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片段教案——《高大的皂荚树》难点突破
高大的皂荚树教教学设计完整篇

高大的皂荚树教案教学设计—1学习课文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内容,掌握皂荚树的外形特点,体会皂荚树的高尚精神及文中包含的作者对皂荚树的赞美之情。
2体会、学习作者的观察、描写方法ﻭ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ﻭ二、教学重、难点:目标1、2三、教学时数:1课时ﻭ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ﻭ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ﻭ1、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什么。
2、读的过程中,你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提出来。
3、全班交流.ﻭ〈三〉、讨论几个问题。
1、这棵皂荚树有什么特点?从文中找出语句加以说明。
ﻭ2、皂荚树为同学们提供了哪些方便?请加以概括3、写皂荚树为同学们提供方便的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ﻭ4、何谓启迪?皂荚树给了我们什么启迪?文章结尾的一棵种子和生根、发芽指什么?ﻭ〈四〉、巩固练习ﻭ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ﻭ2、交流收获体会。
〈五〉、课堂小结ﻭ〈六〉、布置作业高大的皂荚树教案教学设计 -课文除了写皂荚树的高大,还写了什么?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同时思考以下问题:1.皂荚树的高大表现在哪里?课文哪几个段落描写了它的高大?ﻭ2.课文还写了什么?3.画出你读不懂的地方.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朗读课文。
ﻭ2.通过刚才的自学,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ﻭ四、学习第一至四自然段(第一部分).1.请大家默读第一至四自然段,想一想,你从这四个段落中读懂了什么?ﻭ2。
课文是怎样写皂荚树高大、茂盛的特点的?ﻭ3.作者在描写皂荚树这两个特点的时候,在写法上有一个共同之处,你们发现了吗?教师小结:这种写法直接明了地点出了皂荚树的特点,使读者一目了然,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由衷的赞美之情。
2.指导朗读。
五、学习第五至十自然段(第二部分)。
1.课文最后说皂荚树啊,你给我们多少快乐,多少启迪.皂荚树给了同学们哪些快乐?自由朗读课文第五至十自然段,画出有关的语句。
2.这部分与课题高大的皂荚树之间有什么联系?ﻭ3.这一部分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呢?4.指导朗读.ﻭ5.皂荚树给了同学们什么启迪?ﻭ6. 想着想着,我的心里,好像有一颗种子在生根、发芽这一句中, 一颗种子指的是什么?ﻭ7.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高大的皂荚树教学教案

高大的皂荚树教学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激发学生对皂荚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1.2 教学内容:观察校园中的皂荚树,了解其外观特征。
引导学生思考皂荚树在校园中的作用。
1.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走出教室,来到校园中的皂荚树下,进行实地观察。
引导学生观察皂荚树的外观特征,如树干、树叶、花朵等。
让学生思考皂荚树在校园中的作用,如提供阴凉、美化环境等。
第二章:皂荚树的生长过程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皂荚树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成长等。
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知识。
2.2 教学内容:介绍皂荚树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成长等。
分析皂荚树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特点。
2.3 教学活动: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皂荚树的生长过程。
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皂荚树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特点。
第三章:皂荚树的生态价值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皂荚树的生态价值,包括提供栖息地、食物来源等。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3.2 教学内容:介绍皂荚树的生态价值,如提供栖息地、食物来源等。
分析皂荚树对生态环境的贡献。
3.3 教学活动: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皂荚树的生态价值。
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皂荚树对生态环境的贡献。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皂荚树生态价值的理解。
第四章:皂荚树的利用价值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皂荚树的利用价值,包括药用、食用等。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4.2 教学内容:介绍皂荚树的利用价值,如药用、食用等。
分析皂荚树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4.3 教学活动: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皂荚树的利用价值。
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皂荚树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第五章:实践活动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皂荚树的关爱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行动力。
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5.2 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给皂荚树浇水、清理周围环境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皂荚树和生态环境。
5.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给皂荚树浇水、清理周围环境等。
高大的皂荚树教学教案

高大的皂荚树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皂荚树的特点、生长环境和分布区域。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皂荚树的特点:形态特征、生长习性、果实用途等。
2. 皂荚树的生长环境:适应性、生态作用等。
3. 皂荚树的分布区域:国内外分布情况、我国主要分布区域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皂荚树的特点、生长环境和分布区域。
2. 教学难点:皂荚树的生态作用及保护意义。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皂荚树的相关知识。
2. 利用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4. 开展户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保护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皂荚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皂荚树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 讲解演示:介绍皂荚树的特点、生长环境和分布区域,讲解皂荚树的生态作用及保护意义。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皂荚树在各自所在地区的生长状况,分享观察心得。
4. 户外实践:组织学生前往校园或周边地区的皂荚树进行实地观察,了解其生长环境和生态作用。
5. 总结反思:让学生谈谈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总结皂荚树的特点和保护意义。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皂荚树特点、生长环境和分布区域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皂荚树生态作用和保护意义的理解程度。
3. 评价学生在户外实践活动中观察、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网络资源:有关皂荚树的图片、视频、文献等。
2. 教材或教辅资料:有关皂荚树的相关知识点。
3. 实物资源:皂荚树的实物标本或模型。
4. 户外实践资源:校园或周边地区的皂荚树。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皂荚树的特点、生长环境和分布区域。
2. 第二课时:讲解皂荚树的生态作用及保护意义,开展小组讨论。
3. 第三课时:组织户外实践活动,观察皂荚树的生长环境。
人教版小学语文《高大的皂荚树》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皂荚树的高大和美丽,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惜环境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难点:理解皂荚树的特点和价值,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皂荚树的形象,引起学生的兴趣。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皂荚树的认知和印象。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错误。
(3)学生齐读课文,加强语音语调的掌握。
3.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皂荚树的特点和价值。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并解释词义。
(2)学生进行小组竞赛,巩固生字词记忆。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加强语音语调的掌握。
(2)运用本节课学习的生字词写一篇关于皂荚树的短文。
2. 拓展作业:调查周围环境,了解其他树木的特点和价值,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团队合作能力。
2. 作业完成评估: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朗读熟练度、生字词掌握情况和短文写作水平。
3. 知识掌握评估:通过课后拓展作业,了解学生对树木特点和价值的认识,以及他们关爱环境的意识。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活动的组织、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等,以便对后续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考察,观察不同种类的树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人教版小学语文《高大的皂荚树》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高大的皂荚树》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高大的皂荚树》。
能够理解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词汇。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结构进行口语表达。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合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阅读兴趣。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概述:《高大的皂荚树》是一篇描述一棵高大皂荚树的课文,通过描绘树的样子、果实和与人们的关系,展现了皂荚树的美丽和重要作用。
2.2 词汇学习:学习生词:高大、皂荚树、枝繁叶茂、果实、摘取、希望、帮助等。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理解主要内容。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结构进行口语表达。
3.2 教学难点:学生对生词的理解和运用。
学生对课文细节的理解和分析。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皂荚树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4.2 阅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4.3 讨论与分享: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感受。
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课文的要点。
第五章:作业布置5.1 作业内容: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课文《高大的皂荚树》的内容。
学生选择一个生词,用课文中的句子结构造句。
5.2 作业要求:学生能够清晰地表达课文内容。
学生造句时要注意语法和意义的准确性。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理解主要内容。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结构进行口语表达。
学生对生词的理解和运用。
6.2 评价方法: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
学生分组讨论和分享的表现。
第七章:拓展活动7.1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阅读兴趣。
7.2 活动内容: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树木,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树木的特点和作用。
《高大的皂荚树》教学设计

阐述皂荚树在生态、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价值,如提供阴凉、美化环 境、制作家具、药用价值等,增加学生对皂荚树的认识和兴趣。
实践活动:观察记录,体验探究
观察皂荚树
组织学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校园或附近的公园、绿地观察皂荚树,引导学生观察 并记录皂荚树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等。
制作皂荚树标本
指导学生采集皂荚树的叶子、花朵、果实等部位,制作成标本,方 便学生后续学习和观察。
视频资源
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如皂荚树的生长过程、皂荚的用 途等,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兴趣。
音频资源
提供课文背景音乐的音频文件,营造课堂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进 入学习状态。
拓展学习资源推荐
01
相关书籍
《植物百科全书》、《中国树木志》等,帮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植物的
知识。
02
网络资源
推荐一些植物学相关的网站和公众号,如“中国植物志”、“植物科普
介绍皂荚树在过去的用途,如洗衣、 洗发、药用等,以及在现代的应用。
皂荚树的文化象征
阐述皂荚树在文学、艺术、宗教等领 域的象征意义,如坚韧、长寿、庇护 等。
课程目标与意义
01
02
03
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皂荚树的形态 特征、生长环境、文化历 史等方面的知识。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 析能力、归纳能力和表达 能力。
探究皂荚树的用途
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采访等方式,了解皂荚树在生活中的各种 用途,并分享自己的发现。
04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课堂表现评价
1 2
学生参与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回答问题、小组 讨论、分享观点等,以评估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 性。
高大的皂荚树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高大的皂荚树教案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学科领域:语文、自然科学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高大的皂荚树》,了解皂荚树的外形特征、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课文《高大的皂荚树》的内容简介。
2. 皂荚树的外形特征、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
3. 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皂荚树的外形特征、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 教学难点: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皂荚树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 运用观察法,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运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5. 采用朗读、默写、写作等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教学准备1. 课文《高大的皂荚树》文本。
2. 皂荚树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学生分组名单。
4. 笔记本、彩笔等学习用具。
5. 教学课件。
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皂荚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皂荚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高大的皂荚树》,感受课文的意境。
3. 学习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皂荚树的外形特征、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
教师提问,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4.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探讨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5. 总结发言: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观察实践: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
3. 写作练习:学生以“我身边的植物”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
高大的皂荚树教学教案

高大的皂荚树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皂荚树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和分布情况。
2. 培养学生对皂荚树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3. 提高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皂荚树的形态特征:了解皂荚树的外观、枝叶、花朵和果实等特征。
2. 皂荚树的生长习性:学习皂荚树的生长过程,了解其对环境的需求。
3. 皂荚树的分布情况:了解皂荚树在我国的分布区域及世界各地的分布情况。
4. 观察皂荚树:组织学生实地观察皂荚树,记录其生长状况和环境变化。
5. 实践操作:学习制作皂荚树标本,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皂荚树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和分布情况。
2. 难点:培养学生对皂荚树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皂荚树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和分布情况。
2. 运用观察法,组织学生实地观察皂荚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 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制作皂荚树标本,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启发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皂荚树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教学准备:1. 准备有关皂荚树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安排实地观察皂荚树的时间和地点。
3. 准备制作皂荚树标本的材料和工具。
4. 制定安全预案,确保学生实地观察和实践活动安全。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皂荚树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皂荚树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皂荚树的形态特征:讲解皂荚树的外观、枝叶、花朵和果实等特征。
3. 讲解皂荚树的生长习性:讲解皂荚树的生长过程,了解其对环境的需求。
4. 讲解皂荚树的分布情况:讲解皂荚树在我国的分布区域及世界各地的分布情况。
5. 实地观察皂荚树:组织学生实地观察皂荚树,记录其生长状况和环境变化。
6. 实践操作:指导学生制作皂荚树标本,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7.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观察和实践的心得,总结皂荚树的特征和生长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文最新推荐------------------------------------------------------
小学语文三年级片段教案——《高大的皂荚树》难点
突破
[提示]
熬文写了皂荚树外在形态的高大和内在品格的高大,难点在于理解皂荚树内在品格的高大亦即精神高尚。
这一教学片断重在引导学生由高大切入,突破难点合作探究、深入理解皂荚树精神的高尚,使学生受到教育,获得启迪,产生思想认识上的升华。
(学生自学生字词,理清课文脉络后。
)
师:大家都赞成把课文分成两部分。
1~4自然段是第一部分,写我们学校前面有一棵高大的皂荚树;5~10自然段是第二部分,写高大的皂荚树一年四季带给同学们许多快乐。
现在,各自轻声朗读第一部分。
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四人小组议一议:
这部分课文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皂荚树外形的高大?是怎样写
1 / 6
的?(板书:外形高大)
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渐次形成以下板书:
树身粗六个人才能抱住
树枝长阴盖整个小操场 }外形高大
树叶密巨大的绿色帐篷
师:(手执彩色笔在课题中高大一词下加一问号)这篇课文仅仅是写了皂荚树外形的高大吗?如果不是,那它还写了皂荚树哪一方面的高大呢?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先请你们阅读一篇短文《高大的背影》。
(略)
师:请同学们反复轻声朗读短文,体会一下:哪段课文写得最使你感动,最能表达我无限想念三轮车工人叔叔的感情?你是根据哪些词语体会出来的?
生:结尾一段写得最让我感动,眼泪都差点流出来了。
生:两个总有说明我无时无刻不在想念这位工人叔叔。
---------------------------------------------------------------范文最新推荐------------------------------------------------------
师:这位工人叔叔的哪些高贵品质让我这样无限想念他呢?能联系第二段里的有关描写具体说说吗?
生:这位工人叔叔充满爱心,是一个活着的雷锋。
师:充满爱心,活着的雷锋,讲得太精彩了。
那么,大家想一想,短文题目中的高大一词仅仅是指这位工人叔叔的身材吗?还有没有其他的含义呢?
生:三轮车工人叔叔精神高尚。
师:现在回到今天所学的课文。
请同学们反复轻声朗读课文的第二部分,想一想,议一议:这部分课文表现了皂荚树的什么?你是从哪段话悟出这一点来的?
生:(有感情地朗读结尾引起我沉思的一段话)从这段话里,我悟出了皂荚树不仅形体高大,而且精神高尚。
(板书:精神高尚)
生:这棵皂荚树就像那位三轮车工人叔叔一样,充满爱心。
3 / 6
师:大家把这段话里的排比句(屏幕出现:皂荚树啊皂荚树,你曾经自己淋着,给我们挡雨;你曾经自己晒着,给我们遮阴;现在你又燃烧着自己,给我们温暖。
)有感情地读一读。
(生有感情地齐读)
师:(指屏幕上排比句的第一句)这第一个句子和上文哪一小段是呼应的?找出来并且有感情地读一读。
(生答后读第5自然段)(板书:春挡小雨)
师:哪几小段是分别和第二句、第三句呼应的呢?也找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一生答后读了第6自然段;一生答后读了第9自然段和第10自然段的前两句。
)(板书:夏遮烈日冬送温暖)
师:(指屏幕,并在你曾经自己淋着你曾经自己晒着现在你又燃烧着自己下画线)这几个排比句上半句都是写的什么?
生:都是写的皂荚树所作出的牺牲。
师:皂荚树为了什么作出了这样的牺牲?
生:(齐)为我们。
---------------------------------------------------------------范文最新推荐------------------------------------------------------ 师:为我们的什么?
生:为我们的快乐。
师:皂荚树牺牲自己为的是给我们带来快乐,这是一种舍己为人(板书:舍己为人)的高尚精神。
假如你就是这个学校的一份子,面对皂荚树一年四季为你提供的许多快乐,面对皂荚树这种舍己为人的高尚精神,你会受到怎样的启迪呢?
生:我就要像皂荚树一样,让舍己为人的种子在自己心里生根、发芽
师:课文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内容?
生:开花、结果。
师:为什么不写全呢?
生:皂荚树舍己为人的精神感动了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会像它一样去做的。
既然生了根、发了芽,怎么可能不开花、结果呢?不写
5 / 6
全,能给人更多的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