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胶体磨说明书
立式磨使用说明书

VRMR360.4立式原料磨安装、使用说明书南京西普水泥装备研究设计有限公司目录1.主要特点2.技术参数3.磨机的工作原理及结构3.1工作原理3.2磨机的结构4.磨机的安装4.1安装前的准备4.2机架的安装4.3减速机的安装4.4风道的安装4.5磨盘的安装4.6中壳体的安装4.7摇臂的安装4.8磨辊的安装4.9液压系统的安装4.10润滑系统的安装4.11磨机电机的安装4.12磨机选粉机的安装4.13气封管路系统的安装4.14其他设备的安装5.磨机的调试和试运转5.1调试前的准备工作5.2预调试5.3联锁试验5.4负荷试车6.磨机的操作、维护及检修6.1磨机的操作6.2磨机的维护6.3磨机的检修1.主要特点在现代化水泥工厂中,立式辊磨集粉磨、均化、烘干、选粉和输送功能于一体,越来越广泛用于粉磨水泥及其原料。
VRMR型立式辊磨作为南京西普水泥装备研究设计有限公司新开发的设备,具有如下特点:1.1结构紧凑,占用场地很小,只需要很小空间。
1.2运行噪音低:其噪音来自辊磨、传动系统及密封风机。
1.3采用摇臂单独控制磨辊,采用机械及液压控制磨辊,可在降低噪音和振动的同时防止磨辊衬板发生直接接触。
1.4能够喂入较粗的物料,可节省预破碎能量消耗,提高能量利用率。
1.5金属的磨损量低,磨辊可翻出壳体外进行更换和维修,维护费用低。
1.6通过使用硬质的耐磨材料,采用降低磨损方法以及优化措施,使易损件的使用时间增长。
1.7可空载启动,不需要辅助传动装置。
1.8通过液压加载系统能迅速变更粉磨力,使粉磨工作更容易。
1.9在粉磨和选粉空间中粗粉有很高的循环率,使在粉磨过程中具有非常高的烘干效率。
1.10具有很好的可控制性,适应性强,可对各种不同的物料进行粉磨。
1.11具有很高的运转率。
1.12单位能耗低。
1.13采用组合选粉工艺过程,直接打碎颗粒的团块,粉磨效率高。
1.14调节方便。
2.技术参数2.1主机技术参数2.2磨盘磨辊组2.3张紧装置2.4主电机2.5主减速器2.6主减速机稀油站2.7选粉机2.8密封空气风机3.磨机的工作原理及结构3.1工作原理物料通过锁风喂料器及进料管送到磨盘的中心,由于磨盘的转动,物料受到离心力作用向磨盘边缘运动,在通过磨辊位置时受到多个磨辊的碾压并被破碎、粉磨,被破碎、粉磨的物料继续向外运动,在通过导风环的热风的旋转作用下,一部分细小颗粒作为成品送出磨机,粒度较大的颗粒则再次返回磨盘,继续粉磨,在此过程中颗粒被烘干,气体温度降低;另一部分粗颗粒或铁质穿过导风环,经过刮板排出机体,粗颗粒经外部提升机和新加入的物料一起由进料管进入磨机继续粉磨,铁质则由除铁旁路系统排出。
胶体磨使用说明书

胶体磨使用说明书一、产品简介胶体磨是一款用于湿式磨碎物料的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制药等行业。
它采用高速旋转的磨盘和固定磨盘之间的摩擦作用,将物料磨碎成细小的颗粒,从而达到混合、分散和乳化等目的。
二、安全操作须知1. 在启动胶体磨之前,请确保电源和控制开关处于关闭状态。
2. 使用胶体磨时,请佩戴所需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等,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3. 在清洁和维护胶体磨之前,务必切断电源和其他能源供应。
4. 请勿在工作过程中将手指或其他物体伸入磨盘内部,以免发生意外伤害。
5. 当胶体磨异常或需要进行维护时,请立即切断电源,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三、操作步骤1. 将胶体磨放置在平稳的工作台上,并确保它与电源正常连接。
2. 打开进料调节阀,将待磨碎物料加入到进料斗中。
注意,待磨碎物料的粒度应小于设备规定的最大进料颗粒。
3. 启动电源,并根据需要调整转速,一般可根据物料的特性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转速。
4. 随着胶体磨的转动,物料将被磨盘和固定磨盘之间的摩擦力磨碎成细小颗粒。
注意观察和调整磨碎过程中的进料速度,确保良好的磨碎效果。
5. 在磨碎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添加适量的润滑剂或水,以保持适当的磨碎状态和温度。
6. 磨碎完成后,关闭进料调节阀,停止物料的进料。
等待一段时间,以确保设备中的物料完全排出。
7. 关闭电源,并进行设备的清洁和维护。
四、设备保养与维护1. 每次使用结束后,请立即清洗磨盘和固定磨盘,并确保设备干燥,以防止细菌滋生和生锈。
2. 定期检查胶体磨的传动系统、冷却系统和电气系统,确保其正常工作。
如发现异常现象,请立即停止使用,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3. 定期更换磨盘和固定磨盘,以保持设备的正常工作和磨碎效果。
4. 定期添加润滑剂,并根据使用频率和工作环境进行润滑。
5. 使用过程中,如发现异常噪音、异味或其他异常情况,请立即检查和处理。
五、故障排除1. 胶体磨启动后无法工作:- 检查电源是否正常连接;- 检查电气系统是否损坏,是否有松动的电线。
胶体磨说明书

一、概述胶体磨产品是对流体物料进行精细加工的机械。
它综合了均质机、球磨机、三辊机、剪切机、搅拌机等机械的多种性能,具有优越的超微粉碎、分散乳化、均质、混合等功效。
物料通过加工后,粒度达2~50微米,均质度达90%以上,是超微粒加工的理想设备。
该机适用于制药、食品、化工及其他行业的湿物料超微粉碎,能起到各种半湿体及乳状液物质的粉碎、乳化、均质和混合,主要技术指标已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二、应用范围●食品工业:芦荟、花粉破壁、菠萝、芝麻、果茶、冰淇凌、月饼馅、奶油、果酱、果汁、大豆、豆酱、豆沙、花生奶、蛋白奶、豆奶、乳制品、麦乳精、香精、各种饮料、鸡骨泥、猪皮及其他动物皮等。
●化学工业:油漆、颜料、染料、涂料、润滑油、润滑脂、柴油、石油催化剂、乳化沥青、胶粘剂、洗涤剂、塑料、炸药、玻璃钢、皮革、乳化炸药等。
●日用化学:牙膏、洗涤剂、洗发精、鞋油、化妆品、沐浴精、肥皂、香脂等。
●医药工业:各种糖浆、营养液、中成药、膏状药剂、生物制品、鱼肝油、花粉、蜂王浆、疫苗、各种药膏、各种口服液、针剂、静滴液、胰酶制剂、乳剂等。
●建筑工业:各种涂料:包括内外墙涂料、防腐防水涂料、冷瓷涂料、多彩涂料、陶瓷釉料等。
●其他行业:塑料工业、纺织工业、造纸工业、生物化工、环保节能、煤炭浮选剂、纳米材料、各大中院校、科研单位等。
三、工作原理该机是通过不同几何形状的定、转子在高速旋转下的相对运动,当被加工物料在自重、气压力及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可调整的定转子的间隙时,受到强大的剪切力、摩擦力、撞击力、高频振动等复合力的作用,被有效地破碎、分散乳化及混合,从而得到理想的产品。
粉碎室设有三道磨碎区,一级为粗磨碎区,二级为细磨碎区,三级为超微磨碎区,通过调整定、转子的间隙,能有效地达到所需的超微粉碎效果(也可循环加工)。
四、结构特点1.主要零部件采用优质不锈钢材质,耐腐蚀、无毒。
2.主要工作部件定、转子,采用特殊的机加工和热处理工艺,加工精度高,使用寿命长。
立式胶体磨

目录摘要 (I)第一章前言 (1)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第二章分析与论证 (3)2.1 胶体磨的原理与结构 (3)2.2 胶体磨的功能与工作范围 (4)2.3 方案论证...........................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主要零部件的设计与计算 .. (6)3.1 电动机的选择 (6)3.2 联轴器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传动轴的结构设计与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轴承的选择与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 定磨盘与动磨盘的设计 (7)3.6 间隙调节装置 (8)3.7 循环与冷却装置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8 其他零部件的设计 (10)3.9 密封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结论与建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意见与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本文研究了立式胶体磨的设计方法,介绍了其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传动系统及主要技术参数。
采用设计与改进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主要零件的结构设计。
本课题不仅完成了预期的设计任务,而且做出了较大改进,动、定磨盘等主要零部件均使用优质不锈钢制造,既解决了工作表面易磨损的缺点,也更符合卫生要求;此外本课题还设计了一般胶体磨所不具备的冷却装置和循环装置,使之成为一款更好的产品。
胶体磨使用、维护、保养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胶体磨规范的操作、维护方法,确保胶体磨正确使用和安全正常运行,延长其使用寿命。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胶体磨的使用、维护、保养。
【责任人】配料制膏岗位操作人员、设备维修人员:按照本规程执行。
工艺员、现场QA :监督本规程的执行情况。
【内容】*胶体磨的使用*部件说明1内部的磨头为316L不锈钢,比较锋利,在拆卸时小心。
2为了确保机器免受镙钉,小石块,木块等外来异物的损害,推荐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防止这些异物进入机器。
3控制柜底部的散热排气口和背部档板不能被阻塞。
*使用前检查1每次开机前的准备工作a检查压力平衡罐的液位是否在循环管以上,如液位降低,检测连接管是否松动,并加水到循环管出口液位以上2-3CM。
b检查压力平衡罐的压力是否降低,如降低,分析原因,并加压。
*运行1开机前必须压力平衡罐通冷却水,如不开冷却水,机械密封会损坏。
2如果使用水做为压力锁定介质,当其温度达到35°C以上时必须要进行冷却。
否则,密封装置会受损。
3开机时必须从低转速往高转速开(变频器)a)拆卸* 泵部件的拆卸CM模块的安装旋下2个螺柱(722,短的)并且更换新螺柱(722,长的),用扳手拧紧安装好2个0型圈(614)(传热夹套的密封)安装好出料口(710).标准型号的机器通用安装好中间环(903).标准型号的机器通用安装好压力片(718)转子的1部分和2部分(904, 1004)装好后(904, 1004)安装到轴上安装 1 dista nee sleeve (732).标准型号的机器通用将•一6的插销穿过基座孔插入轴(426)上的孔The pressing screw (730)应该先手动拧紧然后用扭力扳手用大约17 Nm的值拧紧.Note用OW10的扳手顺时针拧紧压紧螺母(730)标准型号的机器通用将放入O型圈(626)的外圈(728)安装好使用Lubricate the thread using copper paste (1300)放入O型圈(614, 630)7Place prem oun ted stator unit将0圈(603)放入定子的2部分(1006)用润滑脂(1300)涂抹调整环的的槽,定子的槽)将2个调整把手(734) (734)用螺母选到调整环上(716).螺纹稳定时拧紧调整把手•不要拧紧锁定螺母•放入调整环(716))用螺母拧紧定子部件 1 (906)和部件2 2 (1006).定子要能在调整环的槽中自由滑动s.将组件安装到出料腔上(728)将0圈(604)放入定子1部分(906)(产品密封)放入2个0圈s (614)(传热夹套的密封)将0圈(630)放入(728)(传热夹套的密封)安装进料口(704)将0型圈(624)放入帽螺母(720 )中,有必要的话涂润滑油使其粘紧在槽里•如果不使用双层夹套0圈可以去除.在CM模块的设备试运转之前,必须调节定转子之间的转动并且球型螺钉必须锁紧.否则设备会被损坏.3胶体磨的维护、保养—1当更换分散物料时,必须检查机封和0圈的材料是否仍然适合.有必要的话将部件更换为其他材料的.,仍有疑问,请联系供应商.2机器只能在有计划使用目的的情况下使用3机器只能在其功能完好的情况下使用,特殊安全装置要定期检查。
立式胶体磨的简介及操作规程

立式胶体磨的简介及操作规程一、概述及结构介绍本胶体磨是湿式超微粒加工的新型设备,适用于各类乳状液的均质、乳化、粉碎。
主要部件由磨头,底座传动,电动机三部分组成。
本机的关键部件为动静磨片,根据被处理物料的不同,磨片的齿型有所不同。
二、工作原理胶体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剪切,研磨及高速搅拌作用。
磨碎依靠两个齿型面的相对运动,其中一个高速旋转,另一个静止,使通过齿面之间的物料受到极大的剪切力及摩擦力,同时又在高频振动,高速漩涡等复杂力的作用下使物料有效的分散、乳化、粉碎、均质。
三、操作程序开启程序1、检查电源连接,保证电源连接正常。
2、进行盘车,盘车用一只手伸入底座方口内转动电机风叶(皮带轮),保证无卡阻,盘动轻松。
3、检查进料口,保证胶体磨内部无硬物杂质,以免损坏机器(要求每次使用前检查进料口是否有异物,胶体磨最怕微小硬杂质进入动静齿面,极易造成叶轮卡死、抱轴,进而烧坏电机等问题)。
4、把需要输送的物料提前准备到位。
5、接通机械密封的循环水,有一定的水量流出即可。
6、打通胶体磨出料及循环管路,防止胶体磨运行憋压(胶体磨是研磨物料的设备,尽量避免加压输送物料,极易造成负荷偏大,以及机械密封泄露等问题)。
7、开启胶体磨电源开关,运行平稳,立即加入脱盐水,空车运转不得大于15秒。
8、打水正常时,准备加入需要输送的物料,等待水打干净,立即加入物料,进行循环研磨或输送。
9、查看运行情况,保证出料及回流正常,电机运行平稳,无异常声音。
关闭程序1、等待需要输送的物料全部打完之后,加入脱盐水,清洗胶体磨内部,等待清洗至出口水量清澈,无携带物料情况,即可停止胶体磨。
2、关闭胶体磨电源开关,停止运行。
3、关闭循环冷却水,卸下装料斗,把装料斗清洗干净,用密封袋封住装料斗与胶体磨连接处,以防杂物落入,影响后运行,收好密封垫圈。
4、打开出口管路放净口,放出胶体磨内部残留液。
5、打扫卫生,做好收尾工作。
四、操作使用注意事项1、开启胶体磨之前必须打通进出料及循环管线,接通冷却水。
胶体磨

1.胶体磨结构胶体磨系多项专利产品:具有设计紧凑、实用新型,外形美观、密封良好、性能稳定、操作方便、装修简单、经久耐用、适应范围广、生产效益高等特点、是处理精Υ细物料最理想的加工设备。
胶体磨产品除电机及部分零部件外,凡与物料相接触的零部件全部采用高强度不锈钢制成,尤其,关健的动、静磨盘进行强化处理因此,具有良好的耐腐性和耐磨性,使所加工的物料无污染卫生纯洁。
也可按用户特殊要求可以另行定制。
上海正奥泵业制造有限公司胶体磨其主要构造由磨头部件、底座传动部、专用电机三部分组成。
其中机器核心部分的动磨盘与静磨盘、机械密封件组合部位系是本机的最关健部分。
所以,根据被处理的物料性质不同选型必须有所区别。
但材质均由不锈钢或特殊材料制造而成。
电机根据型号不同需要作特殊设计,在电机凸缘端加装挡水盘,以防渗漏。
/2.胶体磨工作原理工作原理:胶体磨是由电动机通过皮带传动带动转齿(或称为转子)与相配的定齿(或称为定子)作相对的高速旋转,其中一个高速旋转,另一个静止,被加工物料通过本身的重量或外部压力(可由泵产生)加压产生向下的螺旋冲击力,透过定、转齿之间的间隙(间隙可调)时受到强大的剪切力、摩擦力、高频振动、高速旋涡等物理作用,使物料被有效地乳化、分散、均质和粉碎,达到物料超细粉碎及乳化的效果。
3.胶体磨特点相对于压力式均质机,胶体磨首先是一种离心式设备,它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设备保养维护方便,适用于较高粘度物料以及较大颗粒的物料。
它的主要缺点也是由其结构决定的。
首先,由于作离心运动,其流量是不恒定的,对应了于同粘性的物料其流量变化很大。
举例来说,同样的设备,在处理粘稠的漆类物料和稀薄的乳类流体时,流量可相差10倍以上;其次,由于转定子和物料间高速摩擦,故易产生较大的热量,使被处理物料变性;第三,表面较易磨损,而磨损后,细化效果会显著下降。
/4.应用范围1、食品工业:芦荟、菠萝、芝麻、果茶、冰淇淋、月饼馅、奶油、果酱、果汁、大豆、豆酱、豆沙、花生奶、蛋白奶、豆奶、乳制品,麦乳精、香精、各种饮料等。
iglidur W300 磨床筒材料说明书

When to use it?W hen especially high service life is necessary W hen low coefficients of dynamic friction and high wear resistance are neededF or use on 303 stainless steel shaftsF or harsh environments and very rough shaftsD irt resistantWhen not to use it?F or high loads starting at 50 MPaiglidur® Q, page 541W hen temperatures are constantly above+90 °Ciglidur® H, page 353iglidur® X, page 173F or very wet environmentsiglidur® P, page 195W hen an economical bearing is requirediglidur® G, page 81Product range3 types> 400 dimensionsØ 2–120 mm153igus ®GmbH Germany |Phone +49 2203 9649-145 Fax -334| ************| www.igus.eu iglidur ®W300iglidur ® W300 | Application Exampleswww.igus.eu/hydrogen-car www.igus.eu/concrete-machineswww.igus.eu/rickshaw www.igus.eu/teebag-packagingTypical sectors of industry and application areasAutomation Printing industry Woodworking MechatronicsTest engineering and quality assurace etc.Improve technology and reduce costs – 310 exciting examples for iglidur ® plain bearings onlinewww.igus.eu/iglidur-applications154iglidur ®W3000.0010.010.1 1.010.0100.010.01.00.1Material properties tableGeneral properties Unit iglidur ® W300Testing methodDensityg/cm 3 1.24Colouryellow Max. moisture absorption at +23 °C/50 % r.h.% weight 1.3DIN 53495Max. water absorption% weight6.5Coefficient of sliding friction, dynamic against steel µ0.08–0.23pv value, max. (dry)MPa · m/s 0.23Mechanical properties Modulus of elasticity MPa 3,500DIN 53457Tensile strength at +20 °CMPa 125DIN 53452Compressive strengthMPa 61Max. recommended surface pressure (+20 °C)MPa60Shore D hardness77DIN 53505Physical and thermal propertiesMax. long term application temperature °C +90Max. short term application temperature °C +180Min. application temperature °C –40Thermal conductivityW/m · K 0.24ASTM C 177Coefficient of thermal expansion (at +23 °C)K –1 · 10–59DIN 53752 Electrical propertiesSpecific volume resistance Ωcm > 1013DIN IEC 93Surface resistanceΩ> 1012DIN 53482Table 01: Material properties tableiglidur ® W300 | Technical DataLifetime calculation, CAD files and much more support www.igus.eu/eu/w300Diagram 01: Permissible pv values for iglidur ® W300 with a wall thickness of 1 mm dry running against a steel shaft at +20 °C, mounted in a steel housingSurface speed [m/s]P r e s u r e [M P a ]igus ® GmbH Germany | 020406080120100iglidur ® W300 | Technical Dataiglidur ® W300 gives excellent wear resistance, even in harsh environments or when used with rough shafts. This material is the most tolerant of these external effects out of all the iglidur ® range.Mechanical Properties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s,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iglidur ®W300 plain bearings decreases. The Diagram 02 shows this inverse relationship. However, at the longterm maximum temperature of +90 °C the permissible surface pressure is almost 30 MPa. The recommended maximumsurface pressure is a mechanical material parameter. No conclusions regarding the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can be drawn from this.iglidur ® W300 presents a very high compression strength in spite of its high elasticity. Diagram 03 shows the elastic deformation of iglidur ® W300 under radial loads. At the recommended maximum surface pressure of 60 MPa, the deforma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is less than 3 %.Below the recommended maximum surface pressure of 60 MPa the deforma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is virtually zero.Surface Pressure, page 63Diagram 02: Recommended maximum surface pressure as a function of temperature (60 MPa at +20 °C)Temperature [°C]P r e s s u r e [M P a ]Lifetime calculation, CAD files and much more support www.igus.eu/eu/w300Shaft MaterialsFriction and wear are to a large extent also highly dependant on the shaft materials. Shafts that are too smooth increase both the coefficient of friction and the wear of the bearing. Smooth shafts have the danger of stick slip. Squeaking as an effect of stick slip is usually the result of shafts that are too smooth.For the lowest coefficients of friction when using iglidur ® W300 plain bearings, the surfaces should not be too smooth. Shaft roughnesses of 0.4 to 0.5 µm have proven to be the best (see Diagram 06). Tests with iglidur ® W300 have shown the wear resistance at this roughness is very high, while the friction reduces to the lowest value.Diagrams 07 to 09 show results of testing different shaft materials with iglidur ® W300 plain bearings. For rotational applications with low loads, the wear varies according to the shaft material. iglidur ® W300 provides very good to acceptable coefficients of friction for all shafts that weretested. For small radial loads with hard chromed shafts and/or shafts made of stainless steel, iglidur ® W300 is the most suitable iglidur ® material.The soft shaft materials HR carbon steel and free-machining steel are not as well suited to iglidur ® W300 plain bearings. Hardened shafts are preferred for applications for higher loads. Diagram 08 clearly shows the difference in materials for increasing loads. A similar picture emerges for oscillating applications. First, for low loads, the wear for the oscillating movement lies below that of a rotation at the same load.For higher loads, the situation changes. If the shaft material you plan to use is not contained in this list, please contact us. Shaft Materials, page 71Shaft roughness Ra [µm]Diagram 06: Coefficient of friction as function of the shaft surface (Cf53 hardened and ground steel)C o e f fic i e n t o f f r i c t i o n [µ]igus ® GmbH Germany | 0.01.01.52.02.50.50100.00.20.40.81.01.21.41.60.6iglidur ® W300 | Technical DataDiagram 08: Wear with different shaft materials in rotational operation, as a function of the pressureDiagram 07: Wear, rotating application with different shaft materials, p = 1 MPa, v = 0.3 m/sPressure [MPa]Diagram 09: Wear for oscillating and rotating applications with Cf53 hardenend and ground steel shafts, as a function of the pressurePressure [MPa]rotatingoscillatingW e a r [µm /k m ]W e a r [µm /k m ]W e a r [µm /k m ]Cf53304 SSHR carbon steelhard chromedInstallation Tolerancesiglidur® W300 plain bearings are standard bearings forshafts with h-tolerance (recommended minimum h9). Thebearings are designed for pressfit into a housing machinedto a H7 tolerance. After being assembled into a nominal sizehousing, in standard cases the inner diameter automaticallyadjusts to the E10 tolerances. For particular dimensions thetolerance differs depending on the wall thickness (please> 18 to 30 0–0.052 +0.040 +0.124 0 +0.021> 30 to 50 0–0.062 +0.050 +0.150 0 +0.025> 50 to 80 0–0.074 +0.060 +0.180 0 +0.030> 80 to 120 0–0.087 +0.072 +0.212 0 +0.035> 120 to 180 0–0.100 +0.085 +0.245 0 +0.040Table 07: Essential tolerances for plain bearingsaccording to ISO 3547-1 after pressfitLifetime calculation, CAD files and much more support www.igus.eu/eu/w300igus ® GmbH Germany |Part number d1d1-Tolerance*d2b1h13WSM-0203-03 2.0+0.014 +0.054 3.5 3.0WSM-0204-03 2.5+0.014 +0.054 4.0 3.0WSM-0304-03 3.0+0.014 +0.054 4.5 3.0WSM-0304-05 3.0+0.014 +0.054 4.5 5.0WSM-0304-06 3.0+0.014 +0.054 4.5 6.0WSM-0405-04 4.0+0.020 +0.068 5.5 4.0WSM-0405-06 4.0+0.020 +0.068 5.5 6.0WSM-0405-08 4.0+0.020 +0.068 5.58.0WSM-0405-10 4.0+0.020 +0.068 5.510.0WSM-0507-05 5.0+0.020 +0.0687.0 5.0WSM-0507-08 5.0+0.020 +0.0687.08.0WSM-0507-10 5.0+0.020 +0.0687.010.0WSM-0607-14 6.0+0.010 +0.0587.014.0WSM-0608-06 6.0+0.020 +0.0688.0 6.0WSM-0608-08 6.0+0.020 +0.0688.08.0WSM-0608-09 6.0+0.020 +0.0688.09.5WSM-0608-10 6.0+0.020 +0.0688.010.0WSM-0608-11 6.0+0.020 +0.0688.011.8WSM-0608-13 6.0+0.020 +0.0688.013.8WSM-0709-097.0+0.025 +0.0839.09.0WSM-0709-127.0+0.025 +0.0839.012.0WSM-0709-1257.0+0.025 +0.0839.012.5WSM-0810-068.0+0.025 +0.08310.0 6.0WSM-0810-088.0+0.025 +0.08310.08.0WSM-0810-108.0+0.025 +0.08310.010.0iglidur ® W300delivery timefrom stock Sleeve bearingDimensions [mm]* thickness < 1 mm, chamfer = 20°Chamfer in relation to the d1d1 [mm]:Ø 1–6Ø 6–12Ø 12–30Ø > 30f [mm]:0.30.50.81.2* after pressfit. Testing methods page 75Part number d1d1-Tolerance*d2b1h13WSM-2023-2320.0+0.040 +0.12423.023.0WSM-2023-2520.0+0.040 +0.12423.025.0WSM-2023-3020.0+0.040 +0.12423.030.0WSM-2224-1522.0+0.040 +0.12424.015.0WSM-2224-2022.0+0.040 +0.12424.020.0WSM-2224-3022.0+0.040 +0.12424.030.0WSM-2224-3522.0+0.040 +0.12424.035.0WSM-2224-4522.0+0.040 +0.12424.045.0WSM-2225-1522.0+0.040 +0.12425.015.0WSM-2225-2022.0+0.040 +0.12425.020.0WSM-2225-2522.0+0.040 +0.12425.025.0WSM-2225-3022.0+0.040 +0.12425.030.0WSM-2427-1524.0+0.040 +0.12427.015.0WSM-2427-2024.0+0.040 +0.12427.020.0WSM-2427-2524.0+0.040 +0.12427.025.0WSM-2427-3024.0+0.040 +0.12427.030.0WSM-2528-1225.0+0.040 +0.12428.012.0WSM-2528-1425.0+0.040 +0.12428.014.0WSM-2528-1525.0+0.040 +0.12428.015.0WSM-2528-2025.0+0.040 +0.12428.020.0WSM-2528-2525.0+0.040 +0.12428.025.0WSM-2528-3025.0+0.040 +0.12428.030.0WSM-2528-5025.0+0.040 +0.12428.050.0WSM-2630-1626.0+0.040 +0.12430.016.0WSM-2630-2526.0+0.040 +0.12430.025.0WSM-2830-1028.0+0.040 +0.12430.010.0WSM-2831-1028.0+0.040 +0.12431.010.0WSM-2832-2028.0+0.040 +0.12432.020.0WSM-2832-2528.0+0.040 +0.12432.025.0WSM-2832-3028.0+0.040 +0.12432.030.0WSM-3034-1630.0+0.040 +0.12434.016.0WSM-3034-2030.0+0.040 +0.12434.020.0WSM-3034-2430.0+0.040 +0.12434.024.0WSM-3034-2530.0+0.040 +0.12434.025.0WSM-3034-3030.0+0.040 +0.12434.030.0WSM-3034-3630.0+0.040 +0.12434.036.0WSM-3034-3830.0+0.040 +0.12434.038.0WSM-3034-4030.0+0.040 +0.12434.040.0WSM-3034-4530.0+0.040 +0.12434.045.0WSM-3034-4730.0+0.040 +0.12434.047.0WSM-3236-2032.0+0.050 +0.15036.020.0WSM-3236-2532.0+0.050 +0.15036.025.0 Lifetime calculation, CAD files and much more support www.igus.eu/eu/w300Part number d1d1-Tolerance*d2b1h13WSM-3236-3032.0+0.050 +0.15036.030.0WSM-3236-4032.0+0.050 +0.15036.040.0WSM-3539-2035.0+0.050 +0.15039.020.0WSM-3539-3035.0+0.050 +0.15039.030.0WSM-3539-4035.0+0.050 +0.15039.040.0WSM-3539-5035.0+0.050 +0.15039.050.0WSM-3540-0735.0+0.050 +0.15040.07.0WSM-4044-2040.0+0.050 +0.15044.020.0WSM-4044-3040.0+0.050 +0.15044.030.0WSM-4044-4040.0+0.050 +0.15044.040.0WSM-4044-5040.0+0.050 +0.15044.050.0WSM-4550-3045.0+0.050 +0.15050.030.0WSM-4550-5045.0+0.050 +0.15050.050.0WSM-5055-2050.0+0.050 +0.15055.020.0iglidur ® W300Sleeve bearingDimensions [mm]* after pressfit. Testing methods page 75Don’t find your size?application? Please call us. igus ®Even more dimensions from stockwww.igus.eu/iglidur-specialbearing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摘要 (I)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前言 . (1)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2)第二章分析与论证 (3)2.1 胶体磨的原理与结构 (3)2.2 胶体磨的功能与工作范围 (4)2.3 方案论证 (5)第三章主要零部件的设计与计算 (8)3.1 电动机的选择 (8)3.2 联轴器的选择 (9)3.3 传动轴的结构设计与计算 (10)3.4 轴承的选择与计算 (15)3.5 定磨盘与动磨盘的设计 (16)3.6 间隙调节装置 (17)3.7 循环与冷却装置的设计 (18)3.8 其他零部件的设计 (20)3.9 密封的选择 (23)第四章结论与建议 (24)4.1 结论 (24)4.2 意见与建议 (24)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本文研究了立式胶体磨的设计方法,介绍了其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传动系统及主要技术参数。
采用设计与改进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主要零件的结构设计。
本课题不仅完成了预期的设计任务,而且做出了较大改进,动、定磨盘等主要零部件均使用优质不锈钢制造,既解决了工作表面易磨损的缺点,也更符合卫生要求;此外本课题还设计了一般胶体磨所不具备的冷却装置和循环装置,使之成为一款更好的产品。
关键词:立式胶体磨,设计,卫生,冷却,循环第一章前言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胶体磨是一种磨制胶体或近似胶体物料的超微粉碎设备[1]。
胶体磨已经使人们逐步认识并被确定为食品工业中最优的加工机械设备。
它具有各种搅拌机、粉碎机、磨浆机的机械性能,效率是上述设备的2-5倍,节约能耗,可实现密闭式连续生产,因此在食品加工行业,推广应用胶体磨有着深远的经济意义。
作为生产中重要的超微粉碎设备,胶体磨具有应用范围广、功能多等众多优点。
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对应于不同粘性的物料其流量变化很大;转定子与物料间容易产生较大的热量,使物料变性;表面较易磨损,使细化效果显著下降。
所以,对胶体磨的研究和改进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本课题不仅完成对立式胶体磨的设计,也对一般胶体磨中存在的流量、热量及表面材料等问题加以解决,使之成为一款好产品。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在过去的50多年中,胶体磨本身的超微粉碎能力经历了一个长远的发展过程。
全球关于粉碎问题的研究,从磨矿到超细粉碎兴起一个又一个高潮。
1988年在法国Albi召开的欧洲联邦会议上曾作为主题讨论;特别是超微粉碎,它是加工到细粉、微粉和超细粉的粉碎方法。
粉碎过程不仅是尺寸减少的过程,还伴随着晶体结构及表面性能的变化。
从细粉、微粉尺度粉碎到超细粉是目前研究热点[2]。
美国More-Bouse-Cowles公司生产的胶体磨已用于化工原料及非金属矿的细磨及分散[3];近年IKA生产的MK 2000系列胶体磨也代表了目前国际先进水平[4]。
在我国,上海光正泵阀制造有限公司是全国生产胶体磨时间最早及规模最大的厂家之一,创办于1982年,专业生产JM系列胶体磨。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自主开发,胶体磨技术和生产都达到了一定水平,目前已形成立式胶体磨、分体式胶体磨、卧式胶体磨、全封闭式胶体磨、可空转干湿两用胶体磨等多种系列,并远销东南亚、欧洲、非洲、阿拉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M60”型胶体磨是我国企业新研制的小型胶体磨、解决了国内小型胶体磨因功率不足、密封性能差而不能长时间连续工作的问题,其整体结构精巧,尺寸小、重量轻、密封结构可靠,可长时间连续工作,电机电压为220V,特别适于小型企业及试验室工作。
但是国内生产的胶体磨仍存在着不少问题:首先,由于作离心运动,其流量是不恒定的,对应于不同粘性的物料其流量变化很大,举例来说,同样的设备,在处理粘稠的漆类物料和稀薄的乳类流体时,流量可相差10倍以上;其次,由于转定子和物料间高速摩擦,故容易产生较大的热量,使被处理物料变性;第三,表面较易磨损,而磨损后,细化效果会显著下降[5];此外,国内小型胶体磨往往因功率不足、密封性能差而产生不能长时间连续工作。
总体来说,我国胶体磨系列水平、配套性、专业适应性仍与先进国家相差尚远,须尽快引进先进技术并消化吸收,以自主开发更好的胶体磨产品。
针对胶体磨的特点,国内外目前都在积极地研究和改进:首先,研制区别于普通型的卫生型胶体磨,以符合21世纪的绿色环保理念;其次,定转子间的高速相对运动是使胶体磨工作获得物料微细度的主要保证,只有提高转子的线速度,才能达到较好的加工效果。
但高速度运转必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并要求各零件的制造精度、相互配合都必须相当精密[6];此外,根据被处理的物料性质不同选型必须有所区别[7]。
但材质均由不锈钢制成。
立式胶体磨的电机根据型号不同需要作特殊设计,在电机凸缘端加装挡水盘,以防渗漏[8]。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本课题研究内容是立式胶体磨的设计。
了解立式胶体磨的设计要点,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整体方案,完成主轴的设计与计算、定盘与动盘的设计、定动盘间隙调节装置的设计、进出料循环系统设计等;选择适当的电动机与联轴器;对结构与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以获得更紧凑的总体尺寸和较高的效率,以期更好地满足生产需要。
最后使用Auto CAD软件绘制装配图与零件图等,并完成设计说明书。
第二章分析与论证2.1 胶体磨的原理与结构2.1.1 工作原理胶体磨又称分散磨,工作构件由一个固定的磨体(定子)和一个高速旋转的磨体(转子)所组成,两磨体之间有一个可以调节的微小间隙。
当物料通过这个间隙时,由于转子的高速旋转(其线速度一般为13~40m/s[9]),使附着于转子面上的物料速度最大,而附着于定子面上的物料速度为零。
这样产生了急剧的速度梯度,从而使物料受到强烈的剪切、摩擦和湍动,而产生了超微粉碎作用[3]。
由此可知,定转子间的高速相对运动是使胶体磨工作获得物料微细度的主要保证。
只有提高转子的线速度,才能达到衣好的加工效果。
但高速度运转必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并要求各零件的制造精度相互配合都必须相当定精密,而且还要进行冷却。
2.1.2 结构组成如图1所示,胶体磨其主要构造由磨头部件、底座传动部件、专用电机三部分组成。
其中磨头部分的动磨盘与静磨盘是本机的关健部分,所以,根据被处理的物料性质不同选型必须有所区别。
但材质均由不锈钢制成。
连体式(又称立式)电机根据型号不同需要作特殊设计,在电机凸缘端加装挡水盘,以防渗漏。
2.1.3 结构特点相对于压力式均质机,胶体磨首先是一种离心式设备,它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设备保养维护方便,适用于较高粘度物料以及较大颗粒的物料。
①可在极短时间内实现对悬浮液中的固形物进行超微粉碎,即微粒化,同时兼有混合、搅拌、分散和乳化的作用,成品粒径可达1μm;②效率和产量高,大约是球磨机和辊磨机效率的2倍以上;③可通过调节两磨体间隙,最小可达到1μm一下,达到控制成品粒径的目的;④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占地面积小。
由于定磨盘和转磨盘之间间隙极微小,因此加工精度较高。
它的主要缺点也是由其结构引起的。
首先,由于作离心运动,其流量是不恒定的,对应于不同粘性的物料其流量变化很大。
举例来说,同样的设备,在处理粘稠的漆类物料和稀薄的乳类流体时,流量可相差10倍以上;其次,由于转定子和物料间高速摩擦,故容易产生较大的热量,使被处理物料变性;第三,表面较易磨损,而磨损后,细化效果会显著下降;此外,国内小型胶体磨往往因功率不足、密封性能差而产生不能长时间连续工作。
图1 立式胶体磨结构原理图1-电动机 2-机座 3-密封盖 4-排料槽 5-离心盘 6-固定磨套 7-定磨盘 8-动磨盘9-调节环 10-调节手柄 11-限定螺钉 12-联接螺钉 13-盖板 14-冷却水管 15-垫圈16-进料斗 17-中心螺钉 18-主轴 19-键 20-机械密封 21-甩油盘 22-密封垫 23-循环管 24-三通阀 25出料管2.2 胶体磨的功能与工作范围2.2.1 胶体磨功能胶体磨属于超微粉碎设备,兼备粉碎、乳化、分散、搅拌等功能,可以代替石磨、砂磨机、球磨机、组织捣碎机等。
胶体磨也可用于均质。
一般来说,其细化作用要弱于均质机,但它对物料的适应能力较强(如高粘度、大颗粒),所以在很多场合下,它用于均质机的前道或者用于高粘度的场合。
在固态物质较多时也常常使用胶体磨进行细化。
有时,胶体磨与均质机可以通用,但一般来说,在21Mpa条件下,胶体磨的能量水平小于均质机。
表1所列为胶体磨与高压均质机的参数及适应范围。
表1 均质机与胶体磨参数及适应范围2.2.2 工作范围★食品工业:(芦荟、花粉破壁、菠萝、芝麻、果茶、冰淇淋、月饼馅、奶油、果酱、果汁、大豆、豆酱、豆沙、花生奶、蛋白奶、豆奶、乳制品、麦乳精、香精、饮料、乳化鸡骨泥、乳化猪皮及其他动物皮等)★化学工业:(油漆、颜料、染料、涂料、润滑油、润滑脂、柴油、石油催化剂、乳化沥青、胶粘剂、洗涤剂、塑料、炸药、玻璃钢、皮革、乳化炸药等)★日用化工:(牙膏、洗涤剂、洗发精、鞋油、高级化妆品、沐浴精、肥皂、香脂等)★医药工业:(各型糖浆、营养液、中成药、膏状药剂、生物制品、鱼肝油、花粉、蜂皇浆、疫苗、各种药膏、各种口服液、针剂、静滴液、胰酶制剂、乳剂、牧药等)★建筑工业:(各种涂料,包括内外墙涂料、防腐防水涂料、阻燃材料、冷瓷涂料、多彩涂料、陶瓷途料等)★其它工业:(塑料工业、纺织工业、造纸工业、生物化工、环保节能、煤炭浮选剂、纳米材料、各大中院校、科研单位等)2.3 方案论证2.3.1.机型的选择胶体磨分为卧式与立式两种。
卧式胶体磨的转子随水平轴旋转,定子与转子之间的间隙通常为50~150μm,依靠转动件的水平位移来调节。
料液在旋转中心处进入,流过间隙后从四周卸出。
转子的转速范围为3000~15000r/min。
这种胶体磨适用于粘性相对较低的物料。
对于粘度相对较高的物料,可采用立式胶体磨。
立式胶体磨的结构如图所示,固定磨盘用连接螺钉固定于盖板上,用调节手柄转动调节环可使盖板升降,从而使固定磨盘上下移动,以调节与旋转磨盘之间的间隙。
旋转磨盘用键和螺钉固定在传动轴上,传动轴用联轴器与电动机联接,在电动机带动下,旋转磨盘高速旋转,转速达3000~10000r/min,由于磨片成水平方向转动,因此卸料和清洗都很方便。
相比之下,立式胶体磨应用更广,结构比较简单,占地面积小,价格相对低廉。
所以本课题选择设计立式胶体磨。
2.3.2 材料的选择由于胶体磨各工作表面较易磨损,而磨损后,细化效果会显著下降,影响生产效果;此外,出于卫生方面的考虑,材料的选择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