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流露”作文指导课教案

合集下载

习作《让真情在笔尖流露》(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习作《让真情在笔尖流露》(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让真情在笔尖流露》(教案)一、教学内容《让真情在笔尖流露》是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的习作内容。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运用真情实感进行写作,使文章具有感染力。

教学内容包括:真情实感的含义、如何在写作中融入真情实感、如何运用真情实感提升文章质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真情实感的含义,学会在写作中融入真情实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掌握运用真情实感进行写作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他人,用真情实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真情实感,并将其融入写作。

2. 如何指导学生运用真情实感提升文章质量。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投影仪、黑板。

2. 学具:作文纸、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故事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真情实感。

2. 知识讲解:讲解真情实感的含义,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了解真情实感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3. 方法指导:以一篇范文为例,指导学生如何在写作中融入真情实感。

4.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所学方法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交流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板书设计1. 《让真情在笔尖流露》2. 正文:- 真情实感的含义- 如何在写作中融入真情实感- 如何运用真情实感提升文章质量七、作业设计1. 根据所学方法,完成一篇习作,题目自拟。

2. 互相批改,提出改进意见,提高习作质量。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真情实感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写作中运用真情实感的情况。

3.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如何改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学会在写作中融入真情实感,提高文章质量。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受力,使他们在生活中发现真情实感,用笔尖流露出来。

重点关注的细节:如何在写作中融入真情实感一、真情实感的含义及在写作中的重要性真情实感是指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将自己的真实情感、真实体验和真实观点融入作品之中,使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真情自然流露作文教案

真情自然流露作文教案

真情自然流露作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学会用口语化的方式表达真实情感,使作文更贴近生活。

2. 训练学生运用不同的语言特点,展示多样化的表达方式。

3. 培养学生的即兴表达能力,让情感在口语化的文字中自然流露。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引入话题。

哎,咱们今天来聊聊“真情自然流露”这个话题。

大家平时有没有觉得,有时候心里的话,就是那么自然而然地冒出来了?
(二)理解口语化表达。

口语化啊,就是像咱们平时说话那样,不用太过正式,也不用刻意追求什么华丽辞藻。

就是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出来。

第3单元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 (教案)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3单元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 (教案)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3单元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真情实感进行写作,提高写作水平。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情感的能力,使其能够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

3. 引导学生关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其同理心。

4.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提高其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写作技巧:如何运用真情实感进行写作。

2. 写作方法:观察生活、体验情感、表达情感。

3. 写作素材:生活中的点滴故事、人物描写、情感交流等。

4. 写作评价:评价学生的写作内容、语言表达、情感表达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学会运用真情实感进行写作,提高写作水平。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情感,并将其融入写作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范文等。

2. 学具:笔记本、笔、作文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引发学生对真情的思考,激发其写作兴趣。

2. 理论讲解:讲解真情实感的写作技巧,让学生了解如何将真情融入作文中。

3. 范文欣赏:展示一篇优秀的真情作文,让学生感受真情的魅力。

4. 写作实践: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情感,进行现场写作。

5. 交流分享:学生互相交流写作心得,分享自己的作品。

6. 点评与指导: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导其改进写作方法。

7.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真情实感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第3单元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2. 重点内容:真情实感的写作技巧、观察生活、体验情感、表达情感3. 范文展示:一篇优秀的真情作文七、作业设计1. 写作练习:以“让真情自然流露”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2. 课后阅读:阅读一篇关于真情的文章,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学生反思:总结自己在写作中的收获与不足,思考如何提高写作水平。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 优秀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  优秀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就生活中经历的事情,写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2.能够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

3.写完之后,能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部分与小组同学交流。

【教学重难点】能够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生活中,你遇到过下面的情景吗?你的表现是怎样的?考试一百分、受到老师批评、被好朋友欺骗二、习作内容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都会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

你有过这些感受吗?今天,我们的习作就是围绕“真情流露”来写的。

从中选择一种你印象最深的感受,先回顾事情的经过,回忆当时的心情,然后理清思路写下来。

三、审核指导说说本次习作对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1.本次习作要求写自己印象最深的感受。

2.要先回顾事情的经过,回忆当时的心情,然后理清思路写下来。

四、思路导航这次习作我们应如何去写呢?人在不同的时候会有不同的感受,有喜,有忧,有渴望,有沮丧,有归心似箭,也有忐忑不安……想一想,自己印象最深的感受是哪件事情引起的?这件事是怎样发生的?经过是怎样的?事情发展过程中,情感有哪些变化?把情感的变化也自然地写出来。

写完后与同桌交换阅读,提出修改意见,进行修改。

五、技法点拨1.心理描写法。

心理活动的描写好像是人物无声的语言,它能够把人物的思想活动,复杂而变化的人物感情直接表现出来。

2.语言描写法。

语言是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通过人物语言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

3.神态动作描写方法。

神态动作描写法就是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和动作展现其喜怒哀乐。

4.景物描写法。

景物描写法就是通过描写周围环境反映人物的心情变化。

间接抒情法是怎样的呢?间接抒情的特点是抒情含蓄婉转,富有韵味,感染力强。

(1)通过叙述抒情,作者在叙述时加上自己主观感情色彩,根据感情的变化来叙述,使读者在叙述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2)可以通过议论抒情,作者在议论中,表达强烈的爱憎、褒贬之情。

《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中选择真实的事件,通过细节描写,表达自己的情感。

2. 培养学生用写作记录生活,表达情感的习惯。

3. 引导学生学会修改作文,提高作文质量。

二、教学内容1. 写作方法:细节描写、情感表达。

2. 写作内容:生活中真实的事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生活中选择真实的事件,通过细节描写,表达自己的情感。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用写作记录生活,表达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

2. 学具:作文纸、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真实的生活事件,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导入本课。

2. 新课内容:讲解写作方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选择真实的事件,通过细节描写,表达自己的情感。

3. 实践练习: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学生互评。

5. 修改作文:学生根据教师的点评和同学的建议,修改自己的作文。

六、板书设计1. 《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2. 主体部分:写作方法、写作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

七、作业设计1. 写作练习:根据本课所学,写一篇关于自己真实生活的作文。

2. 修改作文:根据教师的点评和同学的建议,修改自己的作文。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总结本课的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课做好准备。

2. 学生反思: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课做好准备。

以上就是本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让写作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内容能否被学生有效吸收,以及教学效果的好坏。

在这一部分,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确保教学活动能够有序、有效地进行。

以下是对教学过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兴趣和注意力的关键。

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教案)教学内容本课选自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内容主要围绕“真情流露”这一主题,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发现身边的美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真情流露”的含义,懂得在写作中表达真情实感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好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

3. 引导学生运用写作技巧,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4.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激发写作兴趣。

2. 如何指导学生运用写作技巧,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3. 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优秀作文范文、写作技巧指导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PPT展示一组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教师讲解“真情流露”的含义,分析优秀作文范文,指导学生如何观察生活、发现美好,并运用写作技巧。

3.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同学共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5. 总结与反思: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1. 板书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2. 板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作品展示与评价作业设计1. 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观察生活中的美好,写一篇习作,要求真情流露,字数不限。

2. 学生互相评价彼此的习作,提出改进意见。

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难点是否得到解决,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

2. 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写作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如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注:本文为示例性教案,实际教学过程中,请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环境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教案

《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教案

《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选择一种生活经历,理清思路写下来,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

2.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

如果在事情发展中,情感有所变化,要把情感的变化也写清楚。

3.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学会修改作文,并与同桌交流写作感受。

4.激发学生吐露内心情感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选择一种生活经历,理清思路写下来,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

▶教学策略1.写作目的(1)激发学生吐露真心的欲望,知道写出真情实感易令人感动,也更易引起大家的共鸣。

(2)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学会修改作文,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

2.写作内容(1)选择一种印象最深的情感体验,理清思路写下来。

(2)能够借助描写具体事物或人的写作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也可以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自己的习作更加生动;还可以抓住细节描写来体现人物心情。

(3)能熟练运用常用的修改符号修改作文,并与同学之间互评互改作文,相互学习。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梳理本单元所学的写作方法。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经历,理清写作思路。

2.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

3.学会运用本单元的写作方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过程板块一图片展示猜心情1.看看图片中的小朋友,猜猜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2.同桌畅谈:猜一猜发生了什么,让他们露出这样的表情。

3.小结:我们生活中所经历的一切都会给我们带来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有苦有甜,有喜有怒……这节课,我们就试着把记忆中最深刻的一种情感体验写下来。

【设计意图】以看图猜心情的形式导入新课,无形中给本节课的教学增加了色彩,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板块二词组分类叙体验1.根据词语谈体验。

(1)男女生分别读上、下两组词语。

(2)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上面一组是幸福、快乐等积极的情感体验;下面一组是难过、悲伤等消极的情感体验)(3)一个词语包含着一段情感,“畅快、欣喜若狂”等词语给人什么感觉?“惧怕、难过”等词语呢?①同桌交流。

小学语文统编版六年级下册《习作指导 让真情自然流露》第二课时-教案

小学语文统编版六年级下册《习作指导 让真情自然流露》第二课时-教案
1.回顾习作要求。
2.欣赏学生提纲。
回顾要求,明确学习任务。
二、感悟方法,体会效果
1.利用精读课文,回顾抒情方法。
2.利用习作例文,巩固抒情方法。
3.交流“初试身手”,练习抒情方法。
感悟抒情方法, 体会表达效果, 自主实践方
法。
三、发现结构,体会效果
1.利用精读课文,回顾文章结构。
2.利用习作例文,发现文章结构。
教 案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习作指导让真情自然流露》第二课时
学科
语文
学段:第三学段
年级
六年级
教材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下册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12月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姓名
单位
设计者
实施者
指导者
课件制作者
其他参与者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教源自环节主要教学活动设置意图
一、回顾要求,欣
赏提纲
3.细化习作提纲,整体架构全文。
思考篇章结构, 助力情感表达。
四、布置作业
完成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题目自拟。
实践所学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情流露”作文指导课教案
蒋娟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白真情流露在文章中的作用.
2激发学生倾吐内心情感的欲望.
3引导学生掌握一些的技巧和方法,使文章能够达到真情流露的效果. 教学重点:
了解和学习写作的方法,引导训练,从而掌握技巧.
教学难点:
体会方法并在写作中灵活运用.
课前准备:
一些感人的文章和片段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文章中最能打动人的东西莫过于真实的情感,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一定要用情打动人.同学们:你们是怎样理解“真”的涵义的呢?
学生说1真人真事,
2亲身经历
3符合客观实际的事等
二感受真情,师生互谈。

师:叶圣陶曾经说过“学生的作文也就是他的生活”可见在现生活,流露真情的重要。

下面给大家发几篇文章,;请大家仔细阅读,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让我们为之动容的?同学之间相互讨论。

(《秋天的怀念》片段,《背影》的片段,两篇学生作文)
学生说教师总结
精描细绘见真情(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细节描写等)
万事求实见真情
直抒胸臆见真情(大胆的抒发自己的真情)
巧妙地安排结构(设置悬念线索安排欲扬先抑等手法)
用第一人称描写叙述
师:大家说的棒极了,确实任何好的文章都是从灵魂深处流淌出来的,那么真情也需要我们用语言渲染和包装,才能达到感动人的效果。

下面给大家放映几段影片的片段,大家觉得是那些语言,那些动作,那些情节波动了你的心弦?
(放录象1表现亲情的一则广告2电影《我的兄弟姐妹》片段3歌曲《天亮》片段师旁白:
大家即将听到的这首歌是韩红的《天亮了》,这首歌曾打动了亿万电视观众,可是谁知道这动人的歌声背后,还隐藏着一个真实的、催人泪下的故事.那是1999年10月,在贵州的一个风景区,正在运行的缆车突然坠毁,36名乘客中有14位不幸遇难。

而就在缆车下滑即将坠地的那一瞬间,一对年轻的夫妇,用双手托起了自己两岁半的儿子。

结果,儿子得救了,这一对年轻的父母却失去了生命。

儿子的生还,是他父母的双手托起的一个奇迹。

在生和死的瞬间,父母想到的并不是自己,他们用双手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儿子。


欣赏结束,好,谁来说说?
学生说感受
师:录象中的特写镜头:妈妈的微笑,小女孩的痛哭的情节都是一些细节,所以我们要善于用语言描绘细节。

师:为什么我们的生活没有影片上那么轰轰烈烈,就是我们没有及时捕捉到生活的细节,没有用一些技巧把他描摹出来。

下面我想让大家来说一下生活中的感人故事。

学生说
听了这些感人的故事,我也想把自己的真情和大家一起感受一下。

《平淡中见真纯》片段:作为一名教师觉特别幸福。

虽然我曾因学生的幼稚而生气过,也因自己的努力不能得到及时的回报而灰心过。

还因别人的不理解而怄气过,但我还是感到幸福。

因为每天学生带着真诚的问候让我感到欣慰,课堂上学生渴望知识的眼神
让我感到神圣,他们的信任让我感到从教的快乐。

我更加觉得幸福的是和学生在一起会永远年轻,不会忘记运动会场上师生共同加油呐喊的情形,不会忘记“红五月大和唱”时群情激扬的激情,不会忘记操场上我们打雪仗时的天真…...
三记录真情,灵活使用语言技巧。

师:用一些细节或描摹生活场景或者用巧妙的构思来表达自己对亲情的理解?
这是老师对亲情的理解:
亲情是在我饥肠辘辘时母亲端上的一碗蛋炒饭
亲情是在我犯错时父亲愤怒举起又轻轻落下的手掌
亲情是在父母疲惫时我双手奉上的一盏清心的茶
师:请大家也把自己对亲情的理解记录在纸上,然后大家互相展示。

学生展示
师生互评
四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大家写得棒极了,请大家把自己写得或扩展或补充,整理成文。

使之感情真切,结构完整。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对于真情,我们要用真心去体会,用语言去描摹,用技巧去渲染,用构思去完善。

教学反思:1、“文以情感人”,要想让学生写出的文章能感动人,首先得让学生自己感动。

有倾吐内心情感的表达欲望,以情促写,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

因此,在教学时我自始至终都注重对学生情感的激发。

借助观看录象,听感人故事,欣赏精彩片段等多种方法的情感渲染,让学生充分感受和体悟到真情。

2、表现真情,学生最容易忽视的是生活中的细节,认为家庭活动太平常,以至不能从日常的生活中感受到家庭成员之间的真情,写出来的文章自然就枯燥乏味。

因此,我确定以“指导学生从细节中感受真情、通过细节描写表现真情”作为此课的教学重点,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唤醒和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使其达到情不自禁、跃跃欲试的状态,让他们对真情的表达有了更多的情感投入后,更加地注重对细节的描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