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管理程序文件(汇编)

合集下载

IATF16949供应商管理程序流程(实用版-含文件全部附表)

IATF16949供应商管理程序流程(实用版-含文件全部附表)

××××××有限公司供应商管理程序文件编号:MC-42-00版本:E2编制:审核:批准:含全部附表×××有限公司发布供应商管理程序1.目的为了使XXX公司内部人员更准确的了解XXX对供应商管理的要求,并且对公司采购业务人员的工作和供应商管理工作进行明确规范,使公司的供应链工作保持高效率、低成本、做到保质、保量、准时供货。

确保XXX生产的顺利进行及所采购的产品或选择的服务满顾客要求。

2.范围2.1本程序适用于管理和考评供应商,对供应商提供的样品进行承认,包含供应商对专用件、尤其是关键件新品开发过程的管理。

2.2适用于对所有合格供应商考核评价及辅导,及新供应商引入前的评价。

2.3适用于物流商日常管理。

3.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使用于本文件。

1)《供应商管理程序》2)《采购管理业务程序》3)《产品开发控制程序》4)《设计变更控制程序》5)《供应商变更管理程序》6)《试生产管理办法》7)《模具管理办法》8)《设备控制程序》9)《原材料采购管理办法》10)《进料检验管理办法》11)《产品物料编码补充管理办法》12)《供应商质量管理办法》4.定义QCDS: Q即质量(quality),C即成本(cost),D即交期(delivery),S即服务(serve),是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估的指标。

关键供应商:关键件(塑胶面板、五金、PCB、机芯、LCD、接插件)供应商重点供应商:IC、二三极管、晶体、镜头等半导体类供应商一般供应商:包材、辅料类等供应商5.职责5.1采购物流中心1)负责公司供应商的归口管理:2)负责编制供应链管理总体规划和中长期控制计划;3)负责组织公司相关部门对供应商审核、选定及供应商日常管理;4)负责采购合同签订和价格的管理;5)负责供应商总体绩效评价;6)负责对关键零部件的PPAP资料搜集。

供应商管理程序文件

供应商管理程序文件

CHHY标准CNHZ/QEP-06供应商管理程序第七版, 2014-06第 1 页,共 9页战略所有者:内容所有者:批准:1.目的:为了保证所选择和使用的供应商在产品质量、交付、服务等各方面能满足本公司的要求,并得到持续不断的改善。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对直接物料或间接物料供应商的选择、评估和管理;对于供应商绩效的监控,只对直接物料供应商进行。

3.定义3.1.RC采购:丹佛斯集团,直接从公司外部购买产品或服务。

3.2.外协:公司提供材料、工装、到外部进行加工。

3.3. DP:Danfoss Procurement,丹佛斯集团。

3.4.DP-I: Danfoss Procurement-Indirect, 丹佛斯集团采购RC采购间接物料管理团队。

3.5.CMX(CMO, CMS, CMR&D, CMP and CMM),中国区管理小组 (运营、销售、研发、RC采购、市场)。

3.6.MDM:Master Data Management, 主数据管理系统。

3.7.BU调达:BU采购下单人员。

3.8.物料分类:Direct material直接物料:构成给客户提供的产品、服务的部分或全部的物料;Indirect material间接物料:在生产或经营过程中被使用或消耗的设备、工装、物料或服务;3.8 供应商分类A类供应商:公司主要原材料、零部件及工装模具的主供应商或外协厂,如不锈钢、铜箔、接管;B类供应商:主要原材料、零部件及工装模具的备选供应商或外协厂,以及包装材料供应商C类供应商:其他供应商。

4.职责与权限4.1.采购部是本公司供应商管理的归口部门,负责新供应商的开发,供应商战略的制定,供应商绩效的汇总管理等。

4.2. BU物流计划部是本公司对直接物料供应商交付绩效的管理部门,负责管理供应商的日常交付,对交付绩效进行统计、分析、改进和反馈。

4.3. 质量部是本公司对供应商质量的管理部门,参与对新供应商的开发过程,负责供应商日常交付质量的管理,对质量绩效进行统计、分析、改进和反馈。

供应商管理程序文件

供应商管理程序文件

标题:供应商管理程序文件摘要:本文档介绍了一个供应商管理程序文件的详细内容和功能。

该程序文件旨在帮助企业有效地管理供应商,确保供应链的顺畅运作。

文件包括供应商选择、评估、合同管理等关键过程,以及与供应商的沟通和合作。

通过使用这个供应商管理程序文件,企业可以提高对供应商的管理水平,减少风险,并获得更高的效率和竞争力。

1. 引言随着全球贸易的发展和供应链的日益复杂化,供应商管理成为企业重要的战略环节。

一个高效的供应商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供应链的可靠性和灵活性,提高客户满意度等。

2. 供应商选择供应商选择是供应商管理的重要一环。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需求和供应商的能力、信誉、质量管理体系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该程序文件提供了一个供应商选择的标准评估表,以便企业能够更全面地评估供应商,并得出合理的选择。

3. 供应商评估为了确保供应商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企业应定期评估供应商的绩效。

评估内容包括供货准时率、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

该程序文件提供了供应商评估表,以便企业可以记录和分析供应商的表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

4. 合同管理供应商合同是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法律文件,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合同管理是供应商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该程序文件包括了合同管理流程,包括合同的起草、审批、签订和执行等环节。

通过规范的合同管理,企业可以更好地控制供应商相关的风险,并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

5. 沟通与合作供应商管理不仅包括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估,还包括与供应商的沟通和合作。

该程序文件提供了一些沟通和合作的工具和流程,帮助企业与供应商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促进信息共享和问题解决。

6. 监控与改进供应商管理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

企业需要监控供应商的绩效并不断改进供应商管理的方法。

该程序文件提供了一些监控和改进的指标和方法,帮助企业实现供应商管理的持续改进。

结论:供应商管理程序文件是企业管理供应商的重要工具。

供应商管理程序

供应商管理程序

承 认 者文件编号 编制日期 版 本 状 态文 件 名申请部门 申请日期 申请原因总经理P-QMA-031■新编供应商管理程序申 请 人 实施日期新程序的制定对我司供应商的管理流程编制裁 决/ □废弃审核/ 批准/部门名 合议者 日期 备注业务一部业务二部品管部研发部财务部综合部单证部公司程序申请书内容 简 介业务部□修改文件名供应商管理程序修改履历制改次数修改页码修改日期文件编号P-QMA-03版本1页码1/5 主要内容教育会签参加者签名日期参加者签名日期参加者签名日期文件名一. 目的供应商管理程序文件编号P-QMA-03版本1页码2/5对供应商实行合理的评鉴和管理,以确保供应商有能力按照本公司要求提供对应的服务,特制订此程序;二、范围合用于公司现有供应商,及提出认可申请之新供应商,均按此程序执行;二. 用语定义AVL: Approved Vendor List 的简称,合格供应商清单;书面评鉴: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填写《供应商调查表》;实地评鉴:书面评鉴以外的供应商都需实地考察;重大缺失:某些缺失导致公司经营浮现重大赔款和质量事故的;三. 职责和权限3.1 业务部:负责新供应商的开辟和申请,主导新供应商信息录入和评鉴安排,主导解决供应商评估后的整改;3.2 品管部:负责执行供应商的评鉴工作,对合格供应商的定期稽核、更新和管理;3.3 分管领导:业务分管领导负责对评鉴不通过的供应商做出是否需要特采的评定,品管分管领导负责最终供应商的审核和 ERP 中的审批;3.4 总经理负责所有分歧的最终裁定;四. 业务流程4.1 新供应商的选择4.1.1 新供应商评鉴流程图;4.1.2 选择供应商的指导方针:本公司所投资的企业,优先列为供应商;能够与本公司保持密切,良好,安定的持续性交易;经营状况良好,为合法经营并有健全的财务系统;在市场上具备良好的声誉,合作诚意比较高;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能有效的控制出货风险的;有竞争力的产品,对公司的经营有很大匡助的;文件名供应商管理程序文件编号P-QMA-03版本1页码3/54.2 新供应商的初步接洽4.2.1 由具体的业务人员根据经营的需要,填写一份新供应商评鉴申请表,申请表包含工厂的基本信息和产品的基本信息及市场的需求信息;4.2.2 业务总监根据新供应商申请表的基本信息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的安排评鉴,如鉴于经营考虑无需新增供应商,下一步的评鉴再也不进行;4.3.3 出于经营需要新增加供应商的,具体业务人员提交新供应商申请表到品质经理,品质经理做出初步的评鉴与否,业务对评鉴与否的结果有异议的,提请业务和品质分管领导商议判定;4.3.4 业务、品质分管领导对评鉴与否仍存在异议的,提请总经理做最终的裁定;4.3 新供应商的评鉴:因情况不同分为书面和实地评鉴;4.3.1 书面评鉴:对影响力和综合实力比较大的工厂及地区较远的供应商实行书面评鉴,书面评鉴由业务完成,最终提交书面评鉴调查表;4.3.2 实地评鉴:除书面评鉴外的供应商实行实地评鉴,由业务、品质共同进行实地评鉴,如是新产品合作开辟的需求,需研发一起进行评鉴,并如实填写供应商评鉴表;4.3.3 经实地评鉴在 70 分以上的为合格供应商, 50-70 分为选择性供应商,但不能存在重大缺失,否则评鉴为不合格供应商, 50 分以下的为不合格供应商;4.3.4 评鉴表由品质经理进行审核,最终由品质分管领导进行最终批准,对评鉴不合格的供应商,若公司经营确实需要,则通知供应商在一个月内进行整改,再次进行评鉴,若合格则列为合格供应商,若改善后不合格,则在一年内不得再做评鉴;4.4 合格供应商的管理4.4.1 评鉴合格的供应商由业务将其信息录入 ERP,录入信息包含工厂的基本信息和产品基本信息,并由品质分管领导在 ERP 中审批通过;4.4.2 合格供应商需进行定期的评鉴,评鉴分为一年和两年进行,对合作满两年的供应商采用新供应商评鉴表进行评鉴,评鉴结果依照 4.3 执行;4.4.3 对合作满一年的供应商,从交期、品质、配合性三方面进行,交期是指根据合同规定的或者双方商议的日期,超出视为逾期;品质是指年度不良品质问题的次数和重大问题的投诉;配合性是指紧急出货的协调和品质异常处理的协调和对公司的文件名供应商管理程序文件编号P-QMA-03版本1页码4/5重大支持;4.4.4 年度评鉴的评分标准:交期(30 分);品质(60 分);配合性(10 分);评分原则是交期= (1-逾期次数/总批次) *30;品质= (1-不合格批次/总批次) *60;配合性由业务和品质人员共同视具体情况打分;4.4.5 对年度评鉴的结果, 95 分以上的纳入公司优等供应商,公司优先集中定单和享受公司新产品开辟的优先获得权; 80 分以上未达 95 分的,保持目前的合作方式;低于 80 分在 60 分以上的,公司将不考虑任何的定单增加,并考虑酌情减少合作量;低于 60 分的,公司将要求供应商在规定的时间内整改,以三个月为考察期,考察期结束后仍未达 60 分的,公司将在 ERP 中取销供应商合作的资格;4.5 合格供应商的采购操作4.5.1 评鉴合格的供应商,并已经录入 ERP 中审批通过的,视为公司允许的合格供应商,任何的采购和推销工作可以对照《供应商动态表》自由进行;4.5.2 评鉴合格的供应商,由业务、品质经理级以上的领导制定《供应商动态表》,动态表中注明评鉴合格供应商的等级,《供应商动态表》存放在固定地址并授权,任何的等级修改需要业务和品质分管领导审批通过方可修改;4.5.3《供应商动态表》将评鉴合格的供应商确定为四个等级,OPP、HOPP、MPP、HPP;任何的销售工作必须根据产品的要求对应相应的工厂等级,任何超出此范围规定的选择,都需通过《特殊供应商产品申请表》提交业务和品质经理级别以上的领导会议集中决定,对有争议的部份提交总经理决定;4.5.4 评鉴合格的供应商在再次评鉴期前信息发生变更的,由业务人员提交信息变更内容到业务和品质分管领导,分别修改《供应商评鉴表》和《供应商动态表》,并变更 ERP 中的信息重新审批;4.6 关键供应商的建立和维护4.6.1 由业务经理级别以上的人员确定公司的关键合作供应商,在《供应商动态表》注明关键供应商,关键合作供应商的前提条件是与公司有战略合作关系的;4.6.2 每月各业务经理提交对关键供应商或者行业新兴供应商的动态调查报告,了解关键供应商的经营状况、合作的状态、新产品的情况,常规产品报价核查、对我文件名供应商管理程序文件编号P-QMA-03版本1页码5/5司合作的意见和期望,双方交换合作中的意见;4.6.3 供应商动态调查信息提交到销售总监和销售副总,组织品质、业务五人会议小组进行讨论,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应对措施,形成会议记要上报总经理;4.6.4 业务、品质分管领导对关键供应商必须进行定期的拜访,以增加双方合作的基础,定期拜访的周期至少是季度或者半年一次;4.7 相关文件关联4.7.1 《新供应商评鉴申请表》;4.7.2 《供应商评鉴表》;4.7.3 《供应商动态表》;4.7.4 《供应商动态调查表》;4.8 新供应商流程图供应商基本信业务人员初步评鉴业务总监或者业务副总实地或者书面评鉴业务、品质指定人员O K 完成评鉴报告业务、品质指定人员供应商改善N G核准业务、品质分管领导纳入合K供应商品质分管领导。

ISO9001供应商管理程序文件

ISO9001供应商管理程序文件

ISO9001供应商管理程序文件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供应商评价和采购管理程序1.目的本程序文件的目的是对采购过程及供方进行评价和控制,确保所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2.范围本程序文件适用于标准品和加工品的采购。

3.权责3.1 销售部:负责下达客户订购的货品。

3.2 采购部:负责物资的采购实施。

3.3 品质部:负责对物资采购的验收标准的制定及采购回物资的验证和标识。

3.4 物流部:负责对采购物的收发和管理。

3.5 仓库:负责对在库品的管理。

4.工作程序5.1 供应商的调查5.1.1 采购部门根据公司销售部的需求向有意向的供应商发出《供应商评鉴表》。

5.1.2 收集各相关供应商的“调查表”后进行分析筛选,与本公司需要的供应商洽谈。

5.1.3 必要时企业由供应、质检、技术等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去供应商处进行实地考核调查。

5.1.4 根据供应商的资料或实地考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作好记录。

5.2 供应商的评价5.2.1 依据供应商提供的资料、考查情况或“样品”检测或试验记录进行全面分析。

5.2.2 根据供应商的生产设施、技术力量、质量管理体系、检测装置、质量控制及产品的实际情况、生产、交货能力、服务态度进行综合评价。

5.2.3 根据初选的供应商的数次送货、质量、价格、交付、售后服务等情况来确定合格的供应商。

5.3 供应商的选择5.3.1 质管部对供应商的来料每次均要进行检验或试验,并填写《材料检验记录》。

5.3.2 根据供应商的产品验证记录及交期和售后服务情况,从中确定选择合格的供应商。

5.3.3 经过调查分析、评价后,由供销部建立起《合格供应商名册》做为长期稳定的供应商。

5.3.4 企业对各主要的合格供应商同时应保持两家或两家以上,以利于公司生产和发展。

5.4 供应商的辅导5.4.1 为了实现组织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满足产品或顾客要求,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对那些提供主要产品或特殊产品的重点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应进行监视和控制。

供应商管理程序文件

供应商管理程序文件

供应商管理程序文件第一篇:供应商管理程序文件供应商管理程序文件FNK-CGB-04 1.目的:选择合格供应商,以我公司产品质量要求,为保证所采购的原材物料满足规定要求。

2.范围:适用于合格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包括新老产品的供应商)。

3.职责:3.1采购部负责新老产品供应商的选择、信息收集、贮存和发布。

3.2采购部负责提供合格供应商的评定资料及为供应商奖惩提供依据。

3.3由技术、采购、综合等部门人员组成评审小组,负责合格供应商的评审。

3.4综合部部长负责合格供应商的批准。

3.5 技术部负责供应商产品技术方面的协调工作。

4.程序:4.1定义:4.1.1原材物料:直接应用于产品的原料、物料和辅料。

4.2老产品新增供应商的选择:4.2.1选择原则:采购部负责保存与各供应商的采购合同,通过价格、交付期、产品质量等个方面的比较来选择。

4.2.2.由供应商填写“供方调查表”,并提供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认证证书(复印件)。

4.2.3老产品的增点:增点原则:a.现有配套体系中的供应商产品质量、生产能力、协调性或成本控制不能满足公司需要的,或因质量提升需要发展新点的;b.预选点为国内同行有稳定的配套关系的;c.公司领导提出增点的;d.新增点的供应商工厂条件(包括质保能力等)原则上不能低于老供应商(特殊情况可由总经理批准)。

4.2.3.1凡符合增点原则的,采购部收集有能力承制本公司产品的供应商,落实采购员填写“供方调查表”,附同供应商的相关资料,负责新增点手续的办理,新增供应商若非公司配套体系内的单位,需报综合部办公会议讨论,由总经理决定是否需要增点。

4.2.3.2供应商填写“供方调查表”,并提供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认证证书(复印件)、以及企业标准、执行标准、产品检测报告等有关技术资料。

对于产品代理商应提供产品生产厂家的相关资料。

4.4供应商产品质量事故的处理:4.4.1若生产过程中或市场反馈发现供应商交验的产品出现重大或批量的质量问题,应按双方签订的“质量保证协议”规定要求供应商索赔及作出市场处理,由采购部门通知供应商派人洽谈,根据质量问题的性质及双方的洽谈结果,作出初步处理意见,书面报告事业部总经理。

供应商管理控制程序文件

供应商管理控制程序文件

供应商管理控制程序1.目的:为了确保本公司生产正常进行,在对供应商的选择、议价、质量、交期等方面更加规范,与供应商形成互动双赢的稳定关系,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凡本工厂所有物料的采购和外委作业的供应商均适用之。

3.权责:3.1物质部:负责供应商的评审、选择、评价及管理,负责按时按量按质采购;负责对供应商发放并控制相关的技术文件和资料。

3.2质管部:负责采购产品的检验或验证并决定是否放行采购物料,并向物质部提供质量方面的相关信息。

3.3工艺、技术部:负责提供采购产品的技术要求,和技术服务。

3.4仓库:依生产实际需求提出物料采购需求计划,并负责进厂物料的点收。

3.5财务部:负责对供应商的结算和付款期限的合理控制。

3.6总经理或其授权人:批准供应商分类名单及特殊物料的采购。

4.程序内容4.1供应商的分类:根据供应商对企业的影响程度,将供应商分为A、B、C三类。

4.1.1A类供应商:该类供应商的特点是生产工艺复杂且难度较大、目前市场上独一无二(无替代商和替代品)、采购周期长、运输困难的外委供应商及部分指定的零部件或贵重部件经销商(如韩国的伺服电机等)及市场上紧悄的标准件经销商。

上述几项同时应具备满意的生产或供货能力、良好的品质和交期信誉、一流的合作服务精神;4.1.2B类供应商:该类供应商的特点是生产工艺一般只涉及通用技术,市场上可供选择的供应商有较大的余地,采购周期较短、具备一定价格空间的外委供应商,部分较贵重零部件经销商、某些行业内惯用零配件的供应商或订购批量较大的经销商;4.1.3C类供应商:该类供应商的特点是经营或代理行业或国家标准零件、市场可替代性很强、零件单位价格较低的经销商。

4.2 供应商的开发管理4. 2. 1物质部主管领导应全责跟进A类供应商的开发与管理,积极寻找新的供应商,甚至进行培育。

对现有的供应商根据其特点进行尽可能的扶持(资金、技术和管理)。

特别是对于外委加工的制造商在技术、生产工艺、检验标准方面应积极进行现场交底或指导,特殊情况下可派技术或品控人员驻厂服务;a)物质部应牵头对此类潜在供应商进行实地考察,参加考察的人员应由技术部、生产工艺及质管方面的专业人员组成,由物质部组织制作《供应商考察报告》,报总经理或董事长批准是否作为可替选供应商。

TS16949程序文件(供应商管理程序)

TS16949程序文件(供应商管理程序)

TS16949程序文件(供应商管理程序)1. 目的该程序文件旨在规定供应商管理的相关要求,以确保供应商能够满足TS的要求,并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关系,包括原材料供应商、零部件供应商和服务供应商等。

3. 定义- 供应商:指为公司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外部组织或个人。

- TS:指国际汽车工业质量管理系统标准,为汽车行业量身定制。

4. 流程4.1. 供应商选择- 公司将根据自身需求和供应商能力进行供应商选择。

- 供应商选择过程中将考虑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技术能力、交货能力以及价格合理性等因素。

- 选择的供应商需符合TS的要求。

4.2. 供应商评估- 公司将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以确保其持续符合要求。

- 评估内容包括供应商的质量绩效、交货准时率、技术支持和变更管理等。

- 评估结果将作为改进供应商管理的依据。

4.3. 供应商审核- 公司将定期对供应商进行审核,以验证其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

- 审核内容包括供应商的文件控制、过程控制、不合格品管理和持续改进等。

- 审核结果将用于确认供应商的合格状态和持续合作决策。

4.4. 供应商改进- 公司将与供应商合作,共同推动质量改进和持续优化。

- 公司将与供应商建立沟通渠道,及时解决质量问题和提出改进建议。

- 公司将进行供应商发展计划,促使供应商提升质量水平和业务能力。

5. 责任- 部门经理负责指定供应商,并确保供应商符合要求。

- 供应链团队负责评估、审核和改进供应商管理。

- 公司领导层负责确保供应商管理的有效实施,并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

6. 相关文件- 公司与供应商协议书- 供应商评估记录- 供应商审核报告- 供应商改进计划- 其他相关文件以上是TS程序文件(供应商管理程序)的内容,公司要求所有使用此程序的员工必须遵守并有效执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应商管理程序文件
FNK-CGB-04
1. 目的:选择合格供应商,以我公司产品质量要求,为保证所采购的原材物料满足规定要求。

2. 范围:适用于合格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包括新老产品的供应商)。

3. 职责:
3.1采购部负责新老产品供应商的选择、信息收集、贮存和发布。

3.2采购部负责提供合格供应商的评定资料及为供应商奖惩提供依据。

3.3由技术、采购、综合等部门人员组成评审小组,负责合格供应商的评审。

3.4综合部部长负责合格供应商的批准。

3.5 技术部负责供应商产品技术方面的协调工作。

4. 程序:
4.1定义:
4.1.1原材物料:直接应用于产品的原料、物料和辅料。

4.2老产品新增供应商的选择:
4.2.1选择原则:采购部负责保存与各供应商的采购合同,通过价格、交付期、产品质量等个方面的比较来选择。

4.2.2.由供应商填写“供方调查表”,并提供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认证证书(复印件)。

4.2.3老产品的增点:
增点原则:
a. 现有配套体系中的供应商产品质量、生产能力、协调性或成本控制不能满足公司需要的,或因质量提升需要发展新点的;
b. 预选点为国内同行有稳定的配套关系的;
c. 公司领导提出增点的;
d. 新增点的供应商工厂条件(包括质保能力等)原则上不能低于老供应商(特殊情况可由总经理批准)。

4.2.3.1凡符合增点原则的,采购部收集有能力承制本公司产品的供应商,落实采购员填写“供方调查表”,附同供应商的相关资料,负责新增点手续的办理,新增供应商若非公司配套体系内的单位,需报综合部办公会议讨论,由总经理决定是否需要增点。

4.2.3.2供应商填写“供方调查表”,并提供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认证证书(复印件)、以及企业标准、执行标准、产品检测报告等有关技术资料。

对于产品代理商应提供产品生产厂家的相关资料。

4.4供应商产品质量事故的处理:
4.4.1若生产过程中或市场反馈发现供应商交验的产品出现重大或批量的质量问题,应按双方签订的“质量保证协议”规定要求供应商索赔及作出市场处理,由采购部门通知供应商派人洽谈,根据质量问题的性质及双方的洽谈结果,作出初步处理意见,书面报告事业部总经理。

必要时由综合部召集有关人员进行评审,确定处理意见。

处理意见包括:
a.继续供货限期整改;
b.暂停供货限期整改;
c.撤点。

4.4.2经确定继续供货限期整改的,由综合部书面通知采购、检验和供应商,并明确整改要求和整改期限。

供应商应根据整改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组织整改,整改到位后,应书面报告综合部。

4.4.3经确定暂停供货限期整改的,由综合部书面通知采购、检验、财务和供应商,明确整改要求和期限。

供应商应根据整改要求积极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工作。

整改到位后,由供应商向质管处书面报告。

4.4.4经确定为撤点的,由综合部按本办法办理撤点手续。

4.4.5经确定需对供应商作出经济索赔的,应由质管处根据与供应商的洽谈纪要和双方的“质量保证协议”确定索赔金额,填写“索赔报告单”,双方代表签字后报事业部总经理批准,经批准后由财务在供应商的货款中扣除。

供应商若不及时派人处理的,质管处可书面报告总经理,提请对责任供应商暂缓付款,直到责任供应商妥善处理为止。

4.4.6整改结果的确认:
4.4.6.1供应商整改到位后,应向综合部提供书面报告。

报告要详细说明所采取的整改措施和保证措施以及整改前后产品外观、性能方面的变化等。

采购部应填写“预防纠正记录表”,确定必需的确认项目(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样件验收、性能试验、考核批试验、小批量供货
和考察等),通知各有关部门。

4.4.6.2整改结果确认后,由质管处收集见证资料,总结确认结果,报事业部总经理批准。

必要时由总经理召集检验、技术、采购、质管等有关人员进行评审。

评审通过后由质管处书面通知各有关部门。

4.4.7供应商整改结果确认后,便可按正常程序进行供货。

但一旦重复出现类似问题,由质管处提出撤点建议,按本办法办理撤点手续。

4.5供应商撤点评审:
4.5.1撤点条件:
a.出现过重大质量问题并给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的供应商产品;
b.出现质量问题不整改或屡次不积极参加协调的;
c.经考察或第二方认证不具备条件的供应商;
d.不及时交货造成严重脱节的;
e.其它由供应商提出中止关系的。

4.5.2供应商产品凡出现上述情况之一,应由提出部门填写“供应商撤点建议书”,说明理由,并附原始资料报事业部总经理批准,必要
时召集有关人员进行评审,确定评审结论。

4.5.3经批准撤点的供应商,由质管处以供应商信息通告的形式通知有关部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