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护理

浅谈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护理
浅谈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护理

浅谈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3-02-05T10:33:34.34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5期供稿作者:何廉秀岩廉秀岩王淑娥郭玉玲佟丹赵新华[导读] 告知家属可能发生的意外(自伤、伤人、行为紊乱、毁物等),并交代防范措施。

廉秀岩王淑娥郭玉玲佟丹赵新华 (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医院 158100)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5-0289-02

【摘要】目的讨论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加强巡视,癫痫突然发作时做到及时发现。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诱发因素,注意观察病情。当患者主诉胸闷、肢体麻木、闻到不愉快气味、情绪改变有错觉幻觉等表现,立即将患者平卧,做好患者突然意识丧失的准备。

【关键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护理

癫痫是由大脑神经细胞异常放电引起的突然性、反复性和短暂性的大脑功能失调,可以表现为运动、感觉、意识、精神等多方面的功能障碍。下面将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护理汇报如下。

1 临床表现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是一组反复发作的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的脑部疾病,因脑的受累部位和病理生理改变不同,导致临床表现各异。

原发性或继发性癫痫均可发生精神障碍,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见于癫痫发作前,发作时和发作后,亦可在发作间或癫痫起病多年后产生持久的精神障碍。部分患者会在发作前出现持续数小时至数天的先驱症状,如全身不适,易激惹、紧张、烦躁、抑郁、易挑剔或抱怨他人。常预示将有发作,一旦发作过后,先驱症状随之缓解。

1.1复杂部分性发作

以往称精神运动性发作或颞叶癫痫。常源于颢叶,亦见于其他部位局灶性病变。发作前常有历时数秒的幻嗅等先兆,伴有意识障碍。

1.1.1单纯意识障碍发作以持续数秒至数分钟的意识障碍,精神活动与躯体运动停止,伴有要素性症状的精神运动症状为主要表现,发作后不能回忆发作中表现。发作时间较失神发作长,脑电图没有典型的3次/秒棘波。

1.1.2认知发作主要表现为自我意识障碍和回忆错误,如似曾相识(熟悉感)、旧事如新(陌生感),也有失掉亲近感和非真实感等。强制思维发作多见于青少年期,表现为思维过程突然终止,某些相互缺乏联系的观念或感觉表象强制地浮现于脑内,发作后不能确切回忆。梦样状态发作以知觉和思维的疏远感为主,患者虽可认知周围情况,但如入梦境,变幻莫测,不断地进入意识中来。

1.1.3情感发作表现有恐怖、愤怒、抑郁、喜悦或不愉快等发作,以恐怖发作为最多见。恐怖发作可为轻微的惶惶不安直到毛骨悚然的恐怖体验,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2分钟。儿童常表现为惊叫或害怕,很难问出具体体验。愤怒发作常伴有攻击行为。抑郁发作持续时间长者可达2周。多无运动抑制症状。严重的喜悦发作时,常陷入不可控制的极度喜悦的恍惚状态(销魂状态)。不愉快发作常与幻嗅或幻味的内容有关。

1.1.4精神知觉性发作错觉发作较常见,无论视错觉、听错觉、迷路错觉或远隔错觉均有自身与环境之间空间关系的变化,如变远、变近、变大、变小等,一般持续数秒钟。幻觉再现,意识清晰或呈似梦非梦状,有的表现为肛门、关节或性器官的幻触。

1.1.5自动症临床表现为目的不明确的运动或行为发作。以消化道和中部运动症状为最常见,如舐舌,伸舌,咀嚼,吞咽,流涎等(进食性自动症);有的出现恐怖、愤怒或戒备、防卫表情,或小儿样嬉笑不止等(表情自动症);抚摸衣扣,身体某一部位或摸索动作(姿势自动症);机械地继续其发作前正在进行的活动,如步行、徘徊、骑车、进餐等,甚至为复杂的职业性的日常行为。或表现为梦游症、昼游症,发作中联想多不连贯,另人难以理解。有时伴有脱衣裸体、爬墙跳楼、冲动攻击等行为。自动症发作后多不能回忆,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为数秒至数分钟不等。

1.2发作后意识模糊状态

除意识模糊外,还表现有定向障碍,反应迟钝,生动幻视或躁动狂暴行为等。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

1.3短暂的精神分裂症样发作

在抗癫痫药物治疗过程中突然出现思维障碍、幻觉、妄想、紧张不安,但意识清楚,颇似精神分裂样精神病,可持续数日至数周。与抗癫痫药所致的脑电图强制正常化有关。

1.4发作间歇期持续性精神障碍

1.4.1癫痫性精神分裂症样精神障碍在癫痫的病程中出现持续性或慢性精神分裂症样症状,可有①紧张兴奋;②思维被洞悉或被夺;

③幻觉妄想状态:以被害性幻听、恐怖性幻视多见;④抑制状态:表现动作缓慢、言语寡少、情绪淡漠或抑郁等。各种症状多数混合出现,有的在某一阶段单独发生。无意识障碍。起病较急,病程较长,有的迁延成慢性。

1.4.2癫痫性性格改变表现为黏滞性或暴发性性格特征。黏滞性性格表现为精神活动迟缓,一丝不苟、固执于琐事。暴发性性格者易激动、发怒、冲动、常因小事与人争执。此外,有自私,独断。顽固、情绪易波动等。

1.4.3癫痫性痴呆癫痫患者有无智力障碍随病因而异,原发性癫痫患者的智力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但器质性癫痫患者多有智力障碍。智力障碍的原因可能与引起癫痫的器质性脑损害有关,也可能是自幼癫痫频繁发作的结果,症状表现以领悟、理解障碍最明显,联想迂远,不得要领,计算迟缓,记忆障碍却不明显,通常称领悟性痴呆。以病程较长、发作频繁的患者多见。

2 护理

癫痫发作时应先紧急处理,待病情稳定再收集资料。

2.1现病史,如首次发作时间、地点、诱因,每次发作的前驱症状、频率、时间、场所;发作先兆,发作时意识状态、抽搐、摔倒情况及痉挛部位,有无口腔分泌物、小便失禁、发绀等。发作起止时间、发作时及发作后的精神躯体情况等;发作间歇期的精神状态,如性格改变、怪异的感知、智能损害、情绪改变、不良行为等。

2.2既往史,如外伤史、冲动行为史、自杀自伤史;可能受伤的危险性;对自身所处环境的认识;对癫痫的防护知识。

2.3治疗情况。

2.4继发性癫痫的相关病史,如脑病、脑缺氧、高热等;心源性脑缺血;全身感染、内分泌或代谢障碍性疾病、中毒等。

精神科护理学

精神科护理学 第一章绪论 精神科护理学是建立在护理学基础上,对精神疾病进行防治的一门护理学。它是精神医学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精神医学发展简史 1.起源于公元前古希腊最伟大的医学家希波克拉底,也被称为精神医学之父。 2.哲学家柏拉图也支持精神学。 3.现代精神病学之父克雷丕林将内外科疾病的研究方法运用于精神疾病,提出了精神疾病分类原则。他创立了“描述性精神病学”,明确地区分了躁狂忧郁性精神病与早发性痴呆。 4.弗洛伊德首创动力精神病学,其强调人的意识活动内部各种力量矛盾运动的学说。 5.越来越多的人主张精神医学应向“生物-心理-社会”三合一的现代医学模式转变。 6.“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惊伤肾”。 第二节精神科护理学发展简史 1.1873年理查兹确定了精神科护理的基础模式,被称为美国精神科护理的先驱。 第三节现代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内容与要求 1.护理工作的内容与特点:①心理护理;②睡眠护理;③保证医嘱的执行;④安全护理;⑤饮食护理;⑥个人卫生护理。 第二章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 精神病是指在各种因素(包括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因素)作用下造成大脑功能失调,出现以感知觉、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障碍为主的一类严重的精神疾病。 第一节精神疾病的病因学

1.生物学因素: ①遗传因素:精神分裂症、阿尔兹海默病等都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由多个基因相互作用。遗传因素所产生的影响程度称为遗传度。 ②感染、躯体疾病、创伤、营养不良、毒物等类:酒、大麻、海洛因、可卡因等精神活性物质引起精神障碍。 2.心理社会因素: ①精神应激因素:精神应激通常是指生活中某些事件引起个体精神紧张和感到难于应付而造成心理压力。 ②社会因素:自然环境(如污染、噪音、生存空间过小)、社会环境(如社会动荡、社会大的变革)、移民(尤其是移民到另一个国家)等。 ③个性因素:个性是先天的禀赋素质和后天环境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第三节精神疾病的症状学 1.精神症状的本质:精神症状是异常的精神活动,是大脑功能障碍的表现,这种障碍必定有其物质基础,只是其严重程度与性质不一。 2.认知障碍: ①感知觉及其障碍: (1)感觉障碍:感觉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过敏、感觉减退、内感性不适(如内脏牵拉)。 (2)知觉障碍:知觉是指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错觉(杯弓蛇影、草木皆兵)、幻觉(a.幻听-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幻觉,有时患者可能清楚地辨别发生者的人数、性别、是否熟识及声音方位等:评论性幻听、命令性幻听、议论性幻听;b.幻视:谵妄状态;c.幻嗅:感受到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事物所产生的难闻气味; d.幻触:常与被害妄想一起存在; e.内脏性幻觉:能清楚秒速自己某一器官内部结构存在扭转、穿孔、断裂感受; f.真性幻觉:通过自己的感官感受到,幻觉表象清晰生动; g.假性幻觉:是自己脑子内的,不需要通过感觉器官就能感受得到,幻觉表象不够清晰鲜明生动且不完整。) (3)感知综合障碍:空间感知综合障碍:遥远的山峰感到伸手可触,视物显大症、视物显小症、视物变形症;时间感知综合障碍;运动感知综合障碍:对外界物体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歪曲知觉体验;非真实感:对周围环境真实性的感知障碍。

癫痫性精神病

癫痫性精神病 癫痫性精神病的介绍 有的癫痫病人发作出现了神经性的障碍,这种发作在临床上称为癫痫性精神障碍。发作间期的精神障碍是指一组无意识障碍,但持续较久,数月至数年,或长期存在,即狭义的癫痫性精神病。癫痫性精神病包括慢性精神分裂症样精神病,躁狂抑郁症样精神病,癫痫性人格变化及癫痫性智能障碍等。 慢性的癫痫性的神经病主要症状是,以慢性偏执-幻觉状态多见。思维障碍可表现为特征性的思维迂远、粘滞及病理性赘述,也可以有思维散漫、思维插入、强制性思维及思维被夺等。实验研究癫痫性精神病表明癫痫性精神分裂样精神病和精神分裂症患者多巴胺脱羧酶的活性较正常水平高。许教授发现患者多有脑室扩大、脑室周围神经胶质增生、多灶性损害和脑室周白质软化,但颞中叶硬化并不多见。可见其神经病理学改变是非特异性的。 癫痫性精神病临床是比较少见的。该病病人的情绪障碍是常见的,但以神经症、焦虑和抑郁为主,也有情感性精神病。许教授认为许多短暂的抑郁或轻度躁狂发作,称为躁狂抑郁症样精神病,实质上这是发作后模糊状态或带有轻度意识障碍的自动症。然而在该病病人的病程中可出现慢性躁狂抑郁症样精神病,抑郁发作较多,躁狂或轻度躁狂较少。抑郁症常发生于起病较晚的该病病人,也有人认为无论是大人还是儿童期癫痫都常有抑郁症状。多见于颞叶该病,病因不明,常在该病发作减少时出现。 癫痫性精神病的治疗需重视 癫痫性精神病的治疗,这几年来,备受人们关注。癫痫性精神病,是癫痫临床的一种表现形式,临床上对癫痫性精神病的治疗,已经有了明确方法,确诊也不是很困难。 对于癫痫性精神病的治疗,河南中医学院附属三院门诊部许教授表示:患者应去大型、正规的医院,进行癫痫性精神病的治疗。由于病灶部位及病理生理改变不同,症状表现各异,对于癫痫性精神病的治疗,采用的治疗方法也不一样。另外,只有专业的医院,在癫痫性精神病的治疗过程中,会去注意临床上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样障碍、人格改变及智能障碍等。 关于癫痫性精神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一、符合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二、有原发性癫痫的证据,且精神障碍的发生和病程与癫痫相关。一旦检查出该病,要及时进行治疗,千万不要耽误,造成不必要的后果。 很多患者及家属,对癫痫性精神病的治疗,还不是非常了解,但了解癫痫性精神病的治疗,对于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癫痫性精神病临床路径

癫痫性精神病临床路径 (试行) 一、癫痫性精神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二)诊断依据 根据《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第十版》(世界卫生组织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碍的发生及其病程与癫痫有关; 的特点,后者为迁延性病程; 睡行症、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定治疗策略。 迅速控制病情,可单独采用或合并以下治疗方法

:改良的快速神经阻滞化疗法(小剂量氟哌啶醇短期肌内);合并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肌内注射或口服氯硝西泮、地西泮、劳拉西泮、阿普唑仑等药物。 4.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必要时合并MECT。 (四)标准住院日为42-49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癫痫性精神病(ICD-10:F06.8)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心肌酶、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 (3)头颅CT、胸片、心电图、脑电图、脑地形图; (4)神经心理测评:韦氏智力测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等; (5)人格状况评估:MMPI/EPQ/16PF等。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心脏B超、腹部B超、眼动监测、脑诱发电位、血药浓度测定、抗链“O”、抗核抗体,尿妊娠试验等其他感染性疾病筛查。 (七)选择用药

1.选择原则: (1)抗癫痫药物 ①根据发作的类型选药;②根据癫痫综合征选药;③根据特殊的病因进行治疗。 (2)抗精神病药物 对癫痫伴发偏执状态及精神分裂症样精神病的患者,在应用抗癫痫药治疗的同时,遵循联合用药的原则,合并使用对惊厥阈影响较小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2.药物种类 (1)抗癫痫药:苯妥英钠、氯硝西泮、卡马西平、丙戊酸盐、拉莫三嗪、妥吡酯等; (2)抗精神病药: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常用的第一代抗精神病药如氟哌啶醇、奋乃静也可作为一线用药。 3.药物剂量调节 遵循个体化原则。在治疗开始后的一至二周内,将所选用的药物剂量增至有效治疗量。症状控制后的巩固治疗期剂量,原则上应继续维持急性期的有效治疗量,以求进一步的疗效,避免症状复燃或病情反复。病情稳定后,确定最佳有效剂量。 (八)出院标准 1.简明精神疾病量表(BPRS量表)评分与基线相比,减分率≥50%; 2.暴力冲动等危险行为明显减少; 3.对医疗护理合作;

重性精神病及癫痫病管理培训测试题-答案

重性精神病及癫痫病管理培训测试题 单位: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 1.符合《重性精神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开展管理治疗对象为() A 户籍为本地的重性精神病患者 B 本辖区常住重性精神病患者 C 本地医疗机构发现的重性精神病患者 2、本辖区常住重性精神病患者指() A 在本辖区连续居住2个月以上重性精神病患者 B 本辖区有固定住所且连续居住3个月以上重性精神病患者 C 本辖区有固定住所且连续居住半年以上重性精神病患者 3、对于病情稳定者重性精神病患者应该()月随访一次。 A 6 B 2 C 3 4、重性精神病患者危险性评估共分为()种 A 6 B 2 C 3 5、对于病情不稳定者重性精神病患者应该()天随访一次。 A 30 B 15 C 90 6、痉挛性偏瘫步态() A、跨阈步态 B、醉汉步态 C、慌张步态 D、划圈样步态 E、剪刀样步态 7、周期性瘫痪() A、四肢无力,血钾减低 B、四肢无力,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

C、四肢无力,手套、袜套样感觉障碍 D、四肢无力,休息后减轻,活动后加重 E、四肢无力,肩胛带骨盆带萎缩来源 8、患者有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最可能有下述哪条血管闭塞() A、大脑前动脉 B、大脑中动脉 C、大脑后动脉 D、内听动脉 E、脊髓前动脉 9、特发性大发作首选() A、丙戊酸钠 B、卡马西平 C、乙琥胺 D、苯妥英钠 E、ACTH 10、复杂部分性发作首选() A、丙戊酸钠 B、卡马西平 C、乙琥胺 D、苯妥英钠 E、ACTH 11、癫痫的临床诊断大多数情况下需依据() A、目睹其发作 B、脑电图改变 C、有无家族史 D、确切的病史 E、头部CT扫描 12、特发性全面强直-阵挛发作,首选药物为() A、丙戊酸钠 B、卡马西平 C、苯妥英钠 D、乙琥胺 E、苯巴比妥 二、问答题 1、重性精神病分类? 重性精神病及癫痫病管理培训测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 1-5 BCCAB 6-10 DABAB 11-12 DA

最新精神障碍护理学自考题目及答案资料

精神障碍护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杯弓蛇影”是() A. 感觉障碍 B. 错觉 C. 幻觉 D. 感知综合障碍 2.意向倒错多见于() A. 抑郁症 B.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C. 癔症 D. 精神分裂症 3.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情感障碍是() A. 情绪不稳 B. 情感高涨 C. 易激惹 D. 情感淡漠 4.不属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是() A. 肾性脑病 B. 癫痫性精神障碍 C. 麻痹性痴呆 D. A D 5.表示可能已出现锂中毒的血锂浓度是() A. 超过0.8mmol/L B. 超过1.2 mmol/L C. 超过1.4mmol/L D. 超过2.0 mmol/L 6.单纯型精神分裂症与神经衰弱主要鉴别是前者 ( ) A.发病与精神刺激关系不密切 B.病程较长 C.起病缓慢 D.对疾病无自知力 7.智能障碍是下列哪个病的临床特征? ( ) A.精神分裂症 B.感染伴发精神障碍 C.慢性脑器质性精神病 D.神经衰弱 8.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情感障碍是 ( ) A.情感淡漠 B.焦虑 C.情感高涨 D.情绪不稳 9.三环类抗抑郁药物不良反应最重要的是 ( ) A.锥体外系症状 B.过敏反应 C.心率及心电图改变 D.便秘 10.诊断癔症最重要的是 ( ) A.症状呈阵发性 B.排除器质性疾病 C.暗示治疗有效 D.常有癔症性格 11.精神自动症综合征多见于() A. 慢性酒精中毒 B. 反应性精神障碍 C. 强迫症 D. 精神分裂症 12.引起精神依赖不引起躯体依赖的物质是() A. 烟草 B. 海洛因 C. 可卡因 D. 速可眠 13.关于惊恐发作正确的说法是() A. 属于恐怖症 B. 属于焦虑症 C. 属于广泛性焦虑 D. 属于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14.“病理性谎言”可出现在() A. 表演型人格障碍 B. 强迫型人格障碍 C.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D. 分裂样人格障碍 15.盐酸万拉法新应归类于() A. SSRIs B. SNRIsC. MAOIs D. TCAs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6.下列物质中属于精神活性物质的是() A. 哌替啶 B. 烟草C. 果酒 D. 汽油 E. 海洛因 17.定向力障碍常见于() A. 抑郁发作 B. 意识障碍 C. 痴呆 D. 惊恐发作 E. 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18.归于精神分裂症特征性症状的是() A. 思维不连贯 B. 强制性思维 C. 思维鸣响 D. 情感倒错 E. 思维松弛 19.属于癔症转换型障碍的是() A. Ganser综合征 B. 鬼神附体 C. 立行不能症 D. 偏侧感觉麻木 E. 多重人格 20.属于神经症的是() A. 惊恐发作

浅谈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护理

浅谈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3-02-05T10:33:34.34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5期供稿作者:何廉秀岩廉秀岩王淑娥郭玉玲佟丹赵新华[导读] 告知家属可能发生的意外(自伤、伤人、行为紊乱、毁物等),并交代防范措施。 廉秀岩王淑娥郭玉玲佟丹赵新华 (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医院 158100)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5-0289-02 【摘要】目的讨论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加强巡视,癫痫突然发作时做到及时发现。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诱发因素,注意观察病情。当患者主诉胸闷、肢体麻木、闻到不愉快气味、情绪改变有错觉幻觉等表现,立即将患者平卧,做好患者突然意识丧失的准备。 【关键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护理 癫痫是由大脑神经细胞异常放电引起的突然性、反复性和短暂性的大脑功能失调,可以表现为运动、感觉、意识、精神等多方面的功能障碍。下面将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护理汇报如下。 1 临床表现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是一组反复发作的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的脑部疾病,因脑的受累部位和病理生理改变不同,导致临床表现各异。 原发性或继发性癫痫均可发生精神障碍,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见于癫痫发作前,发作时和发作后,亦可在发作间或癫痫起病多年后产生持久的精神障碍。部分患者会在发作前出现持续数小时至数天的先驱症状,如全身不适,易激惹、紧张、烦躁、抑郁、易挑剔或抱怨他人。常预示将有发作,一旦发作过后,先驱症状随之缓解。 1.1复杂部分性发作 以往称精神运动性发作或颞叶癫痫。常源于颢叶,亦见于其他部位局灶性病变。发作前常有历时数秒的幻嗅等先兆,伴有意识障碍。 1.1.1单纯意识障碍发作以持续数秒至数分钟的意识障碍,精神活动与躯体运动停止,伴有要素性症状的精神运动症状为主要表现,发作后不能回忆发作中表现。发作时间较失神发作长,脑电图没有典型的3次/秒棘波。 1.1.2认知发作主要表现为自我意识障碍和回忆错误,如似曾相识(熟悉感)、旧事如新(陌生感),也有失掉亲近感和非真实感等。强制思维发作多见于青少年期,表现为思维过程突然终止,某些相互缺乏联系的观念或感觉表象强制地浮现于脑内,发作后不能确切回忆。梦样状态发作以知觉和思维的疏远感为主,患者虽可认知周围情况,但如入梦境,变幻莫测,不断地进入意识中来。 1.1.3情感发作表现有恐怖、愤怒、抑郁、喜悦或不愉快等发作,以恐怖发作为最多见。恐怖发作可为轻微的惶惶不安直到毛骨悚然的恐怖体验,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2分钟。儿童常表现为惊叫或害怕,很难问出具体体验。愤怒发作常伴有攻击行为。抑郁发作持续时间长者可达2周。多无运动抑制症状。严重的喜悦发作时,常陷入不可控制的极度喜悦的恍惚状态(销魂状态)。不愉快发作常与幻嗅或幻味的内容有关。 1.1.4精神知觉性发作错觉发作较常见,无论视错觉、听错觉、迷路错觉或远隔错觉均有自身与环境之间空间关系的变化,如变远、变近、变大、变小等,一般持续数秒钟。幻觉再现,意识清晰或呈似梦非梦状,有的表现为肛门、关节或性器官的幻触。 1.1.5自动症临床表现为目的不明确的运动或行为发作。以消化道和中部运动症状为最常见,如舐舌,伸舌,咀嚼,吞咽,流涎等(进食性自动症);有的出现恐怖、愤怒或戒备、防卫表情,或小儿样嬉笑不止等(表情自动症);抚摸衣扣,身体某一部位或摸索动作(姿势自动症);机械地继续其发作前正在进行的活动,如步行、徘徊、骑车、进餐等,甚至为复杂的职业性的日常行为。或表现为梦游症、昼游症,发作中联想多不连贯,另人难以理解。有时伴有脱衣裸体、爬墙跳楼、冲动攻击等行为。自动症发作后多不能回忆,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为数秒至数分钟不等。 1.2发作后意识模糊状态 除意识模糊外,还表现有定向障碍,反应迟钝,生动幻视或躁动狂暴行为等。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 1.3短暂的精神分裂症样发作 在抗癫痫药物治疗过程中突然出现思维障碍、幻觉、妄想、紧张不安,但意识清楚,颇似精神分裂样精神病,可持续数日至数周。与抗癫痫药所致的脑电图强制正常化有关。 1.4发作间歇期持续性精神障碍 1.4.1癫痫性精神分裂症样精神障碍在癫痫的病程中出现持续性或慢性精神分裂症样症状,可有①紧张兴奋;②思维被洞悉或被夺; ③幻觉妄想状态:以被害性幻听、恐怖性幻视多见;④抑制状态:表现动作缓慢、言语寡少、情绪淡漠或抑郁等。各种症状多数混合出现,有的在某一阶段单独发生。无意识障碍。起病较急,病程较长,有的迁延成慢性。 1.4.2癫痫性性格改变表现为黏滞性或暴发性性格特征。黏滞性性格表现为精神活动迟缓,一丝不苟、固执于琐事。暴发性性格者易激动、发怒、冲动、常因小事与人争执。此外,有自私,独断。顽固、情绪易波动等。 1.4.3癫痫性痴呆癫痫患者有无智力障碍随病因而异,原发性癫痫患者的智力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但器质性癫痫患者多有智力障碍。智力障碍的原因可能与引起癫痫的器质性脑损害有关,也可能是自幼癫痫频繁发作的结果,症状表现以领悟、理解障碍最明显,联想迂远,不得要领,计算迟缓,记忆障碍却不明显,通常称领悟性痴呆。以病程较长、发作频繁的患者多见。 2 护理 癫痫发作时应先紧急处理,待病情稳定再收集资料。 2.1现病史,如首次发作时间、地点、诱因,每次发作的前驱症状、频率、时间、场所;发作先兆,发作时意识状态、抽搐、摔倒情况及痉挛部位,有无口腔分泌物、小便失禁、发绀等。发作起止时间、发作时及发作后的精神躯体情况等;发作间歇期的精神状态,如性格改变、怪异的感知、智能损害、情绪改变、不良行为等。 2.2既往史,如外伤史、冲动行为史、自杀自伤史;可能受伤的危险性;对自身所处环境的认识;对癫痫的防护知识。 2.3治疗情况。 2.4继发性癫痫的相关病史,如脑病、脑缺氧、高热等;心源性脑缺血;全身感染、内分泌或代谢障碍性疾病、中毒等。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题库1-2-10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题 库1-2-10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下面有关癫痫性精神障碍的治疗原则的描述,不对的是() A.抗癫痫治疗尽可能单一用药,定期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B.依据癫痫的类型选择抗癫痫药物,并严密观察不良反应 C.在治疗癫痫的基础上根据精神症状选用致癫痫作用少的药物 D.癫痫症状完全控制后,继续维持抗癫痫药物治疗3~5年未再发可减药,逐步减药的时间不应少于1年 E.抗癫痫治疗无效换药时,原药可以骤然停用 癫痫性精神障碍治疗原则为抗癫痫治疗尽可能单一用药,定期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依据癫痫的类型选择抗癫痫药物,并严密观察不良反应。在治疗癫痫的基础上根据精神症状选用药物,注意选择致癫痫作用较弱的抗精神病药物。抗癫痫需长期坚持用药,癫痫完全控制后,继续维持治疗3~5年未再发可逐步减药,逐步停药的时间不少于1年。抗癫痫治疗无效需更换另一种抗癫痫药时,原药不能骤然停用,应缓慢减药,以防止发生癫痫持续状态。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患者女,40岁。因行为怪异,冲动伤人1个月而就诊。体查无明显异常。精神状况检查:神清,年貌相称,目光呆滞,接触差。存在嫉妒妄想、出现过几次命令性幻听,思维黏滞,自知力缺乏。既往有癫痫病史20年,曾多次因癫痫住院治疗。脑电图:双侧有棘慢波并有放电波,在清醒和睡眠状态下,以左颞部棘波占优势。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精神分裂症 B.癔症 C.癫痫性精神障碍 D.偏执性精神病 E.中毒性精神病 结合患者有癫痫病史20年,多次因癫痫发作而住院,有典型的脑电图改变,所出现的精神症状表现特点等综合分析,最可能的诊断为C项。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护理体会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护理体会 【关键词】癫痫精神障碍护理 癫痫是由大脑神经细胞异常放电引起的突然性、反复性和短暂性的大脑功能失调,常伴有各种精神障碍,称为癫痫性精神病。可以表现为运动、感觉、意识、精神等多方面的功能障碍。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符合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患者39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6例,年龄19~66岁;婚姻状况:病程3~18年;住院次数1~9次;已婚21例,未婚13例,离异或丧偶5例;癫痫病史3例,精神病史2例。 1.2临床表现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是一组反复发作的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的脑部疾病,因脑的受累部位和病理生理改变不同,导致临床表现各异。原发性或继发性癫痫均可发生精神障碍,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见于癫痫发作前,发作时和发作后,亦可在发作间或癫痫起病多年后产生持久的精神障碍。部分患者会在发作前出现持续数小时至数天的先驱症状,如全身不适,易激惹、紧张、烦躁、抑郁、易挑剔或抱怨他人。常预示将有发作,一旦发作过后,先驱症状随之缓解。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患者,因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易产生恐惧、焦虑心理,常会发生兴奋、毁物、他伤甚至自杀行为。人格改变,多表现为性格急躁、敏感多疑、易激惹,且出手凶狠。对人对事易挑剔,无理要求多,好管闲事,好争吵,易冲动等。 2护理

2.1一般护理 加强巡视,癫痫突然发作时做到及时发现。注意观察病情。当发现患者出现胸闷、肢体麻木、情绪改变、闻到不愉快气味、情绪改变有错觉、幻觉等先兆表现时,及时将患者安置床上,密切观察,以免抽搐落地摔伤。立即将患者平卧,做好患者突然意识丧失的准备。鼓励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时作息、排便,避免便秘、工作过度紧张劳累,饮食宜清淡,减少强光刺激。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诱发因素。诱发因素包括过度饮水、边餐、饮酒,便秘、睡眠不佳、情绪激动、空气闷热、强声光刺激、突然停服抗癫痫药等。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诱发因素,预防疾病复发。认真执行药物治疗要求和护理常规。每天的药物治疗中,护士要认真执行医嘱,按时按量服药,确保患者将药服下,做到药物到手,服药到口,服药后认真检查病人的口腔、手、衣服、药杯等,以防止患者藏药,突然停药可使病情发作增加,甚至诱发癫痫的持续状态,观察用药反应。用药后注意观察用药不良反应。包括有无共济失调、嗜睡、头晕。切忌突然停药、换药。以负诱发癫痫的发作。家庭支持,患者住院期间应经常探望使患者享受家庭的温暖,患者家中护理应注意督促患者服药,关心患者的病情变化,减少激惹患者,防止病情反复。 2.2对症护理 2.2.1癫痫大发作的护理当癫痫大发作时让患者于原处平卧,迅速松解衣领和裤带,保护下颌及四肢。迅速将牙垫放入口腔上下臼齿之间,防止咬破唇舌,紧急情况下,可用被角、毛巾代替但注意不可

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一概述; 有明确的生物学病因或发病与某种生物学因素有关的精神障碍 器质性精神障碍分为: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与非依赖性物质的精神障碍。 1.脑部器质性精神障碍:脑变性或退化性疾病,脑炎,脑肿瘤,脑血管病变,脑外伤等引起的精神障碍。其特点是脑部存在肯定的病理性或损伤结核变化。这种变化与精神异常之间因果关系,一般比较明显与肯定。临床多见脑血管病变脑外引起的精神障碍,疗效欠佳。 2.躯体疾病所致的障碍:如心、肝、肾等脏器疾病,内分泌疾病,代谢性疾病,颅外感染性疾病等过程中所伴发的精神障碍。其特点是颅内只有一些程度较轻的非特异性病变如水肿、充血等。这种精神异常是原发躯体疾病的症状之一。通过治疗原发病和对症治疗好转。 3.精神活性物质与非依赖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与外源性物质中毒,成瘾或成瘾后戒断有关。临床常见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吸毒),药物依赖。 二、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特点、临床特点。 不同的病因引起的精神症状可能相同,也可以相同的病因在不同的人身上可能引发不同的症状。从精神症状学的角度来说其临场表现基本为:意识障碍,痴呆,遗忘,精神病症状,情感障碍、神经症样症状,人格改变,依赖综合症与戒断综合症等,精神科临床,意识障碍以谵妄多见。 谵妄 以意识障碍,显著的兴奋躁动。感知觉障碍为三联征;一组器质性精神障碍症状群,是急性脑器性反应中最常见的表现。 症状特点:起病大多急性突然发生,少数患者有1-2天的前驱期,表现为怠倦,焦虑,恐惧,失眠,多梦等。谵妄患者特点是一天之内症状呈波动性表现为昼轻夜重式;落日效应以黄昏时病情为剧。 临床表现: 意识障碍:主要是意识清晰度下降,还表现为对外界的感觉和注意减退。 知觉障碍:包括错觉、幻觉、定向障碍。错觉中以错视最常见,其次为错听;幻觉以幻视最多见;定向障碍根据谵妄的严重程度从轻到重依次为时间→地点→人物→自我定向障碍。 思维障碍:注意力显得松散凌乱,推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受损。 记忆障碍:主要表现新信息的保存困难,对病中经过大多不能回忆。 情绪障碍:常见有焦虑,抑郁,情绪不稳等。 精神运动障碍;患者常有不协调的精神运动性兴奋(如无目的的摸索,喊叫,扭动,翻滚或出现职业性的重复动作。如打字员患者出现不断打字的动作.少数可出现精神运动性抑制。 不自主运动:如震颤扑翼样运动,多发性肌陈挛等。 自主精神功能障碍:如皮肤潮红,多汗或无汗,瞳孔扩大或缩小,血压升高或降低,心跳加快或减缓,体温过高或过低,恶心,呕吐腹泻等。在多数谵妄患者中均可见到。 睡眠节律紊乱:典型表现为白天嗜睡,夜晚失眠(落日效应) 治疗与预后 谵妄是一种内科急症,必须尽快去除病理根源,以免造成脑组织永久性的损害。治疗包括:病因的治疗与支持,对症治疗。支持疗法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营养和足量的维生素;对症治疗包括对于兴奋躁动或幻觉妄想比较严重的谵妄,可给予抗精神病药物如氯哌啶醇或抗焦虑药安定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 癫痫(epilepsy)是一组由不同原因引起的突然发作的短暂脑功能异常的疾病。癫痫的临床表现取决于癫痫性电活动的起始部位及其在整个中枢神经系统的扩散范围。发作可表现为运动、感觉、植物神经、认知、情感或行为等方面的异常,但以抽搐等运动症状为突出表现的发作最常见。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癫痫发作可分为原发性(特发性)癫痫和继发性(症状性)癫痫。症状性癫痫是脑部疾病或多种全身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原发性癫痫是指目前原因不明确的一类癫痫。 遗传因素对原发性癫痫的发生可能起较大作用。儿童的失神发作、青少年的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大多为原发性癫痫。颅脑外伤为青、成年继发性癫痫的重要原因。30~50岁间首次发作的癫痫要考虑颅内肿瘤。50岁以后,脑血管病为癫痫发作的最重要病因。任何年龄的人都可因代谢紊乱而出现癫痫发作。尿毒症、肝功能衰竭、低血钙、高血钙、低血钠、高血钠、低血糖、高血糖等均可伴有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或肌阵挛发作。 癫痫的发病机制还不清楚,其本质是神经元的生化改变,继而产生异常放电。 二、临床表现 (一)发作前精神障碍

主要指癫痫发作的先兆和前驱症状。局限性癫痫发作的先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先兆往往代表癫痫放电的起始部位,结合脑电图对判定致痫灶具重要作用。有时先兆不完全发展为癫痫发作,其重要性易被忽视。先兆的表现可为简单的感觉运动异常,也可为复杂的思维和情感异常,持续时间多为数秒钟。先兆应与癫痫的前驱症状区别,前驱症状多为缓慢出现,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儿童比成人多见,颞叶癫痫又较其他癫痫多见。典型的前驱症状包括易激惹、忧虑、淡漠、反应迟钝等,偶尔有精力充沛和植物神经系统改变,但前驱症状除预示癫痫发作外无定位意义。起源于优势半球语言中枢的发作可有失语。顶叶发作可有麻木、刺痛或冷热感等先兆,后枕叶的发作可有体象障碍,肢体沉重感或变大变小、分离感,偶有肢体收缩或幻肢等先兆。枕叶发作的先兆可有视觉障碍,包括对侧视野缺损和简单的视幻觉。颞叶发作可有多种复杂的先兆。这些先兆对于精神科医生来说尤其重要,因为有时可能误以为是功能性精神障碍。颞叶发作的先兆以上腹部不适最常见,典型的表现是胃部不适甚至疼痛。可有植物神经功能改变症状如流涎、脸色潮红或苍白、心动过速等。感知障碍症状可有感知歪曲和幻觉,声音可能突然变得遥远或异常刺耳,物体变大变小或变近变远。病人可出现现实解体和人格解体的表现,可有简单的或复杂的视听幻觉。边缘颞叶结构的发作的典型先兆是幻嗅、幻味,可伴咂嘴、咀嚼、吞咽动作及似曾相识和视旧如新等。颞叶癫痫的先兆还包括情感和认知症状,最常见的情感症状是恐惧、焦虑、愤怒,偶尔有欣快。认知方面的表现有突然回忆困难,或强制性回忆、强制性思维和思维中断。事实上似曾相识和视旧如新症也是记忆障碍的表现。有些病人表现有对时间感知的歪曲,感觉时间过得飞快或停滞不前。颞叶癫痫的先兆可单独或组合出

探讨失神发作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护理体会

探讨失神发作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6-03-14T15:11:09.88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4期作者:张玉超 [导读] 黑龙江省第三医院癫痫所致精神障碍可发生在癫痫发作前、发作时和发作后,也可在发作间歇期内呈现持续性精神障碍。 黑龙江省第三医院 164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失神发作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在本院5年住院的精神病患者,癫痫所致精神障碍10例,其中失神发作3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1岁,病程20~30年。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失神发作患者意识短暂丧失,持续时间短约3~15 s,发作后立即清醒,患者对发作无记忆。结论癫痫所致精神障碍可发生在癫痫发作前、发作时和发作后,也可在发作间歇期内呈现持续性精神障碍。由于长期癫痫发作,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护理应更仔细观察患者病情,掌握患者发病的征兆和规律,做好躯体护理和心理护理,防止意外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癫痫;失神发作;精神障碍;护理 癫痫是由于脑部神经元过度放电而引起的一过性反复发作的临床综合症。所致精神障碍特点是:疾病呈发作性、短暂性、重复性和刻板性[1]。躯体方面:突发抽搐,无先兆和局部症状,呼之不应,两眼凝视不动,手中持物坠地,或坠床。严重者有摔伤、舌咬伤、口吐白沫、二便失禁等躯体表现。精神方面:病情反复发作后可致中枢神经系统进一步损害,进而出现各种暂时性或持久性精神异常,如情绪暴躁、易激惹、冲动伤人、目光呆滞、无目的咀嚼、哼哼做声、动作笨拙、人格改变及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2]。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综合笔者所在科5年住院的精神病患者,癫痫所致精神障碍10例,其中失神发作3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1岁,病程20~30年。离异2例,未婚1例。脑萎缩2例。语言表达能力低下1例,运动协调性差1例,冲动伤人行为1例。均有不同程度智能障碍,自知力部分及生活自理能力部分。 1.2 临床表现 1.2.1 躯体症状癫痫失神发作时患者意识短暂丧失,持续约3~15 s,无先兆和局部症状,发作和停止均突然发生,发作次数不等,患者停止当前活动,两眼瞪视不动,手中物品坠地。或从床上坠地。严重者突然倒地,可有短暂痉挛发作,但程度较轻,持续时间短,表现为牙关禁闭,口吐白沫。发作后患者清醒,对发作无记忆。 1.2.2 精神症状反复多年发作可产生不同程度的精神症状,发生联想障碍、强制性思维、被害妄想和感知觉改变,有认知和智能改变,随着病情发展可发展成为痴呆。人格改变:以自我为中心、思维转换困难、赘述或不能有效沟通、挑剔、抱怨、易激惹、敏感多疑、好管闲事、无理取闹、易冲动、爱抱打不平。容易受周围环境影响难以克制情绪,不能与他人和睦相处,出现冲动行为,伤人毁物或自伤自杀行为等。 2 护理 2.1 护理诊断 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与脑萎缩有关;有冲动伤人毁物行为——与精神异常有关;言语沟通障碍——与多语、赘述、言语含糊有关;社交障碍——与性格改变有关;有受伤的危险——与癫痫发作有关;清理呼吸道无效——与癫痫发作喉部痉挛有关;躯体移动障碍——与长期抽搐造成肢体偏瘫有关;排便异常,便秘或大小便失禁——与抽搐或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有关;睡眠形态紊乱——与癫痫发作有关;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癫痫发作消耗体能有关;自尊紊乱,消极——与长期癫痫发作和精神障碍有关;思维障碍——与癫痫所致精神症状有关。 2.2 护理措施 2.2.1 预防受伤的护理(1)提供安全安静的修养环境,患者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而躁动不安,因此室内物品要求简化、安全,以免患者兴奋冲动时毁物,室内装饰颜色要淡雅整洁,避免刺激性色调,稳定患者情绪[3]。(2)病区内地面保持干燥、平坦、无水迹。病床加床栏防止发作时坠床,墙体加设扶手,嘱患者穿防滑鞋底的鞋,不穿拖鞋,做好日常安全检查,保证室内无危险品。(3)防烫伤。洗漱,洗浴时事先为患者调好水温,喝水时为患者倒好开水,避免患者直接接触开水瓶。(4)耐心细致,给患者足够的时间完成日常生活。适当照顾患者的日常生活,鼓励患者自主自理生活,剪短指甲,防止癫痫发作时抓伤。做好基础护理,保证营养,为患者提供易吞咽、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保证患者足够营养。(5)尽量使患者情绪稳定,以耐心、热情、接纳的态度,不歧视、不嫌弃患者,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6)极度兴奋冲动的患者必要时给予约束保护,做好约束保护的护理,防止因约束保护引起再度受伤。做好各项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 2.2.2 癫痫发作的护理(1)细致观察病情,观察癫痫发作持续时间及次数,发作时患者呼吸神志的改变和发作先兆,发现有发作先兆时,将患者扶到病床或软椅上,加床栏保护,防止摔伤[4]。(2)专人护理。癫痫发作时不能强压患者身体,防止骨折或脱臼,及时使用舌钳、压舌板等防止舌咬伤或舌后坠。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 2.2.3 精神症状的护理(1)引导患者正确认知自我和周围环境。态度要和蔼、慎言行,耐心听取患者的叙述,不要流露轻视厌烦情绪,不要强迫患者做其不愿做的事情。对于患者的不合理要求要注意说话方式,耐心解释,使患者尽量接受。关心其生活情况,适当安排工娱活动,发现患者情绪低落须密切观察防止自杀。(2)患者在恐怖幻觉、错觉的支配下可发生自伤、伤人、毁物的冲动行为,将患者置于监护病室,密切观察。患者要在护士视线范围内活动。评估患者妄想和幻觉的发作频度、持续时间及规律,了解患者幻觉的形式和内容。不要在患者视线内小声与他人交谈或耳语,以免患者起疑心。注意掌握幻觉的发作规律,设法对其进行干扰,以减少或减轻发作。发现有任何先兆时即应提高警惕防范意外。必要时给予约束保护。(3)经常巡视病房,掌握患者的精神动态及对应激的反应方式。引导和帮助、鼓励患者诉说引起愤怒的原因和内心感受,对患者的痛苦表示同情和理解,以取得患者的信任,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进患者对前途的正确认识和自控能力。切忌与患者发生口角,以免激惹患者。(4)密切观察药物反应,用药疗效和副作用。患者长期用抗癫痫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护理体会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护理体会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癫痫精神障碍护理 癫痫是由大脑神经细胞异常放电引起的突然性、反复性和短暂性的大脑功能失调,常伴有各种精神障碍,称为癫痫性精神病。可以表现为运动、感觉、意识、精神等多方面的功能障碍。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符合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患者39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6例,年龄19~66岁;婚姻状况:病程3~18年;住院次数1~9次;已婚21例,未婚13例,离异或丧偶5例;癫痫病史3例,精神病史2例。 1.2临床表现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是一组反复发作的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的脑部疾病,因脑的受累部位和病理生理改变不同,导致临床表现各异。原发性或继发性癫痫均可发生精神障碍,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见于癫痫发作前,发作时和发作后,亦可在发作间或癫痫起病多年后产生持久的精神障碍。部分患者会在发作前出现持续数小时至数天的先驱症状,如全身不适,易激惹、紧张、烦躁、抑郁、易挑剔或抱怨他人。常预示将有发作,一旦发作过后,先驱症状随之缓解。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患者,因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易产生恐惧、焦虑心理,常会发生兴奋、毁物、他伤甚至自杀行为。人格改变,多表现为性格急躁、敏感多疑、易激惹,且出手凶狠。对人对事易挑剔,无理要求多,好管闲事,好争吵,易冲动等。 2护理 2.1一般护理 加强巡视,癫痫突然发作时做到及时发现。注意观察病情。当发现患者出现胸闷、肢体麻木、情绪改变、闻到不愉快气味、情绪改变有错觉、幻觉等先兆表现时,及时将患者安置床上,密切观察,以免抽搐落地摔伤。立即将患者平卧,做好患者突然意识丧失的准备。鼓励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时作息、排便,避免便秘、工作过度紧张劳累,饮食宜清淡,减少强光刺激。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诱发因素。诱发因素包括过度饮水、边餐、饮酒,便秘、睡眠不佳、情绪激动、空气闷热、强声光刺激、突然停服抗癫痫药等。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诱发因素,预防疾病复发。认真执行药物治疗要求和护理常规。每天的药物治疗中,护士要认真执行医嘱,按时按量服药,确保患者将药服下,做到药物到手,服药到口,服药后认真检查病人的口腔、手、衣服、药杯等,以防止患者藏药,突然停药可使病情发作增加,甚至诱发癫痫的持续状态,观察用药反应。用药后注意观察用药不良反应。包括有无共济失调、嗜睡、头晕。切忌突然停药、换药。以负诱发癫痫的发作。家庭支持,患者住院期间应经常探望使患者享受家庭的温暖,患者家中护理应注意督促患者服药,关心患者的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及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路径(1)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长期住院临床路径表单 一、癫痫所致精神障碍及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病种: 第一诊断为:癫痫所致精神障碍(ICD-10 F06.801)、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ICD-10 F79.100) (二)诊断依据: 根据《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第10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 1、符合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2、有原发性癫痫的证据。 3、精神障碍的发生及其病程与癫痫相关。 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 1、智力明显低于同龄人的平均水平,在个别性智力测验时智商(IQ)低于人群均值两个标准差,一般说智商在70以下。 2、社会适应能力不足,表现在个人生活能力和履行社会职责有明显缺陷。 3、起病于18岁以前。 4、智力障碍患者须合并精神障碍。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精神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防治指南》《癫痫伴发精神障碍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 1、进行系统病史、治疗史采集及精神检查,制定治疗策略。 2、抗精神病及抗癫痫药物治疗。

3、对伴有兴奋、冲动、自伤、伤人、外逃、自杀观念和行为木僵、拒食等症状的患者,为迅速控制病情,可单独采用或合并以下治疗方法:改良的快速神经阻滞剂化疗法(氟哌啶醇短期肌内注射疗法),联合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肌肉注射或口服氯硝西泮、地西泮、劳拉西泮、阿普唑仑等药物);电抽搐治疗(ECT)。 4、必要时联合使用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4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诊断必须符合癫痫所致精神障碍(ICD-10 F06.8)、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ICD-10 F79.100)的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 1、必需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胸片、心电图、脑电图; (4)心理测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危险性行为评估量表、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血脂、心肌酶、超声心动图、腹部B超、头颅CT、内分泌检查、凝血功能、抗“O”、抗核抗体等。 (七)选择用药: 1、选择原则: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试卷

癫痫和精神发育迟滞所致精神障碍知识测试题 单位:姓名得分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是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A、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B、脑病的病史 C、精神症状 D、提示脑部疾病的物理化验异常 E、明确的躯体疾病 2、脑器质性精神症状的有无在于【】 A、左侧大脑半球受累 B、右侧大脑半球受累 C、双侧大脑半球受累 D、大脑局部受累 E、以上各项均可 3、下列哪项不属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A、脑炎伴发精神障碍 B、老年痴呆 C、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 D、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E、癫痫伴发精神障碍 4、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高发年龄阶段是【】 A、老年 B、壮年 C、青年 D、少年 E、儿童 5、患者18岁之前,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大脑发育不良或受阻,智能发育停留在一定阶段,落后于同龄正常人群,社会适应不良【】 A、痴呆 B、精神发育迟滞 C、遗忘 D、错构 E、虚构 6、病人18岁以后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智能减退,称为【】 A、痴呆 B、遗忘 C、精神发育迟滞 D、虚构 E、记忆减退 7、由于大脑弥漫性器质性损害,导致的智能各个方面障碍为【】 A、心因性痴呆 B、部分性痴呆 C、全面性痴呆

D、童样痴呆 E、假性痴呆 8、由于大脑局部区域损害,导致智能某方面障碍为【】 A、全面痴呆 B、心因性痴呆 C、假性痴呆 D、童样痴呆 E、部分痴呆 9、老年性痴呆的病理学特征性诊断依据是【】 A、脑神经细胞减少 B、脑神经细胞缩小 C、老年斑 D、染色体溶解 E、胶质细胞增生 10、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病理改变大多是由于【】 A、脑肿瘤 B、脑萎缩和变性 C、脑代谢障碍 D、脑中毒 E、脑外伤 11、32岁男性,17岁时起病,走路不稳,偏向一侧,双手震颤,眼睛看不清字,成绩下降,25岁时出现癫痫大发作,27岁逐渐出现精神异常,吵闹不休,打人骂人砸东西,时有自言自语,随地大小便,吐字不清,流口水,患者妹妹有相同病史。查:意识清楚,兴奋躁动,傻笑,思维贫乏,智力低下,行为紊乱,血清铜氧化酶低于正常,有KˉF环,肝脏B超呈轻度结节性硬化,该患者诊断为【】 A、精神分裂症 B、癫痫所致精神障碍 C、早老性痴呆 D、肝豆状核变性所致精神障碍 E、匹克病 12、36岁男性,病人23岁结婚后半年开始怀疑爱人作风不正,常争吵,打爱人,过后又同爱人说:“我也不信,就是耳朵里有人说你和别人有两性关系”,一次在田间劳动时突然看到全家人被一起埋在一个大坑里,当天突然将农场一台拖拉机砸毁,过后解释说是听到

精神障碍护理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妄想是 ( ) A.顽固的迷信思想 B.不能被说服的病理信念 C.亚文化的群体信念 D.不能被说服的个人病态信念 2.病人女性28岁忽知爱人车祸身亡,突然时哭时笑。检查问“您多大岁数?”答:“20岁”。问“2+3等于多少?”答:“等于7”。以上病人的精神症状最大可能是 ( ) A.记忆障碍 B.情绪不稳 C.意识障碍 D.假性痴呆 3.“体感异常”是一种 ( ) A.错觉 B.幻觉 C.感觉障碍 D.妄想 4.最常见于症状性精神病急性期的精神症状是 ( ) A.妄想 B.痴呆 C.情感脆弱 D.意识障碍 5.情感倒错见于 ( ) A.脑器质性精神病 B.症状性精神病 C.反应性精神病 D.精神分裂症 6.单纯型精神分裂症与神经衰弱主要鉴别是前者 ( ) A.发病与精神刺激关系不密切 B.病程较长 C.起病缓慢 D.对疾病无自知力 7.智能障碍是下列哪个病的临床特征? ( ) A.精神分裂症 B.感染伴发精神障碍 C.慢性脑器质性精神病 D.神经衰弱 8.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情感障碍是 ( ) A.情感淡漠 B.焦虑 C.情感高涨 D.情绪不稳 9.三环类抗抑郁药物不良反应最重要的是 ( ) A.锥体外系症状 B.过敏反应 C.心率及心电图改变 D.便秘 10.诊断癔症最重要的是 ( ) A.症状呈阵发性 B.排除器质性疾病 C.暗示治疗有效 D.常有癔症性格 11.诊断症状性精神病首先应考虑的是 ( ) A.意识障碍 B.有恐怖性错觉和幻觉 C.有躯体疾病的症状及体征 D.起病急剧 12.青年病人,近1年来对家人亲友冷淡,对个人生活不关心,对家里和周围发生的事情表现无所谓。这些表现属于 ( ) A.情绪不稳 B.情感淡漠 C.情感低落 D.情感迟钝 13.哪组症状对诊断精神分裂症最有意义? ( ) A.思维迟缓,情感低落,企图自杀 B.意识朦胧,伴有错觉幻觉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