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学案

合集下载

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导学案doc

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导学案doc

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一、课前预习通(一)知识清单梳理噪声的来源物理学角度:发声体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环保角度: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工作、学习,以及对人们正常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划分等级:分贝危害:不太强的噪声使人感到厌烦;较强的噪声使人感到刺耳难受;极强的噪声会直接致人死亡控制噪声(1)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在人耳处减弱噪声;(3)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二)基础知识达标阅读教材P42页,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属于噪声的是()A.上课时,学校大喇叭传出优美的歌声B.上课时,老师的讲话声2.如图所示的示波器显示了两种声波的波形图,通过对比观察,回答下列问题:(1)图说明发声体振动时是规则的;(2)图说明发声体振动时是不规则的;(3)由此可知发声体做振动时产生的声音就是噪声。

阅读教材P43页,回答下列问题:“dB”的理解,正确的是()4. 分贝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分贝。

阅读教材P43页,回答下列问题:5.下列关于噪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噪声一定会致人伤害B.在家里,几位同学旁若无人地引吭高歌不是噪声声只能从声源和人耳处减弱6.中考前夕,为了不打扰小明学习,姥姥看电视时调小了音量,这是在减弱噪声的。

二、课堂探究通(一)重难点探究探究一噪声的来源如图所示,是两个物体振动是的声波图,对比观察声波图,你发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如果人在休息时,哪个声音会影响人的休息?这又说明什么?总结:甲声波图表明物体规则振动,乙声波图表明物体不规则振动。

说明了乙发声体发出的声音属于噪声。

人休息时需要环境安静,因此这两个声音都会影响人的正常休息。

1.噪声的来源:(1)物理学角度:发声体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2)环保角度: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工作、学习,以及对人们正常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1)砂轮打磨工件的声音。

(2)午夜休息时,练歌房的唱歌声。

例1:下列声音中属于噪声的是()A.足球比赛时,震耳欲聋的呐喊声D.午休时,小明和小华说悄悄话解析: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工作、学习,以及对人们正常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1.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学案

1.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学案

物理学案§1.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学习目标】1.从物理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认识噪声。

2.知道的来源及危害。

3.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和方法。

【重点】噪声的来源及危害,减弱噪声的途径【难点】噪声的等级自主学习:一、噪声:【要点1】噪声噪声的来源自学课本P25“噪声的来源”1.以自己对声音的感受,说出什么是噪声:2.小组讨论:举一些生活中产生噪声的例子。

〖总结〗1.从主观感受角度讲:(1)乐音:通常是指那些的,令人的声音。

波形是的。

(2)噪声:通常是指那些的、令人的声音。

波形是的。

2.从物理学角度讲:噪声是发声体做振动时发出的声音,波形是的。

3.从环保角度讲: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声音,以及都属于噪声。

〖讨论〗(1)如果我们正在上课而旁边有人在欣赏音乐,那么这“动听的音乐”对我们来说需不需要呢?而对于欣赏音乐的人来说是否也不需要呢?。

(2)结合家庭、学校周围环境,在生活中,有哪些声音属于噪声?。

【要点2】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活动1〗阅读课本P25“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完成下列题目:1.从物理学角度看,你周围的噪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你周围的噪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们用_________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符号是_________,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___;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___。

3.列举噪声的危害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

【要点3】控制噪声:由于我们听到声音的过程是:声源→传声介质→人耳,所以控制噪声的方法也要从以上三个方面加以控制。

讨论:假如你正在学习,但楼下音乐的吵闹声影响了你,你该怎么办呢?总结:控制噪声的三个方法1、在控制如:摩托车上的消声器;用光信号代替声信号;提高技术,增加金属间的弹性,研制无声合金等。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教学设计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教学设计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噪声的定义、产生原因和分类。

掌握噪声对人体健康和生活环境的危害。

熟悉噪声控制的方法和措施。

2.能力目标能够分析噪声对人体健康和生活环境的危害。

能够提出噪声控制的方案和措施。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噪声控制意识。

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噪声的定义、产生原因和分类。

2.噪声对人体健康和生活环境的危害。

3.噪声控制的方法和措施。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噪声录音,让学生感受一下噪声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噪声对我们的危害有哪些。

2.知识讲解(30分钟)2.1噪声的定义、产生原因和分类。

讲解噪声的定义、噪声的产生原因和噪声的分类,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图表进行说明和分析。

2.2噪声对人体健康和生活环境的危害。

通过介绍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噪声对生活环境的破坏,让学生了解噪声的危害性。

3.分组探究(20分钟)4.小组展示(20分钟)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调查结果和分析报告。

其他同学可以提出问题和建议。

5.噪声控制的方法和措施(20分钟)通过讲解噪声控制的方法和措施,如隔离、吸声、降噪等,让学生了解如何减少噪声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

6.总结归纳(10分钟)对学生进行总结,强调噪声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7.课堂练习(10分钟)为了检验学生对噪声的知识和噪声控制的方法的掌握情况,进行一些简单的选择题和问答题的练习。

四、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参与度,以及课后布置的作业,评价学生对噪声的危害和噪声控制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及时调整教学设计,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学案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学案

第二章: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学习目标】
1、了解噪声的来源,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的方法。

2、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控制噪声的思路。

3、通过学习,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探究过程】
思考:1、大家在早上或中午休息时,什么事情会让你感到烦躁?
2、在教室为大家上课时,老师最反感的事情是什么?
一、噪声的来源
【活动一】
观察泡沫塑料块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并与音叉发出的声音的波形比较。

1、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发声体做时会发出噪声。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产生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想想议议】
你周围常有哪些噪声?请说说自己的感受并找到这些噪声的来源。

二、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
【活动二】
阅读教材P43,回答下列问题。

1、人们以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用符号来表示。

2、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 dB;为了保护我们的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 dB。

三、控制噪声
【活动三】
思考:你是怎样听到噪声的?
1、控制噪声的方法:
【想想做做】
把正在发声的物体放入盒中,听听声音的变化。

取出后,分别用报纸、海绵等不同材料包住它,再放入盒中,听声音的变化。

由此你有什么启示?你能举出一些生活中采用不同方法控制噪声的实例吗?
2、减弱噪声的途径:。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课题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噪声的来源.2.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的途径.3.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4.通过学习,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具有保护自己、关心他人的意识.教学重点知道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教具准备闹钟、纸盒、耳罩、泡沫塑料、示波器、铁钉、玻璃、录像带、录像机、电视等.教学难点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教学课时1课时课前预习1.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2.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长期生活在90dB 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产生神经衰弱、头疼等疾病.3.控制噪声从三方面入手,即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布置的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导入大自然中的声音多种多样.优美的乐音令人心情舒畅,而杂乱的声音——噪声刺耳难听,让人感到心烦意乱.噪声问题伴随着现代化大工业的发展而逐渐突出.近年来,噪声已列为国际公害,它严重地污染着环境,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噪声污染已与水污染、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一起,成为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关于噪声,备课笔记新课导入同学们想了解哪些问题呢?生1:噪声从哪里来?生2:噪声的波形有什么特点?生3:什么样的声音是噪声?生4:噪声有什么危害?生5:用什么办法可以减弱噪声?同学们有很浓厚的求知欲,这很好.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与噪声有关的一些知识.进行新课噪声的来源、等级和危害1.噪声的来源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49“噪声的来源”,分组讨论并回答下面的思考题:(多媒体展示)思考题:(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用什么实验可以验证你的说法?(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3)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有哪些?(4)你能举出生活中噪声的实例吗?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并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来回答.学生回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后回答,并进行补充讲解)(1)从物理学的角度,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因此,优美动听的音乐有时也会变为噪声.(3)城市噪声的来源是非常多的,大致可分成四类:交通运输噪声、工业噪声、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4)举例:①交通运输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排气声、机械运转声等.②工业噪声: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等.③施工噪声:筑路、盖楼时发出的噪声等.④社会生活噪声:家庭噪声,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里的喧哗声等.同学们回答得很好,针对思考题(1)中提到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我们就一起做个实验来证实一下.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示波器观察泡沫塑料块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并与乐音声音的波形作比较.学生仔细观察后回答:泡沫塑料块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没有规则,乐音声音的波形有规则.教师鼓励学生的回答,并进行总结和板书.板书:噪声及噪声的来源: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2.噪声的来源包括:(1)交通运输噪声;(2)工业噪声;(3)施工噪声;(4)社会生活噪声.备课笔记知识拓展:进行新课【例1】(多媒体展示)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和乐音的主要区别是()A.噪声的响度大,乐音的响度小B.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C.乐音的音调低,噪声的音调高D.乐音是发声体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发声体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解析:乐音和噪声都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从物理学角度看,乐音是发声体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发声体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与它们的音调、响度无关.乐音不仅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其他物体发出的声音也可以是乐音,噪声也不仅是机器发出的声音,一些爆炸等都能发出噪声.答案:D2.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教师播放以下声音,引导学生感受:(多媒体播放)(1)自习课上,教室里很安静,不小心学习用具掉到地上发出的声音.(2)来自建筑工地上搅拌机的隆隆声.(3)生活区里汽车、摩托车发动机发出的声音.(4)家里电冰箱起动时的声音.(5)小商贩的叫卖声.(6)在家里穿着高跟鞋走动时发出的声音.(7)生活区里人们的吵、闹、哭、笑声.(8)邻居电视机过大的声音.(9)数学课上有人偷听音乐的声音.声音有强有弱,声音的强弱通常以分贝(符号是dB)为单位来表示.请同学们观看视频“一些声音的分贝数和人们相应的感觉”或阅读教材P43“小资料”中的内容,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思考题:噪声的危害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回答:(教师指导并补充)噪声的危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心理影响: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睡眠和休息.②生理影响:使人耳聋、头痛、消化不良、视觉模糊等,严重的神志不清、休克或死亡.③高强度的噪声能够损坏建筑物.例如:喷气式飞机产生的噪声能够将附近建筑物的窗户玻璃震碎,噪声导致工作设备“疲劳”以至断裂等.板书:噪声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1)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2)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声音;30~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痛、高血压等疾病.【例2】(多媒体展示)如图所示的是某市区竖立在马路旁边的噪声监测装置,由装置上显示的分贝数可知此处的噪声( ).A.使人失去听力B.妨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C.妨碍人们的休息和睡眠D.所造就的环境较理想,较安静解析:监测装置上显示的噪声分贝数是68dB,低于保证人们工作和学习的70dB的噪声标准,但高于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的上限50dB的噪声标准.答案:C备课笔记小组问题探讨:一点声音也没有的世界,是不是最理想的环境?声音对人的健康是至关重要的,但不能一点声音也没有,若周围没有丝毫声音,人会感到恐慌、孤立无援.知识拓展噪声并不是一无是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也能利用噪声造福人类:噪声除草:科学家根据不同植物对不同噪声的敏感程度不同制造出噪声除草器,其发出的噪声使杂草的种子提前萌发,这样就可以在作物生长之前用药物除掉杂草.噪声除尘:美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功率为2kW的除尘器,它能发出频率为2000Hz、声强为160dB的噪声,这种装置可以用于烟囱除尘,控制高温、高压、高腐蚀环境中的尘粒和大气污染.此外还利用噪声发电、噪声制冷、噪声克敌等先进技术为人类服务.进行新课控制噪声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51“噪声的控制”,并回答下面的思考题:(多媒体展示)思考题:(1)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三个阶段是什么?(2)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是什么?(3)请同学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证实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4)教材P51图2.4-2中控制噪声的措施分别属于哪一种?学生回答:(讨论、交流后积极发言,教师指导、补充)(1)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这样三个阶段:①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②空气等介质传播声音.③振动经人耳引起听觉.(2)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是①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减弱).②阻断噪声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防止噪声入耳朵(在人耳处减弱).(3)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实验,实验可用闹钟做声源.①将正在发声的闹钟用泡沫塑料垫起(在声源处减弱噪声).②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置于空纸盒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用棉花塞住耳朵(在人耳处减弱).(4)①摩托车的消声器采用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②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采用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③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采用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板书:控制噪声(1)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减弱):①改造声源结构,减小噪声强度;②在声源处加防护罩;③在内燃机排气管上加装消声器等.(2)阻断噪声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①用隔音或吸音材料把声源与外界隔离起来;②在城里植树、修隔音墙等.(3)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在人耳处减弱):①塞上防噪声耳塞;②在耳孔中塞一小团棉花;③用手捂住耳朵.【例3】(多媒体展示)小华是本班物理学习小组的组长,本组几名同学经常在小华家一块儿学习.但小华的邻居家经常播放歌曲,而且音量较大,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小组的几名同学各抒己见.小红:请邻居把音乐关小一些.小刚:把门窗都关紧好一些.小敏:用棉球将双耳塞住.你认为谁的办法好呢?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吗?解析:减弱噪声的方法有三种:(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途径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在控制噪声时,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至于在具体操作时应采取哪种方法,则要按具体情况灵活处理.答案:小红的建议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的;小刚的建议是从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的;小敏的建议是从人耳处减弱噪声的.他们三人的方法都可以减弱噪声,小红的建议最好,但需与邻居协商才能达到目的.备课笔记规律总结:凹凸不平的表面以及疏松多孔的物质能使声音在其中多次反射而减弱.教材习题解答【教材P50“想想议议”】解:上课听老师讲课时,周围同学的讲话声、隔壁教室同学们上音乐课的歌唱声、学校附近马路上的车辆声等,这些声音都会影响我们学习,都属于噪声.【教材P51“想想议议”】实例:(1)防止噪声产生:①市区禁止鸣笛;②给噪声大的机器加装消声装置等.(2)阻断噪声的传播:①在马路与居民楼之间装上隔音板;②让居民区与工业区分离等.(3)防止噪声进入人耳:给在噪声强度大的环境中工作的人员戴上防噪声耳塞、耳罩等.教学板书课堂小结这节课从声音的分类角度得出乐音与噪声的有关知识.主要分析了噪声的来源、噪声的等级和危害、控制噪声的方法等内容.愿同学们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学以致用.这节课就学到这,谢谢!教材习题解答【教材P52“练习与应用”】1.解:家周围的噪声:邻居家的音响放出较大的音乐声,街道上车辆的鸣笛声及行人的嘈杂声等.控制措施是安装双层玻璃窗、拉紧窗帘等.2.解:有变化在噪声过大的环境里,心跳会加快,脉搏也会变得更快、更乱.3.解:老师讲话声音大一些,可以使我们在噪声中听到讲课声,故(1)有效且合理;戴上防噪声耳罩后虽然能防止噪声进入耳朵,但老师讲课的声音也会听不到,故(2)有效但不合理,在教室周围植树,可以阻断噪声传播,故(3)有效且合理;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只能显示噪声的强度,无法减弱噪声,故(4)无效.4.解:这些措施都是在阻断噪声传播.5.解:应该选用吸音或隔音效果好的材料,如吸音海绵、泡沫塑料等.它们都具有能阻断噪声传播的特点.难题解答【例4】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可利用的器材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1)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鞋盒的距离(2)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则待测材料隔音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解析:音叉和机械闹钟都能发声,但发声的音叉其振动易受隔声材料影响,故声源宜用闹钟;两种实验方案中最佳的是B,因为A方案在响度相差不大时,不易区分开.答案:机械闹钟 B 泡沫、衣服、锡箔纸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备课笔记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物理知识不多,但应用性较强,因此教学时要从环境保护出发,让学生了解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联系实际,设计一些新颖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充分参与.2.在对噪声的来源和乐音与噪声的区别方面,在教学形式上,可以采用学生分组讨论的方式,也可以通过社区调查,使学生对噪声污染有切身的体会.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教师点评和总结课后·知能演练一、基础巩固1.一场大雪过后,会感到万籁俱寂,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是()A.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雪面反射B.可能是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C.可能是大雪后空气湿润,噪声传播速度变慢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2.关于“0 dB”的理解,正确的是()A.0 dB意味着物体不发生振动B.0 dB是人耳能听到的最弱声音C.低于0 dB也能引起人耳对声音的感觉D.0 dB就是没有声音3.街道旁的电子显示屏显示78.8 dB,若人处在此噪声的环境中()A.人的听力会产生严重危害B.人的学习会产生影响C.人的睡眠不会产生影响D.人的学习、睡眠都不会产生影响4.为响应国家号召,城市建设中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如城市道路两旁植树、穿城而过的高速铁路两旁建有隔音板、城市中的道路禁止鸣笛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减小()A.大气污染B.光污染C.噪声污染D.水污染5.夜深人静你正欲入睡时,邻居家传来了悠扬的独奏曲《二泉映月》。

噪声的危害及控制__导学案

噪声的危害及控制__导学案

课题:四、噪声的危害及控制一、学习目标: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知道并记住三种减弱噪声的途径。

二、重、难点:知道并记住三种减弱噪声的途径。

三、预习指导:用10min钟预习课本,用红笔勾画出知识点,标记出疑点并交给组长汇总,以备展示与交流。

四、自主学习1、什么是噪声?(看课本43页“噪声的来源”)(1)物理学角度:;(2)环保角度:。

2、噪声的来源有哪些?(看课本43页“噪声的来源”,然后小组内交流。

)噪声的来源非常广泛,、、、等等。

3、噪声的等级和危害(看课本43页和44页“小资料”。

回答并记住以下问题)(1)以为单位表示声音的等级。

符号是。

(2)一些声强的分贝数人们的感受(危害)0dB 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

看课本44—45页,学习下列两个问题:4、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三个阶段------- ------- 。

5、控制噪声的三种方法:、、。

6、为什么把噪声叫“隐形杀手”?为了减弱噪声,你可以做些什么?与同学交流你的想法或做法。

课题:五、声的利用一、学习目标:1、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2、能举出生活中利用声的例子二、自主学习1、声能够传递(看课本46页“声与信息”)(1)举出一些利用声传递信息的例子:、、、。

(2)声纳是根据原理发明的。

利用声纳系统可以,渔民可以探知。

做一做:课本47页演示实验2、声波可以传递(看课本46页“声与能量”)举出一些利用声传递能量的例子:、、、。

《噪声的危害与防治导学案》

《噪声的危害与防治导学案》

《噪声的危害与防治》导学案
《噪声的风险与防治》导学案
一、导入
噪声是我们平时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环境因素,但是很多人并不了解噪声对我们身体和心理健康的风险。

今天我们将进修关于噪声的风险和防治方法,希望大家能够认真进修并加以实践。

二、噪声的风险
1. 身体健康:长期暴露在高强度噪声环境中会导致听力下落、耳鸣、头痛、失眠等问题,甚至引发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

2. 心理健康:噪声会导致人的情绪波动,增加焦虑、抑郁的可能性,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

3. 进修工作:噪声会干扰人的注意力和思维,影响进修和工作效率,甚至导致工作失误和事故发生。

三、噪声的防治方法
1. 个人防护:佩戴耳塞或耳罩等防护设备,减少噪音对耳膜的刺激,珍爱听力。

2. 环境防治:减少噪音源,如加装隔音设备、合理规划城市建设、控制交通噪音等。

3. 心理调节:学会放松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减少压力和焦虑对身心的影响。

4.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听力问题。

四、案例分析
小明是一名工厂工人,长期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下工作,导致他听力下落、头痛频发。

经过医生检查,发现他患有噪声性耳聋。

医生建议他佩戴耳塞,并定期进行听力检查,避免继续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中。

五、教室小结
通过进修,我们了解了噪声对身体和心理健康的风险,以及如何有效地防治噪声。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噪声对健康的影响,采取有效的措施珍爱自己的听力和健康。

愿大家在健康的环境中进修工作,遥离噪声的风险。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学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学案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学习目标】1.知道噪声的来源、危害以及减轻噪声的途径.2.通过对噪声危害的学习,增强学生对社会的现任感和道德观.【主体知识归纳】一、噪声及其来源1.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3.噪声主要来源于人类自身和人类发明的机器.二、噪声的等级和危害1.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分贝的符号是dB.0 dB是人们刚刚能听到的最弱的声音——听觉下限.2.噪声污染轻者影响正常工作、生活,重者会引发疾病甚至死亡.三、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基础知识讲解】1.课本上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定义了噪声.(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由此可见,不仅那些尖锐刺耳的声音是噪声,优美的音乐和歌声,在一定的条件或环境中,也可能成为噪声.那么,工厂中机器发出的轰鸣声,在所有的时间里,对所有的人,都是噪声吗?2.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阅读本节课文“怎样减弱噪声”的内容,对应上述三种途径,各举2~3个应用实例.【思路拓展题】想一想下雪后的寂静为什么刚下完雪后是如此的寂静?虽然户外没有像往常那么多的人来车往,但只是用这个理由解释不了这种寂静.户外喧闹声的能量到哪儿去了?为什么积雪必须是新鲜蓬松的?在南极探险队新挖好的雪洞中,有类似的声音锐减现象发生,如果说话者的距离超过了15英尺,他们必须大声喊叫才能使对方听见.此外,就声能来说发生了什么变化?读一读噪声能为民造福吗?噪声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四大污染之一,为了控制、消除噪声,人们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彻底消除噪声是不可能的.那么能不能化害为利,使噪声也为人类做些有益的事呢?一切声音都具有能量,噪声也不例外.过强的噪声能够给人们的生理带来极大的危害,但此种噪声具有的能量却是相当可观的.自然界中的各种形式的能量是可以转化的,如果我们能够把噪声中的能量转化为有用的能量,就会变废为宝了.这种新能源的开发已经有了可喜的进展.科学家发现了人造铌酸锂具有在高频高温下能将声能转化为电能的特殊功能,利用这种材料就可以制成新型发电机了.除电能之外,还可以把噪声的能量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目前科学家们正在进行实验.利用噪声除尘:美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除尘报警器,它能发出160dB的噪声,这种装置可以用于烟囱除尘,控制高温、高压、高腐蚀环境中的尘粒和大气污染.利用噪声除草:科学家发现,不同植物对不同波段的噪音敏感度不一样.根据该原理,人们制造出噪音除草器.这种噪音除草器发出的噪音能使杂草的种子提前萌发,可在作物生长前用药物除掉杂草.利用噪声克敌:利用噪声还可以制服顽敌.目前已研制出一种“噪音弹”,能在爆炸瞬间释放大量噪音波,麻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暂时昏迷,该弹可用于对付恐怖分子,特别是劫机犯等.利用噪声测量:人体内的分子是在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同时还在不断发出噪声,若体内某一部位有病变,这部位的温度会发生变化,它所发出的噪声也随之发生变化,医生就能根据噪声的变化准确地诊断出病灶和炎症的确切部位的轮廓.【同步达纲练习】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声音的等级是用________来表示的.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________的声音,以及对人们________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3.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________减弱、在________减弱、在________减弱.4.小芳在书房记单词,爸爸在客厅看新闻联播.为了不受电视机声音的影响,小芳采用了以下办法中较为合适的是A.把电视机关掉B.减小电视机的音量C.打开书房内的收音机D.打开书房和客厅的门窗,加快空气流动5.小王搬家后,发现洗衣机比原来工作时的声音大得多,在邻居老刘师傅的指导下,很快找到了原因,刘师傅交给他的办法可能是A.买台新的B.洗衣时多加些水C.紧固外壳上的螺丝D.调整机体底部的螺钉6.下列减弱噪声的途径中采用在声源处减弱的方法是A.改造噪声大的机器或换用噪声小的机器B.把噪声源用罩子罩起来C.在内燃机排气管上加消声器D.在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笑7.在一些城市的交通要道口,常看到路旁电线杆上安装一个指示装置,上面闪烁着不断变化的数字,数字的单位是“dB”,这个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8.城市噪声来源有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和生活环境噪声.控制措施有将噪声严重的工厂迁出市区;对噪声大的机器安装消音器并限制使用,未安装消音设备的机车不得驶入市区;在市内规划的安静小区,不安装高音喇叭,车辆尽量少鸣喇叭等;积极搞好城市绿化植树,宜用多孔建筑材料,加强隔音.例如城市高架快速干道系统——上海市内环线上,采用质量轻、强度高、隔音性能好且耐腐蚀的先进建材——聚碳酸酯板作为隔音材料,能尽可能降低高架干道上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污染(图3—5).此外,在市区有关地段如闹市区等处设立噪声监测及分贝数显示装置,以加强对噪声的控制(图3—6).同时加强每个公民控制噪声的环保意识,不制造噪声并增强自我健康保护.(1)噪声是指发声体做________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2)在教室里上课,室外常有噪声干扰,请你至少提出三种减小噪声干扰的方法.参考答案【同步达纲练习】1.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2.分贝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要听到的声音3.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4.B 5.CD 6.ABCD7.监测该处噪声的等级8.(1)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2)关上教室门窗,教室周围多种树,建议学校依靠环保部门依法清除学校附近的噪声源,噪声发生处改进设备减弱噪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学习目标:
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学案导学
【自主学习】
1.噪声:
声音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能给人以优美享受的声音,叫做乐音;另一类是令人感到心烦意乱的声音,我们把它叫做噪声,随着现代化大工业的发展,近年来噪声己成为国际公害,那么噪声的来源有哪些,它有什么危害,它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怎样减弱噪声呢?
我们判断一种声音是不是噪声,可以从两个角度考虑,一是从物理学角度看它的振动规则,如果它的振动是不规则的,那么这种声音就是噪声;二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是否影响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如果对其他人有影响,则属于噪声。

2.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
虽然都是噪声,但它们之间也是有不同级别的,有的强度大,有的却小,我们如何描述噪声的这种差别呢?
我们可以将声音分成若干等级,每一级代表一定的强度。

于是我们就用作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用符号来表示。

(1)为了保护听力,声音;(2)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3)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

3.控制噪声:
由于我们听到声音的过程是:声源→ 传声介质→ 人耳,所以控制噪声的方法也要从以上三个方面加以控制。

例如:你正在学习,但楼下音乐的吵闹声影响了你,你该怎么办呢?
控制噪声的三个方法
1、在控制如:摩托车上的消声器;用光信号代替声信号;提高技术,增加金属间的弹性,研制无声合金等。

2、在控制如:在公路两植树造林,让树木来减弱噪声;对产生噪声的机器装上隔音罩等。

3、在控制如:戴上耳塞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随堂练习】
1.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公害之一,为了减少城市噪声,很多城市禁止机动车鸣笛,这是从处减弱噪声的.在考试过程中,假如考场旁边有歌厅正传播摇滚乐队演奏的声音,这噪音(选填“属于”或“不属于”)。

2.正在家中复习功课的小明,听到窗外传来了音乐声,他根据听到声音的判断处这是钢琴声,于是便关上了窗户,这是在减弱噪声的。

3.夏天,教室外蝉的叫声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蝉能发声是由其腹部下方一层薄薄的发音膜引起的。

教师把教室的门窗关起来,大家听到的声音明显减小,这是在声音减弱噪声。

4.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时免受周围环境噪声的干扰,请你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1);
(2)。

5.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汽车被撬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的特点。

除夕之夜,燃放烟花爆竹时,关闭门窗可减弱声音传入,从声学上讲,是在减弱噪声的。

不少汽车由于受到振动使它的报警声响起,此时汽车的报警声和鞭炮声对于已经入睡的人来说是。

6. 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A.晚上休息时关闭房间的门窗
B.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
C.街道上安装噪声监测仪
D.纺织车间的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
7. 贵港又称荷城,南广高铁穿城而过,高铁两旁的隔音墙的作用主要是减弱噪声。

这种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
A.传播过程 B.声源处
C.人耳处 D.声源和人耳处
8.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学校附近“禁止鸣笛”,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D.“闻其声而知其人” 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9.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响度大的声音一定是噪音
B.只要物体发生振动,我们就可以听到声音
C.“掩耳盗铃”者不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道理
D.超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10. 下列几种声音中,属于噪音的是()
A.晚会上,舞台上的合唱团发出的激昂而嘹亮的歌声
B.交响乐团演奏的锣鼓声
C.足球比赛时球迷震耳欲聋的呼喊声
D.上课时小林和同桌轻轻的交谈声
11. 在一些城市的公路旁,常见到一种监测噪声的设备.当有汽车行驶过来时,设备上显示的数字会发生变化,这个数字的单位应该是()
A.Hz B.dB
C.km/h D.km
12某街道旁的电子显示屏显示的噪声等级为80dB.人处在此噪声等级的环境中()A.对人的听力会产生严重危害
B.对人的学习会产生影响
C.对人的睡眠不会产生影响
D.对人的学习、睡眠都不会产生影响
13.下列声音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不属于噪声的是()
A.车辆的刹车声
B.冲击钻发出的声音
C.优美的小提琴声
D.音响设备发出的震耳的歌声
14. 夜晚,歌舞厅正在播放优美的舞曲,并且声音很大.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优美的舞曲悠扬动听一定不是噪音
B.从物理学角度看,优美的舞曲属于乐音
C.对于附近休息的人而言舞曲不属于噪声
D.无论从什么角度讲,悠扬动听的舞曲都应属于乐音
15. 如图所示,是常见的交通标志牌,其中与声现象有关的是()
A. B.
C. D.
16.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房主本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的“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音调来识别的
B.声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鼓乐声主要是由鼓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D.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7.以下措施不能达到减弱噪声目的是()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
D.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透明板墙
18.下列是小明同学观察到人们在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和措施,其中属于防止噪声污染的是()A.师傅在用切割机械雕刻精美的石雕时,用棉花团塞住耳朵或戴防声耳罩B.小明的邻居在晚上看球赛时,将音响的音量开得很大
C.某货车司机为了超车,不断地按喇叭
D.在图书阅览室内,谈笑风生
19.星期天,你正在家里做作业,突然从你邻居家的录音机里传来了音量很大的歌声,这时你会采取什么办法减小这歌声对你的干扰(请分别从控制噪声的三个方面设计方案)
①从声源处减弱的方案:
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方案:;
③在人耳外减弱的方案:.
20.初二(4)班某同学在调查自习课教室内的噪声情况时记录如下:
时间:11年9月20日17:10,地点:初二(4)教室
(a)大多数同学在做课外作业
(b)小明等几位同学收听手机播放的音乐
(c)小丽在看课外书籍
(d)小亮用铅笔头敲打着桌面
(e)小华等几位同学在大声争论着问题
(1)根据该记录,对于小明同学而言,是噪声有.对于大多数同学而言噪声有.(两空格填字母符号)
(2)以该同学的记录为背景,请你对控制教室内噪声提出建议或方案(不少于二条)。

参考答案
1. 声源属于
2. 音色传播过程中
3. 振动传播过程中
4. 关紧门窗;多种花草;多种树木;禁止汽车鸣笛;禁止大声喧哗等等.
5. 信息传播过程中噪声
6. B
7. A
8. D
9.
C 10.
D 11. B 12. B 13. C 14. B 15. C 16. D 17. C 18. A 19. 让邻居将录音机关掉或者将音量关小;关好门窗将耳朵塞住 20. d、e b、d、e 让听音乐的同学带上耳机、让讨论问题的同学小声讨论(其他的只要合理也是正确的)
今日感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