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习作:写日记》(教学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写日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日记的基本格式,学会用第一人称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记录生活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3. 引导学生通过写日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日记的格式和基本要求。
2. 如何观察生活,选取日记素材。
3. 如何用第一人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4. 日记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日记的基本格式,学会用第一人称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选取日记素材,以及如何用第一人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
2. 学具:日记本、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日记的定义和作用,引起学生对写日记的兴趣。
2. 讲解日记的格式和基本要求:讲解日记的日期、天气、正文等部分的格式和注意事项。
3. 讲解如何观察生活,选取日记素材:通过举例,引导学生观察生活,选取有趣的、有意义的素材。
4. 讲解如何用第一人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通过举例,引导学生用第一人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5. 讲解日记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讲解如何开头、结尾,如何用词、造句等。
6. 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写一篇日记。
7. 讲评:对学生的日记进行讲评,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板书设计1. 习作:写日记2. 内容:日记的格式和基本要求、如何观察生活、如何用第一人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日记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作业设计1. 让学生每天写一篇日记,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
2. 每周选一天,让学生互相交换日记,互相学习、交流。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日记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2. 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多思考,多表达,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含习作、语文园地)

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以“金秋时节”为主题,编排了《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三首古诗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三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秋天别样的风景。
《古诗三首》是古代诗人眼中的秋景;《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深秋时节铺满落叶的水泥道美景;《秋天的雨》从多角度描绘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听听,秋的声音》描写了秋天里大自然的各种声音。
每一篇课文都有浓浓的秋意,无论是秋山、秋叶、秋雨还是秋天的声音,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时中的梯度序列内容教学要点字词识写◎认识34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39个字,会写29个词语。
◎书写要规范,做到横平竖直,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
书写时注意执笔姿势。
语言积累◎能用词语来形容四季的不同,主动积累描写四季的词语。
◎积累与秋天有关的词语。
◎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背诵3首古诗,背诵《秋天的雨》第2自然段。
默写《山行》。
阅读理解◎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文中难懂的词语,了解课文的主要内4 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径、斜”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会写“寒、径”等1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3首古诗。
默写《山行》。
3.能借助注释,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
能从古诗中的景象知道古诗描写的季节。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能够借助注释理解诗意,背诵3首古诗,并能默写《山行》。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3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径、斜”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会写“寒、径、斜、霜”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山行》。
3.通过注释或者图片理解古诗的意思,并感受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感受古诗的美,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主备人:
6.板书设计:
7.教学反思与改进
6.板书设计:
7.教学反思与改进
提升作业:课外阅读:快乐读书吧的书目
6.板书设计:
6.板书设计:
钢琴曲《月光》或另外一首轻缓抒情的钢琴曲)
1.指导背诵第2自然段。
点,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一切。
提升作业:课外阅读:快乐读书吧的书目
6.板书设计: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11、听听,秋的声音课型:新授课时:一课时
授课时间第周年月日第节周节数: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感悟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
②语言运用:会认“抖、蟋、蟀、振、韵”等9个生字。
③思维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和同学们交流:你听到了秋天的哪些声音?
④审美创造: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感悟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比喻修辞(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喻修辞(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比喻修辞的含义,学会运用比喻修辞进行表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掌握比喻修辞的构成要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欣赏和创作比喻句的兴趣,激发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比喻修辞的定义及作用2. 比喻句的构成要素:本体、喻体、比喻词3. 比喻修辞的运用:找本体、选喻体、确定比喻词4. 比喻句的分类:明喻、暗喻、借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比喻句的构成要素,学会运用比喻修辞进行表达。
2. 教学难点:区分比喻句的不同类型,提高比喻句的创意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关注比喻修辞在生活中的运用,激发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结合实例,讲解比喻修辞的定义、作用及构成要素。
3. 比喻句的分类与特点:通过例句分析,让学生了解比喻句的不同类型及特点。
4. 比喻修辞的运用:引导学生进行找本体、选喻体、确定比喻词的练习,提高表达能力。
5.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运用比喻修辞,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比喻修辞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喻修辞2. 板书内容:(1)比喻修辞的定义及作用(2)比喻句的构成要素:本体、喻体、比喻词(3)比喻修辞的运用:找本体、选喻体、确定比喻词(4)比喻句的分类:明喻、暗喻、借喻七、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让学生运用比喻修辞,仿写句子。
2. 创作练习: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一篇含有比喻修辞的短文。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对比喻修辞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总结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辅导和答疑。
第2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上册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统编版)第二单元金色的秋天一、目标与内容(一)学习目标1.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认识35个生字,规范、端正地书写3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品语言的生动、诗意,体会秋天别样的风景。
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背诵或默写指定的课文或段落。
3.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并能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逐步做到迁移运用。
4.学习写日记。
能用日记记录自己观察到的新鲜发现,初步感受用文字表达的乐趣。
(二)学习内容与学习重点(三)设计说明本单元是三上第二单元,教材选编了《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3首古诗、《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两篇精读课文与《听听,秋的声音》一篇略读课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秋天别样的风景。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进一步感受作品语言的生动、诗意,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并逐步做到迁移运用。
《古诗三首》描绘了古代诗人眼中的秋景,或咏景言志,或借景劝勉朋友,或借景表达思乡怀旧之情。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通过儿童的视角,描写了深秋时节铺满落叶的水泥道美景,平凡之中透着美丽,朴素之中尽显诗意,充满了童真童趣。
《秋天的雨》是一篇洋溢着诗情画意的散文,通过秋雨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连起来,多角度勾勒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
《听听,秋的声音》这首诗歌描绘了秋天大自然的各种声音,语言精练,表达富有韵味,展现了秋天的生机与活力。
这组课文组合在一起,均和“秋天”这个主题相关。
《古诗三首》描绘的都是秋天的景色;《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则通过秋叶、秋雨、秋声,展现了秋的迷人与欢乐;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运用”要求学生用合适的词语来形容春夏秋冬,“日积月累”中的9个描写秋天的词语,分别描写了秋天的天气、植物、丰收的景象。
从课文的体裁来看,有诗歌,有散文,不仅有古代诗人眼里的秋天,也有现代诗人耳中的秋天,还有儿童视角中的秋天;从课文的内容来看,通过欣赏秋天的颜色,聆听秋的声音,感受秋的迷人,让我们领略到秋天的魅力,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习作 写日记 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日记的格式和写日记的方法,学会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能够用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练笔,培养学生用文字记录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习作题目:写日记2. 教学内容:本次习作要求学生学会写日记,内容包括观察生活、积累素材、运用日记格式进行写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日记的格式和写日记的方法,学会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能够用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日记本、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与学生谈论日常生活中的趣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 学习日记格式:教师讲解日记的格式,包括日期、天气、正文等,并通过示例让学生明确日记的写作格式。
3. 观察生活,积累素材: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从身边的人、事、物入手,发现生活中的有趣素材,并进行分享。
4. 指导写作:教师通过讲解、示例等方式,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日记格式进行写作,强调写作要真实、生动、具体。
5. 练笔环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现场练笔,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6. 交流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日记作品,进行交流分享,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写日记2. 板书内容:- 日记格式:日期、天气、正文- 写作方法:观察生活、积累素材、运用日记格式- 写作要求:真实、生动、具体七、作业设计1. 课后作业:学生按照日记格式,记录一次自己的生活经历,要求真实、生动、具体。
2. 家长参与:家长鼓励孩子观察生活,记录日记,并进行指导和评价。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写日记(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日记的基本格式,包括日期、天气、星期几的书写位置。
2.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学会用简单的语言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3. 培养学生运用已学过的语句、词汇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培养其写作兴趣。
2. 利用范文示例,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有序表达。
3. 通过小组合作、同伴交流,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的习惯,增强其对生活的感知能力。
2. 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我,增强其自信心和成就感。
3. 通过日记写作,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教学内容1. 日记的格式:介绍日记的组成部分,包括日期、天气、星期几,以及正文。
2. 日记的内容: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有意义的事情进行记录。
3. 日记的语言:鼓励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表达自己的感受。
4. 日记的情感:教育学生在日记中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掌握日记的基本格式。
2. 学会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有序表达。
3. 能够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表达自己的感受。
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有意义的事情进行记录。
2. 帮助学生将所思所感转化为书面语言。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展示日记的格式及范文;黑板、粉笔。
2. 学具:日记本、笔。
教学过程导入1. 老师出示一本日记本,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 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我们在里面可以写些什么呢?”新课内容展示1. 利用PPT展示日记的格式,讲解各部分的作用。
2. 出示一篇范文,引导学生理解日记的内容和语言特点。
小组讨论1.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有意义的事情进行记录。
2. 每组选取一个主题,讨论如何围绕这个主题进行表达。
同伴交流1. 学生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日记主题和写作思路。
2. 老师巡回指导,提供帮助和建议。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习作:写日记

想到的人事物写下来,就是写日记。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是很多有成就的人一个共同的特点。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写日记。
二、读懂例文,初学日记。
1.学生快速浏览例文,思考:日记与我们以前写的作
文有什么区别呀?
【设计意图:浏览和分
(1)格式不一样:日记的第一行要写上某月某日、星 析范文,了解日记的格
期几以及天气情况,然后再写正文。(用笔在语文书中画出式 , 为 下 面 的 学 写 日
多观察能把文章写真实; 多思考能把文章写明白; 多修改能把文章写通顺; 多读书能把文章写精彩。
五、谈谈收获,总结评价
课堂小结 1.完成星级评价。
及拓展延 2.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把你的日记读给家
伸( 分钟
)长听,再让他们看看。今后,我们准备一个日记本,坚持 写日记。写日记能记下我们美好的童年。读书破万卷,下
有序、有效地进行。
|
第5页 共5页
那又多么可惜啊!
所以啊,同学们写文章、写日记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写文章、写日记又是多么有趣的一件事。不管时间过去多
久,不管日月如何变化,不管世界如何发展,我们都可以
用写文章、写日记的方式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
并用文字的方式永远地保留下来,这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
事、多么有意思的一件事。把当天看到的事、听到的事、
习作《写日记》
课题
习作《写日记》
课型 略读课文
授课 时间
1 课时
1.读懂例文,结合作文提示,让学生掌握日记的格式、内容,明白写日记就是把
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感真实、明白、通顺地记录下来。
教学 2.能有顺序地观察,有条理地说,说完整话。在观察中能展开联想,并能表达喜 目标 爱的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橙
2.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熟字加偏旁:“曾+贝”是“赠”,“文+刂”是“刘”,
“登+木”是“橙”,“+皿”是“盖”。
减一减:“群—羊=君”。
换一换:“线”把“纟”换成“歹”,变成“残”。
3.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交流讨论如下:
(1)“盖”字的“羊”没有尾巴。
(2)“君”字的第二笔横要露头。
(3)“赠、橙”都是左窄右宽,“残”左右等宽,“刘”左宽右窄。
4.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
提醒学生注意:
“残”是左右结构的字,右边是两横一撇,不是一横两撇。
“橙”第四笔是点,第五笔是横撇,七、八笔是两小撇。
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设计意图:老师在教学生写字时,严格落实新课标关于学生课堂要写字10分钟的要求,避免啰嗦无重点的“说”,给足时间让学生去识字、写字,提高了学生的书写质量。
】
板书内容赠刘景文
荷花荷叶图
菊花图
橙黄橘绿图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挑”1个生字,会写“送、挑”2个生字,正确认读多音字“挑”。
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
习作《写日记》
语文园地
教学
重点
先看后写再对照,写的时候要注意正确的坐姿和握姿;积累成语。
教学
难点
学会运用各种方法理解词语。
教具
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导入()分
钟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板书:语文园
地)
二、交流平台
板块一:交流平台
(课件出示2)
1.读书的时候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你会怎样做?
2.小组交流,看看哪个小组总结的方法多。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评议,并小结。
(课件出示3)
(1)查字典理解词语。
(2)运用组合法理解词语。
一个词语,通常由几个字或几个词构成,所以我们只
要先分开理解字义、词义,再组合起来就好理解了。
如“忠
勇”一词,“忠”有忠诚的意思,“勇”是勇敢的意思,“忠
勇”就可解释为忠诚勇敢。
又如“艰难险阻”一词,“艰难”
是困难,“险阻”是险恶有阻碍的意思,“艰难险阻”就可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
安”是心里七上八下安定不下来的意思,“忐忑不安”就可解释为心里七上八下安定不下来,形容心神不定。
(三)书写指导。
(出示课件11)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笔画笔顺。
2.学生按照提示“横平竖直”书写,教师巡视,强调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个别指导。
(板书:横平竖直)
3.优秀作业,投影展示,师生评议:在书写中特别需要注意的两点。
(板书:规范正确整洁)
(1)一是笔画要写规范、正确、整洁。
(2)二是字的大小要适中。
(四)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12)文中的词语。
shuǎng 【设计意图:老师在教学生写字时,先观察,接着跟老师范写,再临写。
给足时间让学生去识字、写字,提高了学生的书写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