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塑料秧盘育秧共22页
抛秧中稻塑盘育秧播种技术

抛秧中稻塑盘育秧播种技术水稻抛秧栽培是我市主要的稻作方式,以高产、稳产、省力、省本著称。
它的育秧方法是采取塑料软盘育秧技术,现将塑盘育秧播种技术介绍如下:一、秧田选择和培肥秧田应选择田面平整、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田块,茬口以绿肥、蔬菜为宜。
秧田面积按照秧大田比1:33的比例留足,即每亩大田留秧田20?。
秧田的培肥应越早越好,用肥量为每20?秧田用水稻专用肥或复合肥12~13公斤,也可用碳铵、钾肥各6公斤加磷肥7公斤,肥力差的应加施粪肥1~2担,施后耕翻2~3次,使泥土细碎,肥土融合。
并结合耕翻去除草根、前茬残留物等杂质。
二、种子准备和处理按照每亩大田需备种子5公斤的标准备足稻种。
在播种前抓好种子处理工作,主要是晒种、选种和药剂浸种。
晒种:一般是将种子在晴好天气下翻晒1~2天,以增强种子活力,提高发芽率。
选种:在搞好风选、筛选的基础上采取盐水选种或泥水选种,无论采取哪种方法,其溶液的比重掌握在1.1~1.2之间,可用比重计测定,也可用新鲜鸡蛋放在盐水中,以浮起水面5分硬币大小为依据测定比重。
通过选种可以剔除空瘪粒、虫蛀粒、病粒、米粒、杂质及附在稻谷上的枝梗等,从而提高种子的饱满度和整齐度。
溶液选种后,要用清水洗净。
药剂消毒浸种:用25%使百克乳油2毫升加水5公斤浸稻种3~4公斤,浸36~48小时,可有效地防治水稻恶苗病等通过种子传播的病害。
消毒浸种后,如稻种未吸足水分的可换清水继续浸种,待稻种吸足水份后捞出薄摊待播。
稻种吸足水分的外部特征是谷壳透明,可见腹白和胚。
三、秧板制作和铺盘首先旱做秧板,即按照净秧板1.4~1.5m,秧沟宽20~25?,深20?的要求制成秧板;其次在播种前一天下午继续整细泥土,整平秧板,用木板轻轻压实秧板后,分两次连续浇足水,在播种当天再浇些水,使秧板5?土层达到水份饱和状态;第三铺设塑料秧盘,并用木板轻压秧盘,使秧盘底紧贴秧板面,铺盘时做到盘与盘紧连不重叠,盘面要平。
在旱做秧板的同时,按每60张塑盘(规格为561孔)备好过筛肥细土100公斤,并装入编织袋,用薄膜覆盖,避免雨水淋湿结块,以便播种时使用。
水稻塑盘旱育抛秧技术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塑盘旱育 抛秧技术的前景十分广阔,未来还有望实现 更加广泛的应用。
趋势明显
塑盘旱育抛秧技术已经成为水稻生产的一种 重要方式,未来这种趋势还将继续保持并加
强。
THANKS
感谢观看
省工省力:抛秧操作简便,可大幅度降低插秧的劳动强度。
优势与局限性
• 提高产量:由于秧苗素质高、移栽后生长快,水稻产量 明显提高。
优势与局限性
局限性
受到气候条件限制:在干旱、少雨地区,塑盘旱育秧 可能会受到一定限制。
对土壤和水源要求较高:塑盘旱育秧需要充足的土壤 肥力和良好的水源条件。
技术掌握难度较大:塑盘旱育抛秧技术需要掌握一定 的技巧和经验,不适宜新手操作。
VS
降低成本
由于该技术可以节省劳力和其他成本,因 此,总的种植成本也相应降低。
适应性与推广价值
适应性较强
塑盘旱育抛秧技术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较低 ,适应性较强,可以在不同的气候和土壤 条件下应用。
推广价值高
由于该技术的适应性和效益性都较好,因 此,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可以为更多的 农民所采用。
发展前景与趋势
抛秧技术
扩大种植面积
抛秧技术可以快速、高效 地完成大面积的种植任务 ,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生 产效率。
节省人工
与常规插秧相比,抛秧不 需要进行繁琐的拔秧和插 秧操作,节省了大量的人 工。
提高秧苗成活率
由于抛秧是将秧苗抛撒在 田中,能够更好地保证秧 苗的成活率和均匀分布。
机械播种与移栽技术
提高生产效率
种子处理
进行晒种、选种、浸种、催芽等操作,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整齐度,减少病虫 害的发生。
施肥管理
底肥
水稻塑料秧盘育秧

水稻塑料秧盘育秧
湿润秧育秧,要注意五个问题: 五是春季育秧若遇寒流要及时覆盖塑料薄膜保温。
秧田前期处理
秧田前期处理 秧田前期处理同育秧的效果有着不可分割的直接 联系,所以必须要重视秧田的前期处理,在选择秧 田是尽量选择便于运输排灌的地方,同时要保证肥 力和光照的问题。首先对秧田进行铁筛过滤,出去 土壤中的各种杂物,然后要在播种前十天进行耕整 机机耕,隔两天在进行一次沉淀土壤一天之后进行 耙平,做秧畦,秧畦做好后还要日晒5天左右,在播 种前两天还要对畦面进行处理使之平整沉实
机插秧育秧盘
播种 第一步铺空秧盘,将专用塑料盘放在样板上,铺放要 求,是每畦横排2行,依次平铺,软盘边与边重叠,做到 盘与盘之间紧密整齐。 第二步上秧盘土,在盘中上营养土,掌握土厚2-2.5cm, 同时要把土面刮平 第三步底土洇水,就在播前一天掼平板水,在底土吸 湿后迅速排放,也可以在播种前直接喷壶洒水。 第四步精良播种,一般每亩25--28张软盘,每亩用种 量2-2.5公斤,播芽谷100--120g,以盘定种,精播均播
水稻秧盘育秧
观察与记录:对照图,观察秧盘水稻种子出苗生长过程,并把每片叶长 出的时间记录在表1-2中。
表1-2 水稻出叶时间记录表
项目 日期(日/月)
播种时间 第0天
第一片叶 长出的时间
第3天
第二片叶 长出的时间
第5天
第三片叶 长出的时间
第7天
幼苗期两三天长一叶。
水稻塑料秧盘育秧
对学校或家附近的水稻种植户的水稻育秧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整理 后填入表中。
机插秧秧盘
水稻塑料秧盘育秧
水稻抛栽育秧 秧盘主要有561孔和434孔两种规格,长60cm,宽30cm。 每亩水田约需要44~46片抛秧盘秧的秧苗。
水稻塑料软盘育苗技术

水稻塑料软盘育苗技术
1、备足秧盘
秧盘的数量应根据秧盘的孔数及大田面积和计划抛秧密度而定,同时还要扣除10%左右的空穴率。
目前我省生产上采用的秧盘主要有两种规格:一种是502孔,另一种是561孔。
如用每盘502孔的秧盘,每亩大田计划抛1.8万穴,则亩用秧盘38~40个:如用561孔的秧盘,则每亩大田需秧盘34~36个。
2、选择秧地
秧地应选择排灌条件好且运秧方便的蔬菜地、花生地或稻田,而不宜选用水泥、灰沙场地育秧,每亩大田约需秧地8平方米。
采用旱地育秧的,播种前要铲平、压实、使畦面平整。
采用稻田作秧地浆播湿育的,按常规育秧的方法,将秧地耙烂粑平,早施腐熟有机肥料,培肥秧地。
3、明确播种期
播种期应根据抛秧青苗秧龄弹性短的特点确定适宜的播种期。
早稻一般于移植前20~30天播种,我省中南部地区在3月上旬播种,北部地区在3月20日左右播种。
晚稻一般于移植前10~15天播种,即叶龄4片叶左右移植。
我省中南部地区7月10~15日播种,北部地区在7月10日前后播种力宜。
4、严格控制播种量
塑盘育苗秧田面积小,应严格控制播种量。
一般常规稻(千粒重25克左右)的每亩大田用种量为2公斤,优质稻(千粒重18克左右)的用种量为1.5公斤,杂交稻1.2公斤左右。
1。
水稻简塑盘钵育苗抛摆秧栽培技术

水稻简塑盘钵育苗抛摆秧栽培技术
收藏本文分享
水稻简塑盘钵育苗
水稻简塑盘钵育苗抛摆秧栽培是在早育秧和盘育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栽培新技术。
它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抛秧可比手插提高工效2一4倍)和秧苗素质,而且节约了育秧床土和用种量,克服了普通早育秧离土移栽返青慢、耐寒性差的缺点,可比普通栽培增加5一7天生育积温.是目前寒地稻作促早熟、保丰收的最佳栽培措施。
现将该栽培技术要点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1、简塑盘PvC塑料钵体水稻育秧盘的简称,它是由聚乙烯或聚丙塑料材质(边角料、回头料、混合料等)制成片材后加工而成的水稻育秧盘.规格有zK561、DK460、xK610等。
我省应用的主要是2K56卫型,即561孔的简塑钵盘。
每盘体积约60 x 3Oxl .8厘米,共561个钵体。
每个钵体上口径1 .8厘米,钵底直径1.2厘米,厚度约0.02厘米。
每盘重量约50克。
2、用最计算每公顷所需简塑盘数量由本田移栽密度和秧盘孔数(钵体数)决定。
用每公顷本田所抛成摆秧穴数除以每张简塑盘的孔数再增加10%的备用盘,就是一公顷本田所需简塑盘数。
计算公式为,每公顷本田简塑盘用量二每公顷本田移栽穴数/每个秧盘钵孔数义(l十IQ%) 例...... (本文共计1页) [继续阅读本文]。
水稻塑盘育秧超高产精确定量栽培

水稻塑盘育秧超高产精确定量栽培常州市武进区农科所在15亩水稻示范方中采用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亩产量达800公斤。
1、品种选用:选用早熟晚粳稻品种武运粳7号。
2、播种育秧:每亩大田需规格为352孔的塑料盘60张,需苗床17平方米左右。
每90公斤营养土拌壮秧剂0.5公斤。
5月12-13日用吡虫啉、扑生畏、菌虫清复配剂浸种,每亩大田用种量为1.5公斤。
种子露白后播种。
播种时先在塑料盘孔中撒三分之二的营养土,每孔播1粒,播后盖土填平,将秧盘移入秧田。
3、秧田管理:出苗前秧田覆盖薄膜,并湿润灌溉。
看苗色施断奶肥,施用壮秧剂的秧田一般不需要施断奶肥。
注意防治病虫害,控制好水稻条纹叶枯病。
移栽前1天每个秧盘施尿素8.5克,施肥时畦面不能有积水。
4、适时移栽:6月5-6日秧龄20-23天、叶龄4-4.5叶、平均单株带蘖1.2个时拉线定点栽插,行距30厘米,株距20厘米,每亩插1.11万穴,每穴1株苗。
5、肥料运筹:经计算,每亩纯氮总用量为17.5公斤。
按氮磷钾肥施用比例1:0.5:0.7计算,五氧化二磷每亩总用量为8.8公斤,氧化钾每亩总用量为12.3公斤。
氮肥施用比例,基蘖肥和穗肥各半,基肥和分蘖肥为7:3。
磷肥一次性作基肥施用。
钾肥基施和拔节期(倒4叶期)施用各半。
结合整地施基肥,每亩施三元复合肥38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
移栽后7天施分蘖肥,每亩施尿素5.5公斤。
倒3.5叶期(14叶期)施促花肥,每亩施尿素10公斤、氯化钾10.5公斤、硅肥10公斤。
倒1.5叶期(16叶期)施保花肥,每亩施尿素9.5公斤。
6、水浆管理:移栽后7天灌跑马水,保持田面湿润。
移栽后7天至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前1叶龄期(10.5叶期,够苗80%时)浅水灌溉,水层深2-3厘米,并视苗情露田1-2次。
从10.5叶期至叶龄余数为2(15叶平展)时分次搁田,先轻后重。
从10.5叶期开始搁田,田内开好丰产沟,沟深20厘米,搁田程度以田面不裂缝、不陷脚为度;隔3-5天再重搁1次,搁田程度以“风吹稻叶响、叶尖刺手掌、田面泛白根、中间不发白”为度。
水稻塑盘旱育秧简化技术

水稻塑盘旱 育秧 简化技术的主要 内容是用壮秧剂处理苗
床 土, 代替塑盘旱育秧中的调酸 、 消毒 、 施肥 、 化控四个环节, 从而达到简化育秧程序 , 减轻劳动强度 , 高秧苗素质 。 提 其技 术要点如下 :
层内 。
齐苗至 3叶 期 ,膜 内温度应 控制在 2 ℃ 以内,一般采 5
取 逐渐 通风 降湿控 温炼 苗 。3叶期后 只要 不是 雨天可 昼夜
炼苗 。 3 3 合理补水 ,坚持旱育
2 3 浇足底水 ,铺好秧盘 .
浇 底水 r 一般分两 次进行 , 首先播 种前一天把苗床 充分浇 水 , 到厢面往厢沟 渗水 ,其次铺 盘前临时补足水份 ,便于 浇 铺盘。 浇水 的标准是秧盘铺 后轻轻地用手一按 , 孔上能渗 盘
出泥浆 。 盘一般采用拉线铺 , 盘边要离厢沟 1 c ,以确 铺 秧 Om
济效益 。
苗床水 份管理宜 干不宜湿 。齐苗后 只要中午不卷叶 ,就
不需要补水 。一般齐苗至 2 叶期不需补充水份 ,2 叶期后保持
床 土湿润即可, 整个育秧期 间不能被雨淋 , 同时注意防治好病
虫害。
确 保一定的产量 。
降雨 。 盘土要选择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偏粘 的中壤土 , 沙土和碱 性重的七不能用 。盘土要求达到细 、干 、散 ,每个秧盘需 1 .
5g k 盘土 。 盘土在播 种前拌入壮秧剂 , 5 k 盘 土拌 0 5 g 每 0g .k 壮 秧剂 ,盘土不施用任何速效肥料 。 2 精细播种
2 1 耕整苗床
播种前几天将苗床再翻耕 1 充分耙细 , 次, 接着搞好沟厢
配套 ,苗床做到 2 开厢 ,厢宽 14 长 l ̄ 1m m .m、 O 5 ,沟 宽6 c 0m、 深 1  ̄2 c ,腰 沟深 3 c ,围沟深 4 c ,做到沟沟相通 。 5 0m 0m 0m
薄膜育秧和塑料盘育秧技术

薄膜育秧和塑料盘育秧技术育秧是水稻栽培中第一个重要环节,也是高产的基础工作。
它是以培育壮秧为目的,达到成秧率高、苗齐、苗壮,保证有足够的秧苗适时栽插。
栽后返青成活快,分蘖早,生长良好。
“秧好一半谷”、“秧壮产量高”,要实现上述目的,必须因地制宜,继续巩固薄膜育秧这一技术成果,并大力推广塑盘旱育秧技术,能有效地避开倒春寒和八月低温的危害,从而提高优质稻的产量和品质。
1、薄膜育秧。
在湿润育秧的基础上,利用薄膜覆盖保湿增温,可适当提早播期,防止烂秧,提高成秧率。
薄膜保温育秧效果好,但技术性较强,重点抓好以下几点:(1)种子处理:播种前,种子—定要经过晒种,精选和种子消毒。
种子消毒主要使用施保克,每千克种子用施保克1毫升兑水浸种60-70小时,捞出不清洗,直接摧芽,等发芽达80%以上方可播种。
(2)抓住最佳节令,适时扣种稀播。
在气温回升,稳定通过10度以上开始播种,一般在3月中旬播种,立夏节令内移栽结束较理想。
亩播种量40-50公斤,培育壮秧。
(3)增加覆盖物。
为防止薄膜直接压在种子上影响出苗、烧苗,在种子上加盖一层细农家肥,在农家肥上盖上松毛或桔杆后再盖膜。
(4)秧田管理。
苗期秧田管理应注意四个问题:一是出苗期的保温保湿:从播种至一叶一心期,要求薄膜严密封闭,创造高温高湿的环境,促进迅速扎根立苗。
二是炼苗期看天气及时揭膜盖膜:从一叶一心至二叶一心期,要求适温保苗,一般膜内适宜温度为25~30度,此期可逐步增加通风时间,采用两头通风,或一边揭开,日揭夜盖,最后全揭的办法进行炼苗,以适应膜外环境。
揭膜时要在上午9时左右,先灌水,后揭膜,使墒面保持浅水,防止生理失水死苗。
揭膜后,就可以按水育秧方式管理。
三是揭膜后注意及时排灌水:秧苗3叶期后通气组织已经形成,对缺氧环境的适应能力逐渐加强,但由于母体内营养已消耗,自给能力不足,对低温抵抗能力却减弱,加之随苗体增大,叶面蒸腾增加,需水较多,应保持浅水层,但不能淹过心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