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小学音乐《种太阳》教案
小学音乐《种太阳》教案

《种太阳》教案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种太阳》,了解作品的情感内涵,学生能够心怀梦想并有所追求。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聆听、模唱、律动、合作表演的过程中,感受欢快的音乐情绪,能够正确区分速度和节奏变化的不同之处,并提升协作能力。
知识与技能:能用明亮而富有弹性的歌声演唱歌曲,为歌曲设计不同的演唱方式并表演。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用纯净、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种太阳》。
教学难点:能为歌曲设计出不同的演唱方式,感受色块中的旋律是速度有变化还是节奏有变化。
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谈话导入,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梦想是什么,之后导入课题。
(二)教授新课1.初步感知(1)多媒体初听歌曲,提出问题:“歌曲中描述孩子的梦想是什么?”(小主人公想种下太阳送到世界的各个角落,给世界带来温暖、光明、快乐)(2)老师范唱歌曲,提出问题:“你能听出歌曲分几个部分吗?”(引导学生边听边用动作表现歌曲的分段,之后总结第一部分欢快、活泼,第二部分抒情、柔和)2.学唱歌曲(1)学唱第一乐段的旋律,并找一找与“X X | X X X |”相同的节奏,并用笔画出来。
(2)完整哼唱第一乐段的旋律,画一画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前两小节的旋律线,引出自由模进(即相似模仿)的创作手法。
(3)学唱第二乐段的旋律。
(4)边打拍边跟琴用“啦”唱色块中的旋律,感受不同色块的旋律是速度有变化还是节奏有变化。
(演唱中打拍的速度没有改变,而是节奏变得紧密,让我们产生速度变快的错觉)(5)引导学生填词演唱,教师强调演唱情绪要欢快,唱出小主公对梦想的渴望。
(6)再次完整演唱。
(三)音乐活动鼓励学生为歌曲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例如:领唱与齐唱、男女生对唱、小组合唱等)并进行分小组合作表演。
(四)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收获,教师情感升华。
四、板书设计。
《种太阳》教学设计

《种太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种太阳》,表达少年儿童创造理想未来的天真美好的愿望。
2、通过歌曲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重要性,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3、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用欢快、活泼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尤其是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和切分节奏。
(2)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能够有感情地演唱。
2、教学难点(1)歌曲中多处出现的变化音,如升记号,学生需要准确把握音准。
(2)二声部合唱部分的和谐与统一,让学生学会倾听和配合。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节奏特点、音准要求等知识。
2、演示法:教师示范演唱、演奏,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歌曲的情感和演唱技巧。
3、练习法:通过反复的演唱练习,让学生熟悉歌曲,掌握演唱技巧。
4、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歌曲的情感表达,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5、欣赏法:让学生欣赏不同版本的《种太阳》,拓宽音乐视野。
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包含歌曲音频、视频、乐谱等。
2、钢琴:用于伴奏和演示。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太阳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太阳的特点和作用,如带来光明、温暖等。
(2)提问学生:“如果让你拥有一种神奇的能力,能够种下太阳,你会怎么做?”引发学生的想象和讨论,从而导入歌曲《种太阳》。
2、歌曲欣赏(1)播放歌曲《种太阳》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提问学生:“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情绪是怎样的?”引导学生回答出欢快、活泼的特点。
3、歌曲学习(1)教师范唱歌曲,让学生再次感受歌曲的情感和演唱技巧。
(2)带领学生逐句学唱歌曲,重点讲解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切分节奏和变化音,通过打拍子、唱音阶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节奏和音准。
(3)让学生跟随钢琴伴奏完整演唱歌曲,教师及时纠正学生演唱中出现的问题。
4、歌曲处理(1)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情感,让学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小学音乐教案 种太阳

小学音乐教案种太阳教案标题:小学音乐教案《种太阳》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种太阳》,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合作精神。
3. 锻炼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听觉能力。
教学内容:1. 歌曲《种太阳》的学习和表演。
2. 音乐节奏感的培养。
教学准备:1. 音乐教室或多媒体教室。
2. 《种太阳》歌曲音频文件。
3. 相关音乐乐器(如小型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1. 引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例如,什么是节奏感? - 介绍本节课将学习和表演一首名为《种太阳》的歌曲。
2. 学习歌曲(15分钟):- 让学生听一遍《种太阳》的音频文件,同时观察歌词。
- 分段教唱,带领学生一起跟着音乐唱歌。
- 通过多次练习,逐渐增加歌曲的速度和节奏。
3. 表演准备(1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指定一个学生来演唱歌曲的主旋律部分。
- 其他学生根据歌曲的节奏,利用小型打击乐器(如鼓、节奏棒等)伴奏,并进行合理编排。
- 学生们进行小组排练,互相合作,并共同创造出音乐表演效果。
4. 分组表演(15分钟):- 让每个小组轮流上台表演他们的音乐表演作品。
- 鼓励其他学生仔细聆听和观察,对各组的表演给予评价和反馈。
5. 总结与复习(5分钟):- 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学生分享他们在表演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
- 强调音乐的合作性和表现力的重要性。
- 结束本节课。
教学扩展:1. 学生可以尝试编写自己的歌曲或歌词,以发展创造力和音乐表现力。
2. 学生可以尝试使用其他乐器进行伴奏,如钢琴、吉他等。
3. 引导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加入舞蹈动作,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舞台表现能力。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学习和表演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对学生的合作意识、音乐感知和表演能力进行评估。
3. 听取学生对自己和他人表演的意见和建议。
此教案将帮助学生培养音乐兴趣和音乐表现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音乐节奏感。
您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的水平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拓展。
音乐教案-种太阳教案

音乐教案-种太阳教案课题第一课种太阳教材分析:《种太阳》是一首以纯净的童声演唱的极好的歌曲。
通过欢快跳跃的旋律,富有幻想的歌词,表现出天真无邪的少年儿童形象,表达了他们要使世界变得更加温暖明亮的美好愿望。
学情分析:这首歌曲毕竟是童年幻想性的歌曲,这种幻想在一、二年级是有可能存在的,但到了五年级,这种幻想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可以让他们说说,如果真有好几个太阳照耀地球,那将会产生什么结果。
教学目标:(1)学习用纯净、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种太阳》,表达少年儿童创造理想未来的天真美好的愿望。
(2)通过听赏歌曲,进一步了解演唱形式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八孔竖笛:巩固高音区的吹奏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歌曲学习重点是用明亮、欢快的声音唱好歌曲《种太阳》。
竖笛学习的重点是演奏高音时高音孔的开放以及高音与中、低音连接时高音孔的开、闭孔技巧。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自制打击乐器教学时间: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节奏训练听教师弹琴,学生拍节奏1.两拍子第一拍拍手第二拍点手心2.三拍子第一拍拍手第二拍点手心第三拍点手心三.导入新课1.听音选择你能听出老师弹的是哪两个音吗?听出后再唱一唱。
(五线谱歌谱略)2.巩固歌谱(乐谱C大调)(五线谱歌谱略)3.歌曲《种太阳》(1)放录音学生聆听音乐,欣赏图片(2)歌词教学学生带着气息、丰富的感情把歌词朗读一遍。
(3)歌词教唱难点处教师教唱几遍教师弹奏一句,学生跟着学唱一句(4)巩固几遍整首歌连起来练唱几遍。
(5)师问:如果地球上空真有几个太阳,将会如何?学生举手回答(6)表演唱歌曲采用打击乐器伴奏,小组比赛唱歌,男女生比赛等形式唱歌曲。
四.总结本课教学情况。
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节奏训练教师弹琴,学生拍节奏(两拍子、三拍子)三.复习旧课用“la”模唱歌曲《种太阳》四.导入新课1.合唱练习:唱好连续的附点音符和休止符,说说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情绪?(五线谱歌谱略)2.歌曲《种太阳》(1)放录音学生轻声哼唱(2)歌谱教学教师指导唱难点。
《种太阳》教学设计

《种太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演唱歌曲《种太阳》,并能够通过歌声表达出欢快、活泼的情绪。
2、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所表达的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和追求,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3、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如音符、节拍等,并能够跟随节奏进行简单的律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准确的音准和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让学生理解歌曲中的情感,并通过演唱表现出来。
2、教学难点歌曲中一些音符的时长和节奏的把握,如切分音的处理。
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对歌曲进行个性化的表现。
三、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亲自演唱和示范,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2、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演唱,逐渐掌握歌曲的节奏、音准和情感。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4、欣赏法:播放相关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不同风格的音乐,拓宽音乐视野。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老师今天要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有一天,我走在公园里,阳光特别温暖,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我看到一群小朋友在草地上玩耍,他们笑得特别开心。
突然,有个小朋友跑过来对我说:“老师,我想种太阳!”我当时就愣住了,心里想:太阳怎么能种呢?这可太有趣啦!于是我就问他:“小朋友,你为什么想种太阳呀?”他眨着大眼睛说:“我要把太阳种在黑暗的地方,让那里也充满光明和温暖!”这个小朋友的想法是不是特别奇妙?其实啊,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种太阳》,就和这个小朋友的想法一样充满了美好的想象!(二)初步感知1、播放歌曲《种太阳》,让学生边听边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提问学生: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样的感受?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3、简单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和作者,让学生对歌曲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学唱歌曲1、教师范唱歌曲,让学生注意倾听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带领学生逐句学唱歌曲,重点指导学生唱准音符和节奏,特别是切分音的部分。
种太阳音乐课教案6篇

种太阳音乐课教案6篇在书写教案中可以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成功经验,一个贴近学生的教案可以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以下是作者精心为您推荐的种太阳音乐课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种太阳音乐课教案篇1活动目标1.学唱歌曲,唱准附点音符和切分音,能用欢快的声音表现做中班小朋友的自豪。
2.尝试用“咪咪笑”“小鸟飞”“伸腿”等动作表现歌曲中小朋友做早操的快乐心情。
3.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活动准备1.《快乐的幼儿园生活》教学挂图、《太阳小鸟夸奖我》音乐cd。
2.教师抓拍的幼儿在园愉快生活和做游戏的照片。
活动过程1.教师展示小朋友在幼儿园生活中的照片,带领幼儿回忆自己快乐的幼儿园生活,引出活动内容。
2.教师提问:请小朋友仔细看一下画里面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画里面的小朋友在玩游戏、跳舞……)他们的心情怎样?(高兴、开心)幼儿园还有哪些有趣的活动?(拍球、唱歌……)教师结合画面引导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内容。
3.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学习歌曲。
(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
提问:谁来告诉老师这首歌曲听起来感觉怎样?(很欢快、很高兴)小朋友到幼儿园做了什么事情?(唱歌、讲故事、做早操……)教师引导幼儿边看图片便跟随老师轻声演唱。
(2)师:小朋友在幼儿园锻炼身体,心情怎样?可以用怎样的声音演唱?(幼儿相互交流)教师带领幼儿用高兴的表情与欢快的声音表达,唱准歌曲中连音。
(3)教师和幼儿一起演唱歌曲。
4.师:小朋友歌曲我们学会了,我们根据歌词“踢脚”“伸腿”“咪咪笑”“唱歌谣”等动作来表现这首歌曲怎样?(如小鸟飞的动作可上臂张开,上下摆动,也可以在一侧上下摆动等。
)5.幼儿自由结伴,随音乐边做动作边演唱歌曲,完整表现。
6.结合幼儿的问题进行讨论,使幼儿懂得应该坚持上幼儿园,才能够学到更多的本领。
延伸活动:引导幼儿画一画“快乐的幼儿园生活”,感受教师和幼儿在一起生活、游戏的快乐。
种太阳音乐教案完整版

种太阳音乐教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种太阳》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富有童趣,深受广大孩子们喜爱的儿童歌曲。
歌曲通过欢快跳跃的旋律,富有幻想的歌词,表达了少年儿童创造理想未来的天真美好的愿望,把孩子天真的神情和充满幻想的欢乐情绪刻画得十分形象生动。
附点八分音符及十六分休止符的运用配以“啦啦啦”,使曲调更加欢快活泼,表现了种太阳时的愉快的心情。
教学目标:(1)学习用纯净、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种太阳》,表达少年儿童创造理想未来的天真美好的愿望。
(知识和情感目标)(2)能以比较准确的音高、节奏,自信地演唱歌曲。
(能力目标)(3)学生大胆想象,促进学生音乐表现力的提高。
(过程和方法)教学重难点:(1)是用明亮、欢快的声音唱好歌曲《种太阳》。
(2)附点和十六分休止符、切分音,弱起起唱时,弱音要清晰教学准备:课件;电子琴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谜语导入(出示课件)师:老师先给你们猜个谜语,打一物劳动英雄红面孔,天一亮来就出工,从东到西忙不停,直到傍晚才收工.(谜底-太阳)师:今天我们就来做个射日游戏.但是这太阳后面都有机关,只有通过了,就可以轻松的射下来了.师:看看第一个太阳后面是什么第一个是后羿射日.请生来说说后羿射日的故事.师:来,看看第二个太阳后面藏着什么4/4拍的强弱规律是什么-强弱次强弱师:大家表现的都非常棒哦,我们来看看第三个太阳后面是什么呢节奏练习师:接下来再来看看第四个太阳呢?师:是学习一首歌曲《种太阳》三、感知旋律师:先听一下它是真的要种出太阳吗那么歌曲当中的太阳又代表了什么呢带着问题来聆听歌曲.( 请生来回答师总结)师:太阳表达一种温暖、光明、快乐,也是一种为别人带来温暖,像08年的四川大地震,全国以及全世界人民都献出了自己的爱心,伸出援助之手。
大班音乐教案《种太阳》

大班音乐教案《种太阳》1. 教学目标1.学习歌曲《种太阳》的歌词和旋律,理解歌曲的含义。
2.提高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3.培养孩子们的协作能力和表演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2. 教学准备1.歌曲《种太阳》的CD或MP3音乐文件。
2.教学用的钢琴或其他乐器。
3.课件或PPT,可准备歌曲歌词的图片和PPT幻灯片照片等辅助教学素材。
4.教室音响系统。
3. 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步:引言教师播放歌曲《种太阳》,引导孩子们注意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让孩子们对歌曲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第二步:歌曲鉴赏教师介绍歌曲《种太阳》的背景和含义,让孩子们理解这首歌传达的信息。
在介绍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境进行修改,比如在春天开学之际可以介绍这首歌表达了种子发芽生长的美好寓意,是春天生机勃勃的象征。
第三步:学唱歌曲教师鼓励孩子们跟着CD或MP3音乐文件唱歌曲《种太阳》。
教师可以加强歌曲节奏,让孩子们感受音乐的动感。
第四步:合唱将孩子们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领唱”孩子,其他孩子们跟唱。
教师引导小组合唱,让孩子们在合唱中体会合作和团结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在歌曲进行中,选几组表现比较突出的小组来展示它们的风采。
第五步:钢琴伴奏教师弹钢琴或其他乐器为孩子们伴奏,增加音乐的层次感,让孩子们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和和谐。
第六步:表演将每个小组的“领唱”孩子指定为小组代表,由他们来表演歌曲。
教师可以在歌曲表演中,加入一些舞蹈或其他表演元素,让孩子们感受到音乐的多样性和魅力。
4. 拓展延伸1.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创作一些简单的音乐作品,比如编写一首简单的歌曲或者创造一些简单的乐器,提高他们的音乐创作能力。
2.可以让孩子们学习其他的经典民歌或流行歌曲,比如《我的祖国》、《小兔子乖乖》等,积累更多的歌曲库,拓展孩子们的音乐视野。
3.可以让孩子们学习一些基本的乐理知识,比如节奏、音高、音符等,增强他们的音乐知识储备,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太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能用甜美的声音演唱《种太阳》这首歌;
2.技能目标:能以比较准确的音高、节奏,自信地演唱歌曲。
3.情感目标:通过歌曲《种太阳》的学唱,体验歌曲欢快情绪。
教学重点: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种太阳》。
教学难点:弱拍起唱时,弱音要清晰,切分音唱得准确。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太阳卡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教师面带笑容,唱师生问好歌,学生与教师亲切问好。
2.学生齐唱《幸福拍手歌》
二、创设情境
1.猜谜语
劳动英雄红面孔,天一亮来就出工,从东到西忙不停,直到傍晚才收工. (谜底-太阳)
2.用多媒体引导学生观看关于太阳的图片。
三、新课教学
第一个太阳:
4/4拍的强弱规律是什么?
第二个太阳:
节奏模仿练习(另外模仿老师的动作)
第三个太阳:
学习歌曲《种太阳》
1.学生看《种太阳》动画视频
2.学生用“l a”跟随音频小声哼唱歌曲,听完回答老师的问题
问题一:歌曲中由几个乐段。
问题二:我们来找找歌曲当中第一乐段与 XX |X X X|节奏相同的部分,用笔画出来,数数有几处,请生来唱一下问题三:你觉得歌曲中哪个乐段比较难。
1.学生跟随伴奏唱歌词。
2.以不同演唱形式(齐唱,领唱)使学生更加熟悉歌曲(整体把握歌曲的风格,节拍特点及歌曲的主题思想)(适当加入舞蹈动作演唱)第四个太阳:
我们来改改歌词放伴奏
一颗送给送给————
一颗送给送给————
一颗挂在挂在————
一颗挂在挂在————
四、深入体验
(出示卡通人物灰太狼,提出问题。
)
(1)师:《种太阳》是几拍子的歌曲?
(2)师: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3)师:歌曲中种出来的太阳被送到了哪里?
五、游戏——歌曲接龙
游戏内容:全班分为A、B两组,分别演唱歌曲,进行接龙比赛,反复进行两次。
六、小结
今天的课就到这,希望我们能把温暖带给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