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学期岭南版美术 《课外活动的小伙伴》教案
三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第9课 课外活动的小伙伴 岭南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第9课课外活动的小伙伴岭南版一、教学内容1. 教材《三年级美术岭南版下册》,第9课《课外活动的小伙伴》。
2. 教学目标•了解岭南地区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色彩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岭南地区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并且能够用艺术语言表达出来。
2.教学难点:如何通过简单的线条和色彩来表达出文化和风俗习惯。
二、教学过程1. 导入•互动问答:孔雀是哪里的国鸟?(答案:印度)以此引出本堂课的主题——岭南的文化。
•展示几张岭南的风景图片,让学生感知岭南的独特风情,引导学生对岭南地区的文化和艺术进行認识。
2. 观摩欣赏•欣赏一些岭南地区的传统艺术品,如陶瓷、壁画、剪纸等,引导学生了解岭南的文化与艺术;•联系课文中的活动内容,展示一组图画作为例子,让学生看到多种活动形式,引起学生对于美好课外时光的向往;•以图片的形式展示一些景点和节日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于地域文化的认识。
3. 课堂活动•选择几个小组,让学生体验一下岭南地区的传统游戏,如跳绳、抽陀螺、打毽子等,感受岭南地区的传统活动文化;•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画出一幅关于该游戏的场景图,可以在图中体现出游戏的规则和特色;•学生在课堂上彼此欣赏展示自己的作品,分析学习别人的画画经验,帮助大家共同进步。
4. 课堂总结•让学生自我评价课堂活动表现,点名表扬加强学生的自信心,并且鼓励学生走出课堂,了解更多岭南的文化与美术。
三、课后作业•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岭南文化活动,用彩笔画出它,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与父母一起了解更多岭南的文化与风俗习惯,画出一幅父亲节或母亲节的祝福图。
四、教学反思《三年级美术岭南版下册》,第9课《课外活动的小伙伴》这节课是针对小学三年级学生的美术课教案,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从互动问答、图例欣赏、课堂活动等多个方面鼓励学生参与和探究,课堂结合了传统文化和美术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9.《课外活动的小伙伴》(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三年级下册

9.《课外活动的小伙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表现能力,让学生掌握人物动态画法,并能用线条和色彩描绘出自己和伙伴在课外活动中的快乐场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创作等环节,让学生学会用线条和色彩表现人物动态和情感,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增强学生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体验到美术带来的快乐。
二、教学内容1. 主题:描绘自己和伙伴在课外活动中的快乐场景。
2. 重点:人物动态画法、线条和色彩的表现。
3. 难点:人物动态的准确表现、情感的表达。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人物动态画法、线条和色彩的表现。
2. 教学难点:人物动态的准确表现、情感的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示范作品、教材、视频等。
2. 学具:绘画纸、铅笔、橡皮、水彩笔、彩铅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课外活动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和伙伴在课外活动中的快乐场景,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2. 新课讲解:讲解人物动态画法、线条和色彩的表现,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描绘人物动态和情感。
3. 示范:教师现场示范,展示如何用线条和色彩描绘人物动态和情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绘画过程。
4.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绘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同学共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六、板书设计1. 主题:《课外活动的小伙伴》2. 重点:人物动态画法、线条和色彩的表现3. 难点:人物动态的准确表现、情感的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创作一幅描绘自己和伙伴在课外活动中的快乐场景的画作。
2. 作业要求: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人物动态和情感,构图饱满,色彩丰富。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掌握了人物动态画法,并能用线条和色彩描绘出自己和伙伴在课外活动中的快乐场景,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年级美术下册第3单元我及我伙伴第9课《课外活动小伙伴》教案岭南版

课外活动的小伙伴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感情态度与价值观领悟休闲的活动动向;能用简单的线条表现课间休息的人物动向。
在欣赏活动中,掌握绘画方法,学会抓住人物动向进行观察、记忆与表现。
感知课间运动也是一种放松的休息,体验同学之间和平共处的快乐。
学重点能用简单的线条表现课间休息的人物动向。
学难点能用简单的线条表现课间休息的人物动向。
具准备Ppt课件、绘画工具法运用演示法、参观法法指导模拟学习法、实践法本环节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授课妄图导入新课学生看图片,猜:跳竹竿引出课题看一看,猜一猜,他们在干什么?检查预习)初学锻炼学生细新观察发现:学生仔细的观察图片,举手致的观察力人在休息时没有大幅度动作,姿态放松,表情自然。
仔课公布看法。
与英勇的表细观察,下面的图片里的人物动作与表情。
达能力。
初步探究)1习欣赏与观察:学生仔细的观察图片,举手锻炼学生的讨图片跳皮筋、拔河运动中人物的动作有什么特点?回答发现的问题。
表达能力合作学表情有什么变化?习)本环节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授课妄图赏察欣赏作品:谈谈感觉!学生欣赏优秀作品,公布看培养学生发深入探欣赏优秀作品,说一说你观后有感!法,优缺点。
现美的能力究)2当堂进行独具个作业:检创作、表现你和你的小伙伴一起玩耍的场景睁开自主研究活动。
性的创作,给测要求:用简单的线条描绘画面学生自由发学习诊用颜色填涂画面挥空间。
断)课议论自己的堂1、学生互评,议论同学优作品时能分小、学生议论享自己的方缺点,自评法与细节结2、老师评讲学生作品,总结本课内容与学生计在的问题2、学生听老师议论老师议论学梳理归生,针对问题纳)进行解决作业部署(检查反响)板书设计(突出重点)家完成一个作品课外活动的小伙伴高效阅读的第二要务是掌握所读内容的重点,甚至几个重点词即可。
前三章里面,作者最中心的是提出了学习的两个基本要素:兴趣、专注。
兴趣能够让我们更主动、积极,更愿意表达自我,就恰似作者在书中提到:第一年的象棋竞赛特别顺利,和同龄人对照,总是战无不胜,或许最重点的要素就是表达自我。
课外活动的小伙伴(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三年级下册

课外活动的小伙伴(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课外活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活动的意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发现生活中的美。
3. 培养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学会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会在绘画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发现生活中的美。
2. 学会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3. 学会在绘画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发现生活中的美。
2.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3. 如何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课外活动的图片和视频,以便在课堂上展示。
2. 教师准备一些绘画工具和材料,如画纸、画笔、颜料等。
3. 学生准备一些课外活动的照片或物品,以便在课堂上分享。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课外活动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
2. 教师提问:你们喜欢参加课外活动吗?为什么?3.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课外活动可以让我们锻炼身体,培养兴趣爱好,结交朋友,丰富我们的生活。
二、观察与发现(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发现生活中的美。
2. 教师提问:你们在生活中都发现了哪些美好的事物?它们给你带来了什么感受?3.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可以让我们感到快乐、温暖、感动等。
三、绘画表现(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2. 教师提问:你们想用绘画表达什么情感?你们想画些什么?3.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绘画创作。
四、创新与想象(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绘画创作。
2. 教师提问:你们想象一下,如果你们的小伙伴是一只小动物,它会是什么样子?你们想和它一起做什么?3.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绘画创作。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课外活动的小伙伴-岭南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课外活动的小伙伴-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岭南地区的课外活动特点,培养学生的地域文化认同感。
2. 通过观察和描绘课外活动中的小伙伴,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力和色彩搭配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美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介绍岭南地区的课外活动特点,引导学生关注地域文化。
2. 指导学生观察课外活动中小伙伴的形象特征,学会用线条和色彩表现人物。
3. 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表情、动作和场景,提高画面表现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观察和描绘课外活动中的小伙伴,表现人物的表情、动作和场景。
2. 难点: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人物的特点,提高画面表现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岭南地区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地域文化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学习(1)引导学生观察课外活动中小伙伴的形象特征,学会用线条和色彩表现人物。
(2)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表情、动作和场景,提高画面表现力。
(3)教师示范绘画过程,讲解绘画技巧。
3.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观察和所学知识,进行绘画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鼓励。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绘画技巧和表现力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描绘一幅课外活动中的小伙伴的画作。
2. 关注人物的表情、动作和场景,提高画面表现力。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对岭南地区课外活动的了解程度,引导学生关注地域文化。
2. 在绘画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表现力,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3.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美的审美情趣。
注:本教案为岭南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材第2课《课外活动的小伙伴》的配套教案,适用于岭南地区。
其他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内容”部分,特别是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课外活动中的小伙伴,以及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人物的特点,提高画面表现力。
9. 课外活动的小伙伴-岭南2011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9. 课外活动的小伙伴-岭南2011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 教学背景本教案适用于岭南2011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材。
该教材是以广东省美术教育课程标准为依据编写的,旨在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本教案的教学内容为第九单元——课外活动的小伙伴。
本单元的主题是学生参加课外活动,通过画画表现自己的活动内容和经历。
二. 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了解课外活动的种类和内容;2.掌握色彩和线条的运用方法,能够用画笔表现自己参加课外活动的内容;3.形成自己的审美意识,培养自己的艺术修养。
三. 教学步骤步骤一:了解课外活动的种类和内容1.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介绍自己喜欢参加的课外活动;2.教师列举一些常见的课外活动,让学生补充;3.教师可以在黑板上或PPT上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认识一些不认识的课外活动。
步骤二:学习色彩和线条的运用方法1.教师讲解色彩和线条在画画中的运用方法;2.教师可以在黑板上或PPT上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观察其中色彩和线条的运用;3.让学生练习在画纸上的色彩和线条练习。
步骤三:用画笔表现自己参加课外活动的内容1.让学生回想自己参加的课外活动,并列出关键词;2.让学生根据关键词,在画纸上用画笔表现自己参加课外活动的内容。
四.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课外活动的种类和内容;2.让学生掌握色彩和线条的运用方法;3.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语和画笔表现自己参加课外活动的内容。
教学难点:1.在画画中运用色彩和线条的方法;2.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审美意识。
五. 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对学生的评价和反馈。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1.班级评价:展示学生的画作,让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和点评;2.个人评价:给学生提供具体的评价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画画水平;3.制作班级画展,让学生的画作在学校展示,让更多的人欣赏并提供建议。
六. 总结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课外活动的种类和内容,掌握色彩和线条的运用方法,进一步培养自己的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
9《课外活动的小伙伴》(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三年级下册

《课外活动的小伙伴》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课外活动的意义,培养积极参与课外活动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课外活动中的人物形象,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教学重点:1. 观察和描绘课外活动中的人物形象。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人物形象。
2. 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外活动的相关图片和视频,绘画工具和材料。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课外活动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课外活动的意义,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活动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参加过的课外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活动中的人物形象。
二、观察和描绘(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外活动中的人物形象,注意人物的表情、动作和服装等特点。
2. 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用绘画工具和材料描绘出活动中的人物形象。
三、创作和展示(10分钟)1. 教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自己心中的课外活动场景,注意人物的形象和动作要生动有趣。
2. 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和分享,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
四、合作和交流(10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共同创作一幅课外活动的小伙伴的作品。
2.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作品,注意人物的形象和动作要协调一致。
3. 完成作品后,每个小组进行展示和分享,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反馈。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观察和描绘人物形象的方法和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反思自己的绘画技巧和合作能力。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并能够观察和描绘活动中的人物形象。
2. 学生能够合作完成一幅作品,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动作协调一致。
三年级美术下册第3单元我和我的伙伴第9课《课外活动的小伙伴》教案岭南版

汉武帝 长达三
千年的 历史。 被鲁迅 称为“
史家 之绝唱, 无韵 之《离 骚》”。
司马迁, 字子长 ,西 汉 杰出的史学家
、文学 家、思 想家。 《陈涉 世家》
称“孔 》
孟”。政 治上主
张“仁
政”“ 王道” “民贵君
轻”, 社会思 想上主
张“性 善论” 。《得道 多助, 失道寡 助》《生 于忧患, 死于安 乐》 《 鱼我所 欲也》
。主张 “兼爱” “非攻 ”“尚 贤” “节 用”。 《公输
5. 《 庄子 》,是庄周及 其后学 的著作集,为
道 家 经典之 一。庄 周, 战 国文学 家,道 家代表 人物,
主张“ 天人合 一” “清 静无为 ”。
6. 《 左传 》,我国第一部 编 年体 史书,旧传为春秋
20 篇, 是儒 家 经典著作之一
。由孔 子的弟 子及 其再传 弟子编
撰而成 。
孔子 ,名丘,字仲尼,
春 秋 时期鲁国 人,我 国古代 伟大的 思想 家 、教 育家 ,儒家 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 周游列
国,宣 扬“仁 政”,思想的
核心是 “仁” , 孔子开 了中国 私塾教 育的先
河,相 传有弟
子三千 ,其中 贤人七 十二。
课
细观察,下面的图片里的人物动作与表情。
初步探
究)
学生仔细的观察图片, 举手 发表看法。
锻炼学生细 致的观察力 与大胆的表 达能力。
1
习 欣赏与观察:
讨
图片跳皮筋、拔河运动中人物的动作有什么特点?
合作学
表情有什么变化?
习)
学生仔细的观察图片, 举手 锻 炼 学 生 的
回答发现的问题。
表达能力
本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活动的小伙伴》教案
教学目的:
体会“休闲”的活动动态,能运用“叠贴纸版画”的方法,表现课间休息的人物的动态。
重点与难点:
1、重点:能运用“叠贴纸版画”的方法,表现课间活动的人物的动态。
2、难点:能运用叠贴纸版画的方法,表现群体人物活动时的有趣动态。
课前准备:
圆珠笔、吹塑纸、剪刀、油墨、印刷纸等。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激发记忆的兴趣,体会活动性休息的积极的休息。
(1)猜一猜:请几位同学做课间休息时的动态,其他同学猜“他们在干什么?”
(2)看一看:哪一个动作最有趣?哪些是休闲的活动?课间,哪些是激烈的活动?哪些休息和娱乐最
1
2、欣赏画家作品,启发创作思路。
(1)学一学画中人物生动的动态
(2)作品怎样表现人物动态?画家想说些什么?
(3)作品给你什么感觉?(生动、轻松、休闲、愉快、优美、愉悦)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
3、自主探究“叠贴纸版画”制作方法。
(1)观察比(2)拼图游戏(3)尝试与探究
4、欣赏“同龄人的作品”,明确表现人物活动动态是本课的创作内容
5、造型表现
6、自评与他评
评价点:(1)人物动态(2)生动(3)有趣
后记:学生对同龄人还是很了解的。
但对动态的把握还不是很好,需要加强。
第二课时
一、激发记忆的兴趣,体会活动性休息是积极的休息。
①猜一猜:请几位学生做课间休息时的动态,其他同学倩“他们在于什么?”
②看一看:哪一个动作最有趣7哪些是休闲的活动?课间,哪些是激烈的活动?哪些休息和娱乐最有
2
二、欣赏画家作品,启发创作思路。
①学一学画中人物生动的动态:仰起的头部;曲着的双腿;往前倾斜的身体;双手在胸前;一手拿着蒲公英,向上翘起的小嘴巴正用力地吹着。
②作品怎样表现人物动态?画家想说些什么?
③作品给你什么感觉?(提示:生动、轻松、休闲、愉快、优美、愉悦)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
三、自主探究“叠贴纸版画”制作方法。
①观察比较:
A叠贴纸版画与剪贴画有什么异同?
B怎样表现正面与侧面人物?
②拼图游戏:
A你们能拼出几个不同的人物动。
B选出你们认为最有趣的“动态”让大家欣赏(提供人物“头部、身体、四肢、头发’等各个部分的纸板,让学生在“拼”中体会各种“有趣”的动态)。
四、欣赏“同龄人的作品”,明确“表现人物活动动态”是本课的创作内容:详见“教材分析”。
五、造型表现。
启发选择与表现:
3
①课间有趣的休息活动,如“闭目养神、聊天、讲笑话、跳飞机”等;
②怎样表现“正面还是侧面”的人物动态相B形成有趣的画面;
③剪出人物形象各部件后,在底板上自由拼摆人物动态,创造有趣的情节;
④按前后上下层次关系,重叠粘贴完整形象,注意高低厚薄的凹凸板,一般以两三层纸为佳;在贴好的纸板上滚墨着色,铺纸对印。
六、教师辅导学生作业,并总结上节课作业起稿情况,提出要注意的事项。
七、自评与他评。
评价点;
①人物动态;②生动;③有趣。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