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的声音

合集下载

四年级语文教案设计下雪的声音

四年级语文教案设计下雪的声音

四年级语文教案设计《下雪的声音》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下雪的声音》。

(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纷纷”、“飘飘洒洒”等词语造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雪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学会通过朗读和想象来感受自然景物的美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纷纷”、“飘飘洒洒”等词语造句。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学会通过朗读和想象来感受自然景物的美好。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卡片。

3. 相关雪的图片或视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雪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雪的特点。

(2)板书课题《下雪的声音》,引导学生读题。

2. 学习课文:(1)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和词义。

(2)指名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3)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

3. 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2)用生字组词,巩固记忆。

(3)用生字造句,运用所学。

4. 理解课文:(1)讨论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想象来感受自然景物的美好。

5. 拓展练习:(1)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季节和理由。

(2)写一篇关于雪的短文。

6. 总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强调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环保意识。

7. 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

(2)完成生字练习。

(3)写一篇关于雪的短文。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文朗读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关注学生在讨论和写作中是否能够运用所学,体现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下雪的声音》高中作文

《下雪的声音》高中作文

《下雪的声音》高中作文清晨,还在睡梦中的我,被劳动委员急切的催促声唤醒。

我知道,下雪的声音已经悄然响起。

我躺在上铺,只需稍稍探头,便可将窗外的美景尽收眼底。

雪花如柳絮般在空中翩翩起舞,地面上已是白茫茫的一片。

很少有人踩踏的积雪,足以吞没整个中帮鞋子。

走在上面,几乎没有太大的声响。

唯有那簌簌的雪花,像是在惊奇地拍打着我的圆嘟嘟的羽绒服,发出咝咝的声音。

我想,这便是下雪的声音吧。

有时,它还会调皮地钻进你的衣领,亲吻你发热的皮肤,那也是下雪的声音。

早起的班级已经开始热火朝天地扫雪了。

此时,下雪的声音愈发清晰。

铁楸刮雪的声音,仿佛是远古时期两军交战时兵器的碰撞,而那扫雪的扫把,则像是一面面王师凯旋的旌旗,在寒风中诉说着雄心壮志。

同学们跑来跑去的脚步声,让我仿佛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那一声声欢笑,宛如一首首儿歌,在空中回荡。

手中成型的雪球,满载着希冀与“报复”,在空中划过一道道彩虹般的弧形。

有时,希望得以实现,雪球落在某人的头上或衣服上,发出“嘭”的一声,如同熟透的苹果砸在松软的土地上,让人感到无比愉悦;有时,希望破灭,雪球与我们作对,重重地砸在冰冷的地面上,就像干涩的杏子落在沙子上,让人感到些许失落。

欢声笑语淹没了冬日的寒冷,温暖了我们的心田。

寒风似乎也畏惧这夏日般的热情,躲在树梢里,悄悄地低语,不再展示它那目中无人的高傲姿态。

夏日的虫鸣声,此刻也如石沉大海,销声匿迹。

在这下雪的声音中,打雪仗是不可或缺的活动。

与其说是打雪仗,不如说是埋雪人。

只需几个眼神的交流,无需过多的商议,默契便在其中悄然形成。

被选中的人,只能无奈地忍受着谩骂,将其深埋在心底。

呼哧呼哧几下,一个大雪坑便出现在眼前,等待着“雪人”的到来。

又是几声欢笑和呼哧声,“雪人”已被深埋其中。

接着,便是咔咔咔的合影留念,然后再呼哧呼哧地将“雪人”从雪中挖出。

回忆起过去的冬日,我们曾在火炉旁听火苗跳动的声音,看木柴爆破的噼啪声;在操场上尽情奔跑,追逐嬉戏;在教室里因雪进入衣服而发出咒骂声。

下雪的声音课文教案

下雪的声音课文教案

下雪的声音课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下雪的声音》这篇课文,了解下雪时的自然现象和雪的特点。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情感。

3. 提高学生朗读、表达和想象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雪的声音美。

2. 学会生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体会课文中雪的声音美。

2. 学会生词,提高朗读水平。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词卡片。

3. 与雪有关的自然现象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播放雪的声音(如:树枝折断声、雪花飘落声等)。

1.2 引导学生关注下雪时的自然现象和雪的特点。

1.3 板书课题:《下雪的声音》2. 自读课文:2.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2 学生互相交流,讨论下雪时的感受。

3. 学习生词:3.1 教师出示生词卡片,学生跟读。

3.2 学生用生词造句,巩固记忆。

4. 理解课文:4.1 教师引导学生逐段理解课文内容。

4.2 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5. 朗读练习:5.1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5.2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时的语气、节奏和情感。

6. 拓展活动:6.1 学生发挥想象,描绘下雪时的美景。

6.2 学生互相展示,分享自己的描绘。

7.2 学生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关注。

8. 布置作业:8.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课文内容。

8.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互动。

六、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邀请家长来校,与学生一起进行户外雪地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下雪的乐趣,并观察雪的特点。

2. 开展雪地艺术创作:学生在雪地上进行绘画、雕塑等艺术创作,表达对雪的感受。

七、评价方式: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价其参与度。

2. 朗读表现:评价学生在朗读时的语气、节奏和情感表达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回家后与家长分享课文内容的落实情况。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是否有所提高,以及教学过程中是否注意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下雪的声音读后感受

下雪的声音读后感受

下雪的声音读后感受《下雪的声音读后感受》雪,是冬日的精灵,无声地飘落,却又似乎带着千言万语。

当读到《下雪的声音》这篇文章时,就像是在一个宁静的冬日午后,被轻柔地拉进了一个雪的世界。

雪落的时候,世界变得很安静。

在文章里仿佛能听到那雪簌簌而下的声音,那不是一种嘈杂的声响,而是像极了妈妈在耳边的轻声细语。

小时候,在乡下的老房子里,每到下雪天,就喜欢趴在窗边看雪。

那时候还不懂什么是诗意,只觉得雪一片片地掉下来很好玩。

看久了,就好像能听到雪在跟我说话,它说的话很轻很轻,像是怕吵醒了这世界的美梦。

就像文章里描述的一样,下雪的声音,是一种很神秘的声音,你得用心去听,就像听一首很轻柔的摇篮曲。

雪下得大些的时候,声音好像也变得有些不同了。

那不再仅仅是轻轻的低语,而像是一群小伙伴在悄悄地玩耍。

它们互相碰撞着,你推我一下,我拉你一把,然后嘻嘻哈哈地落在地上。

在文章中读到对这种下雪声音的描写时,我就想起了和小伙伴们在雪地里疯跑的日子。

我们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雪在我们身边纷纷扬扬地落下。

那时候雪的声音和我们的笑声混在一起,现在想来,那也是一种独特的交响曲呢。

雪的声音是大自然的馈赠,它伴随着我们的欢乐,也见证了我们的童真。

雪夜里的雪声又别有一番风味。

万籁俱寂,只有雪还在不紧不慢地落着。

这时候的雪声,像是一个孤独的诗人在倾诉着内心的思绪。

它诉说着这一年的故事,有欢笑,有泪水,有离别,有重逢。

读到这里,我就会想起那些在雪夜中难以入眠的时光。

外面的雪无声地覆盖着世界,我在温暖的被窝里,思绪却随着雪飘得很远很远。

我会想到远方的亲人,想到过去的回忆,雪的声音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心中那些最柔软的角落。

文章里对下雪声音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我重新审视了雪这个平常又不平常的事物。

雪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它的声音更是一种情感的载体。

它可以是温暖的,像家人的关怀;它可以是欢快的,像小伙伴们的嬉戏;它也可以是深沉的,像诗人的低吟。

我觉得《下雪的声音》这篇文章就像是一个老朋友,带着我重新回味了那些与雪有关的美好瞬间。

教学设计 《下雪的声音》

教学设计 《下雪的声音》

《下雪的声音》教学目标:1.学会十七个生字,会认字八个,会写字九个,理解“倏忽、翩翩而至、袅袅婷婷、窸窸窣窣、窃窃私语”等生词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用心感受下雪的声音,体会作者笔下所描绘的情境。

背诵课文。

3.初步体会比喻、拟人等表达方法在课文中的作用。

积累优美的词句。

教学过程:一、联系学生生活,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

师生从谈话交流开始,谈自然界,谈万籁之声,谈窸窸窣窣的雪声。

过渡:是呀,我们听过雷声、雨声、风声、涛声,你听过下雪的声音吗?这节课我们不光用耳朵来听,还要用心来感受下雪的声音。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明确自学要求。

(1)读准注音的生字,把你认为难读的词语多读几遍。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指名读课文。

(发挥学生的评价方式)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2)理解词语的意思。

可以结合生活理解,也可以结合文章中的语言理解。

三、师生对话、感悟文本。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容,读懂作者的心思。

过渡:“下雪的声音是微弱的,微弱的几近无声。

但是,你如果屏气凝神,还是会听到的。

现在就让我们走近雪的世界中去聆听那下雪的声音。

”1.自由读课文,出示自读提示:●边读边思考:下雪的“声音”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声音,这种声音是作者用心感受,有感而发的。

作者听到下雪的声音是一种怎样的声音?●画出相关语句,细细品读这些词句,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旁边2.围绕话题,展开讨论。

3.师生交流。

●交流中,教师抓住关键词语,如“倏忽、翩翩而至、袅袅婷婷、窸窸窣窣、窃窃私语”等,同时让学生想象画面,想想雪中的声音。

●读中感悟,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引导学生入境无情,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结合自己的体验,进而内化成自己真切的感受,并抒发出来。

四、拓展延伸,积累实践1.“与其用耳朵倾听,不如用心去感受。

那我们就会听到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声音”。

四年级语文教案设计下雪的声音

四年级语文教案设计下雪的声音

四年级语文教案设计《下雪的声音》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下雪的声音和雪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雪的兴趣。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考的能力。

(3)学会通过课文中的描述,发挥想象力,体会下雪的美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事物的情感。

(2)培养学生与同伴分享、合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1. 发挥想象力,体会下雪的美好。

2. 学会通过课文中的描述,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雪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件或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谈论关于雪的美好事物。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下雪的回忆或期待。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下雪的声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集体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雪的美好。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并记忆。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3)教师举例运用生字词,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4. 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下雪的声音和雪的特点。

(2)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分享自己的观点。

(3)教师总结并板书课文中的关键信息。

5. 想象与表达(1)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描绘下雪的场景和声音。

(2)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描绘,并与同伴合作进行表演。

(3)教师鼓励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表达自己的感受。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结下雪的声音和雪的特点。

(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学习收获。

(3)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总结课堂教学。

阜新市中心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下雪的声音》培优课件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下雪的声

阜新市中心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下雪的声音》培优课件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下雪的声

a.隧:a.形近a.追逐 数琢:磨 :a.组词a.隧道 请隧
a.笔顺


a.tài
a.笔顺 :
a.音序a.T a.结构a. :a.偏旁a.心 :a.笔画 :a.形近a.忐忑 数淘:汰 :a.组词a.心态 态度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dūn
a.笔顺 :
a.音序a.D a.结构a. :a.偏旁a.口 :a.笔画 :a.形近a.纯洁 数钝:角 :a.组词a.吨位 数吨 :
a.jīn
a.笔顺 :
a.音序a.J a.结构a. :a.偏旁a.斤 :a.笔画 :a.形近a.斩断 数折:纸 :a.组词a.斤两 两斤 :
a.péng
a.音序a.P :a.偏旁a.月
a.结构a. :a.笔画
a.膨:a.形近a.澎湃 数姓:彭 :a.组词a.膨胀 膨化
a.笔顺


a.zhī
a.笔顺 :
休息时间到啦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息时间 休息一下眼睛,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动一动 对身体不好哦~
说一说
作者从下雪的声音里听出了什么?
说一说
作者是怎样听到下雪的声音的, 文中有哪些提示,让我们怎样去聆 听下雪的声音呢?
说一说
你从下雪的声音里听出了什么?
思考交流
怎样理解“与其用 耳朵听,不如用心去感 受”这句话?
1.休息时间到啦
•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息时 们休息一下眼睛,
•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动一动 坐对身体不好哦~
a.miáo
a.笔顺 :
a.音序a.M a.结构a. :a.偏旁a.扌 :a.笔画 :a.形近a.猫咪 数抛:锚 :a.组词a.描写 描绘 :

描写下雪的声音的句子唯美(精选合集2篇)

描写下雪的声音的句子唯美(精选合集2篇)

描写下雪的声音的句子唯美(篇一)1. 飘雪飘飘,空中飞舞着轻盈的音符。

2. 寒风凛冽,雪花纷飞间传来悦耳的轻轻落地声。

3. 下雪的时候,世界安静了下来,只有轻柔的雪花翩翩而至。

4. 那些轻轻散落的雪花,像是天使在跳舞,发出缓慢而安静的声音。

5. 静谧的夜晚,雪花轻轻降落,似有微弱的音符在空气中荡漾。

6. 雪花洁白地飘落,宛如天地间响起的柔美歌谣。

7. 雪花纷纷扬扬,仿佛天空中盛开的花瓣带来祥和而美丽的音符。

8. 下雪的声音,轻轻地拍打在窗户上,传递着冬日的宁静和温暖。

9. 纯净而轻柔的雪花恋着大地,带来一阵阵美妙的歌声。

10. 冬日的雪花,仿佛有魔力一般,落在大地时发出动人的声音。

11. 雪花和着寒风跳舞,留下了一串串催人入梦的声响。

12. 那些纷纷扬扬的雪花,像是无声的音符,填满了整个世界。

13. 夜幕降临,漫天的雪花弥漫在空中,发出宛如微弱呢喃的声音。

14. 雪花翩翩而至,每一片都蕴含着动人的音符,轻柔地降至大地。

15. 漫天飞舞的雪花,似有音符在其中流淌,给世界带来了宁静与温暖。

16. 寒风呼啸,雪花轻轻降落,每一片都发出温柔而纯净的声音。

17. 雪花纷飞,像是天地间翩然飞舞的音符,落地时传来轻轻的声响。

18. 雪花片片飘飞,每一片都传递出一种悦耳的和谐之音。

19. 雪花静静飞舞,如同天使在唱着一首美妙的音乐。

20. 寒冬时节,下起柔和的雪花,给大地带来了美妙的音符。

21. 雪花轻柔地飘落,如同琴柱拂弦,在空中奏出一曲悠扬的乐章。

22. 雪花飞舞,伴着寒风呼啸,仿佛有一种天籁之音在耳畔荡漾。

23. 雪花落地,带来一阵迷人而洁白音符的雪舞。

24. 雪花缓缓飘落,仿佛是天地间最纯净的音符。

25. 寒冷的冬日,雪花纷飞,每一片都有着轻轻的声音。

26. 雪花纷纷飞舞,如同一首只属于冬日的优美曲调。

27. 雪下得越来越大,雪花掉落到地面上时,发出轻柔的声音。

28. 雪花静静地落在大地上,宛如一颗颗清脆的音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下雪的声音
王坤
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地朗读课文。

2、会写本课9个生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窃窃私语”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它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3、试着说说本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进而归纳出方法来。

4、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和想像下雪的声音,领略大自然的美好。

5、积累好词好句,背诵课文。

重难点:
用心感受下雪的声音,体会作者笔下所描绘的情境。

在朗读文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淳朴、真实的感情,陶冶学生的情操,唤起学生美好的情感,领略大自然的美好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师:大家都听见过大自然的那些声音呢?(生说)
师:自然界中有许多宏亮的声音,同时还有很多微小的声音,那么你们都知道哪些需要用心才能够听到的声音。

师:你听过下雪的声音吗?有个词叫“雪落无声”,是不是真没有声音呢?我们今天来欣赏一篇散文《下雪的声音》。

这节课我们不光用耳朵来听,还要用心来感受。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输通词句。

(一)老师配乐范读。

(二)学生自读,明确学习要求:
1.读准注音的生字,把你认为难读的词语和同桌多读几遍。

2.自由读课文,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直到读通为止。

3.把不懂句子勾画出来。

(三)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开火车读。

倏忽涛声飞逝序曲滋润旋转舞姿
玉片银屑翩翩而至、袅袅婷婷、窸窸窣窣、窃窃私语
2.全班交流、理解词语的意思。

可以结合生活理解,也可以结合文章中的语言环境理解。

(四)学生分段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三、整体感知。

师:刚才老师发现大家学得特别认真,读得也非常投入。

作者从下雪的声音里听出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美)
学生从整体来谈对“下雪的声音”的整体印象。

(预设:字里行间都饱含着作者对春的赞美,对春的向往,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从整体上谈了对下雪的声音留给我们的美印象。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用心去感受下雪的声音。

二、精读课文,畅谈体会
(一)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可以默读,可以放声读,也可以同桌一起分角色朗读,对你喜欢的语句还可以多读几次。

并在书旁写下你的感悟。

要求:字字入目,句句入心。

(出示读书要求)
(二)引导学生小组交流读后的感受、体会。

(三)全班交流,畅谈感受。

教师要引导学生紧紧抓住文本中具体的语言文字来谈感受、谈体会,并通过感情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要边读、边想象文中描写的情景,读出情感来。

预设重点句:
1.像春风拂面而过的声音吗?不,春风来了,倏忽又去了;下雪的声音却是黏着你的耳畔,和你亲近着。

(指导朗读:较亲近的语气。


2. 像小鸟展翅飞逝的声音吗?不,鸟儿永远是急匆匆的;雪花旋转着舞姿翩翩而至,袅袅婷婷,你必然会听到那伴舞的音乐了。

(指导朗读:优美)
提示:作者在描写下雪的声音时,没有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们雪声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声音,而是和匆匆而过的“春风拂面”和“鸟儿展翅飞逝”的声音来比较。

不急不躁,不轻不重,像亲密的朋友在耳边呢喃细语,像轻柔、舒缓的音乐伴随着雪花飞舞,掠过每一位钟爱它的朋友。

(配乐朗读这两部分)
3.当你面对满天的玉片银屑纷纷扬扬飘落时候,当你面对披着明净雪色的山野的时候,你似乎就会听到下雪的声音。

(“几近无声”之声应用心去感受)
4.下雪的声音,好像有至亲好友窸窸窣窣地走来,伏在你的耳边窃窃私语,告诉你一个欣喜的消息。

(指导朗读:惊喜)
提示:这句话写出了雪声的亲切与温馨,有了这样的爱心,这雪声便无处不在了。

5.下雪的声音,好像慈爱母亲的呵护,她用柔暖的胸怀拥着你。

(指导朗读:幸福)6.啊,下雪的声音,与其用耳朵听,不如用心去感受。

提示:是啊,也许用耳朵听到的只是时隐时现的自然之声,而用心感受的则是一个充满了无限的爱,充满了无限的美的世界。

(四)整合课文
师:正如大家一样,作者身处那样的环境中,也是用心去感受的,下面,让我们跟随着轻柔的音乐,再来感受一下雪给我们带来的美的意境。

(五)拓展延伸,感情升华
1.师:在生活中,你有过“与其用耳朵倾听,不如用心去感受”的体验吗?和同学互相说一说,也可以写一些。

2.全班交流
四、作业
(一)把你喜欢的词句抄写在积累本上。

(二)读金波的诗歌,如:《花的梦》《红蜻蜓》《雨》等。

由于这一课是新课文,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还没有多大的把握。

因此,我把这一课放在了这一单元的最后来讲的。

《下雪的声音》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作者心思的细腻,语言的精妙,让人读来回味无穷的散文。

作者以独特的生活视角,用第二人称的写法,描写了自然界中少有人关注的“下雪的声音”。

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雪的赞美,对春的向往,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如何用心感受下雪的声音,体会作者笔下所描绘的情境,领略大自然的美好是本堂课展开教学的重点。

首先,我借助录音机播放了一些常听到的声音,提出“你们听到过下雪的声音吗”引出课题,学生说“下雪没有声音呀,我没有听到过下雪的声音”。

“是呀,都说落雪无声,有一个叫金波的,他写了一篇散文叫《下雪的声音》,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描绘的情境,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从下雪的声音里听出了什么?”学生们迫不及待地大声读起课文来,边读边划出有关的词句。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朗读,让学生在字里行间去体会雪声、雪景、雪情当中。

学生在《秋日私语》的轻音乐中读得更入境了。

当我问道“你从下雪的声音里听到了什么?”一个学生说“我听到了雪花小声唱歌的声音。


“我听到了雪花在我的耳边说着悄悄话。

”……这是不是学生有心感受到的。

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朗读自然也就入情入境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这就告诉我们:阅读不是单的朗读训练,也不是为了熟悉课文内容机械化地读,更不是浏览式地看。

阅读是一种用心的思考,个性的发挥,情感的体验。

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惟有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聆听”作者的倾吐,领略作者笔下的人、物、情、景,感受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体验语言文字在特定语言情境中所展现的生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