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的护理体会
浅谈甲状腺癌的临床护理体会

浅谈甲状腺癌的临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总结对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
方法:选取我院行甲状腺癌切除术的5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全面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
结果:全部患者顺利度过围术期。
结论:对甲状腺癌切除术患者运用优质的全面护理,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甲状腺癌;切除术;护理在临床上,甲状腺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近年来逐渐呈现上升的趋势[1]。
本文研究当中,针对甲状腺癌的患者,采取甲状腺癌切除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并对其运用优质的全面护理,取得的临床成效是非常可观的,现将详情报告如下,以供临床参考和研究。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自2013年11月到2014年10月,在我院实施甲状腺癌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经过临床诊治,均符合甲状腺癌疾病的标准,本次研究共收集55例甲状腺癌的患者,给予所有甲状腺癌患者全面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
所有甲状腺癌疾病的患者均属于神志清晰、对本次研究的目的和方法明确、自愿接受本组研究、所有患者都能够做到积极配合医师的治疗。
其中,男性患者占27例、女性患者占28例,年龄35岁到65岁之间、平均年龄(53.16±2.94)岁。
1.2护理方法1.2.1 术前护理其一,给所有的甲状腺癌患者实施心理护理。
给所有的甲状腺癌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及时的对其开解和引导,照顾好患者的情绪,鼓励患者,给患者讲解甲状腺癌疾病的相关知识和甲状腺癌切除术治疗的方式,帮助患者建立对治疗的信心,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让患者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护理。
其二,在实施手术前,做好手术准备的护理工作。
给所有的甲状腺癌患者做好相关的检测,包括患者的甲状腺以及颈部正侧位片检测、患者的颈部淋巴结B超检测、患者的凝血全套检测、患者的TSH检测、患者的肝功能检测、患者的肾功能检测、患者的T3检测、患者的T4检测等[2]。
甲状腺外科护理出科心得体会

甲状腺外科护理出科心得体会甲状腺外科护理出科心得体会「篇一」随着我院“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全院掀起了一股创优质服务的热潮,本着一切都是为了病人的服务宗旨,全院护理人员都积极的参与其中。
我科从开展创优活动以来,全科室护理人员在护士长的带领下积极响应,朝着“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理念不断进步。
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我做起,事事从细节做起,我也不能落人后。
以前的我:以前总觉得病人只在病房呆一段时间就会出院,他们根本不会记得我们护理人员谁是谁,所以面对病人或者家属我不会说除了治疗以外的事,做完自己的事就离开病房;以前我从不和病人或家属聊天或者开点无伤大雅的玩笑;以前做基础护理的时候,我不会向病人很详细的解释操作目的,操作中也不会很主动的关心病人;以前病人液体输完了来叫我加液体,我会叫他等一等;以前病人来查询费用明细,我会叫他去找总务老师;从“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开展后,现在的我:会积极主动的向病人介绍自己,会微笑的和病人或者家属打招呼,会偶尔和病人或家属开开小玩笑,用我自己的方式感染他们,让他们能放松一下心情。
做各项基础护理的时候,我会很耐心的讲解这么做对病人有什么好处,也会关心病人在我做各项基础护理时有哪些不舒服,而选择等他们适应了再接着做。
病人在费用方面有什么不清楚的,如果我不是很忙的话,我会马上给他查清楚。
现在有病人叫液体,我会马上询问是输完了还是液体不通畅,根据情况给病人解决问题。
这些虽然只是小小的改变,但我会继续努力争取为每一位患者带去更优质的服务,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正是体现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甲状腺外科护理出科心得体会「篇二」为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强化基础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卫生部提出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主题是“落实基础护理,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在院领导和护理部领导的重视和带领下我院各个科室优质护理服务也开展得轰轰烈烈。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在我科顺利开展以来,我内心有很多的感触!自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我们用心、真诚地服务于每一位患者,让他们感受到在医院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温馨便捷,我们就是他们的家人和朋友,我们会真诚的与他们交流沟通,一个美丽的微笑,一句简单的问候都会让他们心里暖暖的,无论是对患者还是家属,还是工作人员之间,都微笑以待,真诚以待,构建一个和谐的科室氛围就是我们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
甲状腺手术患者护理体会

甲状腺手术患者护理体会甲状腺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瘤、甲状腺癌、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甲状腺疾病最基本的治疗方法,也是普外科难度较大的手术,术后并发症较多,危险性大,做好术后的护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现就我院甲状腺患者手术前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术前护理1.1心理护理:术前护士应与患者交谈,建立友善护患关系,耐心解释提出的各种疑问,介绍手术的方法和优点,减轻其心理负担,并让其和手术后的患者相互交流,现身说教,缓解心理压力,建立手术成功的信心,让其能积极配合治疗。
1.2辅助检查:协助进行有关的化验检查,如抽血查T3、T4,以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
1.3体位:术前三天训练头颈性伸展体位,以适应手术。
方法:枕垫肩下,头向后仰,抬高床头5—10度,练习时由短至长,直到能坚持2小时。
1.4饮食护理:术前两天多进食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饮食,术前6h禁饮,12h禁食,以防手术中产生恶心、呕吐,食物误吸至气管,造成吸入性肺炎或窒息。
1.5健康教育:术前应戒烟、戒酒,预防感冒受凉、减少呼吸道分泌物。
2 术后护理2.1饮食:术后当天可进温凉流食,以免引起颈部血管扩张。
全麻清醒6h后,如无恶心、呕吐,可进温流质饮食,宜少量慢咽,观察有无呛咳现象。
避免刺激性食物,禁烟、酒、浓茶、咖啡等。
加强营养,选择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若出现呛咳则暂停进食。
2.2体位:术后当天应卧床休息,少讲话,避免剧烈转动颈部,防止诱发伤口出血;术后第1天可离床活动,拔除伤口引流管后,可作颈部小幅度的活动,也可用手按摩松弛颈部,防止颈部肌疲劳;术后3—6天拆线病情稳定后取半卧位。
有利于呼吸和切口渗出物的引流。
在变换体位时保护颈部:从床上坐起或弯曲颈总、移动颈部时,将手放于颈后支撑头部重量。
通常术后第二天即可这么做。
伤口愈合(术后2—4天)后,可做点头、仰头、伸展和左右旋转颈部,做颈部全关节活动(屈,过伸、侧方活动),每天练习。
2.3生命体征监测:密切观察生命征的变化,术后24h每2h测血压、脉搏、呼吸,4h测体温1次,以便及时观察有无内出血、呼吸困难、声音嘶哑、饮水呛咳、手足麻木抽搐和切口渗血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便于尽早采取措施,妥善处理。
甲状腺癌患者的护理体会 张春梅

甲状腺癌患者的护理体会张春梅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患者治疗前后的护理体会。
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45例患者资料,对其护理前后进行分析。
结果经过本院对患者的精心治疗与护理,已有42例患者完全康复满意出院,3例患者已有好转留院继续接受治疗。
结论正确的做出诊断后,护士对患者的细心护理,对患者的病情好转起到关键作用。
【关键词】甲状腺癌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5-0301-01甲状腺癌(thyroid cancer)是甲状腺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
每年每百万人中发生36~60例甲状腺癌。
病死率约为9/100万。
女性是男性的2~4倍,主要发生于25~65岁,好发于中老年女性。
甲状腺癌愈后较好,甚至已有转移的甲状腺癌患者还可带癌生存10年以上。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院收治甲状腺癌患者45例,年龄23~46岁,女性患者21例,男性患者24例,平均年龄33岁。
早期无症状,晚期侵犯或压迫附近器官时出现相应的症状,压迫喉返神经、气管或食管者可发生声嘶、呼吸困难或吞咽困难。
压迫颈交感神经节链可产生Horner综合征(即同侧瞳孔缩小、上睑下垂、眼球内陷、同侧头面部无汗等)。
有的以转移癌为突出表现。
甲状腺孤立性肿块,质地坚硬,边界不清,表面高低不平,活动差,可触及同侧颈部转移肿大的淋巴结。
未分化癌时双侧甲状腺可弥漫性肿大,质地坚硬,早期易发生血行转移。
ECT示冷结节。
1.2方法与结果:收集患者的资料,例如年龄、性别、首次发病时间,病程,然后由有经验的医生判断患者的情况。
结果:经过本院对患者的细心护理,42例患者已经完全康复,3例患者病情已有好转。
2 护理措施2.1一般护理术后常规低流量持续吸氧。
床旁备气管切开包及负压吸引器,以便必要时拆除缝线并行气管切开。
出现咳嗽、喉部喘鸣、痰多不易排出时,宜行超声雾化吸入、拍背、祛痰。
对甲状腺癌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

对甲状腺癌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作为一个医护人员,在工作中接触到了很多病人,其中包括许多甲状腺癌病人。
甲状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早期症状不明显,但若能及时发现、早期治疗,大部分病人能够治愈。
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癌的最主要方法之一,对于手术前后的护理,我有一些体会和总结,现在分享给大家。
一、术前护理1.疾病教育在手术前,我们要对患者进行充分的疾病教育,告诉他们手术的必要性、手术时的要求、手术后的护理等相关知识,以便患者能够在手术前做好准备。
2.营养建议营养对于手术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我们要给患者提供营养方面的建议,如要避免嗓子痒、吐逆、声音嘶哑等情况,建议患者在手术前一周,避免吸烟、饮酒、辛辣刺激食物等,同时建议增加饮食中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以促进身体的康复。
3.准备手术手术前,我们需要给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检和评估,了解他们的病情和身体状况,以确定手术的安全性和实施方式。
同时,我们还要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患者清洗、消毒、安全方案的制定等。
二、术中护理1.监测血压、心率、呼吸等手术过程中,我们要及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以及监测术中出血情况,及时采取救治措施。
2.保持术区清洁手术时,我们要做好术区清洁工作,避免感染发生。
此外,我们还要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如佩戴手套、口罩、护目镜等,以保证手术过程中和我们自身的安全。
3.温暖措施手术过程中,患者往往会感到寒冷,我们要在手术中及时采取暖宫措施,如给患者盖上暖水袋或毯子等,维持患者体温的稳定。
三、术后护理1.观察患者病情术后,我们要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如术后出血量、恶心呕吐等情况,并告知患者及时就医或就医观察。
2.避免手术区感染手术后,患者要避免手术区病菌感染,如盖着伤口,保持伤口清洁,预防感染的发生。
3.饮食与活动术后,患者要遵照医生的建议进行饮食和活动,如避免剧烈运动或重物搬运等,以避免手术后的复发或恢复情况减缓。
以上就是我对甲状腺癌手术前后护理的一些体会和总结,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浅谈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浅谈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26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资料回顾分析。
结果:通过对患者施行精心的护理,26例患者均恢复良好至出院,无死亡病例。
结论:对患者从心里以及生理和病情发面进行护理,并加强术前术后的护理。
精心和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甲状腺癌;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0-0234-02甲状腺癌(thyroid carcinoma)是甲状腺中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约占到全身恶性肿瘤的1%,而女性的发病率要比男性高。
涉及预后的因素很多,以病理类型最为重要。
分化良好者,95%以上存活期都较长,尤其是乳头状腺癌的生物学倾向良好,预后较好,但是少数的也可间变为恶性程度高的未分化癌[1]。
手术切除时除了未分化癌外各型甲状腺癌的基本治疗方法,并辅助应用放射性核素、甲状腺激素和放射外照射治疗。
作者对26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了解,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26例甲状腺癌患者,其中男7例,女19例;年龄18~64岁;乳头状癌17例,滤泡状癌5例,髓样癌2例,未分化癌2例;术后出现并发症5例,其中出血4例,喉返神经损伤1例。
1.2 方法1.2.1手术治疗手术的范围和疗效是和肿瘤的病理类型相关的。
一般多行患侧腺体连同峡部全部切除、对侧腺体的大部分进行切除,并根据其并且和病例的类型而决定是否还需加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或是放射性碘治疗等。
1.2.2内分泌治疗行次全或是全切除者需要终身服用甲状腺素片,预防甲状腺功能减退和抑制TSH。
乳头状腺癌和滤泡状腺癌都是有TSH受体的,TSH可以通过受体而影响甲状腺癌的生长。
可用干燥甲状腺片每日80~120mg或是左甲状腺素每日100μg,在用药期需定期测定血浆T4和TSH,以便调整剂量。
甲状腺手术护士心得体会

甲状腺手术护士心得体会在我作为甲状腺手术护士的工作过程中,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这项工作虽然有着一定的挑战性,但也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和使命。
在此,我想分享一些我在这个职位上学到的经验和体会。
首先,作为甲状腺手术护士,对于患者的精心照顾是非常重要的。
在手术前,我们需要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病史、过敏史以及其他与手术相关的信息,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我们需要提供耐心和关怀,并积极回答他们可能有的疑问和担忧,以减轻他们的紧张情绪。
在手术过程中,我们要时刻保持专注和细心,确保手术器械和药物的准备工作得当。
我们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和呼吸等,以及手术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如果出现任何意外情况,我们必须迅速采取适当的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其次,作为甲状腺手术护士,我们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手术中,我们需要与外科医生、麻醉师和其他护士密切合作。
团队合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我们需要相互配合,确保手术进行得顺利。
在手术过程中,我们需要及时传递信息、保持沟通,并参与团队讨论,以确保最佳的治疗效果。
只有在团队的支持和协作下,我们才能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护理服务。
此外,作为甲状腺手术护士,我们必须持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
甲状腺手术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更新的领域,新的技术和治疗方式不断涌现。
我们需要主动参加培训课程、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只有保持学习的态度,我们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最先进的治疗和护理。
最后,作为甲状腺手术护士,我们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
我们需要与患者建立起信任和互信的关系,以促进治疗的顺利进行。
我们要倾听患者的需求和意见,并及时给予反馈。
我们还要积极与团队成员进行合作,保持良好的工作氛围。
通过有效的沟通和人际交往,我们可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在总结中,作为甲状腺手术护士,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护理的宝贵经验和体会。
甲状腺癌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
1 6 4・
临床合 理 用药 2 0 1 4年 2月 第 7卷 第 2 A期
C h i n J o f C l i n i c a l R a t i o n a l D r u g U s e , F e b r u a r y 2 0 1 4 , V o 1 . 7 N o . 2 A
情况 , 主动且热情 的给予 患者 帮助 , 并 耐心仔 细 的向患者讲解 整个手术 的具体过程 、 所取得 的疗效 和有可 能会 出现 的一 些并 发症等 , 让 患者 有心 理准备 , 尽 量消 除患者 的紧 张感 。( 2 ) 手 术前准备 : 具体包 括准备 手术 需要 的各 种仪 器 ( 心 电 图、 呼 吸 仪等 ) 和药物 ; 指导患者必须禁食 辛辣食 物和 烟酒 、 术前 8 h内 禁水禁食 ; 指导 患者进行 必要 的术前体 位锻炼 , 如 头部和颈 部
哑为主。 1 . 2 护 理 方 法
术期 护理效果 非常 明显 。患 者及其 家属对整 个护理 过程满 意
度较 高 。
3 讨 论
1 . 2 . 1 术前护理 : 术前护理 主要包括 心理 护理 和手术 前准备 。 ( 1 ) 心理护理 : 大 多数患者在手 术前均会表 现 出不 同程度 的紧
甲状 腺癌是一种多发于女性人群 的临床常见恶性肿瘤 , 该 疾病发生的原因至今为止仍未明确 , 但对 多例 甲状腺 临床资料
进行 深入分析和总结多项研究结论后可大致得 出, 甲状 腺癌与
张、 焦虑及恐惧心理 , 这些消极的不 良心理状态会影响配合度 。
所以 , 针对这种情况 , 护理人 员首先 必须 了解 患者 的心理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状腺癌的护理体会
1 概述
甲状腺癌大约占所有癌症的1%,在地方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流行区,甲状腺癌特别是低分化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也很高。
我国上海市1960年发病率为1.02/10万,1972年为2.panjk/10万,1978年已升高对3.80/10万。
据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华山医院统计,两院於1975~1985年共收治甲状腺疾患6432例,其中甲状腺肿瘤4363例,甲状腺癌占435例,为甲状腺全部肿瘤的10.1%甲状腺癌以女性发病较多,男女之比1∶2.58,以年龄计,从儿童到老年人均可发生,但与一般癌肿好发于老年人的特点不同,甲状腺癌较多发生于青壮年,其平均发病年龄为40岁左右。
各种类型的甲状腺癌年龄分布亦异,在甲状腺恶性肿瘤中,腺癌占绝大多数,而源自甲状腺间质的恶性肿瘤仅占1%。
乳头状腺癌分布最广,可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至百岁老人,滤泡状癌多见于20~100岁,髓样癌多见于40~80岁,未分化癌多见于40~90岁。
2 病因
具体确切的病因目前尚难肯定,但从流行病学调查、肿瘤实验性研究和临床观察,甲状腺癌的发生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2.1遗传因素约5~10%甲状腺髓样癌有明显的家族史,而且往往合并有嗜铬细胞瘤等闰,推测这类癌的发生可能与染色体遗传因素有关。
2.2碘和TSH摄碘过量或缺碘均可使甲状腺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
如瑞士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的甲状腺癌发病率为2ermil;较柏林等非流行高出20倍。
相反,高碘饮食也易诱发甲状腺癌,冰岛和日本是摄碘量最高的国家,其甲状腺癌的发现率较其他国家高。
这可能与TSH刺激甲状腺增生的因素有关。
实验证明,长期的TSH刺激能促使甲状腺增生,形成结节和癌变。
2.3其他甲状腺病变临床上有甲状腺腺癌、慢性甲状腺炎、结节性甲状腺肿或某些毒性甲状腺肿发生癌变的报道,但这些甲状腺病变与甲状腺癌的关系尚难肯定。
以甲状腺腺瘤为例,甲状腺腺瘤绝大多数为滤泡型,仅2~5%为乳头状瘤;如甲状腺癌由腺瘤转变而成,则绝大多数应为滤泡型,而实际上甲状腺癌半数以上为服头状癌,推测甲状腺腺瘤癌变的发生率也是很小的。
2.4放射性损伤用X线照射实验鼠的甲状腺,能促使动物发生甲状腺癌。
实验证明131Ⅰ能使甲状腺细胞的代谢发生变化,细胞核变形,甲状腺素的合成大为减少。
可见放射线一方面引起甲状腺细胞的异常分裂,导致癌变;另一方面使甲状腺破坏而不能产生内分泌素,由此引起的促甲状腺激素(TSH)大量分泌也能促发甲状腺细胞癌变。
在临床上,很多事实说明甲状腺的发生与放射线的作用有关。
特别令人注意
的是,在婴幼期曾因胸腺肿大或淋巴腺样增殖而接受上纵隔或颈部放射治疗的儿童尤易发生甲状腺癌,这是因为儿童和少年的细胞增殖旺盛,放射线是一种附加刺激,易促发其肿瘤的形成。
成人接受颈部放射治疗后发生甲状腺癌的机会则不多见。
3 病理
由于甲状腺癌有多种不同的病理类型和生物学特性,其临床表现也因此各不相同。
它可与多发性甲状腺结节同时存在,多数无症状,偶发现颈前区有一结节或肿块,有的肿块已存在多年而在近期才迅速增大或发生转移。
有的患者长期来无不适主拆,到后期出现颈淋巴结转移、病理性骨折、声音嘶哑、呼吸障碍、吞咽困难甚至Horner综合征才引起注意。
局部体征也不尽相同,有呈甲状腺不对称结节或肿块,肿块或在腺体内,随吞咽而上下活动。
3.1乳头状腺癌是甲状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70%。
大小不一。
一般分化良好,恶性程度低。
癌组织脆软易碎,色暗红;但老年患者的乳头壮癌一般较坚硬而苍白。
乳头状癌的中心常有囊性变,囊内充满血性液。
有时癌组织可发生钙化,切面呈砂粒样。
上述囊性变和钙化与癌肿的恶性程度与预后无关。
显微镜下见到癌瘤由柱状上皮乳头状突起组成,有时可混有滤泡样结构,甚至发现乳头状向滤泡样变异的情况。
乳头状腺癌叶有完整的包膜,到后期同样可以穿破包膜而侵及周围组织,播用途径主要是淋巴道,一般以颈淋巴结转移最为常见,约在80%的儿童和2%的成年患者可扪及淋巴结,其次是血液肺或骨。
3.2滤泡状腺癌较乳头状腺癌少见,约占甲状腺癌的20%,居第二位,其患者的平均年龄较乳头状癌者大。
癌肿柔软,具弹性,或橡皮样,呈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结节形。
切面呈红褐色,可见纤维化、钙化、出血及坏死灶。
分化良好的滤泡状腺癌在镜下可见与正常甲状腺相似的组织结构,但有包膜、血管和淋巴管受侵袭的现象;分化差的滤泡状腺癌则见不规则结构,细胞密集成团状或条索状,很少形成滤泡。
播散途径虽可经淋巴转移,但主要是通过血液转移到肺、骨和肝。
有些滤泡状腺癌可在手术切除后相隔很长时间才见复发,但其预后不及乳头状腺癌好。
3.3甲状腺髓样癌占甲状腺癌的2~5%。
此病由Hazard于1959年首先描述,具有分泌甲状腺降钙素以及伴发嗜铬细胞瘤和甲状腺腺增生(Ⅱ型多发性内分泌肿瘤,MENⅡ)的特点。
髓样癌源自甲状腺胚胎的鳃后体(ultimobranchial body),从滤泡旁明亮细胞(C细胞)转变而来。
滤泡旁细胞是来源于神经嵴的内分泌细胞,这些内分泌细胞具有一种共同的功能,即能摄取5-羟色胺和多巴胺等前体,并经其中的脱羧酶予以脱羧,所以也称为胺前体摄取脱羧细胞(amine precursor uptake and decarboxylation),简称APUD细胞。
肿瘤多为单发结节,偶有多发,质硬而固定,有淀粉样沉积,很少摄取放射性碘。
癌细胞形态主要由多边形和梭形细胞组成,排列多样化。
3.4甲状腺未分化癌占甲状腺癌的5%,主要发生于中年以上患者,男性多见。
肿块质硬而不规则,固定,生长迅速,很快弥漫累及甲状腺,一般在短期内就可
浸润气管、肌肉、神经和血管,引起吞咽和呼吸困难。
肿瘤局部可有触痛。
显微镜下见癌组织主要由分化不良的上皮细胞组成,细胞呈多形性,常见核分裂相。
颈部可出现淋巴结肿大,也有肺转移。
该病预后差,对放射性碘治疗无效,外照射仅控制局部症状。
2.1护理体会
应及时采取外科手术治疗,我们通过多年来对甲状腺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深深的体会到良好,有效的护理方法。
能够改进和提高甲状腺癌患者我院于2009年3月~2014年12月共收治甲状腺癌68例。
均采用手术治疗。
其中伴有高血压6例。
糖尿病3例。
年龄20~70岁。
其中男28例。
女40例。
经良好,有效的护理,并发症少。
患者顺利康复出院。
4 护理
4.1术前护理在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平稳的情况下,方可进手术前准备。
心理护理患者因社会,文化、经济等原因,住院后往往产生焦虑情绪和恐惧不安心理。
加之手术部位的暴露,患者担心术后留下有首瘢痕,并对手术效果存在疑虑,因此手术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护理人员向患者耐心细致的讲解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手术治疗等相关知识以及并发症的预防,使患者对手术治疗有充分的、正确的认识。
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
对于紧张过度或者失眠的患者可适量充分休息。
通过良好的职业护理语言消除对其手术的恐惧心理。
4.2术后护理环境护理病房内应保持光线柔和。
安静而整洁。
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作息环境。
体位患者手术回病房[1]后应取去枕平卧位,头侧向一侧,待患者麻醉清醒后采取半卧位。
应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利于患者呼吸和吞咽。
痰液易于咳出还可以预防肺炎及肺不张的发生[2],同时也有利于切口内积液,积血的引流。
手术切口渗血的预防,在患者颈部可采用放置冰袋或沙袋压迫切口的方法。
时间为4~6h,以减少术后切口渗血。
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
手术后并发症出血的观察严密观察休息敷料是不是干枯,观察引流情况。
参考文献:
[1]罗艳美.甲状腺癌的围手术期护理指导分析[J].医学信息,2013:7.
[2]杨梅.甲状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J].中国药业,2013,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