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幸福的歌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音乐人音版二年级上2幸福的歌《聆听 快乐的啰嗦》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小学音乐人音版二年级上2幸福的歌《聆听 快乐的啰嗦》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小学音乐人音版二年级上册2幸福的歌《聆听快乐的啰嗦》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快乐的啰嗦》,对乐曲的主题重复能做出体态反应,尝试听出主题出现的次数。

体验到乐曲速度的变化,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速度”变化的感受。

2学情分析
《快乐的啰嗦》是根据彝族民间音调改编而成的弹波乐合奏曲。

浓郁的民族风格以及具有舞蹈性的节奏,表现了彝族人民歌唱幸福生活,载歌载舞的热烈场面。

欣赏《快乐的啰嗦》,对乐曲的主题重复能做出体态反应,尝试听出主题出现的次数。

体验到乐曲速度的变化,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速度”变化的感受。

3重点难点
体验到乐曲速度的变化,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速度”变化的感受。

4教学过程
4.1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导入
师生问好。

二、欣赏乐曲《快乐的啰嗦》:
1、导入:
同学们,我们国家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每个民族都用那勤劳的双手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每个民族更是用那动人的音乐来赞美对生活的热爱。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由彝族民间舞曲音乐改变而成的彝族弹拨乐《快乐的啰嗦》。

2【讲授】过程
请同学们在聆听音乐的同时,细心感受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乐曲表现了怎样一种场景?。

小学音乐人音二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第2课幸福的歌-《彝家娃娃真幸福》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人音二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第2课幸福的歌-《彝家娃娃真幸福》教学设计

《彝家娃娃真幸福》【教材分析】《彝族娃娃真幸福》是一首根据彝族民歌音调创作的儿童歌曲。

作品通过对彝家娃娃在喜庆佳节中狂欢歌舞这一生活侧面的描写,热情洋溢地赞美了彝族儿童的幸福生活。

歌词简洁形象,旋律欢快、跳跃,全曲采用了明快活泼、具有舞蹈性的节奏型贯穿始终,以及“阿里里”这一彝家韵味的衬词的运用,极富民族色彩,生动地描绘出一群天真可爱的彝家娃娃身着节日盛装,在山寨空旷的青草坪上尽情歌舞的动人场景。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孩子好动、好玩、好奇心强,针对这一提点,注意学习的趣味性,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让学生在玩中体验、表现和享受音乐,并在各种音乐活动中体验彝族歌曲欢快的情绪,感受彝族热情好客的民族风情。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和表演,初步了解彝族音乐的风格,感受彝族同胞的幸福生活,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

2、在律动表演、音高听辨、打击乐伴奏的音乐活动中,丰富学生音乐体验,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3、能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

【教学重点】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感受彝族音乐的特点。

【教学难点】唱准不同音高的“阿里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响棒、串铃【教学过程】1、律动导入师:小朋友们,今天有几个少数民族的小朋友想邀请你们去他们的家乡四川大凉山走一走、看一看,让我们跟着音乐出发吧!(随《彝家娃娃真幸福》伴奏律动)结合旋律走向和歌词做动作生随音乐律动2、走进彝族(出示PPT)师:看!从他们的服饰上,你能猜出是哪个少数民族?预设:土家族、彝族……生观看图片,师解说: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他们靠山而居,大多数分布在四川、云南等地,他们的服装鲜艳漂亮,银项圈是彝族最有特色的装饰品,“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人们穿着节日盛装,尽情跳舞唱歌、这里就成了欢乐的海洋!3、节奏练习师:瞧!彝族的小朋友都在欢迎你们的到来呢!师拍节奏:2/4& xxxx xx xl I师:你们来试次:=-11生拍熟悉之后加军拍。

小学音乐人音二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第2课幸福的歌-幸福的歌

小学音乐人音二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第2课幸福的歌-幸福的歌

《我的家在日喀则》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2、了解藏族代表性建筑及藏族文化习俗3、欣赏、感受藏族特色舞蹈教学目标:(一)通过学唱歌曲,学生能够用欢快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二)通过欣赏、感受藏族舞蹈,了解一些藏舞的特点和基本知识,从而能够进一步热爱中华民族艺术。

(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西藏有所了解,感受西藏独特的文化和风俗习惯。

教学重点:能用热情、干净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学生能简单了解藏族的风土人情,和感受臧族的民族歌舞,从而能够进一步热爱中华民族艺术。

教学过程:一、播放音乐影片《走进西藏》,学生进教室入座。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那里有壮丽的风景和热情的人民。

从刚才的影片中能对那个地方窥知一二。

你们知道是哪里吗?生:不知道。

师:那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老师数一、二、三再睁开。

2、师点击课件,出示影片片名一一《走进西藏》师:今天,就让老师带你们到西藏看一看!二、了解西藏的名胜及服饰1、师:刚才通过影片,我们看到了西藏的美丽风景,那么你们能说说所知道的最能代表西藏的景色或建筑吗?生举手回答。

师:回答得真棒!大家知道得真多,我也找了几张相关的图片,给大家欣赏下。

2^老师点击课件,出示图片:1)雄伟的布达拉宫。

2)西臧有世界最高峰一一珠穆朗玛峰。

3)世界屋脊一一青藏高原。

4)夕阳下的雅鲁藏布江。

3、师:同学们,不知你们留意过藏族人民的穿戴了吗?你们能说说藏族服饰有哪些特色呀?生:回答4、师点击课件,画面出现藏族服饰的图片及相关文字介绍5、师:大家从景观和服饰中了解了一部分西藏。

知道吗?西臧还有许多富有特色的东西,比如民俗风情啊,饮食文化啊等等,献“哈达”就是藏族人民最普遍的一种礼节,是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纯洁、诚心、忠诚和尊敬。

师点击课件,出示藏族人民献哈达的场景及文字介绍三、了解藏族民歌1、生:我还知道藏族人民个个能歌善舞呢!师:真棒!西臧是歌唱家的摇篮,勤劳勇敢的藏族人民每天劳动之余会对着辽阔的草原、宽广的天空放声歌唱,你听!那高亢、瞭亮、自豪的歌声仿佛把我们带入了世界屋脊、雪域高原……2、师点击课件,出示音乐影片《家乡》,学生边听边欣赏3、师:瞧!抒情的旋律深情的歌声,同学们都听得入迷了!刚刚这首歌曲,你们知道它的歌名和演唱者吗?生:回答师:对了,是著名流行歌手韩红演唱的《家乡》。

人音小学音乐二上《2第二课幸福的歌》教学设计

人音小学音乐二上《2第二课幸福的歌》教学设计

人音小学音乐二上《2第二课幸福的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2第二课幸福的歌》是人音小学音乐二上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感受音乐的快乐和幸福,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教材中包含了歌曲《小星星》、《两只老虎》等,以及一些简单的音乐知识和乐理,适合小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喜欢唱歌,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理论知识掌握不足,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巩固。

同时,学生们的音乐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需要通过教学活动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歌曲《小星星》、《两只老虎》,并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使他们能够从音乐中感受到快乐和幸福。

3.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引导学生掌握简单的音乐理论知识,为今后的音乐学习打下基础。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小星星》、《两只老虎》的学会和演唱。

2.音乐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音乐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以示范的方式教授歌曲,让学生跟随学习。

2.互动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音乐实践,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视听法:利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欣赏音乐作品,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2第二课幸福的歌》相关内容。

2.音频设备:播放音乐所需设备。

3.视频设备:播放音乐视频所需设备。

4.教学道具:如星星贴纸、两只老虎玩具等。

5.乐谱架:放置乐谱所需道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如歌曲《小星星》的歌词和旋律。

然后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歌曲《两只老虎》的视频,让学生跟随音乐节奏摇摆。

引导学生观察视频中的舞蹈动作,并模仿学习。

3.操练(10分钟)教师教授歌曲《两只老虎》的歌词和旋律,让学生跟随演唱。

小学音乐人音二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第2课幸福的歌-乃哟乃(新)

小学音乐人音二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第2课幸福的歌-乃哟乃(新)

《乃哟乃》教学设计教学理念:新课标指出:”应充分注意低年级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特点, 善于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运用奥尔夫的“游戏性”、“渐进性”、“综合性”原则,关注学生的感受与体验,重视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了音乐形象及曲式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分析:《乃哟乃》是一首简短的土家族民歌,2/4拍,全曲由五个乐句组成。

旋律中只用了“do、mi、sol”三个音,而且每一个乐句的句尾最后一小节都是“sol、mi、do”顺序,音高、节奏完全相同。

由于歌曲乐句长短不一,形成了“2+2+3+3+3”有变化句式结构。

旋律简单而不单调,欢快而热烈, 表现了土家儿童欢乐开朗的性格,极富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表情丰富,表演欲强。

学生学习积极性比较高, 兴趣浓厚,课堂上特别喜欢活动、游戏、歌曲表演。

因此,本课通过创设教学环境,采用歌、舞、图片、游戏巧妙进行直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并且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巧妙地设计教学过程,层层递进,让学生轻松愉悦的学会歌曲,并能自信地表现歌曲。

教学目标:1.能感受到歌曲中欢快活泼的情绪和土家族人民积极乐观的性格,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2.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通过参与演唱、演奏、编创等音乐活动,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

3.唱准Do、Mi、Sol并能听辨出三种不同的音高,能用欢快轻松的声音演唱歌曲《乃哟乃》;初步感受土家族的文化及音乐特点,并能用摆手舞来表现歌曲的情绪。

教学重点:能用自信且饱满的声音表现歌曲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唱准Do、Mi、Sol三个音以及唱准歌曲的第三、四、五乐句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钢琴、PPT课件、教具(音符、课题等等)教学过程:一、课前热身L随音乐律动。

师:孩儿们,现在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动起来,跳起来。

《幸福》小学音乐教学设计整理

《幸福》小学音乐教学设计整理

《幸福》小学音乐教学设计整理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幸福》培养学生对幸福的感受,感受音乐的美好。

2.学习简单的歌曲节奏和音高。

3.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学简谱:准备歌曲《幸福》的简谱,以便教学使用。

2.录音设备:准备录音设备,用于播放歌曲扩音。

三、教学过程:1.歌曲欣赏:播放歌曲《幸福》给学生听,让学生欣赏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调试音调:让学生跟着简谱唱一遍歌曲,并观察自己的音调是否正确,调整音高。

3.教唱歌曲:将歌曲《幸福》分段教给学生,反复唱几遍,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歌曲的内容和节奏。

4.音乐游戏: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轮流表演一段《幸福》的唱歌和舞蹈动作。

5.创编演唱: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创编一段自己的歌词,结合歌曲的旋律进行演唱和表演。

6.进行歌曲展示:让每个小组轮流表演自己创编的歌曲和舞蹈动作,让全班同学共同欣赏。

四、课堂活动设计:1.游戏: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争取在规定的时间内组织一段与幸福有关的歌曲和舞蹈动作。

评选最佳小组。

2.构思幸福:让学生通过绘画或写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展示出来并与大家分享。

3.合唱演出:小组合唱《幸福》,全班同学共同欣赏。

五、教学评估:1.反馈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表现,进行日常评价和反馈。

2.学习质量评估:以学生自编歌词的创作质量和表演演唱的整体效果作为衡量学习质量的评价指标。

六、教学拓展:1.学生可以选择其他喜欢的歌曲,进行音乐欣赏和演唱。

2.制作幸福系列的作品集,收集学生对幸福的表达作品,展示给学生家长和其他学生欣赏。

2022年人音小学音乐二上《第二课幸福的歌 》教案 (公开课获奖)

2022年人音小学音乐二上《第二课幸福的歌 》教案 (公开课获奖)

第八课幸福生活教学目标1. 通过听《阿细跳月》、《歌声与微笑》,唱《同坐小竹排》、《西伦达》,感受中外民族民间音乐,理解本课主题“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

2. 能主动参与听、唱、舞的音乐实践活动,表达自己愉快、欢乐的情感。

3.能准确地为歌曲打节奏和用打击乐伴奏,积极参加探索声音的游戏,主动与他人合作。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少数民族的歌曲及他们的民族特点。

教学难点:歌曲变换拍子和弱起小节的准确演唱。

教学安排: 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聆听《阿细跳月》1、教师可在初听前,借助于幻灯、图片等简介彝族同胞的有关风俗、服饰特点。

然后拍着手听音乐。

提示:你感到音乐描绘了怎样的场面?彝族同胞在做什么?试试看,编几个动作表达你的心情。

2、复听时,让学生以轻快的动作随着乐曲跳舞,表现乐曲的欢快情绪。

提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着极其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我们要多注意一些民族音乐的旋律,把它们牢牢记在心里。

3、让学生听听乐曲与歌曲的区别。

二、表演《同坐小竹排》1. 听歌曲录音,随着歌声拍手、拍腿,看谁的反映快,能跟上歌曲的节拍。

(可放两遍录音)视学生的程度,教师可带着学生拍击,体验歌曲的强弱规律。

2. 随着教师的歌声和琴声边唱边拍,让学生拍击准确、跟唱准确。

注意衬词要唱得连贯,结束音四拍,时值唱足。

3. 指导学生分两组进行打击乐伴奏,一组前4小节,另一组后4小节,两组衔接要准确,而且要求学生倾听,注意打击乐与歌声的协调。

4.一部分学生唱歌、拍手,一部分学生伴奏。

第二课时:1、表演《歌声与微笑》2、欣赏《西伦达》教学过程:一、聆听《歌声与微笑》教学基本要求1. 初听歌曲,随着歌声拍手。

提示: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与《阿细跳月》相比有什么不同?2.复听音乐,自编动作表演。

3.这首歌曲学生比较熟悉,因此也可以让学生学着唱唱。

二、表演《西伦达》教学基本要求1. 用听唱法学会《西伦达》。

指导学生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跟唱,注意弱起的第一个字不要唱强,要强调第一拍。

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二课《幸福的歌》

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二课《幸福的歌》
2.图文结合,让学生了解彝族的有关风土人情师介绍(出示我国地图,播放录像片段):彝族是我国人口比较多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彝族人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他们居住的地方景色很美,有全国闻名的泸沽湖景区。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节日,节日期间人们穿着漂亮的民族服装,载歌载舞,开展许多活动,如摔跤,同学们快看,美丽的泸沽湖就在脚下。(设计意图:图文结合的介绍方式,让学生耳目一新,一幅幅美景很快吸引了学生,简短的设计让学生有意犹未尽之感。)
2、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做了一个游戏,大家快乐吗?老师能从你们的眼睛里看到快乐吗?嗯,眼睛特别明亮,脸上挂着微笑。老师看到了你们心中的快乐。(教师边讲边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微笑的娃娃头)
二、设计教学情景,创设“快乐”气氛。
师:大家想不想把我们心中的快乐延续下去?那老师有个建议,这堂课我们唱歌并表演,唱歌接龙。 现--在--开--始。老师要告诉大家,凡是在今天课上,表现得好、表演得好的同学,将获得奖励,发给漂亮的头饰一个。师:那先让我们来熟悉一下歌曲吧!
放课件中录音范唱。让大家跟着哼唱。
三、 学唱歌曲,体验快乐
1.再次感受歌曲,模仿动作(聆听歌曲) 带着这种愉快的心情再来欣赏一次。师:同学们想不想当一回小小演奏家.请小朋友们随着音乐一起舞动起来吧.。 2.随歌词模唱第一段(用“啦”演唱)3.在大屏幕上展示歌词,同学们看歌词随老师边表演边演唱。(学生可以根据歌词自由做动作,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更快更好地记住歌词。)
6、请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现喜欢的乐段:
三、小结:同学们,今天的课让我们走近了彝族,更走近了彝族的音乐文化,相信那炙热豪放的音乐语言深深地打动了你我,今后我们还要利用各种机会,更多的探究民族音乐文化的渊源,把民族音乐发扬光大!
四、师生再见:(多媒体播放《爱我中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音乐幸福的歌教案【篇一:歌曲《幸福拍手歌》教案】歌曲《幸福拍手歌》教案教学内容:唱《幸福拍手歌》教学目标:1、能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幸福拍手歌》;2、能较准确地演唱连续的附点节奏,内心节奏感得到强化。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教学难点:感受音乐作品欢快的情绪,用歌声及恰当的肢体语言表现这种情绪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复习歌曲二、谈话导入:老师:“同学们,你们认识黑板上的这两个字吗?你们知道它的意思吗?(学生答)老师:“在生活中,有什么事情让我们感到幸福?说一说。

“(学生自由说)老师:“同学们,当你感到幸福的时候,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学生回答)老师:“让我们来听一首歌,听完告诉老师,这首歌里是怎样表达幸福的?”(肢体)二、学习歌曲:1、初听音乐,问:谁来告诉我?(拍拍手、跺跺脚、打打肩膀、握握手)2、这些都是用肢体语言来表示的,对吗?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唱一首日本儿童歌曲《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

这首歌曲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幸福拍手歌》”。

(板书课题)4、请同学们打开书20页,看着书完整的听一遍这首歌。

要求:(可跟着歌曲的节拍随意做做动作,但是嘴巴不能发出声音)问:这首歌的节奏怎样?6、老师读第一段歌词,学生仔细看歌词。

7、老师:“同学们能不能按照节奏读歌词呢?”要求:学生试一试。

哪些句子读的不好,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9、老师弹伴奏,学生跟唱全曲。

要求:(1)学生听好前奏,听老师喊拍起唱。

(2)解释弱起,开始的这一拍要唱的弱一点。

重音在小节线的后面。

(3)这一遍歌唱中不做动作。

10、完整演唱歌曲四、编歌词1、“同学们,你们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达自己幸福的情感与心情呢?”让我们当一回小小作词家!(一段)2、自由讨论3、学生上来唱,下面的同学配合他做动作。

● 四、分组创编综合表演大家表现得真出色,你们看,老师还为你们带来了什么(打击乐器)?你们能用上这些打击乐器,让我们的歌曲变的更丰富吗?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争取让自己的小组创作出最有特色的节目,好吗?(铃鼓、响板、串铃)各小组表现。

● 五、活动:化妆舞会师:同学们可真棒,《幸福拍手歌》这么快就学会了,看(拿出各种头饰),那里的同学们邀请我们跳“化妆舞”呢。

(分发头饰,全班同学随《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音乐一起舞蹈)● 六、小结时间过得真快,马上就要下课了,老师想在歌声中结束我们的这节音乐课好吗?记得,要配合我的歌声做动作哦:如果感到幸福你就点点头,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跟我走。

如果幸福的话一起说声再见吧,那么大家都一起说再见。

快乐的四十分钟又要过去了,最后老师想在歌声中结束我们的音乐课好吗?记得,要配合我哦:假如幸福的话你就点点头。

假如幸福的话你就跟我走。

假如幸福的话一起说声再见吧,那么大家都一起说再见。

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本课我能够很好地利用学生们喜欢的歌曲、头饰、和蔼的语句,充分激发学生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2)用动听的故事情节贯穿课堂的始末,及鼓励式教学的恰当应用,增强了孩子们的自信心,使他们在较好的学习氛围中学习;3)“悄悄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老师”,是课堂中给学生留下悬念的一种方法,这样可以吸引孩子认真欣赏别人的表演,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4)创编歌曲歌词激发了孩子们的创作欲望,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爱、团结,体现了集体合作精神。

失败之处:1)虽然学生对这首歌曲非常感兴趣,但仍有同学只顾拍手不唱歌,说明教授歌词还不是很到位;2)歌曲的第三句话“如果幸福就用行动把它表现出来吧”有少部分同学没有记清,老是唱错,应当用巧妙的方法帮助他们记忆;3)在德育渗透方面表现得不明显,应强调学生在互动合作时的团结合作意识。

4)在创编动作时,学生还不够大胆(只局限于书上那六种动作),应鼓励他们想出与众不同的方案,在同学面前大胆表演。

【篇二:幸福拍手歌教案】《幸福拍手歌》教学设计牟坪中心校唐贞丽教学目标:1.能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幸福拍手歌》2.能较准确地演唱连续的附点节奏,内心节奏感得到强化。

3、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体会到幸福感,并有帮助别人获取幸福的积极心态。

教学重难点:1、感受音乐作品欢快的情绪,用歌声及恰当的肢体语言表现这种情绪;2、创编歌词。

教具准备:钢琴、教学ppt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发声练习。

二、视频导入:1、欣赏央视《你幸福吗?》采访片段,导入老师:“今天这节音乐课老师想和大家一起说说幸福这个话题,我也来采访一下探讨一下?老师:“同学们,当你感到幸福的时候,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学生回答)老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曲,这首歌里是怎样表达幸福的”?(肢体)三、学习歌曲:1、初听音乐,感受歌曲情绪。

问:谁来告诉我?(活泼、欢快)2、揭示课题:这是一首4\4拍的日本儿歌《幸福拍手歌》。

(板书课题)3、复习4\4拍含义以及强弱规律。

4、请同学们看着歌单,听一遍这首歌。

要求:1、可跟着歌曲的节拍随意做做动作,但是嘴巴不能发出声音2、找出歌曲中出现最多的节奏?6、听辨旋律,比较哪一条更具有跳跃性,更能表现欢快的情绪?7、跟教师拍一拍节奏、读一读歌词。

8、用“da”模唱旋律。

要求:用有弹性的、欢快的声音轻轻的模唱。

唱好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

9、创编歌词,分组演唱歌词。

讨论创编第四段歌词,然后跟琴分四组分别演唱四段歌词。

10、跟伴奏完整演唱歌曲四、情感升华1、了解偏远山区孩子的学习生活,与自己的校园生活进行对比,提升自己的幸福感。

2、激发学生好好学习,帮助别人的友爱之情。

五、小结时间过得真快,马上就要下课了,同学们,你们幸福吗?(幸福),老师也因为能和可爱的你们在一起而感到非常的幸福。

请同学们跟着音乐唱着这首《幸福拍手歌》走出教室。

【篇三:人教版小学音乐三下《幸福花儿开心上》教案】幸福花儿开心上一、教材分析:《幸福花儿开心上》是一首柯尔克孜民歌,歌曲情绪热烈、欢快,表现了柯尔克孜族人民在党的领导关怀下的幸福生活。

全曲为降e大调,共五个乐句,第五乐句为结束句。

优美的旋律使人情不自禁地翩翩起舞。

二、教学目标:1、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熟悉歌曲二声部合唱的旋律。

2、感受柯尔克孜族民歌《幸福花儿开心上》热烈、欢快的情绪。

三、教学过程1.导入。

学生在歌曲《娃哈哈》的背景音乐中开始学习。

随音乐做几个简单的新疆舞蹈动作。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曲是一首新疆维吾尔族歌曲,我们知道,在中华民族五十六个大家庭中,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他们大多能歌善舞,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所以在重大节日里,人们会聚在一起载歌载舞,歌唱伟大的祖国和幸福的生活。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新疆地区的柯尔克孜族,学习一首柯尔克孜族民歌《幸福花儿开心上》。

2、放录音感受歌曲情绪(1)、初听音乐要求:感受歌曲的速度、情绪(欢快活泼的)(2)、再次听音乐要求:歌曲为我们描述了哪些美景?(羊群、草原、太阳、葡萄、酥油)师:这么多的美景,有草原,有羊群,有葡萄。

有这些美景的地方,就是祖国的西北新疆地区,柯尔克孜族人们生活的地方,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这个古老的游牧民族。

(3)、民族介绍(课件展示)这首歌曲中唱到的是新疆,柯尔克孜族是生活在新疆的西南部及北方的一些地区。

以游牧、畜牧业为主。

而且,是我们中国北方最古老的游牧民族之一。

3、学唱歌曲(1)、听教师范唱,感受歌曲热烈、欢快的情绪(2)、教师分句教唱学生学唱(3)分析曲谱认识歌谱记号:前奏、结束句、重音记号(教师示范重音记号的演唱)解决节奏难点:前八后十六音符、附点八分音符(教师示范节奏)(4)、完整演唱歌曲第一段(启发学生感情的投入)(5)演唱第二段歌词。

(6)有感情地完整演唱两段歌词。

四、合作拓展1、指导学生用上几个简单舞蹈动作,练习,边唱边表演。

2、自制简单打击乐器,(文具盒、学具盒代替手鼓为歌曲进行伴奏)3、歌舞器乐表演五、小结这节课我们游览了柯尔克孜族,了解了柯族的生活,风俗文化等,还学唱了一首柯族民歌,学会了一句柯族语。

今天的柯族之旅就到这里吧!板书设计幸福花儿开心上反复记号:: ||教学反思:本节课我以带领学生畅游柯尔克孜民族为线索,通过介绍柯尔克孜族的民族概况、生活习俗等,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通过视听结合来了解柯尔克孜族,并用听唱、模唱等方法让学生学唱歌曲。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

本节课,我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用“欣赏、感受、视听、学唱、表演”等多种方式学习,让学生感知歌曲、演唱歌曲、表现歌曲,使他们在爱学、乐学的基础上获取知识、形成技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