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前饭后注意事项 (1)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吃饭有讲究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吃饭有讲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四章《生活习惯》第三节“吃饭有讲究”。
内容包括:餐桌礼仪的重要性,如何正确使用餐具,饭前饭后的卫生习惯,以及饮食健康的基本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基本的餐桌礼仪。
2. 培养学生饭前饭后的卫生习惯,增强饮食健康意识。
3.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生命的道德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基本的餐桌礼仪,饭前饭后的卫生习惯,饮食健康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餐桌模型、餐具、食物道具。
学具: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PPT展示一个小朋友在家吃饭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这个小朋友在吃饭时做得怎么样?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2. 餐桌礼仪学习(15分钟)(1)教师讲解餐桌礼仪的重要性。
(2)教师演示正确的餐具使用方法,学生跟随模仿。
(3)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在餐桌上应该注意哪些礼仪?3. 饭前饭后卫生习惯(15分钟)(1)教师讲解饭前饭后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2)学生分组讨论: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保证饭前饭后的卫生?4. 饮食健康知识讲解(10分钟)(1)教师讲解饮食健康的基本知识。
(2)学生分享自己的饮食健康经验。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在练习本上画出自己在家吃饭的场景,标注正确的餐桌礼仪和卫生习惯。
六、板书设计1. 餐桌礼仪:使用餐具的正确方法餐桌上的礼貌用语2. 饭前饭后卫生习惯:饭前洗手饭后漱口3. 饮食健康:营养均衡健康饮食习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在家吃饭的场景,标注正确的餐桌礼仪和卫生习惯。
2. 答案: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进行批改,给出评价和建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里实践所学餐桌礼仪,与家人分享饮食健康知识,提高全家人的生活质量。
大班健康活动教案《饭前饭后不剧烈运动》2篇

大班健康活动教案《饭前饭后不剧烈运动》 (2) 大班健康活动教案《饭前饭后不剧烈运动》 (2)精选2篇(一)活动名称:饭前饭后不剧烈运动活动目标:通过学习和实践,让学生了解饭前饭后不剧烈运动的重要性,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
活动对象:大班学生活动时长:30分钟活动准备:1. 简单的运动器械(如小球、跳绳等)2. 纸板和彩笔3. 活动场地清理整理活动过程:1. 游戏:猜名字(5分钟)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首先进行一个简单的游戏。
教师事先准备了一些与饭前饭后不剧烈运动相关的物品的图片,学生轮流猜物品的名字,回答正确者给予鼓励。
2. 课堂讲解(10分钟)教师向学生解释什么是饭前饭后不剧烈运动,为什么要避免剧烈运动,给学生讲解相关坏处。
教师可以用图示或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3. 小组活动(10分钟)将学生分为三至四人一组,每组领取一个纸板和几支彩笔。
学生们要在纸板上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健康饭前饭后不剧烈运动场景,可以包括图画和简单的文字说明。
完成后,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作品。
4. 活动总结(5分钟)教师请学生围绕饭前饭后不剧烈运动的话题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这个话题的了解和想法。
最后,教师总结活动的重点和学生们的思考。
活动延伸:1. 让学生们回家向家长宣传饭前饭后不剧烈运动的重要性,并考察家长是否有实际行动。
2. 在课后进行饭前饭后适量的运动,并记录下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通过观看相关视频、阅读相关书籍等方式,加深学生对饭前饭后不剧烈运动的理解。
注意事项:1. 活动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度,鼓励他们积极发言和思考。
2. 活动内容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注重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实践能力。
3. 饭前饭后不剧烈运动是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学生们需要理解其重要性并形成好的行为习惯。
大班健康活动教案《饭前饭后不剧烈运动》 (2)精选2篇(二)课题名称:饭前饭后不剧烈运动课程目标:1. 了解饭前饭后剧烈运动对身体的不利影响;2.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3. 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意识,增强自我保健能力。
个人卫生注意事项

个人卫生注意事项个人卫生是每个人都应该重视和注意的事项,它涉及到我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下面我将从饮食、洗漱、环境和行为等方面介绍一些个人卫生的注意事项。
一、饮食方面1.保持饮食均衡:合理搭配五谷杂粮、蔬菜水果、肉类蛋奶、豆类坚果等食物,摄入充足的营养素,避免偏食和挑食。
2.注意饭前洗手:饭前饭后要养成洗手的好习惯,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彻底清洁双手,避免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3.食品安全:选择新鲜、干净、无异味的食物,避免食用过期或存放不当的食品,避免食物中毒和消化系统疾病。
二、洗漱方面1.早晚刷牙: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每次刷牙应持续2分钟以上,用牙线清洁牙缝,定期更换牙刷。
2.勤洗澡:每天洗澡,保持身体清洁,使用适当的洗护用品,避免皮肤病和感染的发生。
3.剪指甲:保持指甲短而整齐,避免细菌滋生和伤害他人。
三、环境方面1.保持室内通风: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细菌、病毒和有害气体的滞留。
2.定期清洁房间:定期打扫房间,清理灰尘、脏物和垃圾,保持环境整洁干净。
3.垃圾分类:将垃圾分类投放,减少环境污染和垃圾处理的难度。
四、行为方面1.避免接触病人:避免与患传染病的人密切接触,如流感、传染性肠胃炎等,以免感染。
2.避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保持公共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等易感染病菌的部位,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和运动习惯。
总结起来,个人卫生是每个人都应该重视和注意的事项。
我们应该从饮食、洗漱、环境和行为等方面加以注意,保持身体的健康和干净。
只有注重个人卫生,我们才能更好地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正确的药物服用方法

3 错误的服药方法
• 3.9 用果汁、茶水或牛奶送服药 • 果汁中含有酸性物质,可使许多药物提前分解, 或使糖衣提前溶化,不利于胃肠吸收。有些药物 在酸性环境中副反应增强。某些碱性药物更不能 与果汁同时服用,因为酸碱中和会使药性大减。 茶叶中含有咖啡因、茶碱、鞣酸等,这些物质可 与药中成分发生反应,使药物失效,产生不良后 果。牛奶中含蛋白质、脂肪酸较多,可在药片周 围形成薄膜将药物包裹起来,影响机体对药物的 吸收。同时,牛奶及其制品中含有较多的钙、磷 酸盐等,这些物质可与某些药物生成难溶性盐类 ,影响疗效。
• 含服是药物通过舌下腺或口腔黏膜吸收起 全身作用或在口腔中溶解覆盖在口腔黏膜 上起作用。
2 服药的注意事项
• 2.5 忌烟 • 服药后的30分钟内都不能吸烟。香烟烟雾 中含有大量烟碱(尼古丁),能增强肝脏氧化 酶的活性,加速药物在肝脏的代谢和清除,使 药效降低或副作用增强。吸烟使抗心绞痛 药物、β受体阻滞剂、氨茶碱 、镇静剂等药 降低疗效。
(二)餐后服用
饭后服:大多数药物,如饮食对药 物吸收等影响不大,饭前饭后均可。 但对于那些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物, 或饭后服用可以增加药物吸收的药物, 这些药物可在饭后服用。
2-1 非甾体镇痛抗炎药:
包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布洛芬等,为减少对 胃肠的刺激,大多数应于餐后服。
2-2 维生素:
3 错误的服药方法
• 3.4 缓释、控释制剂(片、胶囊、双层片 )咀嚼或研碎或掰开或溶于水后服用 缓释 、控释制剂一般含量较大,药物突然大量 释放,易造成毒副作用;破坏药物的长效 目的。
幼儿园保育教师关于幼儿进餐前工作内容

幼儿园保教老师在幼儿进餐前的保育工作内容1.教师(1)餐前30分钟,组织幼儿进行相对安静的活动,介绍当日饭菜及与其相关的营养健康知识等。
(2)餐前15分钟,组织幼儿有序、规范地盥洗。
(3)播放优美的进餐音乐。
2.保育员(1)开饭前30分钟,对幼儿餐桌及操作区进行清洁和消毒。
(2)按操作要求领取幼儿午餐食物和所需器皿。
(3)在规定操作区内备餐,轻声摆放餐具,均匀、有序地分发饭菜。
(4)指导中、大班值日生协助做好分发餐具、餐巾等餐前准备工作。
幼儿在进餐前的行为要求1.小班(1)在保教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餐前轻轻放好小椅子。
(2)在保教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有序如厕并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2.中班(1)在保教老师的提醒下,餐前轻轻放好小椅子(2) )在保教老师的提醒下下,有序如厕和规范洗手,注意控制水量。
(3)值日生在保育员的指导下,协助分发餐具。
3.大班(1)餐前轻轻放好小椅子(2)自主、有序地如厕,按规范洗手并注意节约用水。
(3)值日生协助保育员分发餐具。
餐前保育的操作规范1.个人卫生在进行餐前保育前,应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双手,换上工作服,穿上围兜,戴上头巾和口罩。
2.餐前环境创设(1)物品准备齐全,如:毛巾、备餐桌(车)、漱口水等,摆放有序,符合卫生要求。
(2)应根据季节和气温变化调节室温。
冬季一般以20℃为宜,夏季一般以28℃为宜。
(3)适当播放一些优美动听、轻松悠扬的音乐,营造愉快的用餐气氛。
3.清洁消毒餐桌(1)操作准备:清水抹布、消毒抹布、消毒液(25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液)、清水、橡胶手套。
(2)餐前用清水抹布擦去桌面的浮灰、污垢,可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擦拭,翻转抹布后再擦拭桌子四周的边沿;用半干湿的消毒抹布按上述顺序擦抹;消毒液作用20分钟后,用清水再擦拭桌子一次,消除残留的消毒液。
(3)餐前清洁、消毒餐桌时,要做到按“一遍清水→一遍消毒液→一遍清水”的程序进行擦拭。
4.餐具及食物的分发(1)餐具分发的方法为:①按当天出勤实际人数发放,使餐桌、餐具的摆放保持整齐且有规律(每张餐桌上放空碗,以便幼儿放鱼刺、骨头等)。
药是饭后还是饭前吃注意什么?【养生食谱大全】

药是饭后还是饭前吃注意什么?
文章导读
\n 随着通讯工具等的升级,越来越多的人都变得懒惰,身体素质也都慢慢下降,抵抗力自然而然地变弱,很多朋友开始依靠药物来调理身体,但是新问题来了,很多人都
不知道药究竟是饭后吃还是饭前吃。
由于药的种类、作用等的不同,有的药是在饭前吃,
有的药是在饭后吃,接下来将详细为你介绍哪些类型的药在饭前吃,哪些在饭后。
为了使药品能确实发挥疗效,必须依药品的物理化学性质、作用,及人类生理现象,
于适当时间服用。
药物的服用时间应确实被遵守,才能有最好的预期效果。
(一)饭前:指饭前三十分~一小时。
对胃肠不会发生障碍而求尽速吸收,以达疗效
为目的的药物,通常在饭前使用,如:食欲促进剂、镇吐剂。
另有些药物在空腹时,使用
吸收比较好,或著比较不会被食物影响吸收,也可在饭前使用,如:四环素、抗结核药物等。
(二)饭后:是指饭后三十分钟。
对肠胃刺激性大,或易被胃酸破坏之药品,在饭后
服用较适当,如:阿斯匹灵等。
此外,消化剂为能发挥疗效,须于饭后三十分内服药。
(三)睡前:睡前三十分钟。
帮助睡眠的药物、驱虫药、泻药等,在睡前使用较适当。
(四)早上服药:利尿剂、胰岛素制药,常于早上服用,以免影响夜间睡眠(如频尿),或药效发生时,不良反应较大(如:血压太低、昏迷)。
(五)间隔一定时间服药:
抗生素等为维持血中一定浓度,以达制菌杀菌之效,减少抗药性产生,常隔固定时间
使用。
如:每四小时,每六小时或每八小时等。
(六)会造成精神兴奋的药物,不宜迟于晚饭后使用,以免影响睡眠。
通常应在下午
四点前服用。
饭前饭后喝水到底好吗

饭前饭后喝水到底好吗
平时我们总是要喝水,这是我们人体不能缺少的一种物质,只有补充纯净水,才能够促进我们日常的新陈代谢,才能够保证我们身体的健康,我们身体还有80%的水分。
在不同的时间段里喝水,可以发挥水的不同功效,比如有些人喜欢在早上喝,可以起到减肥的功效,那么饭前饭后喝水好吗?
饭前、饭后忌饮水饭前、饭后半小时和吃饭时都不宜喝水。
有些人用干馒头做主食时,用水就着吃;有些人吃脂肪多的食物时,总爱喝杯浓茶,以消解油腻;有些人尤其是小孩,吃饭时总喜欢边吃饭、边喝水。
这些都是不符合饮食卫生的。
因为,人的胃肠等器官,到吃饭时,会条件反射地分泌消化液,如牙齿在咀嚼食物时,口腔分泌的唾液,胃分泌的含有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液等,与食物碎末混合在一起,这样,食物中的大部分营养成分,就被消化成容易被人体吸收的物质了。
如果在吃饭前、吃饭时或饭后喝茶饮水,势必冲淡、稀释了唾液和胃液,并使蛋白酶的活力减弱,影响消化吸收,时久会使身体健康状况不良。
如果在饭前口渴得厉害,可以少喝点开水或热汤,休息片刻再进餐,就不致影响胃的消化功能了。
人在吃饭时,口腔中的唾液、胃里的胃液和肠道中的消化液共同消化这些食物。
如果一边吃饭一边喝水,会减少唾液分泌,并冲淡胃液,而影响消化。
另外,胃液中含有许多胃酸,能杀死食物中的细菌和病毒。
吃饭喝水会冲淡胃酸,细菌繁殖易患肠胃炎。
饭后也不要马上大量喝水,道理是相同的。
以上就是对饭前饭后喝水好吗做出的详细解答,相比而言,在饭前喝水的好处就是,这样可以促进肠胃的消化,在饭后喝水,可以冲淡胃当中的胃液,可以减少胃酸的分泌,能够起到杀菌的功效,所以在饭前或者是饭后我们都需要喝水。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小学道德与法治10《吃饭有讲究》教案

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10. 吃饭有讲究教学目标1.教育学生饭前要洗手,学习怎样把手洗干净。
2. 教育学生在餐桌上要讲礼仪,讲卫生。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饭前要洗手,学习怎样把手洗干净。
教学难点:学生在餐桌上要讲礼仪,讲卫生。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师制作课件,准备教学案例,准备一个盆和一副碗筷;学生练习好好吃饭。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视频激趣引入1.视频播放故事:《大公鸡和漏嘴巴》。
2.师:视频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吃饭了?大公鸡为什么总是要跟着那个小朋友呢?3.学生畅所欲言。
4.师:这个小朋友吃饭有什么做得不好的地方吗?那究竟应该怎么吃饭呢?5.揭示课题:10. 吃饭有讲究二、新知探究活动一:干干净净吃饭好1.师:孩子们,你们会吃饭吗?(会)会吃饭的小朋友请举手。
我请一位同学在示范一下怎么吃饭。
2.师拿出课前准备的盆,并装上半盆水,旁边放课前准备的一副碗筷。
然后请同学上台来演示吃饭。
3.其他同学仔细观察,任务:(1)观察吃饭的步骤。
(2)观察吃饭的姿势。
4.学生将看到的做法在全班交流。
5.师:我们的小朋友真能干,还知道吃饭之前要洗手。
那你们知道怎样洗手才算把手洗干净吗?6.师播放七步洗手法的视频,让学生跟着学习如何洗手。
https:///x/page/u0348f9dcki.html7.师引导学生边做动作边读儿歌小手是个宝,做事不能少。
饭前要洗手,千万别忘掉。
8.师:吃饭时,除了饭前要洗手外,还要注意哪些卫生习惯呢?9.师小结:对,我们在吃饭的时候,除了饭前要洗手,还要注意不要把饭菜弄到桌子上,饭前饭后还要洗脸,要把桌子擦干净等。
只有吃饭讲卫生了,我们才少生病。
活动二:我在餐桌上1.师:如果家里马上要吃饭了,我们小朋友应该怎么做呢?2.学生自由发言说一说。
3.情境学习。
(1)课件出示P41页第1幅图。
看图并说一说吃饭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爱劳动搬椅子,擦桌子帮助摆放碗筷摆放筷子帮助端菜、盛饭、端饭(2)课件出示P41页第2幅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饭前饭后注意事项
一、教学目标
1、知道饭前饭后应养成哪些好的习惯,并知晓原因;
2、知道应该怎么做;
3、能帮助他人也养成好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知道饭前饭后该怎么做。
三、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
师:饭前饭后有许多值得注意的事项,你知道吗?说说看。
生1:饭前洗手
生2:饭前饭后不剧烈运动……
2、师:同学们说得对,其实还有很多,老师补充一下
A、饭前饭后忌冷饮:如果在饭前口渴得厉害,可以少喝点开水或热汤,休息片刻再进餐,就不致影响胃的消化功能紊乱了。
因此,冷饮、雪糕之类不宜在饭前、饭后食用。
B、饭后不宜一杯茶:饭后立即饮茶,会妨碍人体对食物中铁的吸收。
因此,饮茶应安排在饭后1-2小时为好。
C、饱餐后不宜立即洗澡:但空腹也不宜洗澡,否则易引起低血糖,发生休克。
所以不饱不饿时洗澡最为适宜。
D、进食前不宜大量饮水:应在进餐前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饮水为宜,适量饮水可以刺激胃壁。
E、进餐前不宜进行剧烈运动。
F、进餐前不宜多吃甜食和甜味饮料。
G、进餐前宜食用青菜。
H、进餐前应擦去口红。
I、饭后不宜吸烟。
J、饭后不宜立即睡觉。
师:大家现在分组讨论交流一下,你有没有未按上面的要求去做,你当时的感受是什么?
点生说一说,交流一下。
3、师:有部分内容老师还没有说明原因,作为一个家庭作业,同学们回去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一下。
4、教师总结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