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的四大要素
茶艺的基本知识有哪些

茶艺的基本知识有哪些(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职业规划、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areer planning,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茶艺的基本知识有哪些有关茶艺的基本知识有哪些在日常生活当中,泡茶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是要真正泡好一壶茶,就需要掌握一定的本领。
茶艺师基础知识

茶艺师基础知识第一节泡茶要素茶叶中的化学成分是组成茶叶色、香、味的物质基础,其中多数能在冲泡过程中溶解于水,从而形成了茶汤的色泽、香气和滋味。
泡茶时,应根据不同茶类的特点,调整水的温度,浸润时间和茶叶的用量,从而使茶的香味、色泽、滋味得以充分的发挥。
综合起来,泡好一壶茶主要有四大要素:第一是茶水比例,第二是泡茶水温,第三是浸泡时间,第四是冲泡次数。
一、茶水比例1、茶的品质:茶叶中各种物质在沸水中浸出的快慢与茶叶的老嫩和加工方法有关。
氨基酸具有鲜爽的性质,因此茶叶中氨基酸含量多少直接影响着茶汤的鲜爽度。
名优绿茶滋味之所以鲜爽、甘醇,主要是因为氨基酸的含量高和茶多酚的含量低。
夏茶氨基酸的含量低而茶多酚的含量高,所以茶味苦涩。
故有“春茶鲜、夏茶苦”的谚语。
2、茶水比例:茶叶用量应根据不同的茶具、不同的茶叶等级而有所区别,一般而言,水多茶少,滋味淡薄;茶多水少,茶汤苦涩不爽。
因此,细嫩的茶叶用量要多;较粗的茶叶,用量可少些,即所谓“细茶粗吃”“精茶细吃”。
普通的红、绿茶类(包括花茶),可大致掌握在1克茶冲泡50~60毫升水。
如果是200毫升的杯(壶),那么,放上3克左右的茶,冲水至七八成满,就成了一杯浓淡适宜的茶汤。
若饮用云南普洱茶,则需放茶叶5~8克。
乌龙茶因习惯浓饮,注重品味和闻香,故要汤少味浓,用茶量以茶叶与茶壶比例来确定,投茶量大致是茶壶容积的1/3至1/2。
广东潮、汕地区,投茶量达到茶壶容积的1/2至2/3 。
茶、水的用量还与饮茶者的年龄、性别有关,大致说,中老年人比年轻人饮茶要浓,男性比女性饮茶要浓。
如果饮茶者是老茶客或是体力劳动者,一般可以适量加大茶量;如果饮茶者是新茶客或是脑力劳动者,可以适量少放一些茶叶。
一般来说,茶不可泡得太浓,因为浓茶有损胃气,对脾胃虚寒者更甚,茶叶中含有鞣酸,太浓太多,可收缩消化黏膜,妨碍胃吸收,引起便秘和牙黄,同时,太浓的茶汤和太淡的茶汤不易体会出茶香嫩的味道。
沏泡茶水的五个要领

沏泡茶水的五个要领?
答:沏泡茶水的五个要领包括:
1. 泡茶先识茶:在泡茶前,要先通过肉眼观察茶的外形和颜色,大致区分茶的种类,同时判断条索紧结程度、外形大小、揉捻程度、萎凋轻重等多个方面。
2. 水为茶之母:选择适合泡茶的水对茶的冲泡及效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泡茶用水的最基本原则是使用软水、纯净水、矿泉水等,比较适合用来泡茶。
同时,泡茶用水最好煮沸。
3. 器为茶之父:选择合适的茶具对于泡茶同样重要。
不同的茶叶需要搭配适合的器皿,其中,盖碗和茶壶适用的茶类范围最广,泡一般的茶叶都能得心应手。
4. 体积投茶法:在泡茶时,要选择适量的茶叶。
有些茶叶细小或紧压,看着体积不大,实际重量已经足够;而有些茶叶较蓬松,看着很多,其实轻飘飘的。
5. 不同水温不同味:水温也是影响泡茶效果的关键因素。
同一款茶,用沸水冲泡的茶汤浓度更高,香味能立刻释放出来,而用低温冲泡出来的茶汤较温和,香气更为缓慢地释放。
嫩度较高的茶叶不适合高温冲泡,否则会烫伤芽叶;而粗老的茶叶则适合高温冲泡。
这五个要领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掌握泡茶的技巧,享受一杯美味的茶水。
泡茶三要素

2、 操作阶段:整个泡茶过程(出场、行礼、沏泡)。动作要求娴熟、流畅。
3、 完成阶段:收具、洁具、行礼、出场、清洁泡茶场所、整理茶器具等。
2、 浸泡时间:乌龙茶的浸泡时间一泡1分钟,二泡1分15秒,三泡1分30秒,美多泡一次,时间延长15秒。浸泡时间长,茶汤浓度高,
大宗的红绿茶用90-95℃的水温沏泡:名优绿茶用80℃左右的水温沏泡:
玉露用45℃左右的水温沏泡:
1、 上投法:先往杯中注入七分满的开水,然后投茶。(如碧螺春、信阳毛尖)。
2、 中投法:先浸润泡,后冲七分满开水或先注少量的开水,投茶后浸润泡,后冲七分满开水。(西湖龙井、开化龙顶)。
3、 下投法:先投茶,后冲水七分满开水。
三、 泡茶三步曲
整个泡茶活动可分为:准备阶段、操作阶段,完成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内容。每个阶段互相联系,没有充分的准备阶段,操作阶段就会出现问题。准备阶段的任务是准备好所有的泡茶物品;操作阶段是具体泡茶过程;完成阶段是指再斟茶水、收具、洁具、清洁泡茶场所、甚至装理好茶器具等。
普洱茶用100℃的水温沏泡。
二、 泡茶三投法
沏泡茶叶还讲究投茶方法,比如细嫩名优绿茶用上投法,是指在茶杯中先注开水后投茶,可提升茶汤品质,有更佳的茶汤色、香、味、形表达。西湖龙井茶用中投法,是先浸润泡,后凉开水。而下投法则是先投茶,后冲开水。其他也有根据室温不同采用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的,如夏天上投法,冬天下投法,春秋中投法。
一、 泡茶三要素
泡茶三要素指的是要泡好一杯茶,不但要有好茶、好水、雅具,还需有合适的茶水比例,泡茶用水的水温、浸泡时间的掌握。
冲泡三要素

冲泡技巧一、泡茶三要素在各种茶叶的冲泡程序中,茶叶的的用量、水温和茶叶浸泡的时间是冲泡技巧中的三个基本要素。
1、茶叶用量冲泡不同类别的茶叶,使用不同的茶具,茶叶的投放量均有差异,但根据茶类及惯用的泡法,大体上可以将茶叶的投放量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况:(1)白茶类和黄茶类冲泡白茶和黄茶时,用茶量与绿茶相仿,每克茶的开水用量为50-60ml。
要注意的是,在冲泡针状白茶和黄茶时,如白毫银针,每杯茶的投放量应恰到好处,太多和太少都不利于欣赏杯中的茶的姿形景观。
(2)绿茶类1g绿茶,冲入开水50-60ml。
通常一只容水量在100-150ml的玻璃杯,投茶量2-3g。
如果用壶泡法,茶叶用量按壶大小而定,一般以每克茶冲50-60ml水的比例,将茶叶投入茶壶待泡。
细嫩的名优绿茶用量也可视品饮者的需要稍做调整。
(3)红茶类红茶品饮,主要用清饮和调饮两种。
清饮泡法,每克茶用水量以50-60ml为宜,如选用红碎茶则每克茶叶用水量70-80ml。
调饮泡法,是在茶汤中加入调料,如加入糖、牛奶、柠檬、咖啡、蜂蜜等,茶叶的投放量,则可随品饮者的口味而定。
(4)花茶类花茶多用盖碗冲泡,视盖碗大小,每碗置茶2-3g,直接冲泡后饮用。
(5)乌龙茶类我国乌龙茶品种丰富,茶叶外形差异较大,如凤凰水仙系的乌龙茶、武夷岩茶、台湾文山包种茶的茶叶呈粗壮的条索状;铁观音、本山、毛蟹等呈螺钉状;而台湾洞顶乌龙等呈外形紧结的半球状,因此投茶量也有所不同。
一般冲泡乌龙茶,适宜使用江苏宜兴出产的紫砂壶,根据品茶人数选用大小适宜的壶,投茶量视乌龙茶的品种和形状而定,条形紧结的半球形乌龙茶用量以壶的二三成满即可;松散的条索形乌龙茶,用量以容器的八成满为宜。
(6)黑茶类以普洱散茶为例,一般选用盖碗冲泡,投茶量为5-8g,如用小壶冲泡,茶叶投放三四成即可。
2、冲泡水温泡茶水温的高低,与茶的老嫩、条形松紧有关。
大致说来,茶叶原料粗老、紧实、整叶的,要比茶叶原料细嫩、松散、碎叶的茶汁浸出要慢得多,所以冲泡水温要高。
泡茶四要素

泡茶四要素泡茶技艺包括四大要素:茶叶用量(置茶量)、泡茶水温、冲泡时间和冲泡次数。
这些你知道吗?下面具体为你讲讲泡茶四要素!1.置茶量泡茶技艺的第一要素就是茶叶用量,也就是每一杯或每壶茶水需置茶多少最宜。
由于茶类及饮茶习惯、爱好不尽相同,不可能要求每人都按照统一的标准去做,但是,一般而言,标准置茶量是以1克茶叶搭配50毫升的水。
现代评茶师品茶就是按此标准:3克茶叶对150毫升水,冲泡5分钟。
当然也可依个人口感喜好而增减茶量,这一标准,相当于个人品茗用的中型盖杯或玻璃杯,而这种茶具更适合泡饮绿茶和花茶等。
如泡乌龙茶也用盖杯或玻璃杯冲泡,也可参考标准。
如果使用功夫冲泡法冲半发酵之乌龙茶,一般置茶量如下:生茶(发酵最轻):茶叶置放量为紫砂壶的2/3或3/4;如条形包种或阿里山茶等;半熟茶(发酵轻):茶叶置放量为紫砂壶的1/2或2/3;如台湾冻顶乌龙或高山茶;熟茶(发酵较重):茶叶放置量为紫砂壶的1/3或1/2;如东方美人或大红袍等;2.泡茶水温所谓泡茶水温,是指将水烧开之后,再让其冷却到所需的温度。
若是无菌的生水,只要烧到所需的水温就可以了。
一般来说,泡茶水温的高低,与茶中可溶于水的浸出物的浸出速度相关。
水温越高,浸出速度越快,在相同的冲泡时间内,茶汤的滋味也就越浓。
分之,水温越低,浸出速度越慢,茶汤的滋味也相对越淡。
至于泡茶水温以多高为宜,则要根据茶叶的老嫩、松紧、大小等情况来确定。
粗老、紧实、叶大的茶叶,其冲泡水温要比细嫩、松散、叶碎的茶叶高。
具体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低温泡茶,水温在80摄氏度左右。
适合冲泡名优高档绿茶,如龙井、信阳毛尖、碧螺春等。
这种水温泡出的茶,汤色清澈,香气纯正,滋味鲜爽,叶底明亮。
如水温过高,汤色则易变黄,维生素C等有益成分遭破坏,而咖啡碱、茶多酚很快浸出,又使茶汤产生苦涩之味。
分之,水温过低,有益成分难以浸出,茶味淡薄。
第二种情况:中温泡茶,水温在90摄氏度左右。
适合冲泡大宗绿茶、花茶、轻发酵乌龙茶及某些烘青类绿茶。
茶艺的四个要素

茶艺的四个要素篇一:茶艺是一种以茶为主题的文化活动,通常涉及茶叶、茶具、水、环境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茶艺的四个要素:1. 茶叶:茶艺的关键在于选择好的茶叶。
茶叶的质量直接影响茶艺的口感和品质。
茶艺师应该了解不同种类茶叶的特点,选择最适合的茶叶来表现茶艺。
2. 茶具:茶具是茶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具的材质、形状、颜色等因素都会影响茶艺的口感和视觉效果。
茶艺师应该熟练掌握各种茶具的使用方法,并选择最适合的茶具来表现茶艺。
3. 水:水是茶艺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茶艺的口感和品质。
茶艺师应该了解不同种类的水的特点,选择最适合的水来表现茶艺。
4. 环境:环境也是茶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安静、舒适、优雅的环境可以让茶艺师更加专注,让客人感受到更好的服务体验。
茶艺师应该注重环境的布置和装饰,营造出一种温馨、舒适的氛围。
以上是茶艺的四个要素。
茶艺师需要具备对茶叶、茶具、水和环境的深刻理解和掌握,才能在茶艺中表现出最佳的效果。
篇二:茶艺是一种以茶为主题的文化活动,通常包括茶叶的选择、茶具的配备、泡茶的步骤、品茶的方式等。
茶艺的四个要素是:茶叶、茶具、水和时间。
茶叶是茶艺的核心。
不同的茶叶有不同的口感和特点,而茶艺所追求的就是将茶叶的优点发挥到极致。
在选择茶叶时,需要考虑茶叶的质量、产地、品种等因素。
此外,茶艺中还需要用到各种不同种类的茶叶,如绿茶、红茶、乌龙茶等。
茶具也是茶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茶具的选择和使用会影响茶叶的口感和香气。
茶具包括茶壶、茶杯、茶盘等,它们的质地、样式、颜色等都会影响茶艺的整体效果。
水也是茶艺中的重要要素。
水的质量对于茶叶的口感和香气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茶艺中使用的水通常是自来水,但是需要经过处理才能保证水质。
茶艺中还需要用到一些特殊的水壶和滤器,如紫砂壶、陶瓷壶等,以增加水的温度和口感。
时间也是茶艺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茶艺中需要根据不同的茶叶和茶具,掌握好泡茶的时间和水温。
茶艺的6个基本要素

茶艺的6个基本要素茶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茶叶的选取、制作、泡制以及品尝等多个方面。
在茶艺中,有6个基本要素:水、茶、壶、杯、火和人。
水:水是茶艺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
茶的味道和品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的质量和温度。
茶艺师在泡茶之前,一定要选择清洁、纯净、适合泡茶的水。
同时,水的温度也要根据不同的茶叶种类进行调整,以保证泡出的茶水口感和香气的完美展现。
茶:茶是茶艺中最核心的要素,它的品种、产地、制作工艺以及保存方式都会对泡茶的口感和香气产生重要的影响。
茶艺师在选择茶叶时,需要根据不同的饮茶需求和场合选择合适的茶叶品种和等级。
同时,在储存和保存茶叶时,茶艺师需要注意保持干燥、避光、防潮以及防异味的原则。
壶:壶也是茶艺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壶的种类、材质、形状以及制作工艺都会对泡茶的口感和香气产生影响。
茶艺师需要根据不同的茶叶品种和泡茶需求选择合适的壶,同时在使用和保养壶时要注意细节和规范。
杯:杯是茶艺中用来品尝和品评茶水的重要工具。
杯子的材质、形状、大小和清洁程度都会对茶水的品尝和感受产生影响。
茶艺师需要选择适合的杯子,同时在使用和清洗杯子时要注意卫生和规范。
火:火是茶艺中用来烧水、烘茶和保温的重要工具。
火的种类、火力和操作方式都会对茶水的口感和香气产生直接影响。
茶艺师需要熟练掌握不同的火种和使用技巧,以确保泡茶的质量和效果。
人:人是茶艺中最为重要的要素之一。
茶艺师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和品德,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素质。
同时,茶艺师还需要与客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以营造和谐、舒适的茶艺氛围。
茶艺的6个基本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缺一不可。
茶艺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提高,以达到泡茶的最佳效果和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泡茶的四大要素
茶叶中的化学成分是组成茶叶色、香、味的物质基础,其中多数能在冲泡过程中溶解于水,从而形成了茶汤的色泽、香气和滋味。
泡茶时,应根据不同茶类的特点,调整水的温度,浸润时间和茶叶的用量,从而使茶的香味、色泽、滋味得以充分的发挥。
综合起来,泡好一壶茶主要有四大要素:第一是茶水比例,第二是泡茶水温,第三是浸泡时间,第四是冲泡次数。
一、茶水比例
1.茶的品质
茶叶中各种物质在沸水中浸出的快慢与茶叶的老嫩和加工方法有关。
氨基酸具有鲜爽的性质,因此茶叶中氨基酸含量多少直接影响着茶汤的鲜爽度。
名优绿茶滋味之所以鲜爽、甘醇,主要是因为氨基酸的含量高和茶多酚的含量低。
夏茶氨基酸的含量低而茶多酚的含量高,所以茶味苦涩。
故有“春茶鲜、夏茶苦”的谚语。
2.茶水比例
茶叶用量应根据不同的茶具、不同的茶叶等级而有所区别,一般而言,水多茶少,滋味淡薄;茶多水少,茶汤苦涩不爽。
因此,细嫩的茶叶用量要多;较粗的茶叶,用量可少些,即所谓“细茶粗吃”“精茶细吃”。
普通的红、绿茶类(包括花茶),可大致掌握在1克茶冲泡50~60毫升水。
如果是200毫升的杯(壶),那么,放上3克左右的茶,冲水至七八成满,就成了一杯浓淡适宜的茶汤。
若饮用云南普洱茶,则需放茶叶5~8克 。
乌龙茶因习惯浓饮,注重品味和闻香,故要汤少味浓,用茶量以茶叶与茶壶比例来确定,投茶量大致是茶壶容积的1/3至1/2。
广东潮、汕地区,投茶量达到茶壶容积的1/2至2/3 。
茶、水的用量还与饮茶者的年龄、性别有关,大致说,中老年人比年轻人饮茶要浓,男性比女性饮茶要浓。
如果饮茶者是老茶客或是体力劳动者,一般可以适量加大茶量;如果饮茶者是新茶客或是脑力
劳动者,可以适量少放一些茶叶。
一般来说,茶不可泡得太浓,因为浓茶有损胃气,对脾胃虚寒者更甚,茶叶中含有鞣酸,太浓太多,可收缩消化黏膜,妨碍胃吸收,引起便秘和牙黄,同时,太浓的茶汤和太淡的茶汤不易体会出茶香嫩的味道。
古人谓饮茶“宁淡勿浓”是有一定道理的。
二、冲泡水温
据测定,用60℃的开水冲泡茶叶,与等量100℃的水冲泡茶叶相比,在时间和用茶量相同的情况下,茶汤中的茶汁浸出物含量,前者只有后者的45%~65%。
这就是说,冲泡茶的水温高,茶汁就容易浸出;冲泡茶的水温低,茶汁浸出速度慢。
“冷水泡茶慢慢浓”,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泡茶的茶水一般 以落开的沸水为好,这时的水温约85℃ 。
滚开的沸水会破坏维生素C等成份,而咖啡碱、茶多酚很快浸出,使茶味会变苦涩;水温过低则茶叶浮而不沉,内含的有效成分浸泡不出来,茶汤滋味寡淡,不香、不醇、淡而无味。
泡茶水温的高低,还与茶的老嫩、松紧、大小有关。
大致说来,茶叶原料粗老、紧实、整叶的,要比茶叶原料细嫩、松散、碎叶的,茶汁浸出要慢得多,所以,冲泡水温要高。
水温的高低,还与冲泡的品种花色有关。
具体说来,高级细嫩名茶,特别是高档的名绿茶,开香时水温为95℃,冲泡时水温为80℃~85℃。
只有这样泡出来的茶汤色清澈不浑,
香气纯正而不钝,滋味鲜爽而不熟,叶底明亮而不暗,使人饮之可口,视之动情。
如果水温过高,汤色就会变黄;茶芽因“泡熟”而不能直立,失去欣赏性;维生素遭到大量破坏,降低营养价值;咖啡碱、茶多酚很快浸出,又使茶汤产生苦涩味,这就是茶人常说的把茶“烫熟”了。
反之,如果水温过低,则渗透性较低,往往使茶叶浮在表面,茶中的有效成分难以学浸出,结果,茶味淡薄,同样会降低饮茶的功效。
大宗红、绿茶和花茶,由于茶叶原料老嫩适中,故可用90℃左右的开水冲泡。
冲泡乌龙茶、普洱茶和沱茶等特种茶,由于原料并不细嫩,加之用茶量较大,所以,须用刚沸腾的100℃开水冲泡。
特别是乌龙茶为了保持和提高水温,要在冲泡前用滚开水烫热茶具;冲泡后用滚开水淋壶加温,目的是增加温度,使茶香充分发挥出来。
至于边疆兄弟民族喝的紧压茶,要先将茶捣碎成小块,再放入壶或锅内煎煮后,才供人们饮用。
判断水的温度可先用温度计和计时器不测量,等掌握之后就可凭经验来断定了。
当然所有的泡茶用水都得煮开,以自然降温的方式来达到控温的效果。
三、冲泡时间
茶叶冲泡时间差异很大,与茶叶种类、泡茶水温、用茶数量和饮茶习惯等都有关。
如用茶杯泡饮普通红、绿茶,每杯放干茶3克左右,用沸水约
150~200毫升,冲泡时宜加杯盖,避免茶香散失,时间以3~5分钟为宜。
时间太短,茶汤色浅淡;茶泡久了,增加茶汤涩味,香味还易丧失。
不过,新采制的绿茶可冲水不加杯盖,这样汤色更艳。
另用茶量多的,冲泡时间宜短,反之则宜长。
质量好的茶,冲泡时间宜短,反之宜长些。
茶的滋味 是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增浓的。
据测定,用沸水泡茶,首先浸提出来的是咖啡碱、维生素、氨基酸等,大约到3分钟时,含量较高。
这时饮起来,茶汤有鲜爽醇和之感,但缺少饮茶者需要的刺激味。
以后,随着时间的延续,茶多酚浸出物含量逐渐增加。
因此,为了获取一杯鲜爽甘醇的茶汤,对大宗红、绿茶而言,头泡茶以冲泡后3分钟左右饮用为好,若想再饮,到杯中剩有三分之一茶汤时,再续开水,以此类推。
对于注重香气的乌龙茶、花茶,泡茶时,为了不使茶香散失,不但需要加盖,而且冲泡时间不宜长,通常2~3分钟即可。
由于泡乌龙茶时用茶量较大,因此,第一泡1分钟就可将茶汤倾入杯中,自第二泡开始,每次应比前一泡增加15秒左右,这样要使茶汤浓度不致相差太大。
白茶冲泡时,要求沸水的温度在70℃左右,一般在4~5分钟后,浮在水面的茶叶才开始徐徐下沉,这时,品茶者应以欣赏为主,观茶形,察沉浮,从不同的茶姿、颜色中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愉悦,一般到10分钟,方可品饮茶汤。
否则,不但失去了品茶艺术的享受,而且饮起来淡而无味,这是因为白茶加工未经揉捻,细胞未曾破碎,所以
茶汁很难浸出,以至浸泡时间须相对延长,同时只能重泡一次。
另外,冲泡时间还与茶叶老嫩和茶的形态有关。
一般说来,凡原料较细嫩,茶叶松散的,冲泡时间可相对缩短;相反,原料较粗老,茶叶紧实的,冲泡时间可相对延长。
总之,冲泡时间的长短,最终还是以适合饮茶者的口味来确定为好。
四、冲泡次数
据测定,茶叶中各种有效成分的浸出率是不一样的,最容易浸出的是氨基酸和维生素C;其次是咖啡碱、茶多酚、可溶性糖等。
一般茶冲泡第一次时,茶中的可溶性物质能浸出50~55%;冲泡第二次时,能浸出30% 左右;冲泡第三次时,能浸出约10%;冲泡第四次时,只能浸出2~3%,几乎是白开水了。
所以,通常以冲泡三次为宜。
如饮用颗粒细小、揉捻充分的红碎茶和绿碎茶,由于这类茶的内含成分很容易被沸水浸出,一般都是冲泡一次就将茶渣滤去,不再重泡。
速溶茶,也是采用一次冲泡法, 工夫红茶则可冲泡2~3次。
而条形绿茶如眉茶、花茶通常只能冲泡2~3次。
白茶和黄茶,一般也只能冲泡1次,最多2次。
品饮乌龙茶多用小型紫砂壶,在用茶量较多时(约半壶)的情况下,可连续冲泡4~6次,甚至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