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地质工作方法

野外地质工作方法
野外地质工作方法

野外地质工作方法

一、罗盘的使用方法

罗盘在野外工作中主要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测方位

测量某物体的方位是野外地质工作者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技能。在定点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测量观察点位于某地形或地物的方位。测量时打开罗盘盖,放松制动螺丝,让磁针自由转动。当被测量的物体较高大时,把罗盘放在胸前,罗盘的长水准器对准被测物体,然后转动反光镜,使物体及长瞄准器都映入反光镜,并且使物体、长瞄准器上的短瞄准器的尖及反光镜的中线位于一条直线上,同时保持罗盘水平(圆水准器的气泡居中),当磁针停止摆动时,即可直接读出磁针所指圆刻度盘上的读数,也可按下制动螺丝再读数。

测量岩层产状要素

岩层产状要素包括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岩层走向是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岩层倾向是岩层面上的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指方向。倾角是倾斜线与水平面的夹角。

测量岩层走向时,将罗盘的长边(与罗盘上标有N—S相平行的边)的一条棱与层面紧贴,见图1,然后缓慢转动罗盘(注意:在转动过程中,罗盘紧靠层面的那条棱的任何一点都不能离开层面),使圆水准器的气泡居中,磁针停止摆动,这时读出磁针所指的读数即为岩层之走向。读磁北针或磁南针都可以,因为岩层走向是朝两个方向延伸的,相差180°。

图1 岩层产状的测定方法

测量岩层的倾向时,罗盘如图1放置,将罗盘南端(标有S)的一条棱紧靠岩层面,这时长瞄准器指向与岩层的倾向一致,并转动罗盘,转动方法及原则同上。当罗盘水平、磁针不摆动时,就可读数。如图1放置罗盘,应读磁北针所指的读数。当测量完倾向后,不要让罗盘离开岩层面,马上把罗盘转90°,(罗盘直立),如图1放置,使罗盘的长边紧靠岩层面,并与倾斜线重合,然后转动罗盘底面的手把,使测斜器上的水准器(长水准器)气泡居中,这时测斜器上的游标所指半圆刻度盘的读数即为倾角。

在测量地层产状时,一般只需测量地层的倾向和倾角,而走向可通过倾向的数字加或减90°得到测量倾向和倾角时,必须先测倾向,后测倾角。若被测量的岩层表面凹凸不平,可把记录本平放在岩层面上当作层面,以便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代表性。如果岩层出露很不完整时,这时要找岩层的断面,找到属于同一层面的三个点(一般在两个相交的断面易找到),再用记录本把这三个点连成一平面(相当于岩层面),这时测量记录本的平面即可。

二、野外地质记录

进行野外地质观察,必须做好记录,地质记录是最宝贵的原始资料,是进行综合分析和进步研究的基础,也是地质工作成果的表现之一。

1 、野外地质记录要求

?详细记录:进行野外地质观察,必须做好记录,地质记录是最宝贵的原始资料,是进行综合分析和进步研究的基础,也是地质工作成果的表现之一。

?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 即看到什么记什么,如实反映,不能凭主观随意夸大或缩小或歪曲。但是,允许在记录上表示出作者对地质现象的分

析、判断。因为这有助于提高观察的预见性,促进对问题认识的深化。

?记录清晰、美观,文字通达: 这是衡量记录好坏的一个标准。

?图文并茂:图是表达现地质现象的重要手段,许多现象仅用文字是难以说清楚的,必须辅以插图。尤其是一些重要的地质现象,包括原生沉积的构造、结构、断层、褶皱、节理等构造变形特征,火成岩的原生构造、地层、岩体及其相互的接触关系、矿化特征,以及其他内、外动力地质现象,要尽可能地绘图表示,好的图件的价值大大超过单纯的文字记。

2、野外地质记录内容

综合性地质观察的记录,要全面和系统,例如进行区域地质测绘,常采用观察点与观察线相结合的记录方法。观察点是地质上具有关联性、代表性、特征性的地点。如地层的变化处、构造接触线上、岩体和矿化的出现位置以及其他重要地质现象所在。观察线是连接观察点之间的连续路线,即沿途观察,达到将观察点之间的情况联系起来的目的。观察点、观察线的具体记录内容如下:

?日期和天气。

?实习地区的地名。

?路线:从何处经过何处到何处,要写得具体清楚。

?观察点编号:可从No.01 开始依次为No.02 ,No.03 ,…。

?观察点位置:尽可能交代详细,如在什么山、什么村庄的什么方向,距离多少米,是在大道旁还是在公路边,是在山坡上还是在沟谷里,是在河谷的凹岸还是在凸岸等,还要记录观察点的标高,即海拔高度,可根据地形图判读出来。观察点的位置要在相应的地形图上确定并标示出来。?观察目的:说明在本观察点着重观察的对象是什么,如观察某一时代的地层及接触关系,观察某种构造现象(如断层、褶皱……),观察火成岩的特征,观察某种外动力地质现象等。

?观察内容:详细记录观察的现象,这是观察记录的实质部分。观察的重点不同,相应地有不同的记录内容。如果观察对象是层状地质体,则可按以下程序进行记录。

①岩石名称,岩性特征,包括岩石的颜色、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和工程特性等;

②化石情况,有无化石,化石的多少,保存状况,化石名字;

③岩层时代的确定;

④岩层的垂直变化,相邻地层间的接触关系,列出证据;

⑤岩层产状,按方位角的格式进行记录;

⑥岩层出露处的褶皱状况,岩层所在构造部位的判断,是褶皱的翼部还是轴部等;

⑦岩层小节理的发育状况,节理的性质、密集程度,节理的产状,尤其是节理延伸的方向;岩层破碎与否,破碎程度,断层存在与否及其性质、证据、断层产状等;

⑧地貌、第四系(山形,阶地、河曲等),河谷纵、横剖面情况,河谷阶地及其性质,水文,水文地质特征及物理地质现象(如喀斯特、滑坡、冲沟、崩塌等的分布,形成条件和发育规律,以及对工程建筑的影响等);

⑨标本的编号,如采取了标本、样品或进行照相等,应加以相应标明;

⑩补充记录。上述内容尚未包括的现象。

如果观测点为侵人体,除化石一项不记录外,其他项目都应有相应的内容,如④项应为侵入接触关系或沉积接触关系;⑤项应为岩体,是岩脉、岩墙、岩床、岩株或岩基等;⑥项应为岩体侵入的构造部位是褶皱轴部或翼部,是否沿断层或某种破裂面侵入等。上述记录内容是全面的,但在实际运用时,应根据观察点的性质而有所侧重。

?沿途观察、记录相邻观察点之间的各项地质现象,使点与点之间的关系连接起来。

?绘各种素描图、剖面图,一般在记录簿的右页记录,在左页绘图。

?路线小结,扼要说明当天工作的主要成果,尚存在哪些疑点或应注意之点。

以上记录项目应逐项分开,除日期和天气在同一格内之外,其余各项均要另开新行

野外地质工作方法

三、绘制地层剖面示意图

1 、地层剖面示意图内容

地层剖面示意图是表示地层在野外暴露的实际情况的概略性图件。用于路线地质工作之中。它是在勾绘出地形轮廓的剖面上进一步反映出某一或某些地层的产状、分层、岩性、化石产出部位、地层厚度以及接触关系等地层的特征。

地层剖面示意图的地形剖面和地层分层的厚度是目估的而非实际测量,这是它与地层实测剖面图的主要区别。

2 、绘图步骤

?确定剖面方向,一般均要求与地层走向线垂直。

?选定比例尺,使绘出的剖面图不致过长或过短,同时又能满足表示各分层的需要。如实际剖面长,地层分层内容多而复杂时,剖面图要长一些,相反则短一些。一般地,一张图尽量控制在记录簿的长度以内,对于绘图和阅读都是比较方便的。如果实际剖面长度是30m ,其分层厚度是数米以上时,则可用l:200或1:300的比例尺作图。

?按选取的剖面方向和比例尺勾绘地形轮廓,地形的高低起伏要符合实际情况。

?将地层及其分层的界线按该地层的真倾角数值用直线画在地形剖面相应点之下方,这时,从图上就可量出各地层及其分层的真厚度,注意检查图上反映出的厚度与目估的实际厚度是否一致,如不一致,须找出绘图中的问题所在,加以修正。

?用各种通用的花纹和代号表示各地层及分层的岩性、接触关系和时代,并标记出化石产出部位、地层产状。

?标出图名、图例、比例尺、方向及剖面图上地物的名称。

四、绘制信手地质剖面图

如果是横穿构造线走向进行综合地质观察时,应绘制信手地质剖面图,它表示横过构造线方向上地质构造在地表以下的情况,这是一种综合性的图件,既要表示出地层,又要表示出构造,还要表示火成岩和其他地质现象以及地形起伏、地物名称以及其他需要表示的综合性内容。绘好路线地质剖面图是地质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基本功,必须掌握。

路线信手地质剖面图中的地形起伏轮廓是目估的,但要基本上反映实际情况,各种地质体之间的相对距离也是目测的,应基本正确,各地质体的产状则是实测的,绘图时,应力求准确。

图上内容应包括图名、剖面方向、比例尺(一般要求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一致)、地形的轮廓、地层的层序、位置、代号、产状、岩体符号、岩体出露位置、岩性和代号、断层位置、性质、产状、地物名称。

具体绘图步骤如下:

?估计路线总长度,选择作图的比例尺,使剖面图的长度尽量控制在记录簿的长度以内,当然,如果路线长,地质内容复杂,剖面可以绘得长一些。

?绘地形剖面图,目估水平距离和地形转折点的高差,准确判断山坡坡度、山体大小,初学者易犯的错误是将山坡画陡了。一般山坡不超过30°,更陡的山坡人是难以顺利通过的。

?在地形剖面的相应点上按实测的层面和断层面产状,画出各地层分界面及断层面的位置、倾向及倾角,在相应的部位画出岩体的位置和形态。相应层用线条联接以反映褶皱的存在和横剖面的特征。

?标注地层、岩体的岩性花纹、断层的动向、地层和岩体的代号、化石产地、取样位置等。

?写出图名、比例尺、剖面方向、地物名称、绘制图例符号及其说明,如为习惯用的图例,可以省略

从作图技巧方面来说,应注意以下三个“准确”:①地形剖面图要画准确;②标志层和重要地质界线的位置要画准确。如断层位置、煤系地层位置、火成岩体位置等;③岩层产状要画准确,尤其是倾向不能画反,倾角大小要符合实际情况。此外,线条花纹要细致、均匀、美观,字体要工整,各项注记的布局要合理。

五、绘制野外地质素描图

地质素描是从地质观点出发,运用透视原理和绘画技巧来表达地质现象或地质作用的画幅。野外勾绘的地质素描,通常是在调查观察过程中进行的,往往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一般就在自己野外记录本上用铅笔或钢笔画,不可能精工细作,故又称“地质素描草图”。

1 、地质素描的优越性

地质素描比地质摄影优点多。地质素描除了不受天气、镜头取景范围、近景与远景的限制和比较经济等优点外,更重要的是,当我们分析某种地质现象,认为哪些特征应当强调,哪些附属物或近旁的草木对这些特征有所干扰而应当排除时,若采用照像的办法,忠实于客观景物的复制,就会主次不分,不能突出地质内容,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若采用素描技术处理,则完全可以根据观察者的需要,对各种地质现象特征和附近的景物有所取舍,该突出哪些,该精简哪些,都任凭自己的运笔予以描绘和体现。事实表明,一份地质调查报告,如果能充分运用地质素描,既有助于揭示和说明问题的现象本质,又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文字叙述,做到简明扼要、文图并茂,效果更佳

2、地质素描的基本步骤

?选定素描对象的范围,确定景物在画框内的位置。

?安排主要对象和次要对象的大小比例及其相对位置关系,并在图框内勾画出其范围。

?勾画景物(或地质体)的轮廓线。主要是抓住外形轮廓,如山脊、陡崖、河床、阶地、层面、断层之类。勾画时先近后远,近处画得细致、清晰、浓重,远处画得粗略、轻淡、隐约。尽量符合透视原理来运笔。

?在轮廓线勾画就绪的基础上,加阴影线。这一步骤主要是掌握景物形象的立体感,使其逼真如实。

?适当画些背景或衬托物,用以美化画面。

?为了清楚地表达画面的内容,可在景物(或地质体)附近标上必要的文字,如村庄、地层年代符号或其他符号等。

?最后写上图名、地名、方位、测量数据、比例尺及其它必要的说明。

3、地质素描的种类

地质素描按其内容,最常见的有下列几种类型:

?地层素描。素描对象是地层,表示地层层位关系、地层特征等,如地层剖面素描图。

?地质构造素描。主要对象是褶皱、断层、节理及其他构造地质现象。对它们的素描应分别注意这些地方。

褶皱素描:在素描动笔前,应首先琢磨哪一层可作为“标志层”和这个“标志层”的岩性特征以及如何表达的素描技法。到素描时,对“标志层”可着重描绘,以求褶皱形态充分显示出来。

断层素描:跟褶皱一样,应先找出它的“标志层”,以此判断断层两盘的相对动向,确定断层类型。

节理素描:素描时主要应把几组不同方向的节理表现清楚,注意各组间的交角大小和各组节理的宽度大小符合实际和透视原理。

?地貌素描。地貌素描是一类视野颇大的素描,从地质角度考虑,主要是表现地貌特征与岩石性质、地质构造的关系,或表现风化、水流侵蚀、冰川、火山、地震等地质作用与地貌的关系。

在野外所见到的典型地质现象,小的如一块标本或一个露头上的原生沉积构造、次生的构造变形(断层和褶皱)、剥蚀风化的现象;大的如一个山头甚至许多山头范围内的地质构造特征或内外动力地质现象(如冰蚀地形、河谷阶地、火山口地貌)等,均可用地质素描图表示之。素描图就是绘画,其原理就是绘画的原理,不过,地质素描则要考虑地质的内容,反映出地质构造形态的特征。

地质素描类似于照相,但照相是纯直观的反映,而地质素描则可突出地质内容的重点,作者可以有所取舍。照相需要条件,地质素描则可随时进行。因而地质工作者应当学习地质素描的方法,作为进行地质调查的手段

六、标本的采集

野外地质工作的过程是收集地质资料的过程,地质资料除了文字的记录和各种图件以外,标本则是不可缺少的实际资料。有了各种标本,就可以在室内做进一步的分析研究,使认识深化。因此,在野外必须注意采集标本。

根据用途,标本分地层标本、岩石标本、化石标本、矿石标本以及专门用(薄片鉴定、同位素年龄测定、光谱分析、化学分析、构造定向等)的标本等。

标本应是新鲜的而不是风化的。

常用的是地层标本和岩石标本,对于这类标本的大小、形态有所要求,一般是长方体形,其规格是3cm×6cm×9cm。应在采石场、矿坑等人工开采地点或有利的自然露头上进行采集、加工、修饰。化石标本力求是完整的。矿石标本要求能反映矿石的特征。薄片鉴定、化学分析、光谱分析等项标本不求形状,但求新鲜,有适当数量即可。

标本采集后,要立即编号并用油漆或其他代用品写在标本的边角上,防止被磨掉。同时在剖面图或平面图上用相应的符号标出标本采集位置和编号,并在标本登记簿上登记,填写标签并包装。化石标本特别要用棉花仔细包装,避免破损。

七、实测地质剖面

为了研究工作区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水工建筑场区的工程地质条件,需测制地质剖面图。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1 、布置剖面线

为了正确认识工作区内的地层层序,查明各时代地层的岩性组合、厚度、标志层和接触关系,往往选择岩层露头良好、层序清晰、构造简单、具有代表性或具有典型意义的地段,布置线路作实测地质剖面。剖面线的方向应尽量垂直岩层走向或垂直主要构造线方向,同时,剖面线还应考虑充分利用天然露头和人工露头。为了反映有关工程如大坝、厂房、隧洞、溢洪道、渠道的工程地质条件,则可沿工程轴线或横断面方向作实测地质剖面。

2、选择比例尺

选择剖面比例尺应根据规范及堪测对象的要求而定,以能充分反映其最小地层单位或岩性单位为原则。常用的比例尺为1:500~1:5000。对于具有特殊意义的岩层(如标志层)而在剖面图中又小于l mm,可适当放大表示,但应在记录中注明其实际厚度。

3、布置测点

测点沿剖面线布置,应选择在地形地质条件有变化的地方,其间距随比例尺精度要求而定。如作1:500 的实测剖面时,测点间距应小于5m 。若地形起伏大,或地质条件复杂,测点距离要适当缩小。每一测点都要作好标记,并统一编号。

4 、剖面地形测量

剖面地形测量,通常采用半仪器法导线测量,即用地质罗盘逐段测量导线的方位和地形坡角,用皮尺或测绳丈量地面斜距。对于大比例尺的实测剖面,则应采用经纬仪实测各点的位置和高程。

5 、地质条件观测记录

在进行剖面地形测量的同时,进行地质资料的收集。其观测记录内容包括地层层位,岩石名称、岩性特征,岩层产状,断裂构造,风化情况,第四纪堆积层的组成及厚度,地下水露头情况及自然地质现象等,并采集必要的岩样。

6、绘制剖面图

在认真复核野外实测的地形和地质资料并确认无误后,按地质剖面图式要求,编制实测地质剖面图。

?绘导线平面图:根据导线方位和水平距,按比例尺将导线自基点(起点)至终点逐点绘出,并将岩层分界

八、节理的测量与统计

一、节理的测量

节理的测量与描述内容见表1。

为了达到统计目的,测量面积的大小视节理的密度而定。一般情况下,一组节理能测到50~60条产状,就有较好的统计效果。

二、节理玫瑰花图编制

以最常见的“走向玫瑰花图”的编制为例。首先,进行资料整理。将测点上所测的节理走向全部换算成NE和NW向,按走向方位大小,采用10°为一间隔分组,分成1°~10°,11°~20°,……,统计每组节理条数及算出平均走向。

其次,确定作图比例尺。按作图大小和最多那一组节理的条数,选取一定长度的线段作为一条节理的线条比例尺,然后以等长或稍长于按线条比例尺表示最多那一组节理条数的线段长度为半径,作一个上半圆,通过圆心画出E、W、N三个方向,并标出方位角。

再次,定点连线。从1°~10°第一组开始,从半径方向按该组节理条数线段比例找出对应走向方位角中间值之点,此点即表示该组节理平均走向和条数。待各组的点确定之后,依次将相邻组的点折线连接。当其中某一组无节理时,应将连线折回圆心,然后再从圆心往下一组的点相连(最好边找点边连线)。

最后,写上图名,标出线段比例尺。必要时画出河流流向和主要建筑物( 如坝轴线等) 方位,以便分析评价节理对水工建筑物等的影响。线、产状及其他观测点等一一标绘到相应的位置上,构成平面路线图。

?选择剖面方位:一般情况,选择与岩层倾向一致的方向作为剖面方向,或连接基线的起点和终点作为剖面线。

?投绘剖面地形轮廓线:在导线平面图的下方,平行于剖面线作一与之等长的基线,在基线两端点树起高程标尺(若未知基点高程,可按相对高差计),并将左端定为起点,再将各导线点按累积高差投影在基线上方,连接各点即得剖面地形轮廓线。

?投绘剖面中的地质内容:将导线上各岩层分界点、各种地质构造及地质现象投影到地形线上,按产状和规定的图例符号表示出地层(若剖面方向与岩层走向垂直时,按真倾角表示,否则按视倾角表示)岩性和其他地质条件。

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几点注意事项

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几点注意事项 GPS, 地质罗盘, 林区作业, 校正 野外作业中点位和方向的确定非常重要,内蒙古额尔古纳市加疙瘩矿区的经验表明,手持式GPS如果不加校正,其点位误差可达100余米,罗盘如果不加校正,其方位误差最大可达10°以上。因此手持式GPS接收机及地质罗盘的校正非常重要!此外,原始林区或狭窄的沟谷中可能因卫星信号被屏蔽而无法使用GPS定位,此时需要用地形图按照微地貌确定站立点的位置。 一、手持式GPS接收机的校正 1、GPS接收机默认的坐标系统 目前GPS所采用的坐标系统是美国国防部制图局于1987年建立的坐标系统,叫WGS—84坐标系。WGS84坐标系是一种国际上统一采用的地心坐标系,其坐标原点位于地球的质心,Z轴指向BIH(国际时间局)l984年定义的协议地球极方向,X轴指向BIHl984的起始子午面和赤道的交点,Y轴与X轴和Z轴构成右手系。WGS—84系所采用椭球参数为:a=6378138m;f=1/298.257223563。 2、中国所采用的坐标系 1)1954年北京坐标系 1954年北京坐标系是我国目前广泛采用的大地测量坐标系。该坐标系源自于原苏联采用过的1942年普尔科夫坐标系。建国前,我国没有统一的大地坐标系统,建国初期,在苏联专家的建议下,我国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建立起了全国统一的1954年北京坐标系。该坐标采用的参考椭球是克拉索夫斯基椭球,该椭球的参数为:a=6378245m;f=1/298.3。该椭球并未依据当时我国的天文观测资料进行重新定位。而是由前苏联西伯利亚地区的一等锁,经我国的东北地区传算过来的,该坐标的高程异常是以前苏联1955年大地水准面重新平差的结果为起算值,按我国天文水准路线推算出来的,而高程又是以1956年青岛验潮站的黄海平均海水面为基准。在该坐标系中,大地上的一点可用经度L54、纬度M54和大地高H54定位,其坐标详细定义可参见参考文献[朱华统【1990】。 2)1980年西安坐标系 1978年4月在西安召开全国天文大地网平差会议,确定重新定位,建立我国新的坐标系。为此有了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地球椭球基本参数为1975年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推荐的数据。该坐标系的大地原点设在我国中部的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位于西安市西北方向约60公里,故称1980年西安坐标系,又简称西安大地原点。基准面采用青岛大港验潮站1952-1979年确定的黄海平均海水面(即1985国家高程基准)。 3)、不同坐标系的转换 由以上坐标系的定义可知,不同的坐标系采用了不同的地球椭球体参数,在不同的椭球体间进行坐标转换时不存在一套统一的转换参数。即每个地方的坐标转换参数都不相同。 我们国内所使用的地形图多以北京54坐标系或西安80坐标系为基准,GPS直接测出的经纬度(地理坐标)并不适合在地形图上标记,图上最方便的坐标及方位参考线是坐标纵线和坐标横线(这两种坐标线构成所谓的方里网)。而GPS测出的WGS-84直角坐标与我们所用地形图上的高斯克吕格平面直角坐标并不一致,所以我们实际需要的是用GPS测出与所用地形图基准完全一致的坐标系统。 两个椭球间比较严密的坐标转换,一般是用七参数布尔莎模型,即X 平移,Y 平移,Z 平

浅谈野外地质工作方法及要点

浅谈野外地质工作方法及要点 地质, 野外, 要点 地质工作包括: 1、基础性地质调查(测量),诸如:1:20万、1:5万区调-矿调,区域物、化探测量,区域水文测量等。 目的:具战略意义,提高研究程度。为开展进一步普查找矿工作和其它有关的地质工作提供依据。即总结规律、优选(缩小)靶区。 2、矿产勘查:包括特定矿产勘查、固体矿产勘查、地下水资源勘查等。 3、矿山生产勘探。等等。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工作 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四个阶段。 矿产地质勘查工作方法 1、系统收集资料,综合分析、研究,根据目的任务制定“方案”编写“设计”。 2、地质测量(填图)—剖面测制,最直接的找矿方法。通过地质填图,工作区内自燃地理条件、景观,成矿地质背

景、有利地段、可能的成矿类型、地表蚀变带(构造带)、矿化带、矿体地表直接露头(铁锰冒、碎石或转石等),主成(控)矿构造及产状、规模等基本摸清,为下一步部署工作提供充分依据。如:重点工作区、采用何种方法及范围、网度、方向等。 3、化探测量:水系沉积物、土壤测量方法为主,还有水化学、汞气、植物等。包括地表面积(自由网和规则网)和剖面及钻孔原生晕等形式。关键是采样介质和层位,“代表性”和“有效性”,该加密的必须加密、该放稀的一定放稀、无意义的样不取,不做无用功。尤其大比例尺化探测量若地质人员亲自做,那更应该得心应手。最间接的找矿方法。缩小靶区,为下一步部署工作提供可靠依据。如:槽探(异常带、高值点等),物探范围、网度、方法、测向等。大比例尺规则网及剖面一定要注意测线方向。 4、物探测量:常规高精磁、激电中梯方法为主,还有重力、放射性及瞬变电磁、SIP、V8等。注重“适用性”和“有效性”及“多解性”(每种方法都不是万能的)。最有力的辅助找矿方法。只有在与化探异常、矿化蚀变带、成矿有利地区(段)密切相关的物探异常才有找矿意义。注意测线方向-垂直目的体,一般要求上测量,若物化探工作只给一次工作量,一定要用到此处,化探可用GPS。

野外急救手册(很实用)

野外急救手册 “野外无小事”,任何一个小的问题的发生,都有可能导致大的事故。尤其是在野外遇到突发性的病人或伤者,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愈快处理效果愈好),然后想办法尽快送医救治。 急救的目的是:抢救生命,降低死亡率;防止病情的继续恶化;减轻病痛,减少意外伤害,降低伤残率。 急救的原则是:遇到事故时,应沉着大胆,细心负责,分清轻重缓急,果断实施急救方法;先处理危重病人,再处理病情较轻的病人,在同一患者中,先救治生命,再处理局部;观察现场环境,确保自己及伤者的安全;充分运用现场可供支配的人力、物力来协助急救。 处理前观察 在做具体处理前,需观察患者全身,并掌握周围状况。判断伤病原因、疼痛部位、程度如何,或将耳朵靠近听听呼吸声。尤其要注意脸、嘴皮、皮肤的颜色或确认有无外伤、出血、意识状况和呼吸情形,仔细观察骨折、创伤、呕吐的情况。 随后,更要选择具体的处理方法。尤其对呼吸停止、昏迷、大量出血、服毒的情况,不管有无意识,发现者均应迅速作紧急处理,否则将危及患者生命。在观察症状的变化中,遇症状恶化的需按急救法施以应急处理。

现场要尽量组织好对伤病者的脱险救援工作,救护人员要有分工,也要有合作。观察后处理 在活动中发生的外伤或突发病况有很多种,所以也需施以各种适当的急救方法加以应付。至于相关症状的具体处理方法,在后文详述。 在做急救处理时,以患者最舒适的方式移动身体。若患者意识昏迷,需注意确保呼吸道畅通,谨防呕吐物引起的窒息死亡。为确保呼吸畅通需让患者平躺。若有撞击到头部的也要水平躺下,若脸色发青需抬高脚部,而脸色发红者需稍抬高头部,有呕吐感者,需让其侧卧或俯卧为宜。 处理完毕后 在紧急处理完将患者交给医师之前,需对患者进行保暖,避免他消耗体力,以使症状恶化。接着联络医师、救护车、患者家属。 原则上搬运患者,需在充分处理过后安静地运送。搬运方法,随伤患情况和周围状况而定。在搬运中,患者很累,要适度且有规则的休息,并随时注意患者的病况。 现场抢救时间紧迫,对病情危重者的救治,一要遵守急救原则,二要抓住重点,迅速按以下步骤检查患者。 判断意识 轻拍患者肩部(或面部),并在其耳边大声呼唤:“喂,你怎么啦!”以试其反应,婴儿采用拍击足跟或掐其合谷穴,如能哭泣,则为有意识。

双频激电法野外工作手册样本

第一章前言 双频激电法是在何继善院士创造的双频激电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频率域激电法, 该方法曾在有色、地质、石油、煤炭、冶金等系统得到广泛应用, 在普查找矿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双频激电法在中国地质矿产普查领域的普及, 根据国家地质调查局的意见, 为了实施规范化管理, 进一步提高双频激电法的找矿效果, 特编写本工作手册。 本手册的部分数据是依据及双频激电示范区的工作, 以S-2 型双频激电仪为例, 结合我们以前在实际应用中所取得的成果得来的。 1.1 双频激电法的应用范围 随着双频激电法在全国有色金属系统、冶金系统、地质系统、化工系统、基建工程兵部队和水电系统等地质队、物探队的推广使用, 应用地区遍及全国各地, 其中包括气候恶劣、气温变化很大的新疆、青海、甘肃, 气候潮湿的福建、广东、广西, 地形起伏剧烈的云贵高原, 天气寒冷的东北三省及风沙严重的内蒙地区。矿种涉及锡、铜、铅、锌、钨、锑、金、银、锰、铁等金属矿产和硫、磷、硼、煤等非金属矿产, 并能解决工程、水文地质问题。 1.2 工作设计的编写 工作设计是保证完成工作任务的作战方案和措施, 没有设计和设计未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查批准不得施工。一般临时性零星突击工作、方法试验及矿点踏勘检查可不编写设计。 在接到任务后, 应进行现场踏勘, 收集工作区的各种有关资料,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 组织编写工作设计。 新测区和新矿种的设计由于物探资料较少, 依据不够充分, 应酌情在方法试验的基础上进行编写。 矿区外围及面积较大的普查、详查工作应编写总体设计, 根据总体设计逐年编写年度工作设计。 设计一经审批, 不得更改。在施工中发现设计有不符合实际的地方, 应由施工单位提出修改意见, 报上级有关部门审批, 未经批准不得任意更改。工作设计书应由物探技术人员本着文字简练、图件准确美观精神编写, 主要内容参照国家地质调查局有关文件。

面向矿山的环境地质调查工作方法研究教育论文.doc

其变化趋势和人类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提出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生态地质环 境保护的措施。 1.3.2 观测路线布设 ①沿生态地貌变化显着方向布设。②沿垂直河谷、沟谷和地下水露头多的地带布设。③沿含水层(带)走向布设。 1.3.3 调查点布设 ①地貌、生态地貌分界线和自然地质现象发育处。②地层界线和岩性、岩相变化带。③植被、土壤类型变化处。④存在环境地质问题及地质灾害处。⑤井、泉、钻孔和地表水体等处布设。 1.4 矿井调查 重点调查勘探区及其周围矿山开采以来各种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的变化规律。调查老窑、小煤矿和生产矿井的分布位置及开采情况(开采层位、开采水平、开采面积);调查生产矿井和小煤矿的涌水量、水质及其动态变化,了解老窑积水情况,分析其充水因素;调查固体弃放物(煤矸石、废石、废渣石等)堆放位置、范围,划出采空区和地面塌陷范围。 1.5 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野外调查 1.5.1 地表水 调查径流量、水质、洪水位线。

1.5.2 地下水 调查水井位置、水井结构、水位、单井流量等,按水井野外调查表进行填写(水井在调查区内均匀分布)。 1.6 实验测试 1.6.1 水质化验 根据本区水质污染特征,确定分析项目。全分析:K++Na+、Ga、Mg2+、Fe3+、Fe2+、HCO3-、SO42-、Cl-、NO3-、NO2-、OH-、F-、CO32-、pH值、矿化度、总硬度、暂时硬度、永久硬度、总碱度、游离CO2、SiO2、Fe、Mn、Cu、Zn。 污染分析: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铜、锌、氟化物、硒、砷、汞、镉、六价铬、铅、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粪大肠菌群。在矿排水和河流污染地段的上、中、下游,分别采取污染分析水样,并在距其20 m、100 m远的水井内也分别采取污染分析水样,以论证地下水的污染程度。污染分析水样同时也是全分析水样。在调查区内的村庄内,均匀分布地选择水井,进行大肠杆菌水样的采取,所取大肠杆菌水样同时做水质全分析。 1.6.2 矿石(煤、铁、铝土)有毒有害成份测试 对各种矿石分类分别进行采取,测试项目为:pH值、Cu、Pb、Zn、Mn、F、P、Hg、As、Cr、Fe。 1.6.3 矿山固体弃放物(煤矸石、废渣石等)有毒有害成份测

野外地质工作实习报告模板(1)

野外地质工作实习报告模板 Field geological work practice report template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野外地质工作实习报告模板 前言:工作报告是指党的机关、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按照有关规定,定期或不定期地向上级机关或法定对象汇报工作,汇报的内容包括近一段的工作情况和下一段工作部署。本文档根据工作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对于这次野外地质实习,总体上还是非常成功的,因为 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次学习的机会,同时也是人生的一次重要经历。在这次实习过程中有喜又悲,酸甜苦辣皆有体会。最真实的是那一份真正的地质工作者的情怀。那一份对地质工作者对于地质事业的无比热爱之情。 经过这次实习,我们真正的体会到作为一名地质工作者 的艰辛,这份艰辛并不是我们坐在教室便能体会的,这份艰辛是用我们的汗水去把它浇灌出来的鲜艳之花。这花的明艳是我们现在所能体会到的最大的慰藉。慰藉来自于那一份对于地质工作者应该收获的喜悦与丰收。但这份喜悦来得并不易,因为这许多的成果来自于我们的双脚,每天长途的跋涉换来的也许只有那几页纸的微小成果。但是我们却倍加珍惜这几页小小的纸,因为它承载着地质工作者的一个伟大蓝图目标。是的,一切的成果皆是这许许多多的野外记录一次次的拼接起来,从而在一张看似不大的地形图上将其逐一呈现,使其变成一张地质

图。在地质图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说是留下了地质工作者的脚印。也许我们能在地质图上看到每一座汕头的具体出露情况,但是我们却看不到登山之路上满路荆棘;也许我们能在地质图上看到每一个地层分界线的具体位置,但却看不到寻找地质界线路上的满地汗水;也许我们能在地质图上看到每一条山脉的清晰走向,但是我们却看不到在山脚小路上的满目杂草。。。地质工作者一直在路上。 是的,地质工作者一直在路上,新老交替,不变的是对地质事业的热爱,每一个地区都是在一代代的地质工作者的开垦下一步步走出了它的神秘,并将它的胸怀敞开去拥抱它自身的价值。我们在巢湖实习的过程中,首先学习工作的第一部分便是对前人工作的学习与认知,这个过程便是地质工作者的思想与精神的传承。这条路虽然漫长,但是每一代地质工作者都没有对其厌倦与抛弃,而是一如既往的奉献着自己的热情与青春,也许某一天,你的成绩也能指引新一代的地质工作者继续向前,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啊。 谈了这么多关于地质工作者的精神的话题,也该说说这次巢湖实习的具体收获了。这便是我们以后为地质工作发光发热的必备工具吧。首先,此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区域地质调查的的基本流程与方法,首先学习的便是“兵马未动,粮草

户外拓展完全手册

奋斗中享受成长与喜悦 2011年是我丰收的一年,在这一年中,我圆满的完成了各项,在年初设定的目标,并且在完成目标奋进的路上,无论是个人能力,还是个人修为都有了很大的成长,在这一路上我感受了奋斗的喜悦,也享受了成功的愉悦!感谢这一路陪伴走过来的同事及亲人们,我想这一刻的喜悦源自于你们的支持,也同样需要与您分享。 现在就2011年全年工作向公司及同事做出如下总结: 第一部分:个人销售目标 个人设定目标:10.00 实际完成情况:169790.00 完成比例: 170 % 1.在2011年全年的过程中销售业绩完成年前设定的10万元,超额完成目标这是值得 肯定的。 2.对于公司、产品及个人的销售信心在今年有了很大的提升,这是今年销售成功的一 个重要因素,在全年的客户中,有好几个客户都是在很短时间内完成的销售过程,如:年初的瑞信德、年中西北石油大厦、西北燃气运输公司、年终的统一公司。3.销售过程目标结果导向明确,也是今年销售成功的因素之一。在面对关系客户的开 发与维系的时候,在谈判过程中,明确目标,追踪结果,速战速决,快速有效的拿上订单,如:与恒垄集团的谈判过程,虽然面对的是好朋友,面对的是彼此的信任,但是谈判过程依然严谨、细致、高效。 4.需要提升的是,个人新客户的开发力度不够,尤其是在培训旺季来临的时候不能很 好的安排销售的时间或是改变销售的方式,导致客户断层、后续不足的现象。 5.其次需要去改善的,再次销售的能力。在今年的销售过程中,虽然和每一位干系人 都能够建立良好的客勤关系,但是在后续的维系当中,没有做好再次销售的工作。 导致本来很好接拓展的两个项目(EAP阵营、执行力阵营)结果都为零。 6.再次需要去提升的是大客户的开发与谈判能力,在11年,公司几乎每个咨询顾问 都有自己的核心大客户,并持续产生了比较乐观的业绩。所以在12年我将着重去开发大的客户,并能在大客户开发、谈判、维系上面有所成长。

物探电法野外工作方法

第一章野外工作方法和技术 3.1频率域激电工作程序 3.1.1 踏勘 根据地质任务在选择测区时,应组织力量进行踏勘,踏勘的目的在于了解测区的地质特点和地球物理前提以及接地条件、干扰水平、生活驻地、交通运输等情况。 3.1.2试验工作 对新的工作测区,在编写设计时应在典型的地质剖面上或具有代表性的地段,做一定数量的试验工作,具体实验工作量以能对测区的地球物理特征有一定的了解为宜。 3.1.3草查与普查 对于1:5万~1:2.5万的大面积草查与普查时,其工作方法的选择以偶极法或近场源法(AMBN)为宜。就某一具体测区而言,应根据地质任务,通过分析所掌握的地质及以往的物化探资料或通过试验,确定一个适当的极距进行面积性的工作,以迅速得到面积性的资料,达到发现异常的目的。 3.1.4 详查 在普查所发现异常的基础上,开展1:1万~1:2千的详查工作,这时可用中梯装置扫面。建议采用一线供电多线测量的工作方式,以便在短时间内圈出异常的形态、做出成果的解释推断以及对异常进行轻型山地工程揭露。 对精测剖面,可采用偶极装置,根据不同极距(一般4-6个)

的观测结果勾绘出断面图,以判断矿体的埋深、倾向和形态,然后根据综合解释结果建议施钻验证,进而达到对异常的再解释。 在上述工作的同时,还要进行岩矿石物性测定和幅频特性的研究。 一、联合剖面法 图2-10 联合和剖面装置 如图2-10所示,装置系数计算方法和三极装置相同 联合剖面法是两个三极排列AMN∞和MNB∞的联合。所谓三极排列是指供电电极之一位于无穷远的排列。采用联合剖面装置时,可以用A电极,也可以用B电极供电,而A和B有一个共同的无穷远电极C。也就是当A或B供电时,供电迴路中另一电极C位于无穷远。如果以O表示测量电极M和N的中点,则在联合剖面装置时,四个电极A、M、N和B极位于同一直线上(这条直线就是测线),且AO=BO。无穷远极C一般铺设在测线的中垂线上,与测线之间的距离大于AO的五倍(CO>5AO) 工作中将AMNB四个电极沿测线一起转动,并保持各电极间距离不变,中点O就作为测点的位置。在每个测点上分别测出AMN∞排列和MNB∞排列Fs、ρs。对于同一极化体,AMN、BMN的测量结果将在极化体上方形成交点。利用这种交点性质和曲线的不对称性可判断极化体的产状、形态。

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工作方法

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工作方法 (2011-03-23 17:54:39) ▼ 王宇 1确定位置 对照地形地质图或其它带地理底板的图件,询问、对照确定所处位置。 应用简便的GPS测定灾点的地理坐标和高程、方向。 应用地质罗盘确定坡面产状。 2了解灾情及发灾过程 认真听取当地干部的汇报,收集汇报材料,记录灾害损失情况、近期天气情况、灾害发生时间及过程、目前地质体的活动情况、灾害救援情况。 向当地灾民询问灾害损失、灾害发生时间及过程、灾害表现形式、有关成灾地质作用的表象、河流动态和降雨情况等。 现场调查核实灾害损失情况。通过灾害现场的观察,统计记录现场人员及财产损失的数量、毁坏程度,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第四条的标准确定灾害程度分级(表1)。 表1 地质灾害灾度分级标准

调查分析确定地质作用类型。通过现场地质作用途径和痕迹、堆积体土石成分、结构的观测、堆积体规模的测量,确定地质作用的类型、规模等级,掌握具体形态数据,譬如:滑坡体的长、宽、厚度、体积,确定成灾地质作用的类型。 3调查地质灾害成因 3.1地质环境条件 调查容:①地形地貌,崩塌陡崖地形地质特征,滑坡山体的地形地质特征,泥石流的流域地形地质特征;②岩体工程地质特征;③土体工程地质特征;④地质构造;⑤水文地质条件等;⑥地震活动情况。选择及规划调查路线。符合地质规律,安全,有利于全面观测。 勤于观测记录、拍照和素描。

主要针对地质环境中导致灾害发生的脆弱性问题进行观测,确定地质灾害形成的不良地质环境因素。譬如高陡的斜坡、松散的岩土、暴雨活动情况、强烈的地表水流侵蚀等。 注意量力而行,确保人员安全。 3.2人类活动的影响 调查容:通过观测和访问,调查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改造,以及由此带来的不良影响。譬如土地开垦、耕种,建筑、道路、水利工程建设的切坡和填土、对地表径流的改变、增加坡体荷重,采矿活动,弃渣不合理堆放,地下水开采或疏排等。 认真调查分析这些活动与成灾地质作用的关系,包括空间位置、时间上的关联,确定这些活动对地质灾害的影响。 3.3地质灾害活动痕迹调查 调查容:①崩积体的分布围、高程、形态、规模、物质组成、分选情况、块度、架空情况和密实度,崩塌方式、崩塌块体的运动路线和运动距离;②滑体形态及规模,后缘滑坡壁的位置、产状、高度及其壁面上擦痕特征;滑坡两侧界线的位置与性状;滑动的方向、滑距等; ③泥石流残留在沟道中的各种痕迹和堆积物特征,推断其活动过程、泥石流性质和规模等。 分析整个地质作用过程。 3.4引发因素确认

野外地质工作安全注意事项

野外作业遵循的基本原则 “三不伤害”:一做到不伤害自己;二做到不伤害他人;三不要让他人伤害自己。 槽探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一、槽探布设、 1、槽探的布设在满足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应尽量远离当地原建筑(民居、水渠、坟地、果园等),避免与老乡发生纠纷,制造不和谐因素。如槽探位置不能变更,应提前与所属地拥有者联系沟通,消除纠纷隐患,确保槽探施工顺利。 2、探槽布设后,尽量由所属地拥有者担任施工方,由探槽施工引起的青苗补偿、林木赔偿等费用可一并商谈解决; 3、因探槽施工发生的费用标准应在施工前商定,并确定相关探槽参数及施工日期,避免扯皮,拖沓。 4、当确定下施工人员后,应对其讲明相关探槽施工的安全注意事项,必要情况下,应签署安全合同。 二、槽探施工 1、探槽施工时应有我方人员现场指导、监督。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及时发现、解决,确保验收合格。 2、探槽施工过程中,爆破器材的准备、装药、引爆等均由我方专业人员实施。 3、清理探槽碎石、泥土时确保下方不会影响到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 4、使用爆破器材时,严格依据相关规程规范操作,确保安全第一。 三、探槽验收 1、及时验收、编录,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补挖或返工。 2、验收时,测量的土石方结果要造册,要有施工方的签字,作为最终结款时的凭据。 野外跑地质线、化探、物探安全注意事项 一、物资准备 1、生产物资:相关生产物资要齐全,最好在人员分配好后、第二天上山前应全部准备好。 2、生活物资:主要包括相关安全防护器具(手套、安全帽等)、防护药品(风油精、创可贴、蛇药等)、足够的饮水、食物等。 二、上山时注意事项 1、严禁单人野外作业。 2、严禁食用野外不能识别的野果、野菜等。 3、野外作业时注意保持联系。 4、必须穿越密林、茂密灌木丛等植被覆盖较厚地区时,要“一看二慢三通过”。一看指:注意多观察,看有无毒蛇、毒虫(葫芦蜂、地窝蜂、蚂蝗、蜘蛛、洋揦子等),猛兽、毒草(蝎子草)等,如无法驱赶,尽量绕道而行。二慢指:密林中行进忌急冲猛赶,遇突发情况不易躲闪、处理。在前面的基础上才能通过。

户外急救手册安全常识(2021版)

( 安全常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户外急救手册安全常识(2021 版) Safety accidents can cause us great harm. Learn safety knowledge and stay away from safety accidents.

户外急救手册安全常识(2021版) 一、所需药品及相关物品 1、感冒药类:感冒冲剂VC银翘片 2、退烧药:扑热息痛、退热贴 3、拉肚子:思密达、整肠生 4、肠胃不适:保济丸、霍香正气水 5、晕车:风油精、伤湿止痛膏 6、驱蚊:花露水、防蚊剂 7、损伤:防水创可贴、跌打药酒、白药喷雾剂、止痛贴、止血贴 8、治蛇咬:南通蛇药(季德胜蛇药) 9、常规:纱布、医用胶布、小剪刀 10、补充体力:塑料封装的葡萄糖注射液20MI的那种

二、野外急救措施 1、您好,因奔跑或跌倒而发生关节扭伤、皮肤挫裂伤,如伤口污染不严重,也不太痛,可用冷开水或自来水冲洗局部,如仪表皮擦伤,用酒精或白酒涂抹即可,也可用红药水。如局部青紫肿胀,可用红花油等消肿药物涂于伤处,直到消肿为止,千万不能用针放血。关节扭伤也不能强行按摩、扭动。在早期也不可用热敷的方法。如果伤口深而大,不能用烟灰、泥土等涂抹,不然有引起破伤风的可能,应该送医院处理。如果是关节扭伤、肌肉损伤、手脚不能活动并伴有剧烈的疼痛,切勿搬动、触摸受伤处,应用物品固定后送医院诊治。 野外急救的原则是:遇到事故时,应沉着大胆,细心负责,分清轻重缓急,果断实施急救方法;先处理危重病人,再处理病情较轻的病人,在同一患者中,先救治生命,再处理局部;观察现场环境,确保自己及伤者的安全;充分运用现场可供支配的人力、物力来协助急救。 处理前观察

野外地质工作方法

野外地质工作方法 一、罗盘的使用方法 罗盘在野外工作中主要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测方位 测量某物体的方位是野外地质工作者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技能。在定点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测量观察点位于某地形或地物的方位。测量时打开罗盘盖,放松制动螺丝,让磁针自由转动。当被测量的物体较高大时,把罗盘放在胸前,罗盘的长水准器对准被测物体,然后转动反光镜,使物体及长瞄准器都映入反光镜,并且使物体、长瞄准器上的短瞄准器的尖及反光镜的中线位于一条直线上,同时保持罗盘水平(圆水准器的气泡居中),当磁针停止摆动时,即可直接读出磁针所指圆刻度盘上的读数,也可按下制动螺丝再读数。 测量岩层产状要素 岩层产状要素包括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岩层走向是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岩层倾向是岩层面上的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指方向。倾角是倾斜线与水平面的夹角。 测量岩层走向时,将罗盘的长边(与罗盘上标有N—S相平行的边)的一条棱与层面紧贴,见图1,然后缓慢转动罗盘(注意:在转动过程中,罗盘紧靠层面的那条棱的任何一点都不能离开层面),使圆水准器的气泡居中,磁针停止摆动,这时读出磁针所指的读数即为岩层之走向。读磁北针或磁南针都可以,因为岩层走向是朝两个方向延伸的,相差180°。 图1 岩层产状的测定方法 测量岩层的倾向时,罗盘如图1放置,将罗盘南端(标有S)的一条棱紧靠岩层面,这时长瞄准器指向与岩层的倾向一致,并转动罗盘,转动方法及原则同上。当罗盘水平、磁针不摆动时,就可读数。如图1放置罗盘,应读磁北针所指的读数。当测量完倾向后,不要让罗盘离开岩层面,马上把罗盘转90°,(罗盘直立),如图1放置,使罗盘的长边紧靠岩层面,并与倾斜线重合,然后转动罗盘底面的手把,使测斜器上的水准器(长水准器)气泡居中,这时测斜器上的游标所指半圆刻度盘的读数即为倾角。 在测量地层产状时,一般只需测量地层的倾向和倾角,而走向可通过倾向的数字加或减90°得到测量倾向和倾角时,必须先测倾向,后测倾角。若被测量的岩层表面凹凸不平,可把记录本平放在岩层面上当作层面,以便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代表性。如果岩层出露很不完整时,这时要找岩层的断面,找到属于同一层面的三个点(一般在两个相交的断面易找到),再用记录本把这三个点连成一平面(相当于岩层面),这时测量记录本的平面即可。 二、野外地质记录 进行野外地质观察,必须做好记录,地质记录是最宝贵的原始资料,是进行综合分析和进步研究的基础,也是地质工作成果的表现之一。 1 、野外地质记录要求 ?详细记录:进行野外地质观察,必须做好记录,地质记录是最宝贵的原始资料,是进行综合分析和进步研究的基础,也是地质工作成果的表现之一。 ?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 即看到什么记什么,如实反映,不能凭主观随意夸大或缩小或歪曲。但是,允许在记录上表示出作者对地质现象的分

户外急救手册(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9904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户外急救手册(正式版)

户外急救手册(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所需药品及相关物品 1、感冒药类:感冒冲剂 VC银翘片 2、退烧药:扑热息痛、退热贴 3、拉肚子:思密达、整肠生 4、肠胃不适:保济丸、霍香正气水 5、晕车:风油精、伤湿止痛膏 6、驱蚊:花露水、防蚊剂 7、损伤:防水创可贴、跌打药酒、白药喷雾 剂、止痛贴、止血贴 8、治蛇咬:南通蛇药(季德胜蛇药) 9、常规:纱布、医用胶布、小剪刀

10、补充体力:塑料封装的葡萄糖注射液20MI 的那种 二、野外急救措施 1、您好,因奔跑或跌倒而发生关节扭伤、皮肤挫裂伤,如伤口污染不严重,也不太痛,可用冷开水或自来水冲洗局部,如仪表皮擦伤,用酒精或白酒涂抹即可,也可用红药水。如局部青紫肿胀,可用红花油等消肿药物涂于伤处,直到消肿为止,千万不能用针放血。关节扭伤也不能强行按摩、扭动。在早期也不可用热敷的方法。如果伤口深而大,不能用烟灰、泥土等涂抹,不然有引起破伤风的可能,应该送医院处理。如果是关节扭伤、肌肉损伤、手脚不能活动并伴有剧烈的疼痛,切勿搬动、触摸受伤处,应用物品固定后送医院诊治。 野外急救的原则是:遇到事故时,应沉着大胆,

野外地质调查计划

野外地质调查计划 篇一:地质调查项目野外验收要求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野外验收要求 一、为搞好野外验收工作,提高地质调查工作项目的质量,特制订本要求。 二、地调局组织实施的区域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地质等专业的地质调查项目执行本要求。 三、有野外实物工作量的地质调查项目野外验收工作应在野外工作现场进行,其依据是项目设计书及有关技术标准和要求。 四、野外验收工作原则上由实施单位组织,部分工作项目可委托承担单位组织;大地区地调中心派人参加,重要项目的野外验收地调局派人参加。 五、承担单位在项目野外工作结束前一个月,向实施单位提出项目野外验收申请(格式见附件7-1)。 六、申请野外验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已完成设计规定的野外工作; (二)原始资料齐全、准确;

(三)原始资料(含实物资料)已经进行整理,并进行了质量检查和编目造册; (四)进行了必要的综合整理,编写了项目工作总结。 七、实施单位在收到野外验收申请10日内,确定野外验收组织单位和专家组成员,并与承担单位协商确定验收时间、地点。野外验收组一般由3—7人组成,组成人员应覆盖野外工作涉及的主要专业。 八、野外验收组成员实行回避制度。该项目的参加人员和顾问,以及其他有可能影响验收工作公正的人员应当回避。 九、项目提供野外验收的资料包括: (一)全部野外实际资料 1.野外原始图件; 2.野外记录本、原始野外记录卡片、原始数据记录、相册、表格等; 3.野外各类原始编录资料,及相应的图件; 4.样品鉴定、分析、测试送样单和分析测试结果; 5.各类典型实物标本;

野外岩芯地质编录工作

中国西部科技
2009年6月(中旬)第08卷第17期总 第178期
野外岩芯地质编录工作
张 希
(新疆煤田地质局156队,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9) 摘 要:岩芯地质编录是收集和观察研究岩芯中所赋存的各种地质信息和地质现象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地质工作。本文 根据具体实践经验,简要介绍了岩芯地质编录工作的3个阶段以及贯穿于编录工作始终的取样工作。 关键词:岩芯;地质编录;取样 Core Recording of Geological Field Work ZHANG Xi (156 Prospecting Team of Bureau of Coalfield Geology,Xinjiang Autonomous Region,Urumqi,830009) Abstract:Core recording of geological field work is a significant and fundamental geological work as it collects,observes and studies the geological information and phenomena that included in cores.On the basis of practical experiences,three stages of core recording and the sampling throughout are introduced briefly. Key words:Core;Core recording;Sampling
对寻找埋藏于地下的煤炭资源来说,钻探是比较有效 的找煤手段,它开辟了采集各类岩石、煤等物性参数的直 接通道,并取出大量岩、煤芯,为确定煤层空间分布位置 和收集地质信息提供了保障。地质编录是把从钻孔中提取 出来的岩芯所赋存的各种地质信息和地质现象经过现场观 察和研究,全面、客观、准确地记录下来。地质编录工作 可分为编录前准备工作、现场地质编录工作、编录资料的 整理工作3个阶段,取样工作贯穿于编录工作的始终。 1 编录前准备工作 1.1 地质材料的准备 在进行地质编录前,要由地质部门准备好足够适合岩 芯钻探、地质的各种空白表格、编录纸、预想柱状图、钻 孔资料袋、送样清单、取样标签及样品袋等材料。并给编 录人员配备以下6类工具:①地质锤;②编录刀;③放大 镜;④钢卷尺;⑤带量角器的三角板、36色彩色铅笔、2H- 4H 的铅笔、橡皮等文具;⑥编录夹。 1.2 编录人员的准备 分队配备编录人员要以技术熟练、业务水平高为标 准。对一些新手要在技术培训的基础上由老技术人员带领 编录至少1~2个钻孔后,才可让其独自承担野外地质编录 任务。为了统一认识,统一标准,必须在野外工作开展前 对分队所有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认真学习现行的有关 煤炭行业工作的规范、规程、编录指南、技术要求及有关 煤炭找矿理论等,并组织编录人员进行观摩、熟悉编录方 法,强化认识,使地质编录工作有一个较高的起点。 1.3 工作方法及工作标准的准备 在全面执行有关规程、规范的基础上,分队要以大队 制定的全面系统的岩芯分地质层技术工作要求为标准,工 作中至少要做到以下四个统一:①大队编制一套统一工作 施工程序。②统一颜色命名方法。③结合标本统一认识岩
收稿日期:2009-05-13 修回日期:2009-06-10
性命名方法,单一组分的岩石按粒度划分,非单一组分应 按3级分类命名原则,以含量大于50%的粒级为主岩,含量 在25%~50%的粒级以“××质”放在主岩之前;若含量在5 %~25%的粒级则以“含××质”放在主岩前面命名。④统 一认识岩石胶结程度划分,有极松散、松散、中等、致 密、坚硬5级。 1.4 钻孔开孔前技术工作的准备 (1)由地质技术人员给出钻孔孔位,野外实地定位。 (2)编制钻孔地质设计书。钻孔开孔前,按照项目设 计和施工设计方案,参照设计剖面由地质专业人员编制出 施工钻孔的地质设计图。其内容包括:地层柱状图、简单 的文字说明,岩、煤芯采取率要求、水文地质要求,钻孔 的各项技术要求,初步确定的封孔段距和封孔材料、必须 明确提示的各种注意事项等。 (3)填发钻孔施工通知书。所有施工条件均具备后, 要给钻探部门填发施工钻孔的开钻通知书,通知书由项目 负责签字后,和钻孔设计指示书一同送交施工钻机。 (4)钻孔开工设计会。在上述工作完成后,由地质、 钻探、水文各专业的人员对将要施工的钻机其全体钻探施 工人员进行钻孔设计技术要求的宣读,加强技术、质量、 安全方面的条例细则说明。 (5)建立钻孔资料档案。在开展上述工作时,同时建 立钻孔资料档案。档案资料袋表面统一印制勘查区名称、 勘探线号、孔号、施工日期、钻孔深度、施工单位等项 目,也可把所需资料名称都印在上面。所有填发给钻探部 门的文件或表格至少一式一份,待钻探技术员、机长填写 完备并签字后存档。 2 现场地质编录工作 现场地质编录工作是直接采集原始地质数据和进行地 质现象描述的手段,这项工作进行得好坏直接影响钻孔资
作者简介:张希(1967-),男,汉族,河南沁阳籍,地质工程师,从事煤田地质勘查工作。
20

户 外 安 全 手 册(基本版)

户外安全手册(基本版) 一、行前 ——喜欢户外的人们应该怀着对自然和生命敬畏的态度,在事先作好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快乐出行。 1、认识自己 ①出发前去医院作个体检或来一次体能测试是相当必要的,能对自己身体是否适应有个客观认识。 ②对将要进行的户外运动活动时间安排和强度等情况作一个综合评估,看自己身体是否能够承受。 ③对于高强度的户外运动,比如:登雪山、穿越、漂流等活动,还应该提前进行一段时间的锻炼。 ④对食物、花粉、植物有过敏反应史的要重视,作好相应预防措施,同时随身携带抗过敏的药物。 ⑤如果有心脏病、高血压、癫痫病、眩晕病史的应该避免进行登山活动和其它危险性较大的运动。 ☉相信只要做到上诉几点,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预防和避免由于个人身体状况引起的意外事故发生。 2、了解景区 ①尽可能对要前往景区的交通、地质、天气、道路、动植物等情况作个了解,以便作出相应准备。 ②了解沿途和景区当地的政府、医院、派出所、宾馆、餐馆的情况,作好相应纪录,并随身携带。 ③了解当地政府或管理部门对于景区的各项规定,便于制定活动行程中的吃、住、行等各项安排。 ④有必要对当地人文风俗,以及治安状况等作一个了解,避免由人为原因引起的冲突和意外事件。 ⑤了解当地政府或景区管理处是否有应急部门,如果有请抄送一份活动计划和人员资料以便备案。 ☉只有认真做好以上工作,作出相应准备,防患于未然,才能在发生意外时自救或得到及时帮助。 3、了解团队(不适用单独户外者) ①不鼓励个人行为,应当有团队意识,在参加活动时要注意,建议选择有组织和详细计划的形式。 ②明确组织形式和成员等基本情况,人数不要少于三人,这样遇到困难和危险时才能够互相帮助。 ③组织者在制定出行计划前进行一次座谈会,汇总基本情况,以便大家了解,同时作好相应纪录。 ④通过座谈会中对人员情况的了解,组织者应针对参加者各自情况协商分工安排,取得大家认同。 ⑤组织者通过对各方面情况的了解掌握,以及进行活动具体分工安排后,着手制定活动详细计划。 ☉不论是组织者还是参与者,了解你的团队、认知你的队友都是进行安全户外必不可少一个程序。 4、制定计划 ①不论是单独户外还是团队户外,都应该以书面形式制定出行计划作为进行户外活动的基础指导。 ②制定计划时尽可能对活动的时间、人数、线路、交通、就餐、住宿等情况作出具体说明或图示。 ③建议制定A、B两套方案,A为主方案,B为备用方案,以便出现意外的情况下仍有计划可循。 ④团队户外组织者制定好计划后应该公示,在大家都无异议的情况下确定,并同时留下书面备份。 ☉一份完整合理的计划如果能够制定得详细到点,那么这样的计划就能成为进行户外的有力保障。 5、必要装备 ①除衣物、背包、火源、炉具、餐具、刀具等必要东西外,还应准备帐篷和睡袋等物品方便露营。 ②可用的通信设备。提示:目前很多景区都没有手机信号,通讯联系只有靠使用无线对讲机进行。 ③一些医药用品及简单器械。比如:抗生素、云南白药、眼药水、创可贴、消毒剂、纱布、夹板。 ④手杖、折叠铲、绳索、信号棒。当在遇到意外情况时这些东西能够帮助进行互援、自救和求救。 ⑤地图、指南针、路标、记号条、警示牌。正确使用起到防止迷路、警示同伴和配合搜救的作用。 ☉一套完整的装备是进行户外必不可少的依靠,有备无患,根据活动来选择购买或租用相应装备。

野外地质工作安全注意事项

野外地质工作安全注意事项 野外作业遵循的基本原则 “三不伤害”:一做到不伤害自己;二做到不伤害他人;三不要让他人伤害自己。 槽探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一、槽探布设、 1、槽探的布设在满足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应尽量远离当地原建筑(民居、水渠、坟地、果园等),避免与老乡发生纠纷,制造不和谐因素.如槽探位置不能变更,应提前与所属地拥有者联系沟通,消除纠纷隐患,确保槽探施工顺利。 2、探槽布设后,尽量由所属地拥有者担任施工方,由探槽施工引起的青苗补偿、林木赔偿等费用可一并商谈解决; 3、因探槽施工发生的费用标准应在施工前商定,并确定相关探槽参数及施工日期,避免扯皮,拖沓。 4、当确定下施工人员后,应对其讲明相关探槽施工的安全注意事项,必要情况下,应签署安全合同。 二、槽探施工 1、探槽施工时应有我方人员现场指导、监督.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及时发现、解决,确保验收合格。 2、探槽施工过程中,爆破器材的准备、装药、引爆等均由我方专业人员实施。 3、清理探槽碎石、泥土时确保下方不会影响到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 4、使用爆破器材时,严格依据相关规程规范操作,确保安全第一。 三、探槽验收

1、及时验收、编录,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补挖或返工。 2、验收时,测量的土石方结果要造册,要有施工方的签字,作为最终结款时的凭据。 野外跑地质线、化探、物探安全注意事项 一、物资准备 1、生产物资:相关生产物资要齐全,最好在人员分配好后、第二天上山前应全部准备好。 2、生活物资:主要包括相关安全防护器具(手套、安全帽等)、防护药品(风油精、创可贴、蛇药等)、足够的饮水、食物等。 二、上山时注意事项 1、严禁单人野外作业。 2、严禁食用野外不能识别的野果、野菜等。 3、野外作业时注意保持联系。 4、必须穿越密林、茂密灌木丛等植被覆盖较厚地区时,要“一看二慢三通过”.一看指:注意多观察,看有无毒蛇、毒虫(葫芦蜂、地窝蜂、蚂蝗、蜘蛛、洋揦子等),猛兽、毒草(蝎子草)等,如无法驱赶,尽量绕道而行。二慢指:密林中行进忌急冲猛赶,遇突发情况不易躲闪、处理。在前面的基础上才能通过。 5、尽量不要踩踏老乡农田,不要随意采食老乡蔬菜、果子。 6、在老乡家歇脚时尽量不要吃、喝老乡家的饭、水。尤其在有传染病疫区中. 7、有老乡参与的野外作业时,在尽量挖掘其劳动力的同时,要确保其安全。 8、遇陡崖必须通过时,注意保持协作,确保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