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53114.

合集下载

万以内加法和减法(二)(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万以内加法和减法(二)(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万以内加法和减法(二)——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2. 加法和减法运算中的进位和退位。

3. 加法和减法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进位和退位的处理。

2.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和减法运算的原理,灵活运用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计算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际问题引入加法和减法运算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重点讲解进位和退位的处理。

3. 示例:通过示例题目的讲解和演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运算方法。

4. 练习:让学生进行适量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算能力。

5. 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万以内加法和减法(二)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根据教学过程进行板书设计,重点突出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以及进位和退位的处理。

七、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布置一些基础的加法和减法运算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提高练习:设计一些稍微复杂的加法和减法运算题目,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3. 应用练习:布置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八、课后反思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困难,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3. 教学改进:根据课后反思的结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三年级数学万以内的加减法(二)教案

三年级数学万以内的加减法(二)教案

三年级数学万以内的加减法(二)教案第一篇:三年级数学万以内的加减法(二)教案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二)学习目标1、使学生学会笔算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3、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学生利用迁移规律探索和学习新知识,明白连续借位的数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美丽的云南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这是那里的三个旅游景点。

(幻灯出示课本P22的主题图)。

你能从中得到哪些数学信息?2、学生会很容易的说出:昆明到丽江有517千米,昆明到大理有348千米。

【设计意图】将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放到具体情境中,一方面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愿意学习数学;另一方面,培养学生从具体情境中抽取数学信息的能力。

二、探索新知1、画线段图师:(结合幻灯片)同学们,我们用这条线段表示“昆明到丽江的路程517千米”,行吗?好,那大理应该画在哪儿呢? 【设计意图】一方面,通过确定大理的位置,让学生自然而然地经历估算的过程:另一方面,向学生渗透借助线段图解决问题的思想。

(1)让学生指出画在哪儿合适。

(2)让学生试着说出理由。

(要求条理清晰)(3)教师根据学生的推理出示完整的线段图。

2、提出问题师:同学们,看着这个线段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选择的出示问题:“大理到丽江有多远?”)3、解决问题(1)独立列式计算(要求用竖式计算)(2)在小组内交流算法(3)教师板书(4)接下来怎么呢?【设计意图】前面的“独立计算”作为思考的有力铺垫,现在又将问题抛在最关键的地方,将理解算理的难度降到最低,加深学生印象。

引导学生有条有理的讲出算理----十位上不够减,向百位借一(师板书).教师将板书补充完整,学生检查自己的做法,有错误的改错。

三、方法应用师:刚才,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又学习了一个新的知识点----连续借位的减法(板书课题),当然很多同学在第一遍做的时候自己就做对了,真不错!下面,请同学们继续看屏幕(课本P23图)1、看着这个统计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口答)2、请同桌合作把其中的减法问题写下来,并一一解答,完成后交换检查。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一、单元教学目标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计算,加强估算,加法和减法都是先估算在精确计算。

体现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例如:加减法的法则归纳不在给出先成的结论,而是让学生讨论得出。

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能力进行计算。

1、让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能结合情境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

3、理解验算的意义,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4、通过结合情境、小组合作交流等方法体验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5、从实际问题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产生解决计算问题的欲望,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积极思想。

二、单元教学重点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和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的计算。

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

三、单元教学难点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和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的计算。

四、单元教学内容1、加法........ 3课时2、减法........3课时3、加减法的验算.......2课时4、整理和复习.......1课时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一、加法第1课时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笔算教学内容:教材第36、37页例1、例2、做一做及练习八1、3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能用竖式计算和在1000以内进位和不进位的三位数加法。

2、使学生比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3、让学生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培养学生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应用加法法则准确地计算三位数加两、三位数进位和不进位的加法题。

理解笔算加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步骤:一、复习铺垫1、口算下面各题。

71+45 24+43 35+4752+20 32+59 53+282、笔算430+260 570+380提问:笔算时要注意什么?3、引入新课谈话:通过练习,我们知道不管口算还是笔算,在计算时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可以相加,满十要进一,这节课我们将要根据这个规律开始学习三位数和两、三位数相加的不进位、进位加法。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一课时三位数加三位数教学目标1、探索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过程,理解进位加法的原理2、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练习,提升计算水平3、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探索加法的验算方法过程,算方法。

教学难点:“十位相加满十向百位进一”的算理教学准备 ( 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例1: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用加法计算:271+122=393想一想竖式应该怎样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1+2=3,十位:7+2=9,百位:2+1=3271 一定注意从个位加起,数位数位要对齐+122393例2:我国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用加法计算:271+31=302想一想竖式应该怎样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1+2=3,十位:7+3=10,十位满十向前进一位。

百位:百位上的2加上十位进来的1是3,即时2+1=3 271 一定注意从个位加起,数位数位要对齐+ 313022:例湿地有野生植物445种,野生动物298种,该湿地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加法计算445+298=743方法一: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5+8=13,满十向十位进1,在个位写3,百位:满十向百位进1,4+9+1=14,在十位上写4,百位:4+2+1=7445 一定注意从个位加起,数位数位要对齐+298 使学生得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进一位。

743方法二:298接近300可以看做300来口算即445+298=445+300-2=743你会验算吗?可以交换445,298的位置,再算一遍298 一定注意从个位加起,数位数位要对齐+445743二、应用:课本第37页38页做你做,课本练习八三、总结:1,根据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从个位加起,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2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板书设计: 445 271+298 +122 743 393课后反思: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很不错,都很积极,认真的听课,我也深深的感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耐心,要把机会让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在启发中激起探究的热情。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通用16篇)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通用16篇)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通用16篇)《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及根据情况选择恰当方法的意识;3.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点体会减法的意义,感受减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减整十数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之上,来进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学习的。

由于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对于把一个两位数分解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并要将这两个数都记在头脑中,再来分步计算已经基本掌握。

但上节课加法的学习对本课的口算减法可能会让学生产生方法上的混淆。

所以在教学时,教师还是要让学生通过尝试、讨论、交流、汇报、比较、反思与小结等各个环节,让学生充分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同口算方法与口算思路,引导学生择优选用、再次感受口算方法背后隐藏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并且通过综合练习与最后的总结与归纳,理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联系与区别,为后面的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减法式题口算方法教学难点:100以内减法式题口算方法熟练应用教学准备:、练习卡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一)复习旧知:课件呈现口算复习题。

4+53=47+25=24+21=32+29=437=325=5330=6520=指名汇报口算结果,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样的。

(二)引入新课1.师:对学生的表现加以肯定:看来啊,同学们不仅对上节课所学的两位数加法掌握得很牢固了,对以前学习的减法也是记忆深刻啊。

2.师:今天啊,我们就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两位数【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前面所学知识,既让学生复习到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又唤醒学生对以前学习的减法知识的回顾,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和迁移的准备。

同时开门见山地点明本课所学的知识,让学生直接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加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加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

教案:《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加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万以内的加法运算,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万以内的加法运算规则。

2. 万以内加法运算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万以内的加法运算规则及应用。

2. 教学难点: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万以内的减法运算,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数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授新课(1)讲解万以内加法运算的规则,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加法,以及加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通过示例,让学生掌握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

(3)讲解万以内加法运算的应用,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3. 练习巩固(1)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改正。

4. 合作交流(1)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万以内加法运算的技巧和方法。

(2)小组代表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全班同学共同学习和进步。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提醒学生注意易错点。

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家巩固所学知识,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六、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2. 针对学生的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3. 定期对学生的学习进步进行评价,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不断提高。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掌握万以内的加法运算,培养学生运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数学素养。

重点关注的细节:万以内加法运算的规则及其应用万以内加法运算的规则及其应用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学生掌握这一知识点,将能够解决生活中许多实际问题。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共3课时)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共3课时)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算理,掌握万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三位数加法笔算方法的探究过程,体会归纳概括的方法和策略。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让学生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培养学生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计算知识经验,理解三位数加法的算理算法,并能够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笔算加法中“满十进1”的书写及计算。

三、教学准备课件、布置学生了解有关湿地及湿地动物的知识。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计算,激活经验1.笔算下面各题。

43+52 32+59 47+61 51+492.交流笔算两位数加法的算理算法。

【设计意图】激活学生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为探究新知做准备。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谈话,引出主题图。

谁来说一说,你了解到的有关湿地和湿地动物的知识。

2.生成统计表,提出问题。

(1)介绍湿地动物情况,生成统计表。

(2)观察统计表,提出问题。

预设1: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预设2:鸟类和哺乳类一共有多少种?预设3:爬行类和哺乳类一共有多少种?预设4:鸟类比爬行类多多少种?……3.引入新课。

同学们根据统计表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研究这两个问题:①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②鸟类和哺乳类一共有多少种?【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导入,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有关湿地和湿地动物的知识,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提出了多个问题,然后从这些问题中有选择、有重点地研究。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从图中搜寻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不断提问的意识。

(三)利用旧知,探究新知1.教学例1(1)列出算式,独立解决。

(2)交流算法,理解算理。

预设1:200+100=300,70+20=90,1+2=3,300+90+3=393。

三年级上册数学《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

教导处签字:日期:年月日课后练习一、口算:200+6000= 1300-700= 350+17=49+33= 1000-700= 800+600= 240+320= 80+25= 1600-900= 3200-1000= 450+200= 1000-800= 47+38= 200+350= 570-80= 146-79= 44+58= 300-15= 84-56= 75-46=二、填空:1、在方框里填入合适的数。

-1 4 5 9 0 12、把下列算式按得数的大小,从大到小排列:498+504 900-109 56+761 703-325()>()>()>()3、算出每张卡片上的两个数的和与差。

和和和差差差4、算一算,每种商品比原来便宜多少钱?原价926元原价800元原价203元现价758元现价546元现价168元便宜()元便宜()元便宜()元5、“>”或“=”三、选择:1、下面哪两个数相加得1000?()①536和364 ②649和341 ③792和2082、比185多398的数是多少?算式是()①185+398 ②398-185四、填表:五、检验下面各题,把做错的改过来。

六、笔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548+237 310-207七、解决问题:1、希望小学图书馆有连环画546本,比科技书多168本,科技书有多少本?答:科技书有( )本。

2、人民公园上午有游客742人,中午有357人离去,下午又来了248人。

(1)这时公园内有游客多少人?答:这时公园内有游客( )人。

(2)全天园内来了多少游客?答:全天园内来了()人。

3、(1)三(6)班为灾区捐款多少元?(2)两个班一共捐款多少元?答:三(6)班为灾区捐款()元。

答:两个班一共捐款()元。

4、博物馆、图书馆和学校在同一条路上,从博物馆到学校有432米,从图书馆到学校有259米,博物馆到图书馆有多远?(1)博物馆、图书馆在学校的一边:列式:答:(2)博物馆、图书馆在学校的两边:列式:答:5、饲养场用800个鸡蛋孵小鸡,上午孵出了517只小鸡,下午比上午少孵出115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课时解决问题(023)
教学内容:解决问题(P43页例题4及练习九第12、13、14题)。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会使用竖式计算三个数的连加,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针对不同情况,运用不同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培养数学应用估算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不同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估算.
教学方法:讲练法,讨论交流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出示课件)
“十一”黄金周各大商场进行促销活动,小红一家三口到商场去买东西,选好了商品拿到销售单据来到收银台。

二、探究新知
1.出示问题
(1)小红的爸爸大约应该准备多少钱才够?
(2)收银员应收多少钱?
2.分小组探究
(1)题中提出哪两个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