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和其他地下管线及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净距标准

合集下载

排水管道与其他地下管线(构筑物)的最小净距

排水管道与其他地下管线(构筑物)的最小净距

【字体:A 】
附录二排水管道与其他地下管线(构筑物)的最小净距
注: (1) 表列数字除注明者外,水平净距均指外壁净距,垂直净距系指下面管道的外顶与上面管道基础底间净距。

(2) 采取充分措施(如结构措施)后,表列数字可以减少。

(3) 与建筑物水平净距:管道埋深浅于建筑物基础时,一般不小于2.5m(压力管不小于5.0m);管道埋深深于建筑物基础时,按计算确定,但不小于3.0m。

(4) 与给水管水平净距:给水管管径小于或等于200mm时,不小于1.5m;给水管管径大于200mm时,不小于3.0m 。

与生活给水管道交叉时,污水管道.合流管道在生活给水管道下面的垂直净距不应小于0.4m。

当不能避免在生活给水管道上面穿越时,必须予以加固,加固长度不应小于生活给水管道的外径加4米。

(5) 与乔木中心距离不小于1.5米;如遇现状高大乔木时,则不小于2.0米。

敷设光缆的规范与标准

敷设光缆的规范与标准

敷设光缆的规范与标准⼀.直埋光缆1.光缆重叠长度和预留参考长度2.光缆最⼩弯曲率半径标准3.直埋光缆埋深标准注:1.⽯质、半⽯质地段应在沟底和光缆上⽅各铺100mm厚细⼟或沙⼟。

沟底铺沙厚度可视为光缆的埋深。

2.光缆可同其他通信光缆或电缆同沟敷设,但不得重叠或交叉,缆间的平⾏净距不⼩于10cm。

4.直埋光缆与其他建筑设施间的最⼩净距标准单位:m注:1.采⽤钢管保护时,与⽔管、煤⽓管、⽯油管交越时的净距可降低为0.15m。

2.⼤树指直径30cm及以上的树⽊。

对于孤⽴⼤树,还应考虑防雷要求。

3.穿越埋深与光缆相近的地下管线时,光缆宜在管线下⽅通过。

5.直埋光缆敷设安装5.1光缆可同其他通信光缆或电缆同沟敷设,但不得重叠或交叉,缆间的平⾏净距不应⼩于10cm。

5.2光缆采⽤钢管保护时,应伸出路基两侧排⽔沟外1m,光缆埋深距排⽔沟底应不⼩于80 cm,并符合相关部门的规定。

钢管内径应满⾜安装⼦管的要求,但应不⼩于80 cm。

5.3光缆线路穿越允许开挖路⾯的公路或乡村⼤道时,应采⽤砖或⽔泥盖板保护。

5.4光缆线路通过村镇等动⼟可能性较⼤的地段时,可采⽤⼤长度塑料管、铺红砖或⽔泥盖板保护。

5.5光缆穿越有疏泾和拓宽规划或挖泥可能的较⼩沟渠、⽔塘时,应在光缆上⽅覆盖⽔泥盖板或⽔泥砂浆袋,也可采取其他保护光缆的措施。

5.6光缆敷设在坡度⼤于20°,坡长⼤于30m的斜坡地段宜采⽤“S”型敷设。

若坡⾯上的光缆沟有受到⽔流冲刷的可能时,应采⽤堵塞加固或分流等措施。

在坡度⼤于30°的较长斜坡地段敷设时,宜采⽤特殊结构(⼀般为钢丝铠装)光缆。

5.7光缆穿越或沿靠⼭涧、溪流等易受⽔流冲刷的地段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漫⽔坡、挡⽔墙或采取其他保护措施。

5.8光缆在地形起伏⽐较⼤的地段(如⼭地、梯⽥、⼲沟等处)敷设时,应满⾜规定的埋深和曲率半径要求。

光缆沟应因地制宜采取措施防⽌⽔⼟流失,保证光缆安全。

⼀般⾼差在0.8 m 及以上时应加护坎或护坡保护。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距(m)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距(m)

注:①表中给水管与城市道路侧石边沿的程度间距1.0m实用于管径小于或等于200mm,当管径大于200mm时应大于或等于1.5m;②表中给水管与围墙或篱笆的程度间距1.5m是实用于管径小于或等于200mm,当管径大于200mm时应大于或等于2.5m;③排水管与建筑物基本的程度间距,当埋深浅于建筑物基本时应大于或等于2.5m;④表中热力管与建筑物基本的最小程度间距对于管沟敷设的热力管道为0.5m,对于直埋闭式热力管道管径小于或等于250mm时为2.5m,管径大于或于300mm时为3.0m,对于直埋开式热力管道为5.0m.管线的平面安插:沿道路红线从北(西)至南(东),依次为热力管道.电信电缆.污水管.雨水管.给水管.燃气管.电力电缆.电力电缆和电信电缆分设于道路两侧,电信电缆也可以安插在车行道下.个中更,电力电缆.污水管安插在道路一侧,电信电缆.给水管安插在道路的另一侧;雨水管安插在道路中间线上.东南-西北:电力线-热力-雨水-污水管-给水管-煤气-电讯线浅-深:电力-电讯-供热-燃气-给水-雨水-污水1.可燃.易燃气体管线应在其他管线上面2.给水管应在排水管上面3.电力线应在热力管和电讯电缆下面,在其他管线上面4.氧气管线应在可燃管下面,其他管线上面5.输送腐化性介质的管线及酸.碱性的排水管线,应在其他管线下面;6.热力管应在电力线.煤气管.给水管.排水管上面.7.小管让大管,压力让重力,暂时让永远,可曲折让不轻易曲折.给水管(冻土层以下):给水管系由水厂经加压后送至用户的管路.包含工业给水.生涯给水消防给水.多用铸铁管.钢管.石棉水泥管等.一般为埋地敷设,生涯给水和消防给水可合统一管;当临盆用水水质与生涯用水水质不合时,须另设临盆用水给水管.排水管(350冻土层以下0.5-0.6,400冻土层以下):排水管系由用户将应用后的污.废水经营管道排入污水净化举措措施.包含工业污水.生涯污水.雨水等.一般为自流和埋地敷设的管道,采取混凝土管.陶土管和砖.石砌筑管沟,当承压大时采取钢筋混凝土管.热力管():蒸汽管.热水管均为热力管,系将汽锅临盆的蒸汽或热水输送给用户的管道.一般用钢管外包石棉水泥等保温材料.敷设方法多采取埋地.地沟和架空方法.电力线():电力线系将电能从发电厂或变电所输送到用户的线路.在厂区和生涯区外的输电电压为220kv/110kv/35kv;在厂区内一般为35kv.10kv.0.4kv.为了包管电力线的绝缘机能和人身安然,电力线周围必须有足够的安然距离.电力线有架空线和埋地电缆两种敷设方法.电讯线():电讯线系指德律风.有线电视等线路.因为其电压较电力线低而称为弱电线路.可用裸导线.绝缘导线或电缆,采取明设或暗设方法.为防止干扰,尽可能远离电力线和其他电气线路.燃气管(冻土层以下,但不小于):指自然气和煤气管道,系由城市分派站或调压站调剂压力后,输送给用户的管线.燃气管的敷设方法,在平易近用建筑基地内一般斟酌功效和外不雅请求采取埋地敷设.管材用钢管.铸铁管外涂防腐剂.(煤气管不宜地面敷设)其他管线:其他管线包含氧气.乙炔管线.紧缩空气管线一级输油管线.输送酸碱管线等.。

地下管线最小水平及垂直距离

地下管线最小水平及垂直距离

地下管线最小水平及垂直距离
摘自:规划、景观技术措施2009 P33
表6.2.1 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距离(净距)
注:排水管线埋深浅于建筑物基础时不宜小于2.5m,排水管线埋深深于建筑物基础时不宜小于3.0m。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2.6.7
注:1 净距指管外壁距离,管道交叉设套管时指套管外壁距离,直埋式热力管道指保温管壳外壁距离。

2 电力电缆在道路的东侧(南北方向的路)或南侧(东西方向的路);通讯电缆在道路的西侧或北侧。

一般均在人行道下。

3 PE管与热力管道间的距离应在保证聚乙烯管道表面的温度不超过4O℃的条件下计算确定,最小不得小于1.5m。

PE管与乔木灌木的水平间距为1.5m,与雨污水管水平间距,管公称外径小于200mm时为0.5m~1.0m,管公称外径大于200mm时为1.0m~1.5m,与其他管道交叉时,净距不应小于0.15m。

4 PVC—U管与热力管、燃气管之间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5m。

在其它管线上部跨越时,净距不得小于0.2m。

管道与建筑物距离规范

管道与建筑物距离规范

给排水管道、燃气管道、电力电缆、化粪池、智能化与建筑物及各管道安全距离规范要求1、根据《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规定:建筑物与污水管最小水平净距=2.5米。

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第3.8.1条:化粪池距离地下取水构筑物不得小于30m。

离建筑物净距不宜小于5m。

3、GB50013-200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的符表A.0.1 里,有给水管与其他管线及建(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阀门井应该是随管线走的。

其中:给水管D≤200mm时,与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1米;给水管D>200mm时,与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3米。

4、对给水管与建筑物之间最小水平距离的规定在《室外给水设计规范》中有明文规定,即DN≤200mm时为1.0米,DN>200mm时为3.0米。

只要管井不影响建筑基础就可以。

5、GB50028-2006《城镇燃气设计规范》规定:地下燃气管道与建筑物基础的水平净距为:(1)低压燃管道(P<0.01MPa)为0.7m;(2)中压燃气管道B级(P<0.2MPa)为1.0m;(3)中压燃气管道A级(P<0.4MPa)为1.5m。

GB50028-2006《城镇燃气设计规范》规定:燃气管道与建筑物外墙面(出地面处)的净距为:(1)次高压燃气管道B级(P<0.8MPa)为5.0m;(2)次高压燃气管道A级(P<1.6MPa)为13.5m。

6、根据国标GB50293和GB50168,地下埋设电缆离建筑物外缘平行距离不小于0.5米为安全距离,电缆埋地深度应不小于0.7米。

7、强弱电距离规范要求是不能共管共槽,距离要在50CM左右。

检查井最大间距及排水管道和其它地下管线(构筑物)的最小净距

检查井最大间距及排水管道和其它地下管线(构筑物)的最小净距

检查井最大间距及排水管道和其它地下管线(构筑物)的最小净距表4.4.2 检查井最大间距4.7.1 雨水口的型式、数量和布置,应按汇水面积所产生的流量、雨水口的泄水能力及道路型式确定。

4.7.2 雨水口间距宜为25~50m。

连接管串联雨水口个数不宜超过3个。

雨水口连接管长度不宜超过25m。

4.7.3 当道路纵坡大于0.02时,雨水口的间距可大于50m,其型式、数量和布置应根据具体情况和计算确定。

坡段较短时可在最低点处集中收水,其雨水口的数量或面积应适当增加。

4.7.4 雨水口深度不宜大于1m,并根据需要设置沉泥槽。

遇特殊情况需要浅埋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有冻胀影响地区的雨水口深度,可根据当地经验确定。

管顶最小覆土深度,应根据管材强度、外部荷载、土壤冰冻深度和土壤性质等条件,结合当地埋管经验确定。

管顶最小覆土深度宜为:人行道下0.6m,车行道下0.7m。

4.3.8 一般情况下,排水管道宜埋设在冰冻线以下。

当该地区或条件相似地区有浅埋经验或采取相应措施时,也可埋设在冰冻线以上,其浅埋数值应根据该地区经验确定。

4.3.9 道路红线宽度超过50m的城市干道,宜在道路两侧布置排水管道。

附录B 排水管道和其它地下管线(构筑物)的最小净距与上面管道基础底间净距。

2 采取充分措施(如结构措施)后,表列数字可以减小。

3与建筑物水平净距,管道埋深浅于建筑物基础时,不宜小于2.5m,管道埋深深于建筑物基础时,按计算确定,但不应小于3.0m。

文案编辑词条B 添加义项?文案,原指放书的桌子,后来指在桌子上写字的人。

现在指的是公司或企业中从事文字工作的职位,就是以文字来表现已经制定的创意策略。

文案它不同于设计师用画面或其他手段的表现手法,它是一个与广告创意先后相继的表现的过程、发展的过程、深化的过程,多存在于广告公司,企业宣传,新闻策划等。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文案外文名称Copy目录1发展历程2主要工作3分类构成4基本要求5工作范围6文案写法7实际应用折叠编辑本段发展历程汉字"文案"(wén àn)是指古代官衙中掌管档案、负责起草文书的幕友,亦指官署中的公文、书信等;在现代,文案的称呼主要用在商业领域,其意义与中国古代所说的文案是有区别的。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距(m)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距(m)

注:①表中给水管与城市道路侧石边缘的水平间距1.0m适用于管径小于或等于200mm,当管径大于200mm时应大于或等于1.5m;
②表中给水管与围墙或篱笆的水平间距1.5m是适用于管径小于或等于200mm,当管径大于200mm时应大于或等于2.5m;
③排水管与建筑物基础的水平间距,当埋深浅于建筑物基础时应大于或等于2.5m;
④表中热力管与建筑物基础的最小水平间距对于管沟敷设的热力管道为0.5m,对于直埋闭式热力管道管径小于或等于250mm时为2.5m,管径大于或于
300mm时为3.0m,对于直埋开式热力管道为5.0m。

附表四:
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控制指标表
注:FAR-容积率D-建筑密度GAR-绿地率
附表五:
建筑离界(用地红线)距离控制表
附表六:
建筑退让城市道路红线最小距离控制表
注:①表中H指建筑高度,W指道路红线宽度。

②高层退让城市道路红线是指主体部分的退让,其裙房退让按多、低层建筑退让要求控制(裙房高度小于24米)。

③退让城市快速干道的距离,根据城市规划及有关要求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另行核定,原则上不得小于城市主要道路的相关标准。

④超高层建筑应相应加大退让距离,具体标准根据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或城市设计,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定。

附表七:
市各类建设项目自备停车位控制指标
表6.2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间距表。

通信管道、通道与其它地下管线及建筑物间的最小净距

通信管道、通道与其它地下管线及建筑物间的最小净距
绿化
乔木
1.5
灌木
1.0
道路边石边缘
1.0
铁路钢轨(或坡脚)
2.0
沟渠(基础底)
0.5
涵洞(基础底)
0.25
电车轨底
1.0
铁路轨底
1.5
注:
1.主干排水管后敷设时,排水管施工沟边与既有通信管道间的平行净距不得小于1.5m。
2.当管道在排水管下部穿越时,交叉净距不宜小于0.4m。
3.在燃气管有接合装置和附属设备的2m范围内,通信管道不得与燃气气管交叉。
4.电力电缆加保护管时,通信管道与电力电缆的交叉净距不得小于0.25m。
5.d为外部直径。
0.5
煤气管
压力≤300kPa(压力≤3kg/cm2)
1.0
0.3注(3)
300kPa<压力≤800kPa
(3kg/ cm2<压力≤8kg/ cm2)
2.0
电力电缆
﹤35kV
0.5
0.5注(4)
≥35kV
2.0
高压铁塔基础边
﹥35kV
2.50
通信电缆(通信管道)
0. 5
0.25
通信电杆、照明杆
5
表4.0.4通信管道、通道与其它地下管线及建筑物间的最小净距(单位:m)
其它地下管线及建筑物名称
平行净距
交叉净距
已有建筑物
2.0
规划建筑物红线
1.5
给水管
d≤300mm
0.5
0.15
300mm﹤d≤500mm
1.0
d﹥500mm
1.5
排水管
1.0注(1)
0.15注(2)
热力管
1.0
0.25
输油管道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道和其他地下管线及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净距标准
单位m 其他管线及建筑物名称平行净距交叉净距
给水管(管径小于30 cm) 0. 5 o. 15
给水管(管径30~50cm) 1. 0 o. 15
给水管(管径大于50 cm) 1. 5 o. 15
排水管 1.0( 注1) o. 15( 注2)
热力管 1. 0 0. 25
燃气管(压力小于300 kPa) 1. 0 0.3( 注3)
燃气管(压力300~800 kPa) 2.0 0.3( 注3)
埋式电力电缆(35 kV 以下) 0.5 0.5( 注4)
埋式电力电缆(35 kV 及以上) 2.0 0.5(注4)
其他埋式通信电缆0. 75 0.25
绿化(乔木) 1. 5
绿化(灌木) 1. 0
地上杆柱0.5~ 1. 0
马路边石 1.0
路轨外侧 2.0
房屋建筑红线或基础 1. 5
水井、坟墓 2. 0
粪坑、积肥池、沼气池、氨水池等 2. 0
其他通信管道o. 5 0.15
注:
1.主干排水管后敢设时,其施工边沟与管道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 5 m,
2. 当管道在排水管下部穿越时,净距不宜小于0.4 m. 通信管道应作包封,包封
长度自排水管两侧各加长2 m o
3. 在交越处2m 范围内,煤气管不应做接合装置和附属设备。

4. 如电力电缆加保护管时,净距可减小至0.15 m 。

该表数据为湖北亮诚塑业采自输油(气)管道同沟敷设光缆(硅芯管)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仅供参考之用,亮诚塑业不对此付任何相关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