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结尾十二种方法

合集下载

【公文技法】开头12招和结尾12式

【公文技法】开头12招和结尾12式

开头12招和结尾12式公文开头12招公文开头也称之为引言。

所谓引言,就是引出正文的语言,“开门见山”是其写作的基本原则,公文一起笔就要直接点明主旨、触及主旨或为展现主旨开路。

开头的方法多种多样,这里介绍一些最基本最常用的。

1.概述式。

概括简单地叙述有关工作或事件的基本情况或基本过程,为下文的详细叙述或具体分析张本。

常用于通报、报告、调查报告、总结等。

例如:“5月28日6时05分,由济南开往佳木斯的193次旅客快车,行驶至沈山线锦州铁路局管辖的兴隆店车站时,发生重大颠覆事故,造成3名旅客死亡,143名旅客和4名列车乘务员受伤,报废机车1台……沈山下行线中断运输近20小时,直接损失达170余万元。

”(铁道部关于193次旅客快车发生重大颠覆事故的报告)2.引据式。

以“根据”、“依据”、“遵循”、“遵照”、“按照”等介词组成介词结构发端,交代制文的法律、法规、政策、精神等等本源、依据的开头方法,常用于规则、布告、报告、通知等文种。

例如:“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建筑税征收暂行办法》第二条规定和财政部颁发的《建筑税征收暂行办法施行细则》第十七条规定,所有应缴纳建筑税的单位,均须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登记,现将纳税登记有关事项通知如下……”3.原因式。

以“由于”、“鉴于”、“基于”等介词组成介词结构发端,阐明制文的基本原因,报告、决定等文种常用。

例如:“鉴于当前走私、套汇、投机倒把牟取暴利、盗窃公共财物、盗卖珍贵文物和索贿受随等经济犯罪活动猖獗,……”4.结果式。

是将事情的结果起先摆在公文最前面,以便吸引读者探究追寻原因的开头方法。

例如:“内蒙古自治区直属机关青年党员,在全机关党员总数中所占比例仅2.63%,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其原因何在?我们对十个单位的基层团组织及部分团员进行了调查。

”(关于青年入党的一次调查)5.目的式。

用“为”、“为了”等介词构成介词词组发端,交代阐明制文目的。

例如:“为了便于市场流通,健全我国的货币制度,现命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命令》第97号)再如;“为保障民用航空的安全,防止劫持、破坏民航飞机和破坏民用航空设施事件的发生,确保公共财产和旅客生命财产的安全,特通告如下……”(国务院关于保障民用航空安全的通告)6.直入式。

【推荐下载】向政府汇报文件结尾-精选word文档 (16页)

【推荐下载】向政府汇报文件结尾-精选word文档 (1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向政府汇报文件结尾篇一:公文结尾十二种方法公文结尾十二种方法|常言道“万事开头难”,但以此妄言“公文结尾易”,那就大错特错了。

公文结尾实属不易,这是因为其结尾一要补充完善,照应前文;二要干脆利落,不添蛇足。

公文的最后一般都要表明制文机关的意志、意向、要求、请求、希望、态度等等,同时,还要进一步强调主旨,绾结全文,使整个公文篇章完美无缺,浑然一体。

那么,如何结尾呢?当然首先是思想上要高度重视,不能有丝毫的松懈马虎;从实践的角度讲,更主要的是要掌握必要的技巧方式。

1.总结式.依据正文的中心内容,进行全面概括总结,作出最后结论,点明主题思想,给读者以完整总括深刻的印象。

总结、调查报告等多用此法。

例如:“实践说明,制订岗位考核标准、严格按考核标准进行考核和根据考核结果奖惩三位一体,是落实岗位责任制,把企业各项管理基础工作进一步扎根基层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从落实责任制人手加强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2.强调式对正文的核心内容进行突出强调说明,进一步强化印象,以使读者加深理解并引起他们的重视。

例如:“各单位要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春节安全保卫工作进行‘四防’‘四查’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对安全保卫工作的领导,认真落实各级防火责任制。

加强值班巡逻检查,保证春节期间的安全。

”(《关于XX商场发生重大火灾事故的通报》)3.要求式向有关单位或部门提出要求,用词精练准确,简短而有力度。

命令、指示、决定通知等多用。

例如:“本指示要首先向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传达,进行认真讨论,坚决保证执行。

党员、团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过去同非法组织和非法刊物有联系、对他们有过支持的,要如实向组织上报告,并保证以后断绝一切联系。

然后,要传达到全体职工、全军指战员、高中以上各类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高中以下各类学校教职员工、农村社队干部和知识青年、城镇待业青年。

公文结尾的十二种类型和写作要领

公文结尾的十二种类型和写作要领

公文结尾的十二种类型和写作要领古人云,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古人亦说,文章结尾要像豹尾。

而公文写作实践证明,一个好的公文结尾,有点化主题、完善结构之功效。

1.“希望要求”式上级机关行文对下级机关有所指示,或对某人某事提出表扬或批评时,在结尾处总要提一些希望和要求。

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认真做好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指示》在写了四条指示后,结尾写道:“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有计划、有步骤、高标准、严要求地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胜利完成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任务”。

××省公安厅政治部《关于民警李××等同志奋力擒获路劫犯的英勇事迹的通报》结尾写道:“望各级公安政治机关……不断注意发现和总结这方面的典型事例,通过组织干警学习讨论,通报表彰等多种形式,把整顿治安当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加强起来。

”这种结尾方式,有利于重申和强调执行或学习文件内容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以引起下级机关的高度重视。

2.“号召鼓励”式为了鼓舞斗志,激起干部群众认真执行上级指示规定的烈情,增强自信心,上级机关在行文时常采用这种结尾方式。

如《××省全省公文工作座谈会纪要》的结尾:“会议相信,依靠党委的领导,依靠全体公文工作人员的努力,我省党委机关的公文工作一定能开创新的局面。

”这种结尾,号召力强,读了使人振奋,受到鼓舞。

3.“提出建议”式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时,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等,一般采用该形式结尾。

《××地区公安局关于我区治安情况的报告》结尾是这样写的:“我们建议地委召开一次各县委领导同志参加的治安工作汇报会议,总结前一段整顿社会治安工作的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一步加强党委对治安工作的领导,继续发动群众,加强综合治理,为使我区治安秩序得到根本好转而努力奋斗。

”这种结尾方式多用于“报告”。

推荐:常见公文的12种结尾方式

推荐:常见公文的12种结尾方式

推荐:常见公文的12种结尾方式古人认为,公文的结尾应像“豹尾”那样简洁有力,恰到好处。

公文写作实践证明,一个好的公文结尾,确有点化主题、完善结构之功效。

1、“希望要求”式结尾上级机关行文对下级机关有所指示,或对某人某事提出表扬或批评时,在结尾处总要提一些希望和要求。

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认真做好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指示》在写了四条指示后,结尾写道:“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有计划、有步骤、高标准、严要求地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胜利完成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任务。

”这种结尾方式,有利于重申和强调执行或学习文件内容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以引起下级机关的高度重视。

2、“号召鼓励”式结尾为了鼓舞斗志,激起干部群众认真执行上级指示规定的烈情,增强自信心,上级机关在行文时常采用这种结尾方式。

如《××省全省公文工作座谈会纪要》的结尾:“会议相信,依靠党委的领导,依靠全体公文工作人员的努力,我省党委机关的公文工作一定能开创新的局面。

”这种结尾,号召力强,读了使人振奋,受到鼓舞。

3、“提出建议”式结尾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时,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等,一般采用该形式结尾。

《××地区公安局关于我区治安情况的报告》结尾是这样写的:“我们建议地委召开一次各县委领导同志参加的治安工作汇报会议,总结前一段整顿社会治安工作的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一步加强党委对治安工作的领导,继续发动群众,加强综合治理,为使我区治安秩序得到根本好转而努力奋斗。

”这种结尾方式多用于“报告”。

“报告”用提出建议式结尾时,一般要加“以上报告如有不妥,请指示”之类的结束语。

4、“要求反馈”式结尾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行文发布指示,同时要求下级机关把指示落实,执行的情况在一段时间内反馈上去,便于上级机关根据反馈性信息,做出新的决策。

具有这种目的的下行公文,多采用这种结尾方式。

公文小标题 收尾

公文小标题 收尾

公文小标题收尾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公文小标题收尾方式:
1.完整性收尾:在小标题的末尾使用完整的句子或短语,以表达完整的意思。

例如:“加强安全管理,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2.省略式收尾:在小标题的末尾使用省略号,表示内容的省略或未尽之处。

例如:“完善……管理制度”
3.动宾式收尾:使用动词来结束小标题,强调动作或任务。

例如:“提高服务水平”
4.关键词收尾:使用关键词来概括小标题的核心内容。

例如:“人员培训”
5.疑问式收尾:以疑问句的形式结束小标题,引起读者的思考。

例如:“如何做好……工作?”
6.对仗式收尾:使用对仗工整的词语或短语来结束小标题,增强节奏感和韵律感。

例如:“强化管理,提高效益”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公文小标题收尾方式,具体的使用应根据公文的内容和风格来确定。

在撰写公文小标题时,应注意简洁明了、准确表达主要内容,并使小标题与正文内容相呼应,提高公文的整体质量和可读性。

作文结尾句子

作文结尾句子

作文结尾句子
作文结尾句子,是整篇文章的收尾之笔,也是展现作者思想情感的最后机会。

一个好的结尾句子,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让文章更加有力量和感染力。

在作文结尾句子的写作中,我们应该注重总结全文的主题,突出文章的重点,激发读者的思考和情感共鸣。

在写作结尾句子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 总结全文,概括主题。

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回顾全文的内容,概括出文章的主题和核心观点,让读者在结束时能够清晰地理解文章的立意和观点。

2. 引用名言警句,增加文采。

在结尾处引用一些名人名言或者警句,能够增加文章的文采和深度,让读者在结束时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和认同。

3. 提出建议或展望未来。

在结尾处,可以适当提出一些建议或者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让读者在结束时能够对文章的主题有一定的思考和预期,增加文章的深度和广度。

4. 引发疑问或反问。

通过引发疑问或者反问的方式,让读者在
结束时能够产生一些思考和共鸣,增加文章的思想深度和情感力量。

总之,作文结尾句子的写作,需要注意合理运用以上几种方式,使得结尾句子能够准确、生动、简洁地表达文章的主题和观点,引
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只有这样,才能使整篇文章在结尾处达到完
美的收尾效果,留下深刻的印象,让读者产生共鸣和思考,达到文
章的最终目的。

公文结尾十二式

公文结尾十二式

公文结尾十二式古人认为,公文的结尾应像“豹尾”那样简洁有力,恰到好处。

公文写作实践证明,一个好的公文结尾,确有点化主题、完善结构之功效。

为此,笔者在翻阅了诸多文件的基础上,归纳出公文结尾的十二种方式,或许能对学习公文写作的同志有所帮助。

1、“希望要求”式结尾上级机关行文对下级机关有所指示,或对某人某事提出表扬或批评时,在结尾处总要提一些希望和要求。

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认真做好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指示》在写了四条指示后,结尾写道:“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有计划、有步骤、高标准、严要求地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胜利完成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任务。

”这种结尾方式,有利于重申和强调执行或学习文件内容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以引起下级机关的高度重视。

2、“号召鼓励”式结尾为了鼓舞斗志,激起干部群众认真执行上级指示规定的热情,增强自信心,上级机关在行文时常采用这种结尾方式。

如《××省全省公文工作座谈会纪要》的结尾:“会议相信,依靠党委的领导,依靠全体公文工作人员的努力,我省党委机关的公文工作一定能开创新的局面。

”这种结尾,号召力强,读了使人振奋,受到鼓舞。

3、“提出建议”式结尾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时,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等,一般采用该形式结尾。

《××地区公安局关于我区治安情况的报告》结尾是这样写的:“我们建议地委召开一次各县委领导同志参加的治安工作汇报会议,总结前一段整顿社会治安工作的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一步加强党委对治安工作的领导,继续发动群众,加强综合治理,为使我区治安秩序得到根本好转而努力奋斗。

”这种结尾方式多用于“报告”。

“报告”用提出建议式结尾时,一般要加“以上报告如有不妥,请指示”之类的结束语。

4、“要求反馈”式结尾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行文发布指示,同时要求下级机关把指示落实,执行的情况在一段时间内反馈上去,便于上级机关根据反馈性信息,作出新的决策。

公文报告的结尾写

公文报告的结尾写

公文报告的结尾写建议报告关于××××××的报告院领导:根据×××××××××××××××××××××××××××××××××××××××××××××××××××××现将主要情况报告如下:一、×××××××××××××××××××××××××××××。

二、××××××××××××××××××。

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批转各部门执行。

北京积水潭医院××处××××年×月×日例文(建议报告)关于开展强化免疫活动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报告__: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是一种不能有效治疗,却可用疫苗 __预防的急性传染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文结尾十二种方法
|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但以此妄言“公文结尾易”,那就大错特错了。

公文结尾实属不易,这是因为其结尾一要补充完善,照应前文;二要干脆利落,不添蛇足。

公文的最后一般都要表明制文机关的意志、意向、要求、请求、希望、态度等等,同时,还要进一步强调主旨,绾结全文,使整个公文篇章完美无缺,浑然一体。

那么,如何结尾呢?当然首先是思想上要高度重视,不能有丝毫的松懈马虎;从实践的角度讲,更主要的是要掌握必要的技巧方式。

1.总结式.
依据正文的中心内容,进行全面概括总结,作出最后结论,点明主题思想,给读者以完整总括深刻的印象。

总结、调查报告等多用此法。

例如:“实践说明,制订岗位考核标准、严格按考核标准进行考核和根据考核结果奖惩三位一体,是落实岗位责任制,把企业各项管理基础工作进一步扎根基层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从落实责任制人手加强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 2.强调式
对正文的核心内容进行突出强调说明,进一步强化印象,以使读者加深理解并引起他们的重视。

例如:“各单位要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春节安全保卫工作进行‘四防’‘四查’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对安全保卫工作的领导,认真落实各级防火责任制。

加强值班巡逻检查,保证春节期间的安全。

”(《关于XX商场发生重大火灾事故的通报》)
3.要求式
向有关单位或部门提出要求,用词精练准确,简短而有力度。

命令、指示、决定通知等多用。

例如:“本指示要首先向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传达,进行认真讨论,坚决保证执行。

党员、团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过去同非法组织和非法刊物有联系、对他们有过支持的,要如实向组织上报告,并保证以后断绝一切联系。

然后,要传达到全体职工、全军指战员、高中以上各类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高中以下各类学校教职员工、农村社队干部和知识青年、城镇待业青年。

请各地六月底以前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一次执行的情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非法刊物非法组织和有关问题的指示》)
4.号召式
结尾处号召有关人员积极行动起来落实并完成公文当中所提出的任务和要求,富有鼓动性和感召力,多用于决定、决议、会议纪要、表彰通报及嘉奖令等。

例如:“会议号召,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振奋精神,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
5.希望式
在正文的基础上,提出热切的希望,情理相生,更具有勉励和鞭策之意,多用于决定、决议、通报、通知等多种公文之中。

例如:“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广大知识分子寄予厚望。

尽管我们国家的经济力量还很薄弱,我们仍要尽一切可能逐步改善知识分子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

我们相信,在广大知识分子的共同努力下,职称改革工作一定会取得预期的成功,我国的广大知识分子一定在四化建设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关于改革职称评定、实行专业技术聘任制度的报告)的通知》)
6.表态式
对正文所反映的事件、事项、问题、经验教训表示决心,表明态度,是非清楚,旗帜鲜明,言辞简洁准确得当。

例如:“锦州铁路局对这次事故的主要责任者,已按照法律程序提出起诉……这次事故虽然发生在下边,我们负有重要的领导责任,为接受教训,教育全路职工,恳请国务院给我们以处分。

”(《铁道部关于193次旅客快车发生重大颠覆事故的报告》)
7.补充式
对正文中的某方面重要问题或事项进行进一步的阐发补充或说明,一方面使读者更为清晰透彻地了解有关问题,另一方面从结构上完善全文。

例如:“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XX市委、市政府正认真总结发展快的村的经验,研究帮助发展慢的村
加快发展速度,以促进农村经济全面高速发展。

”(《同一地区的农村经济为什么发展有快有慢?》)
8.建议式
就正文中所反映的有关问题和事件提出积极的行之有效的建议,常用于请示、建议性报告和调查报告等。

例如:“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建议各级党委加强对学习张海迪活动的领导……二、学习宣传张海迪,要围绕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这个根本问题……三、在学习宣传活动中,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张海迪,实事求是地介绍她的事迹……”(《关于进一步学习宣传张海迪活动的报告》)
9.设想式
就正文中所汇报或反映的工作或问题提出今后的打算、设想或努力方向,常用于报告、总结等当中。

例如:“……一年来,我们的工作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在新的一年里,兴利除弊,力争在改革的道路上迈出更大的步伐。

”(《XX商业局一九八五年工作总结》)
10.事项式
在正文结尾提出有关办文的具体事项或应该注意的问题,或者说明文件生效、实施的日期。

例如:说明文件生效日期常用“本XX自即日起生效(实行)”或“本XX自某年某月某日起生效(实行)”的格式,不少规范性公文,一些法规性决定、通告、布告等常用此格式;说明生效时间又宣布废止旧的法规常用“本
XX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某时的某文同时废止”的格式。

11.规范式
在正文末了,采用与文种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简短规范用语,或称之为习惯性的结尾专用语,以结束全文。

例如“此令”、“切切此令”,“此布”、“特此布告”,“特此通告”、“特此通告,望全体周知,遵照执行”,“特此通知”、“以上各点,望认真贯彻执行”,“特此函达”、“特此函告,盼复”,“此复”、“特此批复”,“以上报告,请审阅”、“以上报告,如有不当,请指示”,“以上请示当否,请批示”,“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批转有关部门贯彻执行”,等等。

12.无尾式
这是一种只把有关事项表述完毕即行结束全文而不另立结尾段落、层次或语句的结尾方式。

任免令(任免通知)、颁布令、单纯的事项性规则、决定、决议、批复、公告等大都这样结束。

公文结尾方式当然并不仅限于上述十二种,但它们是最具代表性的。

要说明的是,公文的结尾应是对正文内容发展的自然收束,要新颖、深刻、简明、精当,这是公文结尾的基本指导思想。

就具体使用而言,上述方式的选用,应符合各个文种及其性质的要求,也可以在此前提下适当综合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