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艺术要走进现代生活
论越剧艺术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意义

论越剧艺术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意义越剧艺术是一种起源于江浙一带的传统戏曲形式。
它以江南文化为基础,通过剧本、唱腔、音乐、舞蹈等各种要素,表达情感和描绘人物形象,吸引了数百年来无数观众的喜爱和追捧。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越剧艺术在当今社会中的地位和意义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
一、资瓷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中,我们可以看到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这其中,越剧艺术作为一种包含了丰富传统文化元素的艺术形式,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越剧以其细腻的唱腔和深情的演唱方式,深深打动人们的心灵。
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被更多人认识到,越剧也越来越被更多人所资瓷和喜爱。
二、传承文化随着越剧艺术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迁,越剧的传承面临着诸多挑战。
然而,仍有很多人积极承担起传承的重任,将传统的艺术形式发扬光大。
他们通过演出、教授、出版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越剧艺术,保持其活力和传承进程。
在他们的努力下,越剧艺术得以传承,并在现代社会中获得了新的生命和意义。
三、经典再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越剧艺术的发展,越剧经典剧目也正在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再现。
这些经典剧目通过剧本、舞台设计、演员表演等多种形式,为观众呈现出绚丽多彩的艺术景象。
这些剧目不仅为传承者、爱好者提供了展示和欣赏的平台,也让更多的外来人士了解了传统文化和越剧艺术的魅力,使越剧艺术在现代社会中不断地发扬光大。
四、文化交流随着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紧密,跨国文化交流也成为越来越普遍的事情。
越剧艺术也在这样的交流中得到了更多的展示机会和发展机遇。
越剧艺术的独特性和传统性也让它成为了国际社会上的一张闪亮名片。
越剧艺术的传播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为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了解提供了平台。
总结:越剧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和精神内涵,更在于它的传承、发展和创新。
无论是对于越剧艺术自身的保护,还是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越剧艺术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
传承京剧文化弘扬国粹艺术

传承京剧文化弘扬国粹艺术京剧,是中国戏曲中的瑰宝,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精湛的表演技艺,深受观众喜爱。
京剧是中国戏曲中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京剧在流传的同时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对于传承和弘扬国粹艺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京剧文化的传承,首先要通过学习、传授和实践来实现。
京剧是一种综合性戏曲艺术,它融合了音乐、舞蹈、表演、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传统的京剧表演,需要演员具备扎实的舞台表演技巧和专业的演出功底。
要传承京剧文化,就需要从小培养一批舞台表演人才,让他们通过学习古典戏曲、音乐、舞蹈等多个方面的知识,掌握京剧表演的技艺和艺术传统。
只有这样,才能让京剧这一传统文化得到延续和发展。
在当今社会,传承京剧文化的方式也在不断更新。
除了传统的师徒传承和学院教育之外,一些京剧团体和艺术机构也在开展京剧文化的传承活动,为对京剧感兴趣的年轻人提供学习京剧的机会。
一些京剧演员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走进学校、社区,向学生和群众传授京剧的基本知识和技艺。
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培养更多的京剧表演人才,还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触京剧,提高京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传承京剧文化还需要注重对京剧作品和剧目的整理、整修和保护。
京剧作品作为国粹艺术,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保护和传承京剧作品,就是要保护和传承其中蕴含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情感。
当前,一些京剧作品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已经展开,不少京剧团体和文化机构通过整理和整修古老的京剧剧目,修复和保护京剧物件,向社会展示京剧的丰富多彩,让京剧艺术得以延续和传承。
还要加强对京剧文化的研究和传播。
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不仅蕴含着深厚的历史积淀,还有丰富的艺术传统和文化内涵,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挖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要传承京剧文化,就要加强对京剧文化的研究,深入挖掘京剧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和表演风格,探索京剧的发展规律,提高对京剧的理解和把握。
戏曲的现代创新例子

戏曲的现代创新例子戏曲的现代创新例子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之一,经过千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拥有了丰富的表现形式和表演技巧。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戏曲也需要与时俱进,进行现代创新。
以下是一些戏曲的现代创新例子:1. 电影与戏曲的融合近年来,一些电影导演开始尝试将戏曲元素融入到电影中,创造出新颖的艺术形式。
例如,导演陈凯歌执导的电影《霸王别姬》就将京剧的表演形式和风格巧妙地融入到电影情节中,使得整部电影充满了戏曲的韵味和美感。
2. 现代舞与戏曲的结合在当代舞蹈领域,一些舞者和编舞家也尝试将戏曲元素融入到现代舞蹈中,形成独特的舞蹈风格。
他们利用戏曲的表演技巧和动作特点,结合现代舞蹈的形式和语言,创作出具有戏曲元素的现代舞作品。
这种结合不仅在形式上丰富了现代舞蹈的表现力,同时也为戏曲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3. 戏曲剧目题材的现代化在剧目的选择上,一些现代剧作家开始创作以现代题材为背景的戏曲剧目。
他们通过深入研究当代社会和人民的生活,创作出反映现实问题的戏曲作品。
这些作品融入了现代人的思想和情感,使得戏曲艺术更加贴近当代观众的生活。
4. 戏曲与科技的结合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创作者开始在戏曲表演中引入科技元素,创造出更为现代化的视听效果。
例如,他们利用投影技术在幕布上展示场景变化,使用灯光和音效来增强戏曲表演的氛围。
这样的创新不仅提升了戏曲的观赏体验,同时也帮助传统戏曲走向了更广阔的舞台。
5. 戏曲教育的创新为了让更多年轻人对戏曲产生兴趣,并能够深入了解和学习戏曲,一些教育机构开始创新戏曲教育方式。
他们结合互联网和移动技术,开发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戏曲学习平台,利用新媒体手段宣传和推广戏曲艺术。
这种创新方式使得更多的人能够方便地接触到戏曲,促进了戏曲的传承和发展。
通过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在现代社会背景下,戏曲创作者们在形式、剧目选择、技术手段和教育方式等方面都进行了创新和尝试。
这些创新不仅丰富了戏曲的表现形式,也使得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和了解到戏曲的魅力。
京剧艺术教案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京剧艺术教案-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京剧是中国国粹之一,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戏曲,它代表了中国文化中最高的艺术表现形式。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不断发展,现代文化和科技的进步开始影响着京剧的表演和教学。
如何在保持京剧传统艺术的基础上与现代文化和科技相结合,成为了京剧艺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京剧艺术教学中以传统和现代的融合为主要做法,以提高京剧艺术教学的质量。
一、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教学方法1. 教学思想融合融合传统与现代教学方法的重要一步,在于将传统的思想和现代教育观念相结合。
传统的京剧艺术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充满神秘和古老的韵味,但过于严谨、提高门槛的传统教学方法,容易使很多年轻人对其失去兴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教学中融入现代教育观念,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可以加强教育理念的多样性、丰富京剧的教学方式,并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京剧内在的艺术价值。
2. 教学方式融合京剧教学需要通过大量的体验、观赏和对戏剧、文学和音乐的学习,与此同时,也需要注重配合现代教学技术,如多媒体、网络等方式。
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引入现代化手段,使京剧的教育变得丰富多彩、体验感更强,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
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工具学习戏剧语言、音乐韵律、巨细对比,降低学习门槛,提供更多的学习乐趣。
3. 教学内容融合教学内容的融合,是传统与现代教学法相结合的核心。
传统教学方法以各种技巧和传统的概念为主要内容,现代教育系统更重视教学顺序、认知体验和实践性的融合。
传统教育方法可以为学生提供传统技能的传承,现代教育则强调对学生体验的关注。
对于京剧教学,从技巧层面上讲授传统技艺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需要把现代科技和社会实践融入其中。
比如,让学生尝试使用现代技术,向同龄人推广京剧艺术,提高经验和自信心。
二、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1. 提高音乐与语言品质京剧是一种以语言、音乐和表演为主体的艺术形式,为了提高整个表演的品质,需要对京剧语言和音乐进行深入的研究。
秦腔戏曲艺术与现代观众分析

秦腔戏曲艺术与现代观众分析秦腔是中国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中国戏曲文化的瑰宝。
秦腔以陕西为中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表演风格,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在当代社会,随着文化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和快节奏生活的压力,秦腔戏曲艺术面临着现代观众的关注和认可问题。
本文将以秦腔戏曲艺术与现代观众为主题,分析秦腔的传统魅力与现代观众的需求,探讨如何在当代社会推广和传承秦腔戏曲艺术。
一、秦腔戏曲艺术的传统魅力秦腔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独特的表演风格。
其源远流长,可追溯至唐代,经过宋、元、明、清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
秦腔以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民间故事为基础,表演形式多样,包括唱、念、做、打等多种表演艺术形式,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和文化认同。
秦腔戏曲艺术在表演形式上独具特色,主要表现在唱腔、音乐、舞蹈、表演等方面。
唱腔是秦腔的核心,表现形式多样,包括慢板、快板、单弦、双弦、高亢等多种唱腔形式,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音乐方面,秦腔注重器乐伴奏,有独具特色的秦腔乐队,能够配合演员的表演,增强戏曲的艺术效果。
舞蹈是秦腔的重要表演元素之一,舞姿优美、舞蹈动作独特,能够增添戏曲的审美效果。
表演方面,秦腔戏曲以面目相传、世代传承为主要方式,演员通常需经过长期的学习和训练,才能够在舞台上展现出真正的艺术魅力。
除了表演形式上的特色外,秦腔戏曲在内容上也具有独特魅力。
秦腔的剧目题材广泛,包括历史故事、传统传说、民间神话等,内容丰富多样,能够满足不同观众的审美需求。
秦腔的剧本多为文学名著的改编,语言优美、对白精彩、情节曲折,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情感共鸣。
秦腔戏曲艺术以其丰富的历史内涵、多样的表演形式和独特的剧目内容,吸引了一大批古典戏曲爱好者,具有独特的传统魅力和文化认同。
在当代社会,秦腔戏曲艺术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适应现代观众的需求,成为了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传统戏剧艺术的现代演绎 探索戏曲的当代价值

传统戏剧艺术的现代演绎探索戏曲的当代价值前言近年来,传统戏剧艺术在当代社会中逐渐流失其传承和影响力。
然而,作为中华文化瑰宝之一的戏曲,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与深厚的历史底蕴仍然引人入胜。
本文将探讨传统戏剧艺术的现代演绎方式,以及戏曲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价值。
一、传统戏剧艺术的现代演绎传统戏剧艺术的现代演绎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1. 艺术形式的创新传统戏剧的艺术形式通常包括音乐、舞蹈、唱腔等多种元素。
现代演绎中,可以通过融合不同的艺术形式,使戏剧更具视听冲击力。
例如,结合实景、立体声音效与舞台灯光技术的应用,可以增强戏剧的感染力与观众体验。
2. 剧本内容的创新在现代演绎中,剧本的内容也需要进行创新与更新。
保留传统戏剧的基本故事情节,注入现代社会的元素与观点,使剧情更加贴近当代观众的需求与审美。
同时,探索未来主题、社会问题、人性冲突等内容,使作品更富有深度与内涵。
3. 演员演绎的创新传统戏剧通常注重传统技巧的培养与传承,现代演绎中,演员也需要在传统技巧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表演创新。
例如,结合现代舞蹈、声乐技巧等,为角色塑造更鲜活的形象。
同时,演员应注重精神与情感的表达,以引起观众的共鸣。
二、戏曲的当代价值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当代价值。
1. 文化传承与认同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达形式之一,通过现代演绎,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同时,戏曲艺术也是中华文化的象征,可以加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2. 人文关怀与情感宣泄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节奏快、压力大,面临着各种挑战与问题。
戏曲作为一种具有强烈情感表达力的艺术形式,能够引起观众对人生、情感等深刻问题的思考。
戏曲不仅可以给予人们情感宣泄的空间,还能够传递人文关怀和社会关怀。
3. 语言与审美教育戏曲演绎过程中,采用古老的押韵方式与独特的语言形式,能够培养观众对语言的敏感性和鉴赏能力。
戏曲中的美学要素如音律、舞蹈动作等,也可以培养观众对艺术美的欣赏能力,提升审美修养。
中国戏曲艺术的现代价值

中国戏曲艺术的现代价值中国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一直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随着文化交流的加强和全球化的发展,中国戏曲艺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戏曲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不仅在于其传承和发展的文化价值,还在于其对于现代社会的启示和促进作用。
首先,中国戏曲的文化价值是其现代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戏曲在中国社会中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它通过表演形式将中国文化传统、哲学思想、道德理念和生活经验等内容融入到艺术表现中,成为中国文化瑰宝和中国民族文化自信的象征。
许多重要的文化和历史事件都在戏曲中得到了真实的反映和传承。
例如,京剧《赵氏孤儿》就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中严格的等级制度以及父子之间的感情,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孝道和升华人性的价值观念。
戏曲艺术的这种文化价值已经成为戏曲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其次,中国戏曲还有着现代社会的启示和促进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戏曲艺术也随之发生着改变。
在现代社会中,戏曲艺术的形式、内容和观众群体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使得戏曲艺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
例如,在当代电影电视作品中,大量的戏曲元素被加入,戏曲对于现代电影电视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电视节目《国家宝藏》就加入了京剧、晋剧、昆曲等多种戏曲元素,让观众在欣赏国宝文物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魅力,加深了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而在社会现实问题上,戏曲艺术也能够为现代社会提供启示和鼓励。
例如,京剧《雷雨》通过女主人公的坚持和奋斗,寄托了中国女性对于自我价值的追求和坚守,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女性权利和平等问题的关注和探讨。
京剧《沙家浜》则通过再现近现代中国历史中耻辱的一幕,提醒人们珍爱和平、珍惜民族独立和尊严。
最后,中国戏曲艺术在现代社会中还具有促进文化交流和人文交流的作用。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加强,中国戏曲艺术在国际舞台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和重视。
京剧活动方案

京剧活动方案第1篇京剧活动方案一、方案背景京剧作为我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为进一步弘扬京剧艺术,提高人民群众的艺术素养,拟举办一场具有影响力的京剧活动。
二、活动目标1. 传播京剧文化,普及京剧知识,提高观众的艺术鉴赏能力。
2. 激发京剧演员的创作激情,提升京剧表演水平。
3. 促进京剧艺术与现代文化的交流,推动京剧艺术的创新发展。
三、活动主题“传承与创新——京剧艺术走进现代生活”四、活动内容1. 京剧知识讲座:邀请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学者进行讲座,内容涵盖京剧历史、表演技巧、角色分析等。
2. 京剧表演展示:组织优秀京剧演员进行经典剧目表演,让观众近距离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
3. 京剧互动体验:设置互动环节,邀请观众上台体验京剧表演,感受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
4. 京剧艺术展览:展示京剧服饰、道具、脸谱等,让观众了解京剧艺术的发展历程。
5. 京剧主题论坛:邀请业内专家、学者、演员等共同探讨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6. 京剧电影展映:播放经典京剧电影,让更多观众了解京剧艺术。
7. 京剧艺术沙龙:组织京剧爱好者进行交流,分享学戏、看戏的心得体会。
五、活动时间与地点1. 活动时间:2022年9月(具体日期待定)2. 活动地点:待定六、组织架构1. 主办单位:待定2. 承办单位:待定3. 协办单位:待定七、活动筹备1. 筹备组成立:成立活动筹备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协调等工作。
2. 资金筹措:通过政府资助、企业赞助、票房收入等多种渠道筹集活动资金。
3. 场地安排:根据活动内容,提前预定合适的场地,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4. 宣传推广: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进行活动宣传,扩大活动影响力。
5. 嘉宾邀请:邀请业内知名人士、学者、演员等参加活动,提升活动品质。
6. 活动策划:结合活动主题,策划丰富多样的活动内容,确保活动吸引力。
八、活动实施1. 活动现场布置:根据活动需求,布置场地,设置舞台、灯光、音响等设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戏曲艺术要走进现代生活
戏曲本来就是一种大众文化娱乐形式。
由于大众对传统戏曲生存的关注,引发了探求传统戏曲现代化生存的热潮。
从社会心理机制的角度来看,公众对这一传统艺术的心理反应,就是一种鸡肋心理,就像一个非专业人士收藏了一件有价值的古董,既珍爱它,不忍心毁弃,又渐渐地疏远了它。
他知道它是有价值的,但是又不知道该怎样让人们充满热情地去关注它、爱护它。
他不知道,是给这遥远时代流传下来的古董抹上新漆,涂上鲜艳的花纹来吸引人们的眼球,还是用一个新的盒子,装上这个本来模样的古董给人们观看。
在这种惶惑中、不安中,这样的社会心理就像一个沉默的螺旋,推出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尝试。
这些尝试反映了社会心理过程,可是最终并没有取得成功,也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是沉默的螺旋否定了这些尝试。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沉默的螺旋把传统戏曲现代化的尝试推向潮头,但是它又把它们从潮头拉了下来。
当人们用好奇的眼光审视这些尝试的时候,最终公众还是无法真正接受,不能认可这些尝试,这种沉默的否定,让这些尝试昙花一现。
一、传统戏剧衰落的原因
在现代社会中,传统戏曲演出的衰落,其趋势不可避免。
(一)是现代文化娱乐活动的发展带来了多种文化形式能够代替京剧。
在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欣赏京剧是逢年过节或平常时日常有的休闲娱乐活动。
而现在电影院成了人们休闲的去处,电影、电视剧、话剧作为新兴的艺术形式都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京剧。
大批观众倾情于电视文化,已首不复东,而且戏曲在挣扎中的复兴幻想也要依赖电视传媒去实现。
(二)是戏曲赖以存在的观众愈益寥落。
据报道:广州城里铁杆的粤剧迷仅有2000人,与戏曲‘活化石’昆剧在上海的固定观众数不相上下。
(三)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冲击下,中国的文艺研究过多依赖西方文艺思想,京剧艺术也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特色,现代戏曲的创作也面临各种瓶颈。
二、戏曲的创作者表演者的主导作用
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的戏曲艺术仍然要走进现代生活,要将其妙趣横生的艺术观赏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将其表演艺术发扬光大就是尤为重要。
戏曲的创作者表演者应该起到主导作用,他们的工作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在文本的创作上,要演好一台戏,不光是要好演员好乐师,戏曲的创作是必不可少的。
在戏曲文化繁盛的汤显祖王实甫那个时代,戏曲美,美在戏词,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这些经典的戏词一直在街头巷陌传唱至今。
其次,戏曲的内容也切合当时社会实际,说得出人们的心声。
在现代戏曲的创作中,选择题材则要注意在反应现实的同时还能够焕发活力。
戏曲适合于表现比较清晰的人物关系与情节结构,擅长以小见大来反映与折射时代和历史。
戏曲表现当代生活的手段,仍需恪守京剧艺术的美学原则,兼收并蓄,扬己长,避己短。
再次,在表演上,要传承、坚持戏曲的内核,要着力发挥独特的表现方式,凸显风格。
唱念做打舞,手眼身法步,这些老的东西要继承,在舞台上可以更加发挥,加强现代感。
戏曲在融入现代生活这方面可以说是做了很多功夫的,如白先勇先生的青春版《牡丹亭》就在现代的背景下演绎了一出古典的情怀。
老戏要多演、精演,新戏要少走弯路。
进入新世纪的戏曲要巩固自己的文化地位,必须依靠精湛的老戏;要提升自己的文化地位,必须依靠成功的新戏。
要让戏曲古典加现代,用两个翅膀飞向未来。
对于戏曲,文化心态要平和、健全,欣赏趣味既要执著又要拓宽,要支持戏曲内部艺术取向的和而不同,和则发展,同则衰落,要创造一种氛围:消解对峙,强化融通,各美其美,多样共荣。
将戏曲演得不僵不死不遮不掩才是成功的现代艺术。
三、传统戏曲信息传播中的把关人因素不可忽视
在现代生活中,电视传播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传播途径。
传统戏曲每演出一场,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人们去现场观看戏曲演出,也要付出一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成本。
而电视传播的权威性和便利性,使人们更多地通过电视来了解戏曲。
这对于戏曲更为广泛地流布和传播,应该是有利的。
但是,如果从把关人,也就是电视媒体选择戏曲信息进行播放的角度来看,电视媒体对于戏曲的传播既是有功之臣,又有很大程度的损害。
从利的一面说,通过电视这种便捷的传播途径,观众对传统戏曲有了更多的了解,像一些传统的经典剧目,逐渐深入人心。
四、戏曲的观众是让古典戏曲融入现代生活的重要动力
戏曲演在舞台上需要观众来看,需要有人捧角,捧场。
在现代生活中,戏曲的存活和发展和它的观众也是息息相关的。
现代的观众不能一味苛求演员苛求戏曲,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放下心中关于现代生活的那些芜杂,怀着一份古典的感悟,去欣赏戏曲。
要学好欣赏戏曲的唱腔欣赏京剧的音乐,戏曲的唱腔和音乐,有其独特的韵味和魅力。
和其他中国戏曲不同,戏曲(包括昆曲)唱腔的变化多,生旦净丑又各有不同的特色,听后耐人寻味。
还要学会欣赏京剧的道白,就是剧中的说话,有韵白和京白之分。
有的戏,主要不是唱而是说,即一道白为主。
其实道白比唱难,以道白为主的戏,更不好演。
戏曲的丑角以道白为主,没有点功夫,是演不好的。
在物质的现代生活,或有一天,能在剧院听戏曲,看戏曲,喝茶,对于现代人是幸福的事情,无论是观众还是演员,无论是乐师还是剧作者,懂得戏曲的发展沿革,才会看到戏曲在现代生活中的价值。
作为中国的文化,戏曲曾经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以后也会书写更美的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