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培养第十二章2几种花卉的组织培养

合集下载

【课程大纲】《园林花卉学》

【课程大纲】《园林花卉学》

《园林花卉学》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文):园林花卉学(英文):The Flower Science课程编号:14241027课程学分:3课程总学时:48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二、课程内容简介本课程是园林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为本专业的主干课程。

使学生了解国内外花卉生产与科技发展的动态。

掌握花卉的分类、花卉的生长与发育规律、环境因子对花卉的影响、花卉的繁殖方法、花卉的栽培与管理、花卉的花期调控、花卉的应用,常见花卉、珍稀花卉、重点花卉的种类和生长习性、栽培和繁殖技术及在园林绿化中应用的基本技能。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本课程教学目标旨在培养既有丰富的花卉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又具有相应的基本技能的专业智能型人才。

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深刻理解花卉学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在经济、社会、生态方面的作用,获得花卉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激发其热爱花卉学的自学欲望,获得独立分析问题、钻研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开设,对发挥大学教育在环境保护,美化地球、丰富人类生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绪论(2学时)一、花卉及花卉产业的定义二、花卉栽培的意义和作用三、中国花卉栽培简史及对世界园林的贡献四、国内外花卉产业发展现状第一章花卉的分类(4学时)1.教学目的和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花卉的各种常见分类方式,掌握三、四种重要分类方式。

以便进行学习、科学研究及合理安排生产和花卉的利用。

要求精读本章全部内容,正确理解掌握花卉的分类方法及类型;结合实践,加强理解记忆。

课后查阅相关资料、完成课程论文。

2.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掌握依生活型与生态习性的分类方法。

和各种生活型的概念。

难点是球根花卉的生活型和宿根花卉的生活型。

第一节按生态习性分类(2学时)依生活型和生态习性的不同,可将花卉分为一、二年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木本花卉、水生花卉、室内观叶植物、兰科花卉、仙人掌及多浆植物、草坪及地被植物等几大类。

植物的组织培养方法

植物的组织培养方法

植物的组织培养方法植物组织培养是一种无性繁殖技术,通过培养植物的各种器官组织,包括种子、茎、叶和根的细胞和组织,使其在适当的条件下进行生长和分化,从而产生新的植株。

这项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园艺、林业和植物学研究中。

以下是植物组织培养的一般步骤和方法:1. 材料准备:首先,选择适合的植物作为材料,常用的包括水果、蔬菜和花卉植物。

收集新鲜的种子、茎、叶或根,并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细菌、真菌和其他病原体的污染。

2. 植物组织的分离:将植物材料切成小块或将细胞分离开来。

对于植物的种子,可以直接将种子表面进行消毒处理后,在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对于茎、叶和根等组织,则需要进行切割处理。

3. 培养基的准备:制备适当的培养基是进行植物组织培养的重要步骤。

培养基通常由无机盐和有机添加剂组成,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根据组织的不同类型,可以使用不同种类和浓度的培养基。

4. 培养基的调整:将分离的组织放入培养基上,可以将培养基涂覆在组织表面上,或者将组织植入培养基中。

然后,在无细菌的条件下,将组织培养在适当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

5. 激素的添加:植物生长激素是控制植物生长和分化的关键因素。

在组织培养中,可以根据实验的需要添加适量的激素来促进细胞分裂和分化。

常用的激素有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愈伤组织生成素等。

6. 愈伤组织的诱导:愈伤组织是植物组织培养中产生的一种可分化细胞。

通过搅拌、震荡或辐射等途径,诱导组织分化成愈伤组织,然后将其继续培养。

7. 植株的再生:通过培养基中激素的平衡调节,可以使愈伤组织再生为整个植株。

在培养基中,植株的幼苗养分丰富,需要的培养基成分和激素浓度可能与之前的不同。

8. 培养环境的控制:为了使植物组织正常生长和分化,需要控制培养环境的参数。

例如,可以调节培养基的pH值、光照强度、温度和湿度等因素。

9. 组织转化:经过培养,植物组织中可以引入外源基因,使其具有某种特定的性状,这被称为转基因。

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
Vc具有很强的还原能力, 常用于防止组织褐变。
(3)肌醇 又叫环己六醇,在糖类的相互转 化中起重要作用。 使用浓度:一般为lOOmg/L。 作用:适当使用肌醇,能促进愈 伤组织的生长以及胚状体和芽的形 成。对组织和细胞的繁殖、分化有 促进作用,对细胞壁的形成也有作 用。
(4)氨基酸 (almino acide) 作用:蛋白质的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有机氮化 合物。是很好的有机氮源,可直接被细胞吸收利用。 种类:最常用的是甘氨酸,其他的如精氨酸、 谷氨酸,谷酰胺、天冬氨酸、天冬酰胺、丙氨酸等 半胱氨酸及多种氨基酸的混合物(水解酪蛋白、水 解乳蛋白)等。
(11)再分化 经脱分化的组织或细胞在一定 的培养条件下可又转变为各种 不同细胞类型的能力。 (12) 分化培养 经过脱分化阶段的外植体(形 成愈伤组织),转移到另一培 养基上分化出芽(或小球茎) 或胚时,则称为分化培养,所 用的培养基为分化培养基。
(13) 增殖培养 已分化芽、小球茎或无性幼胚再继续进行增殖,即
1. 培养条件可人为控制,周年生产
植物组织培养中的植物材料完全是在人为提供的 培养基及小气候环境下生长的,摆脱了大自然中 四季、昼夜气温频繁变化及灾害性气候等外界不 利因素的影响,且条件均一、对植物生长极为有 利。因此植物组织培养不受气候和季节的限制, 可周年进行生产。
2. 生长周期短,繁殖速度快
植物组织培养可根据不同植物、不同器官、不同 组织的不同要求而提供不同的培养条件,满足其 快速生长的要求,缩短培养周期。一般20~30d就 完成一个繁殖周期.每一繁殖周期可增殖几倍到几 十倍,甚至上百倍,植物材料以几何级数增加。
3. 管理方便,可实现工厂化生产
植物组织培养是在人为的提供一定温度、光照、 湿度、营养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条件下进行的, 不受自然界中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危害,生 产微型化、精细化、高度集约化,重复性强,便 于标准化管理和自动化控制,真正实现了种苗的 工厂化生产。与田间栽培、盆栽等相比,省去了 中耕除草、浇水施肥、病虫防治等一系列繁杂劳 动,可大大节省人力、物力及田间种植所需要的 土地。

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的组织培养是根据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这个理论,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无性繁殖的新技术。

植物的组织培养广义又叫离体培养,指从植物体分离出符合需要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原生质体等,通过无菌操作,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及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以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

狭义是指用植物各部分组织,如形成层、薄壁组织、叶肉组织、胚乳等进行培养获得再生植株,也指在培养过程中从各器官上产生愈伤组织的培养,愈伤组织再经过再分化形成再生植物。

研究历史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德国动物学家施旺创立了细胞学说,根据这一学说,如果给细胞提供和生物体内一样的条件,每个细胞都应该能够独立生活;1902年,德国植物学家哈伯兰特细胞全能性的理论是植物组培的理论基础。

1958年,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从美国传向世界各地,美国植物学家斯蒂瓦特等人,用胡萝卜韧皮部的细胞进行培养,终于得到了完整植株,并且这一植株能够开花结果,证实了哈伯兰特在五十多年前关于细胞全能的预言。

植物组培的简单过程:剪接植物器官或组织——经过脱分化(也叫去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经过再分化形成组织或器官——经过培养发育成一颗完整的植株。

植物组培的大致过程:在无菌条件下,将植物器官或组织(如芽、茎尖、根尖或花药)的一部分切下来,用纤维素酶与果胶酶处理用以去掉细胞壁,使之露出原生质体,然后放在适当的人工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这些器官或组织就会进行细胞分裂,形成新的组织。

不过这种组织没有发生分化,只是一团薄壁细胞,叫做愈伤组织。

在适合的光照、温度和一定的营养物质与激素等条件下,愈伤组织便开始分化,产生出植物的各种器官和组织,进而发育成一棵完整的植株。

技术原理植物组织培养即植物无菌培养技术,又称离体培养,是根据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理论,利用植物体离体的器官(如根、茎、叶、茎尖、花、果实等)、组织(如形成层、表皮、皮层、髓部细胞、胚乳等)或细胞(如大孢子、小孢子、体细胞等)以及原生质体,在无菌和适宜的人工培养基及温度等人工条件下,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不定芽、不定根,最后形成完整的植株的学科。

花卉植物组织培养试管苗出瓶种植技术

花卉植物组织培养试管苗出瓶种植技术
近年 来植物 组织培 养技 术取 得 了 飞跃 的发展 , 对生产的促进作用也 日 益 明显 , 并逐渐 向更广阔的领域延伸 。现


必须选择适 于移栽的优质试 管 苗 粗壮 、 系发达 , 根 还可 以避 免移 栽和
苗。 作好植物的壮苗生根培养 Fra bibliotek清 洗时 对根 系的损 害 ,同时 省去 了琼
要 提高试管苗移栽成活率 , 选择 优 脂 , 成本降低了 7 %。我们进行铁十字 0 培 1 2 +A 在, 几乎所有 的植 物 , 器官 、 其 组织或 细 质健壮 的试管 苗是前提 。 栽的试管 苗 秋海棠生根培养 ( 养基 :/MS N A 移 胞都能在适 当条件下离体培 养成功 。 几 应 该是粗壮的 ,茎基部一般 呈黄绿色 , o1 . . ~o2 +活 性 炭 01 .)时 采 用 了该 方 效果很好。 十年来 ,在发展和应用这项 技术上 , 许 最 好有较 发达 的根 系 ,如 果是 木本植 法 , 多国家 竞相投 资 , 究十分 活跃 , 研 取得 物 , 还应略 木质化 , 并且根 系与 茎的维 了丰硕 的成果 。 植物 组织培养一般分为 5 阶段 : 个 管 束相通 ,而 不是 从愈伤 组织 中间 发
数植 物 只需 1 次培 养 ( 大岩 桐 、 用 如 食 仙人掌 、 非洲菊等)在较少情况下( , 如文 段非 常重 要 ,如果 该阶 段技术 掌握 不 好, 试管 苗 的成 活率 低 , 很可 能前 功尽 心兰 、 盾叶薯 蓣等)由于残留在小 苗里 , 的细 胞分裂 素较 多 , 影响 生根 , 就必 须 弃 , 人力物 力的巨大浪费。 造成
试 管 苗 在 培 养室 中无论 营 养 、 温 度 、湿度和 光照等条件都是最适 宜的 ,

植物组织培养(全)

植物组织培养(全)
(3)胚培养
胚培养是器官培养的一种。选用的外植体是成熟或未成熟的胚进行离体无菌培养。其具体方法是将取出放在液体或固体培养基上培养,由于胚包含在胚珠和子房里,因而进行胚胎培养时,常常是将胚珠和子房放在培养基上培养。
胚培养用途:1.拯救胚2.研究胚的发育营养研究3.一些特殊的领域的研究。
(4)细胞和原生质体培养
二是要给予它们适当的刺激,即给予它们一定的营养物质,并使它们受到一定的激素的作用。
全能性体现的两个过程
一个已分化的细胞要表现它的全能性,必须经历两个过程,即首先要经历脱分化过程,然后再经历再分化过程。
再分化的过程有两种方式:
一是器官发生方式 二是胚胎发生方式
2.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
后来证明,激素可调控器官发生的概念对于多数物种都可适用,只是由于在不同组织中这些激素的内生水平不同,因而对于某一具体的形态发生过程来说,它们所要求的外源激素的水平也会有所不同。
⑤1958年,Wickson和Thimann指出,应用外源细胞分裂素可促成在顶芽存在的情况下处于休眠状态的腋芽的生长。
当把茎尖接种在含有细胞分裂素的培养基上以后,将可使侧芽解除休眠状态,而且,能够从顶端优势下解脱出来的不只是那些既存于原来茎尖上的腋芽,此外,还有由原来的茎尖在培养中长成的侧枝上的腋芽,结果就会形成一个郁郁葱葱的结构,里面包含了数目很多的小枝条,其中每个小枝条又可取出来重复上述过程,于是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得到成千上万的小枝条。当把这些小枝条转够到另外一种培养基上诱导生根以后,即可移植于土壤中。
奠基阶段(从20世纪30年代中至20世纪50年代末)
30年代中期,植物组织培养领域两个重要的发现,其一是认识了B族维生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意义;二是发现了生长素--一种天然的生长调节物质。

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作业姓名:班级:学号:学院:植物组织培养在花卉生产上的应用摘要:植物组织培养在花卉产业中应用非常广泛, 组织培养技术促进了花卉的快速繁殖和生产脱毒苗及其在花卉产业中的应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植物组织培养(tissue culture)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以及原生质体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当的培养条件,使其增殖、生长、分化形成小植株的一种新型繁殖方法。

是当前快速繁殖植物新品种的最重要方法。

植物组培育苗技术在我国已得到广泛应用,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在国际上都居先进水平,但其产业化程度不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花卉组培苗的年产量约为0.5亿株,发展空间广阔。

1 、花卉组培育苗概况传统的花卉生产大多采用播种、扦插、分株等方法进行繁殖,其繁殖系数低、苗木质量差、繁殖周期长、品种推广慢,且易受季节和自然条件的限制,严重阻碍了花卉业在我国的迅速发展。

组培技术的研究几乎涉及到了所有重要的花卉,其中,兰花是最早运用该技术也是最成功的花卉。

目前,国际上80%~85%的兰花都是用植物组织培养法进行脱毒和快速繁殖的。

组培技术为花卉的快速繁殖和无病毒苗的获得提供了一条经济有效的途径。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已成为种苗生产的主要技术之一,经组织培养,可增加繁殖系数,加快繁殖速度,生产出种性纯、品质好、产花量高的生产性用苗。

有的花卉植物靠分株来增加数量是非常难的,利用组织培养可在短期内迅速而且大量的繁殖与母株一模一样的种苗。

还有一些花卉本身是三倍体或多倍体,很难产生种子,因此就无法进行有性繁殖。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还可以迅速的繁殖苗木,满足生产的需求。

利用植株的病害传递给子代,从而达到脱毒的目的。

如今,脱病毒技术已被部分花卉所应用。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保存种质资源还有诸多优点:(1)占空间小;(2)可防止病虫;(3)可以迅速大量繁殖;(4)费用低;(5)便于交流。

此外,组织培养还具有产生单倍体植株、缩短育种周期、改良品种、不受季节限制、有利于工厂化生产等优点。

花卉组培技术

花卉组培技术
C、参加蔗糖,溶解后再参加琼脂粉,溶解后定容。
D、调整培养基的pH值。多数园林植物都要求pH5.5~6.5 的条件下进行组培。
E、培养基的分装:通常1L培养基分装13杯或33~35瓶。 不得沾染,及时加盖。
母液
称取
大量元素 微量元素 铁盐 有机物 生长调节物质
琼脂
蔗糖
加水混合、溶解
调节pH值
用1NHCl或NaOH
2、取材季节
组织培养选择材料时,要注意植物的生长季 节和植物的生长发育阶段。一般进行快速繁殖时 应在植株生长的最适时期取材,如选取茎尖。春 天刚抽的新芽,一是微生物侵染较少;二是外植 体的生理年龄小;三是接种后容易恢复生活力。 这样不仅成活率高,而且生长速度快,增殖率高, 携带细菌数量较少,在器官建成上也更为容易。 此外,嫩叶、花蕾等携菌量较少,容易形成愈伤 组织。
成分
微量元素
MnSO4·4H2O ZnSO4·4H2O
H3BO3 KI
Na2MoO4·2H2O CuSO4·5H2O CoCl2·6H2O
MS mg/L 22.3 8.6 6.2 0.83 0.25 0.025 0.025
B5 mg/L
10 2 3 0.75 0.25 0.025 0.025
N6 mg/L 4.4 1.5 1.6 0.8 —— —— ——
通过器官发生形成植株:通过培养的组织产生芽及根,使用 的器官材料有:茎尖产生芽,芽别离培养成植株;外植体产 生不定芽发育成植株。
愈伤组织分化成植株:将花卉的局部组织培养成愈伤组织, 再诱导分化成芽和根,形成植株。
胚状体发生形成植株:将培养产生的愈伤组织,通过悬浮培 养或直接产生胚状体,再发育成完整的植株
d、有机物母液〔配1L200倍的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3
国 兰 幼 苗 的 形 成
2021/2/3
二、培养部位
主要部位是:顶芽侧芽和花梗等
1.新芽的茎尖
茎尖是细胞分裂最旺盛的部分,也是培养成功 率最高的部位。
2.花梗
当兰花开花约一个月后,剪取其花梗顶端及若干 个花梗腋芽。
2021/2/3
三、茎尖的选取、灭菌和接种
1.芽的准备和灭菌
灭菌:切取2~6cm大小的芽
1.茎尖培养
(1) 将芽外植体消毒:除去叶后,用水冲洗,10
%的漂白粉灭菌15min。除去叶原基后,用5%的漂 白粉灭菌l0min,以后用无菌水冲洗3~5次。
(2) 接种:切取茎尖和各叶基部的腋芽,约2~
3mm大小,接种到培养基中。
(3) 培养基:采用VW培养基,添加15%CM进行液
体培养,或进行固体培养。
系、茶香百合杂种系、东方百合杂种系、麝香百 合杂种系; ★ 以上四品系株形端正,花色清白给人以清纯、高 雅的印象,是切花中的佳品。
2021/2/3
亚洲百合
2021/2/3
我国昆明、上海、 深圳的百合切花 生产发展较快, 已形成三大生产 基地。
目前国内切花 栽培的百合大多 是亚洲型,主要 从荷兰、日本引 进,经过几年的 栽培试验,已筛 选出一批适合我 国生产的品种。
★愈伤组织转移到分化培养基10周后,逐渐膨大,分化出 许多大小不等的鳞茎,并在基部长出许多粗壮的根。
2021/2/3
(5)试管苗移栽
★ 首先应把根部的培养基清洗干净。
★ 移栽前,放在4~10℃低温条件下锻炼2~3周, 这样移栽后的幼苗生长更加健壮。
★ 移栽幼苗最好用消毒的腐殖土或泥炭土加蛭石的 混合基质,育苗盘必须清洗消毒。
(3)蝶兰怎样用花梗组织培养方法繁殖?
2021/2/3
★ 移栽后注意湿度管理,相对湿度控制在80~90%, 防止烈日曝晒,后期幼苗不宜浇水过多,并及时喷 洒药剂预防病虫危害。
2021/2/3
四、鳞茎打破休眠的方法
百合栽培中首先避免因球根的休眠而导致发芽率不高及盲 花。仅靠贮藏无法打破休眠,需要人工打破休眠,方法有:
1.冷藏:13~15℃预冷,3~5℃冷藏6-7周。 2.温水浸泡:于48℃的温水中,每隔2~3min提起再泡入,
2021/2/3
三、百合的组织培养
★本方法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日本人以叶 片为外植体诱导出大花卷丹的小植株; ★我国于80年代初由兰洲百合的花药、花丝等培 育出完整小植株。 ★ 80年代以后,培养出去病毒的百合种苗和通过 胚培养获得远缘杂交的新品种。
2021/2/3
1、花器的组织培养
(1)取材和灭菌
2021/2/3
3.继代培养
★ 接种后1~2个月培养的茎尖即可形成原球茎球 状体,以后即发芽生根长叶。
★ 发芽前把它切成小块进行转移,让它继续不断 地形成原球茎球状体。
★ 这样连续的进行继代培养,短时间可以得到大 量的原球茎球状体。
2021/2/3
4、试管苗的移栽
★ 苗有3~4叶大小,根2~3条时可移植。
花蕾(开花前数日的)
酒精70%擦拭
花蕾表面
酒精灯上灼烧3~5s

开花蕾(无菌培养皿内)
分别切取花丝、
子房、花柱等(3~5mm)
接种。
2021/2/3
(2)培养基
花柱(花梗、茎段等):MS + IAA l.0 + BA 0.2 ; 叶片用:MS+NAA 1.0+BA 0.1 ; 植株分化:MS + NAA 2.0 + IBA 0.4 + Kt0.05; 以上均附加:蔗糖3%和琼脂0.7%,pH5.8~6.2。
(3)培养条件
光照度2000Lx,每天照用15h,保温 20℃。
2021/2/3
(4)生长情况
★ 花器部位:以花丝的部位为好,成活率很高, 发芽较多;其次为子房和花柱部分。 ★ 子球形成途径:一是从切中处形成愈伤组织, 以后再发芽;或是从切口直接产生芽。 ★ 麝香百合花器培养得到的植株,生长约6个月 即可开花,未发现不正常现象,只是母株的花 较大,且全株无病毒症状。
第十二章
(2)
几种花卉的组织培养
2021/2/3
本章内容与目的要求:
➢ 掌握百合生物学特性和快速繁殖方法
➢ 掌握兰科植物组培的大致过程 ➢ 掌握胡蝶兰花梗组培的方法
2021/2/3
第一节 百合的组织培养
★ 全世界已发现百合约89余种,主要分布地区是中 国、日本、北美和欧洲等温带地区;
★ 北美百合协会将百合园艺品种划分为10个种系; ★ 观赏栽培的主要是4个种系,即:亚洲百合杂种
传统机械按键结构 层图:

PCB

A
开关 键
传统机械按键设计要点:
1.合理的选择按键的类 型,尽量选择平头类的 按键,以防按键下陷。
2.开关按键和塑胶按键 设计间隙建议留 0.05~0.1mm,以防按键 死键。
一、概述
★兰花系兰科植物,在自然条件下主要靠分株繁殖,繁殖率
一年只有几倍,所以无法大量繁殖生产,而且由于长期进行 无性繁殖,带病毒株增多,逐渐使种性降低,影响生长。
2021/2/3
2021/2/3
花梗 茎尖
(3)培养条件:
光照强度2000Lx,光照时间13h/d,保持恒温 25℃。
(4)移栽:
生根之前可以进行过渡培养,不加激素。试管 苗的移栽用苔藓作基质。
2021/2/3
复习思考题
(1)百合的生物学特性怎样?怎样用鳞茎进行组 织培养? (2)兰科植物培养过程包括哪几个环节?
2021/2/3
2021/2/3
茎尖
(4) 培养条件
★ 温度25℃,光照强度2000Lx,照明16~24h。 ★ 液体培养基用60r/min的速度进行振荡培养,培 养7~10d再转移到新的培养基,培养1个月后转移到 固体培养基。
★ 培养1个月即可形成原球茎球状体,以后再进行继 代培养,不断繁殖原球茎球状体。
★法国Morel(1952年)等观察到虎头兰的茎尖在无菌培养基上
能形成扁圆形的小球体,这些小球体与种胚发育成的原球体 非常相似,即原球茎,是兰花培养成功的关键。
★原球茎增殖很快,并可形成幼苗。这一方法和技术在兰花
生产上得到广泛的应用,造就了现在的“兰花工业”的发展。
2021/2/3
国 兰 原 球 茎 的 增 殖
(1)从试管内取的苗用水将琼脂冲洗掉,冲洗不彻 底 会发生霉菌腐烂。 (2)经水冲洗的苗吸干水分阴晾1h再定植。 (3)移栽后保证,50%的弱光,温度20~25℃,保持 一定的湿度,不能完全密闭,也要注意通风。根在 开始生长后可1周浇一次1000倍的复合肥料。
2021/2/3
第三节 蝴蝶兰的培养
2021/2/3
(3)培养条件:25土 2℃,照光 9-10 h/d,光强1200 Lx。
2021/2/3
(4)生长情况
★ 接种2周后,即有98%左右的鳞片切块在近轴面或边缘 上有淡黄色的不定芽原基呈环状突起(2~4个/块),4周 后,可形成中间抽出绿色的白色小鳞茎,其基部发生一些 粗壮的根。
★ 将幼苗切成1.5~2cm长的片断,接种到诱导愈伤组织的 培养基上,3周后叶子的基部、叶脉、叶缘上均可诱导出 一团团淡黄色的愈伤组织。
2021/2/3
麝香百合
一、形态特性和生物学习性
★百合是百合科百合属植物的统称,为多年生的草 本植物。 ★鳞茎无皮,广卵形,直径5 ~ 8cm,白色或黄白色, 茎高30~90cm,直立,叶多而散生,披针形,光滑。 ★花单生或数花横向着生茎顶,花朵呈喇叭状、筒 状,有清香。花被先端外卷,花被筒深处淡绿色。 ★百合属于球根花卉,要求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 的沙壤土,以有利于鳞茎发育膨大。
2021/2/3
2、鳞片组织培养
对于扩大培养材料来源,加快繁殖速度和培养得到 无病毒苗等皆有重要意义。
(1)取材与消毒:以鳞片外植体,受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所以污染率相当高。为此外植体消毒要严加注意,可应用几种 消毒剂并用的方法,切取0.5cm2鳞片接种。
(2)初代培养基:MS + 2,4–D 1.0 + IAA 1.0 + Kt 0.5 继代培养:MS + NAA 2 + IBA 0.4 + Kt 0.05
2021/2/3
二、传统的繁殖方法
1.分球法:百合母球生长过程中,于茎轴上逐渐
形成小鳞茎,称“茎生小球”,经一年栽培,可分 生1~3个甚至7~9个小球。
2.鳞片扦插法:于8~9月,取成熟健壮的老鳞茎,
阴干后剥下鳞片,斜插于湿润木屑或颗粒泥炭中,在 适宜温度、湿度下,经2~4个月生根发叶,并在鳞片 基部生长出小磷片,1片鳞片可获50~60个子球,
2021/2/3
2、花梗腋芽的培养
(1)表面消毒:
带腋芽花梗
自来水冲洗
10%漂白粉溶液浸
泡20min
除去腋芽的苞叶
5%的漂白粉溶
液中浸泡3min
无菌水冲洗(3~4次) 接种。
(2)培养基:
诱芽培养基:MS + BA 3; 诱导原球茎培养基:MS + BA 5 + NAA 0、5; 增殖培养基:MS + BA 3 + NAA 0、2 + 炭1.5克/L; 生根培养基:1/2MS + BA 1 + NAA 0.5 (PH:5.4)
反复2~3次,后在45℃温水中浸泡1h,严格掌握水温。
3.激素处理:用1000xGA溶液浸泡,为避免发根阻碍,可
先将球根倒置浸泡一半,而后恢复正常位置予以静置。
2021/2/3
第二节 兰花的组织培养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