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基础质量评估报告
地基与基础建设质量监理评估报告

地基与基础建设质量监理评估报告1. 概述本评估报告旨在对地基与基础建设的质量监理进行评估,并提供针对性的建议与改进措施。
以下是本次评估的主要内容和结果。
2. 评估方法本次评估采用了以下方法:- 现场观察:对地基与基础建设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工程施工情况。
- 文档分析:对相关工程文件进行仔细分析,包括设计图纸、施工方案等。
- 监理记录:对地基与基础建设的监理记录进行审查,了解监理过程和相关问题。
3. 评估结果3.1 地基建设质量评估针对地基建设质量,我们发现以下问题:1. 地基平整度不达标:部分地基存在平整度不达标的情况,可能会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 地基材料不符合规范:部分地基使用的材料未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可能存在质量和耐久性问题。
基于以上问题,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加强地基平整度控制:对地基进行更加严格的平整度控制,确保达到规范要求。
- 严格执行地基材料规范:对地基材料进行严格把关,确保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3.2 基础建设质量评估针对基础建设质量,我们发现以下问题:1. 基础混凝土质量不稳定:部分基础混凝土存在质量不稳定的情况,可能会影响基础的强度和耐久性。
2. 基础结构设计存在缺陷:部分基础结构设计存在缺陷,可能会导致基础工程承载能力不足。
基于以上问题,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加强基础混凝土质量控制: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混凝土调配和浇筑,确保质量稳定。
- 完善基础结构设计:对基础结构进行详细检查和评估,确保符合工程要求和安全标准。
4. 综合建议综合以上评估结果,我们提出以下综合建议:- 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对地基与基础建设的质量控制,确保施工过程符合规范要求。
- 强化监理工作:加强监理工作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相关问题,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5. 结论本次地基与基础建设质量监理评估发现了地基和基础建设存在一些质量问题,但通过建议的改进措施和综合建议,可以有效提升工程质量和安全水平。
监理工作总结及质量评估报告 监理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内容(五篇)

监理工作总结及质量评估报告监理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内容(五篇)监理工作总结及质量评估报告监理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内容篇一改造装修工程质量评估报告晋中市正元建设监理2015年11月30日一、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灵石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楼,原有建筑物结构形式为三层砖混结构,本项目在该大楼的三层作为灵石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检测和办公场所,建筑面积约1581.3㎡,原有建筑物为内走廊式单面布置。
走廊宽度2m.主要房间的开间为3.6米,进深为6.9m,层高3.3米。
建筑物总长度为33.7米,总高度10.2米。
2、工程做法屋面保温做法为矿渣保温,屋面防水为三毡四油防水,地面、楼面为水磨石,内墙面和顶棚为水泥石灰砂浆抹面,外墙面无保温,门为夹板门,窗为实腹钢窗。
室为内重新装修、门窗需要更换,水暖电等安装。
3、参建单位概况建设单位为灵石县农业委员会,项目负责人李贵仙;监理单位为晋中市正元建设监理,项目总监杨雪峰;施工单位为西安宝马装饰工程,项目经理夏诗亮;施工单位为北京中建瑞斯防水施工中心有,项目经理范会斌;二、本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情况本工程共涉及:1.拆除原卫生间防水板隔断,拆除蹲便器、座便器、蹲台、地砖地面,墙面壁纸涂料,拆除上、下管道,新开门洞,垃圾外运等。
2.新做轻钢烤漆龙骨矿棉板吊顶,烤漆龙骨铝方板吊顶,轻钢水泥板隔墙,铺贴墙地砖,木龙骨基层面层铝塑板包暖气罩,中国黑过门石窗台板,顶墙面刮腻子刷乳胶漆,新做给排水管道、污水检查井,强弱电路改造,新安装成品套装门、防盗门,新做中空玻璃断桥铝窗,安装灯具、洁具、电热水器等。
按照相关规定,对用于工程的原材料、成品等进行了抽检和见证取样检测,全部合格。
按照规定,对重点、关键部位进行了旁站监理,并按照现行建筑施工规范、监理规范、强制性标准、对工程所属检验批、分项和分部工程进行了验收和签认。
在对本工程监理过程中,我们采取了旁站、巡视、平行检验相结合的方法,按有关规定对工程必检项目进行了全数检查,一般项目进行了抽检。
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质量监理评估报告

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质量监理评估报告1. 前言本文档为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质量监理评估报告,针对某地基与基础工程项目进行评估。
本评估报告通过实地勘查、监理日志、监理记录等多个方面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意见。
2. 项目概况该工程项目位于某市区,是一处商业地产开发项目。
工程涉及的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主要包括基坑开挖、地基抗压、地基沉降、地基排水、基础配筋等。
该项目计划总投资为5000万元,工期为18个月。
3. 工程质量评估3.1 实地勘查监理人员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了多次实地勘查,发现以下问题:•基坑支护结构缺陷:部分支撑杆脱落,支架松动;•土方开挖存在倾斜和过深情况:超过设计要求;•地基沉降过大:沉降达到设计值的1.5倍以上。
3.2 监理日志监理日志记录了施工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解决措施,经分析发现存在以下问题:•基础配筋标准不符合规定;•土方开挖施工方案缺失;•地基排水系统无设计或设计不合理。
3.3 监理记录监理记录显示,施工方存在以下问题:•未按照工程施工图纸执行;•未保证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未做好安全措施。
4. 建议和意见4.1 技术建议•对基坑支护结构进行加固和修缮;•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土方开挖,控制开挖倾斜和深度;•对地基沉降进行监测和整改。
4.2 施工管理建议•对施工方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意识培养;•对施工方进行技术交底和技术指导;•监督施工方严格按照工程施工图纸执行。
5. 总结通过全面评估,发现该工程存在多个问题。
项目施工方需加强管理,改进技术,提高施工质量,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监理人员将继续跟踪工程施工过程,确保质量安全。
监理质量评估报告范文

监理质量评估报告范文监理质量评估报告。
报告日期,XXXX年XX月XX日。
报告人,XXX。
报告对象,XXX工程项目。
一、项目概况。
本次监理质量评估报告针对XXX工程项目进行,该项目位于XXX地区,总建筑面积为XXX平方米,包括XXX等部分。
项目总投资为XXX万元,计划工期为XXX个月,由XXX公司承建。
二、评估范围。
本次评估主要针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情况进行评估,包括但不限于施工材料的质量、施工工艺的合理性、施工进度的控制、施工人员的素质等方面。
三、评估内容。
1. 施工材料质量评估。
本次评估中,对工程项目所使用的主要施工材料进行了抽样检测,结果显示大部分材料符合国家标准,但在部分材料的质量控制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
2. 施工工艺合理性评估。
对工程项目中的施工工艺进行了现场观察和评估,发现施工工艺的合理性较好,各项工序之间衔接紧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得到了有效执行。
3. 施工进度控制评估。
通过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进行跟踪和评估,发现项目整体进度控制较好,各项工程进度与计划进度基本一致,但在部分工程节点的进度安排上还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加强协调和管理。
4. 施工人员素质评估。
对工程项目的施工人员进行了素质评估,发现大部分施工人员素质较高,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但在部分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四、评估结论。
综合以上评估内容,对XXX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估,得出以下结论:1. 项目施工材料的质量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材料的采购、验收和使用过程进行严格监督和管理,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2. 项目施工工艺的合理性较好,需要继续保持,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工艺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施工工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项目施工进度的控制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工程进度进行精细化管理,加强各项工程节点的协调和安排,确保工程进度与计划进度一致。
4. 项目施工人员的素质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责任心,确保施工人员的素质达到要求。
监理基础质量评估报告时间

监理基础质量评估报告时间
监理基础质量评估报告的时间取决于具体情况和项目的规模。
一般来说,监理基础质量评估报告的制作需要在基础工程完工后进行。
下面是一个在建筑项目中监理基础质量评估报告的制作时间安排的大致参考:
1. 基础工程完工验收:当基础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会向监理单位提交基础工程完工验收报告。
监理单位需要对该报告进行审核,并检查工程各项技术指标和施工质量是否符合相关规范和合同要求。
2. 具体评估工作时间:监理单位进行基础质量评估的工作时间会根据项目的规模和复杂程度而有所变化。
一般来说,监理单位会对工程进行全面细致的质量检查,包括地基处理、基坑开挖、桩基建设等环节的质量情况进行评估。
评估时间可能会持续几天到几周不等。
3. 编制评估报告:完成对基础工程质量评估后,监理单位会编制基础质量评估报告。
报告的编制时间也取决于项目的规模和评估的内容复杂程度,可能需要几天到几周不等。
4. 报告审核和修改:编制完基础质量评估报告后,监理单位会对报告进行审核,并与施工单位进行沟通交流,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意见进行修改和完善。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天到几周的时间。
5. 报告提交和确认:最后,监理单位会将修改后的基础质量评估报告提交给施工单位,并与施工单位进行确认。
这一过程可能需要几天到几周的时间。
综上所述,监理基础质量评估报告的制作时间较长,主要取决于项目的规模、复杂程度以及评估的内容。
监理单位需要进行全面细致的质量检查和评估,并与施工单位进行多次的沟通和确认,以确保基础工程的质量符合相关规范和合同要求。
监理基础分部评估报告

监理基础分部评估报告
监理基础分部评估报告
评估日期:XXXX年XX月XX日
评估单位:XXXX公司
评估对象:监理基础分部
评估内容:对监理基础分部的运营状况、管理能力、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评估。
评估目的:为了提高监理基础分部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评估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访谈等多种方法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
1. 运营状况评估:监理基础分部在运营状况方面表现稳定,项目进度把控能力较强,能够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2. 管理能力评估:监理基础分部的管理能力整体较弱,存在一些问题,如人力资源管理不到位、工作流程不规范等,需要进行改进。
3. 团队合作评估:监理基础分部的团队合作能力一般,存在一些沟通问题和工作协调不畅的情况,需要加强团队协作意识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评估建议:
1. 改进管理能力: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合理配置人员,提高团队成员的工作效率;优化工作流程,规范各项工作环节,提高项目管理效果。
2. 提高团队合作:加强团队内部的沟通交流,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良好协作;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明确任务分工和责任,提高工作协调性。
3. 加强学习培训:鼓励团队成员参加相关培训和学习,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组织团队内部的经验交流和共享,提高团队整体素质。
4. 定期评估监督:定期对监理基础分部进行评估和督导,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确保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持续提高。
评估人签字:日期:
评估结果报告经评估人和被评估单位负责人共同确认。
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监理评估报告

工程质量监理评估报告(地基与基础)工程名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编制: 年 月 日一、工程概况1、*****工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本工程位于*****,建筑面积为12600㎡,占地面积为1178.89㎡,一至四层均为办公楼,三级抗震6度设防,外墙砌体采用蒸砂加气砼砌块,内墙采用蒸加加气砼砌块,地基及基础工程实际完成日期为200 7年4月16日,标准层高为4.2M。
2、本工程依据********勘察分院提供的《******规划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持力层为粉质粘土层;地基承载力为200Kpa。
3、基础采用独立基础,抗震等级为三级,抗震设防为6度,建筑长70.40M,宽28.70M,建筑总高度31.6M。
二、施工现场管理检查记录(GB50300-2001-A、0、1表)工程名称施工许可证 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 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序号项 目内 容1现场质量管理制度①质量例会制度;②月评比及奖罚制度;③三检及交接制度;④质量与经济挂钩制度2质量责任制①岗位责任制;②设计交底制度;③技术交底制度;④挂牌制度3主要专业工种操作上岗证书测量工、钢筋工、电焊工、架子工、电工、技工、普工、起重工等均有证三、评估依据1、工程建设监理合同;2、工程施工合同;3、工程设计施工图; 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5、《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6、《建筑地基及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7、《砼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9、《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10、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50303-200211、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2002四、质量控制资料核查1、钢筋出厂合格证和进场试验报告 2份,符合要求;2、焊接检验报告、焊剂合格证 1 份,符合要求;3、水泥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1 份,符合要求;4、砖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 0 份;5、砼配合比和试验报告1份,符合要求;6、砂浆配合比和砂浆试验报告 0份;7、地基验槽记录 1 份,符合要求;8、基础验收记录 1 份,符合要求;9、施工组织设计 1 份,符合要求;10、图纸会审记录 1 份,符合要求;11、隐蔽验收记录 3 份,符合要求;12、砼旁站记录 3 份,符合要求;13、施工日记 1 份,符合要求。
基础分部工程质量监理评估报告

基础分部工程质量监理评估报告一、项目背景该项目建筑工程的基础分部工程,工程包括地基处理、承台、承台基础、地下室及地下管道等。
本次质量监理评估报告对该项目的基础分部工程质量进行评估与分析。
二、工程质量评估1.施工过程及方法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按照工程图纸及设计要求进行施工,采用了适当的施工方法,并保证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施工材料及设备施工材料的选用符合相关工程规范,且经过质检部门的检测合格。
施工设备符合工程施工要求,且经过了相应的检测和维护。
3.工程质量验收标准4.施工质量检查质检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了定期检查,发现并纠正了一些问题,确保了施工质量的控制和监督。
5.工程质量问题及处理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一些质量问题,如承台基础尺寸不准确、地下室防水层质量不达标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施工单位采取了相应的补救措施,并确保了问题的及时处理和修复。
三、工程质量改进措施基于对施工过程和质量检查的总结和评估,我们提出以下工程质量改进措施:1.严格执行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尤其对于基础尺寸等的控制要求,确保施工质量的准确性。
2.加强对施工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控制,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并配备相应的检测与维护措施。
3.加大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力度,确保施工工序的合理性和质量的可控性。
4.建立健全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质量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5.加强对施工质量问题的及时处理和修复,保证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解决,避免对后续工作的影响。
四、工程质量评估结论经过对基础分部工程的质量进行评估和分析,结合质量监理工作情况和施工实际情况,我们得出如下评估结论:1.施工单位在本次工程的基础分部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基本满足了工程质量要求。
2.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一些质量问题,但施工单位采取了相应的补救措施解决了问题,并保证了施工质量的达标。
3.通过本次评估,我们提出了一些工程质量改进措施,希望施工单位能够加以贯彻和改进,以提高工程质量的可控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XXXXXXXXXXXXX工程
基础分部
评
估
报
告
编制:
审批:
xxxxxxxxxxx监理有限公司
xxx年xxx月xxx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质量评估依据
三、工艺标准执行和管理体系运行
四、法律、法规及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
五、勘察、设计单位配合情况,设计功能指标实现情况
六、工程质量监理情况
七、施工质量问题及处理情况
八、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情况
九、工程质量控制资料
十、有关安全及功能的检验和抽样检测结果
十一、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情况
十二、质量评估总结
一、工程概况:
(1)该工程位于xxxxxxxx大道与六只渠路交汇处,地上六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为4992.64㎡,建筑总高度为21.9米。
建筑耐久年限为50年。
(2)责任主体单位名称:
建设单位:xxxxxxxxx
监理单位:xxxxxxxxx
设计单位:xxxxxxxxx
施工单位:xxxxxxxxx
勘察单位:xxxxxxxxx
9、基础形式:本工程为桩承台、承台梁基础,桩采用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PHC桩)。
本工程土方开挖采用大面积开挖,挖至承台及基础连系梁底上20cm由人工进行逐个修整。
基础砼采用商品砼一次性浇筑,砼强度等级:垫层C15;桩芯为C35;承台及基础连系梁、基础柱、基础梁均为C30。
钢筋采用HPB300、HRB400。
基础砌体采用MU20混凝土标砖,M7.5水泥砂浆砌筑。
二、质量评估依据:
1、本工程设计图纸和设计变更;
2、《建筑工程强制性标准条文》和有关施工图集;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及《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
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
4、建筑工程监理规范GB/T50319-2013;
5、施工企业工艺标准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三、工艺标准执行和管理体系运行
本工程所报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方案与施工企业工艺标准及设计文件相符合。
施工过程中基本能按照所制定的技术方案组织施工,施工质量基本满足企业标准,现场施工组织管理制度基本完整,管理体系基本健全。
四、法律、法规及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
本工程施工中,认真按照施工图纸要求进行施工,严格按照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及强制性条文施工,能满足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符合验收规范要求。
五、勘察、设计单位配合情况,设计功能指标实现情况:
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勘察、设计单位能够很好的配合工程的开展。
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设计单位能经常深入现场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难题,对加快工程进度,提高施工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现场施工与图纸设计相符,能满足设计功能指标要求。
六、工程质量监理情况:
1、在监理过程中,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及《建筑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认真检查施工单位执行《建筑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及施工企业工艺标准情况,施工合同的履行情况。
组织各专业监理工程师熟悉设计图纸、操作规程及相关资料,重点学习新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统一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及《混凝土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2、监理项目部在总监理工程师的主持下编制了具有针对性的《监理规划》,经公司技术负责人审批后用于指导本工程的监理工作。
明确各专业分工,落实岗位职责,专业监理工程师相应制定了《监理实
施细则》并突出了旁站监理的范围、内容及旁站人员职责等,督促施工单位建立键全质量保证管理体系,审查施工单位《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施工过程中随时检查现场质量管理体系运转情况,保证质量在动态管理控制之下。
3、积极参与建设单位组织的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严格审批施工单位所呈报的《施工组织设计》,并提出具体批复意见并督促其在施工中贯彻实施。
4、严格执行工程材料报验制度,对涉及结构安全的材料商品混凝土进行见证取样送检。
5、严格实行检验批、隐蔽工程报验制度。
通过对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进行过程控制,在过程控制中检验批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验收,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填写《报验申请表》报监理工程师审查。
6、对重要的工程部位或工序进行旁站监理,如桩芯混凝土浇注进行全过程旁站监理。
旁站过程中从混凝土配合比、坍落度、浇注中的拔杆速度等方面进行控制,并认真做好旁站记录。
7、加强质量的事前控制,加大过程中的巡视力度,避免了一些质量问题的发生。
8、施工过程中质量问题的处理:施工单位在砼浇注时提杆速度较快已令其立即整改,使提杆速度符合要求,经复查合格。
9、在施工中的测量放线进行复验,轴线、标高及桩位符合要求后方可成孔,防止桩位偏差,严格图纸设计及规范要求。
七、施工质量问题及处理情况: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对砼浇注隐蔽进行全过程
旁站。
对分项工程的各个工序验收,做好过程控制,未出现严重的施工质量问题。
八、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情况:
本子分部工程各分项划分正确,各分项统计完整,各检验批验收记录真实完整,施工质量符合设计和验收规范要求。
九、工程质量控制资料:
a)质量控制资料中,对各子分部的原材料商品砼进场后首先检查产品配合比通知单,核查原材料报告单中的品种、规格、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质量标准。
b)本工程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内容均真实完整,各分项工程验收记录齐全,该分部工程质量控制资料完整。
十、实体检验和抽样检测结果:
钢筋连接接头:梁柱钢筋采用套筒机械连接。
试验报告份数如下:
钢材生产合格证10份、试验报告10份,均检测合格。
基础垫层C15砼试块标养1组,同养1组;桩芯为C35砼试块标养1组,同养1组;承台及基础连系梁、基础柱、基础梁C30标养1组,同养1组;(因龄期未达到检测报告暂时未提供)
十一、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情况
无重大工程质量事故。
十二、质量评估总结
综上所述,该工程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施工验收记录齐全,质量控制资料基本完整,安全功能检验检测结果符合要求,施工质量符合设计图纸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
xxxxxxxxxxxx监理有限公司
xxxx年xxxx月xx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