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基础知识2004版——【蔡司显微镜 精】

合集下载

显微镜基础知识

显微镜基础知识

一、光学系统无限远是指共轭距离为无限远。

在显微镜的光学系统中标本所在的平面为物平面,第一次中间像所在的面为像平面,物平面与像平面之间的距离即为共轭距离。

在有限远光学系统中共轭距离为有限的(大多数为195mm,也有185mm的)。

在无限远光学系统中物镜将标本成像于无限远处(即从物镜出来的光线为平行光),需用镜间透镜再次将其成像于目镜的视场光栏处。

有限远光学系统和无限远光学系统所用的物镜是不一样的当然光学系统也是不一样的。

二、160指该显微镜的机械筒长为160mm。

机械筒长是指物镜安装端面与目镜安装端面之间的距离(指镜筒中间无任何光学器件的直筒时,如果中间有任何光学器件则应换算成等效筒长)。

160mm加物镜的光学长度(物平面到物镜安装面的距离),再减掉10mm(目镜安装面到中间像平的距离)即为显微镜的共轭距离。

无限大即指该物镜适用于无限远光学系统。

三、无限远光学系统:现在生产的显微镜,一般采用无限远光学系统无限远与有限远的区别:有限远是指固定有一定镜筒长度的光学系统.机械筒长:指从物镜的装卸端到目镜插入筒的一端(即目镜接口上端面)的距离,在国际上将显微镜标准筒长定为160mm(leica曾为170mm);金属显微镜200mm。

在有限远光学系统里它与放大倍率有关总放大倍率M=物镜放大率Mob*目镜放大率MocMob=标准镜筒长度160mm/物镜焦距F1 Moc=明示距离250/目镜焦距F2无限远光学系统就是在物镜与中间像平面之间装上一个结像透镜,使中间光线转为平行光束,理论上光束可延伸到无限远,不受机械筒长的限制;所以无限远光学系统中间可附加多个光学附件,并不影响成像质量;而且并不受以上公式限制。

四、如果无限远光学系统,在物镜上会标示出“8”;有限远的话一般会标出机械筒长如160mm 等。

标示的为光学系统而非物镜系统。

至于个别品牌广告上或许会出现“无限远色差校正xxx光学系统”等,其中无限远指的是其光学系统,色差校正则是物镜对透镜成像产生的位置色差校正的能力,以现在光学发展的水平,现在生产的物镜都具有消色差功能。

显微镜知识点梳理

显微镜知识点梳理

引言概述:显微镜是一种用于观察微小物体的光学设备,它通过放大被观察物体的图像,使我们能够看到肉眼无法察觉到的微小细节。

在科学研究、医学诊断以及工业制造等领域中,显微镜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显微镜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包括显微镜的原理、分类、主要组成部分、应用以及日常维护等方面。

正文内容:一、显微镜的原理1. 光学放大原理:显微镜利用透镜或物镜将光线聚焦到焦点上,然后利用目镜放大焦点上的光线,从而实现对样品的放大观察。

2. 分辨率原理:分辨率是指显微镜能够分辨的最小距离。

它受到物镜数值孔径、波长以及眼睛的分辨能力等因素的影响。

3. 像差原理:显微镜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要考虑多种像差,如球差、色差、像散等,以提高成像质量。

二、显微镜的分类1. 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是使用可见光进行观察的一种显微镜,分为单镜显微镜和复合显微镜两种类型。

2. 电子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利用电子束代替光线,以提高分辨率和放大倍数。

包括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两种类型。

3. 荧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利用荧光染料标记样品,通过激发荧光的方式观察样品的细胞结构和功能。

4. 原子力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利用微型探针来感知样品的表面,能够达到原子尺度的分辨率。

5. 红外显微镜:红外显微镜利用红外辐射来观察样品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成分。

三、显微镜的主要组成部分1. 物镜:物镜是显微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在样品上产生放大的像。

2. 目镜:目镜位于显微镜的顶部,负责放大物镜产生的像,并将其投影到人眼中。

3. 照明系统:照明系统包括光源、聚光透镜和光阑等部分,用于照亮样品并提供足够的光线。

4.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包括对焦调节、缩放调节等功能,以便用户能够观察到所需的细小结构。

5. 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显微镜的支架、台座和臂等部分,需要稳定支撑显微镜的各个组件。

四、显微镜的应用1. 生物学研究:显微镜在生物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观察细胞结构、细菌、微生物以及生物分子等。

显微镜知识总结.docx

显微镜知识总结.docx

显微镜知识总结.docx显微镜知识总结显微镜是一种用来观察微小物体的光学仪器,能够放大物体的图像,使人们可以更清楚地观察和研究微观结构和微观现象。

以下是几个与显微镜相关的重要知识点的总结:1. 显微镜的组成部分:- 物镜:位于样本下方的镜头,主要负责放大样本的图像。

- 目镜:位于物镜上方的镜头,用于进一步放大物镜所产生的图像。

- 眼镜:位于目镜的一端,使观察者能够看到放大的图像。

- 细调节和粗调节装置:用于调节镜头与样本的距离,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 光源:提供光线以照亮样本,可以是自然光、透射光或反射光。

- 台:用于支撑和定位样本。

2. 解析力和放大倍数:- 解析力是指显微镜能够显示的最小细节。

它取决于光的波长和物镜的数值孔径。

- 放大倍数是指显微镜放大物体图像的程度。

它取决于目镜和物镜的焦距。

3. 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光线通过样本后被物镜放大,然后通过目镜再次被放大。

- 放大后的图像通过眼镜进入观察者的眼睛,形成视觉图像。

4. 类型和应用:- 光学显微镜:使用镜片和光线来放大样本图像。

常用于生物学、医学和材料科学的研究中。

- 电子显微镜:利用电子束代替光线来放大样本图像。

常用于查看纳米级和原子级结构。

- 原子力显微镜:利用探针测量样本表面的原子力变化来放大图像。

常用于表面形貌和物性的研究。

以上是显微镜的一些基本知识,它们对于理解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和应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掌握这些知识,人们可以更好地利用显微镜来观察和研究微观世界。

蔡司显微镜的安全使用

蔡司显微镜的安全使用

OPMI Sensera/S7操作指南1、准备工作:向上抬起四个轮子上的锁紧开关,将手术显微镜推到手术位置,向下踩下轮子的四个开关轮子将被锁住(注:这时请不要推动显微镜)。

2、限位调节:逆时针松开旋钮(主镜臂中间按钮),调节主镜的高低到一个可能需要的最低安全位置(以不会碰到病人为准),顺时针旋转旋钮直至旋紧。

3、开机:按下位于支架上的电源开关。

4、调节平衡(除非增减附件或改变助手镜的位置,不必每次开机都调节平衡):1)、用一只手牢牢抓紧支架的前臂,逆时针旋转旋钮(最下的旋钮),使支架可以上下移动;上下轻轻地移动支架,同时调节旋钮(主臂侧的旋钮)直到松开手后,主镜既不向上也不向下移动,这时整个显微镜上下配重已经平衡,顺时针旋转增大向上的拉力,逆时针旋转降低向上的拉力;2)调节旋钮(主臂侧的旋钮),控制主镜在垂直轴向旋转的松紧度;3)松开旋钮(最下的旋钮),调节旋钮(最上的旋钮)控制主镜在斜的轴向方向的平衡;如果主镜向顺时针方向旋转,逆时针调节旋钮(最上的旋钮);如果主镜向逆时针旋转,顺时针调节旋钮;调节旋钮(最下的旋钮),调节主镜在斜的轴的方向的松紧程度;4)紧紧抓住手柄,松开旋钮,按下按钮不要松开,直到控制平衡的马达停止,这时前后摆动主镜时,下面的Zero position标志应该保持位置不变;使主镜保持自由状态,按下按钮不要松开,直到马达重新和开始工作,这时再前后摆动主镜时,标志将在一起转动,继续按下按钮不松开,同时检查主镜在各个方向的平衡,根据附件的不同,这个过程可能需要1分钟或更长。

5)调节旋钮控制主镜在斜的轴向的松紧程度。

5、主镜各旋钮的功能:1)万向调节手柄,2)锁紧手柄旋钮;3)手动变倍调节旋钮;4)手动调焦旋钮;5)调节照明视野范围的旋钮.6、开始使用:a)调节双目镜筒旋钮,使两个目镜下的图像合二为一。

b)目镜的调节:1.调节眼杯的高低:当术者佩戴眼镜使用手术显微镜时,需要将眼杯完全旋入目镜;反之,可以根据用户的习惯将眼杯旋出,旋出的程度根据术者的感觉来调节。

显微镜的基础知识

显微镜的基础知识

显微镜的基础知识显微镜发展史显微镜是人类各个时期最伟大的发明物之一。

在它发明出来之前,人类关于周围世界的观念局限在用肉眼,或者靠手持透镜帮助肉眼所看到的东西。

显微镜把一个全新的世界展现在人类的视野里。

人们第一次看到了数以百计的“ 新的” 微小动物和植物,以及从人体到植物纤维等各种东西的内部构造。

显微镜还有助于科学家发现新物种,有助于医生治疗疾病。

最早的显微镜是 16 世纪末期在荷兰制造出来的。

发明者可能是一个叫做札恰里亚斯· 詹森的荷兰眼镜商,和另一位荷兰科学家汉斯· 利珀希,他们用两片透镜制作了简易的显微镜,但并没有用这些仪器做过任何重要的观察。

后来有两个人开始在科学上使用显微镜。

第一个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

他通过显微镜观察到一种昆虫后,第一次对它的复眼进行了描述。

第二个是荷兰亚麻织品商人安东尼· 凡· 列文虎克( 1632 年 -1723 年),他自己学会了磨制透镜。

他第一次描述了许多肉眼所看不见的微小植物和动物。

1931 年,恩斯特· 鲁斯卡通过研制电子显微镜,使生物学发生了一场革命。

这使得科学家能观察到像百万分之一毫米那样小的物体。

1986 年他被授予诺贝尔奖。

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人的眼睛只能识别大小为0.1 ㎜的物体。

显微镜是精密的放大仪器,是生物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工具。

我们用它可以观察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的结构。

这里以一台单目生物显微镜为例,介绍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成像原理。

一台显微镜包括机械装置和光学系统两大部分。

R. 虎克在 17 世纪中期制做的复式显微 19 世纪中期的显微镜 20 世纪初期的显微镜带自动照相机 的光学显微镜装有场发射枪的扫描电子显微镜 超高压透射电子显微镜一显微镜的基本结构:显微镜构造很复杂,种类很多,但基本结构是由机械和光学两大部分构成,现分述如下:1、机械部分:它是为光学部分服务的部件,包括以下九部分:(1)、镜座:显微镜最下面呈马蹄形或园形的部分,起稳定和支持镜身作用。

蔡司显微镜常见故障分析 显微镜技术指标

蔡司显微镜常见故障分析 显微镜技术指标

蔡司显微镜常见故障分析显微镜技术指标德国蔡司(ZEISS)做为显微镜的鼻祖——国际标准的缔造者160年来一直处于光学领域领导地位,而其它显微镜厂家一直追赶和效仿蔡司,但关键技术没有学到,使得产品不够完善,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故障,从而影响用户的正常工作。

现就一些常见故障解析如下:1、显微镜使用一段时间图像质量下降,关机一段时间再打开图像质量就会明显好转。

诊断:镜头镀膜技术不过关,长时间使用镜头受热后镀膜发散导致。

2、手动调焦时图像清晰,松手后图像模糊。

诊断:调焦机构老化。

3、目镜观察时图像清晰,但采集到的图像却不清晰。

把采集到的图像调整清晰时, 目镜里观察图像又不清晰了。

诊断:系统齐焦性不够,观察和采集不能同步。

4、载物台下滑、平移。

诊断:载物台锁定机构采用星型齿轮,长时间使用稳定性降低。

5、图像中间清晰边缘模糊。

诊断:球差校正不完善。

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与步骤一、取镜和安放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处)。

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二、对光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4.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同时画图)。

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三、观察5.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也可以用印有“6”字的薄纸片制成)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6.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7.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8.高倍物镜的使用:使用高倍物镜之前,必须先用低倍物镜找到观察的物象,并调到视野的正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再换高倍镜。

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内亮度变暗,因此一般选用较大的光圈并使用反光镜的凹面,然后调节细准焦螺旋。

显微镜简易使用手册——【蔡司精品】

显微镜简易使用手册——【蔡司精品】

显微镜使用说明显微镜的清洁与保管无论是显微观察还是显微照相,检查并保持光路系统的清洁是特别重要的。

A ,可能需要清除尘埃的部位:物镜,目镜等(其他 位置非ZEISS 工程师不允许拆卸清洗)。

清洁时先用一个吹风球或软毛刷去掉附着在表面的灰尘和其他异物,然后再做擦拭。

B ,擦拭各镜头时有以下注意事项:1 擦拭液选用乙醚酒精混合液(乙醚:无水酒精= 7:3)2 擦拭时一定要采用专用镜头纸或长纤维的脱脂棉签。

3 蘸取擦镜液后用力甩一下,保证擦拭棉签处于半干状态(擦镜液不能多,以保证挥发快速)擦拭工具和方法如下图显微镜使用前的注意事项:1安装完成后,确认显微镜的高度,建议购买可调节高度的坐椅,使得观察者和显微镜高度保持一致.2放置显微镜的桌子下方,应尽量为空置的位置,方便将腿放入.显微镜应尽量向前摆放,这样观察时腰和颈椎可以保持垂直状态,降低因为长时间观察导致的身体疲劳,并可以有效降低腰和颈椎疾病的发生概率.3使用者应当明白基本的光学原理,知道如何调节科勒照明,孔径光阑,相差,DIC,荧光等4使用者应会使用照相软件,知道如何调节至最佳状态.使用时的注意事项1 低档显微镜开关时卤素灯电压一般应调至最低。

2 转换物镜时,应旋转物镜架,不要用手直接转物镜。

3 荧光光源汞灯由于使用寿命短(大约200小时) ,为保证尽可能的延长使用时间和安全,汞灯电源开 /关之间的隔时间必须大于三十分钟。

4 显微镜的各光学部件应调节到位(如, DIC 插件,荧光滤片,物镜等),以免影响显微镜的正常工作。

如果不到位 ,那么观察时通常会看到月牙形阴影 .5 使用油镜时应使用专业用油,不要用其它介质(如香柏油),以免损伤镜头。

每次使用完油镜后,需将油镜擦拭干净(物镜及玻片)。

(正置显微镜,油滴在样品上。

倒置显微镜,油直接滴在物镜上。

)6 不要用手直接触摸光学部件的表面(如物镜,荧光模块,目镜等),以免留下手指印在上面,影响观察效果。

7 在拆卸全自动显微镜的聚光镜,荧光滤片盒(倒置显微镜)等部件时,应在断电的情况下进行操作。

【蔡司显微镜知识】光学显微镜的原理

【蔡司显微镜知识】光学显微镜的原理

旗开得胜光学显微镜原理洋葱皮细胞(200倍)六世纪末发明以来,光学显微镜加深了我们对基础生物学、生断和材料科学的认识。

光学显微镜最多可将物体放大1000细节。

如今,这项技术已远远超出罗伯特·虎克和列文虎克(nhoek)所发明的第一台显微镜的水平。

人类研发的特殊技出活细胞的结构和生化机能。

显微镜甚至已进入数字时代,D)和数码相机来捕捉图像。

然而,这些高级显微镜的基本生平第一节生物课上用过的学生显微镜非常相似。

微镜的工作原理与折射望远镜极为相似,仅有一些细微的差我们简单地了解一下望远镜的工作原理。

要从昏暗、遥远的物体上采集大量光线,因此需要巨大的物些光线并使物体看起来更加明亮。

物镜很大,因而物体的图外的焦点位置,这就是为何望远镜比显微镜长得多的原因。

镜随后放大图像,使物体就像在您眼前一样。

18旗开得胜普通学生光学显微镜的示意图,显示各个部件和光路与望远镜相反,显微镜必须从距离很近、范围极小、厚度极薄且明亮清晰的样本上采集光线。

因此显微镜不需要巨大的物镜。

相反,显微镜的物镜很小,而且呈球形,这就意味着显微镜两侧的焦距都要短得多。

物镜将物体的图像对焦在显微镜镜筒内的不远处。

随后图像由第二个透镜放大,这个透镜称为接目镜或目镜,使物体如同在您眼前一般。

望远镜和显微镜之间另一个主要区别在于,显微镜带有光源和聚光器。

聚光器是一种透镜系统,用于将光源的光线聚焦到样本上的一个微小而明亮的点,即物镜检查的同一区域。

显微镜与望远镜之间还有一个不同之处:后者配有固定物镜和可换目镜,而前者配有可换物镜和固定目镜。

通过更换物镜(从相对扁平、低放大倍数的物镜到较圆、高放大倍数的物镜),显微镜可以观察越来越微小的区域——采光不是显微镜物镜的主要任务,但却是望远镜的。

本文后半部分将详细讨论显微镜的组成部件。

制作简易显微镜您可以用放大镜和纸片制作简易显微镜:18旗开得胜准备两片放大镜和一张印有图像的纸。

将一片放大镜固定在纸张上方不远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显微镜基础知识
OCM北京市场部
• 光学显微镜历史 • 基本成像原理 • 象差 • 显微镜基本参数 • 物镜 • 目镜 • 聚光镜 • 光学系统
光学显微镜的历史
• 16世纪末,荷兰Janssen父子制造第一台原始显 微镜 • 1610年,意大利Galileo制造了复式显微镜(物镜, 目镜,镜筒) • 1611年,Kepler说明了显微镜的原理 • 1628年,Scheiner制造近代显微镜原形 • 1655年,Robbert Hooke 利用自制的复式显微镜 观察软木塞---CELL • 不久,荷兰的Leeuwenhoek创造270倍显微镜, 广泛观察各种生物 • 1684,荷兰Huygens设计出双透镜目镜—惠更斯 目镜
油浸物镜
油浸物镜
数值孔径大分辨率高
工作距离
工作距离 不需要盖玻片
有盖玻片
焦深
焦深
4 - 5 um
焦深的影响:标本厚薄的镜象 对比
2 um
放大倍率
•观察倍率(M) = 物镜倍率 X 目镜倍率 •照相倍率(M) = 物镜倍率 X 照相目镜倍率 ( BH/BH2系列产品连接荧光/微分干涉等附件时乘1.25 ) •视频系统(M)
标本的视场直径
---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标本大小
标本的视场直径 = 目镜视场数 / 物镜倍率
例: WH10X目镜视场数为22 物镜为UPLFL40X 视场直径 = 22 ÷ 40 = 0.55 mm
标本的视场直径
奥林巴斯显微镜常用测微尺
奥林巴斯显微镜常用测微尺
奥林巴斯显微镜常用测微尺
聚光镜种类
光学显微镜的历史
光学显微镜的历史
显微镜结构
凸透镜成像原理
凸透镜成像原理
基本成像原理
显微镜成像原理
象差的种类
• 色差 • 球差 • 彗差 • 像散 • 场曲 • 畸变
色差
色差
色差
色 差矫正
球差
球差
球 差 矫正Biblioteka 彗差象散场曲
场 曲与变形
场曲矫正
畸变
显微镜基本参数
光学显微镜的历史
• 19世纪中叶,Abbe全面提出显微镜成像理论, 发明油浸物镜,改造显微镜各种部件 • 1902年,Ives奠定现代双目镜的基本系统
• 1935年,Zernike发现相差原理 • 60年代中期,DIC 显微镜出现
光学显微镜的历史
光学显微镜的历史
光学显微镜的历史
光学显微镜的历史
消色差物镜
物镜的种类
半复消色差物镜
平场复消色差物镜
物镜的符号
物镜结构
物镜结构
特殊物镜
特殊物镜
特殊物镜(相差)
无限远光学系统
校正物镜
对 盖 玻 片 厚 度 进 行 校 正
校正前
校正后
光栏物镜
光栏物镜
光栏开启 光栏关小
目镜
目镜
目镜
眼点
目镜的视场
F.N18 F.N22 F.N26.5
奥林巴斯显微镜光学系统
有限远光学系统
无限远光学系统
显微镜的照明系统
临界照明

柯拉照明
显微镜的照明系统
临界照明
柯拉照明
奥林巴斯显微镜光学系统
光学系统 名称
SB
短筒
同焦距 (mm) 36.65
视场数 18
中间象位置 (mm)
13
LB
长筒
45
20
10
UIS
万能无限远 45
22
10
各厂家光学系统比较
阿贝聚光镜
摇入摇出式聚光镜
消色差消球差聚光镜
阿贝暗场聚光镜
聚光镜应用范围
聚光镜类型
N.A.
消色差消球差聚光镜 1.4
摇入摇出式聚光镜 Abbe聚光镜
0.9(in) 0.16(out) 1.25
超低倍聚光镜
0.16
物镜倍率 10×~100× 4×~100× 4×~100× 1 ×~ 4×
机械筒长
同焦距(齐焦距离)
同轴度
物镜
物镜的种类
按色差和场曲校正程度分: •消色差物镜(Ach) --低档/清晰U范-L围H14000L--730%IX-ILL30 •平场消色差物镜(Plan) --中档/清晰范围100% •平场半复消色差物镜(Plan-FL或PLFL) --高级/ 高N.A值/超平场 •平场复消色差物镜(PlanApo)--最高U-级HL/1高00HNG.A 值/超平场
= (显示器对角线/CCD对角线) X 接口倍率 X 物镜倍率 ( 1/3′: 6 mm, 1/2′: 8 mm, 2/3′: 11 mm )
空放大
10×10
4×25
空放大
Useful Magnification (total) = 500 to 1000 • NA (Objective)
Useful Magnification (total) = 500 to 1000 • NA (Objective)
• 分辨率 • 工作距离 • 焦深 • 放大倍率 • 齐焦 • 同轴
折射率
物镜数值孔径(N.A) Numerical Aperture (NA) = n(sin m)
物镜数值孔径(N.A)
分辨率
R = k λ/NA Λ:波长 NA:数值孔径 K=常数(0.61)
分辨率
分辨率与N.A.值/物镜倍率的 关系
厂商 OLYMPUS ZEISS LEICA NIKON
光学筒长 180 165 200 200
齐焦距离 45 45 45 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