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网基本服务

合集下载

第五讲 Internet基本服务

第五讲 Internet基本服务

• 服务器端
–也叫做传输代理 也叫做传输代理 –负责邮件的传输 负责邮件的传输
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
电子邮件协议
•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 用于将用户邮件发送到邮件服务器,以及邮件服务器之间的邮件 用于将用户邮件发送到邮件服务器, 的传输。 的传输。
• POP3(邮局协议3) POP3(邮局协议3
• 邮件体
–实际要传送的内容 实际要传送的内容 –可以包含附件 可以包含附件
6.3 远程登录服务
• Telnet(Terminal Network,终端网络),也称 Telnet( Network,终端网络), ),也称 为远程登录协议 • 3种基本服务: 种基本服务:
–本地用户与远程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相互交互; 本地用户与远程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相互交互; 本地用户与远程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相互交互 –当用户登录到远程计算机时,可以执行远程计算机上 当用户登录到远程计算机时, 当用户登录到远程计算机时 的任何应用程序(只要该用户具有足够的权限), ),并 的任何应用程序(只要该用户具有足够的权限),并 且能屏蔽不同型号计算机之间的差异; 且能屏蔽不同型号计算机之间的差异; –用户可以利用个人计算机去完成许多只有大型计算机 用户可以利用个人计算机去完成许多只有大型计算机 才能完成的任务。 才能完成的任务。
电子邮件地址
用户名(相当于邮箱) 用户名(相当于邮箱) E-mail地址符号 地址符号
E-mail服务器的名字 服务器的名字 相当于邮局) (相当于邮局)
zhang@ wrzhang@ 用户名@ 用户名@域名
其中“@”相当于英语的 at”,意为“ ……地方 相当于英语的“ 地方” 其中“@”相当于英语的“at”,意为“在……地方”。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教案-3.4因特网服务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教案-3.4因特网服务

3.4因特网服务教学内容:因特网服务。

教学目的:掌握常用的四种因特网服务。

教学重难点:因特网服务的作用及相关协议、应用。

教学课时:4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

因特网上最基本和最广泛的服务有四种:WWW信息服务、电子邮件服务(E-mail)、文件传输服务(FTP)、远程登录服务(Telnet)。

二、WWW信息服务。

外语缩写WWW是中文称为"万维网","环球网"等,常简称为Web。

分为Web客户端和Web服务器程序。

WWW可以让Web客户端(常用浏览器)访问浏览Web服务器上的页面。

WWW提供丰富的文本和图形,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并将这些内容集合在一起,并提供导航功能,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在各个页面之间进行浏览。

由于WWW内容丰富,浏览方便,目前已经成为互联网最重要的服务。

(1)WWW服务(3W服务)也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基本互联网应用,我们每天上网都要用到这种服务。

通过WWW服务,只要用鼠标进行本地操作,就可以到达世界上的任何地方。

由于WWW服务使用的是超文本链接(HTML),所以可以很方便的从一个信息页转换到另一个信息页。

它不仅能查看文字,还可以欣赏图片、音乐、动画。

最流行的WWW服务的程序就是微软的IE浏览器。

(2)超文本(Hypertext)是由一个叫做网页浏览器(Web browser)的程序显示。

网页浏览器从网页服务器取回称为“文档”或“网页”的信息并显示。

通常是显示在计算机显示器。

人可以跟随网页上的超链接(Hyperlink),再取回文件,甚至也可以送出数据给服务器。

顺着超链接走的行为又叫浏览网页。

相关的数据通常排成一群网页,又叫网站。

(3)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网页的本质就是超级文本标记语言,通过结合使用其他的Web技术(如:脚本语言、公共网关接口、组件等),可以创造出功能强大的网页。

因而,超级文本标记语言是万维网(Web)编程的基础,也就是说万维网是建立在超文本基础之上的。

因特网的基本服务

因特网的基本服务

通讯簿的应用
通讯簿的作用 使用通讯簿的优点 通讯簿界面简介 向通讯簿里添加联系人 向通讯簿里添加联系组 使用通讯簿的方法
本章小结
考试要点
申请电子邮箱 撰写和收发邮件 邮件的回复和转发 邮件的管理 使用通讯簿
远程登录与文件传输
1、程登录(Telnet) 远程登录(Telnet)
二、远程登录与文件传输
【阅读思考】:P30 阅读思考】:P30 超文本文件是通过什么显示和播放出来的? ①超文本文件是通过什么显示和播放出来的? HTML是万维网唯一的标记语言吗 是万维网唯一的标记语言吗? ②HTML是万维网唯一的标记语言吗?
【问题探究】:大家对上网已经很熟练了,当我们想浏览 问题探究】 大家对上网已经很熟练了, 一个网站的时候, 一个网站的时候,只要在浏览器的地址栏里输入网站的地 文本 文本 文本 址就可以了,例如, 文本 ,但是在浏览器的地址栏里 址就可以了,例如,但是在浏览器的地址栏里 面出现的却是:,你知道为什么会多出 面出现的却是:,你知道为什么会多出 一个“http”吗 自己上网查找答案, 一个“http”吗? (自己上网查找答案,看谁找到的又快又 准确!) 准确!) 答案): ):我们在浏览器的地址栏里输入的网站地址叫做 (答案):我们在浏览器的地址栏里输入的网站地址叫做 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符) URL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符)。 就像每家每户都有一个门牌地址一样, 就像每家每户都有一个门牌地址一样,每个网页也都有一 Internet地址 当你在浏览器的地址框中输入一个URL 地址。 个Internet地址。当你在浏览器的地址框中输入一个URL 或是单击一个超级链接时,URL就确定了要浏览的地址 就确定了要浏览的地址。 或是单击一个超级链接时,URL就确定了要浏览的地址。 浏览器通过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HTTP), Web服务器上站点 浏览器通过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将Web服务器上站点 的网页代码提取出来,并翻译成漂亮的网页。 的网页代码提取出来,并翻译成漂亮的网页。

高中信息技术试讲教案《因特网服务类型》

高中信息技术试讲教案《因特网服务类型》

高中信息技术试讲教案《因特网服务类型》教学目标:1. 了解因特网的基本服务类型;2. 掌握各种服务的应用和特点;教学重点:1. 因特网的基本服务类型;2. 各种服务的应用和特点。

教学难点:1. 各种服务的应用和特点;2. 选择合适的服务类型。

教学准备:1. 计算机和投影仪;2. 因特网服务类型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回顾一下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提问:同学们知道因特网有哪些服务类型吗?二、新课内容(20分钟)1. 讲解因特网的基本服务类型,包括:a. 信息检索服务:如搜索引擎、在线百科全书等;b. 通信服务:如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等;c. 资源共享服务:如文件传输、远程登录等;d. 娱乐服务:如网络音乐、视频等;e. 在线教育服务:如网络课程、远程教育等。

2. 针对每种服务类型,讲解其应用和特点。

3.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各种服务类型的实际应用。

三、课堂实践(15分钟)1. 让学生利用搜索引擎,查找一种自己感兴趣的信息。

2. 让学生利用电子邮件,给自己的朋友发送一封邮件。

3. 让学生通过文件传输服务,一份自己需要的文件。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因特网的服务类型及其应用和特点。

2. 提问:同学们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服务类型了吗?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总结因特网的服务类型,并列出其应用和特点。

2. 选择两种自己常用的服务类型,分析其优点和不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因特网的服务类型,让学生了解各种服务的应用和特点,提高学生对因特网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要加强课堂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六、深入理解电子邮件服务1. 讲解电子邮件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2. 介绍电子邮件的客户端软件和web。

3. 讲解如何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

第6章 Internet基本服务

第6章 Internet基本服务

6.5 电子邮件系统 【1.44%】
电子邮件服务(又称E-mail服务)是互联网提供的一项重要服务。
它为互联网用户之间发送和接收消息提供了一种快捷、廉价的现
代化通信手段。 早期的电子邮件系统只能传输西文文本信息,而现在的电子邮件
系统不但可以传输各种文字的文本信息,而且还可以传输图像、
声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
nyist www ftp
pku fudan sjtu seu neu bbs
第6章 Internet基本服务
顶级域
顶级域的划分采用了两种划分模式,即组织模式和地理模式。
组织模式主要有7个顶级域名,即:
com(商业组织) edu(教育机构) gov(政府部门) mil(军事部门) net(网络机构) org(非营利组织) int(国际组织)
地理模式的顶级域是按国家进行划分的,例如,cn代表中国,us代
表美国,uk代表英国,jp代表日本,等等。
第6章 Internet基本服务
6.2.2 域名解析
把一个域名解析为对应的IP地址,需要借助于一组既独
立又协作的域名服务器完成。 在TCP/IP互联网中,对应于域名的层次结构,域名服务 器也构成一定的树状层次结构。 实际的域名解析是从本地域名服务器开始(并非总是如 此),自顶向下进行解析。 域名解析有两种方式递归解析和反复解析。
第6章 Internet基本服务
强化训练
用户已知的三个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和名字分别为:
202.130.82.97,; 130.25.98.3,; 195.100.28.7,
用户可以将其计算机的域名服务器设置为
A) B)
第6章 Internet基本服务
第6章 Internet基本服务

第3章 因特网的基本服务(浙教版)

第3章 因特网的基本服务(浙教版)
2.客户机/服务器模式(C/S):是应用软件所使用的一种体 系结构,通过它可以充分利用客户端和服务端各自的优势, 将任务合理分配到客户端和服务端来实现,降低系统的开销 。使用Outlook Express等软件收发电子邮件,采用的是C/S 结构。 3.浏览器/服务器模式(B/S):在这种结构下,用户界面完 全通过WWW浏览器实现,部分工作交给浏览器在客户端实现, 节约了客户端软件开发成本,但主要工作在服务器实现。使 用浏览器收发电子邮件是B/S结构。 如:网络学校、电子政务、电子社区等
SMTP
POP3
internet
发 信 人
收 信 人
电子邮件协议
1、传送电子邮件(发送方)所采用的协议叫做SMTP 协议(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2、接收电子邮件(接收方)所采用的协议叫做POP3 协议(电子邮局第3版),IMAP(交互式邮件存 取协议) 。
客户端电子邮件管理软件
Outlook express 、foxmail
A.只能输入一个人的收件地址
B.只能输人多个人的收件地址
C.既可以输入一个人的收件地址又可以输人多个人的收件地址 D.只能输入收件人的姓名
5.要将一封电子邮件同时发送给几个人,可以在收件人栏 中输入他们的地址,并用( C )分隔。 A ” B 。 C , D / 6.在发送电子邮件时,在邮件中( D A、只能插入一个图形附件 B、只能插入一个声音附件
FTP能够快速地上传与下载图片、文字甚至声 音资料,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FTP的文件传输采用三种模式:流模式、压缩 模式、块模式。为了安全起见,要求用户对访问 的FTP服务器要具有合法的账号和密码。
文件传输的工作原理
FTP是TCP/IP协议簇的一种应用层协议,它利 用TCP协议来实现,并且采用C/S工作模式。FTP在 传输文件时,在客户程序和服务程序之间建立两 个TCP连接;一个是控制连接,另外一个是数据连 接。

网络技术应用复习知识点

网络技术应用复习知识点

网络技术应用复习知识点一、因特网应用因特网诞生于 1969 年初, 前身是阿帕网, 我国旳四大骨干网: CERNET、CSTNET、Chinanet、ChinaGBN。

(一)因特网应用技术旳基本使用措施:1.因特网服务旳基本类型: 远程登录( Telnet )、文献传播(ftp)、信息浏览和检索、电子公告牌系统( BBS )、电子邮件等。

2.因特网服务组织旳类型、提供旳服务与服务特点:ISP(因特网服务提供商): 重要提供因特网旳接入服务。

ICP(因特网内容提供商):提供因特网信息检索、整顿、加工等服务, 如新浪、搜狐等。

ASP(因特网应用服务提供商): 重要为企、事业单位进行信息化建设及开展电子商务提供多种基于因特网旳应用服务。

3、因特网旳应用领域: 电子商务、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网上娱乐等。

4.因特网应用旳发展趋势:1 )网格计算: 是分布式计算旳一种,它运用网络将大型计算机和个人计算机设备集中在一起,使计算能力大幅提高。

2 )虚拟现实技术: 伴随多媒体技术发展起来旳计算机新技术,它运用三维图形生成技术、多传感交互技术以及高辨别显示技术,生成三维逼真旳虚拟环境,供顾客研究或训练。

它融合了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多种信息技术分支。

3 )无线网络应用技术(二)、搜索引擎旳分类、原理及特点因特网信息检索发展趋势: 多媒体信息检索, 专业垂直搜索引擎。

(三)运用因特网获取信息二、网络技术基础(一)网络旳重要功能1.计算机网络旳重要有三大功能: 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处理。

交换机(二)、网络协议旳基本概念1.网络协议旳定义: 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互换而建立旳规则、原则或约定旳集合。

2、开放式系统互联参照模型(OSI)和TCP/IP协议:开放式系统互联参照模型(OSI)TCP/IP协议一种抽象旳参照模型分为7层, 由上到下分别是:应用层(面对顾客), 表达层, 会话层, 传播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分为4层, 由上到下分别是:应用层(面对顾客)、传播层、网络层、网络接口层(3)TCP/IP协议集TCP协议数据传播控制协议规定怎样对传播旳数据进行分组和在网上传播, 并且对数据包进行管理和校核, 保证数据包旳对旳性TCP/IP协议集中最关键旳两个协议(四)、IP地址和域名1.IP地址旳格式: TCP/IP协议规定, IP地址是32位二进制数, 用“点分十进制”措施, 把它分为4个字节, 每个字节8位, 中间用小数点隔开, 然后将每八位二进制数转换成一种十进制数。

第6章 Internet 基本服务

第6章 Internet 基本服务

第6章Internet 基本服务一、选择题(1)在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模式中,响应并发请求通常采取的两种方法是( )。

A)递归服务器与反复服务器B)递归服务器与并发服务器C)反复服务器与重复服务器D)重复服务器与并发服务器(2)在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模式中,标识一个特定的服务通常使用( )。

A)TCP或UDP端口号B)IP地址C)CPU序列号D)MAC地址(3)关于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客户机主动请求,服务器被动等待B)客户机和服务器都主动请求C)客户机被动等待,服务器主动请求D)客户机和服务器都被动等待(4)在域名服务器的资源记录中,类型"A"表示( )。

A)邮件交换机B)别名C)指针D)主机地址(5)在DNS系统的资源记录中,类型"MX"表示( )。

A)主机地址B)邮件交换机C)主机描述D)授权开始(6)如果需要将主机域名转换为IP地址,那么可使用的协议是( )。

A)MIMEB)DNSC)PGPD)TELNET(7)在Internet域名系统的资源记录中,表示主机地址的对象类型为( )。

A)HINFOB)MXC)AD)H(8)关于Internet域名系统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域名解析需要一组既独立又协作的域名服务器B)域名服务器逻辑上构成一定的层次结构C)域名解析总是从根域名服务器开始D)递归解析是域名解析的一种方式(9)因特网域名中很多名字含有".com",它表示( )。

A)教育机构B)商业组织C)政府部门D)国际组织(10)用户已知的三个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和名字分别为202.130.82.97,dns.abe.edu;130.25.98.3,dns.abc.com;195.100.28.7,dns.abc.net。

用户可以将其计算机的域名服务器设置为( )。

A)dns.abc.eduB)dns.abc.comC)dns.abc.netD)195.100.28.7(11)关于因特网中主机名和IP地址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特网基本服务图3-1 因特网差不多服务内容框架图前两章学习了运算机网络基础和因特网应用基础知识,本章要紧学习因特网的四种差不多服务,包括万维网、电子邮件、远程登录和文件传输以及网络的各种应用模式的差不多工作原理及其应用方式。

教材分析、难点分析本章包括“万维网”、“电子邮件”、“远程登录”、“文件传输”、“网络应用模式”等五节。

越来越多的因特网应用服务基于“万维网”,了解“万维网”这一当前最广泛的因特网应用服务的原理,为学习其它因特网应用打下基础;“电子邮件”是拥有庞大数量差不多用户的方便的信息交流方式,明白得它的传输过程和原理以及客户端工具的使用,可更有效地应用电子邮件;“文件传输”是因特网上进行快速信息交流的手段,也是因特网的一种重要应用;“远程登录”则作为因特网上的远程操作和操纵手段,是网络治理人员和具有这种需求的工作人员的一种不可缺少的应用手段。

通过网络几种应用模式的简单介绍,要紧了解客户机/服务器和扫瞄器/服务器两种应用模式的特点与区不。

在学生活动方面,本章安排了“建立邮件账号、进行非文字信息邮件的收发”、“用扫瞄器访咨询FTP服务器”2个“实践体验”活动,加深学生对“电子邮件”传输原理和“文件传输”工作原理的明白得以提升有关的使用因特网的知识与技能。

其中“万维网”和“文件传输”的内容将在后续的有关章节中用到。

教学目标1、明白万维网的差不多构架进一步了解网站、网页的概念、统一资源定位器的含义3、明白得电子邮件的差不多工作原理4、明白得远程登录的差不多工作原理和应用5、明白得文件传输的差不多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6、了解客户机/服务器和扫瞄器/服务器两种应用模式的特点四、课时分配建议五、各节教学要求和教学设计建议 教材3.1节 万维网 (一)教学要求进一步了解网站、网页、统一资源定位器 明白万维网的差不多架构 初步了解超文本协议。

(二)教学设计建议本节安排一个课时,包含有“网页”、“统一资源定位器”和“超文本协议”三小节内容。

建议先让学生回忆信息科技基础课程有关因特网上信息扫瞄与猎取的有关内容。

本节重点应让学生明白万维网的差不多架构,不能将它与因特网混淆,应弄清晰万维网仅仅是因特网服务的一种,只只是万维网服务功能强大,往往可作为其它因特网应用服务的基础,万维网融合或取代因特网上的许多其它服务,它在整个因特网服务中占有专门大的比例。

万维网(WWW 或Web )差不多架构是指因特网上那些支持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的客户机(包括扫瞄器)与服务器(包括服务器软件)的集合,通过URL 能够存取储备在世界各地的HTTP 服务器中的超文本文件,内容包括文字、图形、声音、动画以及其它各式各样的文件。

本节概念专门多,要求必须弄清网页、网站、超文本文件、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 )、超文本文件传输协议(HTTP)、统一资源定位器(URL)、扫瞄器的概念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关于URL,要能讲明其格式中的每一部分。

XML 、SGML 、DTD 则可作为一样了解,不必过高要求。

构成图3.2 万维网有关概念之间的关系客户机与服务器交互过程的讲明(难点):在WWW中,“客户机”与“服务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其相互关系只存在于一个特定的连接期间,即在某个连接中的客户在另一个连接中可能起一个服务器的作用。

基于HTTP协议的客户/服务器模式的信息交换过程,分为五个步骤:客户端提出连接要求、服务端确认要求建立连接、客户端发送信息要求、服务端响应信息要求、关闭连接。

上述过程简单的讲,在服务器上除了HTML文件以外,还有一个HTTP驻留程序,用于响应用户要求。

扫瞄器是HTTP客户,向服务器发送要求,当在扫瞄器中输入了一个要访咨询的网站IP地址或点击了一个超级链接时,扫瞄器就向服务器发送HTTP要求,此要求被送往由IP地址指定的URL。

驻留程序接收到要求,在进行必要的操作后向扫瞄器回送所要求的文件。

这一过程中,在网络上发送和接收的数据是以被分成一个或多个分组(packet)的方式传输的,每个分组包括被传送的数据块和有关的操纵信息,即告诉网络如何样处理分组。

由TCP/IP决定了每个分组的格式。

HTTP是一个属于应用层的面向对象的协议,由于其简捷、快速的方式,适用于分布式超媒体信息系统。

常用的扫瞄器的特点:讨论咨询题:按照你所知的因特网服务,对比万维网的差不多架构及服务功能,分析哪些属于万维网应用?哪些不属于万维网应用?如WWW网站,搜索引擎,Web方式的论坛、谈天、电子邮件等,从客户端用户角度看,都依靠于扫瞄器进行工作,使用URL链接到各种多媒体信息,在工作时必须要有HTTP协议支持以及服务器等有关设施。

因此它们属于万维网应用。

又如基于客户端软件的电子邮件、通常的FTP文件传输工具、QQ谈天等,从客户端用户角度看,都不依靠于扫瞄器进行工作,这些客户端软件不能读取超文本文件,明显不属于万维网应用。

教材3.2节电子邮件(一)教学要求明白得电子邮件的差不多工作原理。

学会用客户端电子邮件治理软件进行邮件收发和治理。

(二)教学设计建议本节安排一个课时。

从用户角度讲,电子邮件分为用客户端电子邮件治理方式和Web方式两种。

有些电子邮件同时提供两种方式。

客户端电子邮件治理方式的治理软件使用方便,占线时刻少;用Web方式则不必安装与设置客户端软件,便于在临时场合的运算机上使用。

在电子邮件工作中用到的要紧有SMTP协议、POP3协议、MIME协议和IMAP协议。

本节要求重点讲清晰前两个协议和电子邮件的传输过程。

SMTP协议:SMTP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在传送中能够采纳接力方式传送邮件,即邮件能够通过不同网络上的服务器以接力方式传送,包括有两种情形:一是电子邮件从客户机传输到服务器;二是从某一个服务器传输到另一个服务器。

SMTP是个要求/响应协议,它监测25号端口,用于接收用户的Mail要求,并与远端Mail服务器建立SMTP连接。

SMTP通常有两种工作模式:发送SMTP和接收SMTP。

具体工作方式为:发送SMTP在接到用户的邮件要求后,判定此邮件是否为本地邮件,若是本地邮件,就直截了当投送到用户的邮箱,否则向DNS查询远端邮件服务器的MX(Mai l Exchange)纪录,并与远端接收SMTP之间建立一个双向传送通道。

此后SMTP命令由发送SMTP发出,由接收SMTP接收。

一旦传送通道建立,S MTP发送者发送MAIL命令指明邮件发送者。

如果SMTP接收者认可接收邮件,则返回OK应答。

SMTP发送者再发出RCPT同意命令,以确认邮件是否接收到。

如果SMTP接收者接收到,则返回OK应答;如果不能接收到,则发出拒绝接收应答(但不中止整个邮件操作),双方将如此重复多次。

POP3协议:POP3采纳客户机/服务器工作模式。

当客户机需要服务时,客户端的软件(Outlook Express等)将与POP3服务器建立TCP连接,此后要通过POP3协议的三种工作状态,第一是认证过程,确认客户机提供的用户名和密码;在认证通过后便转入处理状态,在此状态下用户可收取自己的邮件或做邮件的删除;在完成响应的操作后客户机便发出quit命令,此后便进入更新状态,将做删除标记的邮件从服务器端删除掉。

到此为止,整个过程即告完成(在Outlook Express中,是否删除邮件可由用户设置时选择)。

IMAP协议:IMAP是与POP3对应的一种协议。

IMAP除了提供POP 同样方便的邮件下载服务,让用户能进行离线阅读外,还提供了摘要扫瞄功能,能够让用户在阅读完所有的邮件到达时刻、主题、发件人、大小等摘要信息后,才作出是否下载邮件的决定。

只是,由于服务成本高等缘故,目前能提供IMAP协议服务的还较少。

摸索咨询题:试列举电子邮件发送后经常被退回的情形,分析其缘故,以及可采纳的措施。

1、退信提示:“Invalid User”、“User not found”、“User unknown”退信缘故:对方用户不存在,由于发件人中的信箱地址有错误,发送服务器无法找到要投递的邮件地址。

解决方法:核对自己填写的地址是否有错误,改正后再重新发送。

2、退信提示:“Quota”、“Hard limit”、“Storage allocation”退信缘故:对方邮箱差不多满了,我们投递邮件时,对方邮箱差不多没有足够的剩余空间来接收了,所有就会产生错误并予退回。

解决方法:用其他联系方法让对方明白他(她)的邮箱差不多满了,让他(她)收阅一些信件或者将垃圾邮件删除,以腾出空间接收新邮件。

3、退信提示:“not found”、“Host”、“bad host domain”退信缘故:无法查找对方服务器名称,要紧是由于在写电子邮件地址的时候,把@后面的域名或者主机地址写错了。

解决方法:检查邮件地址,看看有没有写错。

4、退信提示:“Exceeds”、“Maximum message size”、“Data size”退信缘故:发送的邮件太大,对方的邮件服务器拒收,现在专门多邮件服务器对发送的邮件容量都有大小的限制,具体能够去提供邮箱的网站查询。

解决方法:如果你发送的邮件比较大,那能够将邮件先拆分后再发送,例如用Outlook Express在帐户属性的高级设置中的选项就能够来拆分邮件。

5、退信提示:“Too many”、“Less than 20”退信缘故:邮件群发包含用户过多,有些邮件服务器对一封邮件的群发用户数量是有限制的,如果超过了那个限制就会显现那个错误。

解决方法:我们能够将每次发送的用户操纵在20人左右,如果超过了就需要多分几次发送。

6、退信提示:“Connection timed out”退信缘故:连接超时,要紧是在与对方服务器连接时由于网络连接超时而造成的咨询题,导致邮件的发送错误。

解决方法:我们能够尝试多次发送邮件,如果实在不行,那就过一会再发送。

邮件的退信缘故有专门多,对发送的邮件一定要认确实设置,尽量幸免邮件退回。

三种协议支持的三种工作方式:“实践体验”实验指导实验名称:用客户端电子邮件治理软件进行邮件收发。

活动目的:学会在Outlook Exepress中建立邮件帐户。

通过Outlook Exepress收发邮件(含非文字信息)。

自主学习Outlook Exepress中邮件治理功能。

实验步骤:在Outlook Exepress中建立自己的邮件帐号。

注意,在之前必须先建立有支持POP和SMTP支持的邮箱。

利用刚建立的帐号,在Outlook Exepress中发送和接收文字和非文字的多媒体信息。

建议:有一Outlook Exepress设置的动画演示可作参考。

实验评判:要求:文字:不作限止。

图片:分文中图片和背景图片,只能用jpg和gif格式的文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