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检测三极管的三个极

合集下载

怎样用万用表辨别三极管的三个极

怎样用万用表辨别三极管的三个极

怎样用万用表辨别三极管的三个极答案数字万用表测试与指针万用表有区别,那么用数字万用表如何测试出三极管的极性呢?首先将万用表打到测试二极管端,用万用表的红表笔接触三极管的其中一个管脚,而用万用表另外的那支表笔去测试其余的管脚,直到测试出如下结果:1、如果三极管的黑表笔接其中一个管脚,而用红表笔测其它两个管脚都导通有电压显示,那么此三极管为PNP三极管,且黑表笔所接的脚为三极管的基极B,用上述方法测试时其中万用表的红表笔接其中一个脚的电压稍高,那么此脚为三极管的发射极E,剩下的电压偏低的那个管脚为集电极C。

2、如果三极管的红表笔接其中一个管脚,而用黑表笔测其它两个管脚都导通有电压显示,那么此三极管为NPN三极管,且红表笔所接的脚为三极管的基极B,用上述方法测试时其中万用表的黑表笔接其中一个脚的电压稍高,那么此脚为三极管的发射极E,剩下的电压偏低的那个管脚为集电极C。

------------------------------------------------------------------------------------------------------1 中、小功率三极管的检测A 已知型号和管脚排列的三极管,可按下述方法来判断其性能好坏(a)测量极间电阻。

将万用表置于R×100或R×1K挡,按照红、黑表笔的六种不同接法进行测试。

其中,发射结和集电结的正向电阻值比较低,其他四种接法测得的电阻值都很高,约为几百千欧至无穷大。

但不管是低阻还是高阻,硅材料三极管的极间电阻要比锗材料三极管的极间电阻大得多。

(b) 三极管的穿透电流ICEO的数值近似等于管子的倍数β和集电结的反向电流ICBO的乘积。

ICBO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增长很快,ICBO的增加必然造成ICEO 的增大。

而ICEO的增大将直接影响管子工作的稳定性,所以在使用中应尽量选用ICEO小的管子。

通过用万用表电阻直接测量三极管e-c极之间的电阻方法,可间接估计ICEO的大小,具体方法如下:万用表电阻的量程一般选用R×100或R×1K挡,对于PNP管,黑表管接e极,红表笔接c极,对于NPN型三极管,黑表笔接c极,红表笔接e极。

三极管引脚区分

三极管引脚区分

另一种方法是使用 hFE 挡来进行判断。在确定了三极管的基极和管型后,将三极管的基极按照基极的位置和管型插入到卢值测量孔中,其他两个引脚插入到余下的三个测量孔中的任意两个,观察显示屏上数据的大小,找出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交换位置后再测量一下,观察显示屏数值的大小,反复测量四次,对比观察。以所测的数值最大的一次为准,就是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系数卢,相对应插孔的电极即是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
3检测快恢复、超快恢复二极管
用万用表检测快恢复、超快恢复二极管的方法基本与检测塑封硅整流二极管的方法相同。即先用R×1k挡检测一下其单向导电性,一般正向电阻为45k左右,反向电阻
为无穷大;再用R×1挡复测一次,一般正向电阻为几,反向电阻仍为无穷大。
4检测双向触发二极管
相关内容
2010-9-13 三极管集电极与发射极区分
2010-4-18 在multisim7中,怎么区分三极管的集电极,发射极和基极?
2011-1-13 贴片三极管如何区分发射极和极电极 1
2009-12-23 判断三极管的发射极和集电极 2
2008-7-12 用新型数字万用表如何判断三极管的发射极和集电极 3
6高频变阻二极管的检测
A识别正、负极
高频变阻二极管与普通二极管在外观上的区别是其色标颜色不同,普通二极管的色标颜色一般为黑色,而高频变阻二极管的色标颜色则为浅色。其极性规律与普通二极管相似,即带绿色环的一端为负极,不带绿色环的一端为正极。
B测量正、反向电阻来判断其好坏
具体方法与测量普通二极管正、反向电阻的方法相同,当使用500型万用表R×1k挡测量时,正常的高频变阻二极管的正向电阻为5k~55k,反向电阻为无穷大。
(b)观察外壳上的色点。在点接触二极管的外壳上,通常标有极性色点(白色或红色)。一般标有色点的一端即为正极。还有的二极管上标有色环,带色环的一端则为负极。

三极管的判断方法

三极管的判断方法

三极管的判断方法一,三极管类型1. 先判定基极b(一般中间的就是):先假定一个管脚是b,把红表笔接这个b,用黑表笔分别接触另两个管脚,测得或者都是高阻值时,说明假定正确。

2.因为红表笔实际是表电源的负极,所以当测得都是低阻值时,b是N型材料,两端是P型材料,就是PNP型。

3.所以当测得都是高阻值时,b是P型材料,两端是N型材料,就是NPN型。

4.我们一般可以容易找到基极b,但另外两个电极哪个是集电极c,哪个是发射极e呢?这时我们可以用测穿透电流ICEO 的方法确定集电极c和发射极e。

(1) 对于NPN型三极管,用手指捏住b极与假设的c极,管脚间利用我们的手指充当电阻的作用,用黑表笔接假设的c 极,红表笔接假设的e极,万用表打到*1K档测量两极间的电阻Rce;之后将假设的c ,e极对调再测一次。

虽然两次测量中万用表指针偏转角度都很小,但仔细观察,总会有一次偏转角度稍大,此时电流的流向一定是:黑表笔→c极→b极→e极→红表笔,所以此时黑表笔所接的一定是集电极c,红表笔所接的一定是发射极e。

(2) 对于PNP型的三极管,道理也类似于NPN型,其电流流向一定是:黑表笔→e极→b极→c极→红表笔,其电流流向也与三极管符号中的箭头方向一致,所以此时黑表笔所接的一定是发射极e,红表笔所接的一定是集电极c。

4.直流放大倍数的hFE的测量:先转动开关至晶体管调节Adj位置上,将红黑测试笔短接,调节欧姆调零电位器,使指针对准300hFE刻度线上,然后转动开关到hFE位置,将要测的晶体管脚分别插入晶体管测试座的ebc管座内,指针偏转所示数值约为晶体管的直流放大倍数ß值。

N型插入N型插座,P型插入P型插座。

5.(2)发射极e和集电极c的判断利用万用表测量β(HFE)值的档位,判断发射极e和集电极c。

将档位旋至MFE基极插入所对应类型的孔中,把其于管脚分别插入c、e孔观察数据,再将c、e孔中的管脚对调再看数据,数值大的说明管脚插对了。

检测三极管的B,C,E极以及PNP型与NPN型

检测三极管的B,C,E极以及PNP型与NPN型

怎样检测三极管的B,C,E极以及PNP型与NPN型一、晶体三极管的结构类型晶体三极管通常称为晶体管或三极管,是各种电子设备的常用元件。

三极管的内部结构和电路符号如图5-49所示。

它是由两个相距很近的PN结组成的,一般都有三个电极,即发射极E、基极B和集电极C。

三个电极分别与三极管内部半导体的三个区(发射区、基区和集电区)相接。

发射区与基区之间的PN结称为发射结:集电区与基区之间的PN结称为集电结。

按PN结的不同组合方式,晶体三极管分为PNP 型和NPN型两种,这两种类型的三极管在电路符号上是有区别的。

PNP型管的发射极箭头向内,NPN型管的发射极箭头向外。

二者电源电压的连接方式是不同的。

二、晶体管的检测方法利用数字万用表不仅能判定晶体管电极、测量管子的共发射极电流放大系数hFE,还可鉴别硅管与锗管。

由于数字万用表电阻档的测试电流小,所以不适用于检测晶体管,应使用二极管档及hFE档进行测试。

1.鉴别基极B将数字万用表拨至二极管档,红表笔固定任接某个引脚,用黑表笔依次接触另外两个引脚,如果两次显示值均小于1V或都显示溢出符号“1”,则红表笔所接的引脚就是基极B。

如果在两次测试中,一次显示值小于1V,另一次显示溢出符号“1”,表明红表笔接的引脚不是基极B,此时应改换其他引脚重新测量,直到找出基极B为止。

2.区分NPN管与PNP管仍使用数字万用表的二极管档。

按上述操作确认基极B之后,将红表笔接基极B,用黑表笔先后接触其他两个引脚。

如果都显示0.500~0.800V,则被测管属于NPN 型;若两次都显示溢出符号“1”,则表明被测管属于PNP管。

3.区分集电极C与发射极E(兼测hFE值)鉴别区分晶体管的集电极C与发射极E,需使用数字万用表的hFE档。

如果假设被测管是NPN型管,则将数字万用表拨至hFE档,使用NPN插孔。

把基极B插入B 孔,剩下两个引脚分别插入C孔和E孔中。

若测出的hFE为几十~几百,说明管子属于正常接法,放大能力较强,此时C孔插的是集电极C,E孔插的是发射极E,参见图5-50(a)。

三级管检测方法

三级管检测方法

三级管检测方法
三极管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用于放大和开关电路。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三极管检测方法:
- 万用表测量法:使用万用表的二极管档位,可以测量三极管的基极-发射极和基极-集电极之间的二极管压降。

正常情况下,正向压降应该在 0.5-0.7V 之间,反向压降应该接近无穷大。

如果测量结果异常,说明三极管可能损坏。

- 指针万用表测量法:使用指针万用表的电阻档位,可以测量三极管的各个引脚之间的电阻值。

正常情况下,基极-发射极之间的电阻值应该较小,基极-集电极之间的电阻值应该较大,集电极-发射极之间的电阻值应该接近无穷大。

如果测量结果异常,说明三极管可能损坏。

- 示波器测量法:使用示波器可以测量三极管的输入和输出信号波形。

正常情况下,输入信号应该能够被三极管放大或开关,输出信号应该与输入信号有相应的变化。

如果测量结果异常,说明三极管可能损坏。

- 替代法:如果怀疑某个三极管损坏,可以使用同型号的三极管进行替代测试。

如果替代后电路工作正常,说明原三极管可能损坏。

需要注意的是,在检测三极管时,应该先了解其引脚排列和工作原理,避免误操作导致损坏。

同时,应该使用合适的测试仪器和工具,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如何检测三极管的三个极

如何检测三极管的三个极

如何检测三极管的三个极检测三极管的三个极是电子维修中基础且重要的操作之一。

三极管具有三个主要电极:基极(B)、集电极(C)和发射极(E)。

以下是一种通用的检测三极管三个极的方法:所需工具和材料:1.万用表2.三极管3.合适的鳄鱼夹或测试线步骤:1.准备万用表:将万用表调整到合适的电阻档位。

对于大部分的万用表,通常可以选择“×1k”或“×100”电阻档。

2.选择测试对象:将万用表的一个测试针连接到三极管的基极(B),另一个测试针连接到集电极(C)或发射极(E)。

注意,此时连接的方式会影响到后续的读数解释。

3.确定基极(B):如果连接的是集电极(C)和发射极(E),则转动三极管,直到万用表的读数接近于零。

此时的基极(B)通常会和万用表的负极在同一侧。

4.确定集电极(C)和发射极(E):如果连接的是基极(B)和集电极(C),那么在万用表读数接近于零时,此时的集电极(C)会和万用表的负极在同一侧。

如果连接的是基极(B)和发射极(E),那么在万用表读数接近于零时,此时的发射极(E)会和万用表的负极在同一侧。

5.验证检测结果: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初步确定三极管的三个极。

为了验证我们的检测结果是否准确,可以再次使用万用表进行验证。

这次我们选择合适的电阻档位,例如“×1k”,然后将一个测试针连接到基极(B),另一个测试针连接到集电极(C)或发射极(E)。

如果检测到的电阻值与标准值相近,那么我们的检测结果应该是准确的。

除了使用万用表进行检测外,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可以用来检测三极管的三个极。

例如,可以使用电路板上的电路图来辅助检测,或者使用专业的三极管测试仪进行检测。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条件进行选择。

总之,检测三极管的三个极是电子维修中基础且重要的操作之一。

通过掌握通用的检测方法和注意事项,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进行操作,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确定三极管的三个极,为电子设备的维修和故障排除提供有力支持。

三极管的测量方法

三极管的测量方法

三极管的测量方法判断基极和三极管的类型:先假设三极管的某极为“基极”,将黑表笔接在假设基极上,再将红表笔依次接到其余两个电极上,若两次测得的电阻都大(约几K到几十K),都小(几百至几K),对换表笔重复上述测量,若测得两个阻值相反(都很小或都很大),则可确定假设的基极是正确的,否则另假设一极为“基极”,重复上述测试,以确定基极.当基极确定后,将黑表笔接基极,红表笔笔接基它两极若测得电阻值都很少,则该三极管为NPN,反之为PNP.判断集电极C和发射极E,以NPN为例:把黑表笔接至假充的集电极C,红表笔接到假设的发射极E,并用手捏住B和C极,读出表头C,E电阻值,将红,黑表笔反接重测.若第一次电阻比第二次小,说明原假设成立.三极管测量方法2007-04-22 08:40三极管的管脚必须正确辨认,否则,接入电路不但不能正常工作,还可能烧坏晶体管。

己知三极管类型及电极,指针式万用表判别晶体管好坏的方法如下:①测 NPN 三极管:将万用表欧姆挡置 "R × 100" 或 "R × lk" 处,把黑表笔接在基极上,将红表笔先后接在其余两个极上,如果两次测得的电阻值都较小,再将红表笔接在基极上,将黑表笔先后接在其余两个极上,如果两次测得的电阻值都很大,则说明三极管是好的。

②测 PNP 三极管:将万用表欧姆挡置 "R × 100" 或 "R × lk" 处,把红表笔接在基极上,将黑表笔先后接在其余两个极上,如果两次测得的电阻值都较小,再将黑表笔接在基极上,将红表笔先后接在其余两个极上,如果两次测得的电阻值都很大,则说明三极管是好的。

当三极管上标记不清楚时,可以用万用表来初步确定三极管的好坏及类型 (NPN 型还是 PNP 型 ),并辨别出e、b、c三个电极。

测试方法如下 :①用指针式万用表判断基极 b 和三极管的类型:将万用表欧姆挡置 "R ×100" 或"R×lk" 处,先假设三极管的某极为"基极",并把黑表笔接在假设的基极上,将红表笔先后接在其余两个极上,如果两次测得的电阻值都很小(或约为几百欧至几千欧 ),则假设的基极是正确的,且被测三极管为 NPN 型管;同上,如果两次测得的电阻值都很大( 约为几千欧至几十千欧 ), 则假设的基极是正确的,且被测三极管为 PNP 型管。

万用表测量三极管的方法

万用表测量三极管的方法

万用表测量三极管的方法一、了解三极管。

1.1 三极管是啥。

三极管啊,那可是电子电路里相当重要的小玩意儿呢。

它就像一个小小的交通指挥官,在电路里控制着电流的走向。

简单来说,它有三个电极,分别是基极、集电极和发射极。

这三个极相互配合,就能让三极管在放大、开关等电路功能里大显身手。

1.2 为啥要测量。

二、万用表准备。

2.1 万用表类型。

万用表有指针式和数字式两种。

指针式万用表就像个老派的钟表,指针会在表盘上晃悠,通过指针的位置来读数。

数字式万用表呢,就直接显示数字,简单明了,就像现在的电子表,一眼就能看清楚数值。

这两种万用表都能用来测量三极管。

2.2 档位选择。

测量三极管的时候,我们得把万用表调到合适的档位。

对于指针式万用表,一般要用到电阻档,不同的三极管可能需要不同的量程,就像不同的锁可能需要不同大小的钥匙。

数字式万用表呢,有的有专门的三极管测量档位,如果没有,也可以用二极管测试档位来测量。

三、测量步骤。

3.1 确定基极。

首先要确定三极管的基极。

这就像找到一个团队的核心人物一样。

我们可以把万用表的表笔分别接触三极管的三个电极中的任意两个,然后交换表笔再测一次。

如果两次测量中,有一组测量结果显示出比较小的电阻值(指针式万用表)或者有一定的电压显示(数字式万用表),那么这两个电极中的其中一个就是基极。

这就有点像“顺藤摸瓜”,通过这种方法把基极找出来。

3.2 判别类型。

找到基极之后,就可以判别三极管的类型了。

如果用红表笔接基极,黑表笔分别接另外两个电极时,测量结果都比较小(指针式万用表)或者有正向电压显示(数字式万用表),那这个三极管就是NPN型的;反之,如果黑表笔接基极,红表笔接另外两个电极时测量结果符合上述情况,那就是PNP型的。

这就像区分男女一样,有不同的特征来判断。

3.3 测量好坏。

最后就是测量三极管的好坏了。

对于NPN型三极管,我们把万用表调到合适的电阻档或者二极管测试档,黑表笔接集电极,红表笔接发射极,正常情况下应该有一定的电阻值或者正向电压显示,如果显示无穷大或者为零,那就可能是三极管坏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检测三极管的三个极
可以用万用表来初步确定三极管的好坏及类型(NPN 型还是PNP 型),
并辨别出e(发射极)、b(基极)、c(集电极)三个电极。

测试方法如下:
①用指针式万用表判断基极 b 和三极管的类型:将万用表欧姆挡置"R ×100" 或"R×lk" 处,先假设三极管的某极为"基极",并把黑表笔接在假设的基极上,将红表笔先后接在其余两个极上,如果两次测得的电阻值都很小(或约为几百欧
至几千欧),则假设的基极是正确的,且被测三极管为NPN 型管;同上,如果两次测得的电阻值都很大( 约为几千欧至几十千欧), 则假设的基极是正确的,且被
测三极管为PNP 型管。

如果两次测得的电阻值是一大一小,则原来假设的基极是错误的,这时必须重新假设另一电极为"基极",再重复上述测试。

②判断集电极c和发射极e:仍将指针式万用表欧姆挡置"R × 100"或"R ×
1k" 处,以NPN管为例,把黑表笔接在假设的集电极c上,红表笔接到假设的发射极e上,并用手捏住b和c极( 不能使b、c直接接触), 通过人体, 相当 b 、C 之间接入偏置电阻, 读出表头所示的阻值, 然后将两表笔反接重测。

若第一次测得的阻值比第二次小, 说明原假设成立, 因为 c 、 e 问电阻值小说明通过万用表的电流大, 偏置正常。

③用数字万用表测二极管的挡位也能检测三极管的PN结,可以很方便地确定三极管的好坏及类型,但要注意,与指针式万用表不同,数字式万用表红表笔为
内部电池的正端。

例:当把红表笔接在假设的基极上, 而将黑表笔先后接到其余两个极上, 如果表显示通〈硅管正向压降在0.6V 左右), 则假设的基极是正确的, 且被测三极管为NPN 型管。

数字式万用表一般都有测三极管放大倍数的挡位(hFE), 使用时, 先确认晶体管类型, 然后将被测管子 e 、b 、c三脚分别插入数字式万用表面板对应的三极管插孔中,表显示出hFE 的近似值。

三极管的管型及管脚的判别
为了迅速掌握测判方法,结出四句口诀:“三颠倒,找基极;PN结,定管型;顺箭头,偏转大;测不准,动嘴巴。

”下面进行解释。

一、三颠倒,找基极
大家知道,三极管是含有两个PN结的半导体器件。

根据两个PN结连接方式不同,可以分为NPN型和PNP型两种不同导电类型的三极管;
测试三极管要使用万用电表的欧姆挡,并选择R×100或R×1k挡位,红表笔正,黑表笔负。

假定我们并不知道被测三极管是NPN型还是PNP型,也分不清各管脚是什么电极。

测试的第一步是判断哪个管脚是基极。

这时,我们任取两个电极(如这两个电极为1、2),用万用电表两支表笔颠倒测量它的正、反向电阻,观察表针的
偏转角度;接着,再取1、3两个电极和2、3两个电极,分别颠倒测量它们的正、反向电阻,观察表针的偏转角度。

在这三次颠倒测量中,必然有两次测量结果相近:即颠倒测量中表针一次偏转大,一次偏转小;剩下一次必然是颠倒测量前后指针偏转角度都很小,这一次未测的那只管脚就是我们要寻找的基极。

二、PN结,定管型
找出三极管的基极后,我们就可以根据基极与另外两个电极之间PN结的方向来确定管子的导电类型。

将万用表的黑表笔接触基极,红表笔接触另外两个电极中的任一电极,若表头指针偏转角度很大,则说明被测三极管为NPN型管;若表头指针偏转角度很小,则被测管即为PNP型。

三、顺箭头,偏转大
找出了基极b,另外两个电极哪个是集电极c,哪个是发射极e呢?这时我们可以用测穿透电流ICEO的方法确定集电极c和发射极e。

(1) 对于NPN型三极管,穿透电流的测量电路如图3所示。

根据这个原理,用万用电表的黑、红表笔颠倒测量两极间的正、反向电阻Rce和Rec,虽然两次测量中万用表指针偏转角度都很小,但仔细观察,总会有一次偏转角度稍大,此时电流的流向一定是:黑表笔→c极→b极→e极→红表笔,电流流向正好与三极管符号中的箭头方向一致(“顺箭头”),所以此时黑表笔所接的一定是集电极c,红表笔所接的一定是发射极e。

(2) 对于PNP型的三极管,道理也类似于NPN型,其电流流向一定是:黑表笔→e极→b极→c极→红表笔,其电流流向也与三极管符号中的箭头方向一致,所以此时黑表笔所接的一定是发射极e,红表笔所接的一定是集电极c。

四、测不出,动嘴巴
若在“顺箭头,偏转大”的测量过程中,若由于颠倒前后的两次测量指针偏转均太小难以区分时,就要“动嘴巴”了。

具体方法是:在“顺箭头,偏转大”的两次测量中,用两只手分别捏住两表笔与管脚的结合部,用嘴巴含住(或用舌头抵住)基电极b,仍用“顺箭头,偏转大”的判别方法即可区分开集电极c与发射极e。

其中人体起到直流偏置电阻的作用,目的是使效果更加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