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敏胶带测试方法
压敏胶带剥离力测试方法 国标

压敏胶带剥离力测试方法国标压敏胶带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家庭和维修行业的胶带,主要用于固定、粘贴和封装等。
为了确保压敏胶带的可靠性和质量,必须对其胶层的剥离力进行测试。
测试压敏胶带剥离力的国家标准是GB/T4851-1998《胶粘带剥离力测定方法》。
该标准规定了用拉力试验机来测试压敏胶带的剥离力的基本原理、实验步骤和计算方法。
一般来说,测试压敏胶带的剥离力需要准备以下仪器和设备:1拉力试验机:用于施加力并测试拉伸荷载的仪器。
2.标准试样:符合测试标准规定的压敏胶带试样。
3.试验环境:应在23±2°C的温度和50土5%的相对湿度下进行测试。
测试方法如下:1.将被测的压敏胶带样品粘贴在测试板上。
2.调整拉力试验机的试验速度和试验参数,将试样固定在试验夹具上并施加拉伸力,直到胶带完全剥离或,达到设定的试验极限荷载值。
3.记录拉伸力和剥离长度的变化,并计算剥离力。
剥离力的计算公式为“剥离力二试验荷载/试样宽度”。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测试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测试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标准规定的试样和测试条件进行测试,确保结果可靠。
2.测试结果的误差来源可能包括胶带表面清洁度、厚度、试验速度等,应在测试前认真准备。
3•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在测试前应进行联合校准,保证测试结果的精准度。
4.测试结束后应及时清理试验器材和试样,并保持实验环境的清洁和无杂质。
按照国家标准GB/T4851-1998《胶粘带剥离力测定方法》进行测试,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对压敏胶带的质量进行控制,还可以提高测试的准确度和可靠性,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压敏胶的初粘力到底怎么测试

压敏胶的初粘力有几种测试方法?压敏胶粘剂,是一类具有对压力有敏感性的胶粘剂,主要用于制备压敏胶带。
一般压敏胶的剥离力有(胶粘带与被粘表面加压粘贴后所表现的剥离力)<胶粘剂的内聚力(压敏胶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胶粘剂的粘基力(胶粘剂与基材之间的附着力)。
这样的压敏胶粘剂在使用过程中才不会有脱胶等现象的发生。
初粘性的定义:压敏胶粘剂在非常轻的压力下粘在物体表面的性质。
初粘性由胶粘剂快速润湿其接触表面的能力确定。
目前,全球常见用来评价压敏胶初粘性的方法有四种,分别是环形初粘力、探针初粘力、滚球初粘性和滚距法(和球号记录不同)。
尽管同一种压敏胶使用这些方法得到的数值并不相同,但还是能够区分不同压敏胶的相对粘接性能,下面就列出了各种试验方法的说明。
全世界初粘性的标准试验方法试验方法说明PSTC GB/T ASTM JIS FINAT环型初粘力PSTC-16 31125-2014 D6195(B)FTM9探针初粘力D2979滚球初粘性GB/T4852(A)0237滚距初粘性PSTC-6 GB/T4852(B)D3121环形初粘力在近年来已成为最可靠的试验方法,因为这种方法可以得到重复和一致的数据。
现在大部分胶带和标签生产商在他们公开的产品资料中只报告环形初粘力的数据。
GB/T31125-2014胶粘带初粘性试验方法环形法方法中提到KJ-6031电脑式环型初粘性试验机是广东科建仪器公司专门研发一款微机全自动试验机。
环形初粘力的试验程序如下:1. 将压敏胶带样品绕成标准环形。
2. 使得到的环形胶带的有胶的一侧向外与标准试验钢板接触,以设定的速度向回拉。
3. 电子测力传感器或测力计测量初粘力,取五次的平均值。
探针初粘力在以前非常常用,因为探针初粘力试验的动作与指触初粘力试验非常相似。
现在,只有很少的生产商和终端用户仍然采用这种试验方法。
这是因为,由于接触面积太小,这种方法得到的试验数据偏差太大。
探针尖端的直径只有5.0mm。
胶带检测方法讲解

二 、基重检检
仪器:电子天平 (1)截取样品100mm*100mm试样.
(2)将电子天平放置水平位置,按下开关 键"ON",打开电子天平,并按ZEROL(归零)键, 使其归零 打开铝盖,将整片试样都放入 盒内,盖上铝盖,读取稳定值.则基重=100*读数 (g/m2)
六、
1、采样:截取适当长度之试片 2、装置:定速拉力机、同类型机器 3、操作:固定拉力机之上下的夹距间隔为100mm,以 300mm/min之速度连续拉伸求出试片断裂时之抗张强度及伸长率 单位:抗张强度 kg/xxmm 伸长率 %
注意:断裂处不得于夹头内,否则须重测,若未断裂时之抗张 强度称为 TENSIL STRESS,此时记录上应注明是其伸长率
三、钢板粘着力: 1、常态粘着力:
ASTM
D-1000
(1)采样:不以手或其他物接触到内面 的原则下宽度25mm以上之试样截取宽度为 25mm,宽度未满25mm之试样,照原宽度截取 长度约为250mm之试片
(2)装置:试验板、滚压机及定速拉力 试验机或同类型机器
(3)操作:先于试验板表面以适当之挥发溶剂清 冼之,待完全干燥后再以干净之纸擦拭之,将试片一 端之粘着面朝下轻轻贴于试验板之中央,且将露出部 分约125mm之粘着面以纸粘之或折相贴,并于试片上 面利用滚压机以300mm/min之压着速度往复各滚 压一 次,待放置时间到(放置时间如附表),将未贴着部 份以180o反折至超出试验板上端25mm,此端夹于上面 夹头,试验板之下端夹于下面夹头,以300+20mm/min 之速度连续剥离,观其拉力荷重。于测得之数据中, 求取算术平均值。(有效位数为小数点后第二位)单 位:kg/25mm 或 kg/xxmm *双面胶带:测试前应将欲贴钢板之另一面胶贴以 0.02~0.03mm之OPP或聚脂膜以利操作 附表: 放置时间 制程检验 成品及其他检验 1min以上 20min以上
GB2792-81压敏胶粘带180°剥离强度测定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2792-81压敏胶粘带180°剥离强度测定方法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剥离法测量分开压敏胶粘带与被粘板材所需力的测定方法。
压敏胶粘带与被粘物为片、膜材料时,将采用金属校直板进行测定。
2 原理用180°剥离方法施加应力,使压敏胶粘带对被粘材料粘接处产生特定的破裂速率所需的力。
3 装置3.1 辊压装置(见图1)3.1.1 压辊是用橡胶覆盖的直径为84±1mm,宽度45mm的钢轮子。
3.1.2 橡胶硬度(邵尔A型)为60°±5°,厚度6mm。
3.1.3 压辊质量为2000±50g。
3.2 试验机3.2.1 拉力试验机应符合JB 706-77《机械式拉力试验机技术条件》的关于鉴定试验机的要求。
3.2.2 拉力试验机应附有能自动记录剥离负荷的绘图装置。
4 试样4.l 胶粘带胶粘带宽度为20±1、25±1mm,长度约200mm。
4.2 试验板胶粘带与板材粘合时,试验板表面应平整,试验时不应产生弯曲变形,试验板尺寸如图2所示。
单位:mm。
4.3 校直板胶粘带与片、膜材料粘合时,应使用金属校直板,其尺寸如图3所示。
单位:mm。
4.4 试样制备4.4.1 被粘材料,表面处理方法、试样制备后的停放时间等应按产品工艺规程要求进行。
4.4.2 为了保证在试验时胶粘带与被粘片、膜材料保持180°分离角度,用胶粘带将试片顺长度方向的两侧粘贴在金属校直板上。
5 试验条件5.1 试验室温度为23±2℃;相对湿度为65±5%。
5.2 胶粘带、被粘材料应在5.1条件下放置2h以上。
6 试验步骤6.1 用精度不低于0.05mm的量具测量胶粘带宽度。
6.2 将胶粘带剥开,切去外面的3~5层,均匀撕剥胶粘带(在粘合长度内不能接触手或其它物体),使胶粘带与被粘材料一端粘接,其夹角大于30°,被粘材料的另一端下面放置一条长约200mm,宽40mm的涤纶膜或其它材料,然后用辊压装置的轮子在自重下约以120mm/s的速度对试样来回滚压三次。
压敏胶带持粘力测定试验原理与测试方法

压敏胶带持粘力测定试验原理与测试方法1 概述本产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4851-1998之规定制造,适用于压敏胶粘带等产品进行持粘性测试试验。
1.1 工作原理:把贴有试样的试验板垂直吊挂在试验架上,下端挂规定重量的砝码,用一定时间后试样粘脱的位移量或试样完全脱离所需的时间来测定胶粘带抵抗拉脱的能力。
1.2 仪器结构:主要由计时机构、试验板、加载板、砝码、机架及标准压辊等部分构成。
1.3 技术指标:砝码—1000±10g(含加载板重量)试验板—60(L)*40(B)*1.5(D)mm(与加载板相同)压辊荷重:2000±50g橡胶硬度:80°±5°(邵尔硬度)计时器—99小时59分钟60秒工位—6工位净重—12.5kg电源—220V 50Hz外形尺寸—600(L)*240(B)*400(H)mm2 操作方法2.1 水平放置仪器,打开电源开关,并将砝码放置在吊架下方槽内。
2.2 重新计时可按“清零”键,不使用的工位无需处理。
2.3 除去胶粘带试卷最外层的3~5 圈胶粘带后,以约300 mm/min的速率解开试样卷(对片状试样也以同样速率揭去其隔离层),每隔200mm左右,在胶粘带中部裁取宽25 mm,长约100 mm的试样。
除非另有规定,每组试样的数量不少于三个。
2.4 用擦拭材料沾清洗剂擦洗试验板和加载板,然后用干净的纱布将其仔细擦干,如此反复清洗三次。
以上,直至板的工作面经目视检查达到清洁为止。
清洗以后,不得用手或其他物体接触板的工作面。
2.5 在温度23℃±2℃,相对湿度65%±5%的条件下,按图2规定的尺寸,将试样平行于板的纵向粘贴在紧挨着的试验板和加载板的中部。
用压辊以约300 mm/min的速度在试样上滚压。
注意滚压时,只能用产生于压辊质量的力,施加于试样上。
滚压的次数可根据具体产品情况加以规定,如无规定,则往复滚压三次。
压敏胶带 测试标准

压敏胶带测试标准压敏胶带测试标准。
压敏胶带是一种具有黏性的胶带,广泛应用于包装、封闭、固定等领域。
为了确保压敏胶带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测试。
本文将介绍压敏胶带的测试标准,以便相关行业人士了解和参考。
1.外观检验。
外观检验是对压敏胶带外观质量的检测,包括胶带表面的平整度、颜色、透明度、无气泡、无杂质等方面的检查。
外观检验是保证产品外观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用户对产品质量的第一印象。
2.粘着力测试。
粘着力是压敏胶带的重要性能之一,直接影响到其使用效果。
粘着力测试是通过将压敏胶带贴在不同材料表面上,然后用一定的力度和时间进行剥离,来测试胶带的粘着力。
通常采用剥离力测试仪来进行测试,以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3.拉伸强度测试。
拉伸强度是指压敏胶带在受力作用下的抗拉能力,是衡量产品强度的重要指标。
拉伸强度测试通常采用拉伸试验机进行,通过施加一定的拉力,来测试胶带的拉伸性能,以确保产品的牢固性和可靠性。
4.耐温性能测试。
压敏胶带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受到高温或低温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耐温性能测试。
耐温性能测试通常包括高温老化试验和低温试验,以确保产品在不同温度下仍然具有良好的性能和稳定性。
5.耐候性能测试。
压敏胶带在户外使用时,需要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能,能够抵抗紫外线、风吹雨打等自然环境的影响。
因此,耐候性能测试是非常重要的,通常包括紫外老化试验、盐雾试验等,以确保产品在恶劣环境下仍然能够保持良好的性能。
6.粘结强度测试。
粘结强度是指压敏胶带与被粘结物之间的结合力,是衡量产品粘结性能的重要指标。
粘结强度测试通常采用剥离试验机进行,通过施加一定的力度,来测试胶带与被粘结物之间的结合情况,以确保产品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
通过以上测试标准的严格执行,可以确保压敏胶带的质量和性能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从而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满足用户的需求。
同时,也可以为压敏胶带的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和指导,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压敏胶带剥离力测试方法 国标

压敏胶带剥离力测试方法国标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压敏胶带在工业、建筑、交通等各个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压敏胶带的剥离力是指在胶带与被贴合物之间的粘结力,在具体使用场合中,胶带的剥离力往往直接影响着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因此,对压敏胶带的剥离力进行测试是非常必要的。
在国际上,ISO标准和ASTM标准已经相当成熟,但是国内缺乏相应的规范,对压敏胶带剥离力测试方法的要求并不明确。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压敏胶带质量控制标准,国家质检总局制定了《压敏胶带黏结力测定方法》标准,为各生产企业提供标准化的测试方法。
以下是《压敏胶带黏结力测定方法》标准中的详细操作步骤:1.准备工作a.准备一台万能材料试验机。
b.选取一个正常状态的室温环境,进行实验。
c.样品的准备应该充分考虑产品的生产过程。
d.安装上试验机的夹具,保证夹具能够平均地将样品吸附在实验台之上。
2.实验操作a.根据所搭建的试验机,调整钢板的压力大小。
b.然后将准备好的样品,用手法热压缩至正常的状态。
c.将样品放入夹具中并压紧。
d.将试验机的速度调为5mm/min,然后开启机器,开始伸长样品。
e.当样品表面发生撕裂现象时,立即停止试验机的伸长操作。
f.记录下剥离力的数值。
3.结束工作a.拆卸夹具,对样品的撕裂情况进行观察。
b.手动对剥离力数值进行核实。
c.进行样品贴合模拟实验。
如果后续的实验中发现样品的黏性很强,说明这次剥离实验取得的数值能够代表样品的真实情况。
以上就是《压敏胶带黏结力测定方法》标准中所详细规定的操作步骤。
需要注意的是,实验操作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标准规定的步骤进行,并且在实验前完成实验前的准备工作,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如果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应该及时进行调整和处理,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3M公司压敏胶带测试方法介绍

剪切力 Shear 剪切力 Shear 内聚力 内聚力
衡量 measures 衡量 measures Cohesion Cohesion
剪切强度测试
剪切强度: 胶粘剂抗御滑移的能力 用于表征胶粘剂自身的内聚强度及胶接建立后的稳定程度
公司压敏胶带测试方法介绍 公司压敏胶带测试方法介绍
中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粘接力和内聚力
粘接力
存在两种表面之间的力量
Substrate Adhesive Substrate
内聚力
材料自身的力量
Substrate Adhesive Substrate
剥离力与剪切强度的测试
剥离力 Peel 剥离力 Peel 粘接力 粘接力
Dynamic Shear
Static Shear
剪切强度反映内聚强度, 持粘性
Test Test Panel Panel
标准面积的胶带在恒定的 负重(剪切力)作用下从 试验板材上下来所需要的 时间 变量
Tape Tape
– 基材的材质和表面情况 – 温度
Load Load
动态剪切强度
标准面积的胶带以恒定的 速度从试验板材上剪切下 来时所需要的力 变量
– 速度 – 基材的材质和表面情况 – 温度
剥离力测试
剥离强度 = 粘附力的测量标准
用于表征胶粘剂对材料的亲和能力
180 deg
90 deg
剥离强度
剥离强度测试胶的粘性
动态剥离强度---- 反映粘性, 操作方便性
标准面积的胶带以恒定 的速度和一定的角度从 试验板材上剥离下来时 所需要的力 变量
– 速度 – 基材的材质和表面情况 – 温度 180 Peel 180 Pee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 4–4 5–5 6–6 7–7 8–8 9–9
2
1. 180o剥离力测试 剥离力是指将一条附有加强膜的胶带从标准测试板上以指定速度剥离所需要的力。
标准测试条件
粘接时间:立即或14天
温度和湿度: 23 ± 1°C, 50 ± 5 % rel. hum.
Hale Waihona Puke 滚压:4 kg; 5 runs; 10 m/min
• 23 ± 1°C, 50 ± 5 % rel. hum. • 低温 (如, 5°C) • 高温 (如, 40/70°C) 加强膜: 铝箔 (50 μm) 测试单位:min
测试方法依据:JOPME002
5
4. 初粘力 - 滚球测试
初粘力是指胶对另外一种材料表面在没有压力的条件下,短暂接触后形成粘结的 一种能力。
钢球 (Ø11mm/5.6g)
标准测试条件 温度和湿度: 23 ± 1°C, 50 ± 5 % rel. hum. 测试单位: 钢球在平坦胶带上滚动的距离 钢球: 直径:11 mm; 重量:5.6 g 测试方法依据:ASTM D3121-94
6
5. 耐温测试
测量双面胶带短期/长期的耐温性能:在标准测试条件下,最大剪切力。
滚压:
4 kg; 5 runs; 10 m/min
加强膜: 乙烯膜 (40 μm)
胶带样品宽度:2 cm
剥离速度: 300 mm/min
测试单位: N/cm
测试方法依据:JOPMA002
4
3. 静态剪切力
静态剪切力是指以平行于胶带粘接面方向将胶带与被粘物分开所需的力。
标准测试条件 粘接面积:13 mm x 20 mm = 260 mm2 滚压: 4 kg; 5 runs; 10 m/min 负重: 0.5/1/2 kg 温度及湿度:
加强膜: 乙烯膜 (40 μm)
胶带样品宽度:2 cm
剥离速度: 300 mm/min
测试单位: N/cm
测试方法依据: JOPMA002
3
2. 90o剥离力测试 剥离力是指将一条附有加强膜的胶带从标准测试板上以指定速度剥离所需要的力。
标准测试条件
粘接时间:立即或14天
温度和湿度: 23 ± 1°C, 50 ± 5 % rel. hum.
9
tesa 测试方法
谢谢!
悬挂时间> 90 days;滑动距离< 1 mm 测试单位: °C 测试方法依据: JOPMX074
7
6.抗增塑剂测试
测试方法衡量了增塑剂渗透对胶带粘性的影响。
标准测试条件 粘接面积: 19 mm x 21 mm = 399 mm2 粘接基材: 30% DOP的软PVC膜 负重: 8 kg, 1min 测试 24 h后的动态剪切力 60°C储藏4周后的动态剪切力 结果 存放四周后与存放24小时后动态剪切力减少的百
tesa 测试方法
tesa 标准测试方法
tesa 标准测试方法总览
1. 180o剥离力测试 2. 90o剥离力测试 3. 静态剪切力 4. 初粘力—滚球测试方法 5. 耐温测试 6. 抗增塑剂测试 7. 雾化测试
tesa Test Method - Standard Test Method/20110330
标准测试条件 粘接时间:立即 粘接面积: 19 mm x 21 mm = 399 mm2 滚压: 4 kg; 2 runs; 0.3 m/min 加强膜: 铝箔 (50 μm) 负重: 80 g 测试结果 短期耐温性:
悬挂时间 > 15 min;滑动距离< 1 mm 长期耐温性:
分比
测试方法依据: JOPMX069
8
7.雾化测试 通过玻璃透光损失率来衡量发雾程度。
标准测试条件
温度和湿度: 100° C, 3 h
加强膜: 铝箔(50 μm)
负重:
80 g
测试
储存之前的玻璃透光率
热水浴之后的玻璃透光率
测试单位: 透光率 (%)
测试方法依据: SAEJ1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