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手法治疗腰背臀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临床观察
肌筋膜触发点(激痛点)疗法治疗慢性肌肉骨骼疼痛

肌筋膜触发点(激痛点)疗法治疗慢性肌肉骨骼疼痛以下内容为本人原创,如需转载请标注出处一.95%的慢性疼痛来自肌筋膜触发点的活化现代人工作压力日益增大,加之生活习惯不良,经常保持固定姿势使用手机、电脑、电视,或因运动创伤、肌肉疲劳等致长期体态失衡,加重的慢性损伤会导致疼痛以及肌肉运动模式的重新分配,长时间后会导致动作控制模式的变化,短期来看很多患者不发生疼痛一般是其他肌肉保护性代偿的结果,但长此以往必然会出现动作障碍及各种急慢性疼痛。
因此很多人频繁出现头颈肩部的酸胀不适甚至疼痛,手麻,腰腿痛等,依据疾病严重程度的不同可有如颈源性头痛,颈椎失稳,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肩袖损伤,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梨状肌综合征,腰肌劳损,足底筋膜炎等各种诊断。
这些疾病除了对症处理疼痛发生部位和修复压迫损伤之外,这一类患者还同时具有一个共同的疾病特点,即肌筋膜疼痛综合征;ICD-11诊断标准里又根据是否找得到原发因素分为“慢性原发性/继发性肌肉骨骼疼痛”。
其中肌筋膜触发点(MyofascialTrigger Points,MTrPs),又称激痛点,简单来讲就是肌肉里面出现的异常小结节或条索,是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标志性特点。
它最早是由美国临床教授Janet Travell 于1942 年提出,可分为隐性触发点和活化触发点。
该理念在国内于上海体育学院黄强民教授的带领下获得普及推广。
据流行病学调查统计,95%慢性疼痛病人与此有关。
当疲劳、抵抗力下降、反复感冒、营养物质缺乏等因素出现时,可促使隐性触发点发展为活化触发点,继而产生疼痛、关节功能受限等。
如图1 中显示的“x”便是常见的触发点部位,其活化后往往表现为远隔部位(红色部分)的疼痛,因此患者疼痛的部位往往不是真正出现问题的点,对着疼痛部位推拿按摩针刺效果往往不佳的原因也在于此。
二.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如何灭活既然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活化是大部分疼痛疾病产生的源头,那么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原则就是以各种方法灭活触发点。
推拿治疗臀肌筋膜挛缩综合征

注 : *P<0 0 。 1
4 讨 论
本病 中医有 “ 腰 火丹 ” 蛇 窜疮 称。多 因饮 食失 缠 、 之 节, 湿热 内堇 或情 志内伤 , 肝胆火盛 , 复外感毒邪 , 毒热交结 . 阻滞经络 , 凝结于肌肤而发 。以皮肤 出现带状分布 的集簇性 水疱 、 伴烧灼样 、 针朝样 剧痛为 主要 临床 表现 。以往 采用单 纯药物疗法治疗本病疗 效欠佳 。 近几 年来 , 我们尝试 运用针 刺及火罐疗法 , 收得 良好疗效 。针刺 配合火罐可起到清火燥 湿、 活血通络 、 解毒止痛 的作 用 。局部 围刺 及拔罐能 够疏通 病所经气 , 散郁结 , 刺于 炎性 渗 出物 的吸 收 与疱 疹结 痴 。 有 现代医学认 为, 本病 为带状疱 疹 病毒侵 犯脊 神 经及 皮肤 所 致 华佗夹脊穴位 于第 1胸推至第 5腰椎 各推 体棘突下 旁
中圈分类号 : 66 3 R 8 .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编号 :0 3 0 82 0 )3 0 0—0 10 —5 2 {0 2 0 —0 6 2
肌 肉注射有关 。由于针刺创伤和药物化 学反 应刺激 , 引起创 伤性 、 化学性筋膜和肌纤 维炎 , 使臀肌膜增厚 , 臀肌 纤维组织 增生。有学者认为本病是 先天性 肌 肉发 育不 良所 致…。有 研究 表 明臀 肌筋 膜 挛 缩 综 台征 的发 病 可 能 与 C |降低 有 关 j 。患病 儿童可能存在某种易感因素 , 导致肌 肉注射的异 常反应 。由于儿 童期 多感染性疾病 . 受肌 肉注 射机会 多 . 接 同时儿童期组织 代谢 旺盛 , 对异物刺激反应强烈 】 。 本病属祖 国医学 “ 痹证 ” 畴, 范 为气血痹 阻 , 筋脉 拘急所 致 。推拿治疗 可舒 筋通络 , 活血化瘀 , 肿散结 , 消 松解 牯连 ,
按摩手法实验报告小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亚健康状态逐渐成为普遍现象。
为了提高生活质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按摩这一传统养生方法。
本实验旨在通过学习和实践按摩手法,了解其操作技巧和适用范围,为日常生活保健提供参考。
二、实验目的1. 掌握常用按摩手法的基本操作技巧;2. 了解不同按摩手法的作用和适用范围;3. 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学习了以下按摩手法:1. 按法:通过手指、手掌或肘部按压穴位或肌肉,达到缓解疲劳、消除疼痛的效果;2. 摩法:用手指、手掌或肘部在皮肤表面做环形、螺旋形或直线形的按摩动作,促进血液循环;3. 拿法:用手指或手掌拿住肌肉,通过手指的抓、捏、提等动作,达到舒筋活络、缓解肌肉紧张的效果;4. 掐法:用手指或手掌对穴位进行强烈的按压,达到疏通经络、缓解疼痛的效果;5. 拨法:用手指或手掌对穴位或肌肉进行快速、连续的拨动,达到疏通经络、缓解肌肉紧张的效果;6. 擦法:用手指或手掌对穴位或肌肉进行快速、连续的摩擦,达到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的效果。
四、实验过程1. 理论学习: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按摩手法的基本原理、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2. 观摩示范:观看专业按摩师的操作示范,学习正确的按摩手法;3. 实践操作:在指导下,进行自我按摩和他人按摩,熟悉各种按摩手法的操作;4. 反馈与改进:根据实际操作情况,总结经验,改进操作技巧。
五、实验结果1. 成功掌握了常用按摩手法的基本操作技巧;2. 了解不同按摩手法的作用和适用范围;3. 提高了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六、实验体会1. 按摩手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艺,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2. 在学习按摩手法的过程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保健;3. 在操作按摩手法时,要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和技巧,确保安全有效;4. 按摩手法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可以缓解多种疾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推拿灸法配合足底反射疗法治疗运动性腰背肌筋膜炎的效果研究

S t u d y o n t h e Ef fe c t o f Ma s s a g e a n d Mo x i bu s t i o n Wi t h Pl a n t a r
Re le f x Th e r a p y i n Tr e a t i n g S p o r t s My o f a s c i t i s o f t h e Wa i s t Ba c k
过程 的基础 上,采用推 拿灸法治疗为主。结果:通 过疗程治疗 ,治疗组:4 5例患者,治愈 2 6 例 ,显效 1 1 例,有 效 8 例 ,总有效率 1 0 0 %;对照组 :4 5 例患者 ,治愈 1 9例,显效 1 O 例,
有效 l 4例,无效 5例,总有 效率 9 0 %。结论 :在运动性腰 背肌筋膜炎治疗过程 中,采用局部
床 效果展 开研 究和探讨 。方法: 本次 医学实验研 究的对 象是从 阿坝师专校 医院、成都体育学院 附属 医院和四川省 骨科 医院抽选 2 0 1 1 年8 月份 至 2 0 1 2 年8 月份 期间, 在本 院就诊 治疗的运 动
性腰 背肌筋膜 炎患者共计 9 0例 。根据检 查的结 果确诊运动性腰背肌筋膜 炎病症,我们将 患者 随机分为两个 医学实验 治疗小组 ,分 别为治疗组 :共计 患者 4 5 例 ,在常规治疗过程 的基础上 , 主要 采用推拿灸法治疗的同时,引入 了足 底反射 疗法。对照组:共计患者 4 5例 ,在 常规 治疗
t h e r a p y i n t r e a t i n g s p o r t s m y o f sc a i t i s o f t h e wa i s t b a c k . Me ho t d : he t o b j e c t o f hi t s e x p e i r me n t a l
推拿治疗腰背肌筋膜炎临床研究进展

新疆僭药
2019年第37卷第3期
108
Xinjia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9 VoL37 No.3
神经节内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与脊髓角
内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可能是经筋疗法镇 痛过程中的重要信号转导分子,经筋疗法可能通过 调节其磷酸化水平从而达到镇痛效果。 2推拿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应用 2.1单纯推拿治疗推拿具有行气活血 、疏通经
2019年第337 No.3
Xinjia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107
推拿治疗腰背肌筋膜炎临床研究进展
崔小锋1,苏元元1,王新军2** (1.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乌鲁木齐830011;
痛的时点患病率为(11.9±2.0)%o国内调查⑷其时点 患病率为9.57%O中医将其归类于“痹病”、“筋病”的 范畴。最早在《灵枢•五邪》就有记载:“邪在肾,则病 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而不得,腹胀腰痛,大便难, 肩背颈项强痛,时眩”,其病机在内由于肝肾亏虚, 肝肾不足等,在外由于感受风寒湿邪、外伤等,相互 影响,进而导致气血凝滞,经络痹阻,日久则肌筋挛
腰背肌筋膜炎(myofascial pain syndrome, MPS )
是骨骼肌的一种无菌性炎症,其临床常表现腰背部 弥漫性钝痛,两侧腰肌及骼皤上方明显压痛,肌肉 僵硬、紧张,触摸有条索或结节,对结节进行触压可 引发强烈酸胀痛感觉的局部抽搐现象耳以慢性软组
织性疼痛且伴有一个或多个激痛点(TrP)为主要临 床特征,按压激痛点时可导致激痛点疼痛区域的大 面积疼痛,并经激痛点通路传导致远处牵涉性疼痛 和自主神经高度过敏⑷可发生于人体多个部位,其 中颈肩、腰背部是常发的部位。国外调查固人群腰背
肌筋膜触发点的牵伸运动治疗研究进展

2024年(第14卷)第3期运动人体科学肌筋膜触发点的牵伸运动治疗研究进展唐笑笑唐利花长沙医学院湖南长沙410000摘要: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病率逐年增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95%的慢性疼痛与触发点有关,而通过适当的牵伸运动可使肌纤维被拉伸至正常位置,能有效地灭活触发点,因其操作简便,治疗效果显著,在肌筋膜触发点的治疗方面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
因此,该研究将主要对牵伸运动在肌筋膜触发点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为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基础。
关键词:肌筋膜触发点 牵伸运动 触发点诊断 联合治疗中图分类号:G8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813(2024)03-0004-03 Research Progress on Stretch Exercise Therapy of MyofascialTrigger pointsTANG Xiaoxiao TANG LihuaChangsha Medical College, Changsha, Hunan Province, 410000 ChinaAbstract:The prevalence of myofascial pain syndromes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Epidemiological surveys have show that 95% of chronic pain is related to trigger points, and that appropriate stretch exercise can stretch muscle fibers to normal positions and effectively inactivate trigger points, and it has great practical value in the treatment of 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 because of its simple operation and significant treatment effect. Therefore, the study will mainly review the application of stretch exercise in 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 which provides a scientific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e basi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myofascial pain syndromes.Key Words: 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 Stretch exercise; Trigger point diagnosis; Combined treatment肌筋膜疼痛触发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 MTrPs)是由于骨骼肌肌纤维紧张所形成的收缩性条索状结节,可引起局部抽搐及牵涉痛[1],在拉伸或压迫下可能会感到疼痛,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95%的慢性疼痛与触发点有关。
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t r e a t me n t g r o u p we r e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o s e o f c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n t r o l g r o u p( P < 0 . 0 1 ) , V AS s c o r e w a s l o we r t h a n t h a t o f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P < 0 . 0 1 ) . Co n c l u s i o n : Ac u p u n c
A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 T o o b s e r v e t h e e f e c t s o f a c u p u n c t u r e o n t r i g g e r p o i n t o f my o f a s c i a l p a i n c o mb i n e d wi t h ma s s a g e t r e a t i n g l u mb a r d i s c h e ni r a -
一
8 0 一
《 按摩与康复医学} 2 0 1 4 年第 5 卷第 3 期 C h i n e s e Ma n i p u l a t i o n&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Me d i c i n e , 2 0 1 4 , V 0 1 . 5 No 3
L E I Ma i . L I Qi a n - y a n g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Me d i c a l De p a r t me n t , G u a n g x i J i a n g b i n Ho s p i t a l , N a n n i n g , G u a n g x i 5 3 0 0 2 1 )
推拿科病例分析报告范文

推拿科病例分析报告范文一、病例介绍患者信息:- 姓名:李女士- 年龄:40岁- 性别:女- 职业:教师- 病程:6个月主要症状:- 腰部持续性疼痛,伴有酸胀感,久坐或久站后症状加重。
- 右侧臀部及大腿外侧时有放射性疼痛,影响日常行走和教学工作。
诊断:- 初步诊断为慢性腰肌劳损伴坐骨神经痛。
病情严重程度:- 中度,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二、治疗过程治疗手段:以推拿治疗为主,辅以热敷和适当的功能锻炼。
治疗周期:每周进行3次推拿治疗,每次治疗时间约30分钟,共持续8周。
推拿治疗方法:1. 准备阶段:- 环境准备:确保治疗室温暖、安静、通风良好。
- 患者准备:指导患者穿着宽松衣物,便于治疗。
- 工具准备:准备好按摩油、热敷包等辅助工具。
2. 推拿操作:- 放松阶段:采用轻柔的揉法、滚法沿患者腰部及下肢肌肉走向进行放松,约10分钟。
- 重点治疗阶段:- 针对腰部疼痛点,采用指压法、点按法刺激肾俞、命门、大肠俞等穴位,每穴按压约30秒,重复3次。
- 对臀部及大腿外侧的坐骨神经走行区域,采用弹拨法、推法,以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神经压迫。
- 使用拔伸法、牵引法,对腰椎进行轻柔的牵拉,以减轻椎间盘压力,缓解神经根受压症状。
- 整理阶段:以拍法、抖法结束治疗,帮助肌肉放松,促进血液循环。
3. 辅助治疗:- 每次推拿治疗后,配合热敷腰部及下肢,每次约20分钟,以增强治疗效果。
-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如腰部旋转、小燕飞等,以增强腰部肌肉力量,预防复发。
三、治疗效果分析经过8周的推拿治疗,李女士的腰痛症状明显缓解,腰部活动度增加,能够长时间站立和行走而不感明显不适。
右侧臀部及大腿外侧的放射性疼痛也基本消失。
患者自述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均有显著提高。
四、病例总结与讨论本病例中,李女士的慢性腰肌劳损伴坐骨神经痛通过推拿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
推拿疗法通过直接作用于肌肉、穴位和经络,能够有效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神经压迫、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从而达到缓解疼痛、恢复功能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拿手法治疗腰背臀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对腰背臀肌筋膜触发点疼痛患者采用推拿手法治疗的效果,为其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方法本次研究中共入选研究对象43例,均为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疗腰背臀肌筋膜触发点疼痛患者,入选研究的时间为2012年6月~2014年2月,分成观察组(21例)与对照组(2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给予临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推拿手法进行临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分别为100%、77.27%,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临床上针对腰背臀肌筋膜触发点疼痛患者,采用推拿方式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重视与推广使用。
标签:推拿手法;腰背臀肌筋膜触发点;临床疗效
腰背肌筋膜疼痛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主要是因慢性、急性劳损、潮湿、寒冷等导致的腰部或背部肌肉、筋膜出现缺血、水肿的病症类型,在中医中属于”痹症”的范畴,在中老年群体、长时间坐位工作以及体力劳动者中多见,临床治疗本病的方法较多,近年来本院采用推拿手法治疗取得明显效果,本文以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患者自愿为原则,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鉴于临床治疗效果的显著性,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开展的时间为2012年6月~2014年2月,共入选研究对象43例,均为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腰背臀肌筋膜疼痛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过严格的检查和诊断,并与WHO中规定的相关诊断标准[1]相符合。
在43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年龄在32~74岁,平均年龄为(38±6.10)岁,病程在2~10年,平均病程为(5±
2.31)年。
通过观察发现,以上患者的病史均比较长,且在于本院治疗前大多数已经过多种西医治疗方案但无效。
患者主诉腰腿部疼痛、发冷、无力、酸胀,受冷时以上症状加重,休息、静止后则症状缓解,夜间因疼痛而失眠,长期服用安眠、止痛类药物,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副作用。
所有患者在接受本次推拿治疗前,均已排除有不配合者以及有严重性脏器官疾病者。
征求患者治疗意愿后,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检查方法对患者患触进行检查,发现所有患者的腰臀肌中总能找到一处或多处的压痛触痛,大多数患者痛点处还可触及条索状的结节。
远处与受累肌特定范围的牵涉痛,重压痛点常可牵涉至远处,导致患者出现腿痛或腰痛现象,且受累肌处的关节运动受限,运动范围减小。
1.2.2治疗方法对照组根据患者的经济条件,给予适当的药物辅助治疗:针
对经济较困难患者,给予维生素B1、维生素B6、复合维生素B、复合维生素C 和等药物;针对经济条件较好的患者,给予21金维它、善存等药物。
通过维生素药物的辅助治疗,以便于在推拿治疗的同时改善周围循环,促进自我新陈代谢、提高治疗效果。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推拿手法进行治疗:取患者俯卧体位,在患者腰部、背部进行按揉、挤压,时间约为10min。
患者有腰背部热感、皮肤发红后,点按其胃俞、脾俞、肾俞、膈俞、委中、命门、阿是穴、八髎穴等穴位,时间约为5min。
随后在阿是穴、结节处和条索状物部位进行弹拨手法治疗,时间约为3min。
随后直线擦拭背部膀胱经和督脉,以透热为标准,最后拍抹、按拿患处约15min,1次/d,6次为1个治疗疗程[1]。
1.3评价标准治疗后患者的腰背、臀部疼痛症状消失,无壓痛和牵涉痛,功能活动正常,症状积分为0或症状积分下降7~8分,为治愈;治疗后患者的腰背、臀部疼痛症状好转,压痛和牵涉痛缓解,症状积分下降5~6分,为显效;治疗后患者的腰背、臀部疼痛改善,症状积分下降3~4分,为好转;经治疗患者的症状表现无好转,症状积分无下降或下降1~2分,为无效[2]。
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
1.4统计学分析通过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本组研究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工作,通过x2检验计数资料,若P<0.05,则表示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27%,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腰背臀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疼痛在临床中较为常见,据相关数据显示,美国人口中患有MPS的患者约为4千万人,其发病情况仅次于上呼吸道感染,是影响患者工作和求医的第二位常见因素[3]。
在我国,腰背臀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疼痛也对患者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中医认为,该病症属于”痹症”的范畴,患者腰背、臀部疼痛和是其临床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治疗中应积极进行疼痛出发点的寻找,牵张受累肌或刺激触发点。
临床常用的治疗措施有肌肉牵张疗法、针刺法、冷喷雾疗法等,经长时间的临床实践和研究证实,推拿在治疗腰背臀肌筯膜疼痛触发点疼痛中具有显著的效果。
通过科学、合理、有效的推拿方法,可对患者的疼痛触发点起到刺激作用,进一步的达到舒缓肌肉紧张状况,疏导郁结之气,缓解疼痛腰背部疼痛,促进临床疗效的目的[4,5]。
再加上推拿后服用维生素类药物,对推拿效果更能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而在本次研究中也发现,观察组采用推拿手法联合药物辅助进行,总有效率达到100%,单纯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总有效率仅有77.27%,代表腰背臀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疼痛患者,在经推拿手法进行治疗后,其治疗效果均十分显著,且推拿手法简单易操作,对患者身体不会造成伤害,亦无任何毒副
作用,因此其也值得在临床重视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农洪升.肌筋膜疼痛触发点配合经络穴位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3,28(7):1091-1092.
[2]江亿平.慢性软组织损害的概念与纤维肌痛综合征及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比较[J].中国临床康复,2005,9(30):204-206.
[3]黄丹婧,黄强民,吕娇娇等.肩周炎关联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湿针治疗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9):1220-1222,1225.
[4]植剑龙.针刺配合干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3,(11):61-62.
[5]姜桂美,林谋德,王路英等.针刺与利多卡因阻滞治疗腰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比较研究[J].中国针灸,2013,33(3):223-226.编辑/王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