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教学中的影响

合集下载

浅谈文化背景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文化背景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语 言是一种独特 的社会文化现象 ,是 经过不断的社会生活实践 而 约定俗成 的。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特定 的社会 环境 , 因此 , 每一种语 言都 反映出相应 国家和 民族在不同的社会状态所特有的文化现象。近年来 , 文化导人 已经逐渐成为英语教学 的热 点问题 ,了解英美 国家 的文化背 景, 是全 面透彻地掌握语言的关键。下面就文化背景教育 的重要性 和实 践方式展开讨论 , 阐述英语教学中文化背景教育 的必要性 。
源 , 名的来源等。 地
1Th t d n s a l ilk i b c u e h fe i k l e c r 0 t . e su e t l d si e h m e a s e o tn lc 8 t e t a he ’ b 0 . l s
“ ik h ahrs ot在这儿是“ Lc et ce’ 0” t e b 拍老师马屁” 的意思。在古代 欧洲 , 臣 民见到国王与王后往往要亲吻他们 的靴子 。后来 , 人们将 l kteb0s i ot c h 引申为“ 了某种 目的而讨好某人” 为 。在美 国英 语中 ,拍马屁 ” 有另一 “ 还 种说法 , p lh l 印p , 即 0s t i l l 源于学生用擦亮的苹果来讨好老师。 e e 2He ee y nl. sycy u c ” . vr as ce “a ( ) nl 在这儿 表示服输 的意思 。 这 n s u r e 句话 主要是打架或者冲突时使用 , 当一方想制服 另一方时 , 就用命令 的 口气说 :s y nl ” “f uc ! d e。 由此可见 ,这些关 键词所 造成的语言障碍不 能完 全靠语言知识本 身来解决 , 因为一个 民族 的作 品总是跟这个 民族 的文化传 统密切相关 , 尤其是因英语作 品中往往 出现一些反映西方文化历史 背景的典故或者 宗教 的意象 , 可以很容易查 到 , 但随着社会 和语言 的不 断发展 , 的词 新 语和典故 也会衍生 出来 , 这就会造成理解上 的障碍 。 在同英美人交往中 要受 到很多文化规则 的制约 ,说什 么 、怎么说都要涉及到文化背景 知 识 。胡文 仲曾证 明过这样 的观点 : 在交 际中 , 文化错误常常 比语言错误 更严重 。 如果没有文化方面的知识 , 如果 不了解 文化方面的可接受性 和 不可接受性 , 那么交际很可能发生障碍甚至失败。因此在英语教学 中进 行文化背景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二、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背景教学 作为传授者的英语教师 , 我们 自身必须不断提 高 自身的文化修养 , 可以通过结交外国朋友 , 涉猎各 种形 式的文学作 品, 赏精采 的外国电 观 影录像 , 欣赏格 调高雅 的外文歌 曲等各种渠道来 了解外 国文化 。 自我 在 提高以后 , 能更 有效地付诸 于实践 。对于教学实践 , 以从 以下几 个 才 可 方 面 去 考虑 : 1介绍不同的文化背景 , . 促进学生对 中西文化差异 的了解和认识 。 在英语教材 中, 涉及到大量的中西文化差异。 师在教学过程 中既要重 教 视英语 本身 的讲授 , 又要渗透西方社会 的相关 文化背景 , 使学生既要认 识到不 同的 国家发展史及其不同的社会状态 、 治体 制及 文化习俗等 , 政 更要批判地接受其中的优秀文化 。例如 ,西方人 在涉及年龄问题的时 候, 出于对女士的尊重 , 已经形成 了闭 口不谈 的习惯 。再看一下他们的 就餐 习惯 吧 : 点菜时 , 者会把菜单拿 给你后离开一 段时间 , 侍 让顾 客去 思考到底需要 什么。对 于饮食 , 欧美 人讲究丰富 的营养和合 理的搭配 , 至于味道还排在其次 。 饭后 , 还要补充~些甜食。以上几个例子不难 看 ( 接第 l2页 ) 的文化背景都已经成型 , 上 2 转变文化理念 比全 日制 的 学生更难 。因此 , 在成人英语阅读教学 中, 要更 加有意识地去重视英美 文化知识 的输人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 ①教师 自身不断扩展和更新西方 国家有关 的文化 知识 ,在教学过 程 中, 培养学生主动去了解西方的文化 知识 ; ②借助外教 , 直面了解 西方风 土人情 ; ③ 阅读外 文书刊 、 影像资 料 , 特别是 电影 , 能更加直 观地让学 生 了 解, 而且也更容易让学生吸收。 四 、 语 结

浅谈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色 ) 汉语 中的联 想是 美好 的 , “ 在 像 宁静 的 “ e,’ ba tu,n tt ” 国 人 见 面 时 同意后一般 当面打开 ;而在 中国这样做会 Y s t eui ls ’ i 英 is f i ? 天空 ” 湛蓝的大海 ”但 在英语 中它 常表示 爱议论天气 , “ , 几乎成 了见面的问候语 。这 是 “ 不快” ,如 “ L E m o ”“ aigte 因为英 国地处北欧 , i aB U od , v n h n h 是一个岛 国, 英格兰 任
被认为是 没有 礼貌 的。对送礼人最好事后
写 信 或 口头 表 示 感 谢 。 举 行 了一 次 成 功 的
聚会后 ,应 向帮助 自己的亲人或朋友表示
表示地位 高 、有权势 或 出身高贵 :H 晴乍雨 ,对居 民生活和英 国文学艺术都产 “ ei a s
ra B U lo ”他是真 正的贵族 ) el L E bod ( 。学生 生 了深刻 的影 响。上课时还 可以顺 便介绍
什 么 英 国 没 有 c m t ( 候 ) 而 只 有 la i e 气 ,
语 言 是 文 化 的 一 种 表 现 形 式 ,把 英 语 w ahr天气 ) 等等。这 些都 能使学生感 ete( ?” 作 为 外 来 语 学 习 的 学 生 必 须 具 备 一 定 英 美 兴 趣 , 而 激 发 他 们学 习英 语 的兴 趣 。 从 历 史 和 语 言文 化 知 识 ,还 需 熟 悉 英 美 国 家 义 如 A n S b td y 美 人 士 过 生 日 n ’ ih a, r 英
的东西。因而 , 在课堂上 , 解式 的教 , 讲 接受 : 笔者许多语 文学科 以外 的知 识 ,如化学 上 我们素质的一个 良好契机。

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东方企业文化·文化教育产业 2012年10月251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钮西来(西安文理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西安,710068)摘 要:文化背景知识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任何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文化背景知识。

由于一种语言与另一种语言之间总是有许多差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因而,让学生掌握文化背景知识就由为重要。

本文拟就目前英语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文化背景知识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及英语教师掌握更多文化背景知识的方法。

关键词:文化背景知识 英语教学 语言差异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2)10—0251—01 目前,英语教师的英语教学中很少加背景知识,这根本跟不上目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文化背景知识与英语教学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外语界人们的重视,在言语技能中就包含有语言与情景的联系、语言形式与文化背景的联系、语言行为与社会活动的联系等等,且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

因而,本文拟就目前英语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及中学英语教师掌握更多的文化背景知识方法。

一、目前英语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1.由于不同地区教学条件、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学资料(除了教参外)少,因而,目前的教学只局限于课本教学,课堂上基本不加任何的课外知识,其主要原因是教师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并不多。

2.不懂得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及语言中的习俗习惯用语,教学中常常出错。

笔者在听英语课时,一位老师在讲星期时,是From Monday to Sunday. (从星期一到星期日)这是中国人的习惯说法;而国外则是from Sunday to Saturday.( 从周日到周六。

) 国外的许多用法,如:对于表扬的反应,打招呼用语等等都和中国不同,如果背景知识掌握不够,教学中难免出错。

3.教师所掌握的词汇比较少,课堂上即使知道一点背景知识,用英语感到难以表达。

浅谈中华传统文化在英语课堂中的渗透

浅谈中华传统文化在英语课堂中的渗透

浅谈中华传统文化在英语课堂中的渗透1. 文化背景介绍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可以适时地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和历史,比如介绍中国的春节习俗、传统节日、古代诗词等。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其中蕴含的思想和价值观念。

2. 课文内容选择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英语课文,比如中国古代的故事、寓言、民谣等,让学生通过英语学习的方式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这种方式既能够加强学生对英语词汇和语法的掌握,同时也可以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同。

3. 语言运用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适时地在教学中引用一些中国的成语、谚语和名言,让学生通过学习英语的方式了解中国文化中的智慧和哲学。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英语中的一些常用表达,同时也可以了解到这些表达背后的中国文化内涵。

4. 跨学科教学除了在英语课堂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外,还可以结合其他学科,比如历史、地理等,与英语教学相结合。

通过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

1. 促进跨文化交流通过在英语课堂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可以促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了解到中国的文化和传统,增进对中国的了解和认同,从而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提高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意识。

2. 增加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英语课堂教学,可以增加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了解到英语本身的知识,同时也可以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智慧,增加学习的乐趣与动力。

3.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通过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可以增强学生对自己文化的自信心与认同感。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学生面临着来自不同文化的冲击与挑战,通过学习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可以增强学生对自己文化的认同与自信,提升文化自信心。

结语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于当今英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简析文化差异和背景知识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和传授途径

简析文化差异和背景知识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和传授途径

简析文化差异和背景知识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和传授途径杜义敏(黑龙江七台河市第六中学)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存在的标志符号,更是文化的延伸和影响的外扩,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讨论并分析英语学习和教学中,因中西文化差异引起理解、交流方面的歧义。

在英语教学基础阶段,要搞好背景知识等交际文化的教学工作。

文化差异背景知识作用途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存在的标志符号,更是文化的延伸和影响的外扩,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语言是形式,文化是内容。

没有语言,便没有文化。

正因为如此,仅仅学会一门外语的语音、语法规则和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并不意味着能顺利地进行交际。

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的双方若不能进入同一文化背景之中,就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从而使交际失败。

所以,我们的英语教学,存在着学习两种不同文化课题。

新版教材介绍了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并在体例和编排上有很大变化,要求将文化差异和背景知识教学列为教学的重要内容。

一、文化差异和背景知识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和作用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约定俗成的,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要完成某一门语言的交际能力的培养,就不可避免地要对使用这种语言的国家的文化进行了解与学习。

1.了解语言的文化内涵是正确运用语言的前提例如,英语中Lad i esfirs,t Thanksgi v i ng,H o me-co m i ng,G irl s L eag u e-Dan ce,s and w ich等;汉语中的少先队、黑五类、臭老九、一国两制、跃上新台阶等,这些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的。

如果把汉语中的少先队、警察叔叔、月饼译成英语就是:Young P i oneer,Uncle Po li ce man, mo o n-cake。

这些词都很简单、常见,可是外国人却很难懂,因为他们不了解有关的文化背景。

浅谈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在教学中的渗入

浅谈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在教学中的渗入

种语言都反 映出使用该语言 的国家和
视前者 , 忽视后者 , 往会 造就 出“ 往 高分 好 的思维 习惯 , 英 语学 “ ” 达 到 中 把 活 ,
学生 ,他们 的英语是 在不具备社会和文 化环境 的情况下学 习的, 一旦面 向社会 , 进入一种陌生 的文化 环境 ,他 们在实际 至无法进行正常的交际。 式 错误地 理解和 翻译某 些句 子和词 汇 , 往往会 闹出许多笑语。如 :狼 吞虎咽 ” “ , 译成 “ a Lk o dat e.英语中 E t iea la gr w fn i ”
致。 由此可见 ,语 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 理解和运 用外语 。东 西方的社会是在不 们 的思想 、 仰 、 信 习俗 等 都 有不 同程 度
能 激 发 学 生 学 习英 语 文 化 的兴 趣 ,要 扩 级 中学英语教学 大纲》 中指 出: 中学 英 主要是 由于不 了解美国人的饮食文化所 “
东西方文化 为一身 , 提高文化 修养。
二、怎样 在英语教学 中渗入文化 背
景知 识
D ne sn wc ” ac , d i 等等 ; 语 中的 “ 先 a h 汉 少 阶” 等等 , 这些都是在特定 的社 会历史环 境 中产生的。如果把汉语 中的少先队、 警 察叔叔、 月饼译成英语就是 : on i— Y u gPo
大学生接触 异国文化的范 围,帮助 学生 语教学 的目的, 是通过听 、 读 、 说、 写的训l
拓展 视 野 。
练 ,使学 生获得 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 际 的 , 不了解外语的文化背景 , 就无法正确 背景渗入 重要陛 初步运用英语 的能力。” 要想达到这一 目 是英语 的基础知识 ,二是运用英语的交
英语是 一种社 会交际的工具 ,它的

浅析文化背景在高级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析文化背景在高级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科教市场
浅析文化背景在高级英语教学Fra bibliotek的重要性李冰冰 (武汉工业学院外语系 430023)
及故事所表达的深刻的社会意义。 又如, 在 学习《 高级英语》 (第一册)第二课《 广岛一日 本 等领域的体现作一番背景讲解或引多学生了 “ 最有活力” 的城市》如果不了解美国在二战 , 一、 引言 时向广岛投原子弹的意图与背景, 就很难理解 解收集学习后现代主义的背景知识, 学生根本 《 高级英语教学大纲》 中课程的基本要求 一个美国新闻记者的忧思万缕及愧疚的心情, 就无法读懂文章。 中明确指出, 高级英语教学要以拓宽学生的知 以及他的政治立场。 而对学习小说类体裁的文章时, 了解文化 在教学中忽视对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和 识面, 开阔其眼界为宗旨, 加强对所读材料的 背景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仍然以《 外婆 背景知识和作者简介等方面的介绍和评述, 尤 探讨, 不仅危害到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及知识 的日用家当》 为例来说明这一问题 这是美国 其要指导学生自行搜寻、 挖掘和整理有关文章 的养成, 而且也会影响其将来应用语言的能力, 当代黑人女作家艾利斯 沃克在上世纪 60 年 并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形成了在外语学 习 的背景知识, 作品生平等。 确实, 文化背景知识 代中期完成的一部短篇小说, 故事围绕着母亲 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 原因不言 过程中的思维定式, 即满足于表面, 不求甚解, 和两个女儿之间的关系展开, 读来就象是一部 疏于思考。 因为如果长期将语言点及听说训练 而喻。首先, 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及表现 轻喜剧, 它的语言也较浅显, 因此学生在预习 形式, 它所反映的应该是某一社会特定时期的 作为重点的教学, 必然使得学生得出这样的结 时, 普遍觉得它比说明或议论性的文章容易理 文化。其次, 语言与文化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论, 学习英语的终极目的就是口语流利, 英语习 解得多, 但当被问及诸如” 母亲为什么最终决定 二者必须相互依附而生存。没有语言, 文化便 作没有语病, 时, 因此无论碰到什么题材和难度的 把被子交给小女儿麦琪而非大女儿迪伊” 他 无从谈起, 文化又极大地影响和塑造着语 同样, 文章, 他们的目光都毫无例外地集中在字词上, 们的回答是:”麦琪在各个方面都逊色于迪伊, 一本字典是他们所需要的全部的辅助学习用 言, 离开文化及社会背景的语言将不再是人们 而迪伊的自私又让母亲很恼火, 所以她的决定 是任何一个公正的母亲都会做出来的。 并且还 能够赖以交流的有效工具, 也就失去了它存在 具, 但却从来不去触及文章深层次的内容, 可以 有很多同学表示欣赏大女儿迪伊 的时髦与无 的必要性 。 想象, 这样获得的知识永远都只能停留在最初 二、 忽视文化背景知识的弊端 级的水平, 而无法保证学生学到了这一门语言 畏与自信, 沃克写作这个故事之时, 这是美国 黑人民族文化得到从 综观数十年来中国外语教学现状, 对于 的精华, 即其博大精深的内涵。 如在学习高级 黑人民权运动高潮时期。 文化背景知识的学 习并没有引起广大教育工 《 英语》 第一册第四课中《 外婆的日常用品》 中, 前有过的重视, 许多人到非洲去寻找美国黑人 有些同学只注重中心线索‘ 常用品” 旧 所指为 文化的根源。 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对民族文化 作者的足够重视, 很多教师在授课时, 无论文章 缺乏深刻认识而只追逐表面形式的现象。 不少 题材, 难易程度, 均将重点一成不变地停留在语 “ 被子” ,只知道文中母亲等小女儿出嫁后想 言的内在系统中, 即语言本身, 如语音, 语 词汇, V 歌”却丝毫不知道黑人妇女的文化背景知 年轻人就像故事中的大女儿迪伊一样, 昌 , 以为梳 非洲人的发型、 穿非洲人的服饰就是表现文化 以及作者提及这两点所代表的黑人妇女的 法等。无庸讳言, 这样的教学法无法适应高级 识, 教学的需要。 因为进人高级英语的学习阶段以 典型性, 即黑人妇女有三种典型的热爱的创造 之根的最佳方式, 将手工制品当作艺术的悬挂 起来就是体现文化遗产价值最好的途径。 艾丽 后, 课文题材更加丰富, 体裁更加多样, 文章难 性活动:缝被子, 作衬裤衬裤, 唱歌。这样由于 度也明显增加, 兼收虚构类和非虚构类阅读材 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 对整篇文章的学习只能 丝沃克通过这个作品, 对当时盛行的, 对民族 停留于浅肤的表层, 更谈不上深层次的欣赏以 料、 小说、 演说词、 哲学文章、 科技文章、 文选译 文化流于形式的理解做出了婉转的批评, 表达 论, 诗歌, 散文和杂文等, 因而对学生的学习能 及对黑人妇女的地位、 生活, 思想的分析。 了她对民族文化遗产的态度。在文中, 母亲代 三、 文化背景知识在高级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力和使用语言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 表一般的黑人民众, 大女儿迪伊代表黑人民权 以这一阶段的课堂教学的重点也必须做出相 每个国家或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 运动, 小女儿代表黑人在美国 受压迫的苦难的 伤痕累累的过去的文化,被子” “ 则代表象征自 应的调整, 把分析文章的重点放在语段和整篇 风俗习惯, 历史背景及生存环境, 从而也决定了 其语言的独特性。了解文章的文化背景知识, 由的非州文化, 在了解了这些相关的文化背景 文章的结构规律上, 比如让学生经过准备回答 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 目标语国家 诸如文章的背景, 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观点等问 知识以后, 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一定会深刻 题, 进而让他们学会分析篇章叙述的次序, 写作 的语言, 进而准确地把握课文内容。因为每一 得多, 准确很多。 风格。在学习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时, 这种教 篇文章有其当时写作的社会和历史背景, 小说, 总之, 在教学尤其是高级英语的教学中, 教 师不仅要传授学生语言点的知识 以及进行必 比如在学习一篇 学重心的转移, 便显得尤其必要了, 因为如果一 说明和议论性的文章都如此。 味地把注意力放在字词的处理, 句子结构及语 更要强调理解分析课文 题为 《 关于希特勒入侵苏 联的演讲》 高级英 要的听说技能的训练, (《 法现象的分析上, 而不去查阅文章的背景知识, 语》 从而帮助学生实现由基础阶段的感 第一册)课文前, 如果不首先对二战前的绥 的重要性, 进而将其与课文内容紧密结合以理解其主要 ’ 靖政策, 丘吉尔的政治生涯, 政治观点, 以及二 性学习向理性学习的转化。而要做到这一点, 就必须注重课文中文化背景知识的探讨, 使得 含义的话, 便会出现理解偏颇或者曲解作者意 战期间英, 俄三国之间的关系以和战争初期 德, 文章的分析做到有理有据。 图的情况。比如在学习《 高级英语》 (第一册)第 战事 的进展及发展趋势做一番背景知识的了

浅谈文化背景知识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浅谈文化背景知识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第2 7卷 第 1 2期 21 0 0年 l 2月
辽 宁教育行政 学院学报
Ju a fLio igEd ain lAdmiitain I si t o r l o a nn ucto a n nsrto ntt e u
Vo . 7 No 1 1 2 .2 De 01 e2 0
学到语言。” 因此 , 师 应 该 不 失 时 机 地 向学 生 介 绍 英 汉 之 间 副语 言 。 教

文 化 背景 知 识 在 教 学 中的 作 用
文化背景知识对 阅读理解起着十分重要 的作用 ,阅读时 关系 、 同事关系和社 区关系。
仅仅理解文 章表层意思是不够的 ,阅读是作者和读者之间 的

家和朋友共8 名犹太人藏到 了她父亲公司 的密室 , 从此开始 统风俗 、 生活方式 以及如何看待事务 、 如何观察世界等 。下面
1讨 论 法 .
了历 时 2 个 月 的 暗 无 天 日的 生 活 。 当 我们 把 上 述 那 些 背 景 知 是 笔 者 的一 些 教 学方 法 。 5 识 事 先 向学 生 讲 解 后 ,学 生 才 能 理解 安妮 为什 么要 把 日记 当
事, 没有什么难懂之处 。但是 , 如果把这篇 日记回溯到那个特 往只注重语言形式的教学 , 忽视 了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 系。因
殊 的历史时期 , 日记的内涵就显露了出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此 , 在教学上 , 必须注意文化 背景知识的渗入 , 不仅让 学生准 中 , 国纳粹对犹太人进行 了残 酷的迫害 , 德 为躲避迫 害 , 安妮 确地运用语 言 , 还要使学 生了解讲英语 国家的历史 、 文化 、 传
k o l g) nwe e 的重要性 。 d 如果阅读者面对一篇 阅读材料时没有一 会结 构与人际关 系方面 :初一 英语第4 课A Pc r f i S 2 it eo J u m’ 丝一毫有关 的已知信息 , 读而理解是不可能 的。例如 , 普通高 F ml介绍的“ ai y 核心家庭 ” 的照片 。 5价值观念方面: () 高一英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教学中的影响广西宾阳县大桥中学陆艳[中文摘要] 语言深深扎根于文化这块土壤,要想真正掌握一门语言,就应系统了解该语言所属的文化。

本文讨论语言和文化相关性,论证英语语言教学中,导入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

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较大,在不同文化中的内涵可能大相径庭,所以在英语语言教学中引入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对于学生真正掌握英语等有很大帮助。

教师应当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将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解充分融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去,才能够使英语教学发挥出应有的效果。

[关键词] 英语语言教学文化背景知识Ⅰ引言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极为密切。

语言的产生一方面意味着人类文化的产生,另一方面又促进了其他文化现象的发展。

文化在语言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文化背景知识下所产生的语言有其表达独特的内涵,如果不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就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失误、偏差和对某些词语的费解。

语言学家多拉提出:我们不掌握语言文化背景知识就不能学好语言。

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东西方两种文化的接触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对所学国家的文化缺乏了解和认识,即使对所学语言的语音、语法及词汇掌握得很好,也不可避免的会在交际运用时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

在英语学习当中,我们常听到这样的抱怨:即使文章中没有生词,也没有语法障碍,可也不能理解文章的内容。

究其原因,就是不了解英语语言中所隐含的与母语不同的文化内涵,这就是文化差异的干扰。

Ⅱ语言文化与教学2 . 1 文化背景知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词汇和语法教学的过度强调使得教师和学生走入了一个误区:认为有丰富的词汇量和夯实的语法基础就等于学好了英语。

于是,英语学习就变成了枯燥机械的单词、词组和语法规则的背诵,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是无法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的,学习英语也仅仅是为了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

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就要让他们对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有所了解。

外语教学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背景下的个人或集体试图学习和习得目标语的语言文化角色的过程。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

因此, 在外语学习中仅仅学习发音和语法是不够的。

许多交流失败例子的产生正是由于缺少相关的异国文化知识。

语言教学必须与相应的文化教学结合起来, 才能最大限度达到现代教育的既定目的。

文化教学是外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最主要方法, 可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能力结构, 提高学生的社会文化领悟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文化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还能增强教师的讲课兴趣。

加入了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活动不再仅仅局限于纯粹的语言知识范围, 例如单词形式、句子结构以及语法结构, 而是掺加了充满异国风情的风土习惯、伟人事迹、神话传奇等相关知识,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自然更加形象生动, 丰富多样。

如果教师能将文化背景知识的讲授融合到单词和语法的教学当中去,原本机械枯燥的英语学习就能够变得有趣起来,也更加易于理解,自然也就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了。

2.2文化背景知识能促进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中学英语新教材的突出特点之一是强调学生的跨文化差异意识,而其有效途径之一则是通过把英语语言与文化融为一体的阅读教学。

中学英语阅读教学必须同目的语国家的文化结合起来,不应该把语言和文化割裂开,这是语言学习的本质属性。

在基础教学阶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文化导入的自觉性、计划性和系统性,让中学生初步接触和了解英美等国的文化将有利于学生对英语阅读的正确理解,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文化图式与阅读文本进行交际的能力。

依据文化语言学理论及文化图式理论,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设:通过阅读课文中文化内容的融入,学生初步接触和了解英美等国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等,有益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在阅读课中导入文化内容并在教学中尝试鼓励学生个人参与学习文化活动,让学生自觉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融入的最终目的是:学生能根据所读内容的具体语言环境及文化背景正确理解文章,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特别是阅读能力。

如英国习语“bread and butter”,字面意义很容易理解——“面包和黄油”,如果放到句子当中,如:“This is a bread and butter job for him.”倘若没有一定的背景知识,恐怕就难以理解了。

事实上,由于气候和地理位置的影响,英国极其适宜栽种小麦,用以制作面包,面包就成为了英国人的主食,面包加上黄油对于他们来说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食物。

所以,“bread and butter”的引申义为“维持生活所需的”,“谋生的”。

这句话的含义就是,“这是他赖以为生的职业。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学习自己的母语,是在我们这个中华大家庭的环境中进行的,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说是天生就会说汉语,会用汉语。

但是,当我们在学一门新的语言时,却还局限在我们所生活的圈圈中,满脑子都是我们的生活习惯和传统思维方式,用我们的老一套模式去学习外语,那结果必然是收效甚微了,因此,我们在外语教学中要努力冲破传统工具主义语言观,树立崭新的文化语言观是十分必要的。

2 . 4 文化背景知识能够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它更是一种沟通的工具。

学生们学习英语这门国际性的语言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与其他国家的人们进行沟通交流,跟上世界发展的脚步。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然而,虽然拥有了扎实的语言基础,中国学生在与外国人交流时仍然错误频频、漏洞百出,其原因归根究底就在于对英语文化缺乏了解。

拥有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对于交际能力的提升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它能使人们在交往过程中避免误解,确保沟通交流的顺畅进行。

中西方文化有着巨大的差异,如果对彼此的国家文化无甚了解,就很有可能遇到交流障碍,甚至产生误解。

例如日常打招呼,中国人大多使用“吃了吗?”“上哪呢?”等等,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切感。

可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令对方感到突然、尴尬,甚至不快,因为西方人会把这种问话理解成为一种“盘问”,感到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

在西方,日常打招呼他们只说一声“Hello”或按时间来分,说声“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

2 . 5 词汇学习中的文化渗透词汇中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各种文化信息,词汇本身的产生、延伸和新陈代谢,提供了有关文化发展的信息。

同时,文化发展过程中因人们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历史背景、心理特征等综合起来的文化意识会影响词汇的意义。

教师在教授时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总结中文词汇中的外来词,不仅可培养学生对外国文化和外语学习的积极态度,增强学习动机,更可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

Ⅲ、具体策略教师首先要树立外语教学与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不可分割的观念,不断丰富自己所教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并帮助学生认识到文化背景知识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使用目的语,让学生充分浸没在目的语的语言文化环境之中。

再次,教师还应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紧跟语言发展变化的趋势,掌握语言及词汇发展的最新动态。

因为如果不了解词义的变化,有时即使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交流目的,我们所用的语言也会显得有些古怪或知识已经陈旧。

所以,外语教师应对英语词汇进行动态研究,尽可能地排除由文化差异引起的交际障碍。

最后,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不应仅限于词汇教学,课堂教学的其他方面,如听、说、读、写、译也应该积极进行有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更好效果。

3 . 1、文化背景知识在教学中的意义在英语教学中,要使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教师除了合理有效使用教科书外,还应该积极主动利用各种文化等方面的课程资源来“扩大内需”。

文化背景知识是阅读素质的重要基础。

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不是被动获取阅读材料中的信息,而是运用已经具备的背景知识,根据上下文去预测和理解意思。

或者说人们在理解新事物的时候,需要将新事物与已知的概念、过去的经历即背景知识,联系起来。

所以,激活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可以使其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更加透彻,从而获取更多的知识。

这种知识的积累又为其以后阅读活动中背景知识的激活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3 . 2、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文化素质的培养,而不是纯语言的训练或交际技能的训练。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语言输入和文化输入主要依靠英语教材、课堂和英语教师的传授。

因此,英语教师的英语文化修养显得尤为重要。

英语教师提高文化素养的途径是接受专业培训,学习英语文化课程,深入细致地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甚至生活细节,为改善英语教学创造条件。

英语教师还应更新教学观念,处理好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关系。

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结合教材设置情景,进行跨文化知识的介绍,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比较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使学生认知、理解这种文化差异,有意识地参照得体、恰当的文化背景来进行交流;在课外教师也应最大限度地创设好英语文化氛围,如,鼓励学生广泛地进行课外阅读,多渠道地摄取文化养分,在阅读过程中多注意其中的文化细节,以便更深层次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参照教材内容,以课本剧为依托,让学生参与戏剧表演;组织学生观看外国录像、电影,让学生通过感官与心灵接触目的语国家的文化信息,以轻松愉悦的心情体验外国文化并感悟其文化内涵。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用英语与外国人接触,进行面对面交谈,或访问网站,与外国网友交流,让学生在直接的交流中理解外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锻炼跨文化交际能力。

3 . 3、提高文化修养,扩大知识面英语教师平常就应该做好各种知识的积累,可以通过结交外国朋友、阅读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欣赏精彩的外国电影和歌曲、上网浏览等渠道来了解外国文化,扩大视野,充实自己的文化底蕴,以便在讲解课文时能够得心应手,使课堂教学更有吸引力。

例如,外研版的八年级上册Module 8 Around town ,上这一课时,我用幻灯片展现了一些世界著名建筑物,学生对这些建筑物都不陌生,但也许不清楚它们背后的故事和出自哪个艺术家之手,借此机会我让他们对之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来帮助其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提升文化素养。

又如,Module 5 Western music,我先播放一些学生熟悉的英文歌曲,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再解释西方歌曲的文化背景,并让学生用西方歌曲与中国歌曲做对比,更好的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

3 . 4、要把握时机,随时讲授由于当前中学没有开设专门的文化背景知识课,我们只能按现有教材就地取材,遇到什么讲什么。

教师也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图片资料、使用网络视频、叙述与主题相关的故事、预测课文等方式,有效地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