教具]
图案样画、课件等
» [教学程序] » 讲授新课 » 图案的变化是把写生的自然物象通过变化加工成为具有一定 实用价值的图案形象。这是基础图案的基本功。没有这个过 程,就不能成为图案。 » 一、图案变化的目的 » 图案变化的目的是为了设计。就是把各种写生素材, 加工变化成为不同类型的图案,有着不同的工艺制作要求, 如编织图案、刺绣图案、陶瓷图案等。图案变化是从自然形 态到艺术形象的创造。就是通过艺术手法使自然形象更美、 更典型、更集中、更理想,给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图案来 源于生活,图案变化就是取素材中最美、最生动的部分,给 以加强和减弱,使之成为符合装饰要求的纹样。学习图案变 化时,还应加强对形式美学及装饰传统的学习,丰富自己的 想象力,培养设计图案形象的创造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求全法
• 7、拟人法
• 拟人法是把动物、植物的形象与人的性格特征联系起来,表现出人的 表情、动态和感情。如童话、寓言、动画片中常采用拟人法,非常适 合儿童的心理,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幽默感,深受人们喜爱。
• 8、分解组合法
• 分解组合法是设计者将自然对象加以变化、分割位移,再 通过并列、重叠、交错、反复、转换、旋转等手法重新组 合。创造的图案形象往往融入了设计者的情感和想象。分 解组合法可将多种物象分解,把具有美感的局部重新加以 组合,构成一个全新的图案形象,如传统图案中的龙风形 象和原始社会的彩陶纹样。此法运用较为普遍,在现代图 案设计中也经常运用。 • •
• 3、影绘写生法
• 它是抓住形象的外形特征,以简练、概括、剪影式表现对 象的一种方法。
写生中要注意选择形象、姿态最美的 角度,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工具以毛笔、 墨汁为主
• 4、色彩写生法
• 它是以色彩画的形式表现对象,以集中、概括的手法表现其形象的层 次与色调,为图案创作提供色彩依据。工具为水彩画和水粉画的画笔 与颜料。
• 4、风景变化
• 风景变化的题材非常之广,我们可以从树木、山石、河水、云雾、建筑、交 通工具等方面学习变化。 • ①树木的变化首先要注意树形的特征。不同种类的树木有不同的树冠、树干、 树枝和树叶,其姿态各种各样,如柳树的袅娜、松柏的苍翠、梧桐的繁茂等。 一般树叶的特征比树干明显,从装饰变化效果来看,树叶的变化比树干的变 化更重要。如松树,从它的侧面外形看,一簇松针的排列好似扇形;从它的 正面外形看,一簇松针的排列好似圆形。松树的树干表皮开裂似鱼鳞。这些 都是松树的自身特征,也是构成松树装饰变化的依据。在变化中,可以通过 这些特征进行综合表现,也可以通过其中一个或两个特征来加以表现。 • ②山石的变化要注意山石的势态、纹理变化,注意山石的质感及体积、山峰 的主次和前后的呼应关系。在变化中,还要处理好高山与云雾及树木的关系, 以此衬托山的气势。 • ③云雾的变化要注意云雾的形状和动势。在风景图案变化中,可根据设计需 要将云变化成:有飘动感的流云,晴空中的朵朵白云,早晨中的彩云满天等。 • ④水的变化。在变化中,要注意水的动态。如江河的波涛,大海的巨浪,小 溪的激流、浪花、漩涡,还要注意水的动态与相关物象的协调关系,如船只、 水鸟、鱼、水草等。 • ⑤建筑物与交通工具的变化。建筑物因其固定,比较规矩。变化时,可多用 横线、竖线,注意突出主体建筑物。交通工具是活动的,变化多,在变化时, 可适当运用曲线或曲、直相结合的线型,增添其动感。此外,风景变化,在 表现其空间关系时,可灵活运用透视规律。如散点透视,可使画面变化无穷, 步步有景,景随人移。根据变化需要,画面可左右、上下无限延长。常常采 用的透视还有任意透视、混合透视、平置透视等。
几何法是抓住物象的特征,根据工艺制作、设计要求,把变化的物象处 理成几何形,如三角形、圆形、方形、折线形、弧线形等。这种变形的 倾向是理性的,其逻辑性较强。
5、几何法
克里姆特作品
求全法是一种理想的手法,它不受客观自然的局限。在图案变化中,常 把不同时间或不同空间的物象组合在一起,完整地展现出来,给人以完 整和美满的艺术享受,如将水面上的荷花、荷叶、莲蓬和水下的藕,同 时组合在画面上。又如,把不同季节的花卉,同时设计在一张图案中。 求全法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满足了人们追求完美的愿望。
2、夸张法
它是在省略法的基础上,抓住形象的典型特征,突出强调形与 神的美感,以达到主题鲜明、感染力强的审美效果。夸张法有局 部夸张、整体夸张和透视夸张等形式,可视需要进行选择运用。 夸张是强调、突出自然物象中能够引起美感的主要部分,使原 有的形象特征显得更加鲜明、更加生动、更加典型、更有魅力。 如菊花的夸张变化要突出花瓣的细长、卷曲、秀丽的特色,使形 象更具有生命力,给人以美感。
• 3、添加法
• 它是在省略或夸张的基础上,把具有典型特征的形象,合乎情理地与 其结合在一起,充实与美化图案形象,达到构图饱满、变化丰富、主 题鲜明、装饰性强的审美效果。 • 添加是为了使图案纹样更加丰富、更加理想的一种装饰方法。在提炼、 概括、夸张的基础上,根据设计需要添加装饰纹样,以增加图案联想 的浪漫色彩。如传统图案中的花中有花,花中有叶、叶中有花等。它 不受客观形体结构的约束,而是在“意”和“情”上探求符合人们审 美要求的艺术创造。
• 上述几种图案变化的方法在图案设 计中可以综合运用。
• 三、图案的题材与变化
图案的题材非常广泛。大自然提供了丰富的物象作为素材,设计者 可根据实用和装饰的需要来进行选择。下面仅就植物变化、动物变化、 人物变化、风景变化,作简要介绍。 • 1、植物变化 • 开始学习图案设计,一般从植物变化入手。在植物变化中,主要是花 卉的变形和换色。因变形和换色的变化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写实变 化和写意变化。写实变化是在写生的基础上,抓住花卉的外形特征, 进行适当的取舍和修饰,使其更加完美、生动。最初学习图案变化, 可以从一片叶、一朵花进行,逐步过渡到花、叶、枝一起变化。写意 变化是抓住花卉总的精神面貌和主要特征充分发挥设计者的想象力, 创造性地加以夸张、减化,使形象更简练,特征更明显,装饰效果更 强,使其造型和色彩更富于理想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