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实验一
生产实验报告模板

生产实验报告模板实验题目:生产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探索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及工艺条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实验对象:选取目标产品或工艺过程为研究对象,进行相关实验。
实验原理:简要介绍实验所涉及的理论或原理,包括相关工艺过程、生产参数及产品质量要求等。
一、实验设计1. 实验方案:详细描述实验的整体设计方案,包括生产工艺流程、待测参数、实验变量设置等。
2. 实验设备及用具:列出实验所需的设备、仪器及实验用具,并说明其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3. 实验材料:列出实验所需的原材料、试剂及辅助材料,包括其规格、来源及使用条件等。
4. 实验过程:详细描述实验操作步骤,包括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实验操作流程、实验数据记录及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二、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 数据记录:记录实验过程中获得的相关数据、观察结果及仪器读数等,采用表格、图表等形式进行清晰记录。
2. 数据处理:对所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包括数据的整理、统计及相关性分析等。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展示实验结果及数据特点,并对实验效果进行初步评价。
2. 结果讨论: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规律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四、实验结论与建议1. 实验结论:总结实验工作的主要成果,对实验目的达成情况进行评价,并得出相应结论。
2. 实验建议:根据实验结果,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改进措施,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五、实验安全及环保措施在实验过程中,应当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做好人身及环境保护工作,防止事故发生。
六、参考文献列出所参考的文献及资料,包括相关研究论文、实验手册等。
七、附录1. 实验数据原始记录表:附上实验的原始数据记录表格。
2. 实验操作照片:可附上实验操作过程中的照片,以资料图形形式呈现实验工作。
以上为实验报告模板的基本内容,具体实验报告内容根据实验的具体要求和实验设计情况进行适当修改和补充。
食用菌生产技术 实验一 孢子分离杂交育种

3.子实体表面消毒及环境用具无菌处理 子实体表面消毒及环境用具无菌处理 4.在一适宜温度.湿度.光照和氧气条 在一适宜温度. 在一适宜温度 湿度. 件下收集孢子, 件下收集孢子,将消毒后的菇体置于孢 子收集器中, 让其产生孢子, 子收集器中,24—48h让其产生孢子, 让其产生孢子 并收集.保藏备用. 并收集.保藏备用.
孢子分离育种( 实验一 孢子分离育种(一)
一、目的:掌握孢子收集.分离方 目的: 法及育种技术
二、原理
大型真菌子实体可散发大量孢子(担孢子 和子囊孢子).在一定条件下可形成孢子 雾或孢子印.收集其孢子,可进行杂交 育种选育优良菌种.
大型子实体的生活史:
大型子实体→孢子→单核菌丝→双核菌 丝→大型子实体
附:平板培养基制备;普通土豆培养基 滴加80—100单位庆大霉素.配制1000ml, 每组包装灭菌10个平皿(合计40个)及10 支试管斜面(合计40支),另包7支试管扎成 1把,作稀释备用.每组包装移液管10ml、 5ml各1支.
思考题: 思考题
1.孢子分离育种的原理是什么? 2.孢子分离的条件有那些? (答:①新鲜子实体 ②无菌条件 ③在 一定温度.湿度. 一定温度.湿度.光照和氧气供应条件 下)
三.材料及器皿
新鲜子实体(菇体 耳体 耳体) 新鲜子实体(菇体,耳体) 无菌孢子收 集器 孢子萌发培养基 无菌水 消毒剂 显微镜 超净工作台或无菌室
四.主要操作步骤: 主要操作步骤:
1.采集新鲜子实体:选择生长旺盛, 采集新鲜子实体:选择生长旺盛, 菌龄适中, 菌龄适中,无病虫害的子实体 2.无菌孢子采集器的准备及孢子收集 无菌器具的准备:大钟罩或漏斗. 无菌器具的准备:大钟罩或漏斗.无 菌湿纱布的消毒灭菌
牛生产学实验

第一篇牛生产学实验教程实验一牛的品种识别实验二牛的编号、打号和去角实验三牛的外貌认识、体尺测量与体重估测实验四牛的年龄鉴别实验五牛的体型外貌评定实验六奶牛体型线性评定实验七奶牛体况评分实验八母牛配种产犊计划的编制实验九牛群周转计划的编制实验十奶牛生产力的计算与分析实验十一牛群产奶计划的编制实验十二牛奶采样和感观、密度、新鲜度测定实验十三牛奶的卫生质量检测实验十四牛奶脂肪含量(乳脂率)的测定实验十五肉牛屠宰和肉用性能的测定实验十六泌乳奶牛的日粮配方制定实验十七计算机在奶牛场生产管理中的应用附录Ⅰ牛场参观教学实习提纲附录Ⅱ牛场生产常用表格第二篇羊生产学实验教程实验一分析毛样的采集实验二羊毛(绒)纤维组织结构观察实验三羊毛纤维类型分析及羊毛种类的识别实验四羊毛(绒)细度的测定实验五羊毛长度测定实验六羊毛密度的测定实验七净毛率的测定实验八羔皮与裘皮的品质鉴定实验九羊品种的识别实验十细毛羊、半细毛羊的外貌鉴定实验十一乳用山羊的外貌鉴定实验十二肉用山羊的外貌鉴定实验十三绒用山羊的外貌鉴定实验十四肉用羊的屠宰测定实验十五羊肉品质的测定实验十六现代化养羊场的设计与布局第三篇猪生产学实验教程实验一猪的品种、外貌鉴定与仔猪编号实验二种猪卡认识与猪的系谱图建立实验三规模化猪场建设常规知识实验四公猪的采精与精液品质检查实验五猪的配种技术实验六仔猪接产与管理实验七猪的行为特征观察实验八猪的屠宰测定实验九猪的肉质评定实验十猪场生产经营管理实验十一猪场生产记录档案实验十二猪场生产计划的编制第四篇禽生产学实验教程实验一家禽外貌识别、鉴定及生产性能评定实验二家禽内部器官观察实验三家禽品种识别与鉴定实验四家禽的屠宰和肌肉品质测定实验五禽蛋构造及品质鉴定实验六家禽人工授精实验七孵化器的构造及操作管理实验八胚胎观察与孵化效果检查实验九孵化计划的编制和孵化效果的计算实验十初生雏鸡的雌雄鉴别实验十一雏鸡的分级、剪冠、断喙、去趾及其他管理技术实验十二家禽饲养设备的构造及其使用实验十三家禽场的参观实验十四家禽饲养管理综合技术实例(录像或VCD)实验十五禽场计划编制参考文献。
实验一 蔬菜(菜苗)和花卉的工厂化代育苗与生产实验报告

实验一蔬菜(菜苗)和花卉的工厂化代育苗与生产一、实验目的1、通过本实验掌握基本的园艺设施(塑料小拱棚、地膜)及其作用,了解其基本构造,掌握其建造要点;2、通过本实验体现设施栽培的优势以及推广前景。
二.实验原理工厂化育苗是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而出现的一项成熟的农业先进技术,是工厂化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在人工创造的最佳环境条件下,采用科学化、机械化、自动化等技术措施和手段,进行批量生产优质秧苗的一种先进生产方式。
工厂化育苗技术与传统的育苗方式相比具有用种量少,占地面积小;能够缩短苗龄,节省育苗时间;能够尽可能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育苗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有利于统一管理,推广新技术等优点,可以做到周年连续生产。
工厂化育苗技术的迅速发展,不仅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而且加速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三.实验材料种子:玉米.小麦.豌豆、基质普通土壤.沙子.青苔育苗盘、锄头、透明塑料薄膜、黑色地膜、剪刀、竹子、温度计,浇水用的纸杯、记录本等。
四.实验步骤(一)准备工作1.清洗苗盘。
播种前必须将苗盘清洗干净,不得未经清洗而重复使用。
2.苗盘消毒。
苗盘在使用之前,必须经高锰酸钾消毒处理,杀死细菌。
3.基质准备。
育苗基质必须按比例混合均匀,尽量使其细化不能有团状,并喷水湿润,做到手握成团松手即散。
(二)设施建造塑料小拱棚:竹竿粗的要插在两侧,架杆插入地下深度不少于20cm,即架体牢固棚膜要压紧,膜要往棚内卷,这样的保温保湿效果好。
地膜:压膜时要注意完全覆盖,否则会影响效果,膜要压紧。
露地栽培:地面要平坦,通风透光要好,还要注意防止意外的破坏。
(三)播种及催芽1.播种。
要保证每孔里面都有种子,并且种子要在孔的正中。
2.覆盖。
基质覆盖应厚薄均匀一致,以使出苗整齐,太薄容易使种子带帽出土,太厚易使植株间上面根系互相串联影响根系正常生长。
现代养猪生产技术实验

实验一、实验一、猪品种的认别与鉴定目的要求:一、目的要求:学生利用多媒体、录像带、幻灯片等途径认识和鉴别常见猪的品种,并能复述其突出外貌特征和生产性能。
实验的设备和材料:二、实验的设备和材料:不同猪的品种图片、模型、多媒体课件、VCD 等。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内容与方法实验采用多媒体课件观看和讲解,使学生对我国饲养的主要猪的品种外貌特征和生产性能进行识别和掌握,并通过猪的模型和实地观察进行猪的外貌鉴定。
先由指导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录象带等,结合讲授有关内容后进行归纳。
再由师生共同反复辨认各个品种,总结出每个品种的突出外貌特征、经济类型及主要生产性能。
最后再放片子,由学生指出其品种名称、突出外貌特征、经济类型。
1. 主要引入品种猪: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约克夏猪、汉普夏猪、皮特兰猪等2.主要地方品种猪:太湖猪、东北民猪、金华猪、内江猪、藏猪、香猪等福建省猪的"八大"品种(槐猪、武夷黑猪、闽北花猪、福州黑猪、莆田黑猪、平潭黑猪、福安花猪及官庄花猪)3. 主要培育品种猪:三江白猪、苏太猪、军牧 1 号、上海白猪等四、实验报告根据对片子的观察与辨认,按品种、突出外貌特征、经济类型及主要生产性能的格式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二、实验二、根据育种记录选择种猪目的要求:使学生学会根据育种记录选择种猪。
一、目的要求实验的设备和材料:猪的育种记录及相关资料二、实验的设备和材料教学内容与方法与方法:先由教师讲解,然后每个学生根据三、教学内容与方法本次实习所布置的作业进行种猪的选留 1、根据母猪繁殖成绩记录确定育种核心群母猪生产力指数 SPI = 100 + 6.5 (L AvL) + 1.0 (W &ndash,<a href="">养猪设备</a>; AvW) L=产仔数 W=断奶重 Av=平均数产仔数; 断奶重; L=产仔数;W=断奶重;Av=平均数 2、根据数据繁殖与生长测定数据选留后备猪公猪以父系指数 TI:TI=100-1.7D-66.14H 66.14 母猪以母系指数 MI:MI MI=100+6(L AvL)+0.4(W +0.4 MI +0.4 AvW)-1.6D-31.89H D 校正达 100kg 体重日龄与同期校正均值之差 H校正达 100kg 体重背膘厚与同期校正均值之差其中:校正达 100kg 体重日龄=实际日龄- 实测体重-100)( /CD CD=1.826*实测体重/实测日龄(公猪)CD=1.7146*实测体重/实测日龄(母猪)校正达 100kg 体重背膘厚=实测背膘厚*CB CB=A/(A+B*(实测体重-100)) A=12.40 (公猪)、13.71(母猪) B=0.1065(公猪)、0.1196 (母猪)四、实验报告。
实验一柔性动化生产线机电一体化系统演示实验

实验一柔性动化生产线机电一体化系统演示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要素;2、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技术组成;3、了解快速构建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方法;4、了解机电一体化中机械电气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接口技术二、实验设备及器材:1、装有WINDOWS软件);操作系统的PC机一台(具有GX DEVELOPER2、PLC(三菱FX系列);3、PC与PLC的通信电缆一根;4、THWSPX-3型MES网络型模块式柔性动化生产线实验系统(八站)。
三、实验原理:(一)柔性动化生产线实验系统结构THWSPX-3型MES网络型模块式柔性自动化生产线实验系统由八套各自独立而又紧密相连的工作站和一套监控站组成,八站分别为:上料检测站、搬运站、加工站、分拣站、传送站、安装站、安装搬运站和分类站。
通过模块化设计,该装置可实现产品的自动上料、自动加工、自动装配、自动运送、自动入库管理等功能,可自动识别产品的材质:金属/非金属和黑色/白色,以分别进行相应的装配,并将其运送至不同的库房存放,运用各类型传感器,采用全电动驱动方式控制,实现智能控制设计,采用触摸屏操作,性能稳定可靠。
该实验装置具有较好的柔性,即每站各有一套PLC控制系统独立控,通过组建CC-LINK通讯网络,可将相邻的两站、三站,,直至八站连在一起,进行复杂系统的控制、编程、装配和调试。
柔性自动化生产线实验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
安装站搬运站加工站安装搬运站分类站上料检测站分拣站传送站11—上料检测站2—搬运站3—加工站4—分拣站 5—传送站 6—安装搬运站7—安装站8—分类站图 1 柔性自动化生产线系统组成这套柔性自动化生产线实验系统提供一套两种加工工件,可在系统中重复使用。
(工件见下图)工件1 工件2图 2 柔性自动化生产线加工零件类型表 1 工件信息表工件1工件2直径Ф32mmФ22mm高度22mm10mm内孔直径Ф24mm-内孔深度10mm-材料塑料塑料颜色黑、白黑、白(二) 柔性自动化生产线工作原理物流传递过程为:上料检测站将大工件按顺序排好后提升送出;搬运站将大工件从上料检测站搬至加工站;加工站将大工件加工后送出工位;安装搬运站将大工件搬至安装工位放下;安装站再将对应的小工件装入大工件中;最后安装搬运站再将安装好的工件送分类站,分类站再将工件送入相应的料仓。
生产运作与管理实验报告

生产计划与控制实验报告院系:机电工程学院专业:工业工程班级:姓名:学号:目录实验一:生产作业计划基础数据录入实验实验日期:2011-5-13实验目的:(1) 掌握软件的基本操作(2) 掌握制订生产作业计划需要的5类基本数据表ABC公司产品生产过程■工序流程图(1) 品目(产品或中间产品)A制造工序流程(2) 品目(产品或中间产品)AX制造工序流程图详细工序流程图■设备、作业员(1) 切割工序设有设备CT1。
(2) 加工工序设有PR1、PR2、PR33台加工机器。
(3) 检查1工序设有机器设备CK1和检查员CKR。
(4) 组装工序设有设备KD1。
(5) 检查3工序设有设备CK3。
(6) 包装工序设有PK1设备。
输入基础数据Asprova排程所必需的所有数据的输入可以用:(1)直接输入的方法;(2)从外部的数据库或者CSV等文本格式的数据导入的方法;(3)从EXCEL复制&粘贴方法等。
制造BOM表■打开制造BOM表选择主菜单的[数据表格(A)/制造BOM(M)], 显示制造BOM的模板数据。
制造BOM根据生产品目(产品或中间产品)所使用的机器、作业员的运转信息、原材料的投入等信息构建。
以ABC公司的各制造工序的信息为基础构建制造BOM。
■制造BOM构建方法以生产品目(产品或中间产品)A的工序图为基础构建制造BOM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图品目(产品或中间产品)A的制造BOM的模板数据设定(1)品目(产品或中间产品)A有工序编号为10的CT工序、20的PR工序,30的CK工序。
(2)CT工序的「品目/资源」列和【输入指令】行交差的单元格里输入了投入的原材料「M1」,和【使用指令】行交差的单元格里输入加工M1的资源「CT1」。
(3)CT工序的制造列和【输入指令】行交差的单元格里输入了制造一个品目(产品或中间产品)A所需要的原材料M1的投入量「」、和【使用指令】行交差的单元格里输入了所用资源CT1的能力值「6sp1」。
禽生产学实验--蛋的构造和品质鉴定

蛋的构造和品质鉴定实验目的:熟悉蛋的构造和品质鉴定方法实验步骤:1、蛋壳色泽:按照白、浅褐、褐、深褐和青色表示。
2、蛋形指数:蛋形指数=长径/短径(正常鸡蛋的蛋形指数为1.32~1.39、1.35为标准形)3、蛋壳强度:蛋壳的强度是指蛋壳耐压程度的大小。
蛋壳强度可用蛋壳强度测定仪进行测定,单位Pa。
测量时将鸡蛋大头朝上,垂直防治。
4、称蛋重5、蛋的照检:测量气室大小、蛋壳质地、蛋黄颜色、系带的完整性。
6、蛋的剖检:观察蛋的内部构造和内容物等。
7、测量蛋白高度和计算哈氏单位8、蛋黄色泽的比较9、测量蛋壳厚度:测定蛋壳厚度用蛋壳厚度仪或干分尺分别测定蛋的锐端、钝端和中部各个部位的壳厚度,然后加以平均。
实验结果:蛋号蛋重(g)蛋壳色泽蛋白高度(mm)哈氏单位蛋形指数(mm)蛋壳强度(Pa)气室直径(mm)长径短径比值土鸡蛋56.49 浅褐 2.4 38.8 56.38 42.47 1.33 28.2 无洋鸡蛋61.09 深褐 5.2 70.1 58.10 43.46 1.34 43 21.18蛋号蛋白重(g)蛋黄重(g)蛋壳重(g)蛋的各项比率(%)蛋壳的厚度(mm)蛋白蛋黄蛋壳锐钝中均值土鸡蛋18.0444 16.9815 7.4485 31.9% 30.1% 13.2% 0.430 0.288 0.430 0.38 洋鸡蛋27.3678 20.2818 6.6670 44.8% 33.2% 10.9% 0.455 0.480 0.423 0.45 讨论与分析:1、洋鸡蛋和土鸡蛋相比,颜色差异明显。
很明显可以看出来土鸡蛋的色素沉积较浅,洋鸡蛋的色素沉积更深。
图一:左为洋鸡蛋,右为土鸡蛋2、这次检查的土鸡蛋为畸形蛋,即土鸡蛋没有气室。
这枚土鸡蛋和其他的土鸡蛋相比起来颜色更深蛋壳厚度更大。
这是因为本次实习所采用的鸡蛋不是来自于同种母鸡,所以会出现蛋与蛋之间差异的情况。
3、在使用蛋品分析仪测蛋的时,最后一个步骤分离蛋黄和蛋清时由于失误,洋鸡蛋的一部分蛋清流在桌面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3至2014学年第二学期影子工厂实习报告
双击任务单“HT0800000101”,显示如图右方所示的经验制造BOM结构,选择要借用的零部
2)确定主计划的节点时间
①保持用户“主计划员”登录状态,选择〖计划管理〗→〖主生产计划〗→〖主生产计划编制〗菜单项或者单击“主生产计划编制”图标,系统首先弹出“辅助录入—生产任务选择”窗口,见下图:
2)选择“按生产任务”查看方式,点击“”按钮进入“生产任务选择”窗口,从中选择要进行编排粗能力计划的生产任务“HT0800000601”。
此处也可以选择要查看能力负荷的工作中心、日期范围以及显示周期等信息;
3)点击【确定】按钮,弹出如下图所示的界面,在左边的工作中心列表中选择工作中心“0112004”,可以通过汇总报表、明细报表、点状图、柱装图等不同的形式反映工作中心的能力负荷状况
如果点击【是】,相关的所有工序则自动向后或者向前推移输入的天数,并且该零部件主生产计划预计开完工时间做相应的推移,如果点击【否】则返回,点击【确认】按钮弹出对话框见下图。
6.主生产计划反馈
保持用户“主计划员”登录状态,选择〖计划管理〗→〖主生产计划〗→〖主生产计划反馈〗菜单项或者单击“主生产计划反馈”图标,系统弹出“主生产计划反馈”窗口,见下图。
二、思考问题及结论
1)简述主生产计划在制造过程中的作用?
主生产计划是按时间分段方法,去计划企业将生产的最终产品的数量和交货期。
主生产计划是一种先期生产计划,它给出了特定的项目或产品在每个计划周期的生产数量。
这是个实际的详细制造计划。
这个计划力图考虑各种可能的制造要求。
主生产计划是MRPⅡ的一个重要的计划层次。
粗略地说,主生产计划是关于“将要生产什么”的一种描述,它根据客户合同和预测,把销售与运作规划中的产品系列具体化,确定出厂产品,使之成为展开MRP与CRP(粗能力计划)运算的主要依据,它起着承上启下,从宏观计划向微观过渡的作用。
主生产计划是计划系统中的关键环节。
一个有效的主生产计划是生产对客户需求的一种承诺,它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协调生产与市场,实现生产计划大纲中所表达的企业经营目标。
主生产计划在计划管理中起“龙头”模块作用,它决定了后续的所有计划及制造行为的目标。
在短期内作为物料需求计划、零件生产计划、订货优先级和短期能力需求计划的依据。
在长期内作为估计本厂生产能力、仓储能力、技术人员、资金等资源需求的依据。
2)为什么需要进行粗能力平衡?它对主生产计划有什么约束和影响?
粗能力计划与平衡是伴随着主生产计划产生的,它仅对主生产计划所需的关键生产能
力做一个粗略的估算,给出一个能力和需求的概况,主要用来评估主生产计划的可行性。
能力与负荷有了矛盾时必须调整,超出能力的任务是不能完成的。
主生产计划系统提供了按照能力与负荷两个方面对粗能力平衡的结果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