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岁学龄前各年龄阶段的特征

合集下载

名词解释——儿童心理年龄特征

名词解释——儿童心理年龄特征

名词解释——儿童心理年龄特征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不同心理阶段表现出的行为、思维、情感和社会能力等方面的特征。

在不同的心理阶段,儿童发展有不同的特点和任务,因此了解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对于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内心和行为非常重要。

以下是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特征:
1. 婴儿期(0-1岁):婴儿期是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基础阶段,特征是身体发育迅速,情感不稳定,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主要是通过感官,社交能力较弱。

2. 幼儿期(1-3岁):幼儿期是儿童发展的重要阶段,特征是开始学习走路、说话、认知和情感逐渐稳定,对外部世界的认知逐渐从感官转向抽象概念,开始形成自我概念和安全感。

3. 学龄前期(4-6岁):学龄前期是儿童发展的过渡阶段,特征是开始学习基础的生活技能,如走路、奔跑、跳跃、洗手等,开始接触更多的事物,对事物的认知逐渐从具体向抽象发展,开始形成初步的情感和价值观。

4. 学龄期(7-12岁):学龄期是儿童发展的重要阶段,特征是学习基本技能,如阅读、写作、数学等,开始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开始形成初步的社会技能和社交能力。

5. 青春期(13-18岁):青春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过渡阶段,特征是身体和心理发育的加速,情感和价值观逐渐成熟,开始形成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意识。

除了以上基本概念和特征外,儿童心理年龄特征还与其特定的发展任务有关,例如认知任务、情感任务、社交任务等。

了解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儿童的需要和帮助儿童实现其发展任务。

儿童各年龄分期及其特点

儿童各年龄分期及其特点

儿童发展的年龄分期是按照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阶段。

每个年龄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发展任务。

下面将对儿童的各个年龄分期及其特点进行详细介绍。

1.婴幼儿期(出生至2岁)婴幼儿期是儿童的生命最初两年,是全面发展的基础时期。

这个阶段的儿童在生理发展上,经历了快速生长和各种能力的迅速发展。

此外,在心理上,婴幼儿主要通过感觉和动作来获取和处理信息。

在语言发展方面,婴幼儿从最初的哭泣和咿呀学语,逐渐掌握了基本的词汇和语法规则。

他们还发展了社交能力,开始表现出对主要照顾者的依恋和让人喜欢的表情和行为。

2.幼儿期(2岁至6岁)幼儿期是儿童的“玩耍时期”。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发展出更加丰富和复杂的运动技能,如跑步、跳跃、绘画等。

他们通过想象和角色扮演的方式玩耍,并开始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语言发展方面,幼儿不断增加词汇量并掌握更复杂的语法规则。

此外,幼儿期的儿童在社交方面也有了明显的发展,开始培养友谊关系,并借助社交互动来解决冲突和分享资源。

3.学龄前期(6岁至12岁)学龄前期是儿童进入学校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接受正式的教育,并逐渐发展出学习和思考能力。

他们开始认识从书本、老师和同学那里获得的知识,并逐渐掌握了阅读、写作和数学等基本技能。

在社交发展方面,学龄前期的儿童倾向于与同伴建立更为稳定和紧密的友谊关系。

此外,他们开始形成自己的身份和价值观,并逐渐发展出道德意识和责任感。

4.青春期(12岁至18岁)青春期是儿童向成年人转变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经历了身体、情感和认知上的巨大变化。

在身体发展方面,青春期的儿童开始经历性征的发育,如月经、声音变低等。

此外,在情感和认知发展方面,青春期的儿童面临着一系列的情绪起伏、自我认同探索和未来规划等问题。

他们开始展示更加成熟的思维能力,并逐渐独立于父母,并与同伴在社会化方面发展更深入的关系。

总体来说,儿童各年龄段的发展都是一个连续而有序的过程。

儿童认知发展年龄阶段特点

儿童认知发展年龄阶段特点

1.幼儿期(0-2岁)在幼儿期,儿童的认知能力正在迅速发展。

他们开始对自己的身体、周围的环境和人与事物的关系产生兴趣。

幼儿期的儿童主要通过感官来探索和认识世界。

-意象思维:幼儿期的儿童主要依赖直观的感知,他们通过观察和模仿来理解世界。

他们经常使用非言语符号,如手势表达,以表示他们的需求和欲望。

-意志力发展:儿童学会表达自己的意愿和选择,并尝试控制自己的行为。

与此同时,他们也开始学习控制冲动和延迟满足。

-空间认知:幼儿期的儿童逐渐发展出对空间的认识能力,他们能够区分距离和位置,并开始建立简单的空间关系。

2.学龄前期(3-6岁)学龄前期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发展出更复杂和抽象的认知能力,并且积极探索和发现世界。

-增强的记忆力:儿童的记忆能力开始增强,他们能够记住和回忆更多的信息,并通过回忆来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逻辑思维能力:学龄前期的儿童开始发展出逻辑思维的能力。

他们能够从事物的特征和关系中寻找规律,并能够进行推理和归纳。

-精细动作发展:学龄前期的儿童的精细动作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他们能够进行复杂的手指操作,如执笔书写和拼图。

-社交认知:儿童也开始更加理解和关注社会规范和期望,并能够认识到他们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和意图。

3.小学期(6-12岁)小学期是儿童认知发展的转折期。

在这个阶段,儿童经历了从幼儿时期的游戏为中心到学习为中心的转变。

-抽象思维能力:小学期的儿童开始发展出更抽象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他们能够理解和应用抽象概念,并开始进行逻辑推理和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增强的注意力和记忆:儿童的注意力和记忆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他们能够更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并能够记住更多的信息。

-社会认知:儿童开始更深入地理解和评价他人的行为和意图,并能够考虑他人的感受和观点。

-自我意识:小学期的儿童开始发展出对自己的自我意识。

他们能够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评价。

总结起来,儿童的认知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发展任务。

儿童各年龄阶段的特征

儿童各年龄阶段的特征

儿童各年龄阶段的特征儿童的成长发展过程中,不同年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本文将从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儿童期和青少年期五个年龄段来探讨儿童各阶段的特征。

婴儿期(0-1岁)在婴儿期,儿童主要通过感觉器官来感知世界。

他们的大脑和身体发育迅速,通过触摸、咀嚼、听觉和视觉来探索周围环境。

与此同时,婴儿期的儿童对于主要照顾者的依恋也十分重要,他们能够通过表情、哭声和反应来与成人进行交流。

幼儿期(1-3岁)幼儿期是儿童个体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掌握基本的语言和运动技能。

他们逐渐具备了走路、跑步、跳跃等行走动作,并通过模仿、观察和试错来学习新的技能。

在语言方面,幼儿期的儿童开始能够说出简单的词语和短语,并逐渐增加他们的词汇量。

同时,他们还表现出对自己的独立性的探索和意识的提升,开始与同伴进行一些简单的社交活动。

学龄前期(3-6岁)学龄前期是儿童开始接受正式教育之前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培养基本的自理能力,并逐渐形成自我认知和社交意识。

他们能够运用逻辑思维,并通过观察和实验来了解和解决问题。

此外,他们开始懂得分享和合作,逐渐形成友谊,并且在团体活动中表现出自我控制和遵守规则的能力。

儿童期(6-12岁)从儿童期开始,儿童的认知和思维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他们能够进行更加复杂的思维活动,如分类、比较和推理等。

在学习方面,他们开始接受正规教育,并逐渐掌握阅读、写作和数学等基本技能。

此外,儿童期的儿童也开始表现出对于自身的身份认同和情感发展的重要关注。

他们通过与同龄人的互动来寻求归属感,并建立更加稳定的友谊关系。

青少年期(12-18岁)青少年期是儿童发展的最后一个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性征开始出现,身体和心理均经历巨大的变化。

青少年们更加关注自己的社会角色和地位,并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发展。

他们逐渐独立思考问题,并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

同时,青少年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压力,如学业压力、青春期情绪的波动等。

各年龄阶段儿童发育特点

各年龄阶段儿童发育特点

儿童的发育特点是指在儿童不同的年龄阶段,其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会行为等方面的发展变化。

以下是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发育特点。

1.婴儿期(0-2岁):婴儿期是人类生命中最关键的发展阶段之一、在这个时期,婴儿的身体和脑部迅速发育,体重和身高迅速增长。

在生理发展方面,婴儿会逐渐掌握头部控制、翻身、坐立、爬行、站立和行走等基本动作。

同时,他们的感知能力也在逐渐发展,可以通过观察、听觉和触觉了解周围的世界。

2.学龄前期(3-6岁):学龄前期是儿童智力和社会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

在这个时期,儿童的语言能力迅速提高,可以用简单的语句表达需求和想法。

他们开始掌握基本的概念,如颜色、形状和数字,并能通过游戏和想象力发展自己的创造力。

同时,他们也开始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在社交环境中与他人互动。

3.小学阶段(7-12岁):小学阶段是儿童认知和学习能力明显提高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儿童掌握了基本的读写和数学技能,并开始进一步学习各个学科。

他们具备了更好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开始独立思考和判断。

同时,他们也开始培养更多的兴趣爱好,并与同龄人形成友谊,并逐渐建立起自己的价值观。

4.青春期(13-19岁):青春期是儿童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这个时期,青少年经历身体和生理上的重大变化,如第二性征的出现和性腺的发育。

他们的认知能力也进一步提高,开始思考抽象概念和复杂的问题。

同时,青少年的情感和社会行为也面临一些挑战,他们对自身身份的认同和同伴关系的建立变得更为重要。

总的来说,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发育特点是多样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在生理、智力和情感等方面的能力逐渐增强,有助于他们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

家长和教育者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发展特点,为他们提供适宜的教育和环境,以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儿童各年龄段特性及教育建议

儿童各年龄段特性及教育建议

儿童各年龄段特性及教育建议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同年龄段的特性和需求也不同。

了解每个年龄段的特性,可以帮助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儿童,提供适宜的教育方法和指导。

本文将分别介绍幼儿期、学龄前期和学龄期的儿童特性,并给出相关的教育建议。

1. 幼儿期(0-3岁)幼儿期是儿童生命中最初的三年,这一阶段的孩子处于快速成长和发展的阶段。

他们的身体和认知能力都在飞速发展。

(1)身体发展:幼儿期的孩子开始学会坐、爬、走,他们的动作能力逐渐提高。

因此,给予他们足够的机会和空间进行活动,如提供安全的游戏场所、玩具等,可以促进他们身体的健康发展。

(2)情感和社交能力:幼儿期的儿童开始发展情感和社交能力。

他们对亲密关系的需求增加,对父母的依赖性较高。

为了培养他们的情感和社交能力,家长和教育者应提供温暖、安全的环境,鼓励他们与他人互动,并教导他们分享和尊重他人。

(3)语言和认知发展:幼儿期的孩子开始学习语言和表达自己的需求。

通过与孩子的交流,可以促进他们的语言和认知发展。

教育者可以使用简单的语言和图片来帮助他们理解和学习新事物。

根据以上特性,对于幼儿期儿童的教育建议如下:(1)提供安全的环境:幼儿期的孩子对周围环境很感兴趣,但也容易受到伤害。

家长和教育者应确保他们处于安全的环境中,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2)鼓励探索和自主学习:幼儿期的孩子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鼓励他们主动观察、探索和学习。

提供丰富的玩具和书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给予他们一定的自主权。

(3)建立和谐的情感关系:幼儿期的孩子需要温暖、亲密的关系来建立安全感。

家长和教育者应加强与孩子的互动,提供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健康的情感关系。

2. 学龄前期(3-6岁)学龄前期是儿童从3岁到入学之前的关键时期,孩子在这个阶段开始发展更加丰富的语言和认知能力,并逐渐独立思考。

(1)语言和认知能力:学龄前期儿童的语言水平逐渐增强,他们能够使用更复杂的句子和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与教育要点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与教育要点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与教育要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与教育要点:儿童的身心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身心能力和需求也会发生变化。

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有着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要点。

1. 婴幼儿期(0-2岁):在这个阶段,婴幼儿的大脑和身体正在迅速发育。

他们对外界刺激非常敏感,能够通过感官来认知世界。

在身体方面,他们逐渐掌握头部控制、翻身、坐立、爬行和站立等基本动作。

在语言方面,他们开始发出简单的声音,慢慢学会模仿语言。

在认知方面,他们能够通过触摸、品尝等方式来认知物体。

教育要点:提供安全、稳定和温暖的环境,建立亲子关系,注重感官刺激和互动。

适当使用丰富多样的玩具和材料,鼓励婴幼儿触摸、探索和模仿。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社交能力,如定时作息、喂养、洗漱等。

2. 学龄前儿童期(3-6岁):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身体协调性和精细动作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他们开始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如穿衣、洗手、上厕所等。

在语言方面,他们开始能够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意思。

在认知方面,他们逐渐掌握数量、颜色、形状等基本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思维。

教育要点: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如穿衣、洗手、上厕所等。

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戏和玩具,鼓励孩子进行自主探索和创造。

开展简单的学前教育,如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

注重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通过绘画、音乐和手工活动等方式来促进身心发展。

3. 小学阶段(7-12岁):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身体发展进入了稳定期,但大脑的发育仍在继续。

他们开始具备较好的协调性和运动能力。

在语言方面,他们能够进行复杂的句子表达,并逐渐掌握阅读和写作能力。

在认知方面,他们能够进行较为复杂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

教育要点: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

开展适合年龄的体育运动和艺术活动,培养孩子的运动和创造能力。

各年龄阶段儿童发育特点

各年龄阶段儿童发育特点

儿童是一个不断成长和发育的过程,从出生到成年,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发育特点和需要。

以下是各年龄阶段儿童的发育特点的详细描述。

1.婴儿期(出生至2岁)婴儿期是儿童生命中最快速的发育阶段。

在这个阶段,婴儿的发育特点包括:-身体部位逐渐得到控制。

在出生后的几个月里,婴儿可以抬头、翻身、坐起来,最终会学会爬行和站立。

-运动控制能力提高。

婴儿可以逐渐学会握取和拿取物品。

-社交交往开始发展。

婴儿会通过笑脸、哭声和声音来与他人进行沟通,开始发展社交技能。

-语言能力逐渐发展。

婴儿可以模仿和发出一些简单的声音,开始学会使用语言。

2.学龄前期(2岁至6岁)学龄前期是儿童开始进入学习阶段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发育特点包括:-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

儿童可以跑、跳、踢球等,精细运动技能也逐渐改善,如使用剪刀、写字等。

-语言和沟通能力跃进。

儿童开始能够使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并能够理解别人的指令。

-社交技能进一步增强。

儿童开始能够与同龄人进行交流和互动,并学会如何与他人分享和合作。

-认知能力得到提升。

儿童开始能够理解简单的数量、形状和颜色概念,并开始认知字母和数字。

3.儿童期(6岁至12岁)儿童期是儿童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的发育特点包括:-运动技能进一步练习和提高。

儿童可以进行更复杂的体育活动,如游泳、篮球等。

-认知能力不断增强。

儿童开始发展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理解较为抽象的概念。

-社交技能得到进一步发展。

儿童开始明白友谊的重要性,学会与他人相处并尊重他人的观点和需要。

-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儿童在这个阶段学习能力大大提高,开始进行更加系统化和深入的学习。

4.青春期(12岁至18岁)青春期是儿童进入成长的关键阶段,青春期的发育特点包括:-生理和身体变化。

青春期是体型、生理和生殖器官发育的时期,性别特征开始明显展现。

-情感和认知发展。

青春期是儿童开始建立和发展个人身份、价值观和情感稳定性的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儿童体育的基本动作:走、跑、跳、投掷、平衡、攀登、钻爬
1.5-2岁:
大运动:
* 会走,能以不太熟悉的姿势奔跑,能在适当的位置蹦跳,多训练孩子走、跑、跳
* 能站稳立足点:单脚启动上下楼梯、踮脚、踢球、跑、抛球(可将球举过肩抛出)
* 扶或不扶手能双脚同时离地跳起来,停下来时很稳
* 探索与掌握(对可以拿起来的小物体进行探索,练习简单的手眼技能)
* 可以利用小物体练习简单的精细运动控制行为(扔,投掷物体,穿东西,放入倒出...)
* 开始分辨上下左右,至少可以堆7块积木
* 能倒退走5步以上,能用脚尖走3—4步,钻直径为70cm的圈时能弯腰,但不够灵活,可以跨过8-10cm高的障碍物。

* 可以两脚同时离地跳跃,也可以往前跳
社交:
* 教授与人交往的技巧,对人有礼貌,对别人有爱心,懂得分享与合作
* 开始意识到不同的性别和自己的性别
* 面对陌生人以及陌生场合会害羞,需要一段时间放开
* 把东西放回原处
* 自主选择,希望同父母的交流中,获得尽可能多的主导权,好奇心和独立性驱使做自己观察到的事:穿脱衣服、吃饭、洗手甚至是上厕所。

认知:
* 模仿能力强,引导模仿小动物的声音
* 进行角色扮演或者幻想游戏
* 开始标示形状和颜色,能分辨红、黄、绿3色,用蜡笔涂鸦。

语言:
* 大部分开口说话,说出5个字以上的句子(当对他当前正做的事情谈论的越多,他的语言能力就会发展的越好)
* 会说出身体主要部位以及五官名称(7个以上),以及日常用品的某些名称,会使用一些动词
* 从大人年的故事书中,能迅速地学习新字汇和平时听到的话,会随大人念几句简单儿歌,能说出图画上物体的简单名称
* 可以回答“你叫什么名字”,能听从2步指令。

例如,“捡起玩具给我”。

* 能区别应用“你”和“我”,用“要、不要”、“是、不是”来回答相关问题。

日常行为:
* 学穿袜子,穿鞋不会系鞋带
* 用勺子
* 对折手工纸
2-3岁(24-36月):
24-25个月.婴儿单脚站立能力发展关键期,会双脚跳、独脚站,跑的能力提高和加强;也是用笔画直线的能力产生发展关键期;
30-31个月婴儿单脚跳跃能力发展关键期;
36-37幼儿控制身体平衡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大运动:
(可以自由地跳高、跳远、投掷、攀爬、单脚跳、抛接球等,很平稳的行走,熟练的跑,双脚会向前跳,并且喜欢自己来完成这些运动,不希望成人的协助。

身体的协调性和控制重心的能力都有了明显的进步,这个时期让他练习骑三轮车是很好的运动。


* 单足站立5-10秒,单脚站稳l分钟不用扶(2y10m),单脚独跳连续四下以上,双脚向上跳,并离开地面。

* 交替双脚自己一步一阶下楼,自己扶栏杆下楼双足踏一台阶
* 可用双足立定能跳远30cm,能跳过30cm宽的纸
* 跳过10-15厘米高的障碍物,钻过高度为自己一半身高的洞穴(不碰头)
* 举手过肩(超过1米)投球有方向,接住1-2米远抛来的球
* 能把八块或八块以上的积木垒起来。

认知:
* 认识四季的主要特征,春天暖和,花儿开,夏天炎热,知了叫,秋天凉爽,树叶落,冬天寒冷,雪花飘;认识和区别颜色,红、黄、绿、白、黑;认识和区别形状,方、圆、角
* 开始发展相反的概念,如大小、高低、里外;开始形成时间概念,如今天、明天和昨天* 能按口令做手臂动作,能按口令出手脚,分出大小
语言:
(这个年龄的语言能力发展特别快,一般孩子能流畅地运用50—250或以上词汇表达,说话较不流畅,能意会的词汇至少500—900个或以上,已大致能听懂成人间的谈话)
* 能明白单独一个和所有的差别
* 开始喜欢提问“这是什么?”“为什么?”“谁?”“多少?”,能表达要上厕所的需要,能陈述每天的固定行程。

* 能辨别更细腻的身体部位,例如膝盖、手肘和手腕。

* 能遵循简单的指令收拾玩具,以及回答简单的常识问题。

例如,鸡从蛋里出来、牛奶从母牛来的;什么是农场动物,什么是森林动物等等。

* 会用“你、他”、“你们”、“他们”,会用“连续词”:“和”、“跟”知道日用品名字(50个)
社交:
* 做错了知道认错道歉
* 开始能帮助其他孩子完成一些工作
* 能更加耐心地等待,也逐渐开始分享
日常行为:
* 分左右穿鞋,穿袜子
* 刷牙,自己脱衣服;
* 会解扣子
* 会用正确的方式握笔
* 能认出写在纸上的自己的名字
3-5岁
(动作训练: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基本完成手部的精细复杂动作,手的动作灵活协调)
大运动:
* 能沿地面直线或在较窄的低矮物体上走一段距离;跑步时不能轻易拐弯或停止(3y);在斜坡,有一定间隔的物体上平稳地走;可以平稳跑,能避开障碍物(4-5y)
* 双脚跳(3岁),能身体平稳地双脚连续向前跳(20厘米)原地跳起(高30cm,远60-85cm),很难跨过障碍物(4岁),可以侧向跳,往返跑
* 可以手脚协调向前爬,听信号走,手脚协调
* 会向上纵跳、立定跳远、左右前进跳、双脚并拢分开行进跳的动作
* 能单脚连续向前跳2-5米左右
* 能单手将沙包向前投掷2-4米左右
* 能双手向上抛球,以及连续自抛自接球
认知:
* 鼓励主动探索的行为,形成自主性;
* 脑前额叶(它对人的思维活动与行为表现有十分突出的作用, 是与智力密切相关的重要脑区)到了2-3岁时前额叶才正式开始发育,一直持续到6岁达到高峰,6岁后发育就会趋缓(3-6岁期间,通过对记忆、判断、分析、思考、操作能有效开发前额叶)
* 知道不经允许不能拿别人的东西,借别人的东西要归还,不私自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 感受规则的意义,并能能理解、使用上下、前后、里外等方位词,还不会分左右基本遵守规则
* (到5-6岁能分辨左右)
语言:
* 能听懂日常会话
* 说话时注意语气、语调,让幼儿感受语气、语调的作用
* 讲述比较连贯,愿意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想法
社交:
* 愿意、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
* 在成人指导下,不争抢、不独霸玩具
* 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听从成人的劝解,对大家都喜欢的东西能轮流、分享
日常行为:
* 能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扣钮扣,会自己系鞋带(5-6岁)
* 能将玩具和图书放回原处,能整理自己的物品
5-6岁
大运动:
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
手的动作灵活协调
手的动作灵活协调
1.能在斜坡、荡桥、有一定间隔的物体上较平稳地行走;跑跳灵活,走路有节奏,能够避开障碍物。

2.能以手脚并用的方式安全地爬攀登架、网等。

3.能连续跳绳、拍球,对于拍球、跳绳等技能性活动,不要过于要求数量,更不能机械训练。

4.能躲避他人滚过来的球或扔过来的沙包,能单手将沙包向前投掷5米左右,相互抛接球;5.灵活地翻滚、钻爬、攀登;
6.能双手抓杠悬空,吊起20秒左右。

7.能单脚连续向前跳8米左右。

8.能快跑25米左右,能连续行走1.5公里以上(途中可适当停歇)。

9.能根据需要画出图形,线条基本平滑,能沿轮廓线剪出由曲线构成的简单图形,边线吻合且平滑。

10.能熟练使用筷子,能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或用具。

11.走平衡木可以身体保持挺直,上下肢协调完成,并在上面完成一些动作,如:抬脚等;
认知:
1.能分辨自己的左右;
2.理解数的组成与加减运算,能从多角度分类;
3.辨认3—5种体、发现面与体的关系
4.正确写自己的名字,握笔、写画姿势正确
5.理解规则的意义,做好被夸奖之后会想做的更好;
语言:
1.在集体中能注意听老师或其他人讲话。

2.听不懂或有疑问时能主动提问。

3.能结合情境理解一些表示因果、假设等相对复杂的句子。

社交:
1.会合作游戏,有自信心和竞争意识;
2.尝试自己寻找答案;
3.有高兴或者有兴趣的事情,愿意分享;
4.活动时,能和伙伴合作一起克服困难;
日常行为:
1.遵守公告场所规则;
2.自己解开或者系上鞋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