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重庆的渝新欧运输线
开通“渝满俄”专列,重庆到俄罗斯仅需12天这是2014年在重庆召开的“中俄两河流域”会议结出的硕果

开通“渝满俄”专列,重庆到俄罗斯仅需12天这是2014年在重庆召开的“中俄两河流域”会议结出的硕果作者:熊怡来源:《重庆与世界》2017年第11期2014年11月11日,随着一声汽笛长鸣,由重庆始发经内蒙古满洲里口岸出关,开往俄罗斯的“渝满俄”货运专列正式开通。
这意味着“中国制造”通过中欧班列,开辟了一条通向俄罗斯及欧洲的新通道。
在此之前,重庆运往俄罗斯的货物基本是通过海运和航空运输。
“渝满俄”货运专列是继中欧班列(重庆)开通之后,货物从重庆首次以专列的形式直达俄罗斯。
同时,它也开创了中国内陆以集装箱专列模式发往俄罗斯的先例,拉开了中欧班列中俄物流大通道俄罗斯专列的帷幕。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促成“渝满俄”专列的开通,与在重庆召开的一次中俄间的重要国际性会议密不可分。
2014年2月25日—26日,由中国外交部主办、重庆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长江中上游地区和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聯邦区(以下简称“中俄两河流域”)合作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在渝举行,双方共同协商制定了两地区经贸投资项目清单和人文领域合作路线图。
中国长江中上游地区包括安徽、湖北、湖南、江西、重庆、四川五省一市,中俄两河流域合作工作组第一次会议选择在重庆召开,正是源于重庆在中国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地位,处于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汇点,以及开展对俄罗斯合作所具有的良好基础和前景。
特别是在多国政府高层支持下开通的中欧班列(重庆),使山水相隔的长江和伏尔加河从“远亲”变成“近邻”。
2011年,重庆开通了如今被称为“新丝路”的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通道,也就是现在的中欧班列(重庆)。
对中俄两河流域来说,中欧班列(重庆)从中国长江经济带的上游城市重庆出发,沿途经过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的奥伦堡州等地,为中俄两河流域的携手合作创造条件,让重庆在与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的合作中占据了“天时地利”。
本次会议,重庆市政府拿出了40个重点项目,以回应俄方提出的42个合作事项,涉及人文、商贸、企业互相投资及制造业等领域。
渝新欧铁路

学年论文学院:财经学院专业:国际商务2班学号:631108040217姓名:李俊凤渝新欧铁路摘要:渝新欧铁路,是中国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开辟的一条向西开放国际物流大通道。
铁路自重庆始发,从新疆出境,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抵达德国杜伊斯堡,全程11179公里,运行时间16天。
自2011年7月正式开通以来,渝新欧铁路已将数千集装箱的“重庆造”笔记本电脑等货物,源源不断运往欧洲市场。
关键词:渝新欧、铁路、物流中心、运输通道一、渝新欧铁路的来源从2009年开始,惠普、宏碁、华硕“笔记本电脑出口制造基地”先后落户重庆,其后富士康等六家台湾代工企业及300多家零部件企业落户重庆。
到2013年后,将形成每年生产1亿台的笔记本电脑基地。
重庆2011年将生产笔记本电脑2500万台,主要销往国外,欧洲是这些电脑的主要销售地区,占总量的一半左右。
这么大的量,如果没有一个畅通的、成本较低的物流通道,重庆IT产业的规模必然会受到限制。
这些企业在中国生产的销往欧洲的产品,60%到70%通过海运,其余部分通过空运。
而走海运要30多天,交货期长,到了欧洲之后,产品的市场价格已经大幅度下降,这些企业也迫切希望能够找到创新的解决办法。
惠普总部设有专门的小组,研究欧亚大陆桥。
但其中存在大量复杂的问题,让惠普一筹莫展。
2010年8月,也是惠普落户重庆一年之后,黄奇帆带队赴北京,此次,重庆市正式向海关总署、铁道部提出开行重庆至欧洲铁路大通道五定班列的请求。
当年8月30日,由德铁牵头,在德国柏林召开了欧亚铁路会议。
这次会议,重庆首次建立了与辛克、TEL(德铁和俄铁的合资企业)等机构的联系。
其后,重庆方面又陆续建立起了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铁路公司及沿线国家政府部门的联系,并形成了“五国六方联席会议”的多边磋商机制。
2010年11月23日,在温家宝总理访俄期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三国联合签署了两项海关便捷通关协议。
协议确定,三国海关对从重庆发出,通过新疆阿拉山口,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的货物,只进行一次海关检查,不必重复关检,就可以运往荷兰、德国。
“渝新欧”国际铁路对重庆外贸发展的影响研究

“渝新欧”国际铁路对重庆外贸发展的影响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铁路作为重要的物流通道,对于促进地区外贸发展、加强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渝新欧”国际铁路对重庆外贸发展的影响,分析其在促进重庆外贸增长、优化外贸结构、提高物流效率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以期为重庆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渝新欧”国际铁路作为连接中国西部与欧洲的重要物流通道,自开通以来,已成为重庆乃至西部地区外贸发展的重要引擎。
本文首先回顾了“渝新欧”国际铁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其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在此基础上,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深入研究了“渝新欧”国际铁路对重庆外贸发展的直接影响,包括货物运输量的增长、外贸规模的扩大、外贸结构的优化等方面。
本文还探讨了“渝新欧”国际铁路对重庆外贸发展的间接影响,如促进产业集聚、优化投资环境、提升城市国际形象等。
通过对“渝新欧”国际铁路对重庆外贸发展影响的全面分析,本文旨在揭示其在推动重庆外贸转型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方面的重要作用,以期为政府和企业制定相关政策和策略提供决策支持。
本文也期望通过这一研究,为其他地区利用国际铁路发展外贸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二、“渝新欧”国际铁路的建设与发展自2011年“渝新欧”国际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以来,其作为连接中国西部与欧洲的新丝绸之路,对重庆乃至整个中国的外贸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条铁路不仅缩短了重庆到欧洲的物流时间,降低了运输成本,更为重庆的对外贸易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渝新欧”国际铁路的建设,是重庆市政府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重要举措。
铁路起点位于重庆,穿越中国西部,经过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最终抵达德国杜伊斯堡,全长达11179公里。
其开通标志着重庆成为了内陆地区连接欧洲的重要物流枢纽,也是中国西部首个拥有直达欧洲铁路的国际贸易大通道的城市。
随着“渝新欧”国际铁路的不断发展,其运输能力和服务质量也在不断提升。
渝新欧转关流程

渝新欧转关流程As you may already know, the process of 渝新欧转关 (Yuxinou transit) can sometimes be confusing for individuals who are not familiar with its procedures. This transit route connects Chongqing, China, to Europe through various transportation modes, including rail, road, and sea. The journey covers a vast distance, starting from Chongqing and passing through Kazakhstan, Russia, Belarus, and Poland before reaching its final destination in Europe.或许你已经知道了,渝新欧转关的流程对于不熟悉其程序的人来说有时候会感到困惑。
这条转关路线连接着中国重庆和欧洲,经过多种运输方式,包括铁路、公路和海路。
这段旅程跨越了广阔的领土,从重庆开始,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和波兰,最终到达欧洲的目的地。
For individuals or companies looking to transport goods between China and Europe, utilizing the 渝新欧转关 route can offer several advantages. Firstly, it provides a relatively cost-effective option compared to air freight, allowing for the transportation of large volumes of goods at a lower cost. Additionally, the transit routeoffers a faster alternative to sea freight, with shorter transit times and quicker delivery of goods to their destinations.对于希望在中国和欧洲之间运输货物的个人或公司来说,利用渝新欧转关路线可以提供几个优势。
渝新欧国际铁路

渝新欧国际铁路
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是在原新欧亚大陆桥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完善的国际物流大通道。
运行路径从重庆始发,经达州、安康、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向西过北疆铁路到达我国边境阿拉山口,进入哈萨克斯坦,再转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至德国的杜伊斯堡,全程11179公里。
2012年这条国际大通道将继续西进,从德国的杜伊斯堡西延至比利时的安德卫普—整整延长202公里,将欧盟总部所在国比利时与重庆直接相连。
“渝”指重庆,“新”指新疆阿拉山口,“欧”指欧洲,合称“渝新欧”。
“渝新欧”从重庆团结村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始发,经兰州、乌鲁木齐,向西经过边境阿拉山口,进入哈萨克斯坦,再转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至德国工业腹地鲁尔区重镇——杜伊斯堡,全程11179余公里,被誉为“新丝绸之路”,但它并非新建铁路,而是在中国铁道部、海关总署的支持下,由沿线各国联手,把现有铁路线路进行优化组合,并提升沿线海关通关效率形成的一条国际铁路运输大通道。
我国开通中欧班列情况

我国开通中欧班列情况我国开通中欧国际班列情况自2011年3月19日首列中欧班列开行至2016年6月初,国内中欧国际班列开行总数已达到1700班。
目前,全国已有武汉、重庆、郑州、成都、苏州、义乌、石河子、昆明、合肥、哈尔滨等城市开通了中欧班列,向外延伸覆盖全国主要经济区域,境外到达7个国家11个城市。
主要国际班列情况1.渝新欧班列(重庆-杜伊斯堡)从重庆团结村站始发,由阿拉山口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至德国杜伊斯堡站,全程约11000公里,运行时间约15天。
出口主要为笔电、通讯、机械设备,返程主要以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食品、消费品。
本地生产的IT产品,约占60%。
计划新增精密仪器仪表、化工原料、冷链食品等。
2015年,中欧班列开行257列(出156列,入101列),每列约41个集装箱。
2016年一季度,共开行63列,同比增长91%。
全年计划300列。
2.蓉新欧班列(成都-罗兹)从成都城厢站始发,由阿拉山口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至波兰罗兹站。
货源主要是本地生产的IT 产品及其它出口货物。
2015年开行总班列103班。
2016年一季度,开行22列,同比增长280% 。
借力铁路保税物流中心,蓉欧班列预计将开行365班。
3.郑欧班列从郑州圃田站始发,由阿拉山口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至德国汉堡站。
省外货源占比70%-80%,包括轮胎、高档服装、文体用品、工艺品等。
2015年,共开行156班(也有数据显示255,每周出3班,入2班)。
2016年计划开行200班(每周出3班,入3班)。
4.长安号(中亚班列)2013年11月28日,陕西开行了西安至阿拉木图中亚国际货运班列“长安号”,2015年2月2日,开辟了以西安港为始发港,青岛港为中转港的陆海直达国际多式联运新航线,将“长安号”国际货运品牌向东延伸至青岛港,延伸欧美的铁路干线。
自此,向西开行“中亚班列”,向东开行“海铁联运班列”的铁路国际物流网已初步形成。
中欧班列(渝新欧)对重庆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发展建议

中欧班列(渝新欧)对重庆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发展建议一、中欧班列(渝新欧)对重庆对外贸易的影响1. 重庆是西部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内陆开放型经济的重要节点城市。
中欧班列(渝新欧)的开通,为重庆对外贸易带来了许多积极影响。
中欧班列实现了川渝地区与欧洲的班列直通,大大缩短了货物运输时间,提高了运输效率。
中欧班列在运输成本上相对海运和空运有一定优势,为重庆企业拓展市场提供了更多选择。
另外,中欧班列的开通也促进了重庆与欧洲国家之间的经贸交流,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有助于加强双方的合作关系。
2. 中欧班列(渝新欧)的开通对重庆的外贸结构和贸易方式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传统上,重庆对外贸易主要依赖海运和空运,但中欧班列的运行让重庆对外贸易多了一种铁路运输的选择。
这种多元化的运输方式,可以降低海运和空运的单一依赖,提高货物运输的灵活性和安全性。
由于铁路运输更适合中短途货物运输,中欧班列的开通也鼓励了重庆企业加强与欧洲国家的中短期贸易合作。
这种变化不仅改变了重庆的外贸结构,也提升了重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3. 中欧班列(渝新欧)的开通也促进了重庆的物流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为了适应中欧班列的运行,重庆的物流企业对其运输线路、设施及服务水平等方面进行了多方面升级和改造。
这不仅提升了重庆的物流运输能力,也促进了物流业与相关产业的发展,为重庆的对外贸易提供了更好的支撑。
二、对于重庆对外贸易的发展建议1. 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出口贸易规模。
重庆应该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加大对外贸易的市场布局,拓展出口市场,提升出口贸易规模。
加强对外贸易的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提高重庆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
2. 改善贸易环境,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重庆应加强外贸法规和政策的宣传,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外贸政策交流和服务。
加快推进口岸口岸升级改造和通关便利化,降低企业的进出口成本,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3. 提升企业国际化水平,加强跨国经营。
重庆企业要加强对国际市场需求的了解,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
渝新欧铁路

‚自首趟渝新欧铁路班列开行,至今已整整5年了。‛ 目前,‚渝新欧‛已经进入常态化运行。截至今年2月 底,‚渝新欧‛共开行530趟,约占整个中欧班列开行 数的50%,进出口货值超过100亿美元,占整个中欧班 列经阿拉山口出入境货值的80%。 ‚目前,渝新欧铁路已经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 要载体,渝新欧国际联运大通道也将在‘一带一路’和 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发挥连接东西、沟通南北的重要作 用。‛‚渝新欧‛的成功开行,使内陆地区货物进出口 在海运、空运之外还有了其它选择。不仅打通了一条中 国内陆通往欧洲的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大大减少了货 物进出口的时间成本和环节成本,还推动了加工贸易向 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推动了重庆成为内陆对外开放的 重要门户。
随着渝新欧的开通,重庆将成为中国向欧洲出口商品的中转站,中国 物流格局也将逐步改变。渝新欧铁路的开通,实现了无法比拟的国际 货运多试联运的优势。长久以来国际货运业务,多以航空运输和海洋 运输为主。但随着渝新欧的开行,利用铁路国际联运将我国西部市场 与欧洲联结起来,优化和完善大大提高运营效率,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重庆地区的货运量将将快速增长,而且在渝新欧开通后,物流企业之 间的竞争无疑更加的剧烈,这样就促使企业更快的向现代化的方向发 展,争取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所以企业扎动力与压力的双重刺激下, 发展的步子必定会迈得更大。渝新欧的开通给出口欧洲的货物带来很 大的便利,因此重庆很快就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出口中转地,这将大大 的推动重庆物流行业的发展,从而提高整个重庆的经济发展
渝新欧本身也有缺点,我们可以从优化运输方式去提高。加强对沿线 货物流动过程的控制,降低物流成本,着力提高沿线物流自动化,信 息化,智能化和集成化服务水平,有力促进沿线城市间资金,信息, 技术,商品,人才等自由流动和优化组合,提高资源配置的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在整条路途中的各个环节都要做到良好衔接,建立好完 美的物流信息系统,以此来对各个环节进行帮助,与此同时我们也可 以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物流信息服务。能在运输中做到更稳定,更安 全,使各种标准,费用透明化,让客户啊能更清楚了解以及做出适当 的监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始于重庆的渝新欧运输线,途经四川、陕西、甘肃,然后抵达新疆边境阿拉山口,进入哈萨克斯坦,再转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终至德国杜伊斯堡,全程11179公里,最初运行时间为17天,比海运减少15天。
现在又延伸到了比利时的安特惠普,每个集装箱可以省下900美元。
渝新欧运输线改变的不仅是中国加工贸易布局,同时也极有可能改变中国物流格局,在重庆形成新的物流中心,进而改变中国经济格局,促进重庆尽快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
实际上,早在渝新欧运输线之前,就有亚欧铁路桥可以利用,其出境线路大致相同,然而后者却并未带来加工制造业转移。
究其原因,渝新欧线开通的是“定点、定线、定车次、定时、定价”五定班列,相比而言能够极大地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在这五定当中,“定点”显得特别重要。
“定点”即定起点和终点,配上“定线”,则可以影响到“定时”,目前基本不在沿途停靠(换轨时存在停靠问题)的渝新欧运输线班列,更像一列货运动车,因此运输时间的减少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而运行时间的长短,又将涉及物流费用的多寡,影响“定价”。
更为重要的是,起点就定在重庆,如果渝新欧运输线能将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这势必将使中西部地区出口欧洲的产品向重庆集中,然后借道渝新欧运输线运出。
这样一来,重庆就会逐步成为新的物流枢纽,构建起以重庆为中心辐中西部地区的大物流圈。
物流枢纽的最大特点在于集散,这仅仅体现了“集”的功能,重庆目前也正在考虑“散”的功能,促进渝新欧运输线货运的双向流动。
国家相关部委现在正在研究,考虑把重庆作为进口欧洲汽车的口岸城市。
如果确定下来,这将使从欧洲进口的汽车及零部件,从渝新欧运输线到重庆,随后再分销运往全国。
放眼未来,除了汽车,仪器、仪表、奢侈品等都可能成为新货物扩展方向,如果这些货物也能实现在重庆周转,渝新欧运输线“散”的功能将得到充分体现,重庆也将成为名符其实的物流枢纽。
值得一提的是,渝新欧运输线的现状很难被打破。
除了重庆外,如果再在其他省区增设其他的货物装车点,这必将耗时,影响到渝新欧运输线的“定时”问题,时间不能保障,进而会影响到货运价格,而时间和价格则是物流的生命,也是渝新欧运输线和海运比的优势所在。
重庆到鹿特丹,铁路货运时间比海运省24天渝新欧铁路全长11179公里。
这条国际货运线路从重庆出发,经达州、安康、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向西过北疆铁路到达我国边境阿拉山口,进入哈萨克斯坦,再转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至德国的杜伊斯堡,借由杜伊斯堡这个交通枢纽,从重庆运出的货物可直达欧洲各大港口。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认为,渝新欧铁路并不是一条新建的铁路,而是把现有铁道线路进行优化组合,并提升沿线各国、各地海关通关效率的一条运输通道,“这条线路有两方面的改革颇为引人瞩目:一是铁道部门调整了运行时间表,明确‘五定班列’,实现多国铁路联运;二是改革了传统通关方式,重庆发出的货物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德国铁路沿线,各国不再重复检验,便捷通关。
”所谓“五定”班列,即定点、定线、定车次、定时、定价。
由于采用集装箱运输方式,沿途虽因各国轨道宽窄不同需要换车,但不用再像传统货运那样反复装卸更换车皮,货物安全性和准点率因此大为提高。
据了解,目前从我国沿海地区走海运至欧洲,所需时间约为36天;如果往西走渝新欧铁路,到荷兰鹿特丹只需约13天。
值得一提的是,走渝新欧铁路运费比航空节省,运输时间比海运短,安全性更高,通关也更加便捷。
黄奇帆认为,渝新欧铁路作为“新丝绸之路”,在有效满足重庆以笔记本电脑为代表的IT产品对铁路国际贸易大通道需求的同时,还将极大提升重庆作为长江上游物流中心的地位和形象。
除了笔记本电脑,汽摩、化工等其他产品同样可通过这一通道出海,“重庆造”在欧洲市场的竞争力将大大增强。
更重要的是,这一国际大通道将辐射西部,吸引各地货物来渝中转,成为“公共平台”。
物流新局以重庆为中心的物流圈,辐射中国大西南及东南亚渝新欧成为“新丝绸之路”近年来,重庆致力于打造全球笔电基地、内陆开放高地,在国家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与沿途各国通过消除通关障碍、协调改善铁路换装基础设施、积极推进平台公司建设等措施,对“渝新欧”铁路线路进行优化,形成了具有“新丝绸之路”美誉的“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
该通道起自重庆团结村,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终至德国杜伊斯堡,全程11179公里,全程运行16天左右,其运行时间比海运(江海联运)从重庆到欧洲要节约24天左右,比北线,经满洲里出境,途径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到德国少1000公里。
,“渝新欧”国际联运大通道的开通,改变了中国“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运输格局,过去内陆货物运到欧洲,往往要先运到沿海,再通过海运到欧洲,一般要花40多天,现在通过“渝新欧”国际联运大通道运输,只需10几天时间。
特别要指出的是,“渝新欧”国际联运大通道有三个重要创新:一是中国海关与“渝新欧”沿线各国海关达成便捷通关协议,重庆海关关检后就一路绿灯通行,沿线国家海关不再重复关检。
二是铁道部与“渝新欧”沿线国家的铁路部门商定,“渝新欧”开通五定班列,即定起点终点、定运行路线、定运行时间、定运输内容、定运输价格。
从商定情况看,“渝新欧”运输价格与海运价格差不多,但时间上却要节省近1个月,因此走“渝新欧”要经济划算得多。
三是“渝新欧”国际联运大通道的开通,使重庆成为内陆交通枢纽、西部通往欧洲的桥头堡,成为内陆口岸。
不仅中国的货物可以经“渝新欧”运往欧洲,欧洲的货物也可以经这条线运到中国,重庆就成为欧货到中国的集散地。
“渝新欧”不仅带动了重庆的出项物流,也使重庆成为中国西部的物流高地和中欧贸易的桥头堡。
又名"第二亚欧大陆桥"。
是从中国连云港到荷兰鹿特丹的铁路联运线。
它东起中国江苏连云港和山东日照市,西到荷兰鹿特丹、比利时的安特卫普,途经江苏、山东、河南、安徽、陕西、甘肃、山西、四川、宁夏、青海、新疆11个省、区,89个地、市、州的570多个县、市,到中苏边界的阿拉山口出国境。
出国境后可经3条线路抵达荷兰的鹿特丹港。
中线与苏联铁路友谊站接轨,进入苏联铁路网,途经阿克斗亚、切利诺格勒、古比雪夫、斯摩棱斯克、布列斯特、华沙、柏林达荷兰的鹿特丹港,全长10900公里,辐射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它比北线大陆桥减少行程3000公里,比走海路费用节约20%,时间减少一半。
北线经阿克斗亚、切利诺格勒,到彼罗巴甫洛夫斯克纳,再经莫斯科、布列斯特、华沙、柏林到达鹿特丹港。
南线经过阿雷西、伊列次克、布良斯克,再经过布列斯特、华沙、柏林到达鹿特丹港。
也可从阿雷西分路,通过伊朗的马什哈德到德黑兰,还可从布良斯克分岔至乔普到达匈牙利的布达佩斯。
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全长4213公里,由陇海铁路和兰新铁路组成。
它将中国与独联体国家、伊朗、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德国、奥地利、比利时、法国、瑞士、意大利、英国紧密相连。
新欧亚大陆桥的贯通,让重庆完成了从内陆到桥头堡的华丽转身。
这条纵贯欧亚的大动脉,改变了世界物流格局,使得以重庆为中心,辐射中国南方及东南亚的大物流圈初现雏形。
际上通称的“大陆桥”,是指连接两个海洋之间的陆上通道,是横贯大陆的、以铁路为骨干的、避开海上绕道运输的便捷运输大通道。
主要功能是便于开展海陆联运,缩短运输里程。
在新欧亚大陆桥贯通之前,其实已有两座欧亚大陆桥。
第一欧亚大陆桥:贯通亚洲北部,以俄罗斯东部的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和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为起点,通过世界上最长铁路———西伯利亚大铁路(莫斯科至符拉迪沃斯托克,全长9332公里),通向欧洲各国最后到达荷兰的鹿特丹港,也称西伯利亚大陆桥,整个大陆桥共经过俄罗斯、中国、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波兰、德国、荷兰7个国家,全长13000公里左右。
该条线路历史最为悠久,它第一次把亚欧大陆从北部连接起来,极大地推动了东北亚和西欧之间的货物运输,但由于中国大陆地区的辐射能力有限,加之西伯利亚路线国际轨道不同,所以中国货物到了俄罗斯还需要重新装卸,因此会耽搁较长时间第二欧亚大陆桥:东起我国江苏省黄海之滨的连云港,向西穿越十多个省区,由新疆西北边境的阿拉山口出中国国境,经过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直抵荷兰北海边的鹿特丹港,全长10900公里。
这条连接太平洋、大西洋的国际海陆联运通道,比通过巴拿马运河或绕道好望角海上运输航线,分别缩短运距1.1万公里和1.5万公里;比取道第一欧亚大陆桥缩短运程2000多公里,而沿线自然、经济条件较好。
这条线路穿越中国多个省区,在中国的知名度最大。
但中国经济重镇珠三角及正处于开发热潮中的大西南地区,却难以接受其辐射。
现在重庆正在打造的新欧亚大陆桥,准确定义应为第三欧亚大陆桥。
它以重庆为中心,构建起辐射中国南方及东南亚的大物流圈,欧亚大陆南部没有横向连接铁路的状况成为历史。
现在从中国南方如上海、广州到欧洲,海运一般都要36天才能到欧洲,而走这条线路的话,从长三角、珠三角到重庆只需2天,从重庆到欧洲12天,时间大大缩短。
新欧亚大陆桥浮出水面以来,让不少物流企业跃跃欲试。
包括中铁集装箱公司、德国铁路等国际巨头都有意成为承包商。
中铁集装箱公司负责人透露,未来的新欧亚大陆桥物流,将是“一个千亿级的商机”。
据悉,如今的新欧亚大陆桥重庆至兰州段还得经过渝襄铁路绕行,待2012年兰渝铁路贯通,该线路将进一步截弯取直。
经铁路部门初步测算,兰渝铁路建成后,兰州至重庆的铁路运费会降低约1/3,而时间缩短约2/3(约10小时),新欧亚大陆桥将更加便捷通畅。
破局之作借助新欧亚大陆桥,重庆将成为中国对外开放“桥头堡”中国这样的大国,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加快发展新欧亚大陆桥,对于纾解目前的…马六甲困局‟影响深远。
伴随着新欧亚大陆桥的建设推进,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运输公司马士基、全球最大的工业及物流基础设施提供商和服务商———美国普洛斯公司以及香港招商局集团等国际物流巨头纷纷落子重庆,惠普、宏碁、富士康等IT企业也纷纷西进。
宏碁全球CEO蒋可凡·兰奇曾满意地说:“从地理位置上说,重庆处于欧亚大陆的中心。
但以往外资来到中国,都是先沿海后内地。
交通基础条件的改善,让重庆的地理中心位置终于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黄奇帆则预测,借助新欧亚大陆桥,重庆将成为中国向欧洲出口商品的重要中转站。
传统意义上的内陆将华丽转身,成为“桥头堡”。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重庆枢纽地位的提升以及新欧亚大陆桥的贯通,中国的国家战略将得到极大补充。
国家商务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光辉博士说,中国进出口欧洲的货物绝大部分选择绕行马六甲海峡以及苏伊士运河的海上路线。
对于中国西部地区来说,这等于白白增加了上万公里的货运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