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几何尺寸测试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2019年公路工程质量检测站作业指导书.doc

2019年公路工程质量检测站作业指导书.doc

******公路工程质量检测站作业指导书(依据计量认证/审查认可准则编制)DB -批准时间:20XX年**月**日实施日期:20XX年**月**日作业指导书目录第一章公路路基现场测试随机选点方法--------------------1-1~4第二章路基路面取样方法(A、B)---------------------------A2-1~2;B2-1~4 第三章路基路面几何尺寸测试方法------------------------------------3-1~5第四章路基路面厚度测试方法------------------------------------------4-1~3第五章压实度测试方法---------------------------------------------------5-1~9第六章平整度测试方法---------------------------------------------------6-1~2第七章强度测试方法------------------------------------------------------7-1~18第八章手工铺砂法测定路面构造深度试验方法---------------------8-1~3第九章砼试件制作及养护方法------------------------------------------9-1~5第十章砼抗折强度试验方法--------------------------------------------10-1~2第十一章砼抗压强度试验方法-----------------------------------------11-1~2第十二章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及试验方法-----------------------------12-1~50 12.1液压式万能试验机-----------------------------------------------------12-112.2YEB-2000型双表式液压式万能试验机----------------------------12-212.3针入度仪(ZLZ-11)-------------------------------------------------12-312.4软化点仪-----------------------------------------------------------------12-3A 12.5延度仪--------------------------------------------------------------------12-412.6回弹仪--------------------------------------------------------------------12-4A 12.7直读式测钙仪-----------------------------------------------------------12-4B 12.8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12-512.9沥青延度试验-----------------------------------------------------------12-612.10沥青软化点试验------------------------------------------------------12-712.11沥青针入度试验------------------------------------------------------12-812.12沥青粘度试验---------------------------------------------------------12-912.13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试验---------------------------------------12-10~11 12.14马歇尔稳定度试验---------------------------------------------------12-11A~14 12.15液塑限联合试验------------------------------------------------------12-15~16 12.16石灰Cao+Mgo试验(双滴定仪) ----------------------------------12-16A 12.17石灰土石灰剂量测定方法------------------------------------------12-16B 12.18击实试验(轻型、重型击实仪)---------------------------------12-16C~17 12.19金属拉伸试验方法---------------------------------------------------12-18~42 12.20弯曲试验方法---------------------------------------------------------12-43~46 12.21焊接接头机械性能试验取样方法-------------------------------12-47~50(T0991-95)1.3.5将n 个了B 值与总的区间数或断面数T 相乘,四舍五入成整数,即得到n 个断面的编号,与A 样的1、2、……、n 对应。

路基路面工程作业指导书

路基路面工程作业指导书

目录一、基底处理1、振动碎石桩2、旋喷桩3、粉喷桩4、塑料排水板5、袋装砂井6、土工格栅7、抛填片石二、路基填筑1、土方填筑2、石方填筑3、路基帮坡4、土方开挖5、石方开挖三、路基附属1、锚固桩2、锚索3、土钉墙4、浆砌片石挡护工程5、两布一膜土工布6、液压喷播植草7、边坡喷锚防护四、路面工程1、路面基层2、路面面层路基工程作业指导书一、基底处理1、振冲碎石桩施工振冲碎石桩按放设桩位、振冲器就位、成孔、清孔、固壁、填料制桩等步骤逐根成桩。

放设桩位:根据设计图纸在现场准确定出孔位,并编好孔号。

根据桩的平面布臵安排施工顺序,一般情况下采用“由里向外”的顺序进行施工。

振冲器就位:起吊振冲器,对准加固点,打开水源和电源。

检查水压、电压和振冲器的空载电流是否正常。

成孔:振冲器以1~2m/min的速度贯入地层。

观察振冲器电流的变化,其电流的最大值不得超过电机的额定电流值。

当电流超过电机的额定电流值时,减慢振冲器下沉速度,甚至停止下沉或提起振冲器,让高压水冲松土层后,再继续下沉。

记录振冲器下沉深度与时间的关系和成孔电流,此电流的变化,可以定性反映出该孔的土质情况。

清孔:成孔后,孔内泥浆浓度大,甚至还有泥块,不利于制桩,进行清孔,把浓度大的泥浆排出孔外。

清孔时将振冲器在孔底适当留振,将泥浆冲出孔口,再将振冲器提起,上、下往返一、二次,使孔道畅通。

固壁:振冲器提出孔口后,加入少量填料。

振冲器徐徐下降,利用它的水平振动挤压力把填料逐段挤入孔壁,起到固壁作用。

填料制桩:自下而上逐段填料制成碎石桩。

填料时振冲器仍需振动和射水,但水压适当减小,一般为200~300kPa,孔内倒入一次料后,将振冲器沉入孔内填料中进行振密。

由密实电流控制桩体密实情况。

如未达到规定密实电流时,提起振冲器,继续加料,然后再下沉继续振密,直至该深度处密实电流达到规定值为止。

每倒一次料,进行一次振动密实,都记录此时的时间、倒料数量和振冲器潜水电机所反应的电流值。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标题: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准确的测量数据是保证道路质量和安全的基础。

本指导书将详细介绍道路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常用仪器、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工程人员进行准确、高效的测量作业。

一、基本原理1.1 测量基准:确定测量基准是道路工程测量的第一步,通常选取道路两侧的边坡或路基作为基准线。

1.2 测量精度:道路工程测量的精度要求较高,通常在毫米级别,需要选择合适的仪器和方法进行测量。

1.3 测量误差:测量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工程人员需要了解误差的来源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正。

二、常用仪器2.1 全站仪:全站仪是道路工程测量中常用的高精度测量仪器,能够同时测量水平角和垂直角,适用于各种复杂地形。

2.2 GPS定位系统:GPS定位系统可以实现高精度的位置定位,适用于大范围的道路测量和定位。

2.3 激光测距仪:激光测距仪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道路的长度和高度,是道路工程中常用的测量工具。

三、测量方法3.1 横断面测量:横断面测量是道路工程中常用的测量方法,用于确定道路的横截面形状和坡度。

3.2 纵断面测量:纵断面测量用于测量道路的纵向坡度和高程变化,是道路设计和施工中重要的数据来源。

3.3 曲线测量:曲线测量是为了确定道路设计中的曲线半径和转向角度,需要精确的测量数据支持。

四、注意事项4.1 安全第一:在进行道路工程测量时,工程人员需要注意安全,遵守相关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测量作业安全进行。

4.2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如天气、地形等会影响测量精度,工程人员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时间和方法。

4.3 数据记录:测量数据的准确记录是道路工程测量的关键,工程人员需要及时记录和整理测量数据,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五、总结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准确的测量数据是保证道路质量和安全的基础。

工程人员需要熟悉测量原理、选择合适的仪器和方法,并注意安全和数据记录等方面,才能完成高质量的测量作业,为道路建设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对于道路设计、施工和质量控制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道路工程测量的作业指导,帮助读者了解如何进行道路工程测量。

正文内容:1. 测量前准备1.1 确定测量目的:在进行道路工程测量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测量的目的,例如确定道路的轴线、横断面、坡度等。

1.2 收集资料:在测量前,需要收集相关的资料,包括设计图纸、施工图纸和相关规范等,以便进行测量工作。

1.3 确定测量方法:根据测量目的和现场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如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等。

2. 道路轴线测量2.1 设置测量基线:在进行道路轴线测量时,首先需要设置测量基线,可以选择道路两侧或中心线作为基线。

2.2 进行交会测量:利用全站仪等设备进行交会测量,确定道路轴线的位置和方向。

2.3 确定控制点:根据测量结果,确定道路轴线上的控制点,以便后续的测量工作。

3. 道路横断面测量3.1 确定测量断面: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道路横断面的位置和数量。

3.2 进行剖面测量:利用全站仪等设备进行剖面测量,获取道路横断面的高程和坡度等信息。

3.3 绘制横断面图:根据测量结果,绘制道路横断面图,以便后续的设计和施工工作。

4. 道路坡度测量4.1 确定测量点:在进行道路坡度测量时,需要确定测量点的位置和数量,一般选择道路上的高点和低点进行测量。

4.2 进行坡度测量:利用水准仪等设备进行坡度测量,获取道路的坡度信息。

4.3 计算坡度差:根据测量结果,计算道路的坡度差,以便进行道路设计和施工。

5. 质量控制5.1 进行验收测量:在道路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验收测量,以确保道路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5.2 进行变形监测:在道路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变形监测,以及时发现和处理道路的变形问题。

5.3 进行质量评估:根据测量结果,进行道路的质量评估,以便进行改进和优化。

总结: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对于道路设计、施工和质量控制起着重要的作用。

路基检测作业指导书定

路基检测作业指导书定

路基检测作业指导书定批准:年⽉⽇审核:年⽉⽇编写:年⽉⽇⼀、K30①、检验⽬的及适⽤范围:K30平板荷载是采⽤直径为30cm的荷载板测定下沉量为1.25mm时的地基系数的试验⽅法;适⽤于粒径不⼤于荷载板直径1/4的各类⼟和⼟⽯混合填料,测试有效深度为400-500mm。

②、检测环境要求:a、平板荷载试验应置于扰动带以下进⾏;b、对于粗、细粒均质⼟,宜在压实后2-4h内开始进⾏;c、测试⾯必须是平整⽆坑洞的地⾯;必要时铺2-3mm的⼲燥中砂或⽯膏腻⼦;测试⾯应远离震源;d、⾬天或风⼒⼤于6级的天⽓,不得进⾏试验。

③、检测标准:《铁路⼯程⼟⼯试验规程》 TB10102-2004④、仪器设备:1).荷载板:荷载板为园形钢板, 其直径为30cm、板厚为25mm。

荷载板上应带有⽔准泡。

2).加载装置:a.液压千⽄顶与⼿动油泵, 通过⾼压油软管连接。

千⽄顶顶端应设置球铰,并配有可调节丝杆和加长杆件,以便与各种不同⾼度的反⼒装置相适应。

选⽤荷载应⼤于或等于50kN。

b.液压油软管长度⾄少为2m,两端应装有⾃动开闭阀门的快速接头,以防⽌液压油漏出。

c.⼿动液压泵上应装有⼀个可调节减压阀,可准确地分级对荷载板实施加、卸载。

d.测压表量程应达到最⼤试验荷载的1.25倍, 精度不低于0.6级。

e.当使⽤测⼒计直接测量加荷荷载时,测⼒计精度应达到1%。

3).反⼒装置的承载能⼒应⼤于最⼤试验荷载10kN。

4).下沉量测量装置由测桥和测表组成。

测桥是⽤于安装测表固定⽀架或作为测表量测基准⾯,由长度⼤于3m的⽀撑粱和⽀撑座组成,当跨度为4m时其截⾯系数应⼤于或等于8cm3。

测表宜配置3~4个精度为0.01mm的百分表或电⼦数显百分表, 量程应不⼩于10mm, 每个测表应配有可调式固定⽀架。

5).其他:铁锹、钢板尺(长400mm)、⽑刷、圬⼯泥⼑、刮铲、⽔准仪、铅垂、褶尺、⼲燥中砂、⽯膏、油、遮阳挡风设施等。

6). 试验仪器的校验应符合下列规定:a.测试地基系数时,应对仪器进⾏测试校验。

公路路基路面几何尺寸检测作业指导书

公路路基路面几何尺寸检测作业指导书

T 0911-2008路基路面几何尺寸检测作业指导书1 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路基路面各部分的宽度、纵断面高程、横坡及中线平面偏位等几何尺寸的检测,以供道路施工过程、路面交竣工验收及旧路调查使用。

2 仪具与材料本方法使用下列仪具与材料:(1)长度量具:钢尺。

(2)经纬仪,全站仪,精密水准仪,塔尺。

(3)其它:粉笔等。

3 方法与步骤3.1 准备工作(1)在路基或路面上准确恢复桩号。

(2)根据有关施工规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 F80/1)的要求,按随机取样的方法,在一个检测路段内选取测定的断面位置及里程桩号,在测定断面作上标记。

通常将路面宽度、横坡、高程及中线平面偏位选取在同一断面位置,且宜在整数桩号上测定。

(3)根据道路设计的要求,确定路基路面个部分的设计宽度的边界位置。

在测定位置上用粉笔作上记号。

(4)根据道路设计的要求,确定设计高程的纵断面位置。

在测定位置上用粉笔作上记号。

(5)根据道路设计的要求,在与中线位置的横断面上确定成型后路面的实际中心线位置。

(6)根据道路设计的路拱形状,确定曲线与直线部分的交界位置及路面与路肩(或硬路肩)的交界处,作为横坡检验的基准;当有路缘石或中央分隔带时,以两侧路缘石边缘为横坡测定的基准点,用粉笔作上记号。

3.2 路基路面各部分的宽度及总宽度测试步骤用钢尺沿中线垂直方向水平量取路基路面各部分宽度,以m表示,对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准确至0.005m;对其他等级公路准确至0.01m。

测量时钢尺应保持水平,不得将尺紧贴路面量取,也不得使用皮尺。

3.3 纵断面高程测试步骤(1)将精密水准仪架设在路面平顺处调平,将塔尺竖立在中线的测定位置上,以路线附近的水准点高程作为基准。

测记测定点的高程读数,以m表示,准确至0.001m。

(2)连续测定全部测点,并与水准点闭合。

3.4 路面横坡测试步骤(1)设有中央分隔带的路面:将精密水准仪架设在路面平顺处调平,将塔尺分别竖立在路面与中央分隔带分界的路缘带边缘d1处及路面与路肩交界位置(或外侧路缘石边缘)d2处,d1与d2两侧点必须在同一横断面上,测量d1与d2处的高程,记录高程读数,以m表示,准确至0.001m。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标题: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过程中不可或者缺的重要环节,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到道路建设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旨在为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提供一份详细的指导书,匡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在实际施工中准确、高效地进行测量工作。

一、测量前准备1.1 确定测量目的:在进行道路工程测量之前,首先要明确测量的目的,是为了设计道路、施工监测还是其他用途。

1.2 准备测量工具:根据测量目的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如全站仪、水准仪、测距仪等,并确保这些工具的准确性和完好性。

1.3 制定测量计划:在测量前制定详细的测量计划,包括测量范围、测量方法、测量时间等,以确保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实地测量操作2.1 建立控制点:在测量现场建立控制点,用于确定测量基准和校正数据,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2 进行测量:按照测量计划和方法进行实地测量,注意测量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和误差控制,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测量报告和图表,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三、数据记录与保存3.1 记录测量数据:在测量过程中要及时记录测量数据,包括测量时间、地点、测量结果等信息,以便后续查阅和分析。

3.2 数据保存与备份:对测量数据进行及时保存和备份,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避免数据丢失或者损坏。

3.3 数据归档与管理:对测量数据进行归档和管理,建立完善的数据档案系统,方便查阅和利用。

四、质量控制与验收4.1 质量控制标准:制定道路工程测量的质量控制标准,确保测量过程中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4.2 验收程序:对测量结果进行验收,与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比对,确保测量结果符合要求。

4.3 整改与改进:对于测量中浮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提高测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五、安全注意事项5.1 安全防护措施:在进行道路工程测量时,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好安全防护工作,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对于确保道路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道路工程测量作业进行详细介绍,包括测量前的准备工作、测量方法和测量结果的处理等内容。

二、测量前的准备工作1. 确定测量目的和要求:根据道路工程的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明确测量的目的和要求,例如确定道路的纵、横断面、坡度、曲线等参数。

2. 准备测量仪器和工具:根据测量要求,准备好适当的测量仪器和工具,如全站仪、水准仪、测量尺、钢尺、测量桩等。

3. 制定测量方案:根据测量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测量方案,包括测量的起点、终点、测量路线和测量方法等。

三、测量方法1. 道路纵断面测量:a. 设置测量基线:根据测量方案,在道路两侧设置测量基线,用于纵断面测量的参考线。

b. 进行高程测量:使用水准仪或全站仪,沿着基线进行高程测量,记录道路各个点的高程数值。

c. 绘制纵断面图:根据测量数据,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绘制道路的纵断面图。

2. 道路横断面测量:a. 设置测量基线:根据测量方案,在道路两侧设置测量基线,用于横断面测量的参考线。

b. 进行平面测量:使用全站仪或测量尺,沿着基线进行平面测量,记录道路各个点的坐标。

c. 绘制横断面图:根据测量数据,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绘制道路的横断面图。

3. 道路坡度测量:a. 设置测量基线:根据测量方案,在道路两侧设置测量基线,用于坡度测量的参考线。

b. 进行坡度测量:使用全站仪或测量尺,沿着基线进行坡度测量,记录道路各个点的高程和水平距离。

c. 计算坡度: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道路各个点的坡度值,并绘制坡度图。

四、测量结果的处理1. 数据处理:将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处理,包括校正误差、计算坐标、高程和坡度等数值。

2. 绘制测量图:根据处理后的数据,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绘制道路的测量图,包括纵断面图、横断面图和坡度图。

3. 撰写测量报告:根据测量结果,撰写详细的测量报告,包括测量目的、测量方法、测量数据和处理结果等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基路面几何尺寸测试作业指导书
1 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路基路面各部分的宽度、高程、横肉坡及中线偏位等几何尺寸的检测,以供道路施工过程、路面交工验收及旧路调查和使用。

2 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
本方法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
(1)长度量具:钢卷尺
(2)经纬仪、精密水准仪、全站仪、塔尺。

(3)其它:粉笔等。

3 方法与步骤
3.1 准备工作
(1)在路基或路面上准确恢复桩号。

(2)根据有关施工规范或《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 F80/1)的要求,按随机取样的方法,在一个检测路段内选取测定的断面位置及里程桩号,在测定断面作上标记。

通常将路面宽度、横坡、高程及中线偏位选取在同一断面位置,且宜在整数桩号上测定。

(3)根据道路设计的要求,确定路基路面各部分的设计宽度的边界位置,在测定位置上用粉笔作上记
号。

(4)根据道路设计的要求,确定设计高程的纵断面位置,在测定位置上用粉笔作上记号。

(5),在与中线垂直的横断面上确定成型后路面的实际中心线位置。

(6)根据道路设计的路拱形状,确定曲线与直线部分的交界位置及路面与路肩(或硬路肩)的交界处,作为横坡检验的基准;当有路缘石或中央分隔带时,以两侧路缘石边缘为横坡测定的基准点,用粉笔作上记号。

3.2 路基路面各部分的宽度及总宽度测定应按下列步骤执行:
用钢尺沿中心垂直方向上水平量取路基路面各部分的宽度,以m表示,对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准确至0.005m;对其他等级公路,准确至0.01m。

测量时量尺应保持水平,不得将尺紧贴路面量取,也不得使用皮尺。

3.3 纵断面高程测定应按下列步骤执行:
(1)将水平仪架设在路面平顺处调平,将塔尺竖立在中线的测定位置上,以路线附近的水准点高程作为基准,测记测定点的高程读数,以m表示,准确至0.001m。

(2)连续测定全部测点,并于水准点闭合。

3.4 路面横坡测定应按下列步骤执行:
(1)对设有中央分隔带的路面:将水准仪架设在路面平顺处调平,将塔尺分别竖立在路面与中央分隔带分界的路缘带边缘d1及路面与路肩交界处(或外侧路缘石边缘)的标记d2处,d1与d2两测点必须在同一横断面上,测量d1和d2处的高程,记录高程读数,以m表示,准确至0.001m。

(2)对无中央分带的路面:将水准仪架设在路面平顺处调平,将塔尺分别竖立在路拱曲线与直线部分的交界位置d1,路面与路肩(或硬路肩)的交界位置d2处,d1与d2两侧点必须在同一横断面上,测量d1与d2处的高程,记录高程读数,以m表示,准确至0.001m。

(3)用钢尺测量两侧点的水平距离,以m表示,对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准确至0.005m;对其他等级公路,准确至0.01m。

3.5 中心偏位测试步骤
(1)有中心坐标的道路:首先从设计资料中查出待测点P的设计坐标,用经纬仪对该设计坐标进行放样,并在放样点P′做好标记,量取PP′的长度,即为中心偏位△CL,以㎜表示。

对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准确至5mm;对其他等级公路,准确至10mm。

(2)无中桩坐标的低等级道路:应首先恢复交点或转点,实测偏角和距离,然后采用链距法、切线支距法或偏角法等传统方法敷设道路中线的设计位置,量取设计位置与施工位置之间的距离,即为中心偏位△CL,以㎜表示,准确至10㎜。

4 计算
4.1 按式(1)计算各个断面的实测宽度B li与设计宽度B0i之差,总宽度为路基路面各部分宽度之和:
△B i= B li-B0i(1)式中:B li――各断面的实测宽度(m);
B0i――各断面的设计宽度(m);
△B i――各断面的宽度和设计宽度的差值(m)。

4.2 按式(2)计算各个断面的实侧高程 H li与设计高程H0i之差。

△H i= H li-H0i(2)式中: H li――各断面的纵断面高程实测(m);
H0i――各断面的纵断面设计高程(m);
△H i――各断面的路面高程和设计高程的差值(m)。

4.3 各测定断面的路面横坡按式(3)计算,准确至一位小数,按式(4)计算实侧横坡i li与设计横坡i0i之差。

i li=(dli-d2I)/B li×100 (3)
△i i= i li-i0i(4)式中:i li――各测定断面的横坡(%);
dli及d2I――各断面测点d1与d2处的高程读数(m);
B1i——各断面测点d1与d2之间的水平距离(m);
i0i ――各断面的设计横坡(%)
i i――各断面的横坡和设计横坡的差值(%)。

4.4 根据监测路段数据整理方法计算一个评定路段内各测定断面的宽度、高程、横坡以及中线平面偏位的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但加宽及超高部分的测定值不参加计算。

5报告
5.1 以评定路段为单位列出桩号及宽度、高程、横坡以及中线偏位测定的记录,记录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注明不符
合规范要求的断面。

5.2 纵断面高程测试报告中应报告实测高程与设计高程的差值,低于设计高程为负,高于设计高程为正。

5.3 路面横坡测试报告中应报告实测横坡与设计横坡的差值,小于设计横坡为负,大于设计横坡为
正。

路基路面几何尺寸检验标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