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文学作品选2
先秦两汉文学诗文作品背诵篇目

先秦两汉文学诗文作品背诵篇目第一部分:《诗经》1.《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2.《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
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
云何吁矣!词句注释⑴周南:《诗经》十五国风”之一,今存十一篇。
卷耳:苍耳,石竹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嫩苗可食,子可入药。
⑵采采:茂盛。
一说谓采了又采。
毛传作采摘解,朱熹 《诗集传》云: 非一采也。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则认为是状野草 盛多之貌”。
⑶盈:满。
顷筐:斜口筐子,后高前低。
一说斜口筐。
这句说采了又采都采不满浅筐子,心思不在这上头。
⑷嗟:语助词,或谓叹息声,感叹,伤叹。
怀:怀想。
⑸寘 zhì):同 置”,放,搁置。
周行 háng):环绕的道路,特指大道。
索性把筐子放在大路上,于是眼前出现了她丈夫在外的情景。
⑹陟:升;登。
彼:指示代名词。
崔嵬 wéi):山高不平。
⑺我:想象中丈夫的自称。
虺隤 huī tuí):疲极而病。
⑻姑:姑且。
酌:斟酒。
金罍 léi):青铜做的罍。
罍,器名,青铜制,用以盛酒和水。
⑼维:发语词,无实义。
以:以使,以便。
永怀:长久思念。
永,深长,深陷。
⑽玄黄:黑色毛与黄色毛相掺杂的颜色。
朱熹说 玄马而黄,病极而变色也”,就是本是黑马,病久而出现黄斑。
⑾兕觥 sì gōng):一说野牛角制的酒杯,一说 觥”是青铜做的牛形酒器。
⑿永伤:长久思念。
伤,伤怀。
⒀砠 jū):有土的石山,或谓山中险阻之地。
⒁瘏 tú):因劳致病,马疲病不能前行。
⒂痡 pū):因劳致病,人过劳不能走路。
先秦两汉文学诗文作品背诵篇目

先秦两汉文学诗文作品背诵篇目第一部分:《诗经》1.《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2.《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
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
云何吁矣!3《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4《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5《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6.《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7.《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
之子于归,远于将之。
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
之子于归,远送于南。
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
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8.《邶风·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9.《邶风·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黾勉同心,不宜有怒。
《中国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答案

《中国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参考答案(一)一、默写(选做3题,每题5分,总15分)1《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雞棲于時,日之夕矣,羊牛下來。
君子於役,如之何勿思!君子於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雞棲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於役,茍無饑渴!2《卫风·伯兮》伯兮朅兮,邦之桀兮。
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3《湘君》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
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
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
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
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
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
桂櫂兮兰枻,斵冰兮积雪。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
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
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
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
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
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
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4《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二、名词解释(选做4题,每题5分,总20分)1变风变雅答:指《诗经》中的“怨刺诗”。
这些诗以反映丧乱、针砭时政为主要内容,或讽刺不劳而获者或揭露统治者的无耻与丑恶,在辛辣的讽刺中寓有强烈的怨愤不平,与中正平和的审美要求不符。
因此此类诗多存于“国风”与“二雅”之中,因而被称为“变风变雅”。
2春秋笔法答:所谓“春秋笔法”,顾名思义,一种笔法而已,或者说一种使用语言的艺术,是孔子首创的一种文章写法。
《春秋》在记载历史时语言简练,常于只言片语中寄寓鲜明的褒贬色彩,即所谓“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
中国古代秦汉文学作品介绍

中国古代秦汉文学是指秦代和两汉文学,秦汉文学主要在辞赋、史传文、政论文和乐府诗歌等四个方面取得较高成就,在上有较为深远的作用和影响。
下面由为大家提供关于,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秦汉文学作品介绍一、秦汉散文一、所谓“汉代散文”是指政论文及抒情、叙事文,汉代散文创作的主流,就文体说是政论文,就文风说,是切中时事,朴厚无华。
理解:秦汉散文的发展脉络。
大体说,由西汉初期贾谊等的情感浓重,文气纵横,变而为西汉中后期刘向等的引经据典,再变而为东汉前期王充等的崇实诚、斥虚妄,通达深刻;再变而为东汉后期王符、仲长统等的抨击时弊,愤世嫉俗,文风几经迁转。
第一节李斯与秦代散文理解;一、《吕氏春秋》简况。
《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组织其门客集体编撰,成书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39年前后,被视为杂家着作。
二、《吕氏春秋》的说理方式。
《吕氏春秋》文章一般都较短小,以事实说理,平实畅达,不求华丽,如《贵公》。
从文学角度看,《吕氏春秋》最大的成就是它创作了丰富多彩的寓言故事。
它在阐述某个道理和思想时,往往采用一组寓言故事,从不同侧面予以说明。
三、李斯生平与《谏逐客书》写作缘由。
李斯,楚国人,公元前247年入秦。
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拜为长史、客卿。
秦统一,李斯为丞相,设郡县,统一文字和度量衡,下令焚书而倡导“以吏为师”。
李斯遭赵高诬陷腰斩于咸阳之市。
李斯入秦十年,因韩人郑国为秦修灌渠事,秦大臣提议驱逐所有外来客卿,李斯也在被逐之列,所以写了《谏逐客书》。
四、秦刻石文的特点。
1、其形式四言为句,三句为韵,较独特。
2、铺叙颂夸,气度宏伟,韵律谐和。
3、限于刻石体制,文采不足。
简单运用:《谏逐客书》的主要特点。
这篇《谏逐客书》以逐客不利于秦的统一为中心。
首先铺叙历史上客卿辅助秦国并使之国富兵强的事实,以明客卿不曾有负于秦;其次胪述秦始皇看重外国的玩好之物,而轻视客卿的事实,论定其重物轻人的错误,最后分析纳客和逐客的利害关系,指出逐客非但不利于秦的统一大业,还会使秦国趋于危亡。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考试试题一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考试试题一一.填空(20分,每空2分)1.从周公到孔子,旧的巫术宗教文化逐渐被取代,文化成了主流。
2.成书于秦汉两代的由众人编撰的和,两书中都保存了不少中国古代神话。
3.《诗经》中的宴享诗的典型之作是。
4.《论语》创立的,在《墨子》中得到发展,进而形成了《孟子》的。
5.刘向的、《新序》等书,杂举前代群书佚闻琐事编录而成,寓以劝戒说教之意。
6.汉初,贾谊写过骚体赋《吊屈原赋》、。
7.秦嘉的三首,是东汉文人五言抒情诗成熟的标记。
蔡邕的五言诗是乱世文人全身远害心态的写照。
二.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5分)始祖神话七发汉乐府民歌古诗十九首三.简答题(共20分,每题10分)1.《左传》战争描写的成就有哪些?2.《九歌》的艺术特色有哪些?四.论述题(共40分,每题20分)1.《诗经》的艺术特点有哪些?请举例具体分析。
2.《史记》的叙事艺术成就有哪些?请举例具体分析。
答案:1、礼乐 2、《吕氏春秋》《淮南子》 3、《小雅·鹿鸣》 4、语录体对话式论辩文 5、《说苑》 6、《鵩鸟赋》 7、《赠妇诗》《翠鸟诗》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考试试题二一、填空(20分,每空2分)1、《商颂·玄鸟》和《大雅·生民》记录了商部族始祖和周部族始祖诞生的神奇经历。
2、《尚书》包括、《夏书》、《商书》《周书》。
3、西汉初,司马谈曾把“诸子百家”总括为、儒、墨、、法、道德六家。
4、《春秋》是指孔子修订的鲁国的。
5、是宋玉的代表作,它生发了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主题。
6、东汉抒情赋主要有和两类。
二、名词解释(20分,每题5分)洪水神话赋比兴《淮南子》汉乐府民歌三、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1、《战国策》的文学特点有那些?2、《古诗十九首》所表现的社会内容有那些?四、论述题(40分,每题20分)1、试举例论述《孟子》的散文成就。
2、《离骚》的艺术特点有那些?试具体分析。
答案:1、契后稷2、《虞书》3、阴阳名4、编年史5、《九辩》“悲秋”6、纪行赋述志赋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考试试题三一、填空(20分,每空2分)1、夏商文化以最有代表性,而夏商文学与此时的原始宗教是紧密联系的。
先秦两汉 古典文献学 书目

主要书目二十种序录(提要)总论:因为主修专业为先秦两汉文学,而先秦两汉文学中又主攻诸子百家,诸子百家是后世对先秦学术思想人物和派别的总称。
诸子指孔子、老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等人物,百家指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等学术流派。
“百家”表明当时思想家较多,但也是一种夸张的说法。
主要人物有孔子、孟子、墨子、荀子、老子、庄子、列子、韩非子、商鞅、申不害、许行、告子、杨子、公孙龙子、惠子、孙武、孙膑、张仪、苏秦、田骈、慎子、尹文、邹衍、晏子、吕不韦、管子等。
所以在我所列的书目中,主要的书籍都是有关于诸子百家的书籍,而诸子百家中,尤以儒道墨法以及兵家为重。
一是因为这几大学派影响众大,二是因为许富宏导师所列书目均有关于这几大学派,本人在这一学期之中所读书籍皆是后世对于作品的校勘增补。
先秦诸子作品与后世学术作品有所不同,后世作者所为作品因为雕版印刷术或者造纸术的发明,成书相对而言,比较完整,刊刻作品也相对较多,版本也众多。
而先秦诸子百家的创作作品,版本亟待考证,书籍内容亦是有增有减有疏,需要后世学者辩伪存真。
譬如我在列举这些书目的时候,就在想寻找孔子《论语》一书最早的版本,现今我们所接触的《论语》,已是经过后人整理而成,而所出现的刻本或者手抄本也是后人整理而成,所以我在选举《论语》作为一书目的时候,并没有具体选举哪一刻本,而是笼统介绍下该书的成书过程,作者,后世的影响以及评价等。
而后世学者的考证校勘书目,则选取了具体的版本,然后再简介其具体。
所列书目只是简单明确一下自己研究生涯中的侧重点,相当于一段时期的计划,而将这些书目大致过目,或者精读一二,则需我们过后的努力。
1、《论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共二十篇,成书时间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和许多先秦古籍一样,《论语》经过秦火和战乱曾一度失传,至汉代复出现若干个传本,最著名的就是《故论语》,《齐论语》,《鲁论语》三大流派,它们在文字,篇名及篇数上互相都有差异。
研究生古代文学史考试题(后附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试题(一)A卷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夸父逐日”神话最早见于__________一书。
2、“昔我往矣,__________;今我来思,__________。
”3、“至人__________,神人__________,圣人__________。
"4、最早以赋名篇的作家是__________。
5、“吾令羲和弭节兮,__________;路漫漫其修远兮,__________。
”6、《史记》包括十二_________、十表、八书、三十_________、七十________,共130篇。
7、《盐铁论》的作者是__________.8、《吴越春秋》的作者是__________。
9、标志着汉赋体制正式确立的第一篇赋是__________的__________。
10、《两都赋》的作者是__________,《二京赋》的作者是__________。
11、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陈朝徐陵编的__________一书。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1、赋比兴2、《春秋》“三传”3、《庄子》“逍遥游”4、《史记》“三家注”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左传》描写战争的特点。
2、试述乐府的涵义及其演变.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写出《离骚》的前十句,并阐释其“内美”的蕴涵。
2、请各以一首诗为例,比较汉乐府民歌与《古诗十九首》的不同艺术特色。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试题(一)B卷一、填空(每空 0.5分,共10分):1 、文字产生前,上古的口头文学创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诗经》按曲调分为风、雅、颂,其音乐含义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先秦诸子中使用寓言较多的著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先秦两汉卷需背诵部分

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存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存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存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关:象声词,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
雎鸠(j u ji u): 一种水鸟名,即王且乳洲:水中的陆地。
窈窕(y d o优o)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
窈窕,身材体态美好的样子。
窈,深邃,喻女子心灵美;窕,幽美,喻女子仪表美。
淑,好,善良。
好逑(h d o qi U):好的配偶。
逑,“仇”的假借字,匹配。
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
荇(x i ng)菜:水草类植物。
圆叶细茎,根生水底,叶浮在水面,可供食用。
左右流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择取荇菜。
这里是以勉力求取荇菜,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
流,义同“求”,这里指摘取。
之:指荇菜。
寤寐(w U m/):醒和睡。
指日夜。
寤,醒觉。
寐,入睡。
又,马瑞辰《毛诗传笺注通释》说:“寤寐,犹梦寐。
”也可通。
思服:思念。
服,想。
《毛传》:“服,思之也。
”悠哉(y o u z G i)悠哉:意为“悠悠”,就是长。
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
悠,感思。
见《尔雅•释诂》郭璞注。
哉,语气助词。
悠哉悠哉,犹言“想念呀,想念呀”。
辗转反侧:翻覆不能入眠。
辗,古字作展。
展转,即反侧。
反侧,犹翻覆。
琴瑟友之:弹琴鼓瑟来亲近她。
琴、瑟,皆弦乐器。
琴五或七弦,瑟二十五或五十弦。
友:用作动词,此处有亲近之意。
这句说,用琴瑟来亲近“淑女”。
芼(m d o):择取,挑选。
钟鼓乐之:用钟奏乐来使她快乐。
乐,使动用法,使•……快乐。
周南.芣苜采采芣苜,薄言采之。
采采芣苜,薄言有之。
采采芣苜,薄言掇之。
采采芣苜,薄言捋之。
采采芣苜,薄言裕之。
采采芣苜,薄言襁之。
①莒(fuyi):植物名称,即车前子,种子和草可作药用。
②薄言:发语词,没有实义。
③有: 采得。
④掇(duo):拾取。
⑤捋(luo):用手掌成把地脱取东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羊腓字之
• (1) (会意兼形声。从宀( mián)从子, 子亦声。在屋内生孩子。本义:生孩子) • (2) 同本义 • 字,乳也。——《说文》。 • 字,生也。——《广雅》 • 妇人疏字者子活,数乳者子死。——《论衡· 气寿》
诞寘之寒冰
生民2
• 实覃实訏,厥声载路。诞实匍匐,克岐克 嶷。以就口食。艺之荏菽,荏菽旆旆。禾 役穟穟,麻麦幪幪,瓜瓞唪唪。 • 诞后稷之穑,有相之道。茀厥丰草, 种之黄茂。实方实苞,实种实褎。实发实 秀,实坚实好。实颖实栗,即有邰家室。 • 诞降嘉种,维秬维秠,维穈维芑。恒 之秬秠,是获是亩。恒之穈芑,是任是负。 以归肇祀。 •
瓜瓞唪唪
时维后稷
生民3
• 诞我祀如何?或舂或揄,或簸或 蹂。释之叟叟,烝之浮浮。载谋载 惟。取萧祭脂,取羝以軷,载燔载 烈,以兴嗣岁。 • 卬盛于豆,于豆于登。其香始 升,上帝居歆。胡臭亶时。后稷肇 祀。庶无罪悔,以迄于今。
取羝以軷
祭祀路神
卬盛于豆后稷ຫໍສະໝຸດ 传说• 这是周人纪录关于他们的始祖后稷的传说, 歌咏其功德和灵迹的诗。 • 第一章写姜嫄履迹感孕的神异。 • 第二章写后稷诞生的神异。 • 第三章写后稷被弃而不死的神异。 • 第四章写后稷在幼年所表现的对农艺的天 赋才能。 • 第五、六章写后稷对农业的伟大贡献。 • 第七、八章写祭祀。
七月
•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 萚。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豣 于公。 •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 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 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 为改岁,入此室处。
四月秀葽
五月鸣蜩
一之日于貉
七月亨葵
八月断壶
九月叔苴
十月蟋蟀
宵尔索綯
七月
•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 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 觥:万寿无疆!
二之日凿冰冲冲
三之日纳于凌阴
献羔祭韭
称彼兕觥
社会的风俗画
• 正如姚际恒《诗经通论》所说:“鸟语虫鸣,革 荣木实,似《月令》;妇子入室,茅綯升屋,似 《风俗书》;流火寒风,似《五行志》;养老慈 幼,跻堂称觥,似庠序礼;田官染职,狩猎藏冰, 祭献执宫,似国家典制书。其中又有似采桑图、 田家乐图、食谱、谷谱、酒经:一诗之中,无不 具备,洵天下之至文也!” • 凡春耕、秋收、冬藏、采桑、染绩、缝衣、狩猎、 建房、酿酒、劳役、宴飨,无所不写,“无体不 备,有美必臻,晋唐后陶、谢、王、孟、韦、柳 田家诸诗,从未臻此境界”(引同上)。这一评价, 基本上符合诗中实际。
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五月斯螽动股
六月莎鸡振羽
七月
•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 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 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 我农夫。 •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 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 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綯,亟其乘屋,其 始播百谷。
格式严谨
• 《生民》是《诗经》里面《大雅》中的一首古诗。 这首诗共八章,每章或十句或八句,按十字句章 与八字句章前后交替的方式构成全篇,除首尾两 章外,各章皆以“诞”字领起,格式严谨。 • 从表现手法上看,它纯用赋法,不假比兴,叙述 生动详明,纪实性很强。然而从它的内容看,尽 管后面几章写后稷从事农业生产富有浓郁的生活 气息,却仍不能脱去前面几章写后稷的身世所显 出的神奇荒幻气氛,这无形中也使其艺术魅力大 大增强。
七月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 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 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 田畯至喜。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 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 子同归。 •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 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 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 裳。
出生传说、农业生产、祭神求福
• 《生民》描述后稷神的出生传说和从事农业生产,获取五 谷丰收,在有邰建邦立业,祭神求福,一直造福后世的故 事,歌颂了周人祖先后稷的伟大和创造,也真实地反映了 远古社会人类生活和生产状况,因此,《生民》不仅是周 民族的史诗,也应该看作是中华民族的史诗。《生民》内 容丰富,善于将神奇的神话,传说同真实的生活描绘结合 起来,使得诗歌既充满神奇的色彩,又展现生活的真貌, 后两章的宗教祭祀,对未来生活的祈福与展望,更增加了 庄严的气氛,展示了现实与未来,人间与天界的联系。诗 中的农业生产具体描述,可以说是人类生产经验的总结, 体现了劳动的伟大创造,而这源于是“履帝武敏”而生的 人,不能不让人感受到其中的原始人类社会的母题:始祖 的诞生,生产的发明,英雄的崇拜。
八月萑苇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鸣鵙
八月载绩
衣与食
• 朱熹《诗集传》云:“此章前段言衣之始, 后段言食之始。二章至五章,终前段之意。 六章至八章,终后段之意。”在结构上如 此安排,确是相当严谨。所谓“衣之始”、 “食之始”,实际上指农业社会中耕与织 两大主要事项。这两项是贯穿全篇的主线。
在叙事中写景抒情
• 中国古代诗歌一向以抒情诗为主,叙事诗较少。 这首诗却以叙事为主,在叙事中写景抒情,形象 鲜明,诗意浓郁。通过诗中人物娓娓动听的叙述, 又真实地展示了当时的劳动场面、生活图景和各 种人物的面貌,以及农夫与公家的相互关系,构 成了西周早期社会一幅男耕女织的风俗画。《诗 经》的表现手法有、“随物赋形”,反映了生活 的真赋、比、兴三种,这首诗正是采用赋体, “敷陈其事”实。我们仔细吟诵其中任何一章, 都会有这样的感觉。
时维姜嫄
生民1
•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 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 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 时维后稷。 • 诞弥厥月,先生如达。不拆不 副,无菑无害。以赫厥灵。上帝不 宁,不康禋祀,居然生子。 • 诞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诞 寘之平林,会伐平林。诞寘之寒冰, 鸟覆翼之。鸟乃去矣,后稷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