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最新高一化学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4

2019-2020最新高一化学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4
2019-2020最新高一化学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4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2019-2020最新高一化学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4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卷I

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2.0分,共50分)

1.在下列无色透明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 Al3+、Na+、Cl﹣、OH﹣ B. Fe2+、Mg2+、、Cl﹣

C. K+、Na+、、OH﹣ D. Na+、Ba2+、、OH﹣

2.铝镁合金因坚硬、轻巧、美观、洁净、易于加工而成为新型建筑装潢材料,主要用于制作窗框、卷帘门等。下列性质与这些用途无关的是()

A.强度高 B.不易生锈

C.密度小 D.导电、导热性好

3.精确配制250 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选择仪器时,使用500 mL容量瓶

B.将称量好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容量瓶中,加入少量水溶解

C.在烧杯中溶解氢氧化钠后,立即将所得溶液注入容量瓶中

D.将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注入未经干燥的洁净容量瓶中

4.将适量铁粉放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Fe3+和Fe2+浓度相等。则已反应的Fe3+和未反应的Fe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2∶3 B.3∶2

C.1∶2 D.1∶1

5.将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硫酸、纯碱、食盐 B.氢硫酸、烧碱、硫酸铜C.碳酸、氧化铜、碳酸钠 D.醋酸、熟石灰、苛性钠

6.根据下列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有关物质的还原性的强弱顺序()

①I2+SO2+2H2O═H2SO4+2HI

②2FeCl2+Cl2═2FeCl3

③2FeCl3+2HI═2FeCl2+I2+2HCl

A. I﹣>Fe2+>Cl﹣>SO2

B. Cl﹣>Fe2+>SO2>I﹣

C. Fe2+>I﹣>Cl﹣>Cl﹣>SO2

D. SO2>I﹣>Fe2+>Cl﹣

7.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8.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9.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CaCO3、Ca(HCO3)2、Cu2(OH)2CO3都属于碳酸盐

B. HCl、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C.蓝矾(CuSO4·5H2O)和干冰属于化合物,铁矿石属于混合物

D.通过化学反应,可由Ba(OH)2一步转化生成NaOH

10.关于钠的化学性质叙述:①钠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②钠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白色固体过氧化钠;③钠与盐酸反应时先与酸反应,过量的钠再与水反应;④钠是金属,不溶于水也不和水反应;

⑤钠可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正确的是( )

A.④⑤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11.砹(At)是卤族元素中位于碘后面的元素,试推测砹最不可能具备的性质是( )

A.砹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 B.砹的熔点、沸点比碘低

C.砹是有色物质 D.砹是固态物质

12.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糖类、蛋白质、脂肪都是人类需要的营养物质

B.饮用矿泉水瓶、一次性水杯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

C.冬天用纯甘油涂抹在手和面部可以防止皮肤干燥和开裂

D.大米富含淀粉,大米煮成粥后淀粉变成了葡萄糖

1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是化学反应过程的本质

B.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C.从能量的角度看,断开化学键要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要放出能量

D.若化学反应吸收能量时,其断键吸收的能量小于成键放出的能量14.人类的生活与生产离不开金属。下列对金属的利用不是由金属的活动性决定的是( )

A.用铁回收含银废液中的银

B.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C.用金银制作具有保存价值的物品

D.用铝合金制作门窗框架

15.关于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硫的非金属性较强,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存在

B.可用水溶解过滤分离硝酸钾和硫黄的混合物

C.硫与金属或非金属反应时都作氧化剂

D.硫的氧化性比氯气强

16.决定乙酸化学特性的官能团是( )

A.—OH(羟基) B.—CH3(甲基) C.—COOH(羧基) D. C===O(双键)

17.Na2S2O3溶液与稀硫酸反应:Na2S2O3+H2SO4===Na2SO4+SO2↑+S↓+ H2O。下列各组实验中,溶液中最先变浑浊的是( )

1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氧化钠固体与水反应:2O2-+2H2O===4OH-

B.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CaCO3+2H+===Ca2++H2O+CO2↑

C.氢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OH-+H+===H2O

D.醋酸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OH-===H2O

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在周期表中所在周期数越大

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等于其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

C.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D.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族序数等于其原子核外电子数

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硅是制造太阳能电池的常用材料

B.二氧化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

C.常温下硅易与氯气、强酸、强碱溶液等反应

D.水玻璃可用作木材防火剂

21.下列有关化学实验安全问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闻化学药品的气味时都不能使鼻子凑近药品

B.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要先检查纯度,以免发生爆炸

C.金属钠着火时应使用干燥的沙土灭火

D.凡是给玻璃仪器加热,都要加垫石棉网,以防仪器炸裂

22.下列有机物能溶于水的是( )

A.甲烷 B.苯

C.乙酸 D.四氯化碳

2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含有NA个原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 L

B.25 ℃,1.01×105Pa,64 g 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C. 40 g NaOH溶解在 1 L水中,则其100 mL溶液中含Na+数为0.1NA

D.标准状况下,11.2 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24.二氧化硫和氯气都具有漂白性,若将等体积(同温、同压)的这两种气体同时作用于潮湿的有色物质可观察到有色物质( )

A.立刻褪色 B.慢慢褪色

C.先褪色,后复原 D.颜色不褪

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态HCl不导电,所以HCl是非电解质

B. NH3、CO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NH3、CO2是电解质

C.铜、石墨均能导电,所以它们都是电解质

D.蔗糖在水溶液中或熔融时均不导电,所以是非电解质

分卷II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10.0分,共50分)

26.写出下列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

(1)氧化钙________;(2)氯化钠________;(3)氯化镁________;(4)

硫化钾________。

27.结合元素周期表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的实线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边界,请在图中用实线补全元素周

期表的边界。

(2)表中所列元素,属于短周期元素的有________,属于主族元素的有

________;g元素位于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i元素位于第

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

(3)元素f是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元素,请在下边方框中按氦

元素的式样写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

质量。

28.已知用金属钠制备氧化钠有多种方法:

①4Na+O2===2Na2O

②4Na+CO2===2Na2O+C

③2NaNO2(亚硝酸钠)+6Na4Na2O+N2↑

(1)上述三种方法最好的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反应③中亚硝酸钠作______剂,当有1 mol亚硝酸钠反应时,

电子转移的数目是________。

29.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检验某试液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

试液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不溶解。结论:试液中有。

(1)该方案是否严密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不严密请进行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右图中,A、B、C、D、E是单质,G、H、I、F是B、C、D、E分别和A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已知:

①反应C+GB+H能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曾应用于铁轨的焊接;

②I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它和E可以发生反应:2E+I2F+D,F中E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回答下列问题:

(1)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6 g G溶于盐酸,得到的溶液与铜粉完全反应,计算至少所需铜粉的质量(写出离子方程式和计算过程)。

(3)C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反应后溶液与过量化合物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E在I中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Al3+、OH﹣反应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 Fe2+有颜色,不符合题目无色要求,B错误;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且无色,故C正确;Ba2+、、OH﹣反应生成沉淀和水而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2.【答案】D

【解析】铝镁合金用于制作门窗、防护栏等时主要是利用了铝镁合金具有耐腐蚀性、密度小、机械强度高等方面的特点,与导电性是否良好无关。

3.【答案】D

【解析】A项,应选用250 mL容量瓶,错误;B项,容量瓶不能用作溶解的仪器,应在烧杯中溶解,错误;C项,应将溶解NaOH后的溶液恢复到室温后再向容量瓶中转移,错误;D项,容量瓶未干燥对所配溶液浓度无影响,正确。

4.【答案】A

【解析】设参加反应的Fe3+物质的量为x,未参加反应的Fe3+物质的量为y,由反应方程式2FeCl3+Fe===3FeCl2可知,生成的Fe2+的物质的量=,即未参加反应的Fe3+物质的量y=,x∶y=x∶=2∶3。

5.【答案】B

【解析】纯碱属于盐而不属于碱;氧化铜属于氧化物而不属于碱;苛

性钠属于碱而不属于盐。

6.【答案】D

【解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①I2+SO2+2H2O═2HI+H2SO4中还原剂是SO2、还原产物是HI,还原性SO2>HI;

②2FeCl2+Cl2═2FeCl3中还原剂是FeCl2、还原产物是FeCl3,还原性FeCl2>FeCl3;

③2FeCl3+2HI═2FeCl2+2HCl+I2中还原剂是HI、还原产物是FeCl2,还原性HI>FeCl2;

综上可知还原性强弱顺序是SO2>I﹣>Fe2+>Cl﹣,D正确。

7.【答案】C

【解析】选项A、B中的反应为氧化反应;选项C为取代反应;选项D 为加成反应。

8.【答案】B

【解析】选项A为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选项B的核电荷数为11,为钠元素,其原子或离子核外电子数不可能是9;选项C为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选项D为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9.【答案】B

【解析】A中CaCO3是碳酸的正盐、Ca(HCO3)2是碳酸的酸式盐、Cu2(OH)2CO3是碳酸的碱式盐,三者都属于碳酸盐;B中纯碱属于盐类;C中蓝矾是含结晶水的化合物,干冰是固态CO2,二者都属于化合物;D中,Ba(OH)2+Na2CO3===BaCO3↓+2NaOH,可一步转化生成NaOH。10.【答案】D

【解析】钠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固体过氧化钠;钠是一种很

活泼的金属,能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

11.【答案】B

【解析】卤素单质一般都易溶于有机溶剂;卤素随着原子序数的依次增大,其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常温下的状态由气态到液态再到固态,熔点、沸点逐渐升高。

12.【答案】A

【解析】糖类、蛋白质、脂肪都是人类的基本营养物质;聚氯乙烯中的增塑剂有毒,不能用来包装食品;甘油一般浓度不能太高,因为甘油可以吸水,浓度低的时候它会防止人脱水,但是浓度一高它会吸人体内的水;大米煮成粥后淀粉部分溶于水变为淀粉糊。

13.【答案】D

【解析】一个化学反应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取决于断开化学键吸收的能量与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的相对大小。

14.【答案】D

【解析】A项,利用的是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B项,利用的是锌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C项,利用的是金、银的金属活动性比较弱;D项,利用的是铝合金的硬度大。

15.【答案】B

【解析】硫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既有化合态又有游离态;硝酸钾易溶于水,硫黄不溶于水,用水溶解过滤可分离二者的混合物;硫与金属、氢气等反应时作氧化剂,硫与氧气等反应时作还原剂;硫的氧化性比氯气弱(硫与铁反应生成硫化亚铁,氯气与铁反应生成氯化铁)。

16.【答案】C

【解析】乙酸的官能团为羧基(-COOH),决定其化学特性。

17.【答案】D

【解析】化学反应中,温度越高,浓度越大,其反应速率越大。

18.【答案】B

【解析】氧化钠为氧化物、氢氧化铜为难溶性碱、醋酸为弱酸,应写成化学式。

19.【答案】B

【解析】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从左到右逐渐增大,但周期数不变;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等于其原子的电子层数;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族序数等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可能为原子(如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也可能为离子(如钠离子、氯离子等)。

20.【答案】C

【解析】在常温下,硅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与氯气、酸等不能发生反应,但能与氟气、氢氟酸、强碱溶液等发生反应。

21.【答案】D

【解析】闻任何化学药品的气味都不能使鼻子凑近药品,避免出现中毒,正确方法:用手轻轻在试剂瓶口煽动,让少量的药品气味进入鼻孔,A正确;

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为防止点燃时发生爆炸,点燃前必须要先检验可燃性气体的纯度,B正确;

钠着火时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氧气从而促进钠燃烧,钠着火时宜用沙子隔绝空气扑灭,C正确;

受热面积比较小的可加热仪器,不需要垫上石棉网,如在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可以直接给试管加热,D错误。

22.【答案】C

【解析】分析解题的基点:典型有机物的水溶性。乙醇、乙酸易溶于水,烃(如甲烷、乙烯、苯等)、四氯化碳、硝基苯、溴苯、乙酸乙酯等大多数有机物难溶于水。

23.【答案】B

【解析】A项中含有NA个氢原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5 mol,其在标况下的体积为11.2 L;B项64 g SO2的物质的量为1 mol,含有原子的总物质的量为3 mol,故原子总数为3NA;C项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 mol·L-1,则100 mL溶液中Na+的数目无法计算;D项中水在标况下不是气体,一定体积的水不能按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

24.【答案】D

【解析】等体积二氧化硫和氯气发生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生成物无漂白作用,不能使有色物质褪色。

25.【答案】D

【解析】HCl在水溶液中能导电,所以HCl是电解质,A错误;NH3、CO2本身不能电离出离子,属于非电解质,B错误;铜、石墨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错误;蔗糖在水溶液中或熔融时均不导电,所以是非电解质,D正确。

26.【答案】(1)Ca2+[]2-(2)Na+[C]-

(3)[C]-Mg2+[C]-(4)K+[]2-K+

【解析】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时,每个离子都要单独写,不能合并在一起表示;简单阳离子用离子符号表示其电子式,不用加中括号;所有阴离子周围都要加中括号。

27.【答案】(1)

(2)a、b、c、d、e、f、g a、b、c、d、e、f 三0 四ⅡB

(3)三ⅥA

【解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第一周期有2种元素,第二、三周期各有8种元素,分列于第1、2、13~18列,第四、五、六、七周期为长周期,包括1~18列。由此可画出周期表的边界。

(2)画出周期表的边界,对照周期表,很容易找出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3)第三周期、第ⅥA族元素为硫,原子序数为16,相对原子质量为32。

28.【答案】(1)③氮气的生成可以防止氧化钠被氧化为过氧化钠

(2)氧化3NA

【解析】钠与氧气反应制备氧化钠时,易产生过氧化钠;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制备的氧化钠中会混有难以分离的单质碳;钠与亚硝酸钠反应中生成的氧化钠处于氮气中,能防止氧化钠继续被氧化,从而获得较纯净的氧化钠,是制备氧化钠最常用的方法。

29.【答案】(1)不严密因为溶液中的银离子与氯离子反应生成的氯化银也是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

(2)向未知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若出现沉淀,过滤,向滤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未知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

【解析】不严密。如果试液中含有银离子而不含硫酸根离子,溶液中的银离子与氯离子反应生成的氯化银也是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

30.【答案】(1)2Al+Fe2O3高温,2Fe+Al2O3 (2)Fe2O3+6H+===2Fe3++3H2O、2Fe3++Cu===2Fe2++Cu2+;n(Cu)=n(Fe2O3)==0.01 mol,铜粉的质量为0.01 mol×64 g·mol-1=0.64 g。

(3)2Al+2OH-+2H2O===2AlO+3H2↑AlO+CO2+2H2O===Al(OH)3↓+HCO、OH-+CO2===HCO (4)剧烈燃烧,生成白色粉末,反应器内壁附着有黑色的固体

【解析】由反应C+GB+H曾应用于铁轨的焊接,推出C、G为Al和Fe2O3,B、H为Fe和Al2O3。又知G、H分别是B、C和A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且G为Fe2O3,H为Al2O3,从而推知B为Fe,C为Al,A为O2。I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则I为CO2,又知I(CO2)是D和A(O2)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则D为碳。结合反应2E+I2F+D,F中E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可知,E为Mg,F为MgO。Fe2O3溶于盐酸生成Fe3+,Fe3+与铜粉发生反应:2Fe3++Cu===2Fe2++Cu2+。n(Fe2O3)==0.01 mol,0.01 mol Fe2O3生成0.02 mol Fe3+,与铜粉反应时消耗0.01 mol Cu,即0.64 g。

高一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柳州市二中2018级高一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l-35.5 Fe-56 Zn-65 第I 卷(选择题 共5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①用剩的药品为避免浪费应放回原瓶 ②蒸发氯化钠溶液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 ③称取易潮解的药品时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④用pH 试纸检测溶液pH 值时,先将试纸经水润洗后在将溶液滴到试纸上 A.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2.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过程中,涉及下列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①将海带灼烧成灰 B.②过滤得含I - 的溶液 C.③放出碘的苯溶液 D.④分离碘并回收 苯 3.下列检验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入AgNO 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原溶液中一定有Cl - B.加入稀HNO 3酸化的BaCl 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原溶液中一定有SO 2-4 C.向某溶液中加入Ba(NO 3)2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入几滴硝酸酸化的AgNO 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Cl - D.已知丙酮是无色液体,不溶于水,密度小于水,分离水和丙酮的最合理方法为蒸馏或蒸发 4.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 2+、Mg 2+、SO 2-4和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 ①过滤 ②加过量的NaOH 溶液 ③加适量盐酸 ④加过量Na 2CO 3溶液 ⑤加过量BaCl 2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④②⑤③ B.④①②⑤③ C.②⑤④①③ D.④⑤②①③ 5.二氧化硫是引起酸雨的一种物质,二氧化硫属于( ) A .电解质 B .酸性氧化物 C .含氧酸 D .混合物 6.我们常用“往伤口上撒盐”来比喻某些人乘人之危的行为,其实从化学的角度来说,“往伤口上撒盐”的做法并无不妥,甚至可以说并不是害人而是救人。那么,这种做法的化学原理是( ) A.胶体的电泳 B.血液的氧化还原反应 C.血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 D.胶体的聚沉 7.下列关于Fe(OH)3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是FeCl 3+3H 2O=====煮沸Fe(OH)3↓+3HCl B.在制备Fe(OH)3胶体的实验中,加热煮沸时间越长,越有利于胶体的生成

广西陆川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广西陆川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历经几度变迁。秦汉主要有郡、县两级,唐代为道、州、县三级,宋代设置为路、州、县三级。元朝时期,行省成为最高地方行政区划,下设路、府、州、县。以上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A.地方行政机构数量增长 B.中央集权制度日益加强 C.县是最稳定的行政机构 D.地方管理制度趋向成熟 2.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任嚣(人名)任南海郡守,统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根据秦朝制度的规定,与任嚣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B.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任免辖区内的县令D.无封地,只有俸禄 3.顾炎武论及某一制度时,认为其最大的弊端是“尽天下之权,而收之在上”。该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世官制 4.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秦汉以后郡县时代,大一统政府产生,皇帝化家为国,于是管家的变成管理全国行政,封建家庭中的私职变成了大一统政府里的公职。”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秦汉实现国家统一B.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C.封建经济的发展D.郡县制的实行 5.汉武帝的“推恩令”在加强中央集权问题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是因为 A.废除嫡长子继承制度 B.取消了郡国并行制度 C.削弱了地方封国势力 D.彻底铲除了异姓王侯

6.关于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生产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官营手工业代表古代手工业生产的最高水平 B.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C.其产品是不计成本的 D.清代其主导地位被民营手工业代替 7.明初规定:轮班匠须一年或五年一班轮流到官手工作坊服役,每班平均三个月。(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起,轮班匠一律征银,政府则以银雇工。清政府决定废除这一制度,“各省俱除匠籍为民”。这种变化 A.与政府空前强化专制集权相悖 B.体现出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C.容易导致传统手工技艺的失传 D.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8.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民窑不过20座,但是,到明末民窑已达到二三百座,并且“官搭民烧”现象逐步增多,这反映了 A.私营手工业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B.官营手工业已经破产 C.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D.皇室贵族瓷器需求量日益减少 9.1587年(明万历十五年),一名西班牙官员在写给国王菲利普二世的密信中说道:“许多白银和银币都被运到马尼拉去交换中国的货物,虽然部分仍留在那里,但其余全部被中国商人运走”,这能反映当时 A.明政府已放松了海禁政策 B.中国对外贸易超过了前代 C.中国手工业处于领先地位 D.明代存在着严重的“银荒“ 10.明朝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口开始进入苏州城。清晨,这些有技术的“机工”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佣,暮息而归。这种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A.手工业的发展使劳动力需求增加 B.农业的发展使农村出现了富余劳动力 C.劳动力的商品化开始出现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普及

高一下学期物理3月月考试卷第11套真题

高一下学期物理3月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1. 如图所示为摩托车比赛中运动员在水平路面上急转弯的情景,运动员在通过弯道时如果控制不当会发生侧滑而摔离正常比赛路线,将运动员与摩托车看作一个整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发生侧滑是因为运动员受到离心力的作用 B . 为了避免转弯时发生侧滑,运动员应加速离开弯道 C . 发生侧滑是因为运动员受到的合力小于所需的向心力 D . 运动员转弯所需的向心力由地面对车轮的支持力与重力的合力提供 2. 一个内壁光滑的圆锥形筒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圆锥筒固定,有质量相同的小球A和B,沿着筒的内壁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A的运动半径较大,则() A . A球的线速度必大于B球的线速度 B . A球的角速度必大于B球的角速度 C . A 球的运动频率必大于B球的运动频率 D . A球对筒壁的压力必大于B球对筒壁的压力 3. 下列关于曲线运动与匀速圆周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加速度恒定的运动可能是曲线运动 B . 加速度变化的运动必定是曲线运动 C . 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变化量是恒定的 D . 匀速圆周运动是匀速运动 4. 如图所示,A、B两物体置于水平转台上,并随转台无滑动地绕OO′轴匀速转动,已知A、B到转轴的距离分别为2r、r,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周期之比TA:TB=1:2 B . 线速度之比vA:vB=2:1 C . 转速之比nA:nB =2:1 D . 加速度之比aA:aB=1:2 5. 如图所示,主动轮M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N做匀速转动,a是M轮上距轴O1的距离等于M轮半径一半的点,b、c分别是N轮和M轮轮缘上的点,已知在皮带不打滑的情况下,N轮的转速是M轮的3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b两点的角速度之比为3:1 B . a、b两点的线速度之比为1:2 C . b、c两点的周期之比为1:3 D . a、c两点的线速度之比为1:2 6. 某同学站在阳台上,从同一位置以相同的速率把a、b、c三个小球分别竖直向上、竖直向下和水平抛出。若空气阻力可忽略,则三个小球落到水平地面时的速率() A . a球最大 B . b球最大 C . c球最大 D . 一样大 7. 在无风的情况下,跳伞运动员从水平飞行的飞机上跳伞,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下列描绘下落速度的水平分量大小、竖直分量大小与时间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A . B . C .

高一(下)学期4月份 月考检测化学试题及答案

高一(下)学期4月份月考检测化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 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 A 常温下,将同样大小、形状的锌与铝分别加入到相同体积98%的 浓硫酸中,观察到前者反应速率更快 锌比铝活泼 B将盐酸滴入碳酸钠溶液中产生气泡氯的非金属性大于碳 C向溶液X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如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溶液X中一定含有2 4 SO- D 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 石蕊试纸变蓝 该溶液中一定含 有 4 NH+ A.A B.B C.C D.D 【答案】D 【详解】 A.常温下浓硫酸有强氧化性,铝遇浓硫酸钝化,无法比较Al与Zn的活泼性,故A错误;B.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要比较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即根据HClO4酸性比 H2CO3强,可判断出氯的非金属性大于碳,故B错误; C.向溶液X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Cl2,出现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可能为氯化银或硫酸钡,原溶液中可能含有银离子、亚硫酸根离子,不一定含有2 4 SO-,故C错误;D.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4 NH+,故D正确; 答案为D。 2.图是利用二氧化硅制备硅及其化合物的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反应②③说明SiO2属于两性氧化物

B .由反应④说明酸性,H 2SiO 3>H 2CO 3 C .硅胶吸水后,经干燥可以重复再生 D .图中所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C 【详解】 A .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能和强碱反应,反应方程式为SiO 2+2NaOH=Na 2SiO 3+H 2O ;但也能和特殊的酸氢氟酸反应,反应方程式为:SiO 2+4HF=SiF 4↑+2H 2O ,二氧化硅只是能和特殊酸反应,和其它酸不反应,和酸的反应没有普遍性,所以不能说明其具有两性,A 错误; B .高温下SiO 2能与Na 2CO 3固体反应生成Na 2SiO 3和CO 2,不是在常温下进行,且不是在水溶液中进行,不能说明硅酸的酸性强于碳酸,B 错误; C .硅胶吸附水后,可通过热脱附方式将水份除去重复使用,C 正确; D .图中二氧化硅与氢氟酸、氢氧化钠、碳酸钠的反应,硅酸钠与盐酸的反应、硅酸的分解、硅酸的生成,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D 错误; 答案选C 。 【点睛】 解答本题时,注重物质的性质及化学与生活,把握物质的性质及发生的反应,注意虽然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但它能和特殊的酸(氢氟酸)反应。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晶体硅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B .碳酸钠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 .明矾常用于自来水的消毒杀菌 D .高压钠灯常用于道路和广场照明 【答案】D 【详解】 A .二氧化硅用于制造光导纤维,晶体硅可用于制造晶体管及太阳能电池,A 错误; B .碳酸氢钠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而碳酸钠溶液碱性强,对人会产生一定的腐蚀作用,因此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B 错误; C .明矾具有净水作用但无强氧化性,因此常用于自来水的净化,但不能对水进行消毒杀菌,C 错误; D .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穿透力强,因此常用于道路和广场照明,D 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 4.下列反应在指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A .HClO ???→光照HCl B .Fe 2H O ???→高温Fe 2O 3 C .S 2O ???→点燃SO 3 D .S Fe Δ??→Fe 2S 3 【答案】A 【详解】 A .HClO 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分解,生成HCl 和O 2,A 正确; B .Fe 与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Fe 3O 4和H 2,B 不正确; C .S 在O 2中点燃,只能生成SO 2,不能生成SO 3,C 不正确; D .S 与Fe 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只能生成FeS ,D 不正确;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经分析,某种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此物质() A . 一定是一种单质 B . 一定是纯净物 C . 一定是混合物 D . 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2. (2分)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取 3.3g食盐,称量时指针若左偏,此时应该() A . 增加药品 B . 减少药品 C . 增加砝码 D . 减少砝码 3. (2分) (2016高一上·海南期末)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B . 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C . 不慎洒出的少量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立即用湿布盖灭 D . 配制1.00mol/L NaCl溶液时,将称好的NaCl固体放入烧杯中溶解 4. (2分) (2017高一上·佛山期中) 2009年9月25日,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飞船以铝粉与高氯酸铵的混合物为固体燃料,其中高氯酸铵的反应为:2NH4ClO4═N2↑+Cl2↑+2O2↑+4H2O.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铝粉的作用是点燃时可以置换出氧气

B . 在反应中NH4ClO4仅起到氧化剂作用 C .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也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 . 上述反应瞬间能产生高温,高温是推动飞船飞行的主要因素 5. (2分) (2019高一上·温州期中) 下列分散系中,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 . 食盐水 B . 豆浆 C . 石灰乳 D . 硫酸铜溶液 6. (2分) (2017高二下·南阳期末)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 . A B . B C . C

山东省桓台市2016_2017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

山东省桓台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 考生注意: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共33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 1、古代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情感:吃猪肉但很少吃牛肉,杨柳青年画等民间风情画很多以牛为题材,民间有“牛郎织女”、“太上老君骑牛入函谷关”等传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是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B.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C.封建统治者实施愚民政策 D.佛教的广泛传播 2、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公田变为私田 B.封建制度的确立 C.国家走向统一 D.铁器牛耕的推广 3、张某是一位生活在唐朝中期扬州近郊的农民,他遇到的情况有 A.空暇之时,与家人一起纺棉织布,制作冬天的衣物 B.采用新的生产工具——曲辕犁,粮食产量得到提高 C.农闲时去集市卖点农产品,换取银钱和纸币 D.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开始添置彩瓷装饰房子 4、唐朝前期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可以作为其直接证据的是 A.“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B.“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C.“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 D.“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5、1793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访问清朝时“惊奇地发现中国的帆船无法抵御大风的袭击,中国船的构造根本不适应航海。”导致当时中国造船技术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幅度下降 B.中国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C.中国致力于内河航运的发展 D.西方把蒸汽机运用于造船业 6、下面是我国古代某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表。这里的“某地区”应该是 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太湖地区 D.明代苏杭地区

2021-2022年高一数学3月月考试题 文

2021-2022年高一数学3月月考试题文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 )1. 圆x2+y2-4x-2y-5=0的圆心坐标是: A.(-2,-1); B.(2,1); C.(2,-1); D.(1,-2). ( )2、点M(-1,2,0)所在的位置是 A.在yOz平面上 B.在xOy平面上 C.在xOz平面上 D.在z平面上( ) 3. 点P(m,5)与圆的位置关系是 A.在圆上 B.在圆内 C.在圆外 D.不确定 ( ) 4.直线x-y+4=0被圆x2+y2+4x-4y+6=0截得的弦长等于A.8 B.4 C.2 2 D.42 ( )5.两圆和的位置关系是 A.外离 B.相交 C.内切 D.外切 ( )6.圆心在轴上,半径为1,且过点(1,2)的圆的方程为A. B. C.D. ()7、直线2x+2y+1=0,x+y+2=0之间的距离是. A . B . C. D. ( ) 8、直线3x+4y=b与圆相切,则b=

A.-2或12 B.2或-12 C.-2或-12 D.2或12 ( ) 9、直线3x+4y-13=0与圆的位置关系是: A. 相离; B. 相交; C. 相切; D. 无法判定. ( ) 10.已知圆截直线所得弦的长度为4,则实数的值为 A. B. C. D. ( ) 11,经过圆的圆心C,且与直线垂直的直线方程是 A.x+y+1=0 B.x+y-1=0 C.x-y+1=0 D.x-y-1=0 ()12.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P(-1,8,4)关于X轴对称点坐标为 A.(-1,-8,-4) B.(1,8,4) C.(-1,-8,-4) D. (1,-8,-4)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以原点O为圆心且截直线3x+4y+15=0所得弦长为8的圆的方程是__________. 14、已知点A(1,-1,1),B(-3,3,-3),则线段AB的距离为_________. 15、以点(2,)为圆心且与直线相切的圆的标准方程是 . 16、直线的倾斜角的大小是.

福建省永县第一中学高一物理3月月考试题

福建省永县第一中学高一物理3月月考试题 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关于功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因为功有正负,所以功是矢量 B. 力对物体不做功,说明物体一定无位移 C. 滑动摩擦力可能做负功,也可能做正功 D. 若作用力对物体做正功,则反作用力一定做负功 2.关于功率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据 P=W/t可知,机器做功越多,其功率就越大 B.据 P=Fv可知,汽车牵引力一定与速度成反比 C.据 P=W/t可知,只要知道时间t内机器所做的功,就可以求得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机器做功的功率 D.根据 P=Fv可知,发动机功率一定时,交通工具的牵引力与运动速度成反比。 3.改变汽车的质量和速度,都能使汽车的动能发生变化,在下面几种情况中,汽车的动能是原来的2倍的是() A.质量不变,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 B.质量和速度都变为原来的2倍 C.质量减半,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 D.质量变为原来2倍,速度减半 4.我国一家厂商制作了一种特殊的手机,在电池能耗尽时,摇晃手机,即可产生电能维持通话,摇晃手机的过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如果将该手机摇晃一次,相当于将100g的重物举高40cm,若每秒摇两次,则摇晃手机的平均功率为(g取10m/s2)()A.0.04W B.0.4W C.0.8W D.40W 5.如图,不计任何摩擦,分别用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把同一个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关于机械效率的高低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定滑轮最高 B.动滑轮最高 C.滑轮组最高 D.都一样 6.如图所示,一根长为L,重为G的均匀软绳悬于O点,若将其下端向上提起使 绳双折,至少要做功()

安徽省高一下学期化学4月月考试卷

安徽省高一下学期化学4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 1. (2分) (2017高二上·河北期中) 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P2O5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氨气 B . 用活性炭为糖浆脱色和用臭氧漂白纸浆,原理相似 C . “神州七号”的防护层中含聚四氟乙烯,制备聚四氟乙烯的单体属于不饱和烃 D . 由刘禹锡诗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得金”可以看出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可通过物理方法得到 2. (2分)(2018·昆明模拟)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利用硅材料可制成光伏发电装置 B . SO2、漂白液、双氧水的漂白原理相同 C . 使用无磷洗涤剂可减少水华的发生 D . 催化净化汽车尾气可降低污染 3. (2分)有一瓶无色气体,可能含有H2S、CO2、HCl、NO2、SO2中的若干种,将其通入氯水中,得无色透明液,将此溶液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向另一份中加入HNO3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 肯定有CO2和SO2 B . 可能有NO2、CO2 C . 肯定没有NO2、H2S、HCl D . 以上结论均不正确 4. (2分) 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的大小关系为:r (Y)>r(X)>r(Z),原子序数之和为16。X,Y,Z三种元素的常见单质在适当条件下可发生右图所示变化,其中B和C均为10电子分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高一化学10月考试卷

A

(2).质量都是50 g的HCl、NH3、CO2、O2四种气体中,含有分子数目最少的是_ ,在相同温度和相同压强条件下,体积最大的是,体积最小的是。 (3)在mL 0.2 mol/L NaOH溶液中含1 g溶质;配制50 mL 0.2 mol/L CuSO4溶液,需要CuSO4·5H2O ____ g。 (4)中和相同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并使其生成正盐,需要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硫酸、磷酸溶液的体积比为。 (5)在MgCl2、KCl、K2SO4三种盐的混合溶液中,若K+、Cl-各为1.5mol,Mg2+为0.5mol,则SO42-的物质的量为。 17.(8分) ⑴.通常状况下,甲同学取1 mol H2O加热到100℃时, 液态水会汽化为水蒸气(如图),该过程属于变化。 在保持压强不变的情况下,水蒸气的体积 (填“>”、“<”或“=”)22.4L 。 ⑵.乙同学做H2在O2中燃烧的实验,该实验过程属于变化, 在该变化过程中,一定保持相等的是(填序号)。 A、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分子数目 B、反应物原子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原子总物质的量 C、反应物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 D、反应物体积与生成物体积 18 19.(8分)如图所示为常见仪器的部分结构。 A B C ⑴请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A ,B ,C 。 ⑵仪器B上标记有(填序号)。 ①质量②温度③刻度线④浓度⑤容积 ⑶检验仪器B是否漏水的方法是 20.(4分)病人输液用的葡萄糖注射液是葡萄糖(化学式为C6H12O6)的水溶液,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如下图所示。利用标签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该注射液中葡萄糖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2)该注射液中葡萄糖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 。 21.(10分) ⑴.用14.2g无水硫酸钠配制成500 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 为mol/L。 ⑵.若从上述溶液中取出10 mL,则这10 mL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为mol/L,含溶质的质量为g。 ⑶.欲配制上述溶液,需要使用的实验仪器 有烧杯、、、、、,若配制时仅有其中一步操作(如图所示)有错误,其他操作全部正确,则所配溶液的浓度(填“正确”、“偏大”或“偏小”) 22.(9分) ⑴.电解1.8g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分别为多少?物质的量为多少? (2).在标准状况下,100 mL某气体的质量为0.179g,试计算这种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3).在K2SO4和Al2(SO4)3的混合液中,已知Al3+的浓度为0.2mol/L,SO42-的浓度为 0.4mol/L,则该溶液中的K+浓度为多少?

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

山西大学附中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3月月考 历史试题 (考查时间:60分钟考查内容:第一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1.《耒耜经》记载:“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所以进退,曰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 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横于辕之前末曰槃,言其可转也。左右系,以乎轭也。辕之后末曰梢,中在手,所以执耕者也。……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出现于 A.春秋战国 B.西汉 C.东汉 D.隋唐 2. 有史学家说:“(春秋战国时期)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不仅意味着毫无阻碍和毫无限制 地占有土地的可能性,且也意味着把它出让的可能性。”此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 A.手工业的发展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D.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3.“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荀子·富国》)根据材料可 以得出当时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 A.小农经济 B.精耕细作 C.铁犁牛耕 D.自给自足 4. 谢灵运在其《山居赋》中说:“春秋有待,朝夕须资。既耕以饭,亦桑贸衣。艺菜当肴,采药救 颓。”这说明了他的田庄 A.主要从事商业生产 B.生产分工明确,交换频繁 C.主要从事手工业生产 D.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5. 秦统一全国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同时,经济上自公元前216年始,“使黔首(百姓)自实 田(自己上报土地数目)”,这一法令表明秦朝 A.秦朝在全国实行土地国有制 B.土地私有制度已经在全国确立 C.采取抑制土地兼并的经济政策 D.加强了对边远地区的经济控制 6. 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 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7.“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 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新全球史》中提到的这一制度是 A.井田制 B.均田制 C.农民土地私有制 D.地主土地私有制 8. 张履祥在《补农书·总论》中说:“吾里田地,上农夫一人能治田十亩,故田多者辄佃人种植而 收其租。又人稠地密,不易得田,故贫者凭田以耕,亦其势也。”此现象主要反映了 A.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 C.古代农业生产中已出现租佃关系 D.农民的人身依附性增强 9. 以下是关于中国古代某一水利工程的描述:具有“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的作用, 它应该处于以下四大经济区中的哪一经济区 A.山东经济区 B.山西经济区 C.江南经济区 D.龙门碣石以北经济区 10.《宋史·食货志》载:“南渡后,水田之利,富于中原,故水利大兴。”《后乐集》载:两浙一 带,“所在围田遍满,昔之曰江曰湖,今皆田也。水稻种植遍及南方各地”。这段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南方耕地面积有所增加 B.南方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

高一数学3月月考试题(奥班).doc

吉林一中15级高一下学期月考(3月份) 数学(奥班)试卷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 ?已知角a 的终边过点P (x,_3)且cos =_丘,则x 的值为 a _ _ 2 ( ) 向量是举(彳 A. ±3屈 B. 3x/3 4 * T T ■ — 2.已知向量 =Q — *= + o a 2e e , b e 2e 2, 1 2 R 1円 C = _ ?1 3-* _e 2 , 扌与宜不共线,则不能构成基底的一组 1 3. 4. A. a 与 b 2 已知椭圆X + 9 B. a 与 c 2 y =1(0< rrr9)的左, 若 m I AF 2| + I BF 2|的最大值为10,则 A. 3 B 双曲线 c. 右焦点分别为 m 的值为( Fo 一?2 D. D. a b 与 c 过R 的直线交椭圆于 A B 两点, 1( a 0, 0) b 的离心率为 2,则 2 4 b 的最小值为 3a 2 b o 7T 】

则首项a ( x y 2 的最小值为 x 3A. S3比 B. 3 C. 3 < D. 1 5. 函数 3sin x( 0)在区间0, 恰有2个零点,则 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1 D. 6. 等比数列 a n 共有奇数项, 所有奇啓理泸 S 奇 255,所有偶数项和 126 ,末项是192,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V 一 X ,不等式X y o y_ o (a 为常数)表示的平面巨域的面积为 8,则

2 D. A. 8 2 10 B. 6 4 2 c. 5 4 2 3

8.已知函数 ()=sin f x A 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点 Tt =2 PI 2 ) =() ,则函数X / X 的A 及 () P 的坐标为2,A , (- lx 八 0,0 6 A. 3, 6 2 3, 6 .23, 3 9.已知 A, B 是双曲线 r sin A: sin B_ A ?(1, 3) B . 2 x 10.从双曲线 的两个焦点,点 C 在双曲线上,在 ABC 中, 0, b 0) 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 10 1, J 1,2 2 2 x +y =3的切线 =1 为 3 5 > 线段FP 的中点,O 为坐标原点,贝U | MO| - | MT|等于( = -L_)e FP 交双曲线滋支于点 P, T 为切点,M A. 3 B ? 5 11.定义: F(x,y) 己知数列 {an} 满足: a n F n ,2 (n N ),若对任意正 F 2,n 整数n, 都有a n a (k k N )成立, 则a k 的值为( A. 1 2 B . 12.已知双曲线 9 C. 8 的左、右焦点分别是 F5F2,过F2的直线交双曲线的右支 D. 8 9 1( a u, U) b 2 于P,Q 若 2 b PFi F 3PF 2 1 2 2QF2 ,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10 3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4小题, 每小题5分,共 20分?请把正确答案填写在横线上) 3x 的解集为 13.不等式 2x 1

高一第二学期3月份 月考检测物理试题及答案

高一第二学期3月份月考检测物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A、B为隔着水流平稳的河流两岸边的两位游泳运动员,A站在较下游的位置,他的游泳成绩比B好,现在两人同时下水游泳,为使两人尽快在河中相遇,应采用的办法是() A.两人均向对方游(即沿图中虚线方向) B.B沿图中虚线方向游,A偏离虚线向上游方向游 C.A沿图中虚线方向游,B偏离虚线向上游方向游 D.两人均偏离虚线向下游方向游,且B偏得更多一些 2.如图所示,一物体在水平恒力的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做曲线运动,当物体从M点运动到N点时,其速度方向恰好改变了90°,则物体从M点到N点的运动过程中,物体的速度将() A.不断增大B.不断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 3.如图所示,一长为2L的木板倾斜放置,倾角为45o。一弹性小球自与木板上端等高的某处静止释放,小球落到木板上反弹时,速度大小不变且沿水平方向。若小球一次碰撞后恰好落到木板底端,则小球释放点距木板上端的水平距离为 A.1 2 l B. 1 3 l C. 1 4 l D. 1 5 l 4.某河流中河水的速度大小v1=2m/s,小船相对于静水的速度大小v2=1m/s.现小船船头正对河岸渡河,恰好行驶到河对岸的B点,若小船船头指向上游某方向渡河,则小船()

A.到达河对岸的位置一定在B点的右侧 B.到达河对岸的位置一定在B点的左侧 C.仍可能到达B点,但渡河的时间比先前长 D.仍可能到达B点,但渡河的时间比先前短 5.如图所示,P是水平地面上的一点,A、B、C、D在同一条竖直线上,且AB=BC=CD.从A、B、C三点分别水平抛出一个物体,这三个物体都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则三个物体抛出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v A∶v B∶v C为() A.2:3:6 B.1:2:3 C.1∶2∶3 D.1∶1∶1 6.小船横渡一条河,船头开行方向始终与河岸垂直.若小船相对水的速度大小不变时,小船的一段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则河水的流速() A.由A到B水速一直增大B.由A到B水速一直减小 C.由A到B水速先增大后减小D.由A到B水速先减小后增大 7.如图所示一架飞机水平地匀速飞行,飞机上每隔1s释放一个铁球,先后共释放4个,若不计空气阻力,则落地前四个铁球彼此在空中的排列情况是( ) A.B.C.D.

福建省高一下学期化学4月月考试卷

福建省高一下学期化学4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 1. (2分) (2017高二上·河北期中) 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P2O5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氨气 B . 用活性炭为糖浆脱色和用臭氧漂白纸浆,原理相似 C . “神州七号”的防护层中含聚四氟乙烯,制备聚四氟乙烯的单体属于不饱和烃 D . 由刘禹锡诗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得金”可以看出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可通过物理方法得到 2. (2分)(2018·昆明模拟)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利用硅材料可制成光伏发电装置 B . SO2、漂白液、双氧水的漂白原理相同 C . 使用无磷洗涤剂可减少水华的发生 D . 催化净化汽车尾气可降低污染 3. (2分)(2018·日照模拟) 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检验草酸亚铁晶体(FeC2O4·2H2O,淡黄色)受热分解的部分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通入N2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对产物检验产生影响 B . 若③和⑤中分别盛放足量NaOH溶液、CuO固体,可检验生成的CO

C . 实验结束后,①中淡黄色粉末完全变成黑色,则产物一定为铁 D . 若将④中的无水CaCl2换成无水硫酸铜可检验分解生成的水蒸气 4. (2分) (2017高一下·夏津期中) 如下性质的递变中,不正确的是() A . HCl、H2S、PH3的稳定性依次减弱 B . HClO4、H2SO4、H3PO4、H4SiO4的酸性依次减弱(相同条件下) C . CsOH、KOH、LiOH的碱性依次减弱 D . Na+、Mg2+、Al3+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5. (2分) (2017高二下·芒市期中) 根据对角线规则,下列物质的性质具有相似性的是() A . 硼和硅 B . 铝和铁 C . 碳和铝 D . 铜和金 6. (2分) (2016高一上·海南期末) 下列气体遇空气变红棕色的是() A . SO2 B . Cl2 C . CO2 D . NO 7. (2分) (2019高一上·长沙期末) 物质的性质不同,其存放的方法也不同。下列物质的存放方法正确的是() A . 浓硫酸可敞口保存在细口瓶中 B . 液溴存放在加有少量水的棕色试剂瓶中

高一化学10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

——————————教育资源共享步入知识海洋———————— 2019学年高一化学10月月考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 O—16Ne—20 Na—23S—32 Cl—35.5 Fe—56 Ba—137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CO2是自然界碳循环中的重要物质。下列过程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上升的是 A.光合作用B.自然降雨 C. 化石燃料的燃烧D.碳酸盐的沉积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氨水 B.玻璃 C.液氯 D.石油 3、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日益重视环境问题,下列做法或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B.将煤气化或液化,获得清洁燃料 C.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于2.5×10-6m的颗粒物,也称细颗粒物,这些细颗粒物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分散系是胶体 D.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和无氟冰箱 4、以下化学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2Na+2H2O=2NaOH+H2↑ B. N2H4+O2=N2+2H2O C.FeO+2HCl=FeCl2+H2O D.NO + NO2 + Na2CO3=2NaNO2 + CO2↑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 C2H5OH(酒精)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6.02×1023 B.常温常压下,32g O3中含有的分子数为2×6.02×1023 C.1mol·L-1 Al2(SO4)3中含有的铝离子数为2×6.02×1023 D. 56g Fe与足量盐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2×6.02×1023 6、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一个盛有HCl气体,另—个盛有H2和Cl2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 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A.原子数 B.密度 C.质量 D.质子数 7、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山东省烟台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山东省烟台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3月月考 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古代西亚广泛使用的文字是 A.象形文字B.楔形文字C.甲骨文D.拉丁文 2. 佛教宣扬“众生平等”的目的是为了 A.反对奴隶制度B.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 C.主张建立自由平等的社会D.主张消灭剥削、压迫现象 3. “梭伦和伯里克利所进行的改革,不仅导致了新的统治形式的建立,而且还导致了新的生活方式的出现,至少对雅典的市民来说,不再是命令和服从,而是言论的交锋。”文中“新的统治形式”指: A.君主制 B.中央集权制 C.民主制 D.联邦制 4. 公元前4世纪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大帝国的是 A.古代埃及B.亚历山大帝国C.西罗马帝国D.阿拉伯帝国 5. 中古时期西欧分封制与中国西周时期分封制的根本区别在于 A.分封的对象不同B.相差的时间很长 C.维护的制度不同D.分封的方式不同 6. 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古时期西欧社会特征的是 ①封建庄园制度盛行②城市复兴③民主制度盛行 ④大学产生⑤基督教主主宰精神世界 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 7. 《查士丁尼法典》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这句话表明A.罗马法可以消除罗马的社会矛盾

B.罗马法是皇帝制定政策的唯一依据 C.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 D.罗马法对欧洲乃至世界影响深远 8. 在我国的古代四大发明向西方传播的过程中,有突出贡献的是 A.阿拉伯商人B.中国航海家C.意大利传教士D.波斯人 9. 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正式开始,对这一变革解读正确的是 A.严重削弱了天皇的权力B.加速了日本封建化进程 C.加强了世袭贵族的地位D.直接推翻了幕府的统治 10. 有人认为,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由于三面环海,一面为撒哈拉大沙漠,因此“对于世界各部,始终没有任何联系,始终是在闭关之中”。下列最能反驳这一观点片面性的是 A.古代两河流域文明B.古代埃及文明 C.古代阿克苏姆文明D.古代大津巴布韦文明 11. “这一场的崛起分享着县花一现的荣耀,里斯本取代了威尼斯成为香料交易的贸易中心,哈布斯堡王朝在美洲源游不断的金银资助下一跃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君主。”这则材料描绘的景象大致出现于 A.16世纪 B.17世纪 C.18世纪 D.19世纪 12. 15世纪的欧洲,是一个“充满饥渴”的欧洲。这使他们走上发现新世界之路。这种“饥渴”产生的根源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文萌芽B.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道 C.统治者积极支持海外探险活动D.教会鼓励人们去东方传播天主教 13. 有学者认为:“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这表明 A.亚非拉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B.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C.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确立D.经济贸易取代了殖民战争

高一数学3月月考试题 理

四川省眉山市2016-2017学年高一数学3月月考试题 理(无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请将答案写到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1.化简ββαβ βαsin )sin(cos )cos(?++?+为( ) A .)2cos(βα+ B .αcos C .αsin D .)2sin(βα + 2.已知D 、E 、F 分别是ΔABC 的边AB 、BC 、CA 的中点,则下列等式中不正确的是( ) A .FD DA FA += B .0FD DE EF ++= C .DE DA EC += D .DE DA FD += 3. 15sin 75sin 15sin 75sin 22?++的值是( ) A . 23 B . 4 3 1+ C . 45 D . 26 4.已知向量(3,4)(sin ,cos ),αα==a b ,且a ∥b ,则tan α等于( ) A .34- B .3 4 C .43- D .43 5.在ABC ?中,90A ∠=?,(,1),(2,3)AB k AC ==,则k 的值为( ) A .5 B .5- C . 3 2 D .32 - 6.设s ,t 是非零实数,,i j 是单位向量,当两向量,s i t j ti s j +-的模相等时,,i j 的夹 角是( ) A .6 π B . 4 π C . 3π D .2 π 7.如图,E F G H 、、、分别是四边形ABCD 的所在边的中点,若 ()()0AB BC BC CD +?+=,则四边形EFGH 是( ) A .平行四边形但不是矩形 B .正方形 C .矩形 D .菱形 8.已知α为第二象限的角,sin α= 1 2 , β为第一象限的角,cos β=35. 则 tan(2)αβ- 的 G A F H D C E

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一次(3月)月考试题

河北省定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一次(3月)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卷Ⅰ(共15分) 19.(6分)某只走时准确的时钟,分针与时针由转动轴到针尖的长度比是1.2:1。(1)分针与时针的角速度之比等于多少?(2)分针针尖与时针针尖的线速度之比等于多少? 20.(9分)A B两艘快艇在湖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在相同的时间内,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4:3,运动方向改变的角度之比是3:2,它们的向心加速度之比是多少? 卷Ⅱ(共35分) 选择题(每题4分,其中多选部分2分) 1.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每秒内的速度增量() A大小相等,方向相同B大小不等,方向不同 C大小相等,方向不同D大小不等,方向相同 2.(多选)甲乙两个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质点,它们的角速度之比为3:1,线速度之比为2: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的半径之比为2:9; B. 它们的半径之比为1:2; C.它们的周期之比为2:3; D.它们的周期之比为1:3 。 3.(多选)如图所示,x轴在水平地面上,y轴在竖直方向。图中画出了从y轴上不同位置沿x轴正向水平抛出的三个小球a、b和c的运动轨迹。小球a从(0, 2L)抛出,落在(2L, 0)处;小球b、c从(L, 0)抛出,分别落在(2L, 0)和(L, 0)处。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和b初速度相同 B.b和c运动时间相同 C.b的初速度是c的两倍

D .a 运动时间是b 的两倍 4.斜抛运动与平抛运动相比较,相同的是( ). A .都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B .平抛是匀变速曲线运动,而斜抛是非匀变速曲线运动 C .都是加速度逐渐增大的曲线运动 D .平抛运动是速度一直增大的运动,而斜抛是速度一直减小的曲线运动 5.质量为m 的飞机,以速率v 在水平面上做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空气对飞机的作用力的大小等于( ) A.222)(r v g m + B.r v m 2 C.222 )(g r v m - D.mg 6.绳子的一端拴一个重物,用手握住另一端,使重物 在光滑的水平 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半径相同时,角速度越小绳越易断 B .周期相同时,半径越大绳越易断 C .线速度相等时,周期越大绳越易断 D .角速度相等时,线速度越小绳越易断 7.(多选)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轮子依靠摩擦传动,相互之间不打滑,其半径分别为r 1、r 2、r 3.若甲轮的角速度为ω1,乙轮的角速度为ω2,则丙轮的角速度为( ) A . 113r r ω B .221r r ω C .223 r r ω D .122r r ω 8.如图所示,两个小球固定在一根长为l 的杆的两端,绕杆上 的O 点做圆周运动.当小球A 的速度为v A 时,小球B 的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