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网络技术导论-4
《无线网络实验》实验报告1

邢台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无线网络技术导论实验实验项目实验一、认识无线局域网硬件设备授课教师王慧斌专业班级10网工本1班学号2010A21209学生姓名刘沼辉系部信息科学与技术2012~2013学年度第2学期●实验目的及要求:认识无线网络设备和网卡,了解他们的工作原理●实验环境:Pci接口无线局域网卡,usb接口无线网卡,无线ap●实验内容及步骤:1. 无线局域网络基本组成一个简单的无线局域网络,一般由无线接入点(AP)、无线网卡以及计算机等设备组成。
2. 无线局域网卡无线局域网卡是无线局域网络和计算机连接的中介,在无线信号覆盖区域中,计算机通过无线网卡,以无线电信号方式接入到局域网中。
按照接口标准,无线网卡可以分为:台式机专用的PCI接口无线网卡,如图1.1所示;笔记本电脑专用的PCMICA接口网卡,如图1.2所示;还有一种是广泛应用的USB无线网卡,如图1.3所示。
图1.1 PCI接口无线局域网卡图1.2 PCMICA接口网卡图1.3 USB接口无线网卡使用USB无线网卡时,只需把该网卡插入到计算机的USB端口,安装驱动程序,就可以自动搜索附近地区的信号,接入无线局域网络。
使用十分方便,受到用户广泛的欢迎。
通过无线网卡之间的直接连接,就可以组成一个最简单的无线局域网络,如图1.4所示。
图1.4 无线网卡连接形成的网络3. 无线AP无线AP也称为无线网桥,如图1.5所示。
无线AP的作用类似于有线以太网中的集线器,与集线器不同的是,无线AP与计算机之间的连接是通过无线信号方式实现。
图1.5 无线接入设备AP 图1.6 无线AP连接的无线局域网络实验结果及体会:通过本次试验了解了无线局域网的基本组成,以及了解了各种硬件设备的结构和功能。
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课件第4章

4.1 模式识别概述
4.1.4 模式识别原理与过程
3.特征提取和选择
从大量的特征中选取出对分类最有效的有限特征,降低模式识别过程的计算复杂度,提高分 类准确性,是特征提取和选择环节的主要任务,目的都是为了降低特征的维度,提高所选取的特 征对分类的有效性。
4.1 模式识别概述
4.1.2 模式识别的基本概念
3.有监督学习与无监督学习
模式识别的核心是分类器,在已经确定分类器模型和样本特征的前提下,分类器通过某些算 法找到自身最优参数的过程,称为分类器的训练,也称为分类器的“学习”。
根据训练样本集是否有类别标签,可以分为有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 (1)有监督学习
1936年,英国学者Ronald Aylmer Fisher提出统计分类理论,奠定了统计模式识别的基础。 1960年,美国学者Frank Rosenblatt提出了感知机。 60年代,L.A.Zadeh(乍得)提出了模糊集理论,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模糊模式识别方法得以 发展和应用。
4.1 模式识别概述
由于过分追求训练样本集中样本的分类的正确性,从而导致的分类器泛化能力降低,称为 分类器训练过程中“过拟合”。
4.1 模式识别概述
4.1.3 模式识别的基本方法
1.统计模式识别
统计模式识别原理: 1)根据待识别对象所包含的原始数据信息,从中提取出若干能够反映该类对象某方面性质的 相应特征参数,并根据识别的实际需要从中选择一些参数的组合作为一个特征向量。 2)依据某种相似性测度,设计一个能够对该向量组表示的模式进行区分的分类器,就可把特 征向量相似的对象分为一类。 统计模式识别是主流的模式识别方法,其将样本转换成多维特征空间中的点,再根据样本的 特征取值情况和样本集的特征值分布情况确定分类决策规则。 其主要的理论基础包括概率论和数理统计; 主要方法包括线性分类、非线性分类、Bayes分类器、统计聚类算法等。
汪涛无线网络技术导论习题02

C 4.DSSS 二进制相移键控在 1Mbit/s 数据速率下使用何种编码方式?( )
A.11 片巴克码
B.8 片 CCK C.11 片 CCK
D.8 片巴克码
A
5.下列哪种技术不属于扩频传输?(
)
A.DSSS
B. FHSS C.脉冲调频
D.SHSS
D
6.下列中哪种扩频技术采用伪随机序列 PN 对发送的窄带信号进行调制,使其成为一个频谱
2.对于无线网络,为什么必须考虑直线传输中的损失? 答:无线网络主要使用直线传输,由于各种各样的传输损伤,任意一种传输系统所接收的信 号不同于传输信号。就模拟信号而言,这些损伤所带来的各种随机修改降低了信号的质量。 对于数字信号而言,会带来位差错:二进制数 l 变成了 0,反之亦然。仔细考察各种损伤, 可以弄清它们对一条通信链路上所承载的信息容量的影响。 3.扩频传输的优点是什么? 答:最主要的优点:在同样的频带内可以减少甚至消除与窄带传输之间的干扰,可显著提高 射频数据链路的可靠性。 4.简要说明扩频传输技术主要有哪些? 答:(1)DSSS DSSS 的扩频函数是一个码字,称为片码,与输入比特流进行异或运算产生速率更高的“码 片流”,用于对射频载波进行调制。 (2)FHSS FHSS 直接用输入数据流调制射频载波,扩频函数在一定的频隙范围内控制载波的特定频隙, 以扩展传输频带的宽度。 (3)THSS THSS 是一种直接用输入数据流调制射频载波的技术,载波通过脉冲传输,扩频函数控制每 个数据脉冲的传输时间。 (4)脉冲调频系统 输入数据流直接调制射频载波,采用调频脉冲进行传输,扩频函数控制调频模式,如频率扫 描下降或上升的线性扫频(chirp)信号 (5)混合系统 将几种扩频技术相结合。
扩展的扩频信号。(
第四讲 高吞吐量(HT)与802.11n

二、MIMO技术
空时分组编码(STBC) 空时分组编码是指相同信息通过两根或更 多天线发送出去,它是一种发送分集技术。 循环移位分集(CSD) 在传输符号时在多根发送天线上增加传统 的OFDM帧前导位。
二、MIMO技术
传输波束成形 传输波束成形是一种MIMO发射机使用多个 天线通过对传输信号的相位和振幅进行调 整的技术。
28
29 30 31
16-QAM
64-QAM 64-QAM 64-QAM
4
4 4 4
324.0Mbps
432.0Mbps 486.0Mbps 540.0Mbps
360.0Mbps
480.0Mbps 540.0Mbps 600.0Mbps
40MHz信道、4路空间流
四、HT物理层
PPDU MPDU(802.11帧)从数据链路层传输到 物理层时,将被添加前导码(preamble) 与物理层报头,封装后的MPDU称为PPDU (PLCP Protocol Data Unit,PLCP协议 数据单元)。
MPDU聚合(A-MPDU)
802.11单播帧开销
五、HT MAC层
块确认
A-MSDU包含若干个MSDU,这些MSDU被 封装到一个单一的帧中,它们具有唯一的 MAC帧头和目标地址。只需一个普通的确认 帧。 A-MPDU包含若干个MPDU,这些MPDU都 有各自的MAC帧头。每个MPDU都须经过确 认,这通过MTBA(Multiple Traffic ID Block Acknowledgment,多流量ID块确认) 帧完成。
隐式反馈(implicit feedback) 显示反馈(explicit feedback)
三、HT信道
2024版(中职)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导论

Web服务器
用于存储和提供网页内容的服务器,如Apache、Nginx等。
浏览器
用户端软件,用于解析和显示网页内容,如Chrome、Firefox等。
电子邮件服务
电子邮件服务的作用
提供电子邮件的发送、接收、 存储和管理等功能,实现异步
通信。
DNS服务器的类型:包括主DNS服务器、辅助DNS服务器和缓存DNS服 务器等。
DNS查询过程:用户通过浏览器输入网址,计算机向DNS服务器发送域 名解析请求,DNS服务器返回相应的IP地址。
DHCP服务
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服务的作用:为网络中的计算机动态分配IP地址及相
广域网的特点
传输距离远、通信速率高、 网络结构复杂。
广域网的应用
实现跨地区、跨国家的资 源共享、信息交流和协同 工作。
路由器与路由选择
路由器的功能
01
连接不同网络,实现数据包的转发和过滤。
路由选择算法
02
根据网络拓扑结构、链路状态等因素,选择最佳路径进行数据
传输。
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
03
静态路由由管理员手动配置,动态路由则通过路由协议自动学
CHAPTER 02
网络体系结构
OSI参考模型
物理层
负责传输比特流,提供机械、电气、功能和规程 等特性的接口。
数据链路层
负责建立和管理数据链路,进行差错控制和流量 控制。
网络层
负责路由选择和分组转发,实现网络互联。
OSI参考模型Leabharlann 传输层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数据传输服务, 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顺序性。
国开网络安全导论形考任务一答案

国开网络安全导论形考任务一答案1. 网络安全的定义网络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网络系统和其中的数据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泄露、破坏和干扰的技术、政策、法律的总称。
2. 网络攻击的分类网络攻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拒绝服务攻击(DoS攻击):通过使目标系统无法正常提供服务而瘫痪网络。
拒绝服务攻击(DoS攻击):通过使目标系统无法正常提供服务而瘫痪网络。
-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攻击):利用多个发送源对目标系统进行拒绝服务攻击。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攻击):利用多个发送源对目标系统进行拒绝服务攻击。
- 网络钓鱼攻击:通过伪造合法网站或电子邮件等手段,骗取用户的个人信息。
网络钓鱼攻击:通过伪造合法网站或电子邮件等手段,骗取用户的个人信息。
- 恶意软件攻击:通过植入恶意软件(如病毒、蠕虫、木马等)感染系统,实施攻击。
恶意软件攻击:通过植入恶意软件(如病毒、蠕虫、木马等)感染系统,实施攻击。
- 网络侦察攻击:通过收集目标网络的信息,获取对其进行攻击的有利素材。
网络侦察攻击:通过收集目标网络的信息,获取对其进行攻击的有利素材。
- 入侵攻击: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系统的权限,对目标系统进行未授权操作。
入侵攻击: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系统的权限,对目标系统进行未授权操作。
- 数据泄露攻击:通过非法手段获取数据并将其传播或出售给他人。
数据泄露攻击:通过非法手段获取数据并将其传播或出售给他人。
- 密码破解攻击:通过暴力破解或利用密码弱点等手段获取密码从而入侵系统。
密码破解攻击:通过暴力破解或利用密码弱点等手段获取密码从而入侵系统。
3. 网络安全防御措施为了提高网络安全,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网络安全防御措施:- 防火墙:设置防火墙以过滤网络流量,控制网络访问权限。
防火墙:设置防火墙以过滤网络流量,控制网络访问权限。
- 入侵检测系统(IDS):监测网络流量,识别和阻止潜在的入侵行为。
入侵检测系统(IDS):监测网络流量,识别和阻止潜在的入侵行为。
汪涛无线网络技术导论习题03

19.IEEE802.11a 标准采用()调制方式。 A、FHSS B、DSSS C、OFDM D、MIMO C
20.频率为 5GHz 的是:( ) A. 802.11a B. 802.11b C. 802.11g D. 802.11 A
21.IEEE802.11 规定 MAC 层采用()协议来实现网络系统的集中控制。 A、CSMA/CA B、CSMA/CD B、TDMA B、轮询 A
认证、解除认证、加密、MAC 服务数据单元传送 20. 802.11 MAC 层分布式系统服务包括:___________。 关联、解除关联、重新关联、集成、分布 21.CSMA/CA 是一种基于________的协议。 竞争 22.________协议定义了无线局域网的服务质量(QOS)。
802.11e 23.WDS 是 Wireless Distribution System , 即 无 线 网 络 部 署 延 展 系 统 的 简 称 , 是 指 用 ___________相互联结的方式构成一个_____________。 多个无线网络 整体的无线网络 24.802.11s 中为了实现无线分布式系统 WDS,使用了_____________的帧格式。 四地址 25.802.11 标准中进行频谱管理的标准是_________。
习题
填空题
1.开发和发布 WLAN 标准的组织是________。 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 2.WLAN 标准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是________。 1997 年 802.11 标准的批准和发布 3.WLAN 市场化的手段是给产品打上_______标志。 Wi-Fi 4.WLAN 中占据主导地位标准是_______。 IEEE802.11 标准 5.无线局域网中使用_______提供用户和联网设备对网络的接入. AP 6.连接接入点以扩展网络的 802.11x 拓扑结构为________。 ESS(扩展服务集) 7.每个 BSS 用__________和其他 BSS 相区别。 SSID 8.802.11 网络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__________、接入点、分布式系统。 站点 9.802.11________层定义了 WLAN 的物理介质。 PHY(物理层) 10.在 802.11________层中定义了 CSMA/CA 的使用。 MAC(介质接入控制) 11.802.11 标准定义了无线局域网的__________层和_________层。 PHY MAC 12.目前绝大多数电脑都支持 802.11a/g,理论速率可达 54Mbps ,802.11b 提供最高________ 的数据率. 11Mbps 13.IEEE802.11g 与 IEEE802.11________兼容。 b 14、802.11a 的采用_______调制技术以提高信道利用率。 OFDM 15.________和________标准的额定速率为 54Mbps。 802.11a 802.11g 16.在 IEEE802.11b 中美国批准了___________个信道。 11 17.由于在无线网络中冲突检测较困难,媒体访问控制(MAC)层采用________协议,而不是 冲突检测(CD),但也只能减少冲突。 CA(冲突避免) 18. 802.11 MAC 层提供的两类服务是:___________和分布式服务。 站点服务 19. 802.11 MAC 层站点服务包括:___________。
无线网络技术导论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名词解释1、无线体域网:无线局域网是由依附于身体旳多种传感器构成旳网络。
2、无线穿戴网:是指基于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与可穿戴式计算机技术、穿戴在人体上、具有智能搜集人体和周围环境信息旳一种新型个域网。
3、TCP/IP:P12,即传播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又名网络通讯协议,是Internet最基本旳协议、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旳基础,由网络层旳IP协议和传播层旳TCP协议构成。
4、OSI RM:即开放系统互连参照模型。
第一章简答1、简述计算机网络发展旳过程。
答:计算机网络发展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诞生阶段;第二阶段:形成阶段;第三阶段:互联互通阶段;第四阶段:高速网络技术阶段。
(假如想加详细事例查p1-2)2、无线网络从覆盖范围可以提成哪些类?请合适举例阐明。
答:无线网络从覆盖范围可分为如下三类。
第一类:系统内部互连/无线个域网,例如:蓝牙技术,红外无线传播技术;第二类:无线局域网,例如:基本服务区BSA,移动Ad Hoc网络;第三类:无线城域网/广域网,例如:蜂窝系统等。
3、从应用旳角度看,无线网络有哪些?规定举例阐明。
答:从无线网络旳应用角度看,可以划分出:①无线传感器网络,例如能实时监测、感知和采集多种环境或监测对象旳信息并通过无线方式发送到顾客终端;②无线Mesh网络,例如Internet中发送E-mail;③无线穿戴网络,例如能穿戴在人体上并能智能搜集人体和周围环境信息;④无线体域网,例如远程健康监护中有效地搜集信息。
4、目前主流旳无线网络种类有哪些?答:P5(不确定)WLAN,GPRS,CDMA ,wifi5、什么是协议?请举例阐明。
答:P9第一段第三句;协议是指通信双方有关怎样进行通信旳一种约定。
举例:精确地说,它是在同等层之间旳实体通信时,有关通信规则和约定旳集合就是该层协议,例如物理层协议、传播层协议、应用层协议。
6、与网络有关旳原则化有哪些?答:重要有:国际电信原则,国际ISO原则,Internet原则1.美国国际原则化协会(ANSI)2.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3.国际通信联盟(ITU)4.国际原则化组织(ISO)5.Ineter协会(ISOC)和有关旳Internt工程任务组(IETF)6.电子工业联合会(EIA)和有关旳通信工业联合会(TIA)7、无线网络旳协议模型有哪些特点?答:(p13)无线网络旳协议模型显然也是基于分层体系构造旳,不过对于不一样类型旳无线网络说重点关注旳协议层次是不一样样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