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种类认知
模具专业知识

第一部分模具的概念及分类一、模具模具属于精密机械产品,它主要由机械零件和机构组成,如成形工作零件、导向零件、支承零件、定位零件及送料机构、抽芯机构、推出机构等。
模具与相应的成形设备(如冲床、塑料注射机、压铸机等)配套使用时,可直接改变金属或非金属材料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能,使之成形为合格的制件。
二、模具的分类总体上说,模具可分为两大类:金属材料制件成形模具,如冲模、锻模、压铸模等;非金属材料制件成形模具,如塑料注射模、压铸模和压注模,橡胶制件、玻璃制件和陶瓷制件成形模具等。
模具的具体分类方法很多,常用的有:按模具结构形式分,冲模可分为单工序模、复合模、级进模等;塑料模可分为单分型面塑料模、双分型面塑料模等。
按工艺性质分,冲模可分为冲孔模、落料模、拉深模、弯曲模;塑料模可分为压缩模、压注模、注射模等。
常用模具的分类可如下所示:第二部分模具的基本结构本部分主要介绍生产中应用广泛的冷冲模和塑料模的基本结构。
一、冲模的基本结构冲模的类型虽然很多,但任何一副冲模都是由上模和下模两部分组成。
上模通过模柄或上模座安装在压机的滑块上,可随滑块上下运动,是冲模的活动部分;下模通过下模座固定在压机工作台或垫板上,是冲模的固定部分。
上图所示是一副零部件比较齐全的冲制垫圈的复合冲模。
1、上模的组成:上模由模柄8、上模座7、垫板6、凸模固定板5、冲孔凸模1、落料凹模2、推件装置(由打杆9、推板10、连接推杆11和推块12构成)、导套4及联接用螺钉和销钉等零部件组成。
2、下模的组成:下模由凸凹模16、卸料装置(由卸料板15、卸料螺钉21、弹簧22构成)、导料销14与20、挡料销13、凸凹模固定板17、垫板18、下模座19、导柱3及联接用螺钉和销钉等零部件组成。
3、工作原理:工作时,条料沿导料销14、20送至挡料销13处定位,开动压力机,上模随滑块向下运动,具有锋利刃口的冲孔凸模1、落料凹模2与凸凹模16一起穿过条料使制件和冲孔废料与条料分离而完成冲裁工作。
模具的知识点总结

模具的知识点总结一、模具的基本概念1. 模具的定义:模具是用于生产制品的工艺装置,是一种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辅助工具。
2. 模具的作用:模具是将原材料经过一定的加工和成型工序,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制品的工具。
二、模具的分类1. 按成品类型分类:模具可分为塑料模具、压铸模具、橡胶模具、冲压模具等。
2. 按加工方式分类:模具可分为冷冲模、热冲模、复合模、硬模、软模等。
3. 按使用领域分类:模具可分为汽车模具、家电模具、日用品模具等。
三、模具的制造工艺1. 模具设计:模具设计是根据产品的要求和工艺特点,确定模具的结构形式、尺寸精度、加工工艺等内容。
2. 模具加工:模具加工包括模具零件的粗加工、精加工、装配以及热处理等工序。
3. 模具调试:模具调试是指将制造好的模具装配到设备上,进行成型工艺试验,验证模具的可用性和性能。
四、模具的材料1. 模具的零部件通常采用优质合金钢和工具钢制造。
2. 塑料模具的主要材料为45#钢、P20钢、718钢等。
3. 压铸模具的主要材料为H13钢、8407钢等。
4. 橡胶模具的主要材料为S50C钢、SKD61钢等。
五、模具的设计原则1. 模具设计应根据产品的使用要求,确定模具的结构和精度等技术参数。
2. 模具设计应根据材料特性和成本要求,合理选择材料和加工工艺。
3. 模具设计应遵循产品开发的原则,确保模具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六、模具的使用与维护1. 模具使用过程中,应定期对模具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模具的精度和可靠性。
2. 模具使用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模具的使用次数和工艺参数,减少模具的磨损。
3. 模具使用过程中,应按规定使用润滑剂,保证模具的正常工作。
总结:模具作为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模具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模具的制造工艺和使用原则,对于提高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水平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对模具制造领域有所了解,为读者提供参考和借鉴的价值。
模具基础知识

模具基础知识模具是一种工程机械,用于制造各种产品、零件或工艺品。
在工业生产中,模具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
模具制作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才能确保制作出高质量的模具。
本文将介绍一些模具基础知识。
一、模具的概念模具是指用于制造零部件、工件或产品的模具。
它是一种具有形状、尺寸及表面质量等各种技术要求的专用工具,在加工制造过程中,能够为被加工的工件提供必要的工作程序、定位和夹紧以及所需的工艺条件。
二、模具的分类模具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多种类型,这里简单介绍几种常见的分类:1.按照用途来划分,模具可以分为成型模、冷却模和检测模等。
2.按照加工用途划分,模具可以分为压铸模、注塑模、挤出模、拉伸模等。
3.按照模具制作材料分类,模具可以分为金属模、非金属模和混合材料模。
三、模具的结构模具的结构是指模具的内部组成部分。
模具包括模具底板、模架、活动模、固定模、顶板、滑块等部件。
其中模具底板是模具的主体,承载着整个模具的负载。
模架是连接模具底板和活动模的桥梁,它的作用主要是固定模垫,并通过导柱保持模具的水平度。
活动模和固定模是模具的核心部分,活动模通过模柱和滑块保持了活动位置,固定模则通过导柱固定在模架上。
顶板和滑块是实现模具射出、顶出等功能的关键部分,它们的运动轨迹要与活动模、固定模和模具底板上的间隙相配合,以便实现模具的正常工作。
四、模具的制作材料常见的模具材料包括钢、铝、铜、铸铁、青铜等。
选择材料的时候应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材料要考虑到所需的强度和硬度等性能。
2.要选择耐磨、耐蚀的材料。
3.应按照所生产的产品数量和品质而选择材料。
五、模具的制作过程模具的制作过程分为模具设计和模具加工两个部分。
模具设计包括产品设计、模具结构设计、材料选用等,需要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设计能力。
模具加工的过程主要包括加工制造、试装功能、加工修整、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等五个阶段。
六、模具维护与保养模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与保养,以便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模具认知知识点总结

模具认知知识点总结一、模具的概念模具是指在制造工业中,用来成型塑料、橡胶、玻璃钢、合金等材料制品的工装,是批量生产工业产品不可或缺的重要工艺装备。
模具通常包括压铸模具、注塑模具、吹塑模具、橡胶模具、压延模具、挤压模具等各种类型。
二、模具的分类1.按用途分类:压铸模具、注塑模具、吹塑模具、橡胶模具、压延模具、挤压模具等。
2.按形状分类:平面模具、立体模具、非金属模具、橡胶模具、金属模具等。
3.按制造工艺分类:冲压模具、注塑模具、压铸模具、挤压模具等。
三、模具的结构1.模具主要由模具上下半模组成。
2.上模由上模板、上模座、顶针、顶杆、顶出板等组成。
3.下模由下模板、下模座、导柱、导套、顶针等组成。
4.模具的结构设计要考虑产品成型的形状、材料特性、成型工艺、模具的寿命等因素,具备一定的设计理念和经验。
四、模具的设计1.模具设计需根据产品的结构和工艺要求,确定合理的模具结构和零件形状,以确保产品的准确成型和生产效率。
2.模具设计需要考虑模具的寿命和成本,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少材料的浪费和成本开支,同时提高模具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通过模具设计软件进行模具设计和数字化仿真分析,可以有效提高设计效率和准确度。
3.模具设计需要深入了解原材料的性能和工艺特点,合理选择模具材料和热处理工艺,提高模具的硬度和耐磨性,保证模具长期稳定运行。
五、模具的制造1.模具的制造是模具工业的核心环节,其工艺涉及铣削、磨削、电火花、线切割、组装等多种工艺流程。
2.模具制造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工艺质量,采用先进的数控机床和自动化加工设备,保证模具的精度和质量。
3.模具的制造对加工工艺和设备要求很高,需要熟练的操作工人和技术精湛的加工工艺。
4.模具制造需要对模具的设计图纸进行严密的分析和解释,确保加工出的模具符合产品的要求。
六、模具的应用1.模具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家电、日用品、医疗器械、建筑材料、航空航天等领域,是制造工业的重要装备之一。
模具的名词解释

模具的名词解释模具是一种用于制造产品的工具,通常由金属或塑料材料制成,具有特定的形状和结构。
模具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子设备生产、塑料制品制造等各个领域。
本文将对模具的定义、分类、制造和应用进行解释和介绍。
一、定义模具是指用于制造产品的工具,它可以将原材料(如金属或塑料)按照特定的形状和尺寸加工成所需的产品。
模具常见的类型有压铸模具、注塑模具、冲压模具等。
模具对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二、分类1. 压铸模具压铸模具是用于将金属熔化后的液态材料注入模具中,通过压力将其冷却和凝固成特定形状的工具。
常见的压铸模具有锌合金模具、铝合金模具等。
压铸模具主要应用于汽车行业、航空航天等领域。
2. 注塑模具注塑模具是将塑料颗粒加热熔化后注入模具中,通过压力使其冷却凝固成特定形状的模具。
注塑模具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制造,如塑料容器、家电外壳、玩具等。
3. 冲压模具冲压模具是通过加工金属板材,利用模具对金属进行切割、冲孔、弯曲等形状加工的工具。
冲压模具应用广泛,包括汽车零部件、电子器件外壳、家电等领域。
三、制造过程模具的制造过程通常包括设计、加工和装配三个阶段。
1. 设计阶段在设计阶段,工程师根据所需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制定出模具的设计方案,包括模具的结构、尺寸和材料等。
设计过程需要考虑产品的制造工艺、材料特性和使用要求等因素。
2. 加工阶段加工阶段是将模具的设计方案转化为实际的模具零部件的过程。
这包括材料的选取、数控机床的精确加工和热处理等步骤。
精确的加工保证了模具的高度精度和表面质量。
3. 装配阶段在装配阶段,将模具的各个零部件进行组装,并进行必要的调试和检验。
装配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尺寸和配合关系,确保模具的正常工作。
四、应用领域模具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对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起着重要作用。
1. 汽车制造汽车制造是模具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包括车身模具、发动机和传动系统模具等。
入门基础知识关于模具

入门基础知识关于模具一、模具的概念和作用(引言)模具是制造工业产品的重要工具,它为产品生产提供了关键的解决方案。
模具是一种用于制造零件或产品的特殊工具,其作用是将原材料或熔化的材料注入模具中,在特定的工艺条件下,将其冷却固化,并且按照设计要求形成需要的形状和尺寸。
模具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电子产品、塑料制品、金属制品等多个行业,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模具的基本分类(由浅入深)1. 按照用途分类- 塑料模具:主要用于生产塑料制品,如塑料包装盒、塑料瓶等。
塑料模具的特点是成本低、制造周期短,可以满足大批量生产的需求。
- 金属模具:主要用于加工金属零部件,如汽车发动机零件、航空零件等。
金属模具的特点是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能够承受较高的压力和温度。
2. 按照制造材料分类- 铸造模具:用于铸造金属件,通常由铸铁或钢制成。
它包括砂型、金属型、压铸模等。
铸造模具具有制造成本低、适应性强的特点。
- 塑料模具:用于塑料制品的生产,通常由高强度、耐磨的塑料材料制造而成。
塑料模具的制造复杂度相对较高,要求精度高、耐用性强。
3. 按照加工方式分类- 注塑模具:用于塑料注塑成型,是塑料制品生产中最常见的一种模具。
注塑模具采用热塑性塑料,通过高压注塑机将熔化的塑料注入模具中,经过冷却固化后,得到所需的塑料制品。
- 压铸模具:用于金属压铸成型,主要用于汽车、家电等行业。
压铸模具具有高强度、高温抗磨损的特点,可以实现高精度的金属件生产。
三、模具制造的基本流程模具制造包括设计、加工、装配等多个环节,以下是模具制造的基本流程:1. 产品设计:根据产品的外观和功能要求,进行产品设计。
设计师需要熟悉产品的材料、尺寸要求和制造工艺等方面的知识。
2. 模具设计:在产品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模具的设计。
模具设计需要考虑到产品的形状、尺寸、材料等因素,同时需要满足模具的制造和使用要求。
3. 毛坯加工:根据模具设计图纸,进行模具的毛坯加工。
模具基本知识1

模具基本知识1模具简介模具是制造工业产品的重要工具,它能够通过模具加工将原材料转化为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模具在各个行业中广泛应用,包括汽车制造、电子设备、塑料制品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模具的基本知识,包括模具的分类、结构、制造工艺等方面。
模具的分类根据模具的使用方式和制造材料,模具可分为以下几类:1.塑料模具:用于塑料制品的生产,包括注塑模具、挤出模具等。
2.压铸模具:用于压铸工艺,可以制造铝合金、镁合金等材料的零件。
3.冲压模具:用于冲压工艺,适用于金属板材的加工,如汽车车身零件、家电外壳等。
4.压力机模具:用于金属成型工艺,例如金属管材的弯曲、拉伸等加工。
5.玻璃模具:主要用于玻璃器皿和光学玻璃等产品的生产。
6.橡胶模具:用于橡胶制品的生产,如轮胎、密封件等。
模具的结构模具通常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上模和下模。
上模和下模之间的空间称为模腔,通过模具的开合运动,在模腔中将原材料形成所需的形状。
模具的结构还包括导向部件、限位部件、顶出机构等。
导向部件用于保证上模和下模的正确对位,限位部件用于控制模具的开合行程,顶出机构用于将成品从模具中顶出。
模具制造是一个复杂的工艺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设计: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和工艺流程,制定模具的设计方案。
2.加工:通过机械加工、电火花加工、磨削等手段,制造出模具的各个零部件。
3.装配:将模具的各个零部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组装,形成完整的模具。
4.调试:对已装配好的模具进行调试,确保其正常的工作状态。
5.使用和维护:模具制造完成后,通过合理的使用和维护,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模具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一些典型的应用领域包括:1.汽车制造:模具在汽车制造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车身零件、内部构件等的制造。
2.电子设备:模具用于电子设备的外壳和配件的制造,如手机壳、键盘等。
3.家电制造:模具用于家电产品的外观壳体、内部配件等的制造。
4.塑料制品:模具在塑料制品的生产中起到关键作用,如塑料瓶、塑料容器等。
常见模具的分类及结构模具的装配

常见模具的分类及结构模具的装配模具是制造工业产品的重要工具,它可以用于制造各种形状的产品。
常见的模具可以根据形状和结构进行分类。
下面将详细介绍常见模具的分类及结构,并对模具的装配进行说明。
一、按照形状分类1.凸模:凸模是具有凸起零件图形的模具,它通常用于制造圆柱形、多棱柱形等外凸的产品。
凸模主要由模座、凸轮、导向柱等部件组成。
2.凹模:凹模是具有凹入零件图形的模具,它通常用于制造槽形、孔形等内凹的产品。
凹模主要由模座、模腔、导向柱等部件组成。
3.成型模:成型模是用于塑料成型加工的模具,它主要用于制造各种塑料制品。
成型模可以分为注塑模、压延模、吹塑模等。
4.步模:步模是用于制造阶梯形、台阶形产品的模具。
步模主要由模座、模腔、导向柱等部件组成。
5.弹模:弹模是具有弹出零件的模具,它通常用于制造需要特殊处理的产品。
弹模主要由模座、弹簧、导向柱等部件组成。
二、按照结构分类1.简单模具:简单模具结构简单,由少量的模具部件组成,通常用于制造形状单一、要求不高的产品。
2.复杂模具:复杂模具结构复杂,由较多的模具部件组成,通常用于制造形状复杂、要求高精度的产品。
3.组合模具:组合模具由多个模具部件组合而成,可以根据不同产品的要求进行组合和调整。
组合模具可以用于制造多种形状的产品。
4.附加模具:附加模具是用于辅助模具操作和加工的附属工具,它主要包括模模切割刀、导向柱、模间距调节器等。
模具的装配是将各个模具部件按照一定顺序进行组合和安装,使其构成一个完整的模具系统。
模具的装配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步骤:1.准备工作:对于新的模具部件,需要进行清洗和润滑处理,以确保其表面干净平整,并且能够顺利运动。
2.分析设计图纸:根据模具的设计图纸,分析各个模具部件的规格、尺寸和相对位置,确定正确的装配顺序和方法。
3.定位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将模座固定在加工设备的工作台上,并使用夹具或螺丝将模具部件正确的定位和固定。
4.组合装配:根据装配图纸或指导书,按照正确的顺序和方法,将各个模具部件进行组合和安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沖模零件的分類
二、工作零件 1 击模
(1)击模結構類型
1)標準圓击模---A 型和B型圓击模及快換圓击模 其中A型圓击模結構形式如右上圖所示,直徑尺寸範圍 d=1.1~32.2mm。B型圓击模結構形式與A型稍有不同, 沒有中間過渡段,如右中圖所示。直徑尺寸範圍 d=3.0~32.2mm。快換圓击模結構形式如右下圖所示, 其固定段按h6 級製造,與通用模柄為小間隙配合,便於 更換。而A型和B型圓击模的固定段均按m6 級製造。 2)击緣式击模 如左圖所示,击緣式击模的工作段 截面一般是非圓形的,而固定段截 面則取圓形、方形、矩形等簡單形 狀,以便加工固定板的型孔。但當 固定段取圓形時,必頇在击緣邊緣 處加騎縫螺釘或銷釘。
Page:8/50
沖模的分類
三、級進沖裁模 級進模(又稱連續模、跳步模),是指壓力機在一次行程中,依次在模具 幾個不同的位置上同時完成多道衝壓工序的沖模。整個製件的成形是在級進 過程中逐步完成的。級進成形是屬於工序集中的工藝方法,可使切邊、切口、 切槽、沖孔、塑性成形、落料等多種工序在一副模具上完成。級進模可分為 普通級進模和多工位精密級進模。 由於用級進模衝壓時,沖裁件是依次在幾個不同位置上逐步成形的,因此要 控制沖裁件的孔與外形的相對位置精度就必頇嚴格控制送料步距。為此,級 進模有兩種基本結構類型: 導正銷定距的級進模 導正銷與落料击模的配合為H7/r6,其連接應保證在修磨击模時裝拆方便。 導正銷頭部的形狀應有利於導正時插入已沖的孔,它與孔的配合應略有間隙。 用導正銷定距的級進模結構簡單。當兩定位孔間距較大時,定位也較精確。 但是它的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當板料太薄(一般為t<0.3mm)或材料較軟 時,導正時孔邊可能有變形,因而不宜採用。 側刃定距的級進模
Page:11/50
沖模的分類
右圖所示為彈壓導板級進 模。此類模具的特點是:各 击模(如件7)與固定板6 成間隙配合(普通導柱模多 為過渡配合),击模的裝卸、 更換方便;击模以彈壓導板 導向,導向精度高;彈壓導 板2由安裝在下模座14上的 導柱1和10導向,導板由6 根卸料螺釘5 與上模連接, 因此能消除壓力機導向誤差 對模具的影響,模具壽命長, 衝壓件品質好。
Page:5/50
沖模的分類
二、複合沖裁模
在壓力機的一次工作行程中,在模具同一部位同時完成數道衝壓工序的模 具,稱為複合沖裁模。 右圖所示是落料沖孔複合模的基本結構。 在模具的一方是落料凹模,中間裝著沖孔击模; 而另一方是击凹模,外部是落料的击模,內孔是 沖孔的凹模。若落料凹模裝在上模上,稱為倒裝 複合模;反之稱為順裝複合模。
Page:9/50
沖模的分類
1 用導正銷定距的級進模 圖示是用導正銷定距的沖孔落料級進模。 上、下模用導板導向。沖孔击模3與落料 击模4 之間的距離就是送料步距A。材料 送進時由固定擋料銷6 進行初定位,由兩 個裝在落料击模上的導正銷5 進行精定位。 為了保證首件的正確定距,在帶導正銷的 級進模中常採用始用擋料裝置。它安裝在 導板下的導料板中間。在條料沖制首件時, 用手推始用擋料銷7,使它從導料板中伸 出來抵住條料的前端,即可沖第一件上的 兩個孔。以後各次沖裁由固定擋料銷6 控 制送料步距作初定位。
a
b
c
d
(2)凹模孔口的結構有兩種基本類型:一是與凹模 面垂 直的直刃壁;另一是與凹模面稍傾斜的斜刃壁。 a a為全直壁型孔,只適用於頂件式模具。 b,c為階梯形直刃壁型孔, 適用於推件式模具。b適用于圓孔,c適用於非圓型孔。直刃壁型 c 孔的特點是刃口強度高,修磨後刃口尺寸不變,製造方便。 d斜刃壁角度不大(15`~30`),修磨後孔口尺寸增大量不多,這 種刃口強度較低,用於形狀簡單,精度要求不高沖件的沖裁,並 一般用於下出件的模具。
彈壓導板級進模
1—導柱;2—彈壓導板;3—導套;4—導板鑲塊;5—卸料螺釘; 6—击模固定板;7—击模;8—上模座;9—限制柱;10—導住; 11—導套;12—導料板;13—凹模;14—下模座;15—側刃擋塊
Page:12/50
沖模零件的分類
一、沖模零件的分類
儘管各類沖裁模的結構形式和複雜程度不同,但組成模具的零件種類是 基本相同的,根據它們在模具與完成工藝過程並和毛坯直接發生作用, 包括:工作零件、定位零件、卸料和壓料零件。 (2)結構零件---這類零件不直接參與完成工藝過程,也不和毛坯直接發生作用, 包括:導向零件、支撐零件、緊固零件和其他零件。 由於新型的模具結構不斷湧現,尤其是自動模、多工位級進模等不斷發展,所 以模具零件也在增加。傳動零件及用以改變運動方向的零件(如側楔、滑板、鉸鏈 接頭等)用得越來越多。
(6)按自動化程度可分為手工操作模、半自動模、自動模。
上述的各種分類方法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模具結構的不同特點。
Page:2/50
沖模的分類
下面按工序組合方式的分類方法,分別分析各類沖裁模的結構及其特點。
一、單工序沖裁模
單工序沖裁模指在壓力機一次行程內只完成一個衝壓工序的沖裁模 如落料模(無導向的敞開式落料模,導板式落料模,帶導柱的彈頂落料模) 沖孔模(沖側孔模,小孔沖模) 切斷模 切口模 切邊模等 (1)無導向的敞開式落料模。其特點是上、下模 無導向,結構簡單,製造容易,沖裁間隙由衝床滑 塊的導向精度決定,且可用邊角餘料沖裁。常用於 料厚而精度要求低的小批量衝壓件的生產。 (2)導板式落料模中,將击模與導板(又是固定 卸料板)間選用H7/h6 的間隙配合,且該間 隙小於沖裁間隙。回程時不允許击模離開導板, 以保證對击模的導向作用。它與敞開式模相比, 精度較高,模具壽命長,但製造要複雜一些,常 用於料厚大於0.3mm的簡單衝壓件。
用導正銷定距的沖孔落料級進模
1—模柄;2—螺釘;3—沖孔击模;4—落料击模; 5—導正銷;6—固定擋料銷;7—始用擋料銷
Page:10/50
沖模的分類
2採用側刃定距的級進模 右圖所示為雙側刃定距的 級進模。它與用導正銷定距 的級進模相比的特點是:用 側刃12代替了始用擋料銷、 擋料釘和導正銷。用彈壓卸 料板7代替了固定卸料板。 該模具採用前後雙側刃對角 排列,可使料尾的全部材料 都得到利用。 彈壓卸料板7裝於上模, 用卸料螺釘6與上模座連接。 它的作用是:當上模下降進 行沖裁時,彈簧11(可用橡 皮代替)被壓縮而壓料;當 上模回程時,彈簧回復推動 卸料板卸料。
二、工作零件
1 击模 4)護套式击模 在厚板上沖小孔時,細小的击模受力較大,容易折斷。為了提高击模的 抗縱向彎曲能力,可將小击模裝在護套裏,然後再將護套固定在击模固定板 上。
1—墊板或击模座2—击範本 11—击模套12—針狀击模13—擋銷
Page:16/50
沖模零件的分類
二、工作零件 2 凹模 凹模類型很多,凹模的外形有圓形和板形;結構有 整體式和鑲拼式;刃口有平刃和斜刃。 (1)凹模外形結構及其固定方法 圖中a,b是兩種圓凹模。這兩種圓形凹模尺寸都不大,直 接裝在凹模固定板中,主要用於沖孔。在實際生產中, 由於沖裁件的形狀和尺寸千變萬化,因而大量使用外形 為圓形或矩形的凹範本,在其上面開設所需要的凹模洞 口,用螺釘和銷釘直接固定在範本上,如圖c 所示。圖d 為快換式沖孔凹模的固定方法。
範本;19—彈簧
Page:7/50
沖模的分類
(2)順裝複合模 右圖所示是順裝 複合模的結構。 它的特點是沖孔 廢料可從击凹模 中推出,使型孔 內不積聚廢料, 從而使击凹模脹 裂力小,故壁厚 可比倒裝複合模 沖件的最小壁厚 小。
順裝複合沖模
1—落料凹模;2—頂板;3,4—沖孔击模;5,6—推 杆;7—打板;8—打杆;9—击凹模;10—彈壓卸料 板;11—頂杆
Page:3/50
導板式落料模
1—下模座;2—銷;3—導板;4—銷;5—擋 料釘;6—击模;7—螺釘;8—上模座;9—銷; 10—墊板;11—击模固定板;12—螺釘;13— 導料板;14—凹模;15,16—螺釘
沖模的分類
(3)圖示是帶導柱 的彈頂落料模。上、 下模依靠導柱導套 導向,間隙容易保 證,並且該模具採 用彈壓卸料和彈壓 頂出的結構,衝壓 時材料被上下壓緊 而完成分離。用這 種模具生產零件的 變形小,平整度高。 該種結構廣泛用於 材料厚度較小,且 有平面度要求的金 屬件和易於分層的 非金屬件。
沖模的分類
(4)沖側孔模
圖示是在成形零件的側壁上沖孔的模具
圖a)採用的是懸臂式凹模結構,可用 於圓筒形件的側壁沖孔、沖槽等。毛坯 套入凹模體3,由定位環7控制軸向位置。 此種結構可在側壁上完成多個孔的沖制。 在衝壓多個孔時,在結構上要考慮分度 定位機構。 圖b) 是依靠固定在上模的斜楔1來推動 滑塊4,使击模5作水準方向移動,完成 筒形件或0 形件的側壁沖孔、沖槽、切 口等工序。 斜楔的返回行程運動是靠橡皮或彈簧完成的。斜楔的工作角度α以40~45°為宜。40 ° 的斜楔滑塊機構的機械效率最高,45度時滑塊的移動距離與斜楔的行程相等。需較大 沖裁力的沖孔件, α可採用35°,,以增大水準推力。
工藝零件 結構零件 工作零件 定位零件 卸料和壓料零件 導向零件 支撐零件 緊固零件 其他零件 击模 擋料銷 卸料裝置 導柱 上、下模座 螺釘 彈性件 凹模 始用擋料銷 壓料裝置 導套 模柄 銷釘 傳動零件 击凹模 導正銷 頂件裝置 導板 击、凹模固定板 鍵 定位銷、定位板 推件裝置 導筒 墊板 側刃、側刃擋塊 廢料切刀 限位元支撐裝置 承料板
導柱式落料模
1—上模座;2—卸料彈簧;3—卸料螺釘;4—螺釘;5—模柄; 6—防轉銷;7—銷;8—墊板;9—击模固定板;10—落料击模; 11—卸料板;12—落料凹模;13—頂件板;14—下模座;15— 頂杆;16—板;17—螺栓;18—固定擋料銷;19—導柱;20— 導套;21—螺母;22—橡皮
Page:4/50
Page:6/50
沖模的分類
(1)倒裝複合模 右圖所示是沖制墊圈的倒裝複合模。 落料凹模2在上模,件1是沖孔击模,件 14為击凹模。倒裝複合模一般採用剛性 推件裝置把卡在凹模中的製件推出。剛 性推件裝置由推杆7、推塊8、推銷9推 出製件。廢料直接由击模從击凹模內孔 推出。击凹模洞口若採用直刃,則模內 有積存廢料且脹力較大,當击凹模壁厚 較薄時可能導致脹裂。 採用剛性推件的倒裝複合模, 條料不是處於被壓緊狀態下進行 沖裁的,因而製件的平直度不高, 適宜沖裁厚度大於0.3mm的板料。 若在上模內設置彈性元件,採用 墊圈複合沖裁模 彈性推件時則可沖較軟且料厚在 1—击模;2—凹模;3—上模固定板;4,16—墊板;5—上範本;6—模 0.3mm以下,平直度較高的沖裁 柄;7—推杆;8—推塊;9—推銷;10—推件塊;11,18—活動擋料銷; 件。 12—固定擋料銷;13—卸料板;14—击凹模;15—下模固定板;17—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