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44高考总复习 遗传学基本概念-知识讲解_遗传学基本概念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遗传规律与基础概念全面总结

高考生物遗传规律与基础概念全面总结

高考生物遗传规律与基础概念全面总结在高考生物中,遗传规律和基础概念是重要的考点,理解并掌握它们对于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这部分知识。

一、遗传的基本概念1、遗传物质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DNA 或 RNA。

DNA 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双螺旋结构,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2、基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它能够控制生物的性状。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3、染色体染色体是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的。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会发生变化。

4、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

5、性状性状是生物体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特征。

分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6、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

二、孟德尔遗传规律1、分离定律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分离定律。

该定律指出,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比如,对于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 P(高茎×矮茎),F1 代均为高茎,F1 自交产生 F2 代,F2 代中高茎∶矮茎= 3∶1。

2、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还发现了自由组合定律。

即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例如,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黄色圆粒×绿色皱粒)杂交,F1 代均为黄色圆粒,F1 自交产生 F2 代,F2 代中表现型的比例为9∶3∶3∶1。

三、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

生物遗传学基本概念

生物遗传学基本概念

生物遗传学基本概念生物遗传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的学科。

它对于揭示生命的起源、演化和多样性,以及对人类遗传疾病的认识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生物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包括遗传物质、基因、基因型与表型、遗传变异以及遗传的模式等内容。

一、遗传物质遗传物质是指传递遗传信息的物质基础。

在细胞核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NA是由四种不同的碱基(腺嘌呤、胸腺嘧啶、鸟嘌呤和胞嘧啶)组成的双链结构。

DNA的序列决定了生物体内各个基因的信息。

二、基因基因是生物遗传学的基本单位,是DNA上编码特定蛋白质的一段序列。

基因携带着生物个体的遗传信息。

基因的特点包括:位于染色体上,具有一定的长度,可以发生突变。

三、基因型与表型基因型指的是个体在基因水平上的基因组合。

每个基因都有两个等位基因,分别来自父母的亲代。

基因型决定了生物个体的表型,包括形态、生理和行为等特征。

基因型与表型之间通常存在着复杂的关联关系。

四、遗传变异遗传变异是指个体之间或同一基因在群体内的基因型和表型差异。

遗传变异是生物适应环境、进化和种群演化的基础。

遗传变异可以是由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基因的表达调控等因素引起的。

五、遗传的模式遗传的模式是指基因组合在基因型传递和表型表达过程中遵循的规律。

常见的遗传模式有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

显性遗传是指某个等位基因表现在基因型或表型上的显著性,而隐性遗传则是等位基因在基因型上未被表现出来。

六、遗传学的应用生物遗传学的研究成果在农业、医学和环境保护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农业生产中,遗传学的原理被用于改良农作物和家畜的品质和抗性。

在医学领域,遗传学的研究对于遗传性疾病的诊断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在环境保护中,遗传学的知识被应用于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

总结:生物遗传学是研究生物体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的学科,它包括遗传物质、基因、基因型与表型、遗传变异以及遗传的模式等基本概念。

生物遗传学的研究成果在农业、医学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均有重要的应用。

生物高一必背知识点遗传学

生物高一必背知识点遗传学

生物高一必背知识点遗传学遗传学是生物学中的重要分支,研究物种间遗传特征的传递和变异。

作为高中生物的必背知识点之一,遗传学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

本文将围绕遗传学的基本概念、遗传信息的传递、遗传变异与进化等方面展开论述,以便帮助初学者对遗传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一、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及历史遗传学是研究遗传现象和规律的科学,主要研究遗传材料在后代中如何传递,以及遗传信息是如何组织和表达的。

遗传学的理论基础是杜尔加尔的遗传学定律,也被称为孟德尔遗传学。

孟德尔实验发现遗传因子以一定比例的方式传递,对进化论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遗传信息的传递遗传信息的传递主要通过基因来实现。

基因是染色体上负责特定遗传特征的DNA片段,通过染色体在生殖细胞中的分离组合,遗传信息得以传递给下一代。

在有性生殖中,受精过程中的交换和独立分配是遗传信息传递的基本机制。

三、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它由一条或多条DNA组成,编码了蛋白质合成所需的信息。

基因的结构包括启动子、编码区和终止子等功能区域。

通过转录和翻译,基因能够转化为蛋白质以实现其功能。

四、遗传变异与进化遗传变异是指基因或染色体水平上的遗传信息的多样性。

它是进化的基础,通过突变、重组和基因漂变等方式产生。

遗传变异决定了个体间的差异,为自然选择提供了可塑性,进而推动物种的适应和进化。

五、遗传病与遗传咨询遗传病是由异常基因导致的疾病,遗传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遗传病的产生和传递方式。

遗传咨询则是通过分析遗传风险,提供个人和家族在遗传病方面的信息以及风险评估,并提供相应的预防和治疗建议。

六、生物技术与遗传工程生物技术是利用生物学原理和方法来改变生物体的性状和功能的技术。

遗传工程是生物技术的重要分支,它通过转基因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目标生物体,实现特定功能的改造。

遗传工程在农业、医学和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七、环境因素对遗传的影响环境因素是遗传表现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环境因素可能会引发基因突变,影响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甚至改变基因的表达方式。

高考生物遗传学知识点精讲

高考生物遗传学知识点精讲

高考生物遗传学知识点精讲遗传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生物的遗传规律以及物种之间的遗传变异。

在高考生物考试中,遗传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考点,涉及到许多基础的概念和原理。

以下将对高考生物遗传学的知识点进行精讲。

一、基因和基因型1. 基因的概念: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分子遗传物质。

2. 基因的分类:常染色体基因和性染色体基因。

常染色体基因决定一般性状,而性染色体基因决定个体的性别。

3. 基因型的概念:个体所具有的基因的组合,包括纯合子和杂合子两种形式。

4. 基因型的表达:表现为显性表现和隐性表现的差异,显性表现的基因称为显性基因,隐性表现的基因称为隐性基因。

二、遗传规律1. 孟德尔遗传规律: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的实验,提出了遗传学的三大定律,即“单子性”、“分离性”和“自由组合性”。

2. 多基因遗传规律:指一个性状受多对基因控制,呈连续性变化,表现出几个分离的等级。

三、基因突变1. 点突变:指基因中的一个核苷酸发生改变,包括错义突变、无义突变和无移码突变。

2. 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等。

3. 染色体数目变异:包括染色体缺失、增多和多倍体等。

四、遗传病1. 遗传病的概念: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一类疾病,可以分为常染色体遗传病和性染色体遗传病两类。

2. 常见遗传病:包括遗传性肌营养不良、血友病、唐氏综合征等。

五、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工程1. DNA的结构:双螺旋结构,由碱基、糖和磷酸组成。

2. DNA复制:包括DNA的解旋、合成和连接等过程。

3. 重组DNA技术: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等工具将外源基因导入宿主细胞的技术。

4. 克隆技术:通过体细胞核移植和胚胎早期细胞分裂等方法制造与原种个体相同的生物。

六、人类遗传和社会1.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一个国际合作项目,旨在图谱化解析人类基因组。

2. 家族遗传病的预防和控制:包括基因咨询、优生学和基因治疗等措施。

3. 遗传歧视:指以个体的基因信息为依据进行歧视和不公平对待的行为。

高中生物001-知识讲解_遗传学基本概念

高中生物001-知识讲解_遗传学基本概念

遗传学基本概念编稿:杨红梅审稿:闫敏敏【考纲要求】1理解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关系2.重点掌握性状显隐性的类别及基因型的确定【考点梳理】考点一、知识络考点二、几种交配类型【高清课堂:01-遗传学基本概念】考点三、与性状有关的概念(一)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总称。

(二)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三)显、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种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叫显性性状,F1未表现出来的性状叫隐性性状。

(四)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五)性状分离比1、杂交实验中,F2中出现显︰隐=3︰1;2、测交实验中,测交后代中出现显︰隐=1︰1。

考点四、与基因有关的概念(一)显性基因:又叫显性遗传因子,控制显性性状,用大写字母表示。

(二)隐性基因:又叫隐性遗传因子,控制隐性性状,用小写字母表示。

(三)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

(四)非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或非同源染色体上,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考点五、基因型和表现型(一)概念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二)关系: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在不同环境中,即使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也未必相同。

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考点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区别(一)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叫纯合子,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但不同的纯合子杂交,后代为杂合子。

(二)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叫杂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且后代中会出现一定比例的纯合子(三)如何判断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已知豌豆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现有一株高茎豌豆,请设计实验,判断该高茎豌豆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

自交实验:子代发生性状分离,该个体为杂合体高茎自交子代不发生性状分离,该个体为纯合体若自交后发生性状分离为杂合体测交实验:子代有一种性状,该个体为纯合体高茎与矮茎测交子代有比例相等的两种性状,该个体为杂合体若测交后代出现比例相等的两种性状则为杂合体。

遗传学的基本概念

遗传学的基本概念

遗传学的基本概念遗传学是研究遗传规律和遗传变异的科学,它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遗传特征进行研究。

遗传学的基本概念涵盖了基因、遗传物质、遗传变异以及遗传表达等方面,下面将对这些基本概念进行详细介绍。

一、基因基因是生物体内携带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

它是一段特定的DNA 序列,可以编码特定的蛋白质或RNA分子。

基因决定了生物体的性状和特征,包括外貌、生理机能、行为特征等。

基因通过遗传的方式传递给后代,决定了后代的遗传特征。

二、遗传物质遗传物质是指传递遗传信息的物质,主要包括DNA和RNA。

DNA 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遗传物质,它以双螺旋结构存在于细胞核中,编码了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RNA则是DNA的复制和转录产物,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三、遗传变异遗传变异是指基因或染色体在传代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遗传变异可以分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两种类型。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改变,导致基因功能的改变,如点突变、插入缺失等。

染色体结构变异则是指染色体的部分区域发生重排、缺失或重复的变化。

遗传变异是生物体多样性的基础,它为生物体适应环境提供了遗传基础,使得物种具有较强的生存和繁殖能力。

四、遗传表达遗传表达是指基因信息转化为生物体内功能蛋白质的过程。

遗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主要步骤。

转录是指DNA的信息被转录成RNA,而翻译是指RNA被翻译成蛋白质。

通过遗传表达,生物体能够根据基因中的信息合成出所需的蛋白质,进而实现生命活动的各种功能。

总结: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基因、遗传物质、遗传变异以及遗传表达。

基因是生物体内编码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遗传物质主要包括DNA和RNA,它们承载和传递遗传信息。

遗传变异是基因或染色体在传代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为生物体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提供了基础。

遗传表达是基因信息转化为功能蛋白质的过程,通过遗传表达,生物体可以实现各种生命活动。

遗传学的研究为解析生物体的遗传特征和遗传疾病的发生机制提供了基础。

随着遗传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类对生命的奥秘也会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高中生物遗传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遗传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遗传学知识点总结遗传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遗传物质的传递与变化规律,揭示生物种群和个体之间的遗传关系。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遗传学是重要的内容之一,下面将对高中生物中遗传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1. 基本概念遗传学研究的对象是基因和基因组。

基因是决定个体遗传特征的基本单位,是由DNA分子编码的遗传信息。

基因组是一个物种所有基因的集合。

2. 一对基因的表现个体某一性状的表现受到与该性状相关的一对基因的影响。

一个基因的两个等位基因分别来自父母亲,在个体的基因型中存在显性与隐性关系,显性基因表现在个体外部形态上,而隐性基因则不表现。

3. 遗传物质的载体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存在于细胞的染色体上。

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复杂结构,不同物种具有不同数量的染色体。

人类每个细胞核中有23对染色体。

4. 遗传现象遗传现象包括基因的自由组合与分离、基因的互作关系、基因突变以及DNA复制和基因重组等。

这些现象决定了个体遗传特征的变化和传递规律。

5. 孟德尔遗传定律孟德尔遗传定律是遗传学的基础定律,包括隐性-显性定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这些定律揭示了个体基因传递规律。

6. 遗传的形式遗传的形式包括纯合子和杂合子。

纯合子指的是个体两个等位基因相同,杂合子指的是个体两个等位基因不同。

7. 基因型与表现型个体的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个体的基因型决定了其表现型,不同的基因型可能导致不同的表现型。

8. 遗传性状的分离与连锁遗传性状可以在后代中分离或连锁传递。

分离指的是一个基因的不同等位基因在后代中的分开传递,连锁指的是两个位于同一个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后代中的同时传递。

9. 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遗传学中一种重要的遗传现象。

突变分为点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两种形式,它们都能够对个体的遗传特征产生重要影响。

10. 基因工程和基因治疗基因工程和基因治疗是遗传学应用于实践的重要领域。

基因工程可以通过改变一个个体的基因组来改变其遗传特征,基因治疗是通过修改个体的基因来治疗遗传性疾病。

高三生物遗传的知识点

高三生物遗传的知识点

高三生物遗传的知识点高三生物课程中,遗传学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遗传学研究的是生物在遗传信息传递中所发生的各种现象以及背后的规律。

了解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对于理解生物进化、疾病的发生与治疗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遗传学的基本原理、遗传物质DNA、基因表达和变异、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等方面来探讨高三生物遗传学的相关知识点。

一、遗传学的基本原理遗传学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孟德尔遗传规律、显性与隐性基因等。

孟德尔遗传规律是指在杂合个体之间的正常杂交交配后代的分离比例为3:1的现象。

显性基因是指表现出来的性状,而隐性基因则是只在杂合形质时才能显现出来。

二、遗传物质DNADNA是核酸的一种,是生物遗传物质的主要成分。

DNA有复制、转录和翻译等功能,是生物遗传信息传递的载体。

DNA的结构以及复制过程是高三生物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对于解析遗传信息的传递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基因表达和变异基因表达和变异是高三生物遗传学中的另一个关键内容。

基因表达是指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转化为蛋白质的过程。

这一过程中,基因序列被复制成RNA,然后通过翻译过程将RNA转化为蛋白质。

这一过程中,遗传信息被传递和表达。

而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了变异,导致不同的个体之间表现出不同的性状。

四、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高三生物遗传学中的一个重要话题。

遗传信息对个体的影响是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一起发挥作用的结果。

而环境因素则能够通过影响基因的表达和变异来影响个体的性状表现。

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也是解读某些疾病的发生与发展途径的关键。

在高三生物遗传学的学习过程中,以上几个知识点是我们需要掌握的核心内容。

通过了解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生物的遗传现象和进化过程。

了解DNA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遗传信息如何传递和表达。

同时,基因表达和变异以及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等知识点的学习,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个体差异以及疾病的发生与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传学基本概念
编稿:杨红梅审稿:闫敏敏【考纲要求】
1理解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关系
2.重点掌握性状显隐性的类别及基因型的确定
【考点梳理】
考点一、知识络
考点二、几种交配类型
【高清课堂:01-遗传学基本概念】
考点三、与性状有关的概念
(一)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总称。

(二)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三)显、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种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叫显性性状,F1未表现出来的性状叫隐性性状。

(四)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五)性状分离比
1、杂交实验中,F2中出现显︰隐=3︰1;
2、测交实验中,测交后代中出现显︰隐=1︰1。

考点四、与基因有关的概念
(一)显性基因:又叫显性遗传因子,控制显性性状,用大写字母表示。

(二)隐性基因:又叫隐性遗传因子,控制隐性性状,用小写字母表示。

(三)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

(四)非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或非同源染色体上,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
考点五、基因型和表现型
(一)概念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二)关系: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在不同环境中,即使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也未必相同。

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考点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区别
(一)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叫纯合子,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但不同的纯合子杂交,后代为杂合子。

(二)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叫杂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且后代中会出现一定比例的纯合子
(三)如何判断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
已知豌豆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现有一株高茎豌豆,请设计实验,判断该高茎豌豆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

自交实验:
子代发生性状分离,该个体为杂合体
高茎自交
子代不发生性状分离,该个体为纯合体
若自交后发生性状分离为杂合体
测交实验:
子代有一种性状,该个体为纯合体
高茎与矮茎测交
子代有比例相等的两种性状,该个体为杂合体
若测交后代出现比例相等的两种性状则为杂合体。

【典型例题】
类型一:用杂交、自交、测交、解决遗传问题
【例1】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问题
①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④检测杂种F1的基因型
A 、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答案】C
【解析】鉴定动物是否为纯种,常用测交的方法,区分显隐性性状一般用杂交,因测交不能判断出显隐性的,要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则需不断自交,淘汰隐性纯合子,使显性纯合子的比例增加,检测杂种F1的遗传因子的组成用测交,因有显性遗传因子时隐性遗传因子所控制的性状表现不出来。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的是杂交、自交、测交的概念和应用。

举一反三:
【变式1】
有一批抗锈病(显性性状)小麦种子,要确定这些种子是否为纯合体,正确且简便的方法是A.与纯种抗锈病小麦杂交
B.与纯种易染病小麦进行测交
C.与杂种抗锈病小麦进行杂交
D.自交
【答案】D
类型二:显隐性判断,基因型的确定
【例2】动物甲状腺功能有缺陷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有一种耕牛,其甲状腺缺陷可由两种原因引起:一是缺碘,二是一种常见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纯合所致。

下列有关这种牛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缺少甲状腺激素的牛,其双亲可以是正常的
B.甲状腺功能正常的个体,可能具有不同的基因型
C.甲状腺功能有缺陷的个体,一定具有相同基因型
D.双亲有一方是缺陷者,后代可能出现正常个体
【答案】C
【解析】(1)缺少甲状腺激素的牛,若是由缺碘引起的,其双亲就可以是正常的。

(2)甲状腺功能正常的个体,基因型可以是纯合的AA或杂合的Aa。

(3)甲状腺功能有缺陷的个体,可能是隐性基因纯合所致,也可能是显性纯合子或杂合子,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4)双亲有一方是缺陷者,若另一方为显性纯合子,则后代也可能正常。

【总结升华】本题的解题思路为:
举一反三:
【变式1】
下图为蛇斑颜色性状的遗传实验图。

若再让F1黑斑蛇之间自交,在F2中有黑斑蛇和黄斑蛇两种表现型同时出现。

根据上述杂交实验,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F1黑斑蛇的基因型与亲代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
B.F2黑斑蛇的基因型与F1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
C.所有黑斑蛇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
D.黄斑是隐性性状
【答案】B
【变式2】
把黄玉米和白玉米隔行种植在一块试验田里,让它们在自然的条件下传粉,结果黄玉米结出的果穗上子粒全部是黄色,白玉米果穗上子粒有黄有白。

以下对性状和亲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色对白色是显性,黄玉米是纯合子,白玉米是杂合子
B.黄色对白色为显性,黄玉米和白玉米都是纯合子
C.白色对黄色为显性,白玉米是纯合子,黄玉米是杂合子
D.白色对黄色为显性,白玉米和黄玉米都是纯合子
【答案】B
【解析】黄玉米果穗上全部是黄粒,白玉米果穗上有黄粒也有白粒,说明黄色对白色为显性.白玉米果穗上有白粒,是自花传粉所致,有黄粒则是异花传粉所致,黄玉米不管是自花传粉还是异花传粉,后代全为黄粒,说明未出现性状分离,所以黄玉米是纯合子,白玉米为隐性性状,也是纯合子.
【变式3】
下表是大豆的花色四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

按照孟德尔杂交实验的分析方法,根据哪个组合能判断出显性的花色类型?
组二子一代只显现亲本的一个性状,因此由组二可判断紫花为显性性状,白花为隐性性状。

【答案】组合二
【解析】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组合只有组一和组二,组一子一代有二种表现型,不符合上述条件;组二子一代只显现亲本的一个性状,因此由组二可判断紫花为显性性状,白花为隐性性状。

组合三和组合四的亲本表现为同一性状,后代表现为性状分离,因此可判断占3/4的紫花为显性性状,新出现的白花为隐性性状.综上所述,组合二三四都能判断出来显隐性状,但本题要求按照孟德尔杂交实验的分析方法,对照教材,孟德尔是根据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显现出来的性状定义为显性性状,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定义为隐性性状,因此组合二更符合题目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