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88 工程测量实用技术 自考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测量员考试大纲

测量员考试大纲

测量员考试大纲一、基础理论知识1. 测量法规与管理1.1《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立法宗旨1.2《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中有关仪器检定的规定1.3《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的具体内容1.4 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GB/T 19001-2000)对施工测量管理的要求(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0.12.28发布)1.5《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J 01-21-95)中各测量放线工序的质量标准1.6《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 01-51-2003)中有关测量放线资料的管理规定(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北京市规划委员会 2003.01.27联合发布)1.7《北京市建设工程规划监督若干规定》中对建筑工程规划验线的具体规定(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86号 2001.10.09发布)1.8《北京市测绘条例》中有关测绘系统和标准的内容(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3号 2003.10.17发布)1.9施工测量中应建立的管理制度1.10测量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1.11施工测量方案的基本内容1.12测量记录的基本要求1.13测量计算的基本要求1.14施工测量中的安全注意事项1.15《建设工程监理规程》(DBJ 01-41-2002)中对施工测量监理的相关规定(北京市建设委员会 2002.02.21发布)2. 测量基本知识2.1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与作用2.2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2.3确定地面点位的基本要求2.4我国高程基准的确定2.5高程与高差的概念2.6几种不同的方向基准线2.7方位角与象限角2.8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特点2.9北京市城市测量坐标系的建立2.10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真误差、较差、相对误差、中误差、允许误差、粗差)2.11边角精度匹配2.12测量中产生误差的原因2.13误差的性质2.14随机误差的特性2.15测量工作中保证最终成果正确的措施二、专业技能实务1. 水准测量1.1高程测量的几种方法1.2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1.3微倾式水准仪的基本构造与主要轴线关系1.4自动水准仪的构造特点与工作原理1.5精密水准仪与精密水准尺的构造特点1.6水准测量的方法1.7水准测量的记录与计算1.8水准测量的成果校核方法1.9水准测量的闭合差计算与调整1.10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1.11水准仪的角检验2. 角度测量2.1水平角测量的基本原理2.2竖直角测量的基本原理2.3光学经纬仪的基本构造与主要轴线关系2.4电子经纬仪的构造特点与测角原理2.5测回法测量水平角及记录2.6测回法测设水平角2.7测回法测量竖直角及记录2.8经纬仪测角、设角、延长直线的操作要点2.9经纬仪LL VV的检校2.10经纬仪CC HH的检校2.11经纬仪HH VV的检校2.12经纬仪光学对中器的检校3. 距离测量3.1钢尺的性质3.2钢尺的检定标准(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1999.09.06发布)3.3钢尺量距的方法3.4精密量距中的误差改正计算3.5钢尺量距的操作要点3.6光电测距的基本原理3.7测距仪的标称精度4. 测设的基本工作4.1直角坐标法测设点位的方法与要点4.2极坐标法测设点位的方法与要点4.3角度交会法测设点位的方法与要点4.4距离交会法测设点位的方法与要点4.5圆曲线主点要素的计算4.6圆曲线主点测设的方法4.7圆曲线辅点测设的方法4.8高程测设的方法5. 施工测量准备工作5.1准备工作的主要内容5.2建筑红线的基本概念5.3红线桩坐标与边长、夹角的计算5.4校测红线桩的方法5.5校测水准点的方法5.6校核定位依据与定位条件的方法5.7校核建筑物外廓尺寸的方法5.8校核建筑物±0设计高程的方法5.9场地平整的原则5.10方格法平整场地的方法6. 建筑施工测量6.1场地平面控制网的施测6.2城市坐标与建筑场地坐标的转换6.3场地高程控制网的施测6.4选择建筑物定位条件的基本原则6.5建筑物定位的基本方法6.6建筑物定位验线的要点6.7建筑物基础放线的基本步骤6.8建筑物基础验线的要点6.9高程竖向传递的方法与要点6.10轴线竖向投测的方法与要点6.11预制柱安装测量的方法与要点6.12建筑物沉降观测的有关规定6.13沉降观测的目的6.14沉降观测的基本内容6.15沉降观测的操作要点6.16竣工测量的目的6.17竣工测量的工作要点7. 线路工程测量7.1里程桩及桩号计算7.2线路中线定线的方法7.3测设圆曲线主点的方法7.4测绘线路纵断面图的步骤7.5测绘线路横断面图的步骤7.6管道施工测量的步骤8. 地形测量8.1导线外业的基本工作8.2导线的计算方法8.3导线图展绘的步骤8.4地形图的基本概念8.5地物符号的分类8.6地貌符号8.7地形图测绘的基本方法8.8地形图在施工测量中的应用9. 现代测量仪器与技术9.1数字水准仪的基本构造与应用(高等院校测量专业教材)9.2激光铅直仪的基本构造与应用(高等院校测量专业教材)9.3电子全站仪的基本构造与应用(高等院校测量专业教材)9.4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组成与应用(高等院校测量专业教材)9.5 AutoCAD在施工测量中的应用(高等院校测量专业教材)三、仪器操作1. 水准仪1.1水准仪外观检验1.2水准仪I角检验1.3普通水准线路测量1.4测设水平线2. 经纬仪2.1经纬仪外观检验2.2测回法测量水平角2.3测回法测设水平角。

02388 工程测量(实践) 自考考试大纲

02388 工程测量(实践) 自考考试大纲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践(技能)课程大纲课程名称:工程测量(实践)课程代码:02388 一、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

通过本实践课程,让学生巩固所学的《工程测量》课程知识,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吃苦的精神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常用测量仪器如水准仪、经纬仪和全站仪等操作使用的方法,培养学生具备五等水准路线测量、四等水准测量、导线测量、地形图的测绘、建筑施工中的建筑物轴线测设和高程测设等测量工作的组织与实施的基本技能,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践(技能)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总共3学分,30学时)实践一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0.2学分,2学时)1、要求:(1)了解DS3型自动安平水准仪的基本构造及性能,认识各操作部件的名称和作用,并熟悉掌握各操作部件的使用方法。

(2)掌握DS3型自动安平水准仪的安置、粗平、瞄准和读数方法,学会使用水准仪。

(3)练习水准测量一测站的观测、记录和计算。

2、任务:(1)每实验小组由4人组成。

1人观测,1人记录,2人扶尺,依次轮流进行。

(2)每组在实验场地任选两点,放上尺垫,每人改变仪器高度后分别测出这两点尺垫间的高差。

3、仪器和工具:每实验小组配备DS3型自动安平水准仪1台,水准尺(塔尺)2把,尺垫2个,记录板1块。

4、技术要求:(1)仪器高度的变化(升高或降低)幅度应大于10cm。

(2)两次测定的高差之差应小于5mm。

(3)各小组成员所测高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不超过5mm。

5、应交资料:(1)对水准仪认识的资料一份(包括水准仪的组成及操作步骤)。

(2)完整的观测记录及检核计算表格一份。

实践二五等水准路线测量(0.2学分,2学时)1、要求:(1)掌握使用DS3型自动安平水准仪进行五等水准路线测量一个测站的工作程序和一条水准路线的施测方法。

(2)掌握闭合水准线路的布设、施测、记录和外业计算检核方法(按五等要求);学会在实地选择测点和转点,完成一个闭合水准路线的布设。

工程测量参考复习大纲

工程测量参考复习大纲

鲁恒
测量学复习题
11.水准测量时一般要求前后视线长度尽量 误差的影响。 12.用相位式光电测距,实际上是测定 光波与 光波间的 保证测距精度又满足一定的测程,仪器自动发射两种不同 决定测距精度的称 。 13.光电测距仪器显示的一般为 改正,其中 。为了既 的光波,其中 ,这是为了消除(减)
距,为了得到正确的距离,还必须加上 改正是通过检测仪器才能得到。 。测图平面控制的主 。
鲁恒
测量学复习题
9. 已知计算求得某导线的纵、横坐标增量闭合差分别为:ƒx= -0.04m,ƒy=+0.06m, 导线全长为409.25m,则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为( )。
A、
C、
1/10000
1/5600
B、1/6800
D、1/4000
10.任意高度的平静水面____(都不是,都是,有的是)水准面。 11. 一测站水准测量a < b ,则h<0。那么 ② 后视立尺点比前视立尺点高。③ b-a)。 。 (①后视立尺点比前视立尺点低。
鲁恒
测量学复习题
7.导线内业计算时,若满足精度要求,可以调整坐标增量闭合差。调整的方法是 ( )。 A、 将闭合差按相同的符号并与边长成正比地分配到各边纵横坐标增量中去 B、 将闭合差按相反的符号并与边长成正比地分配到各边纵横坐标增量中去 C、 将闭合差按相同的符号平均分配到各边纵横坐标增量中去 D、 将闭合差按相反的符号平均分配到各边纵横坐标增量中去 8、附合导线当观测右角时,导线角度闭合差分配的原则是( ) A、与角度闭合差同符号,平均分配角度闭合差时,不考虑两个连接角; B、与角度闭合差符号相反,按实际观测角度数平均分配角度闭合差; C、与角度闭合差同符号,按实际观测角度数平均分配角度闭合差; D、与角度闭合差符号相反,按角度值大小成比例分配角度闭合差。

测绘师考试大纲

测绘师考试大纲

第一科目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考试目的】考察测绘专业技术人员在测绘项目的管理中,运用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技术标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一、测绘法律法规考试合本要求1. 按照测绘法中有关测绘资质管理的规定、行政许可法有关规定,和《测绘资质管理规定》《测绘资质分级标准》。

确认从事测绘活动单位的测绘资质证书的合法性和所从事测绘活动的合法性。

确认从事测绘活动的单位有关测绘资质管理义务的履行情形,并分析界定有关法律责任。

2. 按照测绘法中有关测绘执业资格的规定和《注册测绘师制度暂行规定》。

确认测绘执业资格的合法性和注册测绘师义务的履行情形。

确认从事测绘活动的合法性,井分析界定有关注律责任。

3. 按照测绘法中有关外国组织或个人来华测绘的规定。

和《外国的组织或个人来华测绘管理暂行办法》,确认外国人来华从事测绘活动的合法性。

确认与外国人合伙合作测绘的合法性和履行义务的情形,正确处置涉外测绘活动的有关问题。

井分析界定有关法律责任。

4. 按照测绘法中有关测绘作业证件的规定和《测绘作业证管理规定》,确认测绘作业证的合法性和测绘作业证持有人员义务的履行情形。

5. 按照测绘法中有关测绘项目的规定。

和招标投标法、反不合法竞争法、合同法和测绘收费的有关规定。

确认测绘项目招标投标,承包发包的合法性和有关当事人义务的履行情形。

确认测绘合同的合法性。

并分析界定有关法律责任。

6. 按照测绘法中有关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的规定。

和《成立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管理办法》确认测绘项目采用的测绘基准(包括大地基准、高程基准、深度基准、重力基准)和测绘系统(包括大地坐标系统、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地心坐标系统、重力测量系统)的合法性。

和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的合法性和有关当事人义务的履行情形。

并分析界定有关法律责任。

7. 按照测绘法中有关测绘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规定、标准化法的有关规定,和《测绘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确认测绘活动中采用的规范、标准的合法性。

工程测量工 考试大纲及考试科目

工程测量工 考试大纲及考试科目

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与各地测绘职业技能鉴定站开展测绘技能鉴定,鉴定站提供的初、中、高级工程测量工技能考核要求如下(知识要求略)。

1、初级工程测量工技能要求(1)考核时间:2.5小时。

(2)考核内容:使用相应等级经纬仪进行图根导线观测、记录8~10站。

具体内容包括:观测、记录(手工)、水平角观测的中数计算、距离测量、斜距改水平距离的计算。

(3)考核要求: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注意仪器及人身安全,记录格式正确,记录字迹清晰,计算结果正确。

(4)评分原则: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且成果合格者得80分,掌握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懂得仪器设备保养常识者得10分;执行测绘仪器安全操作规程,注意仪器及人身安全者得10分。

2、中级工程测量工技能要求(1)考核时间:3.5小时。

(2)考核内容:使用DS1型或DS05型水准仪进行三等水准测量8~10站。

具体内容包括:观测、记录(手工)、按规范要求进行成果整理并计算线路闭合差及各点的高程;使用相应等级经纬仪及光电测距仪进行三级附合导线测量8~10站,具体内容包括:观测、记录(手工)、计算导线方位角闭合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及各点坐标。

(3)考核要求:正确使用仪器,外业观测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记录格式正确、记录字迹清晰整洁,各测站观测限差校核无误,观测精度满足规范要求,计算结果正确。

(4)评分原则: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且成果合格者得80分,掌握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懂得仪器设备保养常识者得10分;执行测绘仪器安全操作规程,注意仪器及人身安全者得10分。

3、高级工程测量工技能要求(1)考核时间:4.5小时。

(2)考核内容:使用相应等级经纬仪,完成四个桩以上、至少一侧有规划路的放样测量工作。

具体内容包括:施测导线、计算放样点坐标、实地钉桩。

(3)考核要求: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记录格式正确,记录字迹清晰,计算结果正确,各项限差校核无误。

内业成果整理符合规范要求。

(4)评分原则: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且成果合格者得80分,掌握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懂得仪器设备保养常识者得10分;执行测绘仪器安全操作规程,注意仪器及人身安全者得10分。

《测量学》考试大纲[001]

《测量学》考试大纲[001]

《测量学》考试大纲第一部分:基本要求考生应按本大纲的要求,了解或理解“测量学”中测量坐标系和高程、测量误差基本知识、水准测量和水准仪、角度与距离测量及全站仪、控制测量、地形图基本知识及碎部测量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学会、掌握或熟练掌握上述各部分基本概念与基本操作方法。

应注意各部分知识的结构及知识的内在联系;应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简单的实际工程问题。

第二部分:考试内容一、测量坐标系和高程铅垂线、水准面、大地水准面的概念;大地水准面和铅垂线是测量外业所依据的基准面和基准线;测量常用坐标系(大地坐标系、空间直角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含义;高程及相对高程的基本含义;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时对水平距离、水平角及高差影响的基本结论;方位角的概念及坐标方位角的计算与传递的基本知识。

二、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测量误差产生的基本原因;测量误差的分类与处理的基本原则;偶然误差的特性;衡量精度的标准(中误差、相对误差、极限误差)的基本含义;算术平均值的概念;根据观测值计算观测值精度的方法。

三、水准测量和水准仪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克服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对水准测量影响的方法;三、四等水准测量外业操作步骤、计算方法及限差要求;i角检验的基本方法。

四、角度、距离测量与全站仪水平角的概念与水平角测量原理;竖直角的概念与竖直角测量原理;水平角观测的基本方法(测回法、方向观测法)的作业过程与计算;如何削除或减弱仪器误差、视准轴误差、横轴倾斜误差及竖轴倾斜误差对水平角观测误差的影响;全站仪的基本操作、功能;三角高程测量的基本原理。

五、控制测量控制测量的含义、目的;平面控制测量的方法(三角网测量、导线测量、交会测量);坐标方位角的计算、坐标正算与反算;单一导线的布设形式(附合导线、闭合导线及支导线)、观测要素及简易平差计算;单一水准路线(支水准路线、附合水准路线及闭合水准路线)的平差计算。

工程测量工程复习大纲

工程测量工程复习大纲
• 5 坐标正反算的计算 • 6 导线内业计算(角度闭合差、坐标增量闭合差分配原则 等)
• 7 三角高程测量的基本原理
• 8 四等水准的观测步骤
• 第七章 地形图的基础知识 • 1 地形图、地物、地貌定义
• 2 比例尺、比例尺精度定义
• 3 比例尺分类 • 4 地物的表示方法 • 5 等高线定义、等高线分类、等高线特性
• 4 正反坐标方位角关系
• 5 能够利用往返测距离计算距离测量精度
• 第五章 测量误差的基础知识
• 1 真误差、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定义 • 2 偶然误差特性
• 第六章 控制测量
• 1 建立平面控制网的四种方法
• 2 导线测量定义
• 3 导线布设的三种形式及适用范围?
• 4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有哪些?
• 第八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 • 1 碎部点测定的基本方法 • 2 极坐标法定义
• 4水准测量考核流程及注意事项
• 5 水准测量转点作用 • 6 水准测量的原理
• 第三章 角度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原理
• 1 水平角、竖直角定义、范围
• 2 经纬仪构造 • 3 对中目的、整平目的 • 4 测回法具体步骤及计算(讲解实 作考试流程及注意事项)
• 第四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 1 直线定向定义 • 2 直线方向的表示方法 • 3 方位角、象限角定义及关系
理论考试注意事项
带上中性笔、2B铅笔、 计算器(天雁或学 考)、准考证、学生 证、身份证进入理论 考场。(证件三者缺 一,进不了考场)
实操考试内容为: 等外水准(要求20分钟完成 所有的观测及数据计算) 测绘法测水平角度(要求15 分钟完成所有观测,5分钟完 成所有计算,共20分钟)

《工程测量》考试大纲

《工程测量》考试大纲

铜仁学院《工程测量》课程考试方案
课程编码:
教学对象:土木工程专业
学时学分:54学时 3学分
编写单位:铜仁学院农林与规划工程学院
编写人:曾祥
审定人:方可
编写时间:2016年07月
一、考试内容:
本学期《工程测量》考试内容如下表:
二、考试方案:
本课程是考试课,依据《铜仁学院考试管理条例》中的相关规定,结合课程具体要求,拟定以下考试方案:
(一)学期成绩以平时考勤、实际操作、课堂表现相结合的形式计算;
(二)第一部分以个人考勤和课堂表现为依据给予评定,期末结束时以学生学习成绩登记册记录的相关数据为准,占总评成绩的30%;
(三)期末考核成绩以提交的测绘工程图,结合平时操作表现进行评定,占总评成
绩的70%;
(四)考试结束后,按《铜仁学院考试管理条例》、《铜仁学院考试试卷质量管理办法》规定,及时录入成绩,并将纸质成绩册和相关资料装袋存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4:竖直角观测与竖直指标差的检验
考核目标:掌握竖直角观测、记录及计算的方法;掌握竖盘指标差的计算方法;掌握竖盘指标差检验与校正方法;限差要求:同一目标各测回垂直角互差在±25″之内。
考核内容:竖直角观测;竖盘指标差的检验与校正:对一目标进行盘左、盘右观测,计算指标差 x 。若 x>2′时,则需要校正。
3、技能课程教学参考教材
参考教材:张正禄等编著.工程测量学(第二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
4、技能考核的场所、设备、师资要求
场所:室外
设备:水准仪;DJ6型光学经纬仪;经纬仪;钢尺等
师资:测量方向专任教师
5、技能考核的项目名称、考核目标、考核内容、考核方法
项目1:水准仪的使用
考核目标:了解水准仪的构造、主要构件的名称及其作用;掌握水准仪的安置、瞄准与读数;测量地面两点间的高差。
基本要求:掌握工程规划阶段对地形图的要求;掌握大比例尺数字测图及应用;理解工程竣工图测量与编绘;理解水下地形图测绘;了解数字地面模型和勘测设计一体化。
(6)工程建筑物的施工放样
基本要求:掌握建筑限差和精度分配;掌握常用施工放样方法;理解特殊施工放样方法;理解曲线测设;了解施工放样一体化。
(7)工程建筑物的变形监测
考核内容:在AB两点中间设置水准仪,测量数据并计算高差。
考核方法:仪器操作,数据整理,并书写操作实训报告一份。
项目2:普通水准测量
考核目标:掌握水准仪的技术操作;掌握闭合水准路线的观测方法和成果处理,高差闭合差的容许值。
考核内容:分小组完成三、四等水准测量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考核方法:仪器操作,数据整理,并书写操作实训报告一份。
考核方法:仪器操作,数据整理,并书写操作实训报告一份。
项目5:钢尺精密量距
考核目标:掌握钢尺精密量距方法。
考核内容:每组至少丈量三个尺段,相对误差不应大于 1/10000;根据观测记 录,成果计算由个人独立完成。
考核方法:仪器操作,数据整理,并书写操作实训报告一份。
项目6:视距测量
考核目标:掌握视距测量的方法,水平距离和高差要往、返测得水平距离的相对误差不大于 1/300,高差应不大于5cm。
项目3:测回法测水平角
考核目标:掌握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观测顺序、记录和计算。要求上、下两个半测回角值互差不超过±40″。
考核内容:设置AB两点,分小组完成盘左和盘右对AB两点的观测,并分别计算各回角值,检查各测回角值互差不超过±24″,计算各测回的平均角值。
考核方法:仪器操作,数据整理,并书写操作实训报告一份。
(11)桥梁工程测量
基本要求:掌握桥址选线测量;掌握桥梁施工控制测量;掌握桥梁施工控制网的精度和布设;理解连续钢构桥悬臂箱梁的挠度测量和温度影响分析。
(12)水利和港口工程测量
基本要求:掌握河流梯级开发规划阶段的测量;掌握水利枢纽工程设计阶段的测量;掌握水利枢纽工程的施工控制测量;理解水利枢纽工程的施工放样;理解水利枢纽工程的变形监测。
教学基本内容包括:
(1)第一章:绪论
基本要求:掌握工程测量学在测绘学中的定位和任务,内容与分类,发展沿革及方向,与相邻课程的关系等;理解《工程测量学》对工程测量人员的要求和如何学好这门课程。
(2)工程建设中的测量工作与信息管理
基本要求:掌握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阶段的测量工作;理解测量信息管理。
(3)工程测量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基本要求:掌握测量误差理论;掌握测量精度理论;掌握测量可靠性理论;掌握灵敏度理论;理解工程控制网优化设计理论;理解测量基准理论。
(4)工程测量控制网
基本要求:掌握测量控制网的定义;掌握工程测量控制网的分类和特点;工程测量控制网的布设方法、质量准则和设计。
(5)地形图测绘及应用
考核内容:用视距法测定地面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高差。
考核方法:仪器操作,数据整理,并书写操作实训报告一份。
项目7:纵断面测绘
考核目标:掌握路线水准测量的施测和计算方法;掌握横断面测量的基本方法;各人根据本组测量成果,绘制路线纵断面图与横断面图。
考核内容:选取200-300米的距离,分组完成地面高程测量,每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纵断面图。
基本要求:掌握工程变形监测的基础知识;掌握变形监测网和变形监测方案设计;理解变形监测方法和自动化,变形观测数据处理;理解变形监测资料整理、成果表达和解释。
(8)设备安装检校测量和工业测量
基本要求:掌握安装控制网;掌握设)工业与民用建筑测量
基本要求:掌握大型工业厂区的控制和施工测量;掌握市政工程测量;掌握高层和高耸建筑物测量;理解异形和异构建筑物测量。
(10)高速铁路工程测量
基本要求:掌握高速铁路平面控制网布设和基准建立;铁路工程测量;掌握高速铁路平面控制网布设和基准建立;理解轨道系统的精密监测;理解轨枕和轨道板精调技术;理解高速铁路施工期线下工程的变形监测。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践(技能)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工程测量实用技术课程代码:12388
1、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
本门课程主要教授测量学基本原理、测量所使用的仪器、工具和基本测量方法。研究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消除方法。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方法及工程中的应用,并结合专业介绍了施工放样的原理、方法等。
2、技能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3)隧道和地下工程测量
基本要求:掌握地下工程的种类、特点及对测量的要求;掌握隧道贯通误差预计;理解地面和洞内控制测量;理解联系测量;掌握陀螺经纬仪及定向测量;了解隧道施工与竣工测量。
(14)城市地下管线的探测
基本要求:掌握城市地下管线基本知识;掌握地下管线探测技术、方法和仪器;理解城市地下管线测回流程;了解城市地下管线网信息系统的构成、建立和应用。
考核方法:仪器操作,数据整理,绘制纵断面图,书写实训报告。
学分:4 学时:36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工程测量学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工程建设在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阶段的测量工作,工程控制网的布设理论与方法,各种施工放样方法,工程建筑物的变形监测、分析,各种典型工程如线路、桥梁、隧道、水利枢纽工程以及工业与民用建筑等的测量,工程建设中的测量信息管理等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