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的投影 机械制图 作业练习题

合集下载

机械制图习题集答案(供参考)

机械制图习题集答案(供参考)

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第三章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第三章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
第三章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第三章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第三章 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 班级 姓名
学号 日期
第三章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第三章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第三章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第三章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第三章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第四章变换投影面法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第四章变换投影面法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第四章变换投影面法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第五章基本体的三视图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第五章基本体的三视图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第五章基本体的三视图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第五章基本体的三视图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第五章基本体的三视图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第五章基本体的三视图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第五章基本体的三视图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机械制图习题集》(第四版)第一章答案

《机械制图习题集》(第四版)第一章答案

一、点、直线、平面的投影1.1 点的投影∙∙∙∙∙∙∙∙∙∙∙∙∙∙∙∙∙∙∙∙∙∙∙∙∙∙∙∙∙∙∙∙∙∙∙∙∙∙∙∙∙∙∙∙∙∙∙∙∙∙∙∙∙∙∙∙∙∙∙∙∙∙∙∙第24~24页习题1.2 直线的投影∙∙∙∙∙∙∙∙∙∙∙∙∙∙∙∙∙∙∙∙∙∙∙∙∙∙∙∙∙∙∙∙∙∙∙∙∙∙∙∙∙∙∙∙∙∙∙∙∙∙∙∙∙∙∙∙∙∙∙∙∙第25~27页习题1.3 平面的投影∙∙∙∙∙∙∙∙∙∙∙∙∙∙∙∙∙∙∙∙∙∙∙∙∙∙∙∙∙∙∙∙∙∙∙∙∙∙∙∙∙∙∙∙∙∙∙∙∙∙∙∙∙∙∙∙∙∙∙∙第28~29页习题1.4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相对关系∙∙∙∙∙∙∙∙∙∙∙∙∙∙∙∙∙∙∙∙∙∙∙第30~32页习题1234题号:题号:56789101112131415题号:161718192021题号: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1.5 换面法∙∙∙∙∙∙∙∙∙∙∙∙∙∙∙∙∙∙∙∙∙∙∙∙∙∙∙∙∙∙∙∙∙∙∙∙∙∙∙∙∙∙∙∙∙∙∙∙∙∙∙∙∙∙∙∙∙∙∙∙∙∙∙∙∙∙第33~35页习题1.6 旋转法∙∙∙∙∙∙∙∙∙∙∙∙∙∙∙∙∙∙∙∙∙∙∙∙∙∙∙∙∙∙∙∙∙∙∙∙∙∙∙∙∙∙∙∙∙∙∙∙∙∙∙∙∙∙∙∙∙∙∙∙∙∙∙∙∙∙∙∙第36~36页习题1.7 投影变换综合题∙∙∙∙∙∙∙∙∙∙∙∙∙∙∙∙∙∙∙∙∙∙∙∙∙∙∙∙∙∙∙∙∙∙∙∙∙∙∙∙∙∙∙∙∙∙∙∙∙∙∙∙第37~37页习题点、直线、平面的投影题号:404142434445464748495051题号:525354555657题号:58596061621. 已知A、B、C三点的直观图,画出它们的投影图,并将各点的坐标值填入表中。

2. 已知A、B、C各点对投影面的距离,画出它们的三面投影图和直观图。

3. 已知点A的坐标(40,15,0),画出其三面投影并作出点B和点C的三面投影。

(a)点B ——在点A右面20mm,前面15mm,上面20mm;(b)点C ——在点A左面10mm,后面15mm,上面15mm。

现代机械制图习题集习题解答4

现代机械制图习题集习题解答4

2-2 正投影的基本性质班级: 姓名: 学号: 11第2章 投影基础1. 根据给出的视图补画第三视图。

(4)(1)(2)(3)(5)2-6 直线的投影(续)班级: 姓名: 学号: 15第2章 投影基础7. 已知A、B、C在同一直线上,求点的投影。

OXab( )( )ddd'(4)c'aa'Xb'cXca( )d(5)a'OX b'bd'c'cacObbd( )8. 判断下列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平行、相交、交叉)(1)c'a'd'a'c'(2)b'b'd'OX( )bO(6)b'(d')dXa a'(c)c'( )acdbc'(d')a'O (3)b'交叉相交相交交叉交叉平行2-12 换面法班级: 姓名: 学号: 213. 求三角形ABC的实形。

1. 求点A的新投影。

第2章 投影基础O11H VX a'aX HV bab'(2)1HVV HX aa'(1)X V HXOa'1OOOc'c (1)XHV d'cdc'(2)HV aa'bb'OX O2. 求直线AB、CD的实长及AB与水平面的倾角和CD与正平面的倾角。

4. 求点K到三角形ABC的距离。

aa'Xcbkc'Ok'b'a 1'a 1a 1'b1'c1'。

《机械制图习题集》(第四版)答案

《机械制图习题集》(第四版)答案

一、点、直线、平面的投影1.1 点的投影∙∙∙∙∙∙∙∙∙∙∙∙∙∙∙∙∙∙∙∙∙∙∙∙∙∙∙∙∙∙∙∙∙∙∙∙∙∙∙∙∙∙∙∙∙∙∙∙∙∙∙∙∙∙∙∙∙∙∙∙∙∙∙∙第24~24页习题1.2 直线的投影∙∙∙∙∙∙∙∙∙∙∙∙∙∙∙∙∙∙∙∙∙∙∙∙∙∙∙∙∙∙∙∙∙∙∙∙∙∙∙∙∙∙∙∙∙∙∙∙∙∙∙∙∙∙∙∙∙∙∙∙∙第25~27页习题1.3 平面的投影∙∙∙∙∙∙∙∙∙∙∙∙∙∙∙∙∙∙∙∙∙∙∙∙∙∙∙∙∙∙∙∙∙∙∙∙∙∙∙∙∙∙∙∙∙∙∙∙∙∙∙∙∙∙∙∙∙∙∙∙第28~29页习题1.4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相对关系∙∙∙∙∙∙∙∙∙∙∙∙∙∙∙∙∙∙∙∙∙∙∙第30~32页习题1234题号:题号:56789101112131415题号:161718192021题号: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1.5 换面法∙∙∙∙∙∙∙∙∙∙∙∙∙∙∙∙∙∙∙∙∙∙∙∙∙∙∙∙∙∙∙∙∙∙∙∙∙∙∙∙∙∙∙∙∙∙∙∙∙∙∙∙∙∙∙∙∙∙∙∙∙∙∙∙∙∙第33~35页习题1.6 旋转法∙∙∙∙∙∙∙∙∙∙∙∙∙∙∙∙∙∙∙∙∙∙∙∙∙∙∙∙∙∙∙∙∙∙∙∙∙∙∙∙∙∙∙∙∙∙∙∙∙∙∙∙∙∙∙∙∙∙∙∙∙∙∙∙∙∙∙∙第36~36页习题1.7 投影变换综合题∙∙∙∙∙∙∙∙∙∙∙∙∙∙∙∙∙∙∙∙∙∙∙∙∙∙∙∙∙∙∙∙∙∙∙∙∙∙∙∙∙∙∙∙∙∙∙∙∙∙∙∙第37~37页习题点、直线、平面的投影题号:404142434445464748495051题号:525354555657题号:58596061621. 已知A、B、C三点的直观图,画出它们的投影图,并将各点的坐标值填入表中。

2. 已知A、B、C各点对投影面的距离,画出它们的三面投影图和直观图。

3. 已知点A的坐标(40,15,0),画出其三面投影并作出点B和点C的三面投影。

(a)点B ——在点A右面20mm,前面15mm,上面20mm;(b)点C ——在点A左面10mm,后面15mm,上面15mm。

《机械制图》试题(附参考答案)

《机械制图》试题(附参考答案)

《机械制图》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1、在判断重影点的可见性方面,若两点的水平投影重合,则视两点的正面投影()值大者为可见。

A、x 坐标B、y 坐标C、z 坐标D、不能判断正确答案:C2、顺时针旋转时旋入的螺纹为()。

A、可能是左旋也可能是右旋B、无法确定C、左旋D、右旋正确答案:D3、正投影的基本特性主要有真实性、积聚性、()。

A、普遍性B、特殊性C、收缩性D、统一性正确答案:C4、铅笔用“B”表示()。

A、软B、硬C、长D、高度尺寸正确答案:A5、不规则连续细实线为( )。

A、轮廓线B、折断线C、指引线D、隐藏线正确答案:B6、制图用纸之大小尺度,其中594×841是()。

A、A1B、A0C、A2D、A3正确答案:A7、制造机件所用的图,通常称为( )。

A、机构图B、工作图C、设计图D、制配图正确答案:B8、在图样中不可用粗实线来表示的是()。

A、图框线B、尺寸线C、螺纹牙顶线D、可见轮廓线正确答案:B9、机械图样中,表示可见轮廓线采用( )。

A、细实线B、粗实线C、细点画线D、波浪线正确答案:B10、齿轮属于()。

A、标准件B、一般零件C、零部件D、常用件正确答案:D二、多选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1、用于传动的螺纹是()A、三角形B、梯形C、矩形D、倒梯形E、锯齿形正确答案:BC2、与一个投影面平行,与其它两个投影面倾斜的直线,称为投影面的平行线,具体又可分为()。

A、水平线B、中心线C、正平线D、侧平线E、一般平行线正确答案:ACD3、相邻两线框或大线框中有小线框中有小线框则表示()A、同向错位的两表面B、表面上的凸台C、都不对D、同一表面E、表面上的孔正确答案:ABE4、平行投影法按投射线与投影面是否垂直又分为A、偏投影法B、180度投影法C、90度投影法D、正投影法E、斜投影法正确答案:DE5、基本视图不包括()A、后视图B、剖视图C、左视图D、断面图E、斜视图正确答案:BDE6、组合体相邻的表面可能形成()三种关系A、共面B、相切C、相交D、都不对E、平行线正确答案:ABC7、一般零件按其结构特点可分为:()。

机械制图_第2章_点_直线_平面的投影习题解答

机械制图_第2章_点_直线_平面的投影习题解答

2-8 判断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平行、相交、交叉、垂直相交、 垂直交叉)并将答案填写在下面的括号内。
2-9 由点A作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并使交点 距H面12。
2-10 求直线AB、CD的交点K。
2-11 过点C作直线CD与已知直线AB平行。
2-12 作与已知直线AB、CD平行且相距为15的直线MN,并使MN的 实长为20,点M距W面30,点N在点M之右(任求一解)。
2-17 求平面的侧面投影并判断平面的空间位置 该平面是 铅垂 面
2-18 求平面的侧面投影并判断平的空间位置 △ABC是 侧平 面
2-19 求平面上点K与点N的另一投影。
2-20 已知直线AB在两平行直线CD、EF所确定的 平面上,求作AB的水平投影。
2-21 完成平面图形ABCDE的水平投影。
2-1 求各点的未知投影。
2-2 已知点B距点A15;点C与点A是对V面的重影点;点D
在点A的正下方15。求各点的三面投影。
2-3 已知点A(25,15,20);点B距W、V、H面分别为20、10、15; 点C在点A之左10、之前15、之上12;点D在点A之上5、与H、
V面等距、距W面12。求作各点的三面投影并填写下表。
2-30 求直线EF与△ABC的交点K并判别可见性。
2-31 求直线EF与△ABC的交点K并判别可见性。
2-32 过点A作直线AB与直线CD平行并与△EFG 相交,求出交点K,并判别可见性。
2-33 过点A作正平线AM与△BCD平行并与△EFG 相交,求出交点K,并判别可见性。
2-34 求两平面的交线MN并判别可见性。
2-22 已知CD为水平线,完成平面ABCD的正面投影。
2-23 完成平面图形ABCDEFGH的三投影并回答 下面的问题。

点的投影机械制图练习题

点的投影机械制图练习题

点的投影机械制图练习题
1.给定三维坐标系中的点A(2,4,6),请画出其在投影面上的正射影和斜投影影。

假设投影面为平面z=0。

2. 给定三维坐标系中的点B(-3, -1, 4),请画出其在投影面上的正射影和斜投影影。

假设投影面为平面z=0。

3. 给定三维坐标系中的点C(5, -2, -7),请画出其在投影面上的正射影和斜投影影。

假设投影面为平面y=0。

4. 给定三维坐标系中的点D(-2, 6, -3),请画出其在投影面上的正射影和斜投影影。

假设投影面为平面y=0。

5. 给定三维坐标系中的点E(1, -4, 2),请画出其在投影面上的正射影和斜投影影。

假设投影面为平面x=0。

注意:在画出正射影和斜投影影时,需要先确定投影面、投影方向和投影线,然后再进行绘制。

同时,需要按照比例绘制,以保证图形的准确性。

- 1 -。

机械制图-作图题-210题(答案)

机械制图-作图题-210题(答案)

1.已知点A距H面为12,距V面为15,距W面为10,点B在点A的左方5,后方10,上方8,试作A、B两点的三面投影。

答案:X ZY HY WO XZYYOa aabbb2.作平面四边形ABCD的投影。

答案:ab da'b'c'd'3.完成下列各形体的投影。

答案:4.完成下列各形体的投影。

5.根据给出的视图,补画第三视图(或视图所缺的图线)。

答案:6.根据给出的视图,补画第三视图(或视图所缺的图线)。

答案:7.在指定位置将主视图画成全剖视图8.在指定位置将主视图画成剖视图。

答案:9.补全螺栓连接图中所缺的图线。

答案:10.已知两平板齿轮啮合,m1=m2=4mm,z1=20,z2=35,分别计算其齿顶圆、分度圆、齿根圆直径,并画出其啮合图(比例1:2)。

答案:11.作水平线AB 的三面投影。

已知点A 距H 面为15,距V 面为5,距W 面为10,AB 与V 面夹角为30°,实长为30,点B 在点A 的左前方。

答案:aa ab bb XY HY HZO12.已知直线为AC 为正平线,试补全平行四边形ABCD 的水平投影。

答案:adacd cb13.根据已知视图补画第三视图或视图中所缺的图线。

14.根据已知视图补画第三视图或视图中所缺的图线。

答案:15.在指定位置将主视图画成全剖视图。

答案:16.在指定位置画出剖面图(键槽深3mm)。

17.改正双头螺柱连接中的错误画法。

答案:18.画出齿轮的两个视图,已知m=3mm,z=20,写出主要计算式。

答案:d=mz=3╳20=60mmda=m(z+2)=66mmdf=m(z-2.5)=52.5mm19.在平面ABC内作一条水平线,使其到H面的距离为10mm。

答案:20.根据给出的视图,补画第三视图或视图中所缺的图线。

答案:21.根据给出的视图,补画第三视图或视图中所缺的图线。

22.在指定位置将主视图画成剖视图。

23.补画视图中的缺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
1 若将空间中A点分别向水平投影面H、正投影面V、侧投影面W投射,则分别得到水平投影_______、正面投影_______、侧面投影_______。

2.已知主视图和俯视图,按照“高平齐、宽相等”的投影规律绘制左视图时,可以通过作辅助线的方法来保证“宽相等”,这条辅助线与Yw投影轴夹角为_______。

3.点A的坐标为(35,20,15),则该点对W面的距离为_______。

4.点A的坐标为(10,15,20),则该点在H面上方___________。

5.点的三面投影规律是:
①点的正面投影与点的的连线垂直于OX轴。

②点的正面投影与点的的连线垂直于OZ轴。

③点的水平投影到OX轴的距离等于点的到OZ轴的距离。

二、选择题
1.右图中,B点相对于A点的空间位置是()。

A.左、前、下方B.左、后、下方
C.左、前、上方D.左、后、上方
三、判断题
1.两点的V投影能反映出点在空间的上下、左右关系。

( )
2.投影面垂直线在所垂直的投影面上的投影必积聚成为一个点。

()
3.主视图、左视图长对正;俯视图、左视图高平齐;主视图、俯视图宽相等。

()
4.点A的正面投影a 是由点A的x、y坐标确定的,水平投影a是由点A的x、z坐标确定的。

()
5.水平投影到OX轴的距离,反映空间点到V面的距离;正面投影到OX轴的距离,反映空间点到H面的距离。

()
6. 在点A的三面投影关系中,根据宽相等的投影规律,确定a"a z=aa y。

()
7.在V面上的点A,其a'与空间点A重合,a、a"在相应的投影轴上。

()
8.确定了点的一个投影,就能确定该点在空间的位置。

()
9.判别正面投影上的可见性时,应在正面投影上找两重影点的投影,在水平或侧面投影上定结果。

()
10.在同一投影面上的投影相互平行的直线在空间中也一定相互平行。

()
四、作图题
1.根据点的空间位置,在右边画出点的两面投影图。

2.已知如下右图中,点的一个投影
和下列条件,求其余两个投影。

(1)A点与V面的距离为15mm。

(2)B点在A点的左方10mm。

3.已知如下左图空间点A、B两点的两面投影,求其第三投影。

并确定A点在B点的_________方。

4.已知长方体的两面投影,请作
45°辅助线来补作左视图。

并且标明
A、B、C、D各点与在各投影面上相对位置,显示可见性。

5.在如下物体的三视图中,将A、B、C、D各点的在各面上投影标示出来。

第5题答案
感谢下载!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