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7课1929_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和影响测试题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共100张PPT)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共100张PPT)

盲目提前消费
分期付款膨胀
4.危机说法是:“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 供。”人们纷纷贷款购物。据统计,1924~1929年,美 国分期付款的销售额,从20亿美元增加到35亿美元。 汽车、收音机、电冰箱、洗衣机、钢琴、电唱机以 至结婚戒指都可以按月分期付款。后来殡仪馆也登起广 告:“分期付款,人死了,我们来负责料理后事。”
盲目提前消费
分期付款膨胀 盲目扩大生产 分期付款膨胀,造成需求的假象
4.危机的原因——是谁制造了潘多拉魔盒?
真相三
股票投机
20年代初,股票投机成风。 人们不但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投入, 甚至向银行贷款购买股票,造成 这一时期股票价格被大幅度哄抬, 发展到令人难以相信的极端,股 票以其账面价值的3倍到20倍的 价格卖出。连学生都成为证券市 场的主顾。他们受到的宣传是: “买股票就能赚钱,早买早赚, 不买就让别人赚”。
分期付款膨胀
4.危机的原因——是谁制造了潘多拉魔盒?
真相二
当时美国的流行说法是:“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 供。”人们纷纷贷款购物。据统计,1924~1929年,美 国分期付款的销售额,从20亿美元增加到35亿美元。 汽车、收音机、电冰箱、洗衣机、钢琴、电唱机以 至结婚戒指都可以按月分期付款。后来殡仪馆也登起广 告:“分期付款,人死了,我们来负责料理后事。”
2.巨大的反差——危机爆发
3.经济危机的表现
股市崩溃
3.经济危机的表现
股市崩溃
银行倒闭
3.经济危机的表现
股市崩溃
银行倒闭 企业破产
3.经济危机的表现
股市崩溃
银行倒闭 企业破产
工人失业
3.经济危机的表现
股市崩溃
银行倒闭 企业破产
工人失业 农民收入锐减

高中历史重要微知识点第17课1929_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重要微知识点第17课1929_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材料三:20年代初,股票投机成风。 人们不但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投入,甚至向 银行贷款购买股票,造成这一时期股票价 格被大幅度哄抬,发展到令人难以相信的 极端,股票以其账面价值的3倍到20倍的 价格卖出。连学生都成为证券市场的主顾。 他们受到的宣传是:“买股票就能赚钱, 早买早赚,不买就让别人赚”。
股票投机活动 严重冲击金融市场的稳定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国际 市场争夺,彼此矛盾尖锐
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加紧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 加剧世界紧张局势
小结
贫富差距扩场虚假繁荣 股票投机冲击金融市场稳定 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 引发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影响
材料二:当时美国的流行说法是:“一美元首付,一美 元月供,”就能把汽车开回家,住进别墅。 汽车、收 音机、电冰箱、洗衣机、钢琴、电唱机以至结婚戒指 都可以按月分期付款。后来殡仪馆也登起广告:“分 期付款,人死了,我们来负责料理后事。” 分期付款 加剧供需矛盾 市场虚假繁荣 扩大生产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2.经济危机的特点
材料1:从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迅速波及到了其他主要资 本主义国家,并影响到所有的经济部门。
范围特别广
材料2: 一般的经济危机持续一年最多不过两年 ,而30年代初的危机持续了长达4年之久, 有的国家甚至更长一点。
时间相当长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破坏性情况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世界 工业 46.2% 40.6% 28.4% 16.5% 8.4% 下降 外贸 70% 69.1% 50% 50% 缩减 近300 失业 1700 600万 85万 300万 人数 万 万 破坏性特别大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原 因、特点和影响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六单元 第17课时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六单元 第17课时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一、单项选择题 1.1929~1933 年间,美国不少著名文化人被卷入赤贫人
群,《愤怒的葡萄》的作者约翰· 斯坦贝克连一块肥皂都买不起,
只好使用猪油加草木灰和盐做肥皂洗衣服。出现这种现象的原 因是( )
A.美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B.美国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C.资本家的残酷剥削 D.生产绝对过剩导致危机
3.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20 世纪
20 年代后半期,美国市场日益盛行分期付款,以此来刺激消费, 造成市场的虚假“繁荣”。这种“繁荣”不是社会实际消费能力 的增长,而是一种超前消费的形式。但随之而来的很可能是消费 的疲软。而资本家为眼前利润所驱使,盲目扩大生产,使得生产
与销售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针对练习】 “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 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 1920 年到 1929 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 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 了 55%。”该材料显示,造成 1929 年经济大危机的一个重要原
因是(
)
A.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生产相对过剩严重 C.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
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一、1929~1933 年经济危机 1.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固有矛盾依然存在。 (2)主要原因:国民____________扩大,财富集中在少数人 贫富差距 手里,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 分期付款 (3)直接原因:毫无顾忌的____________和银行贷款,造成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大萧条不仅是强烈的,而且具有独特的世界性影响。 美国金融公司不得不收回它们的国外的短期贷款。毫无疑问,这 产生了种种影响。1931 年9 月英国放弃了金本位制,两年后美国 和几乎所有大国也都这样做了。工业和商业的崩溃与金融世界的 崩溃极为相似:不包括苏联在内的世界工业生产指数从1929 年的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亿美元到战后外国欠美国130亿 美元,并掌握世界黄金储备的 40%,华尔街已成为伦敦之后的 另一个世界金融中心。
债权国、世界金融中心
真相三
20年代初,股票投机成风。人们不但 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投入,甚至向银行贷 款购买股票,造成这一时期股票价格被 大幅度哄抬,发展到令人难以相信的极 端,股票以其面值3倍到20倍的价格卖 出。
把军队派来吧。”…“只要来一颗火星,就可以使他们
变成暴民。”
阶级矛盾空前尖锐
材料三:到了1932年,纳粹党的人数已经达到80万人, 成为德国议会中的第一大党。大萧条所带来的经济和 心理冲击使得极端政党看起来更具有吸引力。
法西斯分子乘机兴风作浪
引发了资本主义国家严 重的社会危机
经济危机的影响
• 材料四:大萧条破坏了资本主义经济…1930年 美国通过提高制成品关税的《斯穆特—霍利税 法》后,许多国家政府立刻通过增加美国产品 进口关税加以抵制美国。 • ——《新全球史》
• ——《西方文明简史》
(美国)千百万人只因像畜生那样生活,才免于死 亡……城里的孩子妈妈在码头上徘徊等待,一有腐 烂的水果蔬菜扔出来,就上去同野狗争夺。
• ——《光荣与梦想》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衰退
经济危机的影响
材料二:芝加哥市长听说州议会不肯拨款救济60万失业
者,便告诉州议会:“要是你们想停办救济站,那就先
——《大国崛起·美国》
胡佛反危机的措施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自由放任主义是古典经济学的政策药方,对美国及整 个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英国著名经济学家 亚当·斯密是这一理论的鼓吹者和坚定支持者,他在1776 年出版的《国富论》中对此进行了详细阐述。它认为,市 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 社会经济事务最好由不受国家权力干预的个人决定,政府 扮演好经济“守夜人”的角色足矣。对于政府而言,“只 有管得少,才能管得好”,似乎没有政策就是好政策。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课程标准】知道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教学目标】识记经济危机的表现、经济危机的特点、“自由放任”政策,理解20年代“繁荣”景象、经济危机的原因、影响。

【重、难点】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法、提问启发法、阅读指导法【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却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短促的“繁荣”一夜化为乌有,取而代之的是一派大萧条景象。

大街小巷中的美国人都在纳闷儿,“美国到底怎么了”“美国梦哪里去了”为什么会爆发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为什么如此严重这次经济危机造成怎样的影响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地分析。

一、经济危机的表现:1929年10月24日,美国华尔街股市崩溃二、经济危机的原因:1、危机前的美国:(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导言、第一段与P80《繁荣时期的汽车长龙》)提问: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前美国经济状况如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出现持续繁荣。

战争结束时,美国已从战前一个资本输入国变为资本输出国,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

到1924年,美国掌握的黄金总额已达世界黄金储存量的1/2,控制了国际金融市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金融中心由英国移到了美国。

20年代美国经济虽出现繁荣景象,但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存在,在经济繁荣的背后又潜伏着严重的危机,最终引发了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2、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的原因1)具体原因:A、贫富差距过大:财富过于集中于少数人和企业,广大劳动人民的日益相对贫困,是导致供需矛盾扩大的主要原因。

B、股票投机过度,造成经济繁荣的假象:C、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经济的虚假繁荣2)直接原因:供需矛盾即生产和销售的矛盾。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说课稿
3.案例分析:分析罗斯福新政中的具体政策,探讨其对美国经济复苏的作用,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引导学生进行以下自我评价: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自我总结经济危机的成因、过程、影响及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3.教师针对学生的总结和分享,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
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将采用以下策略:
1.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区分不同层次和重要信息。
2.确保文字简洁,配合图表、时间线等元素,使信息一目了然。
3.在书写过程中,适时停顿,解释板书的各个部分,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以下问题或挑战:
1.学生对经济危机复杂原因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以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为例,引发学生对经济危机的关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历史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对经济危机时期历史情境的体验;
3.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深入思考经济危机的成因、影响及对策;
(二)学习障碍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制度等基础知识。然而,他们可能对经济危机的爆发原因、过程及其影响缺乏深入了解,对罗斯福新政的认识也可能停留在表面。可能存在的学习障碍有:1.对经济危机的复杂原因理解困难;2.对经济危机对各国政治经济影响的认识不足;3.对罗斯福新政政策内容及效果的评价存在误区。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 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 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什么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
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大混乱,其基
本特征是生产相对过剩。
1825 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经济危机。此后 平均大约每隔十年左右,就发生一次经济危机 ,如 1837 年、 1847 年、 1857 年和 1866 年。 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不同程度地爆发了经济危
登起广告:“分期付款,人死了,我们来负责料理后
事。” ” 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
生产材的料社3会:化所有和信生托产投资公生司产都与在进销行售倒的金矛字盾塔式 的资操料作私。人19占28有年之8 月间底的,美国股票市场的平均价格相
经济 当矛于盾股5(票年资投前的本机主4过倍义度。制股度票以其账金面融价值市的场3不倍稳到定20 倍
材料 2 :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减少了 36% ,失业工人
3个00资0本多主万义,的几损百失万比农一民战破的产破,坏上还万要家严银破重行。坏倒闭性。大整
材料 3 :一般的经济危机持续一年最多不过两年,而
30 年代初的危机持续了长达 至更长一点。
4
年之久,时有的间国长家甚
材夜料之4 间:,19“29繁年荣1”0 月被化24为日乌被有称。为黑色的来星势期猛四。烈一
2. 过度信贷消费
3. 股票投机过度
大难临头
经济危机的爆发
开始: 1929 年 10 月 24 日
爆发标志
பைடு நூலகம்
华尔街股市崩溃
表现:
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
市场萧条,生产锐减;失业人数激
增,生活水平下降;农产品价格爆
跌,农民面临破产。
大难临头
危机特点
材资料本1 主:义从国美家国,爆并发影的响经到济所危有机的迅经速济波部及门到范。了围所有广的

人教新课标版必修2历史课件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共27张x

人教新课标版必修2历史课件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共27张x

1929年 8月
股票交易所 人流如潮
在“繁荣”的激励下, 人们怀着一夜暴富的梦 想,醉心于股票等投机 活动 会带来什么后果?
解读病因 贫富差距过大
分期付款膨胀
股票投机过度
生产与消费失衡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经济危机
二、“药”(胡佛的药方是什么)
思考:胡佛为 大萧条开出的 药方是什么? 疗效如何?为 什么没有起作 用?
本课的重点是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在授课中主要利用图片、图画等 生动再现当时的情景;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展开互动式讨论;, 让学生共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难点是经济危机的原因分析,主要是以材 料和情景对话,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进一步认识经济危机对美 国和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打击,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见的手”,这只“看不见的手”是指( B )
A.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 B.市场的自由调节 C.政府刺激消费的措施 D.政府大量发行纸币
5.美国总统布什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时 表示,世界各国要紧密合作应对金融危机,保护主 义无助于克服困难。然而,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 危机期间,正是美国带头大幅度提高关税,从而引
——«大萧条»
美国汽车工人罢工
纳粹独裁者希特勒在发表演讲
山姆大叔有些忐忑,问医生我的病 重不重呢?
发病特点
来势特别猛
波及范围广 破坏性特别大
临床表现及并发症状
股市崩溃迅速冲垮美国的金融机构,随 即席卷整个经济部门 美国开始,波及资本主义世界;金融业开 始,波及整个经济领域
工业、农业、对外贸易剧减,失业率上升
“联邦政府还是少管闲事好”。
——1929年12月3日第一份国情咨文 “经济不景气的问题是绝不能用立法的行 动或行政的声明来解决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和影响1 1933年6月,资本主义各国在伦敦举行的世界经济会议无果而终。

这突出的说明经济大危机()A 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经济关系空前紧张B 瓦解了国际金融体系C 引发了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D 中断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解析:A。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

1933年,正是大危机时代。

各国为摆脱危机,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导致彼此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日趋尖锐,各国关系渐趋紧张。

2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爆发了资本主义历史上极其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

一周之内,美国人在证券交易所内失去的财富达100亿美元,农场主为了销毁“过剩”的产品,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A 经济危机来势猛烈B 经济危机范围广,破坏性强C 经济危机给人们带来深重灾难D 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长解析:B。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历史上极其严重”“100亿美元”“农场主”等信息,可以看出经济危机巨大的破坏性和广泛性,选B。

3 右图是1935年一个描述工会罢工者与试图穿越工厂警戒线的无赖打斗在一起的镜头。

一个罢工者打着“法西斯主义”的标语,几名昏迷的男子躺在地上。

这反映经济危机()A 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危机B 关税壁垒严重C 加剧了世界局势的动荡D 加深了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解析:A。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

从材料中“1935年”“工会罢工者与试图穿越工厂警戒线的无赖打斗在一起”“一个罢工者打着‘法西斯主义’的标语”等信息可知,受大危机的影响,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4 1929年,中国的入超额由以前的每年3亿美元增加到8 16亿美元,1932年入超增加至8 67亿美元,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B 九一八事变的影响C 四大家族垄断的影响D 美国加紧侵华的影响解析:A。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

大危机发生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加紧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导致上述现象的发生,故选A。

5.1929年夏,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股票价格由268美元上升到391美元,这种“牛市”最终导致的结果是( )A.社会财富再分配,社会矛盾得到缓和B.社会财富高度集中,贫富分化严重C.资本主义“黄金时代”来临D.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爆发解析:D。

解答本题要抓住题干关键信息“1929年”“牛市”,再联系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导火线是10月24日股价狂跌可知,D项与题意相符。

6.“在1913~1938年的25年间,世界工业生产量增长了83%,但是世界贸易量只增长了3%”。

这可以用来说明1929~1933年经济危机( )A.破坏性严重B.是生产的相对过剩C.持续时间长 D.加剧各国之间矛盾解析:B:根据题干材料“世界工业生产量增长了83%,但是世界贸易量只增长了3%”可知,这说明国际贸易的增长落后于工业生产的增长,反映了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的本质,故选B项。

7.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期间,俄亥俄州的示威者喊出了“我们必须夺取政权,建立工农共和国”的口号。

这最能说明这次危机( )A.对经济的破坏十分严重B.使人民生活十分困苦C.引起了政治危机D.促进政府调整政策解析:C。

由“建立工农共和国”的口号可知,经济危机引发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一些人要求改变资本主义制度,这说明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故选C项。

8.下面是美国1919年和1929年经济运行情况对照表。

观察表中的数据,下列解读中正确的一项是( )B.数据虽可信但这是表面上的繁荣C.说明美国经济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D.说明此时的贫富差距正在进一步缩小解析:B。

材料表明美国大萧条之前经济出现繁荣现象,但这是表面上的“虚假繁荣”,表格中的数据体现了当时美国的经济发展较快,但这种快速增长的背后也隐藏着危机,故B项正确;“造假”“良性”“缩小”等,明显与当时的实际情况不符,A、C、D项均排除。

9.“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

”这说明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A.政府推行“自由放任”政策B.金融市场投机严重C.社会经济虚假繁荣D.市场供需严重失衡解析:D。

题干中提到经济危机的原因是工人工资的增长幅度远远低于社会劳动生产率,工人的工资决定了市场的购买力或者是市场需求,而不断上升的生产率就等于市场的供给,由此导致供需严重失衡,即供给远远大于需求,故选D。

10.(2018·宜春高一检测)以下是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状况表。

此表最能说明当时( )A 德国遭到的破坏最严重B.世界各国经济普遍下降C.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长D.经济危机破坏力巨大解析:D。

据材料五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世界在工业下降、外贸缩减和失业人数方面的数据可知,经济危机破坏力巨大,故选D。

11.“分期付款、抵押贷款、信用卡等消费方式引诱着人们用手头还没有的钱买用不着的东西……由新教伦理的节俭观让位于享乐消费观。

”这种享乐消费观( )A.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原因之一B.有利于扩大需求,摆脱经济危机C.是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实际应用D.是解决当前欧债危机的主要途径解析:A。

“分期付款、抵押贷款、信用卡等消费方式”导致的过度消费是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原因之一,故A项正确;材料中论述的是经济危机的原因,不是摆脱方式,故B项错误;凯恩斯主义理论主张有计划的消费,不是盲目消费,故C项错误;享乐消费观只能导致危机加剧,不可能解决当前欧债危机,故D项错误。

12.(2017·天津学业水平测试)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处于繁荣时期,财富集中在少数人和大企业手中,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1929年,占美国人口1%的富人拥有的财富超过美国全部国民财富的三分之一。

上述现象对美国造成的影响是( )A.经济的持续繁荣发展B.埋下经济危机的隐患C.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D.民主政治转变为富人专制解析:B。

从题干可看出,繁荣时期的美国,社会财富高度集中,贫富差距扩大,从而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加剧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最终导致了经济危机的爆发,故选B。

13.(2018·宜春高一检测)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美国等70多个国家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与1929年相比提高了60%~100%。

对此评述正确的是( )①加剧了世界性经济危机②各国全面加强经济干预③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扩大④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B。

根据材料“美国等70多个国家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可知,这是为了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摆脱经济危机,但结果却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混乱,从而加剧经济危机和国际关系的恶化,故选B。

14.“1931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

”阿诺德·汤因比产生上述言论的原因是( )A.国家对经济的宏观干预加强B.“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失败C.苏联实力壮大威胁西方安全D.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解析:D。

根据材料“1931年”并结合所学可知,此时西方正爆发大规模经济危机(1929~1933年),“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表明西方的政治制度遭到了人们的质疑,结合所学,当时出现严重的政治危机,法西斯主义和工人运动兴起,故D正确。

15.(2017·郑州高一第二学期期末)据统计,1920~1929年,美国工厂中生产率增长55%,而工人的工资只增长了2%。

占全国人口5%的富人几乎占了全部收入的1/3,约60%的美国家庭收入仅够生活在温饱线上。

这反映了当时的美国( ) A.经济危机空前严重B.消费市场的相对狭小C.供需保持基本平衡D.国家干预效果不明显解析:B。

从材料中“约60%的美国家庭收入仅够生活在温饱线上”可知,美国穷人占主体,故实际购买力低,消费市场狭小,故B项正确。

16.(2017·河南六市二模)以下为1927~1930年美国社会离婚率统计表,这表明( )A 新政有利于促进社会及家庭稳定B.自由主义思潮影响美国家庭稳定C.经济水平与家庭稳定程度正相关D.家庭稳定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大解析:D。

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之后,离婚率反而下降了,说明家庭稳定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大,故D项正确。

17 (2018·江苏如皋期末)1932年12月4日的美国《纽约时报》报道:“在现有谷物价格的条件下,家庭和机关中利用谷物作燃料,要比用煤砖更合算。

”这反映了当时( )A 胡佛政府开始干预农业经济B 罗斯福政府推行减耕减产政策C 出现农产品严重过剩的现象D 煤炭资源不足的危机暴露出来解析:C。

题干材料未涉及干预农业,与材料中“利用谷物作燃料”不符,故A项错误;1933年3月,罗斯福就职总统与材料中“1932年12月4日”不符,故B项错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表现是产品严重过剩,“利用谷物作燃料,要比用煤砖更合算”是由于谷物产量过剩,价格下降,故C项正确;材料中“在现有谷物价格的条件下”反映了更便宜,没有涉及煤炭资源不足,故D项错误。

18 1931年,在美国纽约州的一所小学里,有一位教员劝一个小女孩回家吃点东西,可小女孩有气无力地说:“不行啊,我们家是轮流吃饭,今天该我妹妹吃!”这表明( )A 危机面前胡佛没有采取任何措施B 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与中国人不同C 美国经济危机导致贫富差距悬殊D 经济危机使美国人民生活很艰难解析:D。

A项与材料无关且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B和C的内容,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轮流吃饭”,说明在经济危机时期美国人民生活很艰难。

19 “1930年,美国提高近九百种商品的关税,其他国家也采取报复措施,提高关税壁垒。

”这表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A 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部矛盾B 促使世界大国联合应对人类困难C 使德国和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D 引发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战争解析:D。

“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部矛盾”与材料“其他国家”信息不符,A 项错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后,各国以邻为壑,转嫁危机,B项错误;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依据材料“1930年,美国提高近九百种商品的关税,其他国家也采取报复措施,提高关税壁垒”可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引发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贸易战争,各国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彼此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日趋尖锐,D项正确。

20 1932年,拿不到养老金的老兵在首都华盛顿非法占据长达数月之久;来自匹兹堡的失业工人结成摩托车队,到华盛顿游行示威;在爱荷华州,愤怒的农民倾倒了大量牛奶,阻塞街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