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钢理论重量计算

合集下载

方型钢每米重量计算公式

方型钢每米重量计算公式

方型钢每米重量计算公式方型钢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制造、桥梁建设等领域。

在实际工程中,经常需要计算方型钢的重量,以便进行材料采购、结构设计等工作。

方型钢每米重量的计算公式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方法,可以帮助工程师快速准确地计算出方型钢的重量。

本文将介绍方型钢每米重量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方型钢每米重量的计算公式如下:重量(kg/m)=边长(mm)×边长(mm)×厚度(mm)×0.00785。

其中,边长表示方型钢的边长,厚度表示方型钢的厚度,0.00785是钢材的单位重量(kg/mm³)。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任意规格的方型钢的每米重量。

例如,如果一个方型钢的边长为100mm,厚度为10mm,那么它的每米重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重量(kg/m)=100×100×10×0.00785=78.5kg/m。

通过这个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快速准确地得到方型钢的每米重量,为工程设计和材料采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在实际工程中,方型钢每米重量的计算公式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可以帮助工程师进行材料采购。

在工程施工中,需要大量的方型钢材料,通过计算每米重量,可以准确地估算出需要采购的方型钢的数量和重量,从而为材料采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其次,方型钢每米重量的计算公式也可以帮助工程师进行结构设计。

在建筑、机械制造等领域,方型钢常常用于支撑结构、承重构件等,通过计算每米重量,可以帮助工程师合理设计结构,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因此,方型钢每米重量的计算公式在工程实践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除了方型钢每米重量的计算公式,工程师在实际工程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对方型钢重量的影响。

例如,方型钢的材质、表面处理等因素都会对方型钢的重量产生影响。

在实际计算中,工程师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进行准确的重量计算。

此外,方型钢的连接方式、受力情况等也会对方型钢的重量产生影响,工程师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进行合理的重量计算。

钢材理论重量表

钢材理论重量表

钢材理论重量表1. 引言钢材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了解钢材的重量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钢材的理论重量表,以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计算和规划项目中所需的钢材材料。

2. 钢材的重量计算方法钢材的重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重量 = 面积 × 长度 × 单位重量其中,面积是钢材的截面面积,长度是钢材的长度,单位重量是指每单位体积的重量。

在计算钢材的重量之前,我们需要提前了解钢材的单位重量。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钢材单位重量:•H型钢:约为17.2公斤/米•I型钢:约为13.3公斤/米•方钢:约为7.85公斤/米•圆钢:约为7.85公斤/米3. 钢材的理论重量表下表是常见钢材的理论重量表,以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快速计算钢材的重量。

类型钢材名称钢材规格单位重量(公斤/米)H型钢100×100100mm×100mm17.2H型钢150×150150mm×150mm31.5I型钢80×4680mm×46mm13.3I型钢100×55100mm×55mm16.8方钢40×4040mm×40mm7.85方钢50×5050mm×50mm7.85圆钢Φ10直径10mm0.616圆钢Φ20直径20mm 2.46请注意,上述单元重量仅供参考,实际的单位重量可能因不同厂家和不同材质而有所差异。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确认单位重量。

4. 钢材重量计算示例下面通过一个计算示例来演示如何使用钢材的理论重量表进行计算。

假设有一根 H型钢,规格为150×150,长度为10米。

根据钢材的理论重量表, H型钢的单位重量为31.5公斤/米。

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出该根 H型钢的重量:重量 = 面积 × 长度 × 单位重量首先,计算钢材的面积:面积 = 150mm × 150mm = 22500mm² = 22.5m²然后,代入面积、长度和单位重量的数值进行计算:重量 = 22.5m² × 10m × 31.5公斤/米 = 7087.5公斤因此,该根 H型钢的重量约为7087.5公斤。

型钢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型钢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一、H350*350*12*19理论计算公式(350*12+350*19*2)/1000 *7.85 =139.73kg/m(腹板长度*腹板厚+翼缘宽度*翼缘厚度*2)*7.85请注意单位最后是kg/m二、钢板的理论重量计算公式是怎样的?最后举个例子。

重量=厚度*宽度*长度*7.85 比如:20mm*2000mm*10000mm单重:0.02*2*10*7.85=3.14T 注:单位要换算为米(M) ...三、钢管重量(公斤)=0.02466×壁厚×(外径-壁厚)×长度四、角钢重量(公斤)=0.00785×(边宽+边宽-边厚)×边厚×长度五、圆钢重量(公斤)=0.00617×直径×直径×长度六、C型钢每米重量计算公式:举例C100*50*20*2每米重量=(100+50*2+20*2)*2*7.85/1000C型钢计算公式 (宽+高*2+小边*2)*厚度*7.85/1000例:外输泵房GZ1 H450*250*6*10计算公式:(450*6+250*10*2)/1000*7.85=60.445kg/m外输泵房GZ8 H(450-300)*250*6*10计算公式:<(450+300)/2*6+250*10*2>/1000*7.85=56.912 kg/m外输泵房角钢∠63*5计算公式:(63+63-5)*5*0.00785=4.75 kg/m外输泵房 XG1 Φ114*5计算公式:0.02466*5*(114-5)=13.4397 kg/m外输泵房LT1 Φ12 计算公式:0.00617*12*12=0.88848 kg/m外输泵房 QL1 C180*60*20*3计算公式:(180+60*2+20*2)*3*0.00785=8.007 kg/m..。

型钢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型钢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一、H350*350*12*19理论计算公式(350*12+350*19*2)/1000 *7.85 =139.73kg/m(腹板长度*腹板厚+翼缘宽度*翼缘厚度*2)*7.85请注意单位最后是kg/m二、钢板的理论重量计算公式是怎样的?最后举个例子。

重量=厚度*宽度*长度*7.85 比如:20mm*2000mm*10000mm单重:0.02*2*10*7.85=3.14T 注:单位要换算为米(M) ...三、钢管重量(公斤)=0.02466×壁厚×(外径-壁厚)×长度四、角钢重量(公斤)=0.00785×(边宽+边宽-边厚)×边厚×长度五、圆钢重量(公斤)=0.00617×直径×直径×长度六、C型钢每米重量计算公式:举例C100*50*20*2每米重量=(100+50*2+20*2)*2*7.85/1000C型钢计算公式 (宽+高*2+小边*2)*厚度*7.85/1000例:外输泵房GZ1 H450*250*6*10计算公式:(450*6+250*10*2)/1000*7.85=60.445kg/m外输泵房GZ8 H(450-300)*250*6*10计算公式:<(450+300)/2*6+250*10*2>/1000*7.85=56.912 kg/m外输泵房角钢∠63*5计算公式:(63+63-5)*5*0.00785=4.75 kg/m外输泵房 XG1 Φ114*5计算公式:0.02466*5*(114-5)=13.4397 kg/m外输泵房LT1 Φ12 计算公式:0.00617*12*12=0.88848 kg/m外输泵房 QL1 C180*60*20*3计算公式:(180+60*2+20*2)*3*0.00785=8.007 kg/m。

各种型钢的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各种型钢的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各种型钢的理论重量计算公式钢材理论重量计算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的计量单位为公斤(kg )。

其基本公式为:W(重量,kg )=F(断面积mm2)×L(长度,m)×ρ(密度,g/cm3)×1/1000各种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如下:名称(单位)计算公式符号意义计算举例圆钢盘条(kg/m)W= 0.006165 ×d×dd = 直径mm直径100 mm 的圆钢,求每m 重量。

每m 重量= 0.006165 ×1002=61.65kg 螺纹钢(kg/m)W= 0.00617 ×d×dd= 断面直径mm断面直径为12 mm 的螺纹钢,求每m 重量。

每m 重量=0.00617 ×122=0.89kg方钢(kg/m)W= 0.00785 ×a ×aa= 边宽mm边宽20 mm 的方钢,求每m 重量。

每m 重量= 0.00785 ×202=3.14kg扁钢(kg/m)W= 0.00785 ×b ×db= 边宽mmd= 厚mm边宽40 mm ,厚5mm 的扁钢,求每m 重量。

每m 重量= 0.00785 ×40 ×5= 1.57kg六角钢(kg/m)W= 0.006798 ×s×ss= 对边距离mm对边距离50 mm 的六角钢,求每m 重量。

每m 重量= 0.006798 ×502=17kg八角钢W= 0.0065 ×s ×ss= 对边距离mm对边距离80 mm 的八角钢,求每m 重量。

每m 重量= 0.0065 ×802=41.62kg 等边角钢(kg/m)= 0.00785 ×[d (2b –d )+0.215 (R2 –2r 2 )]b= 边宽d= 边厚R= 内弧半径r= 端弧半径求20 mm ×4mm 等边角钢的每m 重量。

各种型钢钢材的重量计算

各种型钢钢材的重量计算

材料重量计算圆钢重量(公斤)=0.00617×直径×直径×长度方钢重量(公斤)=0.00785×边宽×边宽×长度六角钢重量(公斤)=0.0068×对边宽×对边宽×长度八角钢重量(公斤)=0.0065×对边宽×对边宽×长度螺纹钢重量(公斤)=0.00617×计算直径×计算直径×长度角钢重量(公斤)=0.00785×(边宽+边宽-边厚)×边厚×长度扁钢重量(公斤)=0.00785×厚度×边宽×长度钢管重量(公斤)=0.02466×壁厚×(外径-壁厚)×长度六方体体积的计算: 公式①s20.866×H/m/k 即对边×对边×0.866×高或厚度各种钢管(材)重量换算公式钢管的重量=0.25×π×(外径平方-内径平方)×L×钢铁比重其中:π= 3.14 L=钢管长度钢铁比重取7.8 所以,钢管的重量=0.25×3.14×(外径平方-内径平方)×L×7.8 * 如果尺寸单位取米(M),则计算的重量结果为公斤(Kg)钢的密度为:7.85g/cm3 (注意:单位换算)钢材理论重量计算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的计量单位为公斤(kg )。

其基本公式为:W(重量,kg )=F(断面积mm2)×L(长度,m)×ρ(密度,g/cm3)×1/1000各种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如下:名称(单位)计算公式符号意义计算举例圆钢盘条(kg/m)W= 0.006165 ×d×d d = 直径mm直径100 mm 的圆钢,求每m 重量。

每m 重量= 0.006165 ×1002=61.65kg螺纹钢(kg/m)W= 0.00617 ×d×d d= 断面直径mm断面直径为12 mm 的螺纹钢,求每m 重量。

常见c型钢尺寸及理论重量计算表

常见c型钢尺寸及理论重量计算表

常见c型钢尺寸及理论重量计算表
C型钢是一种常用的钢材,用于建筑、桥梁和其他结构中。

了解不同尺寸的C型钢的重量可以帮助我们进行设计和计划。

尺寸表
下表列出了一些常见C型钢的尺寸信息。

请注意,这些尺寸是标准尺寸,实际可能会有些差异。

尺寸 | 宽度(mm) | 腰厚(mm) | 腰高(mm) | 理论重量(kg/m)
----- | --------- | --------- | --------- | ---------------
C100 | 100 | 5.5 | 50 | 9.36
C120 | 120 | 6.0 | 60 | 13.4
C140 | 140 | 6.5 | 70 | 17.8
C160 | 160 | 7.0 | 80 | 22.5
C180 | 180 | 7.5 | 90 | 27.9
C200 | 200 | 8.0 | 100 | 33.2
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C型钢的理论重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理论重量(kg/m)= (宽度(mm)- 腰厚(mm)) * 腰厚(mm)* 0.
以上公式提供了估算C型钢的理论重量的方法,但请注意实际
重量可能会有一些差异,因为材料的密度可能会有些差异。

希望这份常见C型钢尺寸及理论重量计算表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H型钢理论重量全表

H型钢理论重量全表

H型钢理论重量全表H型钢是一种成形钢材,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技术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汽车、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

H型钢的理论重量是计算其截面积和密度得出的,下面是H型钢的理论重量全表。

一、H型钢的定义和分类H型钢是由上下两个翼板和中间的腰板组成的钢材。

根据翼板和腰板的尺寸比例不同,H型钢可以分为多种规格和型号,例如常见的HW、HM、HN等型号。

二、H型钢的理论重量计算公式H型钢的理论重量是根据其截面积和密度计算得出的,计算公式如下:H型钢理论重量(kg/m)=截面积(cm²)×钢材密度(g/cm³)÷10其中,截面积是指H型钢的横截面积,密度是指H型钢的材料密度,10是一个换算因子,用于将结果从g/cm³换算成kg/m。

三、H型钢的理论重量全表下面是H型钢的理论重量全表,其中数据是根据国家标准GB/T11263-2017计算得出的:HW型(mm)H×B×t1×t2 理论重量(kg/m)100×100×6×8 17.2125×125×6.5×9 23.8150×150×7×10 31.9175×175×7.5×11 40.4200×200×8×12 50.5250×250×9×14 72.4300×300×10×15 94.6350×350×12×19 137.4400×400×13×21 172.4450×450×14×23 206.0500×500×15×24 240.0600×600×15×28 287.0700×700×20×30 390.0800×800×20×30 460.0900×900×20×36 529.01000×1000×20×40 648.0HM型(mm)H×B×t1×t2 理论重量(kg/m)100×100×6×8 21.2125×125×6.5×9 29.7150×150×7×10 40.6175×175×7.5×11 51.2200×200×8×12 63.5250×250×9×14 89.9300×300×10×15 118. 1350×350×12×19 171.6400×400×13×21 215.6450×450×14×23 259.8500×500×15×24 304.0600×600×15×28 356.3700×700×20×30 470.0800×800×20×30 550.0900×900×20×36 641.01000×1000×20×40 785.0HN型(mm)H×B×t1×t2 理论重量(kg/m)100×100×6×8 25.8125×125×6.5×9 35.6150×150×7×10 48.1175×175×7.5×11 60.8200×200×8×12 75.3250×250×9×14 106.0300×300×10×15 139.0350×350×12×19 202.4400×400×13×21 255.9450×450×14×23 309.6500×500×15×24 363.0600×600×15×28 423.5700×700×20×30 556.0800×800×20×30 643.0900×900×20×36 747.01000×1000×20×40 916.0四、H型钢的特点和应用H型钢具有许多优异的特点,例如重量轻、强度高、稳定性好、耐热、耐腐蚀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 (mm) 200 (mm)
6 (mm) 8 (mm) 35.5 (kg/m)
C(Z)型钢单重计算(C(Z) a×b×c×t)
a:
180 (mm)
b:
70 (mm)
c:
20 (mm)
t:
2.5 (mm)
理论单重(G)
7.07 (kg/m)
0.95*G
6.71 (kg/m)
圆钢管单重计算(◎a×t) a: t:
选择公式 中)翼缘H型钢单重计算
148 (mm) 100 (mm)
6 (mm) 9 (mm) 21.4 (kg/m)
10050 (mm) 12000 (mm)
15.65 (m)
`
弦:
a: b: 理论单重(G)
30 (mm) 50 (mm) 11.78 (kg/m)
则会造成错误,无法真确使用,白色框为输入数据框。
量计算(―a×b×t) 1000 (mm) 50 (mm) 4 (mm) 1 (块) 1 1.57 (kg)
0.6 (m) 5.53 (kg/m)
27 1 89.59 (kg)
注意:以下各公式黑色部分为公式,不可修改,不要填入数值,否则会造成错误,无法真确使用,白色
双轴对称焊接工字形截面等截面梁截面单重计算
外包高(H) 翼缘宽(b) 腹板厚度(tw) 翼板厚度(t) 理论单重(G)
250 (mm) 150 (mm)
6 (mm) 8 (mm) 29.9 (kg/m)
钢板重量计算(―a×b×t)
长度a: 宽度b: 厚度t: 数量n: 折减系数: 理论重量(G)
单轴对称焊接工字形截面等截面梁截面单重计算
外包高(H)
600 (mm)
上翼缘宽(b1) 下翼缘宽(b2) 腹板厚度(tw) 上翼厚度(t1) 下翼厚度(t2) 理论单重(G)
320 (mm) 220 (mm)
6 (mm) 16 (mm) 16 (mm) 94.6 (kg/m)
4.5 (mm) 6 (mm)
理论单重(G)
19.7 (kg/m)
热轧(中)翼缘H型钢单重计算 计算规格:HM(H ×b×tw×t)
外包高(H)
翼缘宽(b)
腹板厚度(tw)
翼板厚度(t)
理论单重(G)
热轧(宽)翼缘H型钢单重计算 计算规格:HW(H×b
×tw×t)
勾股定理计算公 式
外包高(H) 翼缘宽(b) 腹板厚度(tw) 翼板厚度(t) 理论单重(G)
型钢重量计算 (―a×b×t)
长度a: 每米重量b:
数量n: 折减系数: 重量(G)
根据中国标准热轧H型钢(GB/T 11263-1998)设计,请根据型号选择公式
热轧(窄)翼缘H型钢单重计算 计算规格:HN(H×b
×tw×t) 外包高(H)
15厚度(tw) 翼板厚度(t)
理论单重(G)
114 (mm) 4 (mm)
10.85 (kg/m)
矩形钢管单重计算(□a×b×t)
a:
50 (mm)
b:
50 (mm)
t:
3 (mm)
理论单重(G)
4.43 (kg/m)
圆钢单重计算(●d) d:
理论单重(G)
8 (mm) 0.39 (kg/m)
矩形方钢单重计算(■a×b)
勾: 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