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漂调法
调立漂最简单方法示

调立漂最简单方法示
调立漂是指通过调节钓组上的装置,使钓钩在水中保持漂浮状态,以便能够更好地观察鱼咬钩的情况。
下面是调立漂的最简单方法示例:
1. 准备漂浮器。
选择一款适合当前钓点和钓法的漂浮器,通常选择大小和颜色都比较醒目的漂浮器。
2. 装配钓组。
首先将漂浮器线通过漂浮器的中央孔或绳子环,然后将漂浮器线一端通过漂浮器上的固定环,将另一端系在主线上。
3. 调整漂浮器的位置。
利用漂浮器上的固定环可以在主线上自由滑动,根据需要进行位置调节。
通常情况下,将漂浮器放在钩子下方的适当位置,使漂浮器能够在水中保持平衡。
4. 添加配重。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在钩子下方的主线上添加一些配重,以便在水中保持平衡。
可以使用铅块、钓坠或钓铅等物品作为配重,根据需要逐渐增加或减少配重的重量。
5. 校准漂浮器。
将装配好的钓组放入水中,根据漂浮器是否能够保持垂直状态来判断调整是否准确。
如果漂浮器倾斜或下沉,说明需要做进一步的调整,直到漂浮器能够保持漂浮状态。
以上是调立漂的简单方法示例,根据具体情况可能会有些许差异,需要针对实际的钓点和钓法进行调整。
钓鱼技巧:立漂怎么调漂灵敏度高

立漂怎么调漂灵敏度高
立漂是钓鱼人最常用的浮漂,因使用时是竖立在水中的而得名,优点是稳定性好、灵敏度高且善于观察漂相,缺点是调漂时很多新手可能都驾驭不了,事实上调漂也是立漂钓鱼的关键环节,接下来来讨论下立漂怎么调漂灵敏度高!
一、重铅找底
重铅找底是立漂调漂的第一步,目的是粗略的找到钓点的水深,具体操作是在铅皮座上加一块大铅皮后抛入水中,浮漂在铅坠的作用下肯定会全部沉入水中,然后抬竿并逐渐上移浮漂直至浮漂水平,此时浮漂顶部到铅坠的距离就是钓点的水深。
二、半水调目
重铅找底后可用一粒太空豆标记钓点的深度,然后将浮漂下拉至少一个浮漂长度的距离,然后用剪刀逐步修剪铅皮直至浮漂露出想要调的目数,例如调4目时可将铅皮修剪至浮漂露出水面4目,调水平时可将铅皮修剪至浮漂刚好和水面平行即可。
三、调整钓目
半水调目后可在鱼钩上挂上饵料调整钓目,具体操作上挂好饵料后上拉浮漂,若要钓2目可将浮漂上拉至刚好露出2目,若要钓5目则可将浮漂上拉至刚好露出5目,值得注意的是调目越高越灵敏、越低越迟钝,而钓目越低越灵敏、越高越迟钝。
四、注意事项
1、重铅找底时要在周围多抛几次,目的是测试一下水底的是否
平整,若浮漂露出目数不一致表明水底不平。
2、修剪铅皮时不要一次剪得太多,尤其是接近调目或钓目时更要慢慢剪,否则易因剪得太多而需加铅皮片。
3、立漂调钓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一般情况下是调的目数越少越迟钝,钓的目数越少则越敏感,反之亦然。
台钓中立漂的准确配铅和快速找底方法

台钓中立漂的准确配铅和快速找底方法使用立漂悬坠是台湾钓法中的精髓,它给出鱼儿吃食的所有信息,比传统的七星漂要明显、清晰得多。
台钓法使用的全套渔具对没车的钓友来说是很不适宜的,但是,我们可以只把立漂用起来,把靠近立漂的那段主线沉到水里,就可以在鱼儿吃食的最佳时刻抬杆起鱼了。
这就叫“变通”。
给立漂配合适的铅坠和钓点找底是使用立漂的关键点,在此,我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朋友们。
一、调漂与铅坠的匹配1、一般每一种规格的立漂都可以匹配一种固定的铅重。
当买来一支新漂后,可以在家里就将铅坠调配好,以后再换同种立漂时,一般都不需要变动铅坠了。
方法是在‘调漂筒’立或者是‘水桶’里匹配好,要记住将子线和钩也拴上哟。
由于水浅,一般调至5目较好,因为到了现场一般都在水深1m以上,那时钓线在水里的重量还会让漂下沉一点。
2、当再次使用这支漂和这组线时,就不需要调配铅坠和漂的匹配了。
二、精确找底1、到了钓鱼现场,先将立漂下的线组大致留1m左右抛到水里,记住水面上立漂的剩余目数(假设现在是4目)。
然后在两只钩上,以你平常的习惯拉上饵料后再轻轻的抛到水里,并记住漂尾此时在水面还有的目数(假如2目)。
2、准备好一块与铅坠差不多重的铅皮(注意太重了会陷入淤泥中)。
将铅皮折弯卷在最下面的一只空钩柄上,然后抛向你选定的钓点,然后多次移动立漂在线上的位置,直到刚好水面剩下2目(前面假设的是2目)为好。
3、取下找底用的铅皮,拉上两颗饵料抛在你的钓点上,待立漂完全站稳后可能会比2目多一点,这是因为饵在沉底的过程中溶散了一些,这样就需要将立漂在上移半目左右为好。
三、其它1、在台钓法中钓粉状饵料时,立漂一点、或快速上移、或黑漂就应抬杆刺鱼,当时间较长(几分钟)立漂上移了1或2目时,就应起竿重新挂饵了,这表示钩上的粉状饵料已经完全溶散了。
2、最好选用灵敏度高的立漂,灵敏度低的立漂给出的信号小,用起来时间长了两眼会变成对眼的^_^!。
传统钓鱼调漂技巧_传统钓鱼立漂调漂方法

传统钓鱼调漂技巧_传统钓鱼立漂调漂方法一、立漂双钩完整调漂法立漂双钩完整调漂法兼顾多种选择:①钓浮;②钓【一饵悬浮,一饵沉底】;③钓【双饵沉底】;④钓沉坠。
为此,要调一点,掌握两点,分三步完成。
第一步,调钓系的悬浮点钓系指双钩挂饵的钓组,使钓系半水平衡,通过加减坠重,把钓系的悬浮状态调在1目或2目上。
所调的目数记作漂点A,称为钓系的悬浮点。
第二步,掌握上饵悬浮点短脑线和长脑线钩上的饵分别称为上饵和下饵。
取掉下饵,将挂上饵的钓组投于水,平衡时漂显示的目数称为上饵悬浮点,记为漂点B。
该点是上饵悬浮的下限条件(或最低条件),意即钓目超过漂点B上饵必沉底,或者说,上饵不沉底,钓目不会超过漂点B。
沉底的含义是,饵(含钩)的部分或全部重浮力差压在了底面上。
第三步,掌握坠子的悬浮点坠子的悬浮点记为漂点C。
确定该点的精确方法是取掉双钩,将线、漂、坠投入水中,平衡时漂所显示的目数。
为此,调漂时勿将脑线系死。
漂点C是悬坠的下限条件,钓目超过该点悬坠变成沉底坠。
设钓系的漂点A为1目,漂点B为3目,漂点C为5目;上下钩的距离等2目之长;漂1目的浮力的F。
【泰戈电子夜光浮漂,圆度直度较好,轻而硬度适中,浮力大,灵敏度高,坚韧耐用】由漂显示的目数到长脑线钩底的长度称为钓系的水中长度。
以灵敏极限为标准,将水线放长1目,漂上升1目,浮力减小F,于是下饵沉底,压力等于F,将水线放长到2目,漂显示3目,下饵压底的力为2F,长脑线松弛,继续放长水线,坠子第二次下降,直到即将沉底,两条脑线贴底为止,这里悬坠钓法中[双饵沉底]的极限状态。
若再放长水线,坠则沉底,漂显示的目数超过漂点C。
众所周知,钓目离漂点A越近,钓系对鱼讯的反应越灵敏;反之,则越迟钝。
因此,底钓中的灵敏度由依次递降。
完整调漂法的优点是,充分利用漂尾的有限长度,最大限度地开发钓系的灵敏度,提供多种钓法选择,以适应鱼情变化。
【硬尾巴尔杉木立式浮漂,流线型漂身设计,高亮度LED灯珠,超亮不刺眼,不进水不漏水】二、散子漂单钩钓组的调漂法钩尖挂米粒等小饵或穿细蚯蚓、蛆,是传统的惯用钓法。
立漂调法(一)

立漂调法(一)立漂调法无论是带饵调漂,还是空钩调漂,都要在双钩不触底的状态下进行调试,如要是钩触底调出来的漂是不准确的, 初学者尤其要注意这一点,也是走出传统钓关键的一步,.双饵调漂:这是最容易懂的一种调漂,当然,在调漂之前,首先要确定你搓的饵团基本一致,然后挂双饵半水调试,刚下水时,浮漂会受鱼饵的重量慢慢下沉,直到漂尾完全沉没,调试时,只要慢慢剪去铅皮的重量,直到漂尾露出你要的钓目{一目,二目或是三目},如调几钓几,此时的漂像是最灵敏的,但要顾虑到我们搓的饵团是不是大小都一致,而饵团在下水的过程中也会雾化一些重量,调几钓几就会双饵离地,为了能避免此问题,如带双饵调一目的,就可以钓二目.三目,甚至还可以钓到五目,六目,只要你喜欢,可直钓到铅坠落地成传统钓,只要有漂信,大胆钓钝无妨,对钓者而言不怕浮漂乱动,就怕浮漂不动。
单钩调漂,在调试时只用一支空钩,调几钓几,先忽略一只钩的重量,调好后再换上垂钓钩组,钓的时候让漂尾露出水面调的钓目,此时,底钩肯定卧底,上钩也刚好触地,此调法简单实用.单饵调漂,首先空钩不到底,{挂上一颗饵团,要求调试的饵团雾化慢},在下水时,浮漂会受饵团的重量慢慢沉没,调试时,只要慢慢剪去铅皮的重量, 直到漂尾露出你要的钓目{一目,二目或是三目},调好后挂上双饵再抛至钓区,浮漂一定会随着双饵的重量缓慢沉没,然后再将浮漂向上移动,一直到漂尾露出水面{一目,二目,三目}的钓目,这种调漂法绝对保证下饵团到底,而上饵团是悬空的,两颗饵料的重量即不会因浮漂的浮力不足而沉没,更不会因为盲目调几钓几而造成浮漂的浮力过大.出现饵团不到底和找不到底的现像,此调法的目的是让饵团的重量一半让浮漂的浮力悬挂,让另一半的重量由底来乘托,此法的调试是众多调漂法中最为科学的一种。
调漂钓鱼,最最普遍的钓目是2目(或者1目)。
其中有什么道理?遇到各种情况,怎样去钓2目(或者1目)?最主要的原因是钓2目(1目)视觉效果最好。
立漂调法(一) (

立漂调法(一)(立漂调法无论是带饵调漂,还是空钩调漂,都要在双钩不触底的状态下进行调试,如要是钩触底调出来的漂是不准确的, 初学者尤其要注意这一点,也是走出传统钓关键的一步,.双饵调漂:这是最容易懂的一种调漂,当然,在调漂之前,首先要确定你搓的饵团基本一致,然后挂双饵半水调试,刚下水时,浮漂会受鱼饵的重量慢慢下沉,直到漂尾完全沉没,调试时,只要慢慢剪去铅皮的重量,直到漂尾露出你要的钓目{一目,二目或是三目},如调几钓几,此时的漂像是最灵敏的,但要顾虑到我们搓的饵团是不是大小都一致,而饵团在下水的过程中也会雾化一些重量,调几钓几就会双饵离地,为了能避免此问题,如带双饵调一目的,就可以钓二目.三目,甚至还可以钓到五目,六目,只要你喜欢,可直钓到铅坠落地成传统钓,只要有漂信,大胆钓钝无妨,对钓者而言不怕浮漂乱动,就怕浮漂不动。
单钩调漂,在调试时只用一支空钩,调几钓几,先忽略一只钩的重量,调好后再换上垂钓钩组,钓的时候让漂尾露出水面调的钓目,此时,底钩肯定卧底,上钩也刚好触地,此调法简单实用.单饵调漂,首先空钩不到底,{挂上一颗饵团,要求调试的饵团雾化慢},在下水时,浮漂会受饵团的重量慢慢沉没,调试时,只要慢慢剪去铅皮的重量, 直到漂尾露出你要的钓目{一目,二目或是三目},调好后挂上双饵再抛至钓区,浮漂一定会随着双饵的重量缓慢沉没,然后再将浮漂向上移动,一直到漂尾露出水面{一目,二目,三目}的钓目,这种调漂法绝对保证下饵团到底,而上饵团是悬空的,两颗饵料的重量即不会因浮漂的浮力不足而沉没,更不会因为盲目调几钓几而造成浮漂的浮力过大.出现饵团不到底和找不到底的现像,此调法的目的是让饵团的重量一半让浮漂的浮力悬挂,让另一半的重量由底来乘托,此法的调试是众多调漂法中最为科学的一种。
调漂钓鱼,最最普遍的钓目是2目(或者1目)。
其中有什么道理?遇到各种情况,怎样去钓2目(或者1目)?最主要的原因是钓2目(1目)视觉效果最好。
钓鱼技巧:手竿立漂调漂方法图解

手竿立漂调漂方法图解
立漂是和台钓一起传入大陆的,主要由漂脚、漂身、漂尾三个部分组成,使用立漂钓鱼时必须先要调漂,否则将会影响线组的灵敏度和钓获,事实上立漂调漂也是最难掌握的,接下来一起来讨论下手竿立漂调漂方法图解!
一、铅坠找底
手竿立漂调漂的第一步是找底,做法是在铅皮座上加一块大铅皮并抛到钓点,立漂在铅坠重力作用下肯定全部没入水中,抬竿上拉漂座直至漂尾刚好露出水面,此时铅坠到漂尾的距离就是大致的水深。
二、下拉浮漂
找底后将漂座下拉比子线长5~8厘米的距离,这一步的目的是确保调漂时鱼钩(双钩)能离底,因此漂座下拉距离一定要大约子线的长度,但下拉距离也不能比子线长太多,否则会影响调漂时的准确度。
三、修剪铅皮
下拉漂座后即可用剪刀修剪铅皮,直至漂尾露出想要的目数,例如调5目时要将铅皮修剪至漂尾露出5目,调3目时要将铅皮修剪至浮漂尾出3目,当漂尾露出目数与想要调的目数接近时一定要慢慢的剪。
四、挂饵找底
铅皮修剪好后可在鱼钩上挂上饵料,然后将钩饵抛入水中,由于饵料也会产生重力,增加饵料的重力后漂尾会再次没入水中,作钓时一定要将饵料拉或搓均匀,否则容易因饵料重力不均影响观察漂相。
五、调整钓目
挂饵找底后即可调整钓目,做法是上拉漂座直至漂尾露出想要的目数,例如钓2目时可上拉漂座直至漂尾露出2目,此时漂尾露出的目数越少线组相对越灵敏,反之漂尾露出的目数越多线组相对越迟钝。
综上所述,调漂是手竿立漂钓鱼最重要的环节,常见的有调三钓三、调四钓二、调五钓三等,其中调的目数越少越迟钝、越多约灵敏,而钓的目数则越少越灵敏、越多越迟钝,作钓时要根据实际鱼情选择合适的调和钓。
立漂单钩调漂方法

立漂单钩调漂方法
立漂单钩调漂方法是一种常用的钓鱼技巧,可帮助钓手更有效地捕捉鱼类。
以下是一些关于立漂单钩调漂的技巧和建议。
首先,钓手应确保正确选择合适的漂。
漂的大小和重量应该与钩子的大小和鱼类的大小相匹配。
如果漂太大或太小,或者过于沉重或太轻,可能会影响鱼钩的下沉速度和浮力,从而影响到钓鱼效果。
其次,在设置钩子时,钓手应该将钩子垂直地固定在漂的底部。
这样可以确保漂在水面上的位置始终保持稳定。
如果钩子不垂直,则漂会倾斜或偏移,这可能会导致鱼咬钩时无法捕获。
接下来,钓手应该注意漂的浮力。
如果漂的浮力太大,那么在鱼咬钩时可能会触发漂的移动,从而使鱼有机会逃跑。
相反,如果漂的浮力太小,则可能无法使鱼挂住钩子。
最后,当调整漂的位置时,钓手应该小心谨慎。
要确保漂的位置不会太靠近钩子,否则可能会影响到钓鱼效果。
此外,应该逐渐移动漂的位置,并仔细观察漂的反应,以确定最佳的位置。
总之,立漂单钩调漂是一项重要的钓鱼技巧,可以帮助钓手更有效地捕捉鱼类。
通过正确选择合适的漂、设置钩子和调整漂的位置,钓手
可以提高自己的钓鱼技能,获得更多的鱼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漂调法(全集)最基本、最简单的调漂方法。
一孔雀羽七目软尾漂,从调四目钓二目开始学,调四目或三目半是七目漂尾的一半,是居中目,这样大致可将调四目以上为灵敏,四目以下为迟钝,这主要是划个大致的界线便于区分,然后从二目钓起,饵略大于黄豆粒,这就是常说的调四钓二,当然这也说的是钓底。
鱼情正常时调四钓二是适合的钓法,鱼情不正常时,一般不要轻易动调目,只要上下移动钓目,往下可钓一目、半目,甚至平水。
往上可钓三目、四目,流水时可钓五目、六目,这时子线已弯曲在水中,调目确定后,钓几目合适,就要靠自己上下移动浮漂去摸索了,初学者如此,高手也是如此,当然高手早已跳出调四钓二这个初级阶段了。
二、巴尔杉木漂尾十目的硬尾漂。
它的居中目是五目(十二目是六目、十四目是七目),可以从调五钓三或两目半开始学,钓目也是调目一半,上下都有余地,也能保证两饵沉底,钓几目合适仍然要根据鱼吃食的情况,上下移动浮漂,增减钓目,以达到正常上鱼的目的。
三、初学台钓的钓友存在一种共同的倾向,那就是喜欢灵敏,他们认为既然灵敏是台钓的优势,就以为越灵敏效果越好,结果却适得其反,回报他们的是空钩连连,弄得手忙脚乱,疲备不堪,钓不上几条鱼来。
所以初学台钓时在鱼情正常的情况下把漂调得不灵不钝或迟钝些,如七目软尾漂可从调四钓二开始,转向调四钓三、调四钓四,或降低调目,改为调三钓二、调三钓三,把调目调低些,把钓目调高些,不仅适合鱼情,也便于观察。
调三钓三下饵落底,上饵也轻触底,钓饵在池底的状态符合鱼吸食的基本要求,漂上的反应也较真实。
这是一种老老实实的钓法,掌握这种基本方法后,再向纵深发展就有了基础,道理也容易弄明白,不要一开始就去追逐高手们的调漂方法,那是华而不实,自陷泥潭。
四、对漂的要求勿需太高,初学台钓不一定要用价格昂贵的高档漂。
在竞技池以外的水域垂钓,普通漂一样能用。
我在参加一次钓鱼比赛时,由于行前匆匆,临场才发现漂盒未带,无奈只得向旁边一位刚学台钓的钓友借了一支漂。
这是一支软尾六目塑料漂,漂尾较粗,所以一开始我就调三目钓二目,后改为调三钓三,上鱼情况一直很好,在这场80多人参加的比赛中,我轻取第一名。
当然,如果你有了一定的基础,特别是在竞技池参加比赛,拥有高档漂那是必要的。
? 总之,台钓调漂并不神秘,只要你不好高鹜远,而是脚踏实地,从最基本的方法学起,不需要多久就会有心得体会,从而跨越这道门槛就不再是难事了。
调钓变法一、调灵钓灵:应用于鱼的行动迟缓,不大开口的情况下,如氧气不足或天气寒冷鱼不爱动。
二、调灵钓钝:用于鱼很滑,吃食时有各种试探活动,不易准确掌握提竿时机的情况。
三。
调钝钓灵:用于鱼群密集,互相干扰吃食或鱼咬钩很不规范的情况下。
四、调钝钓钝:鱼多也游动就是不开口,有可能鱼游动中触钩,漂一有反映立即提竿,常可挂上鱼来。
天气不好,水中缺氧,冬天水冷,吃口轻”当遇到这几种情况时,决不能钓灵,一定要双饵落底,调灵钓钝。
但如用细身细尖子小漂,则调平水钓半目或一目。
在鱼少的水域中为使钓饵有动态仿真效果,来引诱为数不多的鱼时,可以钓灵。
但是小杂鱼多的地方,还是钓钝为好。
在平时钓鱼的开始阶段可以钓灵。
这样发窝快,又能及时了解鱼进窝的情况。
但要随进窝鱼数的增多和“鱼口”的变化逐渐过渡到钓钝,因调目太低,剩余浮力不够造成鱼饵在池底的压力和鱼饵的重量大于鱼吸食的力量,或者鱼饵藏于淤泥里令鱼无法顺利进食的现象统称为“下迟钝”状态。
但在天气较差、缺氧、鱼儿厌食、水温太低等一些造成鱼儿游动的速度缓慢,吸食动作轻微的时候;钓罗非和鲮鱼、小鱼闹窝、小鱼之中钓大鱼的时候此方法却又十分适用这些非常时期。
如果扬竿时漂相已经到位,而一顿鱼还未离底就跑鱼,那就是提竿过早;若是遛鱼时还没遛两下就跑鱼,那多是提晚了。
不管浮漂上升至几目,只要认定上升已停顿即扬竿。
但要注意,浮漂在上升时不要扬竿。
中钩之鱼钩中位置仅在鱼唇皮上,则提竿过早;挂下唇或喉部则说明提竿过晚。
提出问题:调4钓1、2、3、4、5效果一样吗?有什么区别?都适合在什么条件下施用。
有人说钓1、2是钓灵,钓3、4、5是钓钝,我看问题并非如此简单,为了搞清楚我们不妨仔细的分析一下。
为了方便,我们设一食压二目。
再设一个食一分钟就化完,且是匀速的化。
调4钓1,此时底钩刚好到地,上钩悬起,两脑线都是直的,两食的距离最大。
半分钟以后食化了一半,漂上升1目,再过半分钟食全部化完,漂回到4目。
就是说钩上有食的时间不超过一分钟,如不考虑鱼接食,就是说你只给了不到一分钟的时间让鱼吃食。
食化一半漂升1目,此时底钩已经离地一点。
此种钓法适合鱼多抢食时用。
调4钓2,状态和调4钓1基本没区别。
半分钟以后食化一半,漂不会动的,再过半分钟食化完了漂回到4目。
这两种情况的区别主要是带食的钩在水下的静止时间不同,前者几乎没有,后者有半分钟。
不要小看这半分钟,在这半分钟里底钩是个什么状态呢。
打个比方,打个生鸡蛋在地上,蛋清在四周,蛋黄在中间。
蛋清就是已经散了的食,蛋黄就是还没散的食,钩子在蛋黄中,鱼最爱吃这样的食。
此种钓法适合鱼不太多,经常要等鱼(短时间)上钩的情况下使用。
钓3目时两钩都到地了,底钩的脑线明显弯曲(增多了漂的无效信号),这种情况钩在食里的时间较长,45秒以后漂才开始上升1目回到4目上。
此种钓法适合鱼较少,经常要长时间等鱼上钩时使用。
调4钓4目就和前面有很大的区别了。
两钩在水下的状态和钓3目差不多,脑线一弯一直。
所不同的是当两个食全化了上钩子只会向上移动一点点,这时的漂尾可能是4目半(排除环境的因素)。
调4钓5(是指漂从下往上一点一点的移,刚好5目时)和调4钓4在水下的状态都一样,脑线一弯一直,当两个食全化了钩子也不会动。
调4钓5的两个钩子的重量完全由地面承担,它的稳定性要好与调4钓4,可以抵抗一点不良环境的影响。
钓4和钓5都是对付被钓滑了的鱼的很有效的办法。
滑鱼特别是剩下的那几条大鱼一般是不吃不散的食,它只吃散食。
糟食用在手竿上,采取传统钓法就成了抗风性很好的对付滑鱼的良策。
最后再说一下调漂,初学者一定要从下往上移漂,一次一点,整个过程要像正式钓鱼一样,每次都要规范,刚到你要的“目”就好了,不然水下就可能是另一个样子。
不要怕麻烦,这是一举两得的事,调好了漂又打好了窝,何乐而不为呢。
有一点需要说明,上面我说的是一种理想化了的情况。
现实中因为各自用的子线粗细不同,钩的大小不同,也就不能死板的看上升的时间和目数,只能作为一般原理来认识。
钓鱼重要的是会看鱼漂,它是反应鱼咬钩与否重要表现的媒体。
其表现为上浮、下挫、横移三中情况。
一切就续后,就是试漂,调漂。
一般的文字资料,都介绍以调四目钓两目,为台钓入门的基础。
我也用其做为调漂的基本参数。
所谓目,就是浮漂上的彩色的小格,一格为一目,调四目,就是要让浮漂露出水面四个小格。
而所谓的钓两目,就是看水面露出两个小格,看其上浮或者下沉和横移而来判断鱼咬钩情况。
这个时候,学钓的人也许就会糊涂了,怎么调着是四目,而钓着却说两目?差两个呢,别着急,这个就涉及到了台钓和咱们民间所流传的钓于方式的关键。
我们民间这种钓鱼方式一般钓鱼人都称做传统钓,传统钓钓组的坠子是躺在地面上,坠子的重力大于浮漂的浮力,一般是漂调几目就钓几目。
而台钓的坠子是悬浮在水中的。
它的重力小于漂的浮力,这个是他们之间的本质区别。
才说的调四目,就是将浮漂调的在水面上露四目。
钓二目,是指在水面上露出的两目,而少的两目是鱼饵的重量,因为上面已经说过,台钓的钓组在空钩情况下是悬浮水中的。
所以当双钩挂饵下水后(饵的大小适当情况下,约黄豆粒大),浮漂会自然下沉两目,水面还会剩余两目,而剩余的这两目,就是所谓“钓两目”,开始露在水面的四目就是所谓的调“四目”。
到这里该明白“调四目钓两目”这个专业说法的由来吧?这个四目如何调呢?把漂移动到坠子附近——就是半水调标,用剪刀修剪铅皮。
注意:一定要小心的,少少的剪,直到浮漂在水中露出四目,这个时候也就完成了调四目的工作了,如果熟悉了这个修剪铅皮的过程,同样方法你也可以调5、6、7、8、9、10目。
也可以调1、2、3、目,全看你想怎么调,需要多少了。
其关键是修剪铅皮的重量!有人也许问,怎么调一目啊?铅皮都很轻了。
轻那你不会换一块大的铅皮重新修剪?笨的你。
:)接下来,就是台钓调漂关键的地方了,找底。
这个时候你需要在准备一小块铅皮,用它把最下面的那个小钩给包上,注意!一定要是最下面的那个小钩!然后扬竿入水,如果看不到漂,就向上移动浮漂,直到露出开始调的四目。
然后就提竿,把小钩上的铅皮拿下来,再将钓组入水,看看浮漂露出几目,如果是四目,就再往上轻微的移动浮漂至水面露出浮漂五目。
为什么要露五目呢?因为才用铅皮找的底,不过是粗略的知道钩在水中的大体位置。
拿下铅皮后,由于浮漂的浮力大于下面钓组重力,所以会上浮,而这个上浮距离是我们所未知的。
如果上浮大的话,双钩挂一般大小的耳会出现双饵都离地的现象。
而不是单饵触地的最佳状态。
将浮漂调到露五目的时候,说明水下单钩真的找到了底!!因为单钩着地后,由于脑线的支撑作用打破了原来悬浮状态的四目所保持的力的平衡。
再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小心仔细的一点点一点点的将浮漂向下移动。
直到水面上刚刚、刚刚好露出四目为最佳。
注:一定是由五目一点点向下移动到四目!!!至此。
就剩下最后一项工作了,就是再将浮漂向下移动两目的长短。
到此,整个调漂过程才算完成。
调标过程A半水调正铅皮——到4目,挂铒(罗帽)找底,若钓二目,则调浮漂到水上二目,抛空钩应为4目,二钩挂铒应为2目。
这就是调4钓2的过程。
B半水——单钩挂铒(挂铒和钓时的铒差不多,此时挂铒不好散)——剪铅皮到想钓的目数,是几钓几——挂双铒,推漂到直到所调的目数)。
这种调法保证钓时一铒落底,一铒浮空。
带饵调漂的优劣优点就是:能够及时地掌握饵在水中的即时状态:如饵团的大小;溶散速度;是底是浮。
同时也能很好的反映鱼群的确切位置。
比如:饵团逐渐溶解,在浮漂轻微升起的过程中,突然出现顿口或加速上升。
还有就是在抛竿换食的时候,饵在下落的过程中出现的顿停或加速上升——就是我们常说的“截杀”。
若此两种现象频繁出现,多表明:鱼群已经离底。
第三,就是能及时地变换钓法,而不用增减铅皮。
钓鲤:加大饵团;钓鲫:减小饵团;钓浮:改搓为拉。
变换自如,因时而异。
其缺点就是:技术要求比较高。
所钓水域的水质,饵团的大小,饵料的溶散性,脑线的长短粗细,以及浮漂的特性等等对其均有影响。
其中浮漂的特性,尤其重要。
若不了解自己所用的漂子,不了解漂子的浮力,材质,灵敏度,吸水性,适用范围,你最好不要采用此种调法。
而这些,需要长时间的实践摸索和总结。
对于新手,难度可想而知。
往往钓了很长时间,也上了鱼,却仍然没能找到最佳的上鱼时机。
甚至看不出鱼讯,扰乱了鱼口。
带饵调漂一般分挂双饵和挂单饵两种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