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常见疾病与手术
外科学脊柱外科手术的常见并发症

外科学脊柱外科手术的常见并发症脊柱外科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用于治疗脊柱相关疾病。
虽然脊柱外科手术在改善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它也存在一些常见的并发症。
本文将介绍脊柱外科手术的常见并发症。
一、感染脊柱外科手术可能导致术后感染,包括切口感染和深部感染。
切口感染是指手术切口处的细菌感染,深部感染则涉及到手术区域更深的骨骼和软组织。
感染的风险因素包括手术时间较长、术前存在感染、体内免疫力低下等。
感染会导致发热、切口红肿、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
二、血管和神经损伤脊柱外科手术过程中,可能发生血管和神经损伤。
由于手术区域与周围重要的血管和神经相邻,手术时可能会导致这些结构受损。
血管损伤可能导致出血和组织灌注不足,神经损伤可能导致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
这些并发症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治疗和康复。
三、血栓形成脊柱外科手术后,患者可能发生血栓形成。
长时间的手术和术后卧床不动容易导致血液在静脉中淤积,形成血栓。
血栓可能阻塞重要的血管,导致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肺栓塞。
预防血栓形成包括术后早期活动、使用抗凝药物等。
四、伤口不愈合脊柱外科手术后,伤口的愈合可能受到影响。
患者术后的伤口可能由于手术操作导致组织缺血和坏死,阻碍伤口的正常愈合。
此外,伤口的感染也可能影响伤口愈合。
伤口不愈合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处理,如修复手术和抗生素治疗。
五、畸形和脊柱不稳定脊柱外科手术后,患者可能出现畸形和脊柱不稳定。
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技术问题,导致脊柱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受到损害。
这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后遗症,如脊柱畸形和疼痛。
有时,可能需要进行第二次手术来修复和稳定脊柱。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脊柱外科手术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大部分患者仍可以通过手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术前充分了解手术的风险和利益,并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术后护理指导,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的概率。
总结起来,脊柱外科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包括感染、血管和神经损伤、血栓形成、伤口不愈合和畸形和脊柱不稳定。
脊柱手术分级

脊柱手术分级脊柱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脊柱相关疾病的方法。
根据手术操作的难度和复杂程度的不同,可以将脊柱手术分为不同的级别。
下面将介绍脊柱手术的分级及其特点。
一、一级脊柱手术一级脊柱手术是指较为简单的脊柱手术,例如椎管内肿瘤切除、椎管狭窄手术等。
这类手术一般操作简单,风险较低,对医生的技术要求相对较低。
手术过程中,医生通常通过切除或修复椎间盘等方式来解决患者的脊柱问题。
术后康复较快,患者可以较快恢复正常生活。
二、二级脊柱手术二级脊柱手术是指中等难度的脊柱手术,例如脊椎融合手术、脊柱畸形矫正手术等。
这类手术需要医生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经验,手术过程中需要进行脊椎的切除和融合,以修复脊柱的畸形或损伤。
术后需要患者进行一定的康复训练,恢复期相对较长。
三、三级脊柱手术三级脊柱手术是指较为复杂和高风险的脊柱手术,例如椎体骨折修复手术、脊柱肿瘤切除手术等。
这类手术需要医生具备极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手术过程中需要进行复杂的骨折修复或肿瘤切除。
术后恢复期较长,患者需要进行较为复杂的康复训练,并进行定期的复查和随访。
四、四级脊柱手术四级脊柱手术是指极其复杂和高风险的脊柱手术,例如脊柱重建手术、脊柱畸形矫正联合手术等。
这类手术需要医生具备非常高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经验,手术过程中需要进行复杂的脊柱骨折修复和重建。
术后恢复期较长,患者需要进行长期的康复训练,并定期进行复查和随访。
脊柱手术的分级是根据手术难度和复杂程度来进行的。
不同级别的手术需要医生具备不同水平的技术和经验,同时也对患者的康复要求不同。
因此,在进行脊柱手术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适合的手术级别,并进行相应的手术方案和康复计划。
脊柱手术分级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医生进行手术,并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
不同级别的手术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在选择手术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风险。
通过科学的手术分级和合理的手术方案,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康复效果。
脊柱外科解剖与手术技巧

脊柱外科解剖与手术技巧(原创实用版3篇)篇1 目录一、脊柱外科概述1.脊柱外科的定义与重要性2.脊柱外科的发展历程二、脊柱外科手术技巧1.脊柱外科手术的基本原理2.脊柱外科手术的主要技巧a.手术入路选择b.解剖学特点c.手术注意事项d.并发症的处理三、脊柱外科手术的实际应用1.颈椎疾病的手术治疗2.胸椎疾病的手术治疗3.腰椎疾病的手术治疗四、脊柱外科手术的未来发展趋势1.脊柱微创技术的发展2.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的应用篇1正文一、脊柱外科概述脊柱外科是普通外科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脊柱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脊柱外科的重要性在于它关乎人们的生活质量,影响着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脊柱外科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脊柱外科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主要是对脊柱骨折和肿瘤的治疗。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脊柱外科领域不断拓展,手术技术也不断创新。
二、脊柱外科手术技巧脊柱外科手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手术解除患者脊柱部位的病变,以缓解病痛,恢复功能。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掌握一些关键技巧,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首先,手术入路的选择非常重要。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变部位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
不同的手术入路对应的解剖学特点不同,因此医生需要熟悉各种手术入路的解剖学特点。
其次,手术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保护神经和血管,避免损伤;彻底清除病变组织;固定脊柱,以保证手术的稳定性。
最后,并发症的处理也是手术技巧的一个重要方面。
医生需要熟悉各种并发症的表现和处理方法,以便在术中及时发现并处理。
三、脊柱外科手术的实际应用脊柱外科手术的实际应用主要包括颈椎疾病、胸椎疾病和腰椎疾病的手术治疗。
颈椎疾病的手术治疗主要包括颈椎骨折、颈椎间盘突出症和颈椎肿瘤等。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恢复颈椎的稳定性,缓解病痛,改善生活质量。
胸椎疾病的手术治疗主要包括胸椎骨折、胸椎间盘突出症和胸椎肿瘤等。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恢复胸椎的稳定性,缓解病痛,改善生活质量。
脊柱常用手术方式

脊柱常用手术方式脊柱手术是治疗脊柱疾病的一种常见方式。
它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恢复脊柱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脊柱手术方式。
1. 脊柱融合手术脊柱融合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方式,适用于脊柱骨折、脊椎关节炎等疾病。
手术过程中,医生将患者的脊柱骨头和椎间盘固定在一起,使其完全愈合。
这种手术可以减轻疼痛,恢复脊柱的稳定性。
2. 椎板切除术椎板切除术是一种治疗脊柱狭窄症的手术方式。
脊柱狭窄症是由于椎间盘退化、骨刺增生等原因导致的神经根受压,引起腰背痛、下肢无力等症状。
手术中,医生将椎板切除,从而减轻神经根的压力,缓解症状。
3. 椎间盘置换术椎间盘置换术是一种治疗脊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手术方式。
脊椎间盘退行性疾病是由于椎间盘退化、脱水等原因导致的脊柱变形和疼痛。
手术中,医生将退化的椎间盘移除,并置换成人工椎间盘,从而恢复脊柱的功能和稳定性。
4. 脊柱镜手术脊柱镜手术是一种微创的手术方式,适用于治疗脊柱间盘突出症等疾病。
手术中,医生通过脊柱镜引导下的小切口,将椎间盘突出部分切除或缩回,从而减轻神经根的压力,缓解症状。
5. 脊柱矫正手术脊柱矫正手术是一种治疗脊柱侧弯症的手术方式。
脊柱侧弯症是由于脊柱的异常弯曲而导致的身体不对称、脊柱畸形等问题。
手术中,医生通过切除、植入植骨或者矫正脊柱,使其恢复正常形态。
脊柱手术是一种复杂的医疗过程,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
在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加速康复过程。
同时,患者也需要注意术后的护理,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用力,以免影响手术效果。
希望通过这些常用的脊柱手术方式,能够帮助更多的患者恢复健康。
脊柱常见的手术类型

脊柱常见的手术类型
脊柱常见的手术类型包括:
1. 椎间盘切除术:用来治疗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通过切除椎间盘来减轻压力和疼痛。
2. 脊柱融合术:用来治疗脊柱退行性疾病、脊椎侧弯等病症,通过固定椎骨使其融合在一起,稳定脊柱。
3. 椎体成形术:用来治疗脊椎压缩骨折、骨质疏松等疾病,通过加压或注射特殊材料填充受损的椎体。
4. 椎板切除术:用来治疗椎管狭窄、脊髓压迫等疾病,通过切除部分椎板来释放压力和恢复脊髓功能。
5. 椎间融合术:用来治疗脊椎退变性疾病、滑脱等病症,通过植入融合材料或植骨物质促使相邻椎骨融合。
6. 椎弓根减压术:用来治疗脊柱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通过切除部分椎弓根来减轻压力和疼痛。
7. 椎管扩张术:用来治疗脊柱管狭窄、腰椎间盘膨出等疾病,通过扩张椎管来减轻压力和恢复脊髓功能。
需要强调的是,具体手术类型会因患者病情、病因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必须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选择。
脊柱常用手术方式

脊柱常用手术方式脊柱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脊柱疾病的方法,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生活质量。
在脊柱手术中,有几种常用的方式可以选择,包括椎间融合术、椎间盘切除术和椎板切除术等。
椎间融合术是一种常见的脊柱手术方式,适用于椎间盘退变、椎间盘突出等疾病的治疗。
在手术中,医生会通过切开患者的背部或腹部,将椎间盘切除,并用金属支架固定脊柱,促使椎骨融合。
这种手术方式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脊柱的稳定性。
椎间盘切除术是另一种常用的脊柱手术方式,适用于椎间盘突出、椎间盘疝等疾病的治疗。
在手术中,医生会通过切开患者的背部或腹部,将椎间盘切除,并用金属支架填补空隙。
这种手术方式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恢复脊柱的正常功能。
椎板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的脊柱手术方式,适用于椎板骨折、椎管狭窄等疾病的治疗。
在手术中,医生会通过切开患者的背部,将椎板切除,减轻对脊髓的压迫。
这种手术方式可以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缓解疼痛症状。
除了以上几种常用的手术方式,还有其他一些创新的脊柱手术方式,如微创脊柱手术、椎弓根融合术等。
这些手术方式在技术上更加先进,创伤更小,恢复更快,适用范围更广。
无论采用哪种手术方式,脊柱手术都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决策,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手术后,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训练,以加快康复进程。
此外,脊柱手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患者在决策手术时应慎重考虑。
脊柱手术是一项严肃而复杂的医疗技术,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和先进的设备来支持。
只有在合适的情况下,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并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希望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研究,能够为更多需要脊柱手术的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
脊柱手术名词解释

脊柱手术名词解释1. 引言脊柱手术是一种针对脊柱相关疾病的外科手术,旨在改善患者的症状、恢复功能和减轻疼痛。
脊柱是人体中最重要的支撑结构之一,它承担着保护脊髓和神经根、维持身体平衡和稳定性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对脊柱手术中常见的名词进行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脊柱手术。
2. 脊柱手术常见名词解释2.1 椎间盘突出症(Herniated Disc)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椎间盘组织向椎管内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椎间盘是位于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的软骨垫,具有缓冲作用。
当椎间盘损伤或退变时,其内部的胶原纤维环会断裂,导致盘内物质突出压迫神经结构,引起疼痛、麻木和肌力减退等症状。
2.2 脊椎融合术(Spinal Fusion)脊椎融合术是一种手术方法,通过将相邻的椎体固定在一起,使其愈合成一个整体。
这种手术常用于治疗椎间盘突出症、脊柱侧弯、脊柱滑脱等疾病。
手术中通常使用植入物(如金属板、钢钉或人工椎间盘)来加固和稳定椎体,促进骨愈合。
2.3 椎板切除术(Laminectomy)椎板切除术是一种手术方法,通过切除部分或全部的椎板(位于椎体后方的骨片),以减轻神经根或脊髓受压的情况。
这种手术常用于治疗脊柱管狭窄和脊髓肿瘤等情况。
手术后可以减轻神经根压迫引起的疼痛和运动功能障碍。
2.4 椎间融合(Interbody Fusion)椎间融合是一种手术方法,通过在椎间盘空腔内放置植骨物或人工椎间盘,促进相邻椎体的骨愈合。
这种手术常用于治疗椎间盘退变、滑脱和脊柱侧弯等情况。
手术中通常使用骨块、人工骨替代物或生物活性物质来刺激骨愈合。
2.5 后路减压术(Posterior Decompression)后路减压术是一种手术方法,通过从背部切开,暴露脊柱后方的结构,以减轻神经根或脊髓受到的压迫。
这种手术常用于治疗脊柱管狭窄、椎管内肿瘤等情况。
手术中可以切除部分椎板、黄韧带等结构,以扩大椎管空间。
2.6 微创脊柱手术(Minimally Invasive Spine Surgery)微创脊柱手术是一种借助显微镜和特殊仪器进行的脊柱手术,相比传统开放手术,它切口小、损伤小、恢复快。
脊柱外科临床指南

脊柱脊髓损伤定义:脊柱脊髓损伤常发发生于工矿,交通事故,战时和自然灾害时可成批发生。
伤情严重复杂,多发伤、复合伤较多,并发症多,合并脊髓伤时预后差,甚至造成终生残废或危及生命。
症状体征一,脊柱骨折1,有严重外伤史,如高空落下,重物打击头颈或肩背部,塌方事故,交通事故等。
2,病人感受伤局部疼痛,颈部活动障碍,腰背部肌肉痉挛,不能翻身起立,骨折局部可扪及局限性后突畸形。
3,由于腹膜后血肿对植物神经刺激,肠蠕动减慢,常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有时需与腹腔脏器损伤相鉴别。
二,合并脊髓和神经根损伤脊髓损伤后,在损伤平面以下的运动,感觉,反射及括约肌和植物神经功能受到损害。
1,感觉障碍损伤平面以下的痛觉,温度觉,触觉及本体觉减弱或消失。
2,运动障碍脊髓休克期,脊髓损伤节段以下表现为软瘫,反射消失,休克期过后若是脊髓横断伤则出现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髌阵挛和踝阵挛及病理反射。
3,括约肌功能障碍脊髓休克期表现为尿潴留,系膀胱逼尿肌麻痹形成无张力性膀胱所致,休克期过后,若脊髓损伤在骶髓平面以上,可形成自动反射膀胱,残余尿少于100ml,但不能随意排尿,若脊髓损伤平面在圆锥部骶髓或骶神经根损伤,则出现尿失禁,膀胱的排空需通过增加腹压(用手挤压腹部)或用导尿管来排空尿液,大便也同样出现便秘和失禁。
4,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损伤平面远侧脊髓运动或感觉仍有部分保存时称之为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临床上有以下几型:(1)脊髓前部损伤: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的自主运动和痛觉消失,由于脊髓后柱无损伤,病人的触觉、位置觉、振动觉、运动觉和深压觉完好。
(2)脊髓中央性损伤:在颈髓损伤时多见,表现上肢运动丧失,但下肢运动功能存在或上肢运动功能丧失明显比下肢严重,损伤平面的腱反射消失而损伤平面以下的腱反射亢进。
(3)脊髓半侧损伤综合症(Brown-Sequards Symdrome):表现损伤平面以下的对侧痛温觉消失,同侧的运动功能,位置觉,运动觉和两点辨觉丧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椎体结构
椎体 横突 棘突
颈椎(7)
胸椎(12)
椎管 腰椎(5) 骶椎 尾椎
前纵韧带
脊髓 神经根
局部解剖
黄韧带
椎弓板
横突
椎间盘
髓核 纤维环
棘上韧带 棘间韧带 关节突关节 黄韧带 后纵韧带
前纵韧带
脊柱的功能: 支持体重、保护脊髓和内脏器官、完成运动。 屈( 0-60)伸(0-50)侧屈(0-50)旋转(0-70)
颈椎前路
皮肤切口可以是横型或纵型
椎间盘切除 cage置入
颈后路手术
2019/11/25
正中线切口 暴露
颈椎后路
胸腰椎前路
胸腰椎后路手术
2019/11/25
胸腰椎后路
新技术---微创
稳定
* 前路:支撑植骨和脊柱前路重建。 * 后路:张力带法则和脊柱载荷分
布概念。
稳定
• 内固定物可以起到短时间的脊柱稳定,但不能长久支持
负荷: 所有材料在持续和反复的负荷下都会折断
• 对外科手术来说脊柱永久稳定和脊柱融合是同一概念
• 脊柱融合就是通过椎体间骨桥形成来实现
融合的理念
原理:
以病变椎体为中心,在病变的上一个椎体 和下一个椎体之间进行融合,使其成为一 个整体。
2019/11/25
Lasseque's征(+)
2019/11/25
2019/11/25
2019/11/25
• 脊髓型 • 神经根型
颈椎病
• 椎动脉型 • 交感神经型 • 食管型 • 混合型
2019/11/25
脊髓型颈椎病
• 症状: • 行走不稳 有“踩棉感”
• 上肢精细动作功能减退
• 大小便功能障碍 •
2019/11/25
体征
• 肌力下降
• 肌张力增高
• 腱反射活跃/亢进
• 病理征(+):Hoffman's征
•
Babinski's征
•
踝阵挛(+)
2019/11/25
2019/11/25
神经根型
• 临床症状:
•
颈后部酸痛活动受限
•
一侧/双侧肢体疼痛、麻木、无力
•
•
2019/11/25
• 体征: • 颈部活动度受限 • 上肢肌力减低 • 上肢相应部位皮肤感觉减退/过敏 • 少数可见相应部位肌肉萎缩 • 压头实验(+) • 椎间孔挤压试验(+) •
脊柱三柱理论
中柱是维持脊柱稳 定的关键。只要中 柱是完整的,则脊 柱的力学性能是稳 定的,能承受正常 载荷,假若前 、 中柱或后、中柱受 损,则脊柱是不稳 定的,并可能有神 经损伤。
后柱 中柱 前柱
脊柱手术的目的
• 减压 • 稳定 • 畸形矫正
减压
移除任何对脊髓或神 经根有压迫的组织 这 样的组织主要为椎间 盘,骨组织或肿瘤血 块或脓液压迫很少见
五、脊柱肿瘤
骨质破坏 椎体膨大 恶性肿瘤还可能侵 袭内脏或转移,可 压迫神经甚至瘫痪
T12、L1、L4椎体转移瘤
由以上原因造成的脊柱不稳、 畸形、脊髓神经受压, 均需手术治疗
脊柱外科手术原则
1、尽早解除神经组织的压迫状态 2、保护脊髓及周围软组织 3、恢复脊柱三维排列 4、融合与即刻稳定脊柱 5、尽量保留脊柱的运动功能 6、早期无痛恢复脊柱脊髓功能
脊柱疾病与手术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马雷
一.脊柱的形态和功能 脊柱前面观 椎体由上到下逐渐增大。
脊柱侧面观 可见有4个生理性弯曲: 颈曲和腰曲凸向前。 胸曲和骶曲凸向后。
幼儿椎骨共 33块,可分为 颈椎7块、胸 椎12块、腰椎 5块、骶椎5块 和尾椎4块。
成人骶椎和 尾椎融合成骶 骨、尾骨各1 块。
2、脊柱结核 全身症状: 一般发病缓慢, 早期无明显症状, 活动期则出现食欲不振、消瘦、乏力、 午后潮 热、盗汗等中毒症状。病程多以月计。
3、脊柱肿瘤
1、强直性脊柱炎
往往从侵犯两侧骶髂 关节下2/3处开始
脊柱呈“竹节状”改 变
晚期发生骨性僵直
2、脊柱结核
骨质破坏 椎间隙变窄或消失 脊柱变形 脓肿形成和钙化
椎间盘高度减少
椎间盘退化伴钙化
腰椎退变性疾病 – 腰椎退变的过程
7岁
30 岁
70 岁
腰椎间盘突出症
• 临床症状:
•
腰痛
•
坐骨神征: • 腰部活动受限 • 下腰部压叩痛(+) • 向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痛 • 相关肌群肌力下降 • 相应区域皮肤感觉减退 • 直腿抬高试验(+)
作用:
不再运动 维持解剖 防止畸形发生
脊柱融合的生理学稳定
脊柱融合主要的两个元素: – 软组织床: 健康,流血并修饰过的骨组织 – 移植物:脊柱融合中最重要的是同种,高质量 的移植骨
畸形矫正
尽可能恢复解剖学排列是畸形处理的基本目标
畸形矫正
脊柱常见手术入路
颈椎前路手术体位
2019/11/25
2019/11/25
2019/11/25
2019/11/25
2019/11/25
3、骨质增生
表现为椎体左右,前 后边缘出现唇样、鸟 嘴样、骨刺形成,椎 管狭窄,甚至形成骨 桥、纤维强直乃至骨 性强直。
4、骨质疏松
表现为骨皮质变薄、 骨小梁稀疏、间隙 增宽、椎体中央上 下双向凹陷。
5、退变性滑脱
椎管中的脊髓
脊 髓 的 功 能
脊 柱 疾 病
常见脊柱疾病分类
脊柱疾病最常见的为创伤、退变性疾病、畸形和肿瘤
脊柱退变性疾病 脊柱创伤 畸形 脊柱肿瘤和感染
一、脊柱退变性疾病
1、椎间盘病变 (颈椎、胸椎、腰椎) 2、骨质增生、
骨质疏松 3、退变性滑脱 4、退变性侧弯
1、椎间盘病变
正常椎间盘 椎间盘退化 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脱出
滑脱后脊椎受力 平衡被打破,脊 椎间不稳定,所 以会腰痛,也 可 以因椎骨错位压 迫神经,造成椎 管狭窄。
二、脊柱创伤
暴力 韧带损伤 骨折 脱位
损伤、压迫 脊柱不稳 脊髓神经根
1、压缩性骨折
最常见的为椎 体压缩变扁呈 楔形变,生理 弧度改变
2、爆裂性骨折
3、畸形
四、脊柱病变
1、强直性脊柱炎 主要症状为下腰痛、脊椎僵硬及运动范围受限
椎间盘突出
骨折
脊柱肿瘤
颈椎椎板切除
前路减压属于直接减压,即直 接去除致压物,后路减压是间 接减压,即通过扩大椎管,使 脊髓后移,从而避开致压物
Cage植入
稳定
1、正常情况下,椎体支撑近 75%~80%的脊柱压力载荷,而 后部结构支撑余下的20%~25% 2、放置植骨块或者器械构件 后,载荷会从椎体的后方向 植骨块或内置物转移。 3、固定的内置物将为主要的 载荷支持部分,随后,将会 有骨的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